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的圣誕蠟燭主要內容
本文講的是一位少年-----科林千方百計為被救船只導航的燈塔重新點亮,從而使一條在濃霧里飄蕩了一個星期的帆船順利進港的故事。
贊揚了科林對他人真摯的愛和強烈的責任感。
我們已經學完書上的了,現在在對基本功,語文數學天天這樣,悲慘
這下羨慕你
科林的圣誕蠟燭練習 圣誕節(jié)點蠟燭是為了照明碼?讀了文章后,你明白了什么?
是為了照明,為了給那條失蹤的船照明。
科林點燃了希望的燈塔。
《科林的圣誕蠟燭》中科林的心情變化
13 科林的圣誕蠟燭【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注視”、“奇跡”等詞語的意思。
2、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理解課題中“圣誕蠟燭”的含義。
3、從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中感受人物的心情變化,體會科林心情的變化,體會科林對父親真摯的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題中“圣誕蠟燭”的含義。
2、從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中感受人物的心情變化,體會科林對父親真摯的愛。
教學過程: 播放《平安夜》歌,創(chuàng)設寧靜、祥和的氛圍。
一、揭示課題,整體感知: 1、同學們請看,這是美麗的愛爾蘭風光,我們都知道在怡人的愛爾蘭人們有歡度圣誕節(jié)的習俗。
每逢圣誕前夜,這里的人們就會點燃圣誕蠟燭,唱起這首《平安夜》。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故事就發(fā)生在圣誕前夜,愛爾蘭的小漁村里,故事的題目是《科林的圣誕蠟燭》。
看老師寫“誕”,齊讀課題。
3、昨天已經預習過課文了,誰能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圣誕前,科林步履沉重,原來一個星期前應該回來的父親,至今杳無音信。
科林在問清燈塔看守人可以用煤油點燈塔之后,便回家拿了水桶,一家一戶地搜集,終于使燈塔重新點亮。
科林在睡夢中聽到“船進港了”的聲音,便沖出屋子,奔向海邊。
) 二、品味語言,感受真情 看來同學們預習的很好,故事內容基本上都講清楚了,故事很動人,故事中的小科林在圣誕前夕,沒有點燃象征幸福、吉祥的圣誕蠟燭,卻幾經周折,克服種種困難去點亮燈塔,這是為什么
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心情又是如何的呢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細細體會科林的心靈之旅。
一 了解科林不想點燃蠟燭的原因,體會科林無比擔憂的心情。
1、 首先請一位同學讀課文1-6節(jié),其他同學邊聽邊看書,體會科林的內心情感。
2、 明天就是圣誕節(jié)了,但是你感受到科林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板書:步履沉重)“步履沉重”,就是步伐沉重,腳步沉重,人在什么情況下才會腳步沉重
(傷心難過 心情不好……)文中的科林為什么步履沉重
(擔心父親)板書:擔心擔憂和焦慮 3、 是啊,七天前,一場特大的北風使燈塔的電線短路,本該在幾天前就歸來的父親至今杳無音信,科林又怎么能不擔心呢
所以 引讀:這些天每當科林翻過小山丘時,他總是——,每當科林翻過小山丘時,他總要望一望——,每當科林翻過小山丘時,他總要注視著——,每當這時候,他總是在想——。
4、 此時,科林的心情多么——(板書:焦慮)讓我們再來讀讀這些句子,讀出科林的焦急。
(二)了解科林點亮燈塔的過程,感受科林的急切、執(zhí)著: 1、科林注視著燈塔——這個父親歸來的唯一希望,突然有了主意。
什么主意
2、在點亮燈塔的的過程中科林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讓我們以小組的形式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來細細品味科林的心情 小組合作讀課文7-22節(jié),讀的時候,要字字入目,細細品味,想想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你能感受到科林怎樣的心情
可以在有關句子旁邊寫上批注。
交流,出示: (1) 他邊走邊想:現在連給帆船導航的燈光都沒有,爸爸的船怎么能進港呢
是啊此時此刻,科林心里正擔憂著——。
因此,他邊走邊想—— (2) 幾次“跑”的動作: 科林急忙跑上山頂。
出示有關句子,聯系上下文想想科林為什么跑
沒等達菲先生把話說完,科林就牽著毛驢跑掉了。
為什么不等達菲先生說完科林就跑了
他跑回了自家的小屋,從廚房里拿了四只水桶,轉身就往外跑。
為什么跑
“我再去弄些煤油來。
”科林說著就朝山下跑去。
為什么跑
為了能快點點燃燈塔,科林是不停地在跑,從這五個跑中你感受到科林的心情是多么——(板書:急切) 就這樣科林不停地跑跑了一個小時,誰來讀。
