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的讀后感 1000字左右
》我最初看“老人與海”之后,只感嘆了一句,人最終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征服了什么; 但是,我現(xiàn)在再看的時候,卻有另外的感受。
老人與海的挑戰(zhàn),進(jìn)行了不屈不饒的征服,但是你是不是想過,人是不是在不屈不饒的制造問題,然后再去解決他,到底這世界最后誰征服誰,征服了之后做什么,為什么要征服而不是…… 中國古代文化的內(nèi)涵,在與親和力,而不是征服的力量,參加過美國人的英雄思維,就是強(qiáng)調(diào)征服的力量,但是失明后的他,開始思考征服的意義,所以才有老人和海;美國在越戰(zhàn)里的結(jié)果,是越戰(zhàn)里的老人,人類的生存意識是海,如果盲目的強(qiáng)調(diào)一個生命對另個生命的征服和占有,即使進(jìn)行著不屈不饒的過程,結(jié)果只有所寫的,老人空著手回航:“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但永遠(yuǎn)不會打敗他”, 人如此,其他的生命呢
很多東西,在名著里都是留下很多東西的,思考思索是所有作家的天性和責(zé)任,我愛作家和文人,愛一切在生存的壓力下不放棄思考的人們。
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個平凡的老人,一條普通的,在茫茫大海上發(fā)生了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經(jīng)歷。
也許沒有大海,就沒有魚;沒有魚,也就沒有漁夫,同樣也就沒有折斷不平凡的經(jīng)歷了。
正因為有了大海,才讓漁夫釣上了一條,但卻在海上拖了三天三夜才把魚殺死,但又遭到了鯊魚的襲擊,賊后的結(jié)局可想而知,這條只剩下了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一切的肉體都不復(fù)存在了,剩下的只是一個軀殼,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任人擺布,但是誰又愿意去操控它呢
它只不過是一堆毫無利用價值的骨架。
然而,一個悲劇性的故事里,卻折射出一個“英雄人物”——老人。
連續(xù)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在別人眼中他是一個失敗者。
因為作為漁夫,捕不到魚,還能算是真正的漁夫嗎
而可貴的還是他卻能在第八十五天決心駛向遠(yuǎn)方的大海去釣魚,那種“之”的勇氣,難道不令我們佩服嗎
不論是魚叉,小刀,短棍。
一次次被鯊魚帶走,但他始終用盡一切手段進(jìn)行反擊,什么也無法摧殘它英勇的意志。
一句“我跟你奉陪到死”,夾雜在大海的咆哮聲中,回響在我耳旁。
一個人把生命都壓了上去,與敵人做殊死的博斗,能不算英勇嗎
我想鯊魚正是宇宙間一切破壞性力量的化身,而老人正是正義的使者。
在人的一生中都存在這股破壞力量,人生是不停地循環(huán)著的,喜劇的落幕,不就是悲劇的上演;悲劇的落幕,也就意味著喜劇的再度登場。
老人將大馬林魚殺死看似是完美的結(jié)果,但同時他還在“醞釀”這自己的悲劇。
鯊魚的襲擊,就是應(yīng)得的報應(yīng)。
一個人生活在世上總是有所追求的,無論追求的東西是好,是壞,追求的手段是正義,還是卑劣;也許能夠得到就是最好的結(jié)果吧。
在充滿悲劇色彩的全文中仍有一絲亮點,那就是孩子。
孩子帶回了老人失去的青春,使他找回了自我。
如果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分童心,一分天真,那么世界不再總是灰色,就算當(dāng)時你享有的是最后的晚餐,也不會忘記在飯前洗手,飯后漱口了。
回想起文中老人的話“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不正道出了本文的主題嗎
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動物,為何有勇氣面對死亡,卻沒有勇氣面對失敗呢
難道失敗真的如此可怕嗎
冷冷的海風(fēng)里夾雜著一股血腥,也許人真正害怕的可能是這些吧
描寫了15世紀(jì)光怪陸離的巴黎生活。
小說中用對比的手法描繪了一群性格鮮明生動、極富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人物之間錯綜復(fù)雜的矛盾糾葛和悲慘命運(yùn)扣人心弦。
小說中使我感觸最深的是小說中的兩個主人公:和。
這兩個人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人觸目驚心。
剛滿16歲,她美貌絕倫、純真善良,能歌善舞。
她整個人的靈魂都是美好的。
她有一只聰明絕頂?shù)男∩窖?,小山羊那活潑可愛的形象時時在我眼前浮現(xiàn)。
她倆;合并起來,就像一幅多彩多姿的風(fēng)景畫。
她們是美麗的化身。
但這顆年輕火熱的心卻被腐朽的社會所禁錮了。
原本她應(yīng)有美好的未來,但最后她卻以16歲的熱情在這個世界消失了。
每當(dāng)想到這個人我都覺得很惋惜。
我感嘆命運(yùn)對她的不公與不敬。
