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網(wǎng)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dāng)前位置: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 讀后感 > 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讀后感

          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讀后感

          時間:2016-10-05 04:40

          韓信盧綰列傳譯文

          原文  韓王信者,故韓襄王孽孫也,長八尺五寸。

          及項梁之立楚后懷王也,燕、齊、趙、魏皆已前王,唯韓無有后,故立韓諸公子橫陽君成為韓王,欲以撫定韓故地。

          項梁敗死定陶,成奔懷王。

          沛公引兵擊陽城,使張良以韓司徒降下韓故地,得信,以為韓將,將其兵從沛公入武關(guān)。

            沛公立為漢王,韓信從入漢中,乃說漢王曰:“項王王諸將近地,而王獨遠居此,此左遷也。

          士卒皆山東人,跂而望歸,及其鋒東鄉(xiāng),可以爭天下。

          ”漢王還定三秦,乃許信為韓王,先拜信為韓太尉,將兵略韓地。

            項籍之封諸王皆就國,韓王成以不從無功,不遣就國,更以為列侯。

          及聞漢遣韓信略韓地,乃令故項籍游吳時吳令鄭昌為韓王以距漢。

          漢二年,韓信略定韓十馀城。

          漢王至河南,韓信急擊韓王昌陽城。

          昌降,漢王乃立韓信為韓王,常將韓兵從。

          三年,漢王出滎陽,韓王信、周苛等守滎陽。

          及楚敗滎陽,信降楚,已而得亡,復(fù)歸漢,漢復(fù)立以為韓王,竟從擊破項籍,天下定。

          五年春,遂與剖符為韓王,王潁川。

            明年春,上以韓信材武,所王北近鞏、洛,南迫宛、葉 ,東有淮陽,皆天下勁兵處,乃詔徙韓王信王太原以北,備御胡,都晉陽。

          信上書曰:“國被邊,匈奴數(shù)入,晉陽去塞遠,請治馬邑。

          ”上許之,信乃徙治馬邑。

          秋,匈奴冒頓大圍信,信數(shù)使使胡求和解。

          漢發(fā)兵救之,疑信數(shù)間使,有二心,使人責(zé)讓信。

          信恐誅,因與匈奴約共攻漢,反,以馬邑降胡,擊太原。

            七年冬,上自往擊,破信軍銅鞮,斬其將王喜。

          信亡走匈奴。

          其與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立趙苗裔趙利為王,復(fù)收信敗散兵,而與信及冒頓謀攻漢。

          匈奴仗左右賢王將萬馀騎與王黃等屯廣武以南,至?xí)x陽,與漢兵戰(zhàn),漢大破之,追至于離石,破之。

          匈奴復(fù)聚兵樓煩西北,漢令車騎擊破匈奴。

          匈奴常敗走,漢乘勝追北,聞冒頓居代谷,高皇帝居晉陽,使人視冒頓,還報曰“可擊”。

          上遂至平城。

          上出白登,匈奴騎圍上,上乃使人厚遺閼氏。

          閼氏乃說冒頓曰:“今得漢地,猶不能居;且兩主不相戹。

          ”居七日,胡騎稍引去。

          時天大霧,漢使人往來,胡不覺。

          護軍中尉陳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請令彊弩傅兩矢外鄉(xiāng),徐行出圍。

          ”入平城,漢救兵亦到,胡騎遂解去。

          漢亦罷兵歸。

          韓信為匈奴將兵往來擊邊。

            漢十年,信令王黃等說誤陳豨。

          十一年春,故韓王信復(fù)與胡騎入居參合,距漢。

          漢使柴將軍擊之,遺信書曰:“陛下寬仁,諸侯雖有畔亡,而復(fù)歸,輒復(fù)故位號,不誅也。

          大王所知。

          今王以敗亡走胡,非有大罪,急自歸

          ”韓王信報曰:“陛下擢仆起閭巷,南面稱孤,此仆之幸也。

          滎陽之事,仆不能死,囚於項籍,此一罪也。

          及寇攻馬邑,仆不能堅守,以城降之,此二罪也。

          今反為寇將兵,與將軍爭一旦之命,此三罪也。

          夫種、蠡無一罪,身死亡;今仆有三罪於陛下,而欲求活於世,此伍子胥所以僨於吳也。

          今仆亡匿山谷間,旦暮乞貸蠻夷,仆之思歸,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視也,勢不可耳。

          ”遂戰(zhàn)。

          柴將軍屠參合,斬韓王信。

            信之入匈奴,與太子俱;及至穨當(dāng)城,生子,因名曰穨當(dāng)。

          韓太子亦生子,命曰嬰。

          至孝文十四年,穨當(dāng)及嬰率其眾降漢。

          漢封穨當(dāng)為弓高侯,嬰為襄城侯。

          吳楚軍時,弓高侯功冠諸將。

          傳子至孫,孫無子,失侯。

          嬰孫以不敬失侯。

          穨當(dāng)孽孫韓嫣,貴幸,名富顯於當(dāng)世。

          其弟說,再封,數(shù)稱將軍,卒為案道侯。

          子代,歲馀坐法死。

          后歲馀,說孫曾拜為龍嵒侯,續(xù)說后。

            盧綰者,豐人也,與高祖同里。

          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賀兩家。

          及高祖、盧綰壯,俱學(xué)書,又相愛也。

          里中嘉兩家親相愛,生子同日,壯又相愛,復(fù)賀兩家羊酒。

          高祖為布衣時,有吏事辟匿,盧綰常隨出入上下。

          及高祖初起沛,盧綰以客從,入漢中為將軍,常侍中。

          從東擊項籍,以太尉常從,出入臥內(nèi),衣被飲食賞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幸,莫及盧綰。

