看完某一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
《蝴蝶》觀后感1
這是一部小清新的偏文藝的電影,全片節(jié)奏歡快,感動滿滿。畫面很美,情節(jié)簡單,故事很暖。過了很久,我來寫這篇影評,我只是想說:“每個人都在掩飾著自己,唯有愛,讓我們回歸真實,變得圓滿。”
電影中的老爺爺,看似脾氣暴躁又固執(zhí),沒有更多的老人的慈祥和藹,而小女孩呢,年紀雖小,說話談吐卻又像一個大人,懂得好多大人世界的事情。
一個像小孩的老人,一個像大人的小孩,因為一場追逐蝴蝶之旅,彼此慢慢靠近,慢慢放下防備。老人因為兒子的離去郁郁寡歡,孩子因為家庭的關(guān)愛缺失愈加調(diào)皮,前者懷著對兒子沉重的愛,后者懷著對母親熾烈的愛。因為愛的缺失,他們極力掩飾著,但幸運的是,是靈魂的靠近,是愛的包圍,他們遇見了彼此,找回了那份缺失已久的愛。
世間萬物,唯情不死,唯愛至上。
《蝴蝶》觀后感2
誰能否定生命的美呢?
沒有人可以。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跡,而從生命誕生起,它注定是美麗的……
一棵小草,又瘦,又小,但它卻能組成廣闊的草原;一滴水,又弱,又輕,但它卻能匯成江河湖海,鑄造山川秀美;一條毛毛蟲,又惡心,又難看,但它從破繭而出的那一刻開始,他就蛻變成世界最美的生命——蝴蝶。而人也是一樣的,形態(tài)各異的人也是美麗的,也許我們不可以改變自己的容貌,但我們的心靈可以提升,我們的心靈在受到一次次洗禮當中,醒悟、凈化,這就是心靈上的蛻變,我們的心靈也可以如蝴蝶一般,在世界的天空中翩翩起舞。
心靈,是人類最美麗的地方,應該說是萬物最美的地方,它就是萬物身上的蝴蝶。
但美好的總易破碎,人們總會感到可惜。蝴蝶雖然美麗,但它的一生非常短暫,多少天的奮力蛻變,只為活四五天,這就是蝴蝶的一生。但是,我要感謝自然創(chuàng)造出了這樣的生物,因為它用這短暫的生命給世間帶來了靚麗的風景,它揮舞的翅膀給我們、給世間帶來了絢麗的色彩。人的生命可能有許多個四、五天,但是又有多少帶給了世界美麗?我們的一生也很短暫,誰能保證你能說完你最后的話,但我們也要讓生命的美渲染世界……
昨夜,我含著眼淚看完了《蝴蝶》這部法語電影。當初決定看這部電影只因為一句話——獨有長達4分鐘歐洲最美麗的蝴蝶“伊莎貝拉”破繭成蝶的最美畫面。我喜歡蝴蝶穿梭如虹般唯美光影,我希望看見它破繭成蝶的畫面,因為它是那樣美麗,蝴蝶生命的律動,那破繭成蝶的霎間,給我的是生命的感動,心靈的震撼……
因為這霎間的永恒美麗,我真切地感到:
誰能否定生命的美呢?
沒有人可以……
《蝴蝶》觀后感3
很久以前就看過希區(qū)柯克的電影,但是那都是一些諸如《西北偏北》《后窗》的一些懸念驚悚電影。這回看《蝴蝶夢》本以為是風格差不多的電影,但是其懸念驚悚部分卻不是很強。
看完整個電影,就其故事情節(jié)來說,我很是羨慕女主人公的。一次簡單的旅行就可以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而且他又是典型的高富帥,這無異于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女主人公就這么愛上了德溫特先生,俗話說得好——“愛情里最先投降的就會處于被動”,我們的“灰姑娘”就是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想象一下,從戀愛到求婚,以至于再到后來他進入曼德利,與其說她在和德溫特談戀愛還不如說是德溫特一直帶著她去各種地方,最后帶到了曼德利。
女主人公愛的辛苦,尤其是在進入曼德利之后,一方面要克服地位不相稱的自卑感,一方面還要忍受無時不刻不出現(xiàn)的瑞貝卡,最重要的這個他深愛的男人——德溫特先生,她卻越來越看不清了。她甚至不敢保證德溫特是愛她的,認為德溫特和她結(jié)合只是要彌補瑞貝卡的離開。
看到女主人公在愛情里受到的煎熬,我又想到了一個著名的文學人物,那就是簡愛,但是不同的是,當羅切斯特對簡愛求婚時,她卻拒絕了。在簡愛的眼中,沒有比平等更加重要的了,在這份愛情里存在著不平等,這觸及到了她的底線,所以就算再怎么愛羅切斯特她還是選擇了離開。在我看來,愛情是不會一帆風順的,要想維系愛情總是要有一方委屈求全的,選擇錯過是不明智的,錯過之后也許就會抱憾終身了。這一點我還是很贊同《蝴蝶夢》中女主人的,她知道等待,也會等待,最后也確實等到了德溫特的愛,所以這個結(jié)果還算是個不錯的結(jié)局。
我們生活中有一些東西很重要,重要到我們可以為之受傷、受委屈,但是我們?nèi)匀辉賵猿?,只因我們始終相信我們的忍耐獲得的回報是值得的,多年之后我們會為自己當時的執(zhí)著而感到欣慰,因為我們收獲到了更多有意義的東西。
《蝴蝶》觀后感4
一直想不明白,如煙花般寂寞的夢,還是如夢般寂寞的煙花。夢和煙花本質(zhì)是相同的事物,美麗卻脆弱。一場蟄伏已久的勝華,剎那間便已消散,輕而易舉的破敗。
拾掇完一場幻覺遺留的感念,撤銷一切華麗的裝潢,回首人間,得,便是恩賜;失,也只是一次寂寞豪賭丟掉了注。最終,或者兩個人一起看這落寞的人世,或者一個人踱一條注定了結(jié)局的路。
《蝴蝶夢》,中國曾有周公夢蝶,不知是碟化作了周公,還是周公化作了蝶。這是一種境界,并非這一切略帶著可笑的感情可以媲擬,更何況是被人規(guī)定了情節(jié),摻雜了罪孽,順帶著刻意丑化,做一個鋪墊,襯托另一些純潔??吹竭@個片名,有一些悸動何從心底萌發(fā)的期待,可是最后只能淡漠,想,還是換個名字的好!
**世紀*的背景,黑白的質(zhì)感,畫面投在布上,有明顯粗細線條上下的抖動,略顯得不大清晰。拉上窗簾,隔絕了外面的燈火,一個漆黑的氛圍正好合適,讓自己突然想起小時候,整個村子的人都被移動電影的人吸引,晚上,聚集在不大的場地,看著黑白跳動的人物和背景,心里是極大的欣喜。抬頭,便是滿眸的星星,散亂地流落在幕空之中,如大顆大顆的眼淚,散著潔凈的光。大片麥子散發(fā)的香味,還有最后心安理得地爬上爸爸的背,回家。然后,便在暖暖的夜風和舒適的脊背上安安穩(wěn)穩(wěn)的入夢。回憶過后,習慣性的抬頭,上面是刷了白色石灰的光滑屋頂,隨著電影的畫面的轉(zhuǎn)換,同樣的光暗交替。
兩歲于二十歲的差距,在這十多年的磨合中,變化的又豈是這個時間的長度!