同時我也看到了她堅強(qiáng)、忍辱負(fù)重的良好性格。
形貌異常的丑陋。
文中對他的到“那個四面體的鼻子,那張馬蹄形的嘴巴,那只被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細(xì)小左眼,那只完全被一個大瘤所遮蓋的右眼,那上下兩排殘缺不全,宛如城堡垛子似的亂入遭的牙齒”,把這一切綜合起來看,我覺得他真是一位恐怖的野蠻人,我認(rèn)為這世上不會有這么殘缺的人吧。
但人不可貌相。
卻有著一顆美麗、純潔、善良的心靈。
他喜愛;如同守玉般保護(hù)她。
對愛斯梅拉達(dá)的種種厭惡,他毫不在乎。
我認(rèn)為這是他最大的弱點,這也是由于社會的制度所造成的。
她試圖使愛斯梅拉達(dá)遠(yuǎn)離一切傷害。
但個人的實力是很有限的,最終他還是不能保護(hù)好她,也只好選擇殉情。
這兩個人的悲慘命運(yùn)使我觸目驚心。
看到這兩位相繼被社會所遺忘,我的同情心又升起來了。
我討厭社會偏見邪惡勢力。
同時又聯(lián)想到了我們當(dāng)今社會。
我國是社會主義社會,消除了壓迫與剝削,各族人民互幫互助,促使我國更加繁榮昌盛。
我覺得我們這個社會是美好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
上天對待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但更大的成就需要我們的勤勞與創(chuàng)造。
從愛斯梅拉達(dá)和卡西莫多的愛情悲劇,我也看到了世間的悲劇。
他們兩個共同擁有了純真善良的性格。
但外貌上的巨大差距使他們格格不入。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悲哀,我為他們兩個的殉情懷有太多的感慨。
,它教會我要學(xué)會堅強(qiáng)。
《巴黎圣母院》,它教會了我要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
怎樣寫讀《海子傳》的讀后感
海子傳讀了的話我覺得寫讀后感圍繞海子的性格去寫 結(jié)合他的詩表現(xiàn)出塔的人生觀 價值觀 從開始的積極到避世到自殺 都可以在他的始終看到影子 結(jié)合你對他的理解 洋洋灑灑一千字太簡單了希望能幫到你 謝謝采納
跪求海子詩集讀后感。
不要太深奧。
500字
讀海子的詩歌,我能莫名的感動,不知不覺被海子詩里透漏出的對生命,對自然的熱愛所深深折服。
記得剛剛讀《活在珍貴的人間》時,我莫名的哭了。
確實是這樣啊,我們活在人間,活在自然中。
享受著自然賜予我們的一切。
里面的這樣幾句話,我覺得所述道理尤為深刻。
他說: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強(qiáng)烈,水波溫柔,一層層白云覆蓋著,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徹底干凈的黑土地,活在這珍貴的人間,泥土高濺,撲打面頰,活在這珍貴的人間,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
讀完這首詩,我覺得生命是如此溫暖、純潔而親切。
活著是幸福的,能感受自然是幸福的。
給我印象最深,感觸最多是他的大愛,博愛的思想。
我覺得當(dāng)今世界正是缺乏這種思想,人人都為了自己的有一點蠅頭小利,忽視了人際關(guān)系的培養(yǎng),忽視了熱愛這個世界。
所以當(dāng)我讀到《五月的麥地》時,我徹底理解了海子,感受到了他的個性。
《五月的麥地》是海子的一首現(xiàn)代詩歌。
這首詩寄托著海子的烏托邦的理想,他希望四海之內(nèi)皆為兄弟,大家相親相愛,互尊互敬,并且過著甜美的生活。
他說:全世界的兄弟們,要在麥地里擁抱,東方,南方,北方和西方。
海子的內(nèi)心世界是十分復(fù)雜而矛盾的。
現(xiàn)實與理想、物質(zhì)與精神,在他的詩歌中,呈現(xiàn)出一種不和諧的對抗?fàn)顟B(tài)。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可以理解為海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這個世界單純而美麗,浩淼而開闊。
這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美好境界。
海子的詩歌還有好多,好詩也還有好多,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舉了。
讀后會很有感觸的,建議大家去讀。
也許我還讀不懂海子,但從他身上我確實明白了許多,改變了許多。
關(guān)于海子的臥軌,歷年來總是眾說紛紜,我不知道該信服哪一種說法。
我只知道,我喜歡的海子,就是那個喜愛自然,心中有著大愛的詩人……
史鐵生作品精選讀后感600字
作者通過這次寫作回顧了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殘廢之后那段艱難的日子。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院,從此他再沒有站起來。
當(dāng)時的情景很容易想象,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就那么被奪去了行動的自由。