          綰封為長安侯。

          長安,故咸陽也。

            漢五年冬,以破項籍,乃使盧綰別將,與劉賈擊臨江王共尉,破之。

          七月還,從擊燕王臧荼,臧荼降。

          高祖已定天下,諸侯非劉氏而王者七人。

          欲王盧綰,為群臣觖望。

          及虜臧荼,乃下詔諸將相列侯,擇群臣有功者以為燕王。

          群臣知上欲王盧綰,皆言曰:“太尉長安侯盧綰常從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

          ”詔許之。

          漢五年八月,乃立虜綰為燕王。

          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

            漢十一年秋,陳豨反代地,高祖如邯鄲擊豨兵,燕王綰亦擊其東北。

          當(dāng)是時,陳豨使王黃求救匈奴。

          燕王綰亦使其臣張勝於匈奴,言豨等軍破。

          張勝至胡,故燕王臧茶子衍出亡在胡,見張勝曰:“公所以重於燕者,以習(xí)胡事也。

          燕所以久存者,以諸侯數(shù)反,兵連不決也。

          今公為燕欲急滅豨等,豨等已盡,次亦至燕,公等亦且為虜矣。

          公何不令燕且緩陳豨而與胡和

          事寬,得長王燕;即有漢急,可以安國。

          ”張勝以為然,乃私令匈奴助豨等擊燕。

          燕王綰疑張勝與胡反,上書請族張勝。

          勝還,具道所以為者。

          燕王寤,乃詐論它人,脫勝家屬,使得為匈奴間,而陰使范齊之陳豨所,欲令久亡,連兵勿決。

            漢十二年,東擊黥布,豨常將兵居代,漢使樊噲擊斬豨。

          其裨將降,言燕王綰使范齊通計謀於豨所。

          高祖使使召盧綰,綰稱病。

          上又使辟陽侯審食其、御史大夫趙堯往迎燕王,因驗問左右。

          綰愈恐,閉匿,謂其幸臣曰:“非劉氏而王,獨我與長沙耳。

          往年春,漢族淮陰,夏,誅彭越,皆呂后計。

          今上病,屬任呂后。

          呂后婦人,專欲以事誅異姓王者及大功臣。

          ”乃遂稱病不行。

          其左右皆亡匿。

          語頗泄,辟陽侯聞之,歸具報上,上益怒。

          又得匈奴降者,降者言張勝亡在匈奴,為燕使。

          於是上曰:“盧綰果反矣

          ”使樊噲擊燕。

          燕王綰悉將其宮人家屬騎數(shù)千居長城下,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謝。

          四月,高祖崩,盧綰遂將其眾亡入匈奴,匈奴以為東胡盧王。

          綰為蠻夷所侵奪,常思復(fù)歸。

          居歲馀,死胡中。

            高后時,盧綰妻子亡降漢,會高后病,不能見,舍燕邸,為欲置酒見之。

          高祖竟崩,不得見。

          盧綰妻亦病死。

            孝景中六年,盧綰孫他之,以東胡王降,封為亞谷侯。

            陳豨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從。

          及高祖七年冬,韓王信反,入匈奴,上至平城還,乃封豨為列侯,以趙相國將監(jiān)趙、代邊兵,邊兵皆屬焉。

            豨常告歸過趙,趙相周昌見豨賓客隨之者千馀乘,邯鄲官舍皆滿。

          豨所以待賓客布衣交,皆出客下。

          豨還之代,周昌乃求入見。

          見上,具言豨賓客盛甚,擅兵於外數(shù)歲,恐有變。

          上乃令人覆案豨客居代者財物諸不法事,多連引豨。

          豨恐,陰令客通使王黃、曼丘臣所。

          及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崩,使人召豨,豨稱病甚。

          九月,遂與王黃等反,自立為代王,劫略趙、代。

            上聞,乃赦趙、代吏人為豨所詿誤劫略者,皆赦之。

          上自往,至邯鄲,喜曰:“豨不南據(jù)漳水,北守邯鄲,知其無能為也。

          ”趙相奏斬常山守、尉,曰:“常山二十五城,豨反,亡其二十城。

          ”上問曰:“守、尉反乎

          ”對曰:“不反。

          ”上曰:“是力不足也。

          ”赦之,復(fù)以為常山守、尉。

          上問周昌曰:“趙亦有壯士可令將者乎

          ”對曰:“有四人。

          ”四人謁,上謾罵曰:“豎子能為將乎

          ”四人慚伏。

          上封之各千戶,以為將。

          左右諫曰:“從入蜀、漢,伐楚,功未遍行,今此何功而封

          ”上曰:“非若所知

          陳豨反,邯鄲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獨邯鄲中兵耳。

          吾胡愛四千戶封四人,不以慰趙子弟

          ”皆曰:“善。

          ”於是上曰:“陳豨將誰

          ”曰:“王黃、曼丘臣,皆故賈人。

          ”上曰:“吾知之矣。

          ”乃各以千金購黃、臣等。

            十一年冬,漢兵擊斬陳豨將侯敞、王黃於曲逆下,破豨將張春於聊城,斬首萬馀。

          太尉勃入定太原、代地。

          十二月,上自擊東垣,東垣不下,卒罵上;東垣降,卒罵者斬之,不罵者黥之。

          更命東垣為真定。

          王黃、曼丘臣其麾下受購賞之,皆生得,以故陳豨軍遂敗。

            上還至洛陽。

          上曰:“代居常山北,趙乃從山南有之,遠。

          ”乃立子恒為代王,都中都,代、雁門皆屬代。

            高祖十二年冬,樊噲軍卒追斬豨於靈丘。

            太史公曰:韓信、盧綰非素積德累善之世,徼一時權(quán)變,以詐力成功,遭漢初定,故得列地,南面稱孤。

          內(nèi)見疑彊大,外倚蠻貊以為援,是以日疏自危,事窮智困,卒赴匈奴,豈不哀哉

          陳豨,梁人,其少時數(shù)稱慕魏公子;及將軍守邊,招致賓客而下士,名聲過實。

          周昌疑之,疵瑕頗起,懼禍及身,邪人進說,遂陷無道。

          於戲悲夫

          夫計之生孰成敗於人也深矣

            韓襄遺孽,始從漢中。

          剖符南面,徙邑北通。

          穨當(dāng)歸國,龍雒有功。

          盧綰親愛,群臣莫同。

          舊燕是王,東胡計窮。

          [2]譯文  韓王韓信是原來韓襄王的庶出孫子,身高八尺五寸。

          到了項梁擁立楚王的后代楚懷王的時候,燕國、齊國、趙國、魏國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國王,只有韓沒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韓國諸公子中的橫陽君韓成為韓王,想以此來占據(jù)平定原韓國的土地。

          項梁在定陶戰(zhàn)敗而死,韓成投奔楚懷王。

          沛公帶軍隊進攻陽城時,命張良以韓國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韓國原有地盤,得到韓信,任命他為韓國將軍,帶領(lǐng)他的軍隊隨從沛公進入武關(guān)。

            沛公被立為漢王,韓信隨從沛公進入漢中,就說服漢王道:“項羽把自己的部下都封在中原附近地區(qū),只把您封到這偏遠的地方,這是一種貶職的表示啊

          您部下士兵都是崤山以東的人,他們都踮起腳尖,急切地盼望返回故鄉(xiāng),趁著他們銳氣強盛向東進發(fā),就可以爭奪天下。

          ”漢王回軍平定三秦時,就答應(yīng)將要韓信為韓王,先任命他為韓太尉,帶兵去攻取韓國舊地。

            項羽所封的諸侯王都到各自的封地去,韓王韓成因沒跟隨項羽征戰(zhàn),沒有戰(zhàn)功,不派他到封地去,改封他為列侯。

          等到聽說漢王派韓信攻取韓地,就命令自己游歷吳地時的吳縣縣令鄭昌做韓王以抗拒漢軍。

          前205年(漢高祖二年),韓信平定了韓國的十幾座城池。

          漢王到達河南,韓信在陽城猛攻韓王鄭昌。

          鄭昌投降,漢王就立韓信為韓王,常帶領(lǐng)韓地軍隊跟隨漢王。

          漢高祖三年,漢王撤出滎陽,韓王韓信和周苛等人守衛(wèi)滎陽。

          等到楚軍攻破滎陽,韓信投降了楚軍,不久得以逃出,又投歸漢王,漢王再次立他為韓王,最終跟從漢王擊敗項羽,平定了天下。

          漢高祖五年春天,漢高祖就和韓信剖符為信,正式封他為韓王,封地在潁川。

            第二年(前201)春天,高祖認為韓信雄壯勇武,封地潁川北靠近鞏縣、洛陽,南逼近宛縣、葉縣,東邊則是重鎮(zhèn)淮陽,這些都是天下的戰(zhàn)略要地,就下詔命韓王韓信遷移到太原以北地區(qū),以防備抵抗匈奴,建都晉陽。

          韓信上書說:“我的封國緊靠邊界,匈奴多次入侵,晉陽距離邊境較遠,請允許我建都馬邑。

          ”皇帝答應(yīng)了,韓信就把都城遷到馬邑。

          在這年秋天,匈奴冒頓單于重重包圍了韓信,韓信多次派使者到匈奴處求和。

          漢朝派人帶兵前往援救,但懷疑韓信多次私派使者,有背叛漢朝之心,派人責(zé)備韓信。

          韓信害怕被殺,于是就和匈奴約定好共同攻打漢朝,起兵造反,把國都馬邑拿出投降匈奴,并率軍攻打太原。

            前200年(高祖七年)冬天,皇帝親自率軍前往攻打,在銅鞮(dī,堤)擊敗韓信的軍隊,并將其部將王喜斬殺。

          韓信逃跑投奔匈奴,他的部將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人擁立趙王的后代趙利為王,又收集起韓信被擊敗逃散的軍隊,并和韓信及匈奴冒頓單于商議一齊攻打漢朝。

          匈奴派遣左右賢王帶領(lǐng)一萬多騎兵和王黃等人駐扎在廣武以南地區(qū),到達晉陽時,和漢軍交戰(zhàn),漢軍將他們打得大敗,乘勝追到離石,又把他們打敗。