本是外國的電影,卻被應配上中文的對白,不管如何,總顯得突兀和拙劣,不太美好的開始,卻沒有離開的沖動。一個男子和懸崖的入場,才真正結(jié)束片頭的序幕。似乎是一個人企圖尋找結(jié)束,卻被無辜長如的女子打攪,男子粗暴的責備之后,便是女子慌張的逃離。
一個是獨居而性格淡漠卻有強制、易怒、充斥著大男子主義的男子——麥克西姆·德溫特。一個是身份低微、為生活流落的孤女——梅西。如此尷尬的開端,接下去便是被注定好的糾纏。德溫特曾有一個最好的妻子,好并指美貌、才學等等,一年前在海上遇難。之后便一個人陰抑的生活。眼神中的冷漠與不可捉摸,在加上本身高貴的血統(tǒng)帶給人的敬畏。觸動了一個自卑但同樣有著女性柔弱心性女子的感情。德溫特的隨意亦或是因之某些微妙的感覺,兩個人便順理成章得開始了約會。
敞著頂棚的車,在某個城市的角落漫無目的的前進,兩個人的感覺,便在兩排不斷后退的樹叢中升華。彼此的對視,然后便笑了,一個是憐惜,一個是愛惜,抑或是悲傷轉(zhuǎn)移。
女子容易心動,特別是面對略帶冷漠卻堅毅的眼眸,面對有著疏朗英俊臉部線條的男子,有憐憫觸動的母性,接著便轉(zhuǎn)變?yōu)椴恢勒婕俚膼矍椤D腥艘驗檫@個平凡笨拙卻清澈的女子勾起內(nèi)心潛藏的快樂,于是愛情如此輕而易舉,亦或是一場飛花雪月的殘局。
德溫特的地位,給了他可以粗暴對待任何人的權(quán)利,包括這個新婚的妻子。
一個動作便引發(fā)他徹底的憤怒,然后女子便驚恐地詢問自己哪里錯了,這是女人的虐根。最后男人虛假的認錯和撫慰,很容易便抵消了女人的眼淚,一束花便有贏回了女人對他的全部情感。這是感情嗎?我真的真的不敢認同!
男人很容易放棄,女人卻忘不了男人的甜言蜜語
她說想把回憶像香水一樣裝在瓶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會腐壞,想起的時候,便打開瓶子,得到的便是永恒的快樂。
他說時間消耗了我們幸福的先機,你的錯誤讓我們沒有了可能。
《蝴蝶》觀后感5
演出歌劇《蝴蝶夫人》是青島大劇院的又一次驚艷之舉。悉尼歌劇院常駐王牌劇團的原版歌劇《蝴蝶夫人》,以豪華的演出陣容,一流的演出水平,以完美的劇情和藝術(shù)表演,極其唯美地闡釋了蝴蝶夫人與平克頓悲情的愛情故事,為青島觀眾奉獻了一場視覺盛宴。
但我只想說,在這里,我看到了最純粹的歌劇。
高高在上的漢譯字幕,大體解決了看懂歌詞的問題。對于整個歌劇的劇情來說,簡潔、明快的故事為歌劇的音樂表達留出了足夠的空間,也可以讓觀眾不會糾纏于錯蹤復雜的人物關(guān)系和故事情節(jié)之中。《蝴蝶夫人》整個劇作就是為蝴蝶夫人而設計的,無論是平克頓,還是五郎、美國領(lǐng)事、傭人鈴木,或者那個蝴蝶夫人與平克頓的孩子,都圍繞著蝴蝶夫人,突出了蝴蝶夫人的中心地位。劇作家普契尼由法國作家皮埃爾·洛蒂的
當然,觀看演出的功課還是要做的。從怎樣欣賞歌劇到作品的劇情特點,從人物的梳理到主創(chuàng)人員的資料,大致的了解對于我這個“音樂盲”“歌劇盲”來說,是一次掃盲,也是試圖更好欣賞并領(lǐng)略到歌劇好處的自覺努力。正是這樣,當激烈的音樂響起的時候,我的思緒可以在平克頓、巧巧桑等人物的歌聲中,比較容易走進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長崎,走進一個美國海軍和日本藝伎之間的愛情故事之中。
歌劇之“歌”可能與我們?nèi)粘K邮艿母璨⒉皇且粋€概念,聽懂歌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僅是不懂意大利語,聽不懂用意大利語演唱的歌劇,而且更有可能是在傳統(tǒng)的審美
游走于《蝴蝶夫人》的藝術(shù)感覺中,對巧巧桑變成蝴蝶夫人的過程及其情感世界特別感興趣。巧巧桑作為具有日本藝伎,所承載的是日本文化的傳統(tǒng)與日本女性的情感表達方式,她對平克頓的感情及態(tài)度,用美國學者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的話說就是,“日本的倫理道德觀要求人們必須嚴格履行自己的義務和情義”。但作為日本文化的承載者巧巧桑卻嫁給了美國人,成為蝴蝶夫人。作為蝴蝶夫人,她既帶有日本女性的特點,而又自認為她應當遵守美國法律。在日本,當一個男人需要一個“精通音樂、舞蹈、按摩或其他技能的藝伎”時,他需要“跟這個女人的雇主簽訂協(xié)議,以保證女方獲得一定的經(jīng)濟保障”。在日本,藝伎是不能結(jié)婚的,而她一旦結(jié)婚之后,也隨之失去了做藝伎的資格。因為生活所迫,巧巧桑不得不做了藝伎,但當一位美國大兵出現(xiàn)在這位追求自由愛情的女性面前時,她以日本的情感方式和法律方式嫁給了美國大兵平克頓。從藝伎巧巧桑到出嫁成為蝴蝶夫人,她嚴格履行著自己的義務,更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寄托到了平克頓身上。同時,她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得不放棄家族及其文化的依托。對于蝴蝶夫人來說,最令她痛苦的,是生活于幻想和現(xiàn)實中的美國文化與日本文化的沖突之中,那一根糾纏于平克頓和巧巧桑之間的飄逸的白絲帶,演盡了人間說不盡的纏綿愛情,既讓平克頓與巧巧桑連結(jié)在了一起,又使他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正是在這種距離的對峙與融合中,才顯示著男女對唱的抒情,愛情象征的幽遠,也是對日本與美國兩種不同文化的碰撞與整合的表現(xiàn)。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期盼丈夫歸來的蝴蝶夫人的情感世界,與其說她是在等待,在堅守,不如說她是掙扎在兩種文化的矛盾與沖突之中。生活在日本的蝴蝶夫人,成為美國人的妻子,因而用美國法律理解她與平克頓的愛情與婚姻,當這種矛盾無法化解時,她又用了日本文化中最唯美的自然方式,以刀自殺實現(xiàn)其唯美的生命歷程的終結(jié)。
觀賞西洋歌劇,讓我想到了西方美學中的“美的距離說”。
《蝴蝶夫人》把觀眾拉進劇情之中,又讓觀眾保持著理性的審美姿態(tài),劇作家準確地把握并寫出了以蝴蝶夫人為中心的戲劇沖突,這種沖突不是她與平克頓或者鈴木、五郎或者其他什么人的沖突,而是兩種文化之間的內(nèi)心與情感的沖突,是蝴蝶夫人內(nèi)心的自我沖突,也可以說是是兩種文化夾縫中的命運沖突。對此,演員以精湛的演出對劇情進行了發(fā)揮與闡釋,將戲劇沖突演繹到極致,而同時,演員的每一個動作以及情感的抒發(fā),又總是在進行著藝術(shù)的控制,讓觀眾沉浸于藝術(shù)世界中的同時,保持著欣賞者與藝術(shù)的一定距離。也可以說,演出者對劇情的理解與把握,都在于恰到好處,既有發(fā)揮,又有節(jié)制,恰好帶來整個舞臺的藝術(shù)象征性和表現(xiàn)性。
巧巧桑出嫁時帶在身邊的那把刀極具隱喻意義,蝴蝶紛飛,芳雅如菊。在日本文化中,無論菊還是刀,作為生命與生活的兩極,都具有唯美的特征,蝴蝶夫人以刀實現(xiàn)了最后的唯美,也實現(xiàn)了自我生命的最后的潔雅與激情。
《蝴蝶》觀后感6
《蝴蝶效應》是由影星艾什頓·庫奇在20xx主演的一部劇情類別的科幻、驚悚電影,講述的一個回到過去改變未來的故事,是一部用生命本質(zhì)和哲學來說事兒的電影。
回想我自己也有很多這種一念之差的細微片段改變了整個生命的片段,命運象無可挽回的無軌飛車,變化莫測到了離譜的份兒上。人的生命總是由這樣一些微小的因素來決定,我們因為感覺它的神秘,所以稱之為不可抗拒的命運。
電影《蝴蝶效應》只是通過種種互相矛盾的事件向觀眾展示了命運的無限可能性。 童年的埃文是一個失憶癥患者,因此它的童年中有很多空白,而這些空白將成為他人生中可以控制的轉(zhuǎn)折點。片中另一個重要人物就是凱莉,埃文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她。 影片看似在討論一個現(xiàn)實不容改變,命運不容挑戰(zhàn)的問題,怎么和“蝴蝶效應”聯(lián)系在一起呢?且讓我們看看蝴蝶效應的概念及其意義。
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tǒng)中,事物存在普遍聯(lián)系,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tǒng)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它的意義在于解釋因為一些小問題而引發(fā)不可收拾的局面的現(xiàn)象。
這樣看來它與電影的主題就非常貼切了,現(xiàn)實就是采取了這樣一種被稱為“蝴蝶效應”的手段來實施懲罰的。
從原則上講,沒有人會為了過去某個該死的回憶去勞神費力的改變世界,而如果一個人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他就更不會為了某個該死的回憶去改變世界,因為他本來可以創(chuàng)造歷史。
從邏輯上講,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如果一個人回到“過去”做了些改變,那就從根本上動搖了“現(xiàn)在”存在的依據(jù),那“現(xiàn)在”就不存在了,這個人又怎么回到“現(xiàn)在”呢?既然“現(xiàn)在”都不存在了那就動搖了這個人存在的依據(jù),所以這個人
又不存在了,既然這個人都不存在了,他又怎么能回到過去呢?
