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話讀后感400-500字 急急急
童話是一個美妙而又神奇的世界,它里面有著許許多多美好的幻想。
大家一定讀過安徒生爺爺寫的童話吧
他寫的故事是那樣的扣人心弦,撲朔迷離,離奇有趣。
那你們知道安徒生是這樣創(chuàng)造出這些令人驚嘆的杰作嗎
安徒生的童年是不幸的,他的爸爸謝世后,他與相依為命。
但是悲慘的命運并沒有使他倒下。
他有著遠大的理想與目標,他決心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雖然他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坎坷與失敗,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從來沒有自卑過。
他憑著澎湃的熱情,百折不撓的精神,終于成為了一名童話大師。
我們有著幸福的童年生活,甚至有的孩子一出生他的人生就鋪滿了鮮花與掌聲。
在家里,我們是爸爸媽媽們的小皇帝,小公主,什么都依賴父母。
可安徒生不一樣,他不僅要拼命追求自己的夢想,還要承擔一切的家務(wù)和勞動。
我們就像是溫室里的花朵,不知道什么是挫折,什么是失敗。
因為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可是還有孩子沒有過上我們這樣的生活,他們有的連學的上不了,飯都吃不飽啊
安徒生的故事告訴我,要珍惜我應(yīng)有的一切,好好學習,努力拼搏,不辜負家長的期望。
人生就是這樣,只有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磨難與打擊才能走向人生光輝的頂點。
只有經(jīng)歷過失敗后,才能體會到成功的艱辛。
安徒生的童話就像是一朵成功的花,人們只看到它光鮮的一面,卻不知道他是經(jīng)過了浴血奮斗才換來的。
努力吧
人生將有更多的荊棘等待著我們?nèi)ヌ魬?zhàn)。
叢林故事讀后感400字左右
這天,我拿老人與海》這本書,津津地讀來。
把這本書讀完后,我服主人公桑提亞哥。
《老人與?!愤@本書主要寫了一個叫桑提亞哥的人出海打魚,他不畏艱險,終于在海中打到了一條大馬哈魚,在回去的途中,不小心進入鯊魚帶,他一直在守護著這條大馬哈魚,但大馬哈魚還是被鯊魚啃成了一副骨頭架子。
桑提亞哥回去后,把骨頭做成了漁具。
在書中,桑提亞哥說過一句話:“一個人可以輸,但絕不能被打敗。
”這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讓我知道了一個人不管怎樣,都不能服輸,不能氣餒,不能放棄。
我覺得我發(fā)揮了這句話的道理。
那一次,我考得沒有同桌好,她驕傲地嘲笑我是一個笨蛋,我不服氣,下決心一定要超過她,于是以后上課時認真聽講,寫作業(yè)一絲不茍,后來的考試終于超過了她,在她面前昂起了頭。
我要學習桑提亞哥,成為一個不服輸?shù)娜恕?/p>
中國童話故事精選讀后感400字一千零一夜童話故事
一千零一夜讀后感 清爽的春風吹遍神州,這個時節(jié)捧著小說看,真的很愜意,于是,我津津有味地“啃”完了一本“大故事牽小故事,小故事連大故事”的《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世界各國人民熟知的阿拉伯經(jīng)典文學作品。
是一個幻想故事世界,人們一看,便會在此盡情遨游,還會有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的奇感
定會讓你在字里行間流連忘返
我覺得這《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有好有不好,比如說《漁夫朱德爾的奇遇》就屬于不好,朱德爾是靠力量和運氣來獲得幸福的,但《阿拉丁的神燈》就是屬于好一類里的,因為阿拉丁靠的是一顆不氣餒、勇敢的一顆心來奪得幸福的。
我之所以喜歡阿拉丁這個人物,因為阿拉丁是一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窮小孩,一次偶然的機會, 在一個魔發(fā)師的引導下,他得到了一盞神燈。
在自己的努力下,他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覺得人不僅要靠運氣,還要靠自己的智慧,不然的話, 一旦失去了神燈,就沒辦法了。