          匈奴再次在樓煩西將地區(qū)聚集軍隊,漢高祖命令戰(zhàn)車部隊和騎兵把他們打敗。

          匈奴常敗退逃跑,漢軍乘勝追擊敗兵,聽說冒頓單于駐扎在代谷,漢高祖當(dāng)時在晉陽,派人去偵察冒頓,偵察人員回來報告說“可以出擊”。

          皇帝也就到達平城。

          皇帝出城登上白登山,被匈奴騎兵團團圍住,皇帝就派人送給匈奴王后閼氏許多禮物。

          閼氏便勸冒頓單于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攻取了漢朝的土地,但還是不能居住下來;更何況兩國君主不互相圍困。

          ”過了七天,匈奴騎兵逐漸撒去。

          當(dāng)時天降大霧,漢朝派人在白登山和平城之間往來,匈奴一點也沒有察覺。

          護軍中尉陳平對皇帝說:“匈奴人都用長槍弓箭,請命令士兵每張強弩朝外搭兩支利箭,慢慢地撤出包圍。

          ”撤進平城之后,漢朝的救兵也趕到了,匈奴的騎兵這才解圍而去。

          漢朝也收兵而歸。

          韓信為匈奴人帶兵往來在邊境一帶攻擊漢軍。

            前197年(漢高祖十年),韓信命王黃等人勸說陳豨,使其誤信而反。

          十一年春天,前韓王韓信又和匈奴騎兵一起侵入?yún)⒑?,對抗?jié)h朝。

          漢朝派遣柴將軍帶兵前去迎擊,柴將軍先寫給韓信說:“皇帝陛下寬厚仁愛,盡管有些諸侯背叛逃亡,但當(dāng)他們再度歸順的時候,總是恢復(fù)其原有的爵位名號,并不加誅殺。

          這些都是大王您所知道的。

          現(xiàn)在您是因為戰(zhàn)敗才逃歸匈奴的,并沒有大罪,您應(yīng)該趕快來歸順

          ”韓王韓信回信道:“皇帝把我從里巷平民中提拔上來,使我南面稱王,這對我來說是萬分榮幸的。

          在滎陽保衛(wèi)戰(zhàn)中,我不能以死效忠,而被項羽關(guān)押。

          這是我的第一條罪狀。

          等到匈奴進犯馬邑,我不能堅守城池,獻城投降。

          這是我的第二條罪狀。

          現(xiàn)在反而為敵人帶兵,和將軍爭戰(zhàn),爭這旦夕之間的活頭。

          這是我的第三條罪狀。

          文種、范蠡沒有一條罪狀,但在成功之后,一個被殺一個逃亡;現(xiàn)在我對皇帝犯下了三條罪狀,還想在世上求取活命,這是伍子胥在吳國之所以被殺的原因。

          現(xiàn)在我逃命隱藏在山谷之中,每天都靠向蠻夷乞討過活,我思歸之心,就同癱瘓的人不忘記直立行走,盲人不忘記睜眼看一看一樣,只不過情勢不允許罷了。

          ”于是兩軍交戰(zhàn),柴將軍屠平參合城,并將韓王韓信斬殺。

            韓信投靠匈奴的時候,和自己的太子同行,等到了頹當(dāng)城,生了一個兒子,因而取名叫頹當(dāng)。

          韓太子也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嬰。

          到前166年(孝文帝十四年),韓頹當(dāng)和韓嬰率領(lǐng)部下投歸漢朝。

          漢朝封韓頹當(dāng)為弓高侯,韓嬰為襄城侯。

          在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時,弓高侯的軍功超過其它將領(lǐng)。

          爵位兒子傳到孫子,他的孫子沒有兒子,侯爵被取消。

          韓嬰的孫子因犯有不敬之罪,侯爵被取消。

          韓頹當(dāng)庶出的孫子韓嫣,地位尊貴,很受皇帝寵愛,名聲和富貴都榮顯于當(dāng)世。

          他的弟弟韓說,再度被封侯,并多次受命為將軍,最后封為案道侯。

          兒子繼承侯爵,一年多之后因犯法被處死。

          又過一年多,韓說的孫子韓曾被封為龍額侯,繼承了韓說的爵位。

            盧綰是豐邑人,和漢高祖是同鄉(xiāng)。

          盧綰的父親和高祖的父親非常要好,等到生兒子時,漢高祖和盧綰又是同日而生。

          鄉(xiāng)親們抬著羊酒去兩家祝賀,等到高祖、盧綰長大了,在一塊讀書,又非常要好。

          鄉(xiāng)親們見這兩家父輩非常要好,兒子同日出生,長大后又很要好,再次抬著羊酒前去祝賀。

          高祖還是平民百姓的時候,被官吏追拿需要躲藏,盧綰總是隨同左右,東奔西走,到高祖從沛縣起兵時,盧綰以賓客的身份相隨,到漢中后,擔(dān)任將軍,總是陪伴在高祖身邊。

          跟從高祖東擊項羽時,以太尉的身份不離左右,可以在高祖的臥室內(nèi)進進出出,衣被飲食方面的賞賜豐厚無比,其他大臣沒人能企及,就是蕭何、曹參等人,也只是因事功而受到禮遇,至于說到親近寵幸,沒人能趕得上盧綰。