從倫理上講,事物的誕生于滅亡是依據(jù)一定的順序進行的,這就好比一個人的父親絕不可能在他兒子出生后才出生。如果那發(fā)生了不知將是多大的災難。
當我們在窺視別人的時候,又從何知道我們是否被窺視呢?生活總有那么多的不確定性和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這就是“存在與不存在,相關(guān)與不相關(guān)”的哲學。
影片基調(diào)灰暗,最難過的就是一次次的分析。但當分析結(jié)束了,眼前就豁然開朗。這一部讓人感覺憂郁的電影,我僅
《蝴蝶》觀后感7
許多被好評的電影,其實都比較悶的,《潛水鐘與蝴蝶》也如此。
在1995年的時候,才情豐富、俊俏迷人的法國時尚雜志Elle的總編輯尚多明尼克正值44歲的快樂時期,突然間腦干中風,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只剩下左眼還能眨動。
這樣的生命有什么意義嗎?是的,尚多明尼克覺得自己的生命猶如禁錮在潛水鐘里,沉沒在無邊無際的大海深處??墒巧卸嗝髂峥藚s能用他的想象走到無窮無盡的地方,如蝴蝶一直在尋找最美麗的花朵。蝴蝶的.翅膀扇動了潛水鐘無法托起的生命,翱翔在天地之間。我們怎么不為此感動。一個偉大的靈魂,靠著眨動左眼,在友人協(xié)助下,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寫下一本不同尋常的回憶錄。回憶錄就是《潛水鐘與蝴蝶》。他告訴人們一個靈魂多么孤寂,又多么幸福。
在看電影時候,我百般去理解潛水鐘象征什么?蝴蝶又象征什么?隨著電影展開,我漸漸理解。或許這個理解對于他人來說不是正確的,但是對于我是正確的。每個人因為不同的人生歷程,有不同的生命感悟。我想潛水鐘和蝴蝶暗示著以下意義。
潛水鐘是無法動彈的軀體,蝴蝶是無所不能的思想。潛水鐘是生活的無力感,蝴蝶是夢想的飛翔感。潛水鐘代表痛苦,蝴蝶代表幸福;潛水鐘代表死亡,蝴蝶代表誕生。何止一個腦干中風病人如此,難道我們平常人不如此嗎?我們常感覺生命被關(guān)在某個箱子里,沉淪在欲望的深海里。如何解脫?只能放飛自己的思想蝴蝶吧,尋找夢想的花朵。
生命是無力的,思想是自由的。思想可以達到生命無法達到的地方。到達最高的山,到達最深的海,到達最廣闊的草原,到達最迷人的森林。
《蝴蝶》觀后感8
潛水鐘與蝴蝶
中國古代有這樣的說法,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事實上,一個人面對死亡的感言,在某種意義上,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人們好奇和關(guān)注,乃至成為炒作的對象。一般面對死亡,人們最普遍的反應無非有三,恐懼,不舍,或是懺悔。對于有的人:死亡是一種渴望,意味著被拋棄的孤獨生活的結(jié)束,對于他們,與其丑陋地活著,不如浪漫地死去。而本書的作者,甚至比這些人處于更加苛刻的境地。對于幾乎完全失去行動能力的可憐作者,他的生活也幾乎完全失控,丑陋地活著很辛苦,浪漫地死去也不能。作者有一天下午向雕像吐露憂愁時, 看見玻璃上反射出一張陌生, 丑陋, 變形, 受病魔折磨的臉, 樣貌扭曲了, 活動能力沒有了, 歡樂也被帶走了, 此時的他卻有一份莫名恬適感涌上心頭, 然后笑了出來, 對于一連串的災難, 他決定當成笑話。病前他性格幽默,病后他仍保持難得的幽默感, 自嘲自己的“好運”和“吉星高照”, 但病后的幽默變得笨重。即便如此, 他仍堅持用唯一能動的左眼皮眨眼示意, 完成這本書。在本書出版的后兩天,作者完成了他這一生的使命,走入了歷史,或許在他閉上雙眼的一剎那,靈魂也乘著蝴蝶的翅膀自由的遨游于廣闊的天空了吧。這不由令我想起這次5.12大地震中那許許多多平凡的人,他們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希望留給自己,他們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達到了道教“死而不亡”的境界。
世事、人生雖可以規(guī)劃,但結(jié)果往往難料,雖然在內(nèi)心深處我們總期盼生命中的某些人、事、物能恒常不變,希望好運和幸??梢杂肋h眷顧,但事實上無常本是一種常態(tài)。在書的最后一段寫道“在宇宙中是否有一把鑰匙,可以解開我的潛水鐘?有沒有一列沒有終點的地下鐵?哪一種強勢貨幣,可以讓我自由?”雖然終究沒有人可為其打造一把鑰匙解開潛水鐘,也沒有一種強勢貨幣可以買回自由,然而他毅然將痛苦轉(zhuǎn)化為創(chuàng)意,將絕望轉(zhuǎn)化為文字來提醒大家要惜福,能正常活著就是幸福,保持一份從容和睿智應對生活與死亡。
《蝴蝶》觀后感9
影片的靈感來源于著名的混沌理論"蝴蝶效應"。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芝(Lorenz)于1960年代提出一篇論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會不會在德克薩斯州引起龍卷風?》,他說,亞馬遜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動翅膀,會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場風暴。洛倫芝把這種現(xiàn)象戲稱做"蝴蝶效應",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guān)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電影主人公伊萬希望通過回到那些消失的記憶(在這二十多年里,他總會突然失去記憶,而每當他醒來的時候都會面對無比可怕的現(xiàn)實,而所有人都當他精神病患者)去改變過去的細節(jié),希望能挽救他的錯誤和朋友們的現(xiàn)狀,回到現(xiàn)實卻展現(xiàn)了不同的情景。每次小小的改變都會引起大大不同的未來。他希望能與凱蕾共度余生,但他又不想傷害琳妮,同時,他又忘不了湯米對他的傷害。他嘗試過很多次,結(jié)果是不完美的,總有人活在痛苦中。最后,他做出了對誰都好的決定--他放棄了凱蕾(凱蕾在小時候曾為了能見到伊萬而放棄了跟隨媽媽,選擇了她討厭的,無賴的爸爸),他回到過去,拒絕了凱蕾。終于,凱蕾和他的哥哥湯米獲得了事業(yè)的成功,而伊萬和琳妮也成了永遠的朋友。只是,他與凱蕾變成了陌路人。幸福是需要犧牲的(片尾語)。劇情的結(jié)局并不歡喜,但伊萬不會再為他糟糕的童年而懊悔,他甩去了包袱,終于活的自在了。有時放棄也意味著幸福啊。
現(xiàn)實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我們總是打算做好每件事情,并盡量不去傷害每個人,但常常事與愿違。就是在平時我也總在想能回到過去,改正那些耿耿于懷的錯誤,改善目前的境遇。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都會或大或小的影響我們和周圍其他人的生活和未來。我們不可能回到記憶中,但我們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jié),尤其在與人交往中的細節(jié),不要讓未來的自己后悔今天。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或許這些細節(jié)會影響你的明天。
要想達到幸福,總是要有犧牲的。伊萬期望一個每人都圓滿的結(jié)局,卻總是傷害了更多人。這種幸福令他感到痛苦。最后他選擇了犧牲了自己的幸福,放棄了暗戀的女孩,為他人爭取到了個幸福的結(jié)局。當然我們也在追求幸福,我們也要面臨犧牲的抉擇。這部電影或許會告訴你該如何做。
《蝴蝶效應》真的是部很棒的電影。對你的未來很有幫助。一定要看一看。認真看,前一小時你是不會真的懂它的。
《蝴蝶》觀后感10
我想我能看到《蝴蝶效應》這部電影也是一個絕對的機緣巧合,首先我要感謝推薦這部影片的人和此劇導演。這樣的導演不多,我真的佩服這位導演,五體投地,看得我,無法言語不看真心是一個遺憾,如果想一遍過,希望不要快進。