阿拉丁的智慧表現(xiàn)在,他失去了神燈后,依然憑借自己的智慧殺死了魔發(fā)師,奪回了神燈.《阿拉丁神燈》讓我知道了做人要善良,樂于助人,面對困難,要機智應(yīng)付,從容面對. 總之,這本書里的童話故事讓我領(lǐng)悟到:做人要誠實,不能占別人的便宜,應(yīng)該自己努力爭取。
也明白了遇到問題時不要緊張,害怕,只要努力,任何困難都有解決的辦法。
我想:我們努力應(yīng)該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讓我們的生命充滿奇跡
高分跪求梅子涵寫的《星期六童話》讀后感 400字左右
假期里,我和媽媽在笑聲里共同讀完這本書的。
梅子涵叔叔,“不
”應(yīng)該叫爺爺。
在讀這書之前,我一直認為“梅子涵”是一位長發(fā)飄飄的大姐姐。
讀這書時才發(fā)現(xiàn)他是位爺爺。
有點意思。
我喜歡故事中的“率率”為什么呢
他說:“我知道你們又不讓我去玩,我看以后還是不要星期天算了,你們也不要有星期天,天天去上班
”這也是我的心聲,現(xiàn)正在改變我媽媽,媽媽說:“明天就帶我外出旅游。
”這書真好。
我也喜歡“曹迪民先生。
”他小時候有一個理想長大了當剃頭師傅,原因很簡單,頭發(fā)長了總是要剃的。
我也有這想法的。
我認為這樣可以讓別人漂亮。
但我的媽媽從未說過“好好學習,將來當一個剃頭師傅的。
”可我真想知道“曹迪民先生”長大后到底干什么了
這本書里還有學問深奧的曹旭先生,曹迪民的爸爸,梅子涵的同學、同事、好友。
還有學習優(yōu)秀的梅子繁,升旗儀式時總是駝背的。
不知我升旗儀式是否筆挺筆挺站著的。
但我媽媽從沒有派人到學校監(jiān)視過我。
這本書里還有《子涵散文》是媽媽讀給我聽的,說真的,我沒聽懂它的意思。
但我知道媽媽是十分喜歡的,她把這書讀了兩遍,感謝梅爺爺寫了這本書。
他讓我媽媽開心不已,笑得熱淚盈眶。
后來我爸爸也讀了,笑彎了腰,大家哈哈哈笑,哈哈哈笑完后,哈哈哈哈還想笑。
希望大人、小孩都去讀梅爺爺?shù)臅?/p>
反正我要繼續(xù)讀下去了。
急求《寓言故事》讀后感,400字左右
伊索寓言通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xiàn)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簡意賅,平易近人。
不但讀者眾多,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
作家,詩人、哲學家、平常百姓都從得到過啟發(fā)和樂趣。
許多故事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龜兔賽跑,牧童惡作劇,狼來了,狐貍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
到幾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的范本。
亦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經(jīng)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瑰寶,數(shù)千年以來以其獨特的智慧和藝術(shù)魅力令人愛不釋手,歷傳不衰。
的確,正是這樣,我才在眾多名著中選擇了這一本。
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有深刻的含義――是的,這也正是寓言的特點,寓言――這種文學體裁也隨著伊索的筆觸達到了頂峰。
大多故事中體現(xiàn)了生活經(jīng)驗和非凡智慧。
有的故事教導人們考慮問題要全面――《兩只青蛙》;有的則說明了不可違背自然,勉強做事――《烏龜和老鷹》;還有的高速我們不可犯經(jīng)驗主義錯誤――《馱鹽的驢》等等。
在所有故事中,我認為最有說服力的要數(shù)《目光短淺的鶇鳥》了。
故事講的是一只美麗的鶇鳥每年秋天都要去吃那桃金娘樹上的果實。
有一年,桃金娘樹上的果實還沒有成熟,東鳥便每天跑到桃金娘樹上唱歌:“美好的生活呀就要來臨了,我的心里是多么歡唱,望著那兒的花兒在開放,我對它是多么向往。
”就這樣鶇鳥每天都去,每天都唱。
一個獵人發(fā)現(xiàn)了,便守候在那。
等果實結(jié)出,鶇鳥每天都來吃一整天。
終于被獵人用粘棍粘住了。