          盧綰被封為長安侯。

          長安,就是原來的咸陽啊。

            前202年(漢高祖五年)的冬天,已經(jīng)擊敗了項羽,就派盧綰另帶一支軍隊,和劉賈一起攻打臨江王共尉,將他擊敗。

          七月凱旋而歸,跟隨皇帝攻打燕王臧荼,臧荼投降。

          高祖平定天下之后,在諸侯中不是劉姓而被封王的共有七個人。

          高祖想封盧綰為王,但又害怕群臣怨恨不滿。

          等到俘虜臧荼之后,就下詔封將相們?yōu)榱泻睿谌撼贾刑暨x有功的人封為燕王。

          文武群臣都知道皇帝想封盧綰為王,就一齊上言道:“太尉長安侯盧綰經(jīng)常跟隨皇帝平定天下,功勞最多,可以封為燕王。

          ”皇帝下詔批準了此項建議。

          漢高祖五年八月,就立盧綰為燕王,所有諸侯王受到的皇帝寵幸都比不上燕王。

            前196年(漢高祖十一年)秋天,陳豨在代地造反,高祖到邯鄲去攻打陳豨的部隊,燕王盧綰也率軍攻打他的東北部。

          在這時,陳豨派王黃去向匈奴求救。

          燕王盧綰也派部下張勝出使匈奴,聲稱陳豨等人的部隊已被擊敗。

          張勝到匈奴以后,前燕王臧荼的兒子臧衍逃亡在匈奴,見到張勝說:“您之所以在燕國受重用,是因為您熟悉匈奴事務(wù)。

          燕國之所以能長期存在,是因為諸侯多次反叛,戰(zhàn)爭連年不斷。

          現(xiàn)在您想為燕國盡快消滅陳豨等人,但陳豨等人被消滅之后,接著就要輪到燕國,您這班人也要成為俘虜了。

          您為什么不讓燕國延緩攻打陳豨而與匈奴修好呢

          戰(zhàn)爭延緩了,能使盧綰長期為燕王,如果漢朝有緊急事變,也可以借此安定國家。

          ”張勝認為他的話是對的,就暗中讓匈奴幫助陳豨攻打燕國。

          燕王盧綰懷疑張勝和匈奴勾結(jié),一起反叛,就上書皇帝請求把張勝滿門抄斬。

          張勝返回,把之所以這樣干的原因全部告訴了盧綰。

          盧綰覺悟了,就找了一些替身治罪處死了,把張勝的家屬解脫出來,使張勝成為匈奴的間諜,又暗中派遣范齊到陳豨的處所,想讓他長期叛逃在外,使戰(zhàn)爭連年不斷。

            前195年(漢高祖十二年),東征黥布,陳豨經(jīng)常率軍在代地駐扎,漢派遣樊噲攻打陳豨并將其斬殺。

          他的一員副將投降,說燕王盧綰派范齊到陳豨處互相交通情報,商議策劃。

          高祖派使臣召盧綰進京,盧綰稱病推托不往。

          皇帝又派辟陽侯審食其(yì jī,亦基),御史大夫趙堯前去迎接燕王,并順便查問燕王部下臣子。

          盧綰更加害怕,閉門躲藏不出,對自己寵信的臣子說:“不是劉姓而被封為王的,只有我盧綰和長沙王吳芮了。

          去年春天,漢朝把淮陰侯韓信滿門抄斬,夏天,又殺掉了彭越,這都是呂后的計謀。

          現(xiàn)在皇帝重病在身,把國事全部交給了呂后。

          而呂后是個婦女,總想找個借口殺掉異姓諸侯王和功高的大臣。

          ”于是盧綰還是推托有病,拒絕進京。

          盧綰的部下臣子都逃跑躲藏。

          但盧綰的話泄露出一些,辟陽侯聽到了,便把這一切都報告了皇帝,皇帝更加生氣。

          后來,漢朝又得到一些投降的匈奴人,說張勝逃到匈奴中,是燕王的使者。

          于是皇帝說:“盧綰真的反了

          ”就派樊噲攻打燕國。

          燕王盧綰把自己所有的宮人家屬以及幾千名騎兵安頓在長城下,等待機會,希望皇帝病好之后,親自進京謝罪。

          四月,高祖逝世,盧綰也就帶領(lǐng)部下逃入匈奴,匈奴封他為東胡盧王。

          盧綰受到匈奴的侵凌掠奪,總是想著重返漢朝。

          過了一年多,盧綰在匈奴逝世。

            在高后時,盧綰的妻子兒女逃出匈奴重投漢朝,正趕上高后病重,不能相見,住在了燕王在京的府邸,準備在病好之后再設(shè)宴相見。

          但高后竟去世了,未能見面。

          盧綰的妻子也因病去世。

            前144年(漢景帝中元六年),盧綰的孫子盧他之以東胡王的身份向漢投降,被封為亞谷侯。

            陳豨是宛朐人,不知當(dāng)初是什么原因得以跟從高祖。

          到高祖七年冬天,韓王韓信反叛,逃入匈奴,皇帝到平城而回,封陳豨為列侯,以趙國相國的身份率領(lǐng)督統(tǒng)趙國、代國的邊防部隊,這一帶戍衛(wèi)邊疆的軍隊統(tǒng)歸他管轄。

            陳豨曾休假回鄉(xiāng)路過趙國,趙相國周昌看到陳豨的隨行賓客有一千多輛車子,把邯鄲所有的官舍全部住滿。

          而陳豨對待賓客用的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禮節(jié),而且總是謙卑恭敬,屈已待人。

          陳豨回到代國,周昌就請求進京朝見。

          見到皇帝之后,把陳豨賓客眾多,在外獨掌兵權(quán)好幾年,恐怕會有變故等事全盤說出。

          皇帝就命人追查陳豨的賓客在財物等方面違法亂紀的事,其中不少事情牽連到陳豨。

          陳豨非常害怕,暗中派賓客到王黃、曼丘臣處通消息。

          到前197年(高祖十年)七月,皇帝的父親去世了,皇帝派人召陳豨進京,但陳豨稱自己病情嚴重。

          九月,便與王黃等人一同反叛,自立為代王,劫掠了趙,代兩地。

            皇帝聽說之后,就一律赦免了被陳豨所牽累而進行劫掠的趙、代官吏。

          皇帝親自前往,到達邯鄲后高興地說:“陳豨不在南面占據(jù)漳水,北面守住邯鄲,由此可知他不會有所作為。

          ”趙相國上奏請求把常山的郡守、郡尉斬首,說:“常山共有二十五座城池,陳豨反叛,失掉了其中二十座。

          ”皇帝問:“郡守、郡尉反叛了嗎

          ”趙相國回答說:“沒反叛。

          ”皇帝說:“這是力量不足的緣故。

          ”赦免了他們,同時還恢復(fù)了他們的守尉職務(wù)。

          皇帝問周昌說:“趙國還有能帶兵打仗的壯士嗎

          ”周昌回答說:“有四個人。

          ”然后讓這四個人拜見皇帝,皇帝一見便破口大罵道:“你們這些小子們也能帶兵打仗嗎

          ”四個人慚愧地伏在地上。

          但皇帝還是各封給他們一千戶的食邑,任命為將。

          左右近臣諫勸道:“有不少人跟隨您進入蜀郡、漢中,其后又征伐西楚,有功卻未得到普遍封賞,現(xiàn)在這幾個人有什么功勞而予以封賞

          ”皇帝說:“這就不是你們所能了解的了

          陳豨反叛,邯鄲以北都被他所占領(lǐng),我用緊急文告來征集各地軍隊,但至今仍未有人到達,現(xiàn)在可用的就只有邯鄲一處的軍隊而已。

          我何必要吝惜封給四個人的四千戶,不用它來撫慰趙地的年輕人呢

          ”左右近臣都說:“對。

          ”于是皇帝又問:“陳豨的將領(lǐng)都有誰

          ”左右回答說:“有王黃,曼丘臣,以前都是商人。

          ”皇帝說:“我知道了。

          ”于是各懸賞千金來求購?fù)觞S、曼丘臣等的人頭。

            前196年(高祖十一年)冬天,漢軍在曲逆城下攻擊并斬殺了陳豨的大將侯敞,王黃,又在聊城把陳豨的大將張春打得大敗,斬首一萬多人。

          太尉周勃進軍平定了太原和代郡。

          十二月,皇帝親自率軍攻打東垣,但未能攻克,叛軍士卒辱罵皇帝;不久東垣投降,凡是罵皇帝的士卒一律斬首,其他沒罵的士卒則處以黥刑,在額頭上刺字。

          把東垣改名真定。

          王黃,曼丘臣的部下所有被懸賞征求的,一律都被活捉,因此陳豨的軍隊也就徹底潰敗了。

            皇帝到達洛陽。

          皇帝說:“代郡地處常山的北面,趙國卻從山南來控制它,太遙遠了。

          ”于是就封兒子劉垣為代王,以中都為國都,代郡、雁門都隸屬代國。

            前195年(高祖十二年)冬天,樊噲的士卒追到靈丘把陳豨斬首。

            太史公說:韓信、盧綰并不是一向積德累善的世家,而是僥幸于一時隨機應(yīng)變,以欺詐和暴力獲得成功,正趕上漢朝剛剛建立,所以才能夠分封領(lǐng)土,南面為王。

          在內(nèi)由于勢力強大而被懷疑,在外倚仗著外族作援助。

          因此日益被皇帝疏遠,自陷危境,走投無路,無計可施,最終迫不得已投奔匈奴,難道不可悲嗎

          陳豨是梁地人,在他年輕的時候,每每稱贊,傾慕魏公子信陵君;等到后來他率領(lǐng)軍隊守衛(wèi)邊疆,招集賓客,禮賢下士,名聲超過了實際。

          周昌懷疑他,許多過失也就從這里產(chǎn)生了,由于害怕災(zāi)禍臨頭,奸邪小人又乘機進說,于是終于使自己陷于大逆不道的境地。

          唉呀,太可悲了

          由此可見,謀慮的成熟與否和成敗如何,這對一個人的影響太深遠了

          [3]