曾幾何時,我們會想起過去那些不堪回首的記憶,也許我們都曾這樣想過,時間會因我而倒退,退到整件事的開始,讓我把它做得完美。沒有人可以判斷這個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實的,僅僅憑借現(xiàn)有的感官來判斷是不可能的,所以就要借助第六感,然而第六感是個很玄虛的東西很難把握,總之它比我們可以把握住的感官要難以控制,聽、觸、嗅、視、味,來的是那么真切,然而那些所謂的真切就真的是真的么?莊生夢蝶,被自己的夢所縈繞,自此分不清自己夢蝶,還是蝶夢自己。我當年曾說,我不會像莊生一樣,我還分得清自己,那是因為我還沒有莊生那種境界。然而今天我迷惑了,或許這種迷惑是一種開始,也是一種結(jié)束。
我想,該發(fā)生的就一定會發(fā)生,“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我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也希望有回到過去這個能力,但是看到主角擁有這種能力之后,我不禁凝重。就算能回到過去,能改變朋友的友誼?能不犯錯誤?能追回當初沒有好好珍惜的人,能鼓起勇氣對心愛的人說聲“我愛你?”能拯救家人的疾病纏身?能拯救你自己內(nèi)心?于是我們都要學會適應自己的宿命,即使有再多的不愿意?;蛟S埃文的宿命就是最終和心愛的凱麗形同陌路,然而最痛苦的莫過于,埃文心里明白而凱麗卻糊涂,所以難得糊涂真的是
影片基調(diào)灰暗,最難過的就是一次次的分析。但當分析結(jié)束了,眼前就豁然開朗。這一部讓人感覺憂郁的電影,我僅體會到了這些,雖不盛膚淺,但我卻受益匪淺。
關(guān)于“蝴蝶效應”最為常見最為熟悉的的解釋是: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輕輕煽動幾次翅膀,兩周之后可以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蛟S有人會覺得不可思議,但這卻實實在在是一個科學事實,一點也不夸張。
關(guān)于“蝴蝶效應”用物理現(xiàn)象解釋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tǒng)中,初始條件下任何一個微小的變化都能帶動整個系統(tǒng)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xiàn)象。只不過由蝴蝶扇動翅膀到德克薩斯州龍卷風會產(chǎn)生巨大的效果,變?yōu)榈驴怂_斯州讓人恐懼的龍卷風。
古人已經(jīng)用: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這句話為我們總結(jié)了“蝴蝶效應”。所以我們要了解,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任何小事都不可以疏忽馬虎,任何一個看似微小、不起眼的失誤、紕漏都可能造成無法預估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與后果。
就像“蝴蝶效應”里,蝴蝶微微地扇動幾次翅膀,在世人看來是無關(guān)痛癢的,可這微小的變化一層層變化,放大之后便是蝴蝶效應,只不過從蝴蝶扇動翅膀到德克薩斯州的龍卷風的產(chǎn)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易被人們忽視。但他們之間的的確確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聯(lián)。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縱觀歷史,不管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類似“蝴蝶效應”的事件數(shù)不勝數(shù)。就像廣為流傳的民謠里因為兩個鐵釘最后失去了一個國家。所以在企業(yè)里,一位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應該做到防微杜漸,重視對于細節(jié)的管理,因為一些看似很微小的事情在某些時候卻足以給企業(yè)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現(xiàn)實生活里,“蝴蝶效應”依然廣泛存在,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層層積累之后,終于一發(fā)不可收拾,演變成了巨大的災難??赡苌倌陼r候某個血腥的鏡頭因為不斷的在少年心里再現(xiàn),終于誘導他踏上了一條不歸路。一個小小的因素的變化,就會在人的'心理成長上,形成巨大的顛覆性影響。所以不要忽視任何一件小事,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
在學校教育中也是這樣,作為教師我們可能會忽略某些細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許多細節(jié)、瑣事,可能我們做過就忘記了,但是它可能會在學生的心里留下痕跡,這種痕跡或許會隨著他們的成長逐漸加深、變大進而影響他們的一生?,F(xiàn)實生活中,學生的許多壞的習慣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的,當他們第一次這么做的時候,我們沒感覺到什么,也沒有加以制止引導他們改正,然后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慢慢的這些壞習慣就根深蒂固了。原本很優(yōu)秀的學生可能已經(jīng)變得陌生。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牢記“蝴蝶效應”,避免微小的疏忽在日后可能造成的無法挽回的損失,清除教育過程中的“蟻穴”,重視細節(jié)。牢記作為教師自己的職責所在,避免“蝴蝶效應”。
《科洛弗悖論》觀后感(一):看不懂科洛弗?那是制片人想搞大新聞!
這部片子要說導演、編劇都不太重要
最重要的其實是制片人:J·J·艾布拉姆斯
三部《科洛弗》系列電影,導演編劇演員一直都有更換,只有制片人JJ是沒有更換的,所以說連“科洛弗”宇宙的想法應該是由他提出來的
美劇《迷失》、《危機邊緣》、《疑犯追蹤》以及電影《星際迷航:暗黑無界》、《星戰(zhàn)8》都是他的作品,他比較擅長于科幻、懸疑類型的內(nèi)容
本作的設定之一,平行宇宙的兩個地球相互滲透、相互碰撞,其實就是美劇《危機邊緣》里的核心設定,可以算是炒冷飯....(了解危機邊緣的設定,也能解決不少電影里的問題)
JJ有個特點,他的腦洞特別大,擅長挖坑,但是填坑的質(zhì)量層次不齊
而《科洛弗悖論》應該說就是填坑不成功的(好像就沒想填坑吧.....)
下面我整理了我對劇情的幾點理解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1. 俄羅斯人體內(nèi)的蟲子和裝置是怎么回事?
蟲子是空間站里的人養(yǎng)的,在電影06:46左右出演員名單的時候有亮相
比較關(guān)鍵的信息是在電影34:05,在粒子加速器對撞發(fā)生事故之后,有交代蟲子不見了
但此處字幕組翻譯有錯,翻譯成了“女人(woman)不見了”
但其實是“蟲子(worm)不見了”
因為worm讀音和woman有點類似,所以字幕組搞混了
而蟲子和裝置的奇怪位移,其實是粒子對撞帶來的結(jié)果
2.維修員的手,為什么會被吸走?而出現(xiàn)的那一只手是誰在控制?他為什么會知道裝置在俄羅斯人肚子里呢?
兩個空間碰撞,會有一些空間脆弱點,在這些點上會出現(xiàn)奇怪的物理現(xiàn)象
(包括彗星來的那一夜,也與這一理論類似)
而維修員剛好在空間脆弱點上進行維修
但為什么他要吸走維修員的手呢?
因為平行宇宙的維修員(下面簡稱維修員B)
維修員B,因為粒子加速器的原因,進入了四維空間并被困在里面
就在維修員在修東西時,出現(xiàn)了空間脆弱點,被困在四維空間的維修員B,馬上就伸出手來想回到正常的三維空間來
但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原則,空間之間必須保持質(zhì)量平衡,所以維修員的手被吸走了..
而憑空出現(xiàn)的手,是維修員B的
維修員B身處在四維空間,他看三維空間時,是一覽無余沒有秘密的,就像是我們看一只地上爬的螞蟻(三維看二維),因此他控制手打開門放出了德國人,并且寫字告訴三維空間的主角們裝置在俄國人的肚子里
(以上的科幻設定,都在《危機邊緣》里有類似地出現(xiàn))
另外,我也有兩點疑問
1. 俄羅斯人為什么突然變了?