但這還不是最令他難過的,他內(nèi)心的憤慨與失落是我們無法體會的。
但作者忘記了,他不是棄兒,在他痛苦的時候還有一個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他的母親,年輕卻飽受苦難的兒子,行動不方便,內(nèi)心暴-動,煩躁,卻偏偏一個人去了那荒蕪的地壇,作為母親,怎能不擔(dān)心,但只能待在房等,內(nèi)心的煎熬卻在激烈的進(jìn)行,她沒有錯,但此刻卻在默默忍受兒子給自己的懲罰,母愛是寬容的,兒子的安全才是她現(xiàn)在最擔(dān)心的。
在經(jīng)歷了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斗爭之后,他最終拒絕了死亡。
是母親的愛喚起了他的意志,他決定把自己的心變成一片沃土,母親已在這片沃土上灑下了第一把種子。
然后,是一對老夫婦、一個唱歌的青年、女教師、長跑運(yùn)動員、弱智的女孩……無數(shù)次給作者鼓勵和感動的人無心地創(chuàng)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這里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堅強(qiáng)地走了過來。
然而,面對挫折和苦難,有些人卻選擇了親手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紙刀割開了自己的喉嚨;當(dāng)代詩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后,臥軌自殺……事實讓人觸目驚心,追其根源是對生命的不負(fù)責(zé),對生命的不重視,其留給世人的只有感嘆和惋惜。
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我們都應(yīng)該好好把握。
人生難免有許多坎坷,但這不應(yīng)成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fēng)順的呢?與其悲傷痛苦,草率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將它看作是生活賜予我們磨練自己的機(jī)會呢?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能見彩虹,正是有了這些磨練,才使我們體味到人生的樂趣,找到人生的價值。
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xué)會了感恩,學(xué)會了堅強(qiáng),學(xué)會了正視。
也讓我們進(jìn)行了一次對心靈的搜索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了理解。
《命若琴弦》人活一口氣,誰也不是漫無目的地活著,許多人之所以活得很充實,是因為他們有永恒的信念。
對于人生而言,不時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固然重要,但比這更重要的是要在心中永存夢想、希望。
《毒藥》是一篇短篇小說,出現(xiàn)比較多的就是那兩粒藥。
每次遇到不如意,不順心時,老人總是很悲傷、總是想著或許死亡可以解決一切。
但當(dāng)真正的面對死亡時,死都不怕了,還怕活著嗎?心里也就又有了希望和依靠。
就這樣,他走過人生。
而那些沉迷于養(yǎng)魚的人們,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的樂趣早已偏離了原來的正道,以養(yǎng)出畸形怪異的魚為樂。
就好像現(xiàn)實社會中,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離原來的自己越來越遠(yuǎn),無法自拔一樣。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的讀后感(500字左右)
昨天晚上,我讀一位朋友談?wù)撟诮痰奈恼?,從這篇文章的附錄中讀到了海子的一首短詩,題為,我立時被它所震撼。
全詩是這樣的: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打動我的不是激情,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美感之類。
打動我的是這首詩的平靜和樸素,以及在平靜和樸素之后像天空一樣廣闊無垠的愛和幸福。
我捧著這首詩,在心里反復(fù)地念叨著幸福、幸福,我不知道我究竟是感動還是羨慕,我只知道我確實從這首詩中感受到了幸福,感受到了愛。
也許我既不是感動也不是羨慕,而是一種真誠的羞愧。
我因為自己長期以來感受不到幸福和愛而羞愧。
人生雖然有無窮無盡的苦難,可是我們的心靈不能僅僅只感受苦難,不能讓苦難把我們的心靈嚴(yán)嚴(yán)實實地包裹起來。
我們應(yīng)該用自己的心靈去包裹苦難,在包裹和消化苦難中體驗做人的尊嚴(yán)與幸福。
體驗幸福,體驗愛,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需要修煉和學(xué)習(xí)的過程。
但也可以說這是一種素質(zhì),一種與生俱來的精神素質(zhì)。