          為什么《史記》中有《淮陰侯列傳》又有《韓信盧綰列傳》

          淮陰侯列傳那個韓信,是天才將軍,多多益善那個韓信盧綰列傳那個韓信,是韓王的后代,是一個小人物罷了這根本就是兩個人

          韓信盧綰列傳譯文

          原文  韓王信者,故韓襄王孽孫也,長八尺五寸。

          及項梁之立楚后懷王也,燕、齊、趙、魏皆已前王,唯韓無有后,故立韓諸公子橫陽君成為韓王,欲以撫定韓故地。

          項梁敗死定陶,成奔懷王。

          沛公引兵擊陽城,使張良以韓司徒降下韓故地,得信,以為韓將,將其兵從沛公入武關(guān)。

            沛公立為漢王,韓信從入漢中,乃說漢王曰:“項王王諸將近地,而王獨遠居此,此左遷也。

          士卒皆山東人,跂而望歸,及其鋒東鄉(xiāng),可以爭天下。

          ”漢王還定三秦,乃許信為韓王,先拜信為韓太尉,將兵略韓地。

            項籍之封諸王皆就國,韓王成以不從無功,不遣就國,更以為列侯。

          及聞漢遣韓信略韓地,乃令故項籍游吳時吳令鄭昌為韓王以距漢。

          漢二年,韓信略定韓十馀城。

          漢王至河南,韓信急擊韓王昌陽城。

          昌降,漢王乃立韓信為韓王,常將韓兵從。

          三年,漢王出滎陽,韓王信、周苛等守滎陽。

          及楚敗滎陽,信降楚,已而得亡,復(fù)歸漢,漢復(fù)立以為韓王,竟從擊破項籍,天下定。

          五年春,遂與剖符為韓王,王潁川。

            明年春,上以韓信材武,所王北近鞏、洛,南迫宛、葉 ,東有淮陽,皆天下勁兵處,乃詔徙韓王信王太原以北,備御胡,都晉陽。

          信上書曰:“國被邊,匈奴數(shù)入,晉陽去塞遠,請治馬邑。

          ”上許之,信乃徙治馬邑。

          秋,匈奴冒頓大圍信,信數(shù)使使胡求和解。

          漢發(fā)兵救之,疑信數(shù)間使,有二心,使人責(zé)讓信。

          信恐誅,因與匈奴約共攻漢,反,以馬邑降胡,擊太原。

            七年冬,上自往擊,破信軍銅鞮,斬其將王喜。

          信亡走匈奴。

          其與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立趙苗裔趙利為王,復(fù)收信敗散兵,而與信及冒頓謀攻漢。

          匈奴仗左右賢王將萬馀騎與王黃等屯廣武以南,至?xí)x陽,與漢兵戰(zhàn),漢大破之,追至于離石,破之。

          匈奴復(fù)聚兵樓煩西北,漢令車騎擊破匈奴。

          匈奴常敗走,漢乘勝追北,聞冒頓居代谷,高皇帝居晉陽,使人視冒頓,還報曰“可擊”。

          上遂至平城。

          上出白登,匈奴騎圍上,上乃使人厚遺閼氏。

          閼氏乃說冒頓曰:“今得漢地,猶不能居;且兩主不相戹。

          ”居七日,胡騎稍引去。

          時天大霧,漢使人往來,胡不覺。

          護軍中尉陳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請令彊弩傅兩矢外鄉(xiāng),徐行出圍。

          ”入平城,漢救兵亦到,胡騎遂解去。

          漢亦罷兵歸。

          韓信為匈奴將兵往來擊邊。

            漢十年,信令王黃等說誤陳豨。

          十一年春,故韓王信復(fù)與胡騎入居參合,距漢。

          漢使柴將軍擊之,遺信書曰:“陛下寬仁,諸侯雖有畔亡,而復(fù)歸,輒復(fù)故位號,不誅也。

          大王所知。

          今王以敗亡走胡,非有大罪,急自歸

          ”韓王信報曰:“陛下擢仆起閭巷,南面稱孤,此仆之幸也。

          滎陽之事,仆不能死,囚於項籍,此一罪也。

          及寇攻馬邑,仆不能堅守,以城降之,此二罪也。

          今反為寇將兵,與將軍爭一旦之命,此三罪也。

          夫種、蠡無一罪,身死亡;今仆有三罪於陛下,而欲求活於世,此伍子胥所以僨於吳也。

          今仆亡匿山谷間,旦暮乞貸蠻夷,仆之思歸,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視也,勢不可耳。

          ”遂戰(zhàn)。

          柴將軍屠參合,斬韓王信。

            信之入匈奴,與太子俱;及至穨當(dāng)城,生子,因名曰穨當(dāng)。

          韓太子亦生子,命曰嬰。

          至孝文十四年,穨當(dāng)及嬰率其眾降漢。

          漢封穨當(dāng)為弓高侯,嬰為襄城侯。

          吳楚軍時,弓高侯功冠諸將。

          傳子至孫,孫無子,失侯。

          嬰孫以不敬失侯。

          穨當(dāng)孽孫韓嫣,貴幸,名富顯於當(dāng)世。

          其弟說,再封,數(shù)稱將軍,卒為案道侯。

          子代,歲馀坐法死。

          后歲馀,說孫曾拜為龍嵒侯,續(xù)說后。

            盧綰者,豐人也,與高祖同里。

          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賀兩家。

          及高祖、盧綰壯,俱學(xué)書,又相愛也。

          里中嘉兩家親相愛,生子同日,壯又相愛,復(fù)賀兩家羊酒。

          高祖為布衣時,有吏事辟匿,盧綰常隨出入上下。

          及高祖初起沛,盧綰以客從,入漢中為將軍,常侍中。

          從東擊項籍,以太尉常從,出入臥內(nèi),衣被飲食賞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幸,莫及盧綰。