俄羅斯人的眼睛出現(xiàn)狀況后,對著鏡子有一段戲,好像在與人對話,然后就像被控制了一樣去造槍殺人,這是什么原因?
難道是平行宇宙的人,進入了四維空間控制他?那就有點太厲害了吧....
2.怪獸從何而來?
可能JJ并沒有想解釋吧....
最后,再聊幾點個人認為電影不足的地方
A.前因后果交代不清晰
這其實在第一部《科洛弗檔案》也有體現(xiàn),但在第一部里隱去前因后果是體現(xiàn)真實感的一種方式,而且還給出了其他網(wǎng)站、視頻來解釋交代,但這一部電影里并沒有《科洛弗檔案》的“新聞報道”
B.情感鋪墊不足
黑人船長的犧牲,女主對家人的愛,都是一筆帶過的,動機顯得很薄弱
C.地球上的故事感覺比較多余
多次切換到地球視角,劇情和主線故事也多少關(guān)聯(lián),而且也沒多大意思,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下面這圖...
總的來說,就是野心太大,但是能力不足
影片里給的交代太少,很多內(nèi)容都在電影之外
不過這也有可能是JJ的故意為之,讓觀眾自己去腦補研究,讓他們從中找到樂趣
(但個人覺得這并不是一個好的方式!)
《科洛弗悖論》觀后感(二):影評
故弄玄虛,不斷挖坑,一切靠觀眾聯(lián)想,
弄個平行空間,就是科幻了,弄點機械怪獸就是科幻了
兩個空間互相疊加影響,就巧合到 蟲子進了皮膚,陀螺儀到了肚子,胳膊剛好吸走到另一個空間,另一個空間的自己的還剛好知道這邊需要陀螺儀,還知道在肚子里,那就意味著,這邊的陀螺儀和蟲子疊加那邊掉到那邊俄羅斯人的肚子里了,他們剛找到唄,但是他們那邊的太空站不是掉海里了嗎,那就是還疊加了另一個平行空間, 不止一個平行空間了唄,然后莫名其妙的進水,莫名其妙的磁場變化,而且還剛好巧合到把一個人整死, 這個疊加空間還有蓋亞意識是嗎,香蕉皮理論,想回到過去改變世界的,想去平行空間改變世界的,就會被路上的香蕉皮摔死,和死神來了一樣,本來該死的沒死,就被空間排斥,搞死了,總之,很扯, 感覺像看中國鬼片的套路,全都是沒有鬼的,前面不管多么無法解釋,難以置信的,到最后結(jié)局不是精神分裂,就是原來是故事啊,或者是,哦, 原來是夢啊,這個電影就是 省去了最后, 原來是夢啊, 精神分裂啊, , 這個說明, 懶得給你解釋, 你自己去想吧,想通了就是,哇塞,看吧,我的伏筆多深,我的情節(jié)多棒,還不來看第四部,想不通就是,哇塞,這個你都看不懂,那你沒看過1~2 部吧,看過還想不通,沒事,快來看第四部吧,
我想你的父親的母親個腿
《科洛弗悖論》觀后感(三):我無法用任何類型來定義它
《科洛弗悖論》(又名:上帝粒子)看完了。我沒有看過這個系列前面兩部,它獨立成片,并無關(guān)系。 一直關(guān)注著,是因為章子怡參演了。 在這部電影當中,章子怡并非主角,但的確是主要角色,甚至在劇情的推動上來說,是關(guān)鍵角色。 在這里就不劇透了。 說幾個跟劇情沒太大關(guān)系的信息點吧。
第一,總共7個宇航員,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象征意味很濃烈。 第二,章子怡飾演的中國宇航員,譚,在這個項目中,是直接負責這個加速器項目的工程師(總算看到一個正面積極、不打醬油的中國人角色了)譚這個角色,在片中代表睿智、冷靜、勇氣、擔當?shù)确N種元素,未免劇透,不一一說明了,總而言之,這個角色是一次正面的中國人形象,反而,其中俄羅斯人又被黑了一把。 第三,章子怡全程使用普通話對白,而所有外籍演員在片中都能理解她的普通話,也能用普通話做回應,在一部英語片中,實屬難見,畢竟,主要角色都來自各個不同的國家,唯一使用本國語言與其他角色自然交流的角色只有譚,這個意義難得。 第四,片子應該根本沒有往中國來上映的打算(也許會來上映也未可知)比起其他好萊塢電影中為了開拓中國市場而刻意放一個幾分鐘的中國人角色這種做法,《科洛弗悖論》從一開始用的就是多國宇航員為了拯救世界一起進行一項太空任務,譚這個角色在里面并不突兀,而且,戲份有份量。這個份量指的不是多,是這個角色之于整部電影的貢獻。你們?nèi)タ淳椭懒?,這次不是美國人帶著全世界人民拯救地球了。 第五,很喜歡女主角,那位英國女演員。 第六,這不是一部以角色為中心的電影,有一丁點驚悚元素,但并不是作為驚悚部分出現(xiàn),沒有任何畫面和配樂的渲染,連我這種看《京城八十一號》都會嚇得全程三分之二閉眼的都完全可以接受。不要抱著任何標簽去看這部電影。畢竟,一開始我以為它是災難片,看到二十分鐘我以為它是懸疑片,再看到一個小時我以為它是科幻片,再看到最后他媽的竟然變成了一個怪獸片。 第七,類型并沒有約束它,它講了一個非常完整的故事,而在這個完整的故事之外,有很多可以去延伸的東西。 第八,我是非常推薦這部電影的。
《科洛弗悖論》觀后感(四):喜歡這個系列
非常喜歡這個系列。從第一視角拍攝的怪獸災難題材:科洛弗檔案—紐約毀滅;到密室逃脫題材:科洛弗道;再到量子事件致穿越平行宇宙的科洛弗悖論。三部片子各有特點,最后一部又把全系情節(jié)竄聯(lián)起來,腦洞開得很大!當然,回過頭說第三部,腦洞的確夠大,但科學性較差,我對量子力學有一點點了解,諸如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導致量子糾纏態(tài)坍縮,創(chuàng)造平行宇宙的理論的確存在,事實上宇宙中的量子糾纏態(tài)坍縮可能隨時都在上演,平行宇宙隨時都在產(chǎn)生,無數(shù)個隨機事件導致的結(jié)果在無數(shù)個平行宇宙中發(fā)生,但第一,你絕不可能進入另一個平行世界,第二,平行宇宙發(fā)生于量子事件以后,量子事件以前的世界是同一個世界,因此不可能出現(xiàn)女主進入另一平行世界后發(fā)現(xiàn)子女沒死的情況,因為過去無法改變。有人可能會問,不是說存在無數(shù)個平行宇宙嗎?我只能說這不是該片的前提假設,該片只存在兩個平行宇宙,且產(chǎn)生于一次量子糾纏態(tài)坍縮,如果允許存在無數(shù)平行宇宙(即平行宇宙不僅僅產(chǎn)生于這一次實驗的量子事件),坦白說,女主很可能進入沒有人類存在的宇宙,那樣的概率大得多,怎么可能會恰巧遇上一個近似度如此之高的宇宙?再說說片中出現(xiàn)的迷之事件,如無中生有的怪獸、墻里的美女、有意識的手,體內(nèi)的蟲等等,邏輯性就更差了。其實量子的微觀世界的確存在任何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比如在宇宙的任何角落突然出現(xiàn)一只茶壺,這讓人很難想象,但量子力學的確允許這種情況發(fā)生,只不過受到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約束,這只茶壺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根本無法計量,因此你絕不能感知到,這種隨機出現(xiàn)的事物可以是任何東西,不論是你可以認知或根本無法認知的。有人會問,茶壺不是人類的制造物嗎?其實茶壺只是一堆微觀粒子的組合,因為龐大的隨機事件基數(shù),碰巧出現(xiàn)的這種微觀粒子的組合方式而已,只是這種組合正好符合你的認知。以此情況,說回本片,那些無厘頭的隨機事件就顯得蒼白牽強了,因為即使發(fā)生了這些隨機事件,也不可能讓人感知到。
《科洛弗悖論》觀后感(五):章子怡的《科洛弗悖論》真的好悖論
這個系列叫“科洛弗”宇宙系列,該系列已經(jīng)拍了三部,但大聰覺得這是最沒關(guān)聯(lián)的電影宇宙系列。
此話怎講——
那得先回到10年前的`第一部《科洛弗檔案》,影片一開始并不是類似“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這種老套的文字,而是出現(xiàn)“機密文件”等字眼,接下來整部電影都是手持dc記錄視角,搞得跟真的一樣。
影片講述著一群不明真相的群演,開著party,喝著小酒調(diào)著情,一不小心就被奇怪的巨型怪獸入侵了。
整部電影觀眾和里面倒霉的民眾一樣,不明真相,躲哪算哪。在街上都能邂逅到自由女神的頭,因為被怪物打下來了。
就算好不容易到了軍用直升機,還是讓怪物給打飛機了。
也正因為這臺dv機,記錄了怪物襲擊這座城市的前前后后,所以才有了珍貴的《科洛弗檔案》。
至此,“科洛弗”這IP,憑借一部小成本偽紀錄科幻片,得以立足。當然,這部《科洛弗檔案》即使你看了十遍一百遍,你還是不能解密影片中的謎團。
比如巨型怪物打哪來,要往哪去?