同時還可以說這是一種狀態(tài),一種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態(tài)度,一種盈滿愛和幸福體驗的自由境界。
最確切的說法也許是這樣的:這是一種源于信任、源于愛、源于生命的完整與健全的放松。
體驗不到苦難的心靈是膚淺的,體驗不到幸福的心靈是猥瑣的,體驗不到放松的心靈是殘缺的。
一個人的心靈是不是殘缺,并不完全取決于外部世界的冷與暖,同時還取決于你是不是能夠用自己羸弱的這個世界。
一個人如果能夠用心靈包裹這個世界,整個世界的燦爛和澄明,都會永駐他的心中。
用佐西馬長老(見)的話說,就是要“用愛去獲得世界”。
即使是臨終的時刻,佐西馬長老的臉色“依然明朗,幾乎帶著喜悅,眼神也是愉快、和藹的”。
因為他的內(nèi)心充盈著幸福,充盈著愛。
他興致勃勃地說話,不僅是為了說教,同時是“渴望著跟大家共同分享他內(nèi)心的喜悅和歡樂”。
臨終的喜悅和歡樂,這真是妙極了。
這是一個人從內(nèi)到外的幸福感。
他并不是在黑暗和罪惡面前閉上眼睛,相反,他對罪惡的體驗比誰都明敏,比誰都深刻。
他在臨終懺悔中說:“我們每一個人對世界上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都是有罪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這不但是因為我們都參與了整個世界的罪惡,而且每個具體的人對于世界上所有的人和每一個人都是有罪的。
”這樣的人,無論他看到多少丑惡,無論他看到多少黑暗,他都不會只作簡單的反應(yīng),因為他知道,一切丑惡和黑暗都是與自己融為一體的,那里面有我,有自己,有我們?nèi)诵缘娜毕莺筒恍摇?/p>
甚至可以說,一切丑惡和黑暗都是從人性內(nèi)部生長出來的,它們本來就是我們共同的人性苦難的一部分。
一個人愛世界,愛人類,愛人,就意味著必定會對人類精神內(nèi)部的黑暗投之以廣博的悲憫,施之以溫暖的撫慰。
海子《祖國,或以夢為馬》賞析~
想給八十年代青春找一首“代表性”的詩,找來找去,找到海子的這首寫于1987年的代表作。
八十年代后期已產(chǎn)生變奏音。
后現(xiàn)代到來了。
時代在轉(zhuǎn)角,變得紛紜、繁復(fù),多元和捉摸不定,詩人碰到后現(xiàn)代來臨的復(fù)雜感受:抵御、或進(jìn)入的艱難抉擇…… “我要做遠(yuǎn)方的忠誠的兒子 和物質(zhì)的短暫情人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遠(yuǎn)方”指理想,“物質(zhì)”指生存。
古今沒有一個詩人單寫物質(zhì)能獲成功。
為什么
詩人走的路上,已只剩三個人:烈士在前,詩人(人民)居中,小丑殿后。
一筆勾勒出1980年代中后期中國社會的基本特征。
在氣質(zhì)上海子是獨立不羈的,但在精神上他受到北島一代七十年代青春的深深影響,祖國命題,被他列為最高命題可為例證。
這首詩開篇與北島的《回答》有異曲同工之妙:切入主題,一語中的,給八十年代作了提綱挈領(lǐng)式哲學(xué)綜述。
這首詩不太長,但磅礴,氣勢,激情飽滿,令人讀后久久縈回。
詩中都說了什么呢
對祖國的昨、今觀感、對革新詩歌語言的理念、歷史觀、以及一個詩人夢想…… 一首八十年代青春的祭歌。
六十年代出生的,到了八十年代就進(jìn)入準(zhǔn)青春期。
他們突遭精神空前狹小,物質(zhì)空前膨脹,節(jié)節(jié)敗退,左手試圖抓那些抓不到的欲望,右手還托舉著熊熊的理想火炬……海子的詩,就是這代人“青春的絕唱“。
海子與其他詩人迥異處,他用詩篇完成了詩人的一半,用生命完成了另一半。
(至八十年代,現(xiàn)代詩已進(jìn)入寫作與行動連為一體),你不能生得轟烈,就要死得轟烈,總之你必須完成一次“詩歌行動”
(4字為海子語) 現(xiàn)代詩人的典型,俄羅斯的布羅茨基、中國的北島,都是積極參與70年代社會變革的。
與北島一代不同的是,80年代的海子不是提出疑問,給出答案式的;而是試探詢問,留下許多甚爾神秘性的思索。
他這一代已不相信“神造“歷史,但對歷史的浪漫性仍深著迷戀,那一個瑰麗的天空,還浮滿拆解前的白云…… 《祖國,或以夢為馬》詩中有許多符號,如夢,馬,糧食,日,雪山,周天子,稻田等,這些神秘符號是八十年代青春探路糾纏不清的例證。
海子這首詩已上升哲理層面,如已開始探究貧困與財富的關(guān)系,人類困惑,矛盾種種,等。
今再讀,《祖國,或以夢為馬》,倍增感慨
她可謂八十年代青春最深處的哀與傷。
輝煌而頹然的陽春白雪。
八十年代青春諸多浪漫理想被九十年代物質(zhì)徹底擊潰。
2006年10月31日 北京 附:海子《祖國,或以夢為馬》 我要做遠(yuǎn)方的忠誠的兒子 和物質(zhì)的短暫情人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萬人都要將火熄滅 我一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 此火為大 開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國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籍次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此火為大 祖國的語言和亂石投筑的梁山城寨 以夢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會寒冷的骨骼 