它又唱:“桃金娘的果實是如此甜美啊,把我害苦的卻是你,因為我太貪戀你那無比的香甜,因而送掉了我自己的性命……”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說,不要過于貪戀某種事物,這樣會葬送掉性命的。
要目光遠大,不能象鶇鳥一樣目光短淺,桃金娘的果實固然好吃,可吃到連危險接近也不知道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死離你不遠了。
這就跟我們一樣,一個學生如果過于貪戀游戲,每天背著老師家長去網(wǎng)吧,一玩就是一整天,這樣下去一定會損失慘重:一會浪費金錢,家長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全都被你用在打游戲上――值嗎
二會用眼過渡,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太重要了
如果你不保護好眼睛,以后戴著個1000多度的眼睛――累嗎
三也是最重要的,沉迷于游戲中,你會不知不覺葬送掉吸收知識的大好時光――好嗎
玩游戲要適可而止,它是放松,是消遣,但如果你把它當成一項工作,一項任務(wù)或是一個專業(yè)來進行的話,我相信那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學生,學習最重要,如果你能拋開一切心思雜念――專心學習,那么考出好成績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最后我要說幾句:我這一大堆感想并非本人能說會道,的的確確是本人理解能力強
所有的道理都藏在文章中,不過這也僅僅是一則寓言所給與我的――更多的我也不多說了這些感想是偶爾翻看《伊索寓言》引起的。
是的,《伊索寓言》大可看得。
它至少給予我們?nèi)N安慰。
第一,這是一本古代的書,讀了可以增進我們對于現(xiàn)代文明的驕傲。
第二,它是一本小孩子讀物,看了愈覺得我們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見解。
第三呢,這部書差不多都是講禽獸的,從禽獸變到人,你看這中間需要多少進化歷程
我們看到這許多蝙蝠、狐貍等的舉動言論,大有發(fā)跡后訪窮朋友、衣錦還故鄉(xiāng)的感覺。
但是窮朋友要我們幫助,小孩子該我們教導,所以我們看了《伊索寓言》,也覺得有好多淺薄的見解,非加以糾正不可。
例如蝙蝠的故事:蝙蝠碰見鳥就充作鳥,碰見獸就充作獸。
人比蝙蝠就聰明多了。
他會把蝙蝠的方法反過來施用:在鳥類里偏要充獸,表示腳踏實地;在獸類里偏要充鳥,表示高超出世。
向武人賣弄風雅,向文人裝作英雄;在上流社會里他是又窮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中間,他又是屈尊下顧的文化份子:這當然不是蝙蝠,這只是——人。
螞蟻和促織的故事:一到冬天,螞蟻把在冬天的米粒出曬;促織餓得半死,向螞蟻借糧,螞蟻說:“在夏天唱歌作樂的是你,到現(xiàn)在挨餓,活該
”這故事應(yīng)該還有下文。
據(jù)柏拉圖《對話篇·菲德洛斯》(phaedrus)說,促織進化,變成詩人。
照此推論,坐看著詩人窮餓、不肯借錢的人,前身無疑是螞蟻了。
促織餓死了,本身就做螞蟻的糧食;同樣,生前養(yǎng)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寫回憶懷念文字的親戚和朋友,寫研究論文的批評家和學者。
狗和他自己影子的故事:狗銜肉過橋,看見水里的影子,以為是另一只狗也銜著肉;因而放棄了嘴里的肉,跟影子打架,要搶影子銜的肉,結(jié)果把嘴里的肉都丟了。
這篇寓言的本意是戒貪得,但是我們現(xiàn)在可以應(yīng)用到旁的方面。
據(jù)說每個人需要一面鏡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東西。
不過,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鏡子,不自知的東西,照了鏡子也沒有用--譬如這只銜肉的狗,照鏡以后,反害他大叫大鬧,空把自己的影子,當作攻擊狂吠的對象。
可見有些東西最好不要對鏡自照。
天文家的故事:天文家仰面看星象,失足掉在井里,大叫“救命”;他的鄰居聽見了,嘆氣說:“誰叫他只望著高處,不管地下呢
”只向高處看,不顧腳下的結(jié)果,有時是下井,有時是下野或下臺。
不過,下去以后,決不說是不小心掉下去的,只說有意去做下屬的調(diào)查和工作。