這dv攝像師的拍攝水平咋就這么好?影片所處的年代到底是何年等?
這些謎題,《科洛弗檔案》一律不解釋,以其說吊觀眾胃口,不如說編劇還沒想好。
這不,到了2016年的《科洛弗道10號》,影片故事變本加厲,不解釋上一部《科洛弗檔案》的謎團也就算了,影片還繼續(xù)埋坑,地雷重重。
《科洛弗道10號》以一個全新角色開場,一名年輕女子和男友吵架,二半夜奔馳在公路上遭遇車禍,醒來就發(fā)現(xiàn)自己被囚禁在一個密封的地下室里。
地下室的蜀黍還告知她,世界已經(jīng)變成世界末日了,外面的空氣不適合人類居住,我這里才是最安全的,是我救了你的命,快報答我吧。
換作是你,你特么信么?!
于是女主角三番五次想要逃出這個地下室,最終她還是成功逃出了變態(tài)蜀黍的地下室,逃出去之后,影片劇情才和《科洛弗檔案》沾了一點邊。
我們也終于看到了外星生物,雖然和《科洛弗檔案》的怪物很不一樣,但起碼還是能感覺同屬一個宇宙了。
女主逃出地下室后,面對外星怪物,機智girl瞬間升級為智勇girl,憑個人實力(主角光環(huán))打敗了怪物。
如果單說《科洛弗道10號》的故事,在氣氛營造和創(chuàng)新程度上,是ok的,但放在“科洛弗”宇宙上,是黑人問號臉的。
比如地下室的怪蜀黍,他提到他是前海軍服役過的,還在海底探勘隊待過,回來就提前修建了這個地下室,但影片也不打算解釋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另外片尾的怪物,和上一部的怪物造型十分不一樣,這兩種怪物之間的聯(lián)系又是什么?
這些謎團,《科洛弗道10號》依然藏著掖著,讓人看完直跺腳。
終于,我們聊到了最近上映的《科洛弗悖論》,“科洛弗”IP的第三部電影(希望大家還沒關(guān)掉文章,重點都在后面)。
這一次《科洛弗悖論》帶觀眾上了外太空,影片也終于解釋了前兩部的一些謎團...吧。
在影片的背景設定中,人口已經(jīng)達到了80億,能源危機應聲而來,人類存亡危在旦夕。
此時在外太空有一個特牛*的粒子對撞機——謝帕特,只要對撞成功,能源問題就能解決,so easy,哪里不行撞哪里。
當然,兩年的對撞都以失敗告終,該科研團隊集結(jié)了當時各國精英代表,其中包括咱們中國的——章娘娘。
而且章娘娘全程用普通話對白,儼然普通話在當時已經(jīng)成為第二國際語言,看到這里時心里自豪感油然而生,不轉(zhuǎn)不是中國人!
遺憾的是大聰只能聽懂章娘娘的普通話,別國說的普通話,除了“xx”一句都聽不懂。
但他們躍過了溝通障礙,通過團隊的努力,終于在一次實驗中對撞成功,但樂呵不過三秒,對撞機就顯示過載,機艙被震得天翻地覆,機組人員也人仰馬翻。
恢復平靜之后,讓他們懵圈的是地球母親不見了,不見了,見了,了...
他們此時首要目的不是實驗無限能源了,而是回到地球母親身邊。但他們發(fā)現(xiàn)供應對撞能量的陀螺也不翼而飛。
之后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發(fā)生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女人出現(xiàn)在機器電路板內(nèi)。
而且這個女人,除了章娘娘誰都認識。
俄羅斯代表眼睛長斜了,開始自言自語,還3d打印了一把槍,要殺死德國代表。
但他最后自己從嘴里爆蛆而死,還好蛆不是破胸而出,不然《異形》要說你們抄襲了呢。
之后怪事還在繼續(xù),愛爾蘭代表修理船艙的時候,手毫無違和感的融入了鋼板中,解救出來的時候一只手臂沒了,而且他自己沒有任何疼痛,仿佛他天生只有一只手臂一樣。
愛爾蘭代表的另一個手臂,擁有自主意識,告訴他們陀螺的下落,讓他們重新燃起回到地球母親身邊的希望。
他們也漸漸開始明白,這是因為他們開啟了謝帕特的結(jié)果,導致了時空產(chǎn)生悖論,讓平行宇宙彼此交錯,從而導致了各種奇怪的事情發(fā)生。
那么問題來了,《科洛弗悖論》如何關(guān)聯(lián)起前兩部呢?
《科洛弗悖論》開始不久,其實有一處新聞采訪也提到,一名學者擔憂粒子對撞機會讓多維時空錯亂,從而導致一些怪物入侵地球。
一句不起眼的采訪畫面,似乎解釋了正是因為他們的粒子對撞實驗,打開了一個時空門,讓怪物入侵了地球。
而地球里借著女主老公的視角看到的爆炸,應該就是《科洛弗檔案》的首次大爆炸。
在《科洛弗檔案》的結(jié)尾,dv無意間拍到的不明物體墜落,似乎就是《科洛弗悖論》里飛船墜落的殘骸。
所以同理得證,《科洛弗檔案》的世界,是神秘女人米娜的地球,不是章娘娘的地球。
很多人說那個被拍到的墜落物體,應該是《科洛弗悖論》的救生艙,但如果是這樣,影片結(jié)尾那只突破天際的怪物的河東獅吼,應該地球人都聽到看到了吧,為何《科洛弗檔案》的人還有閑情在摩天輪拍dv呢。
或許這就是《科洛弗悖論》悖論的原因吧,不過以其說劇情和前兩部有很多邏輯上的悖論,不如說“科洛弗”宇宙懶得解釋了。
這不得不提到“科洛弗”三部曲的同一制片人:J.J.艾布拉姆斯,他除了在電影中喜歡用他的JJ光,最重要的他是挖坑老字號,而且這些坑從來都是只挖不填,好氣哦!