          綰封為長安侯。

          長安,故咸陽也。

            漢五年冬,以破項籍,乃使盧綰別將,與劉賈擊臨江王共尉,破之。

          七月還,從擊燕王臧荼,臧荼降。

          高祖已定天下,諸侯非劉氏而王者七人。

          欲王盧綰,為群臣觖望。

          及虜臧荼,乃下詔諸將相列侯,擇群臣有功者以為燕王。

          群臣知上欲王盧綰,皆言曰:“太尉長安侯盧綰常從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

          ”詔許之。

          漢五年八月,乃立虜綰為燕王。

          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

            漢十一年秋,陳豨反代地,高祖如邯鄲擊豨兵,燕王綰亦擊其東北。

          當(dāng)是時,陳豨使王黃求救匈奴。

          燕王綰亦使其臣張勝於匈奴,言豨等軍破。

          張勝至胡,故燕王臧茶子衍出亡在胡,見張勝曰:“公所以重於燕者,以習(xí)胡事也。

          燕所以久存者,以諸侯數(shù)反,兵連不決也。

          今公為燕欲急滅豨等,豨等已盡,次亦至燕,公等亦且為虜矣。

          公何不令燕且緩陳豨而與胡和

          事寬,得長王燕;即有漢急,可以安國。

          ”張勝以為然,乃私令匈奴助豨等擊燕。

          燕王綰疑張勝與胡反,上書請族張勝。

          勝還,具道所以為者。

          燕王寤,乃詐論它人,脫勝家屬,使得為匈奴間,而陰使范齊之陳豨所,欲令久亡,連兵勿決。

            漢十二年,東擊黥布,豨常將兵居代,漢使樊噲擊斬豨。

          其裨將降,言燕王綰使范齊通計謀於豨所。

          高祖使使召盧綰,綰稱病。

          上又使辟陽侯審食其、御史大夫趙堯往迎燕王,因驗問左右。

          綰愈恐,閉匿,謂其幸臣曰:“非劉氏而王,獨我與長沙耳。

          往年春,漢族淮陰,夏,誅彭越,皆呂后計。

          今上病,屬任呂后。

          呂后婦人,專欲以事誅異姓王者及大功臣。

          ”乃遂稱病不行。

          其左右皆亡匿。

          語頗泄,辟陽侯聞之,歸具報上,上益怒。

          又得匈奴降者,降者言張勝亡在匈奴,為燕使。

          於是上曰:“盧綰果反矣

          ”使樊噲擊燕。

          燕王綰悉將其宮人家屬騎數(shù)千居長城下,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謝。

          四月,高祖崩,盧綰遂將其眾亡入匈奴,匈奴以為東胡盧王。

          綰為蠻夷所侵奪,常思復(fù)歸。

          居歲馀,死胡中。

            高后時,盧綰妻子亡降漢,會高后病,不能見,舍燕邸,為欲置酒見之。

          高祖竟崩,不得見。

          盧綰妻亦病死。

            孝景中六年,盧綰孫他之,以東胡王降,封為亞谷侯。

            陳豨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從。

          及高祖七年冬,韓王信反,入匈奴,上至平城還,乃封豨為列侯,以趙相國將監(jiān)趙、代邊兵,邊兵皆屬焉。

            豨常告歸過趙,趙相周昌見豨賓客隨之者千馀乘,邯鄲官舍皆滿。

          豨所以待賓客布衣交,皆出客下。

          豨還之代,周昌乃求入見。

          見上,具言豨賓客盛甚,擅兵於外數(shù)歲,恐有變。

          上乃令人覆案豨客居代者財物諸不法事,多連引豨。

          豨恐,陰令客通使王黃、曼丘臣所。

          及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崩,使人召豨,豨稱病甚。

          九月,遂與王黃等反,自立為代王,劫略趙、代。

            上聞,乃赦趙、代吏人為豨所詿誤劫略者,皆赦之。

          上自往,至邯鄲,喜曰:“豨不南據(jù)漳水,北守邯鄲,知其無能為也。

          ”趙相奏斬常山守、尉,曰:“常山二十五城,豨反,亡其二十城。

          ”上問曰:“守、尉反乎

          ”對曰:“不反。

          ”上曰:“是力不足也。

          ”赦之,復(fù)以為常山守、尉。

          上問周昌曰:“趙亦有壯士可令將者乎

          ”對曰:“有四人。

          ”四人謁,上謾罵曰:“豎子能為將乎

          ”四人慚伏。

          上封之各千戶,以為將。

          左右諫曰:“從入蜀、漢,伐楚,功未遍行,今此何功而封

          ”上曰:“非若所知

          陳豨反,邯鄲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獨邯鄲中兵耳。

          吾胡愛四千戶封四人,不以慰趙子弟

          ”皆曰:“善。

          ”於是上曰:“陳豨將誰

          ”曰:“王黃、曼丘臣,皆故賈人。

          ”上曰:“吾知之矣。

          ”乃各以千金購黃、臣等。

            十一年冬,漢兵擊斬陳豨將侯敞、王黃於曲逆下,破豨將張春於聊城,斬首萬馀。

          太尉勃入定太原、代地。

          十二月,上自擊東垣,東垣不下,卒罵上;東垣降,卒罵者斬之,不罵者黥之。

          更命東垣為真定。

          王黃、曼丘臣其麾下受購賞之,皆生得,以故陳豨軍遂敗。

            上還至洛陽。

          上曰:“代居常山北,趙乃從山南有之,遠。

          ”乃立子恒為代王,都中都,代、雁門皆屬代。

            高祖十二年冬,樊噲軍卒追斬豨於靈丘。

            太史公曰:韓信、盧綰非素積德累善之世,徼一時權(quán)變,以詐力成功,遭漢初定,故得列地,南面稱孤。

          內(nèi)見疑彊大,外倚蠻貊以為援,是以日疏自危,事窮智困,卒赴匈奴,豈不哀哉

          陳豨,梁人,其少時數(shù)稱慕魏公子;及將軍守邊,招致賓客而下士,名聲過實。

          周昌疑之,疵瑕頗起,懼禍及身,邪人進說,遂陷無道。

          於戲悲夫

          夫計之生孰成敗於人也深矣

            韓襄遺孽,始從漢中。

          剖符南面,徙邑北通。

          穨當(dāng)歸國,龍雒有功。

          盧綰親愛,群臣莫同。

          舊燕是王,東胡計窮。

          [2]譯文  韓王韓信是原來韓襄王的庶出孫子,身高八尺五寸。

          到了項梁擁立楚王的后代楚懷王的時候,燕國、齊國、趙國、魏國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國王,只有韓沒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韓國諸公子中的橫陽君韓成為韓王,想以此來占據(jù)平定原韓國的土地。

          項梁在定陶戰(zhàn)敗而死,韓成投奔楚懷王。

          沛公帶軍隊進攻陽城時,命張良以韓國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韓國原有地盤,得到韓信,任命他為韓國將軍,帶領(lǐng)他的軍隊隨從沛公進入武關(guān)。

            沛公被立為漢王,韓信隨從沛公進入漢中,就說服漢王道:“項羽把自己的部下都封在中原附近地區(qū),只把您封到這偏遠的地方,這是一種貶職的表示啊

          您部下士兵都是崤山以東的人,他們都踮起腳尖,急切地盼望返回故鄉(xiāng),趁著他們銳氣強盛向東進發(fā),就可以爭奪天下。

          ”漢王回軍平定三秦時,就答應(yīng)將要韓信為韓王,先任命他為韓太尉,帶兵去攻取韓國舊地。

            項羽所封的諸侯王都到各自的封地去,韓王韓成因沒跟隨項羽征戰(zhàn),沒有戰(zhàn)功,不派他到封地去,改封他為列侯。

          等到聽說漢王派韓信攻取韓地,就命令自己游歷吳地時的吳縣縣令鄭昌做韓王以抗拒漢軍。

          前205年(漢高祖二年),韓信平定了韓國的十幾座城池。

          漢王到達河南,韓信在陽城猛攻韓王鄭昌。

          鄭昌投降,漢王就立韓信為韓王,常帶領(lǐng)韓地軍隊跟隨漢王。

          漢高祖三年,漢王撤出滎陽,韓王韓信和周苛等人守衛(wèi)滎陽。

          等到楚軍攻破滎陽,韓信投降了楚軍,不久得以逃出,又投歸漢王,漢王再次立他為韓王,最終跟從漢王擊敗項羽,平定了天下。

          漢高祖五年春天,漢高祖就和韓信剖符為信,正式封他為韓王,封地在潁川。

            第二年(前201)春天,高祖認為韓信雄壯勇武,封地潁川北靠近鞏縣、洛陽,南逼近宛縣、葉縣,東邊則是重鎮(zhèn)淮陽,這些都是天下的戰(zhàn)略要地,就下詔命韓王韓信遷移到太原以北地區(qū),以防備抵抗匈奴,建都晉陽。

          韓信上書說:“我的封國緊靠邊界,匈奴多次入侵,晉陽距離邊境較遠,請允許我建都馬邑。

          ”皇帝答應(yīng)了,韓信就把都城遷到馬邑。

          在這年秋天,匈奴冒頓單于重重包圍了韓信,韓信多次派使者到匈奴處求和。

          漢朝派人帶兵前往援救,但懷疑韓信多次私派使者,有背叛漢朝之心,派人責(zé)備韓信。

          韓信害怕被殺,于是就和匈奴約定好共同攻打漢朝,起兵造反,把國都馬邑拿出投降匈奴,并率軍攻打太原。

            前200年(高祖七年)冬天,皇帝親自率軍前往攻打,在銅鞮(dī,堤)擊敗韓信的軍隊,并將其部將王喜斬殺。

          韓信逃跑投奔匈奴,他的部將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人擁立趙王的后代趙利為王,又收集起韓信被擊敗逃散的軍隊,并和韓信及匈奴冒頓單于商議一齊攻打漢朝。

          匈奴派遣左右賢王帶領(lǐng)一萬多騎兵和王黃等人駐扎在廣武以南地區(qū),到達晉陽時,和漢軍交戰(zhàn),漢軍將他們打得大敗,乘勝追到離石,又把他們打敗。