譬如這位天文家就有很好的藉口:坐井觀天。
真的,我們就是下去以后,眼睛還是向上看的。
烏鴉的故事:上帝要撿最美麗的鳥作禽類的王,烏鴉把孔雀的長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上,到上帝前面去應(yīng)選,果然為上帝挑中,其它鳥類大怒,把它插上的毛羽都扯下來,依然現(xiàn)出烏鴉的本相。
這就是說:披著長頭發(fā)的,未必就真是藝術(shù)家;反過來說,禿頂無發(fā)的人,當然未必是學者或思想家,寸草也不生的頭腦,你想還會產(chǎn)生什麼旁的東西
這個寓言也不就此結(jié)束,這只烏鴉借來的羽毛全給人家拔去,現(xiàn)了原形,老羞成怒,提議索性大家把自己天生的毛羽也拔個干凈,到那時候,大家光著身子,看真正的孔雀、天鵝等跟烏鴉有何分別。
這個遮羞的方法至少人類是常用的。
牛跟蛙的故事:母蛙鼓足了氣,問小蛙道:“牛有我這樣大么
”小蛙答說:“請你不要漲了,當心肚子爆裂
”這母蛙真是笨坯
她不該跟牛比偉大的,她應(yīng)該跟牛比嬌小。
所以我們每一種缺陷都有補償,吝嗇說是經(jīng)濟,愚蠢說是誠實,卑鄙說是靈活,無才便說是德。
因此世界上沒有自認為一無可愛的女人,沒有自認為百不如人的男子。
這樣,彼此各得其所,當然不會相安無事。
老婆子和母雞的故事:老婆子養(yǎng)只母雞,每天下一個蛋。
老婆子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下兩個蛋,加倍喂她。
從此雞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貪。
伊索錯了
他該說,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狐貍和葡萄的故事:狐貍看見藤上一顆顆已熟的葡萄,用盡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棄,安慰自己說:“這葡萄也許還是酸的,不吃也罷
”就是吃到了,他還要說:“這葡萄果然是酸的。
”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滿足的狐貍,這句話他對自己說,因為現(xiàn)實終“不夠理想”。
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滿意的狐貍,這句話他對旁人說,因為訴苦經(jīng)可以免得旁人來分甜頭。
驢子跟狼的故事:驢子見狼,假裝腿上受傷,對狼說:“腳上有刺,請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時舌頭被刺。
”狼信以為真,專心尋刺,被驢子踢傷逃去,因此嘆氣說:“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醫(yī)生呢
”這當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醫(yī)生也是屠夫的一種。
這幾個例可以證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現(xiàn)代兒童讀物的。
盧梭在《愛彌兒》(emile)卷二里反對小孩子讀寓言,認為有壞心術(shù),舉狐貍騙烏鴉嘴里的肉一則為例,說小孩子看了,不會跟被騙的烏鴉同情,反會羨慕善騙的狐貍。
要是真這樣,不就證明小孩子的居心本來欠好嗎
小孩子該不該讀寓言,全看我們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個世界、什么一個社會,給小孩子長大了來過活。
盧梭認為寓言會把純樸的小孩子教得復雜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
我認為寓言要不得,因為它把純樸的小孩子教得愈簡單了,愈幼稚了,以為人事里是非的分別、善惡的果報,也象在禽獸中間一樣的公平清楚,長大了就處處碰壁上當。
緣故是,盧梭是原始主義者(primitivist),主張復古,而我呢,是相信進步的人--雖然并不象寓言里所說的蒼蠅,坐在車輪的軸心上,嗡嗡地叫到:“車子的前進,都是我的力量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東西。