讓人看了腦子不斷響起《小龍人》的主題曲:“我有許多小秘密,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不小心暴露了年齡)。
所以大聰也只能自己開腦洞,來粗糙的理一理“科洛弗”宇宙,這是個人觀點,如果有說錯,請記住用“悖論”來合理解釋大聰?shù)耐评怼?/p>
首先是地球人口劇增,能源匱乏,因此開發(fā)了謝帕特,之后對撞實驗導致了時空膜撕裂,平行宇宙彼此交集,導致錯亂。
但為何兩個平行宇宙的人和事會有不一樣?這就要介入科學的“混沌理論”和“蝴蝶效應”來解釋了。
簡單來說,就是雖然兩個平行宇宙時空發(fā)生的走向大體一致,但是稍微一個動作,就能導致故事的發(fā)展完全改變。
比如影片中一個世界的工程師是章娘娘,另一個則是米娜。
于是,章娘娘的世界對撞后,把兩個平行世界也對撞了,順便把怪物世界的時空門也打開了,而且怪物闖進的是2個平行世界的地球。
而飛船本身則是被這次對撞導致錯亂最嚴重的載體,于是他們的集體照本來是有章娘娘,被換成了米娜。
操作記錄數(shù)據(jù)中,也被替換成另一個世界的德國間諜的數(shù)據(jù),害得另一個世界里乖巧的德國代表好冤枉。
按照這個角度去理解,俄國代表斜眼珠子,和自己對話,有可能是2個俄國代表的意識進入了同一個身體,從而導致誤解了德國代表是間諜。
愛爾蘭代表的另一只手,顯然也是另一個平時世界的愛爾蘭人操作的,而且在對撞時候進入過更高緯度的時空,知道了陀螺在哪。
另外為何俄羅斯代表的體內(nèi)為何有蛆,為何有陀螺,應該是對撞時候造成的物體移位,不小心全移到俄羅斯代表那(心疼他1秒鐘...)。
而第二部《科洛弗道10號》的怪蜀黍,在飛船殘骸墜海的時候,正好他還在海上作業(yè),所以他先知道了太空粒子對撞失敗,也同時發(fā)現(xiàn)了殘骸有很多很蹊蹺的事情。
這時候的他肯定能預料到之后會有一場大規(guī)模的世界大戰(zhàn),不管躲避戰(zhàn)爭也好躲避怪物也罷,他馬上回家建起了地下室,于是就有了《科洛弗道10號》的故事。
同理得證,《科洛弗檔案》和《科洛弗道10號》的故事背景,都是米娜所在的地球,而《科洛弗悖論》則發(fā)生在這兩部之前的另一個平行世界,這些船員也是另一個平行宇宙的人物。
當然了,就算你把三部反復看,依然還是有很多不符合邏輯的bug,這也是《科洛弗悖論》被吐槽的原因,不解釋也就算了,還??苹美瞎8闫鹆似叫杏钪妗?/p>
《科洛弗悖論》只用了平行宇宙的虛頭,而并沒有真正想要為觀眾理清前因后果,前兩部的謎團不好好解釋,到了第三部依然專注挖坑,因此大家普遍給差評不是沒有原因的。
聽說“科洛弗”第四部的劇本都已經(jīng)出爐了,時間背景追溯到二戰(zhàn)時期,人們發(fā)現(xiàn)了超自然現(xiàn)象。
大聰想說,那還不如和現(xiàn)在大熱的《環(huán)太平洋》捆綁一下:因為地球出現(xiàn)了不明怪物,于是人類開始研發(fā)機器戰(zhàn)士,對抗怪物。
完美~關(guān)注《大聰看電影》公眾號,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科洛弗悖論》觀后感(六):掛著《科洛佛檔案(苜蓿地)》之名,拍出來這么個玩意兒,好失望……
害我期待了這么久,明明說是科幻片,結(jié)果玄幻情節(jié)實在太多了,也根本沒做任何解釋,而且這幫船員完全能夠接受這些設定,完全不在意發(fā)生的這些玄幻現(xiàn)象,完全沒有去調(diào)查是什么原因……
章子怡怕是得罪了化妝師,一臉的雀斑!演技也是相當捉雞,基本上全程尬演,就這片子都足夠讓任何一個上過《演員的誕生》的人都能黑她十年了;而且她說中文極其違和,大家都是不同國籍的人,大家都說英文,就章子怡一個人強行說中文,而且全程棒讀、毫無感情,但居然還能和其他人無障礙交流;還有幾次讓其他角色秀了下中文,我都聽哭了,連秦皇島地面接收站都說得一口西洋漢語,真是蜜汁設定……估計是網(wǎng)飛刻意為了討好中國觀眾的設置,但達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啊,更關(guān)鍵的是,網(wǎng)飛在中國都沒上線啊喂??!你討好中國觀眾對你們的收視流量也沒有半天提高效果啊?。?/p>
看到章子怡掛掉我終于松了口氣了——他們終于能好好說話了……
《科洛弗悖論》觀后感(七):不驚悚,則不科學。
世界上有很多尺子,有人用利益的尺子衡量道德,也有人用善良的尺子衡量戰(zhàn)火。在電影界,該用哪種尺子衡量《科洛弗悖論》這部科幻片呢?
注意,我說《科洛弗悖論》是一部科幻片,因為大家都認為這是一部科幻片。反過來為什么不可以說它是一部含有科幻成分的驚悚片呢?一根根電纜交錯著橫穿人體,眼珠自旋,口吐蠕蟲,斷臂有自我意識,極盡驚悚之感。
那么,是一部科幻片?或是一部驚悚片?都不是。我覺得它更是一部披著科幻外殼的家庭劇情片:女主角伊娃為了拯救人類與愛人分離,與同伴經(jīng)歷一系列“同伴不死難道主角死嗎”的險境,憑借堅定的意志與希望化險為夷,最終完成任務回到地球。
人們不太喜歡某些老套的東西,流行音樂,小鮮肉,八卦新聞,iPhone手機,等等。這部影片討來罵聲一片也不難理解,老套的東西不見得一無是處,只是太多,太多了,只要能賺得盆滿缽溢,管他劇情老不老套,小孩子看了會不會有暴力傾向,只要能賺得個盆滿缽溢。導演是聰明人,不已人性為基礎(chǔ),怎能叫座然而,死磕“人性”這個話題只是被原始基因控制的抱殘守缺。對于影視作品,我竊以為只有紀錄片才能喚起人們對歷史和未來(戰(zhàn)爭與和平)的理性思考。
真希望哪一天電影院里上映的全是紀錄片。
《科洛弗悖論》觀后感(八):麻煩不要再吊我們胃口了
今早起來發(fā)現(xiàn)科洛弗檔案第三部續(xù)集《科洛弗悖論》就這么神不知鬼不覺地在超級碗放出了第一個預告,還同時宣布該片將在Netflix同日首播。從《科洛弗道10號》挖下的天坑到今天為止,無數(shù)人對JJ艾布拉姆斯創(chuàng)造的"科洛弗宇宙"充滿了好奇,從初代橫掃曼哈頓的巨型怪獸,到續(xù)作毀滅人類的機械與生物混合的神秘外星種族,科洛弗宇宙的世界觀越發(fā)龐大和令人好奇。然而最不爽的一點,也是JJ本人在拍攝《迷失》時就犯下的錯誤,那就是不停的擴展世界觀,卻從來沒有嘗試去填坑。第一作的怪物究竟哪來?是如同當時片尾那樣從天而降,還是如同續(xù)作以及衍生漫畫所言,早就被虎視眈眈的外星人埋在海床,為他們后來的入侵鋪路?貫穿三部曲的神秘日本飲料Slusho是什么來頭?其中來自海底"讓人沉迷"的物質(zhì),究竟和初篇那只怪物有多大的聯(lián)系?第二部里曾在海軍服役的變態(tài)Howard(約翰古德曼的演技太棒)在追蹤蘇聯(lián)衛(wèi)星時究竟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讓他如此執(zhí)著地修建地下掩體,而他和Slusho飲料的母公司"Tagruato"又是什么聯(lián)系,使得他成為病毒營銷里公司網(wǎng)站的"月度最佳員工"?其實,觀看科洛弗系列的魅力并不是電影本身,而是挖掘種種之前兩部電影埋下的伏筆去構(gòu)建一個充滿著怪物,外星生命和陰謀論的世界觀的過程更加有趣。