如白雪的柴和堅硬的條條白雪 橫放在眾神之山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投入此火 這三者是囚禁我的燈盞吐出光輝 萬人都要從我刀口走過 去建筑祖國的語言 我甘愿一切從頭開始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也愿將牢底坐穿 眾神創(chuàng)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 帶著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糧食是我的珍愛 我將她緊緊抱住 抱住她在故鄉(xiāng)生兒育女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也愿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靜的家園 面對大河我無限慚愧 我年華虛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歲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馬兒一命歸天 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國的河岸 千年后我再次擁有中國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馬 賜踏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選擇永恒的事業(yè) 我的事業(yè) 就是要成為太陽的一生 他從古到今——日——他無比輝煌無比光明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最后我被黃昏的眾神抬入不朽的太陽 太陽是我的名字 太陽是我的一生 太陽的山頂埋葬 詩歌的尸體——千年王國和我 騎著五千年鳳凰和名字叫馬的龍——我必將失敗 但詩歌本身以太陽必將勝利
為什么有貧窮和富裕讀后感100字
《海子簡介》 作者:林俏龍 海子,原名查海生,他取名海子大概因為海生,既為大海所生,即為其子,故名之。
1964年3月生于安徽懷寧縣高河查灣。
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xué)法律系,1983年畢業(yè)后任 教于中國政法大學(xué)。
1989年3月26日自殺于河北山海關(guān)。
作為中國最頂尖的詩人,他一向受所謂的權(quán)威的高壓,在他死前,某協(xié)會開會時,有 人正公開批判他的長詩。
海子的詩歌精華在于抒情短詩,他留下了至少十首包括《九月》、《日記》、《女孩子》等 傳世作品,他才是中國詩歌的高度。
海子生前,有些人出于無知,有些人出于妒忌,海子成了人民公敵般受到群起而攻,至 于他的自殺,我們不能哀嘆這是一個無知或這是一個妒忌的社會,我們只能說每個人在 社會上都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但每個人的生存都是在不斷地解決困難和遇到新的 困難。
海子的傻在于他不明白正有一場意義深重的社會變革正在進(jìn)行之中,那就是的改 革開放。
海子擁有北京大學(xué)的法律文憑,假如他能夠活到今天,他完全可以在深圳擔(dān)任 一個普通的月薪一萬的白領(lǐng),他完全可以像李敖那樣每個月出一本書(當(dāng)然,只要他愿 意粗制濫造的話),他還用得著為大學(xué)里錯綜復(fù)雜的人際關(guān)系而感到苦惱嗎?還用得著為 某雜志要封殺他而苦惱嗎?改革開放帶來了不僅僅是人們經(jīng)濟(jì)的富裕,還帶來個性的解放。
可憐海子,生不逢時。
海子簡介 〖西川〗 這個渴望飛翔的人注定要死于大地,但是誰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種飛翔,從而擺脫漫長的黑夜、根深蒂固的靈之苦,呼應(yīng)黎明中彌賽亞洪亮的召喚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懷寧縣高河查灣,在農(nóng)村長大。
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xué)法律系,大學(xué)期間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
1983年自北大畢業(yè)后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xué)哲學(xué)教研室工作。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guān)臥軌自殺。
在詩人短暫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顆圣潔的心。
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xué)史中一位全力沖擊文學(xué)與生命極限的詩人。
他憑著輝煌的才華、奇跡般的創(chuàng)造力、敏銳的直覺和廣博的知識,在極端貧困、單調(diào)的生活環(huán)境里創(chuàng)作了將近200萬字的詩歌、小說、戲劇、論文。