寓言是一座獨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見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現(xiàn)象,又發(fā)現(xiàn)了生活的內(nèi)在意義。
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內(nèi)涵,美在語句。
大概大家都聽說過《狐貍和山羊的故事》吧
它講述的是掉在井里的狐貍哄騙山羊下井,然后踩著山羊背跳出了井底,卻又扔下山羊自顧自走了的故事。
它告訴人們:做好事也要看對象,以免上當受騙。
也許大家看了都會說:現(xiàn)在哪去找這么傻的“山羊”呀
但是,我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確實碰見了一回這么傻的“山羊”。
那次我去旅游,
長白山童話下地獄長白山大峽谷的故事的讀后感400字左右
說長白山大峽谷神秘,是因為它是火山爆發(fā)后熔巖石表面的火山灰和泥土被江水及雨水沖刷所致,與天池形成的年頭差不多。
然而,它卻是才被發(fā)現(xiàn)20多年。
1989年7月,一場大風刮了三天三夜,長白山幾千公頃原始森林中,成片的樹木被刮倒。
一個有15人組成的森林考察小分隊吃住在森林中。
有一天,一名考察隊員突然驚叫起來:“看哪
這是什么地方
”人們急忙聚集過來,頓時所有人都驚呆了,一條森林大峽谷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
這條驚世的大峽谷有70多公里長,最寬處300多米,最窄處只有幾米,垂直深度120-150米。
聽了導游的這些介紹,我想看看大峽谷,拍拍大峽谷的念頭更加強烈。
進入大峽谷還得穿一段原始森林。
一走進大森林,我的眼神都不夠用了。
好多好多老高老高老粗老粗筆直筆直的大樹直沖云天,叫人驚嘆。
然而,我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不少很粗很粗的大樹干帶根躺在森林中,上面還長了很多的綠苔,好像年頭很長。
導游告訴我這就是那場大風刮倒的,森林工人清理了十年都沒有清理干凈。
森林中的氣味很清新很特別很濕潤,樹葉的味道,青草的味道,泥土的味道,都是那樣的直接那樣的清晰那樣的沁人心脾。
忽然,我看到了在一個很粗很粗的大樹墩下,有一堆兒小蘑菇,小小的,嫩嫩的,白白的,大約有十來個,我趕緊拍了下來。
“越越姐姐,你看,小松鼠
”我的好朋友欣欣喊著。
我回頭一看,一只小松鼠正蹲在倒下的大樹干,吃著不知誰給的面包。
小東西長的真漂亮,金黃帶著黑條的被毛,長長的尾巴,眼睛靈動的一眨一眨,小嘴兒快速地啃著面包,它似乎一點也不怕人。
我怕它跑了,趕快拍了幾張。
估計它是被拍它的相機咔嚓聲嚇著了,不大會兒就鉆進了樹叢中。
“大峽谷到了
”不知是誰喊了一嗓子。
媽媽趕緊拉著我的手來到了第一個觀景臺。
我伸頭往下面看了看,沒看見谷底,只聽到悅耳的嘩嘩啦啦的流水聲,大概是因為大峽谷太深,那水聲顯得很沉。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千姿百態(tài),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溶巖石林。
它們有的形同彎彎月亮,有的狀如金雞獨立,有的極像沖天寶劍,有的酷似沙漠駱駝,……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那個叫“駱駝雙峰”的怪石真的像極了駱駝,它的頭部高高地仰著,一前一后的兩個駝峰后面的有那兩塊橘色的石塊,像是它馱的東西,令人叫絕。
大峽谷的巖壁都是那種深褐色的,有的像刀削似的,直立陡峭;有的并排著像巨大的壟臺,整齊劃一;有的長滿了附璧的小樹,高低不一。
在不同的路段上,也能看見谷底的流水,嘩啦啦地泛著波浪,據(jù)說這些流水還是松花江的源頭呢。
傳說大峽谷還是仙女們談情說愛的地方,也有人說這里是八仙居住過的地方,無形中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大峽谷的出口處,有一個叫“熊洞”的小景點。
所謂“熊洞”,其實就是一棵依然活著的大樹下邊的一個樹窟窿。
我和欣欣鉆了進去。
哇,好大啊,可以容下兩個人,據(jù)說是大黑熊躲雨的地方。
這時。
外面突然下起了雨,這會兒我和欣欣就變成了兩個“小熊”,在“熊洞”里躲雨了。
雨絲涼涼的飄在臉上,可我的心里對大峽谷的那份依依不舍卻是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