然而,正如我所說,坑挖了就得去填,用后續(xù)的故事去完善自己世界觀的設定,才是科洛弗宇宙現(xiàn)在最急切需要去做的?!犊坡甯ャU摗吩缭谝荒昵熬鸵浴渡系哿W印返拇栃孤读顺鰜恚v述宇宙中粒子對撞機實驗發(fā)生事故和平行宇宙的故事。如此宏大的設定自然讓我對本片極其期待,怪物是否來自于平行宇宙?外星人是否借著對撞機事故來到了地球?滿懷信心的我點開了電影,卻未曾想到,本來一個如此好的補全世界觀的機會,卻被這樣糟蹋了。或許是我只看了一遍,還未找到片中隱藏的伏筆,亦或是粒子加速器和怪獸蘇醒,外星人入侵之間的關(guān)系。但全篇我沒有發(fā)現(xiàn)曼哈頓的怪物和空間站事故有任何明顯的因果關(guān)聯(lián),就僅僅是空間站出事了,然后紐約開始遭殃了,這都是什么鬼!而片中最大的賣點,也就是平行空間重疊,更是完全沒有任何升華劇情,營造氣氛的作用,在片中除了描寫一些時空重疊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外,對這個題材的利用也就戛然而止,完全沒有《彗星來臨那一夜》的那種時空身份錯位所營造的戲劇張力和劇情深度。至于劇情,整部片子我都不需要劇透,就跟《地心引力》以及眾多的太空逃生片一個道理:空間站出事,大家逃生,中途不斷以犧牲為代價化解各種問題,再夾雜點兒女情長,人物沖突,最后來個人反水一波營造危機感,然后被主角化解,逃出生天。完全沒有一絲新意的劇情,更是因為沒有對科洛弗宇宙的世界觀有明顯的推進和補全,讓這部電影看下來真的特別失望。
當然,痛定思痛,回顧以前的作品不難發(fā)現(xiàn)JJ現(xiàn)在拓展科洛弗系列的思(套)路:找到一個和科洛弗世界觀有間接聯(lián)系的劇本甚至是正在制作的電影,而且JJ找的劇本必然是那些想法很好,但沒有突出特點(第二部的密室逃脫,第三部的太空逃生),在同類型片里無法出類拔萃(如果去掉兩部續(xù)作里關(guān)于科洛弗宇宙的內(nèi)容,你自己就知道劇情會有多平庸),JJ找到這些二流劇本,插入科洛弗宇宙的東西,然后就以續(xù)作的名義堂而皇之的扔給我們來收貨一流的票房和口碑,如同在討來的剩飯里加黑魚子醬,然后就變成一道高貴菜品一樣,JJ作為一個商人我佩服他的頭腦,但作為一個影迷,尤其是關(guān)注一個經(jīng)過10年了的系列(第一部2008年上映)但到今天都還沒有得到答案,麻煩不要再吊我們胃口了,是時候該坐下來好好的講講怪物,外星人的故事了,JJ現(xiàn)在這吃相,真的惡心。
當然,現(xiàn)在這個趨勢已經(jīng)是成型了,在我看電影的時候就得知第四部續(xù)作已經(jīng)在后期制作了,講述諾曼底登陸期間盟軍遭遇的神秘現(xiàn)象,還有可能講到Slusho母公司Tagruato的發(fā)家史。雖然一看就是又找到哪個二戰(zhàn)劇本然后強行塞內(nèi)容的套路,但請下次不說講好故事,麻煩講一個和這個世界觀有關(guān)系的故事,作為一個喜歡深挖Cult電影背后有趣世界觀的影迷,我是真的快熬不住了,那么好的底子,不要砸了招牌,期待后續(xù)有沒有病毒營銷繼續(xù)補充世界觀)
(對科洛弗宇宙設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Cloverpedia,或者10 Cloverfield lane的病毒營銷全過程,相當精彩的互動,對劇情補充也很重要)
最后說一下全片的擔當,她的演技嘛。。。反正看到便當臉的時候,我笑了
《科洛弗悖論》觀后感(九):殺吧,殺吧,殺了你就開心了!
去年出現(xiàn)了多部外太空封閉環(huán)境的科幻片,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契約》、杰克·吉倫哈爾和瑞恩·雷諾茲主演的《異星覺醒》、星爵和大表姐主演的《太空旅行》; 而說到《科洛弗悖論》之前有一部恐怖片叫《科洛弗檔案》,本片是它的前傳。 本片的豆瓣評分已經(jīng)在今天新鮮出爐:5.8分可以歸論到爛片里了。
那么問題來了為了章子怡我們到底要不要看這部片子呢?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喜歡科幻片又對cult情節(jié)有很大的接受度也想尋求點小刺激,最重要的一點是看過去年的那部《異星覺醒》而且不對結(jié)尾反感的話,那么這部渣片你當看無妨。
本片的故事百分之九十發(fā)生在外太空,導演貼心的只給主角艾娃開了一條家庭的副線,想看汪峰的朋友們就別想了。 于是我們跟隨主角的家庭線知道了一群人要上太空,也因為片頭的大段介紹知道了地球疾患能源危機。而只有這群人上到天上的空間站開啟一臺叫施伯德的粒子對撞機,它產(chǎn)生的光束能夠為地球提供免費且大量的能源。 這個任務聽起來就不是那么好完成的,上到太空里的宇航員來自各個國家有美國有俄羅斯有中國有德國等等,罕見的沒有日本人。他們上到太空的六百多天里多次開啟了施博德但是沒有一次成功的,眼見空間站的能源還能支持他們最后五次開啟。而此時地球上也麻煩不斷,石油消耗的差多了,各國都有小規(guī)模的戰(zhàn)爭,俄羅斯還要地面入侵美國。而專家更是對施博德運轉(zhuǎn)之后或?qū)⒁l(fā)的科洛弗悖論有著大膽的推測,這就像是大劉小說里描述的差不多,高能粒子對撞實驗會引發(fā)空間維度的塌縮和重疊,甚至有可出現(xiàn)其他緯度的惡魔在地球上。 就是在這樣吉利的預言下在空間站的這幫人的倒數(shù)第五次開啟施博德的實驗成功了!可惜下一秒就因為機器的過載停止了運轉(zhuǎn)。這一停不要緊,正觸發(fā)了科洛弗悖論。 第一個反常事件是宇航員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地球不見了。 接著在飛船墻壁的夾層里面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叫詹森,她是來自另一個緯度的宇航員。她和譚(章子怡飾演)一樣是施博德的運行算法工程師。 接著又一個宇航員手臂被墻壁吞噬,而后手臂出現(xiàn)在另一個艙室的地板上。 這種情況同樣發(fā)生在地球上,地球被開路不明的巨大生物襲擊變得滿目瘡痍。 而關(guān)鍵在于這一行人找不到地球的所在。廢了好大的勁這些人才搞明白他們實際上處于另一個緯度的地球的側(cè)面。而這個緯度的地球正面臨一場新的世界大戰(zhàn)。 是的,他們要回去,這樣,他們只能修好施博德讓它再次啟動。 過程中譚因為去修復冷卻系統(tǒng)而被困在排水池里,排水池增壓壓迫船艙之后炸開,水一接觸太空之后將譚整個凍在了里面。 章子怡殺青了。 而實際上有一個更嚴峻的問題擺在他們面前,那就是兩個空間維度是在共用一臺施博德,因為詹森所在緯度的空間站整體墜毀了。 也就是說如果他們回去詹森的同伙就回不來了,于是詹森果斷反水了她想殺了剩下的三個宇航員。 結(jié)果當然是主角把她干掉了。 然后僅剩兩人,他倆啟動了施博德,回到了原先的緯度,地球果然還在那里,太開心了。 但是因為燃料耗盡飛行員們不能在空間站呆了,于是地面上的人就讓他們回來了,這時候主角的丈夫手里拿著電話大聲喊著:不要讓他們回來!不要讓他們回來,地球顯然已經(jīng)不只是能源問題了。 最后我們也不知道逃生倉落地了沒有。 不得不說這結(jié)局和《異星覺醒》如出一轍。
《科洛弗悖論》觀后感(十):挺好的片子,可以一看
第一二部沒看,完全不影響對這部的理解。 不劇透,推薦看。
第一,劇情上來看,無硬傷,除了女主有點煽情,其他ok,亮點偶爾。
第二,邏輯沒有問題,整部片子一氣呵成,理解不難。
第三,對于章子怡的角色,我意外的喜歡。當然,也是因為章子怡,對這部片子才尤為上心。而她也確實讓我驚喜,從不失望。還是那句話,這是個難得的有智商,冷靜,果斷的一個好角色。除卻發(fā)揮空間的局限,角色戲份的安排,存在感很強,并且是個重要的承上啟下的角色。而且普通話什么的,很萌的。一個人講中文,其他也跟著說中文,以前都未曾出現(xiàn)過,難道不挺有意思的么?
第四,不要先入為主。一開始我以為是科幻片,后來以為驚悚片,緊接著以為懸疑片,最后tm竟然是怪獸片╮(╯_╰)╭
第五,白人女二?大約是吧,外國的名字對我來說太難了!她確實是這部片子的一個亮點。我挺喜歡的!
第六嘛,要看的童鞋們注意下袖上的旗幟。亮點自尋吧。七個國家23333333
最后的最后,小可愛們可以大膽地看。不是爛片,是部挺有意思,合情合理的片子!(′?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