其主要作品有:長詩《但是水,水》、長詩《土地》、詩劇《太陽》(未完成)、第一合唱劇《彌賽亞》、第二合唱劇殘稿、長詩《大扎撒》(未完成)、話劇《弒》及約200首抒情短詩。
曾與西川合印過詩集《麥地之甕》。
他曾于1986年獲北京大學(xué)第一屆藝術(shù)節(jié)五四文學(xué)大獎賽特別獎,于1988年獲第三屆《十月》文學(xué)獎榮譽(yù)獎。
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種詩歌選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
他認(rèn)為,詩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還給人類的東西。
出版的詩集有《土地》(1990)、《海子、駱一禾作品集》(1991)、《海子的詩》(1995)、《海子詩全編》(1997)。
注:海子于2001年4月28日與詩人 郭路生(食指)共同獲得第三屆人民文學(xué)獎詩歌獎。
海子詩選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
出版的詩集有《土地》(1990)、《海子、駱一禾作品集》(1991)、《海子的詩》(1995)、《海子詩全編》(1997)。
日記 祖國,或以夢為馬 答復(fù) 重建家園 訊問 明天醒來我會在哪一只鞋子里 麥子熟了 死亡之詩(之一) 死亡之詩(之二) 死亡之詩(之三) 兩座村莊 十四行:王冠 村莊 月光 雨 敦煌 海水沒頂 七月的大海 吊半坡并給擅入都市的農(nóng)民 風(fēng)很美 七月不遠(yuǎn) 混曲 給薩福 我請求:雨 五月的麥地 夜 日光 村莊 女孩子 北斗七星,七座村莊 肉體 妻子和魚 壇子 思念前生 打鐘 房屋 悵望祁連(之一) 悵望祁連(之二) 秋 八月之杯 九月 秋 亞洲銅 幸福一日 月 歌: 陽光打在地上 歌或哭 我的窗戶里埋著一只為你祝福的杯子 山楂樹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四姐妹 黎明(之一) 黎明(之二) 黑夜的獻(xiàn)詩 太平洋的獻(xiàn)詩 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獻(xiàn)詩 春天, 十個海子 傳說(長詩) 太陽(詩劇節(jié)選) 彌賽亞(節(jié)選) -------------------------------------------------------------------------------- 日記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 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 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頭還給石頭 讓勝利的勝利 今夜青稞只屬于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長 今夜我只有美麗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關(guān)心人類,我只想你 -------------------------------------------------------------------------------- 祖國,或以夢為馬 我要做遠(yuǎn)方的忠誠的兒子 和物質(zhì)的短暫情人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 路上 萬人都要將火熄滅 我一人獨將此 火高高舉起 此火為大 開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國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此火為大 祖國的語言和亂石投筑 的梁山城寨 以夢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會寒冷 的骨骼 如雪白的柴和堅硬的條條白雪 橫 放在眾神之山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投入此火 這三者是囚禁我的燈盞 吐出光輝 萬人都要從我刀口走過 去建筑祖國 的語言 我甘愿一切從頭開始 和所以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也愿將牢底坐穿 眾神創(chuàng)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 帶著不 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糧食是我珍愛 我將她緊緊抱住 抱住她在故鄉(xiāng)生兒育女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也愿將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靜的家園 面對大河我無限慚愧 