          匈奴再次在樓煩西將地區(qū)聚集軍隊,漢高祖命令戰(zhàn)車部隊和騎兵把他們打敗。

          匈奴常敗退逃跑,漢軍乘勝追擊敗兵,聽說冒頓單于駐扎在代谷,漢高祖當(dāng)時在晉陽,派人去偵察冒頓,偵察人員回來報告說“可以出擊”。

          皇帝也就到達平城。

          皇帝出城登上白登山,被匈奴騎兵團團圍住,皇帝就派人送給匈奴王后閼氏許多禮物。

          閼氏便勸冒頓單于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攻取了漢朝的土地,但還是不能居住下來;更何況兩國君主不互相圍困。

          ”過了七天,匈奴騎兵逐漸撒去。

          當(dāng)時天降大霧,漢朝派人在白登山和平城之間往來,匈奴一點也沒有察覺。

          護軍中尉陳平對皇帝說:“匈奴人都用長槍弓箭,請命令士兵每張強弩朝外搭兩支利箭,慢慢地撤出包圍。

          ”撤進平城之后,漢朝的救兵也趕到了,匈奴的騎兵這才解圍而去。

          漢朝也收兵而歸。

          韓信為匈奴人帶兵往來在邊境一帶攻擊漢軍。

            前197年(漢高祖十年),韓信命王黃等人勸說陳豨,使其誤信而反。

          十一年春天,前韓王韓信又和匈奴騎兵一起侵入?yún)⒑?,對抗?jié)h朝。

          漢朝派遣柴將軍帶兵前去迎擊,柴將軍先寫給韓信說:“皇帝陛下寬厚仁愛,盡管有些諸侯背叛逃亡,但當(dāng)他們再度歸順的時候,總是恢復(fù)其原有的爵位名號,并不加誅殺。

          這些都是大王您所知道的。

          現(xiàn)在您是因為戰(zhàn)敗才逃歸匈奴的,并沒有大罪,您應(yīng)該趕快來歸順

          ”韓王韓信回信道:“皇帝把我從里巷平民中提拔上來,使我南面稱王,這對我來說是萬分榮幸的。

          在滎陽保衛(wèi)戰(zhàn)中,我不能以死效忠,而被項羽關(guān)押。

          這是我的第一條罪狀。

          等到匈奴進犯馬邑,我不能堅守城池,獻城投降。

          這是我的第二條罪狀。

          現(xiàn)在反而為敵人帶兵,和將軍爭戰(zhàn),爭這旦夕之間的活頭。

          這是我的第三條罪狀。

          文種、范蠡沒有一條罪狀,但在成功之后,一個被殺一個逃亡;現(xiàn)在我對皇帝犯下了三條罪狀,還想在世上求取活命,這是伍子胥在吳國之所以被殺的原因。

          現(xiàn)在我逃命隱藏在山谷之中,每天都靠向蠻夷乞討過活,我思歸之心,就同癱瘓的人不忘記直立行走,盲人不忘記睜眼看一看一樣,只不過情勢不允許罷了。

          ”于是兩軍交戰(zhàn),柴將軍屠平參合城,并將韓王韓信斬殺。

            韓信投靠匈奴的時候,和自己的太子同行,等到了頹當(dāng)城,生了一個兒子,因而取名叫頹當(dāng)。

          韓太子也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嬰。

          到前166年(孝文帝十四年),韓頹當(dāng)和韓嬰率領(lǐng)部下投歸漢朝。

          漢朝封韓頹當(dāng)為弓高侯,韓嬰為襄城侯。

          在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時,弓高侯的軍功超過其它將領(lǐng)。

          爵位兒子傳到孫子,他的孫子沒有兒子,侯爵被取消。

          韓嬰的孫子因犯有不敬之罪,侯爵被取消。

          韓頹當(dāng)庶出的孫子韓嫣,地位尊貴,很受皇帝寵愛,名聲和富貴都榮顯于當(dāng)世。

          他的弟弟韓說,再度被封侯,并多次受命為將軍,最后封為案道侯。

          兒子繼承侯爵,一年多之后因犯法被處死。

          又過一年多,韓說的孫子韓曾被封為龍額侯,繼承了韓說的爵位。

            盧綰是豐邑人,和漢高祖是同鄉(xiāng)。

          盧綰的父親和高祖的父親非常要好,等到生兒子時,漢高祖和盧綰又是同日而生。

          鄉(xiāng)親們抬著羊酒去兩家祝賀,等到高祖、盧綰長大了,在一塊讀書,又非常要好。

          鄉(xiāng)親們見這兩家父輩非常要好,兒子同日出生,長大后又很要好,再次抬著羊酒前去祝賀。

          高祖還是平民百姓的時候,被官吏追拿需要躲藏,盧綰總是隨同左右,東奔西走,到高祖從沛縣起兵時,盧綰以賓客的身份相隨,到漢中后,擔(dān)任將軍,總是陪伴在高祖身邊。

          跟從高祖東擊項羽時,以太尉的身份不離左右,可以在高祖的臥室內(nèi)進進出出,衣被飲食方面的賞賜豐厚無比,其他大臣沒人能企及,就是蕭何、曹參等人,也只是因事功而受到禮遇,至于說到親近寵幸,沒人能趕得上盧綰。