科林跑不動了,可他還是在急急地跑,誰來讀
科林跑得很累,跑了三個小時呢,誰來讀
齊讀。
(3) “您能從油燈里給我倒半杯煤油嗎
”科林牽著毛驢用同樣的話問遍了窗口有燭光搖曳的每一幢房子。
燭光搖曳變紅,什么意思
圣誕前夕,在愛爾蘭人的家里,一根點燃的蠟燭一位這任何走進門口的陌生人都將受到歡迎,他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會得到盡量的滿足。
那科林為什么還半杯半杯地要
出示“達菲先生沉吟著:“可是,現在村里誰家有哪怕1夸脫煤油
大家都買不起,只能挖泥炭來生火。
”(這是個缺少煤油的小漁村,科林只能半杯半杯的要。
)那科林需要多少煤油
出示:“噢,用放在地窖里德那盞大油燈。
現在我這兒沒有油——要好幾夸脫油才夠呢。
”理解1夸脫,看看課后注釋,1牛奶瓶是200毫升,1夸脫相當于5瓶的牛奶瓶,好幾夸脫那可得好幾十瓶牛奶瓶呢
需要這么多油,小漁村那的人又窮買不起油,油很少,所以科林要——同樣的話問遍每一幢房子“同樣的話”、“問遍”、“每一幢”
變紅 (創(chuàng)設情景讀)暮色中,科林牽著毛驢,來到一戶人家門前,輕輕叩響門,急切地問道——天越來越黑,科林騎著毛驢,又來到一戶人家門前,輕輕叩響門,急切地問道——來到第三家人家科林又叩響門急切地問道—— 來到第四家人家科林又叩響門急切地問道……一個小時里科林不停地重復著這樣一句話,兩個小時后,也就是在這三個小時里科林總是不停地重復著這樣一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雖然話很簡單但是不停地問感覺很累、很辛苦)看出科林心情是怎樣的
(科林很執(zhí)著)現在你能帶著你的理解來把這句話讀好嗎
指名讀。
3、就這樣,雖然科林跑得很累了,雖然科林問得很累了,但科林始終堅持不懈,終于在一小時后,——(兩只水桶里灌滿了煤油)。
兩小時后,科林——(又從鄰村搜集了兩桶煤油。
)短短的三個小時內,科林搜集了——(四桶煤油),你們看這可是缺少煤油的小漁村,真是一個——(奇跡)。
難怪達菲先生看到了,瞪大了眼睛,稱贊道——(竟然有這樣的奇跡)。
再讀達菲先生的話,讀出驚奇、贊嘆的語氣。
三理解“科林的圣誕蠟燭”的特殊含義,感受科林由衷的幸福。
1、科林的行動最終換回的是什么
讓我們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此時他的心情還那么沉重嗎
(不)你是從哪個詞上看出來的
(奔)從這個“奔“你看出科林怎樣的心情
板書:興奮 2、在濃霧里苦苦摸索的航船終于找到了方向。
漁船順利進港了。
燈塔給爸爸帶來的是什么
(平安)給科林一家?guī)砹耸裁?/p>
(幸福團圓)給漁船上所有人和他們的家人帶來了什么
(平安和幸福) 3、科林用自己的努力,解救了港口外的船只,讓自己的父親也和其他船員一起得以回家,和親人在圣誕節(jié)團聚。
所以說直到此時他才感覺到——(圣誕節(jié)真的來了,幸福終于降到他的心里
)什么真的來了
師重讀“終于”有什么想法
是啊,科林憑著他對父親的愛,他的智慧,靠著頑強執(zhí)著,千辛萬苦得到了幸福。
再讀句子。
4、根據習俗,在圣誕前夜每個人都要點燃一支蠟燭以求平安和幸福,科林因為擔心父親沒有點亮那根蠟燭,你覺得這是不是一種遺憾
為什么
(科林雖然由于擔心父親沒有點燃那根小蠟燭,但他卻點燃了燈塔,燈塔就像一根巨大的“圣誕蠟燭”,科林的蠟燭已不僅僅是一支蠟燭,它已經變成一種化身,象征平安,象征幸福)(板書:平安、幸福)讓我們再次讀讀課題。
三: 總結感悟。
1、無論是開始時步履沉重的擔憂,還是中間挨家挨戶地搜集煤油時的急切,乃至最后奔向海港時得愉快心情,其實這一切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對父親的
(愛)對,是對父親深深的愛(板書:愛)。
2、科林對父親的愛曾經感動了無數讀者,我們也都有父親,我相信我們每一個同學也都深愛著自己的父親,心中有愛,就應該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來,無論是大事,還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愿科林的圣誕蠟燭也點亮我們心中的燈。
附板書:13.科林的圣誕蠟燭 幸福擔憂 急切 愛 執(zhí)著興奮
小學語文 科林的蠟燭 課文為什么以科林的圣誕蠟燭為題
首先,這跟圣誕蠟燭指的是燈塔;其次,燈塔的點燃是科林經過努力搜集煤油才點燃的;第三,只有當燈塔點燃,科林父親工作的那條帆船才能進港,一家人才能真正的團聚.
科林的圣誕蠟燭
課題中的“圣誕蠟燭”指的是指山頂的燈塔。
科林是忙碌了整個圣誕夜,跑遍了他所能跑到的每一幢小屋,搜集了整整四桶煤油才點燃他的蠟燭的。
《科林的圣誕蠟燭》是愛爾蘭作家芭芭拉?拉夫特里的小說,講述了圣誕前夜,少年科林的父親所在的船因為沒有燈塔導航而飄蕩在濃霧彌漫的大海上,遲遲未歸,科林因擔心父親而沒有點燃家里的圣誕蠟燭,但他千方百計,憑借著對父親真摯的愛,用自己頑強的毅力克服萬難,重新點亮了為船只導航的燈塔,這根巨大的“蠟燭”最終為科林帶來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