我年華虛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歲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 馬兒一命歸天 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國的河岸 千年后我再次擁有中國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馬踢踏 我選擇永恒的事業(yè) 我的事業(yè) 就是要成為太陽的一生 他從古至今——-日————他無比輝煌 無比光明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最后我被黃昏的眾神抬入不朽的太陽 太陽是我的名字 太陽是我的一生 太陽的山頂埋葬 詩歌的尸體————千 年王國和我 騎著五千年鳳凰和名字叫馬的龍 ————我必將失敗 但詩歌本身以太陽必將勝利 -------------------------------------------------------------------------------- 答 復(fù) 麥地 別人看見你 覺得你溫暖 美麗 我則站在你痛苦質(zhì)問的中心 被你灼傷 我站在太陽 痛苦的芒上 麥地 神秘的質(zhì)問者啊 當(dāng)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說我一無所有 你不能說我兩手空空 -------------------------------------------------------------------------------- 重 建 家 園 在水上 放棄智慧 停止仰望長空 為了生成你要流下屈辱的淚水 來澆灌家鄉(xiāng)平靜的果園 生成無須洞察 大地自己呈現(xiàn) 用幸福也用痛苦 來重建家鄉(xiāng)的屋頂 放棄沉思和智慧 如果不能帶來麥?! ≌垖φ\實的大地 保持緘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風(fēng)吹炊煙 果園就在我的身旁靜靜叫喊 雙手勞動 慰籍心靈 -------------------------------------------------------------------------------- 訊 問 在青麥地上跑著 雪和太陽的光芒 詩人 你無力償還 麥地和光芒的情義 一種愿望 一種善良 你無力償還 你無力償還 一顆放射光芒的星辰 在你頭頂寂寞燃燒 -------------------------------------------------------------------------------- 明天醒來我會在哪一只鞋子里 我想我已經(jīng)夠小心翼翼的 我的腳趾正好十個 我的手指正好十個 我生下來時哭幾聲 我死去時別人又哭 我不聲不響的 帶來自己這個包袱 盡管我不喜愛自己 但我還是悄悄打開 我在黃昏時坐在地球上 我這樣說并不表明晚上 我就不在地球上 早上同樣 地球在你屁股下 結(jié)結(jié)實實 老不死的地球你好 或者我干脆就是樹枝 我以前睡在黑暗的殼里 我的腦袋就是我的邊疆 就是一顆梨 在我成型之前 我是知冷知熱的白花 或者我的腦袋是一只貓 安放在肩膀上 造我的女主人荷月遠(yuǎn)去 成群的陽光照著大貓小貓 我的呼吸 一直在證明 樹葉飄飄 我不能放棄幸福 或相反 我以痛苦為生 埋葬半截 來到村口或山上 我盯住人們死看 呀 生硬的黃土 人丁興旺 -------------------------------------------------------------------------------- 麥子熟了 那一年 蘭州一帶的新麥 熟了 在回家的路上 在水面混了三十多年的父親還家了 坐著羊皮筏子 回家來了 有人背著糧食 夜里推門進(jìn)來 燈前 認(rèn)清是三叔 老哥倆 一宵無言 半尺厚的黃土 麥子熟了 -------------------------------------------------------------------------------- 死亡之詩(之一) 漆黑的夜里有一種笑聲笑斷我墳?zāi)沟哪景濉 ∧憧芍馈?/p>
這是一片埋葬老虎的土地 正當(dāng)水面上渡過一只火紅的老虎 你的笑聲使河流漂浮 的老虎 斷了兩根骨頭 正當(dāng)這條河流開始在存有笑聲的黑夜里結(jié)冰 斷腿的老虎順流而下 來到我的 窗前。
一塊埋葬老虎的木板 被一種笑聲笑斷兩截 -------------------------------------------------------------------------------- 死亡之詩(之二) 我所能看見的少女 水中的少女 請在麥地之中 清理好我的骨頭 如一束蘆花的骨頭 把他裝在箱子里帶回 我所能看見的 潔凈的少女 河流上的少女 請把手伸到麥地之中 當(dāng)我沒有希望坐在一束 麥子上回家 請整理好我那凌亂的骨頭 放入一個小木柜。
帶回它 象帶回你們富裕的嫁妝 但是 不要告訴我 扶著木頭 正在干草上晾衣的 母親。
-------------------------------------------------------------------------------- 死亡之詩(之三:采摘葵花) 雨夜偷牛的人 爬進(jìn)了我的窗戶 在我做夢的身子上 采摘葵花 我仍在沉睡 在我睡夢的身子上 開放了彩色的葵花 那雙采摘的手 仍象葵花田中 美麗笨拙的鴨子 雨夜偷牛的人 把我從人類 身體中偷走。