          盧綰被封為長安侯。

          長安,就是原來的咸陽啊。

            前202年(漢高祖五年)的冬天,已經(jīng)擊敗了項羽,就派盧綰另帶一支軍隊,和劉賈一起攻打臨江王共尉,將他擊敗。

          七月凱旋而歸,跟隨皇帝攻打燕王臧荼,臧荼投降。

          高祖平定天下之后,在諸侯中不是劉姓而被封王的共有七個人。

          高祖想封盧綰為王,但又害怕群臣怨恨不滿。

          等到俘虜臧荼之后,就下詔封將相們?yōu)榱泻?,在群臣中挑選有功的人封為燕王。

          文武群臣都知道皇帝想封盧綰為王,就一齊上言道:“太尉長安侯盧綰經(jīng)常跟隨皇帝平定天下,功勞最多,可以封為燕王。

          ”皇帝下詔批準了此項建議。

          漢高祖五年八月,就立盧綰為燕王,所有諸侯王受到的皇帝寵幸都比不上燕王。

            前196年(漢高祖十一年)秋天,陳豨在代地造反,高祖到邯鄲去攻打陳豨的部隊,燕王盧綰也率軍攻打他的東北部。

          在這時,陳豨派王黃去向匈奴求救。

          燕王盧綰也派部下張勝出使匈奴,聲稱陳豨等人的部隊已被擊敗。

          張勝到匈奴以后,前燕王臧荼的兒子臧衍逃亡在匈奴,見到張勝說:“您之所以在燕國受重用,是因為您熟悉匈奴事務(wù)。

          燕國之所以能長期存在,是因為諸侯多次反叛,戰(zhàn)爭連年不斷。

          現(xiàn)在您想為燕國盡快消滅陳豨等人,但陳豨等人被消滅之后,接著就要輪到燕國,您這班人也要成為俘虜了。

          您為什么不讓燕國延緩攻打陳豨而與匈奴修好呢

          戰(zhàn)爭延緩了,能使盧綰長期為燕王,如果漢朝有緊急事變,也可以借此安定國家。

          ”張勝認為他的話是對的,就暗中讓匈奴幫助陳豨攻打燕國。

          燕王盧綰懷疑張勝和匈奴勾結(jié),一起反叛,就上書皇帝請求把張勝滿門抄斬。

          張勝返回,把之所以這樣干的原因全部告訴了盧綰。

          盧綰覺悟了,就找了一些替身治罪處死了,把張勝的家屬解脫出來,使張勝成為匈奴的間諜,又暗中派遣范齊到陳豨的處所,想讓他長期叛逃在外,使戰(zhàn)爭連年不斷。

            前195年(漢高祖十二年),東征黥布,陳豨經(jīng)常率軍在代地駐扎,漢派遣樊噲攻打陳豨并將其斬殺。

          他的一員副將投降,說燕王盧綰派范齊到陳豨處互相交通情報,商議策劃。

          高祖派使臣召盧綰進京,盧綰稱病推托不往。

          皇帝又派辟陽侯審食其(yì jī,亦基),御史大夫趙堯前去迎接燕王,并順便查問燕王部下臣子。

          盧綰更加害怕,閉門躲藏不出,對自己寵信的臣子說:“不是劉姓而被封為王的,只有我盧綰和長沙王吳芮了。

          去年春天,漢朝把淮陰侯韓信滿門抄斬,夏天,又殺掉了彭越,這都是呂后的計謀。

          現(xiàn)在皇帝重病在身,把國事全部交給了呂后。

          而呂后是個婦女,總想找個借口殺掉異姓諸侯王和功高的大臣。

          ”于是盧綰還是推托有病,拒絕進京。

          盧綰的部下臣子都逃跑躲藏。

          但盧綰的話泄露出一些,辟陽侯聽到了,便把這一切都報告了皇帝,皇帝更加生氣。

          后來,漢朝又得到一些投降的匈奴人,說張勝逃到匈奴中,是燕王的使者。

          于是皇帝說:“盧綰真的反了

          ”就派樊噲攻打燕國。

          燕王盧綰把自己所有的宮人家屬以及幾千名騎兵安頓在長城下,等待機會,希望皇帝病好之后,親自進京謝罪。

          四月,高祖逝世,盧綰也就帶領(lǐng)部下逃入匈奴,匈奴封他為東胡盧王。

          盧綰受到匈奴的侵凌掠奪,總是想著重返漢朝。

          過了一年多,盧綰在匈奴逝世。

            在高后時,盧綰的妻子兒女逃出匈奴重投漢朝,正趕上高后病重,不能相見,住在了燕王在京的府邸,準備在病好之后再設(shè)宴相見。

          但高后竟去世了,未能見面。

          盧綰的妻子也因病去世。

            前144年(漢景帝中元六年),盧綰的孫子盧他之以東胡王的身份向漢投降,被封為亞谷侯。

            陳豨是宛朐人,不知當(dāng)初是什么原因得以跟從高祖。

          到高祖七年冬天,韓王韓信反叛,逃入匈奴,皇帝到平城而回,封陳豨為列侯,以趙國相國的身份率領(lǐng)督統(tǒng)趙國、代國的邊防部隊,這一帶戍衛(wèi)邊疆的軍隊統(tǒng)歸他管轄。

            陳豨曾休假回鄉(xiāng)路過趙國,趙相國周昌看到陳豨的隨行賓客有一千多輛車子,把邯鄲所有的官舍全部住滿。

          而陳豨對待賓客用的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禮節(jié),而且總是謙卑恭敬,屈已待人。

          陳豨回到代國,周昌就請求進京朝見。

          見到皇帝之后,把陳豨賓客眾多,在外獨掌兵權(quán)好幾年,恐怕會有變故等事全盤說出。

          皇帝就命人追查陳豨的賓客在財物等方面違法亂紀的事,其中不少事情牽連到陳豨。

          陳豨非常害怕,暗中派賓客到王黃、曼丘臣處通消息。

          到前197年(高祖十年)七月,皇帝的父親去世了,皇帝派人召陳豨進京,但陳豨稱自己病情嚴重。

          九月,便與王黃等人一同反叛,自立為代王,劫掠了趙,代兩地。

            皇帝聽說之后,就一律赦免了被陳豨所牽累而進行劫掠的趙、代官吏。

          皇帝親自前往,到達邯鄲后高興地說:“陳豨不在南面占據(jù)漳水,北面守住邯鄲,由此可知他不會有所作為。

          ”趙相國上奏請求把常山的郡守、郡尉斬首,說:“常山共有二十五座城池,陳豨反叛,失掉了其中二十座。

          ”皇帝問:“郡守、郡尉反叛了嗎

          ”趙相國回答說:“沒反叛。

          ”皇帝說:“這是力量不足的緣故。

          ”赦免了他們,同時還恢復(fù)了他們的守尉職務(wù)。

          皇帝問周昌說:“趙國還有能帶兵打仗的壯士嗎

          ”周昌回答說:“有四個人。

          ”然后讓這四個人拜見皇帝,皇帝一見便破口大罵道:“你們這些小子們也能帶兵打仗嗎

          ”四個人慚愧地伏在地上。

          但皇帝還是各封給他們一千戶的食邑,任命為將。

          左右近臣諫勸道:“有不少人跟隨您進入蜀郡、漢中,其后又征伐西楚,有功卻未得到普遍封賞,現(xiàn)在這幾個人有什么功勞而予以封賞

          ”皇帝說:“這就不是你們所能了解的了

          陳豨反叛,邯鄲以北都被他所占領(lǐng),我用緊急文告來征集各地軍隊,但至今仍未有人到達,現(xiàn)在可用的就只有邯鄲一處的軍隊而已。

          我何必要吝惜封給四個人的四千戶,不用它來撫慰趙地的年輕人呢

          ”左右近臣都說:“對。

          ”于是皇帝又問:“陳豨的將領(lǐng)都有誰

          ”左右回答說:“有王黃,曼丘臣,以前都是商人。

          ”皇帝說:“我知道了。

          ”于是各懸賞千金來求購?fù)觞S、曼丘臣等的人頭。

            前196年(高祖十一年)冬天,漢軍在曲逆城下攻擊并斬殺了陳豨的大將侯敞,王黃,又在聊城把陳豨的大將張春打得大敗,斬首一萬多人。

          太尉周勃進軍平定了太原和代郡。

          十二月,皇帝親自率軍攻打東垣,但未能攻克,叛軍士卒辱罵皇帝;不久東垣投降,凡是罵皇帝的士卒一律斬首,其他沒罵的士卒則處以黥刑,在額頭上刺字。

          把東垣改名真定。

          王黃,曼丘臣的部下所有被懸賞征求的,一律都被活捉,因此陳豨的軍隊也就徹底潰敗了。

            皇帝到達洛陽。

          皇帝說:“代郡地處常山的北面,趙國卻從山南來控制它,太遙遠了。

          ”于是就封兒子劉垣為代王,以中都為國都,代郡、雁門都隸屬代國。

            前195年(高祖十二年)冬天,樊噲的士卒追到靈丘把陳豨斬首。

            太史公說:韓信、盧綰并不是一向積德累善的世家,而是僥幸于一時隨機應(yīng)變,以欺詐和暴力獲得成功,正趕上漢朝剛剛建立,所以才能夠分封領(lǐng)土,南面為王。

          在內(nèi)由于勢力強大而被懷疑,在外倚仗著外族作援助。

          因此日益被皇帝疏遠,自陷危境,走投無路,無計可施,最終迫不得已投奔匈奴,難道不可悲嗎

          陳豨是梁地人,在他年輕的時候,每每稱贊,傾慕魏公子信陵君;等到后來他率領(lǐng)軍隊守衛(wèi)邊疆,招集賓客,禮賢下士,名聲超過了實際。

          周昌懷疑他,許多過失也就從這里產(chǎn)生了,由于害怕災(zāi)禍臨頭,奸邪小人又乘機進說,于是終于使自己陷于大逆不道的境地。

          唉呀,太可悲了

          由此可見,謀慮的成熟與否和成敗如何,這對一個人的影響太深遠了

          [3]

          韓信盧綰列傳的《史記》簡介

          淮陰侯列傳那個韓信,是天才將軍,多多益善那個韓信盧綰列傳那個韓信,是韓王的后代,是一個小人物罷了這根本就是兩個人

          《史記——淮陰侯列傳》里的韓信和《韓信盧綰列傳》里的是同一個人嗎

          不是的,淮陰侯指的是輔助劉邦打天下后被殺的韓信,韓信盧綰列傳中的韓信指的是韓王韓信。

          韓信盧綰列傳的《史記》簡介

          不是的,淮陰侯指的是輔助劉邦打天下后被殺的韓信,韓信盧綰列傳中的韓信指的是韓王韓信。

          聲明 :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quán)所有

          友情鏈接

          心理測試 圖片大全 壁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