我仍在沉睡。
我被帶到身體之外 葵花之外。
我是世界上 第一頭母牛(死的皇后) 我覺的自己很美 我仍在沉睡。
雨夜偷牛的人 于是非常高興 自己變成了另外的彩色母牛 在我的身體中 興高彩烈地奔跑 -------------------------------------------------------------------------------- 兩座村莊 和平與情欲的村莊 詩的村莊 村莊母親曇花一現(xiàn) 村莊母親美麗絕倫 五月的麥地上天鵝的村莊 沉默孤獨的村莊 一個在前一個在后 這就是普希金和我 誕生的地方 風(fēng)吹在村莊 風(fēng)吹在海子的村莊 風(fēng)吹在村莊的風(fēng)上 有一陣新鮮有一陣久遠(yuǎn) 北方星光照耀南國星座 村莊母親懷抱中的普希金和我 閨女和魚群的詩人安睡在雨滴中 是雨滴就會死亡
夜里風(fēng)大 聽風(fēng)吹在村莊 村莊靜座 象黑漆漆的財寶 兩座村莊隔河而睡 海子的村莊睡的更沉 -------------------------------------------------------------------------------- 十四行: 王冠 我所熱愛的少女 河流的少女 頭發(fā)變成了樹葉 兩臂變成了樹干 你既然不能做我的妻子 你一定要成為我的王冠 我將和人間的偉大詩人一同戴 用你美麗的葉子纏繞我的豎琴和箭袋 秋天的屋頂、時間的重量 秋天又苦又香 使石頭開花 象一頂王冠 秋天的屋頂又苦又香 空中彌漫著一頂王冠 被劈開的月桂和扁桃和苦香 -------------------------------------------------------------------------------- 村 莊 村莊 在五谷豐盛的村莊 我安頓下來 我順手摸到的東西越少越好
珍惜黃昏的村莊 珍惜雨水的村莊 萬里無云如同我永恒的悲傷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艾青詩選1200字讀后感5篇
這幾天閑來無事,翻書柜時瞥見蒙上一層灰的《艾青詩選》,輕輕拂去灰塵,翻了幾頁。
艾青中國式藍(lán)色的憂郁深深的吸引了我。
艾青的詩是古體詩的內(nèi)涵與現(xiàn)在詩的外衣最完美的結(jié)合。
它往往能將“大我”的豁達(dá)、“小我”的卑微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
在他的詩中無處不是靜靜地流淌著一種“藍(lán)色的憂郁”。
我愛艾青的詩,因為詩中的這種“藍(lán)色的憂郁”。
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苦修,鍛造出詩人博大的“大我”情懷;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傷不因一己之利。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應(yīng)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fēng)雨所打擊著的土地;……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詩人的情懷從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將走向何方呢
中國的文化土壤孕育出這樣一種答案——祖國、人民和光明。
人民棲息的“土地”作為一種意象從詩人的心中油然而生。
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不因為時事的艱辛而選擇精神的逃避,不因為食不果腹而整日擔(dān)憂“食無魚”。
或許處處碰壁,或許一生終不得志,但我仍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艾青《礁石》)。
詩人走出自我的內(nèi)心體驗,以千年古國的過往與未來而憂思。
你難以想象詩人的肩膀上負(fù)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責(zé)任——“以天下為己任”。
這是中國知識分子創(chuàng)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愛艾青的詩,又因為它的詩充滿了語言的張力。
艾青的詩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鋪直敘,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詩文的最后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達(dá)到整首詩的高潮,然后是在高潮中謝幕。
這往往產(chǎn)生一種言已盡而意未絕之感,使余音裊裊,三日不絕于耳。
美
我愛艾青的詩,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懷;我愛艾青的詩,因其自然天成,而有著最偉大的手法,這是深厚文化積淀與徹底消化的產(chǎn)物; 我愛艾青的詩,因為我同樣和詩人一樣,愛著這片土地和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