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jīng)典詩文誦讀六年級800字讀后感
“讀經(jīng)典古詩文,做美少年君子”。
多讀古詩文能陶冶我們的情操,能豐富我們的知識,我愛讀古詩文。
從開學到現(xiàn)在,我又讀了不少經(jīng)典詩文,比如《早發(fā)白帝城》、《贈汪倫》等,這些古詩不但讓我領(lǐng)略了經(jīng)典古詩文的美妙,更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而我最喜歡的還是那首富有哲理的《憫農(nóng)》。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反映了封建社會貧富不均的矛盾和制度的不合理。
讀了這首詩,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在烈日暴曬下的農(nóng)民們,不怕勞累、不怕炎熱,流著滿頭大汗辛勤鋤草、耕地,汗珠兒一串串滴進了禾下的泥土里的情景。
有誰知道這盤中的每一粒米飯,都飽含著農(nóng)民的勞苦,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啊!我想,大家誦讀完這首詩,必定會對糧食的來之不易發(fā)出由衷的感慨。
農(nóng)民伯伯為了讓大家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自己在烈日當空的正午下田給禾苗除草,這是多么感人的舉動啊!現(xiàn)在,我們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們都忘記了節(jié)約是這個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他們不知道節(jié)約、不懂得節(jié)約。
我想大聲呼吁:讓我們大家都來愛惜每一粒米,不要浪費糧食,那可是農(nóng)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換來的成果啊!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從節(jié)約一粒米開始,從自己的身邊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來珍惜我們現(xiàn)在美好的生活。
(二)中華經(jīng)典詩文讀后感 讀完了《中華經(jīng)典詩文》后,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古人的智慧,無論是在為人處世方面還是在生活、學習上,都飽含哲理,耐人深省。
此外,書中把文言文分成了許多部分,有治學、交友、立志、仁義、誠信等。
書中的詩詞都瑯瑯上口,別具韻味,有的氣勢磅礴;有的憂郁傷感;有的清新典雅。
《文公伐原》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守信的道理。
故事講述了晉文公去征伐原國,他向百姓籌集了三天的糧食,并答應(yīng)如果三天攻打不下原國就立刻撤軍。
然而三天過去了,晉文公還沒有攻打下原國,于是他準備撤軍。
這時,派去打探原國消息的晉國間諜回來了,他對晉文公說:“原城內(nèi)的守軍已經(jīng)支撐不了一兩天了,我們還是堅持一段時間攻下它吧。
”晉文公回答:“得到了原國卻失去了信用,以后如何命令別人
君王的信用是百姓的庇護,絕不能失信。
”于是他帶兵撤離了。
他的守信之舉卻感化了敵人,當晉軍還未離開原國時,原城的守軍就投降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一定要守信用,就像論語中所說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另一首宋詞,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我也十分喜歡。
這首詩氣勢磅礴,特別是“大江東去,浪淘盡。
”以及“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這幾句更是氣勢雄放,聲勢浩蕩。
此詞結(jié)合了如畫的江山和英雄的偉業(yè),使我身臨其境。
“欣賞古文精髓, 掌握做人道理”這是我讀這本書的感受
求 中華經(jīng)典詩文誦讀讀本中學篇 讀后感
這是我寫的:中華經(jīng)典琳瑯,眾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對人的塑造:對崇高道體認,對完美人格的追求,對人生價值的探究,對真善美的渴望……而《中華經(jīng)典詩文誦讀讀本》里,具體論述的就是這些:立志,仁義,誠信,知恥改過,自知知人,孝親等等,我也體會甚多:立志是人生的第一步。
只有樹立遠大的志向,堅定不移,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仁義是中華傳統(tǒng)道德中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也是做人的第一要求。
我們應(yīng)該以仁愛之心對待周圍的人,社會,這樣就會化解矛盾,促進和諧,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祥和的社會。
誠信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品質(zh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從這句古語中可以看出誠信是多么的重要。
知恥是明是非,知善惡的表現(xiàn),是道德的底線,知恥才能有自尊,自信,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常言說得好,“人貴有自知之明。
”自知就是客觀公正地認識自己,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看到不足,戰(zhàn)勝自己的儒弱和自卑,成為真正的強者。
孝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道德倫理規(guī)范。
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用無私的愛撫育我們成長。
為了我們,他們含辛茹苦,日夜操勞。
我們應(yīng)該孝敬父母,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經(jīng)典的嘉言,是滋潤我們心靈的甘泉,它像春雨一樣,在不知不覺之中,浸潤我們的人生,使我們的人生更充實,更豐富,更完美。
......我完全是照書抄的......
中華古詩詞誦讀的感受 作文 600字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誦讀古詩詞已列為一項重要內(nèi)容:要求小學階段的學生能夠熟練背誦一定篇目的古代詩詞。
古人云:為文之道在于厚積而薄發(fā)。
小學生只有背誦大量的古詩文,實現(xiàn)“量”的積累,才能充分汲取古詩文的精華,得到古文化的浸潤,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
學校一直就非常重視學生古詩文的背誦與積累,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為了更好的推動與傳承悠久燦爛文化。
本學期,我校對六年級學生的積累背誦情況進行了綜合素質(zhì)競賽,本次競賽學校要求我們六年級采取全員參與、活動展示的方法,這實施過程中我作為校本老師有幾點感受:1、從積累的數(shù)量上就要求我們校本老師需要抓在平時,練在日常,真是: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2、學校開展的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意義深遠。
而最能代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經(jīng)典有《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千字文》、《大學》、《中庸》、《論語》、《老子》、《中華古詩詞經(jīng)典》等重要著作。
在每個年段分別體現(xiàn)出來,可想而知,經(jīng)過六年的學習積累,我想學生的收獲將是極大的。
小學是學生記憶的黃金時期,孩子們能將經(jīng)典詩文爛記于心,用一生的時間去感悟,去踐行,定會終生受用的。
在實施校本課程的時候,學校要求學生試著作詩和改詩呢
班中有一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寫到:“我喜歡中華經(jīng)典誦讀,它讓我學會了許多知識,懂得了許多道理。
”的確,在活動中,我們看到了孩子的進步。
3、在老師和學生的努力下,古詩文誦讀逐步走向深入。
古詩文誦讀最大受益者是學生。
誦讀大量可以振奮精神,溫潤生命的詩文,將使學生受益終身。
師生情感誦讀,字字句句,抑揚頓挫,入情入境,令人陶醉。
那一首首工整優(yōu)美,寓意深刻的詩詞,宛如一只短笛,吹奏出誘人的曲調(diào),使人遐想,讓人感嘆,給人振奮,催人奮進。
4、古詩文的誦讀要常抓不懈。
開展古詩文誦讀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要長期堅持下去,不能流于表面化、表演化。
我班利用晨讀、課前三分鐘說話、語文大課活動等多種方式,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向家庭延伸,喚起學生背誦古詩的熱情,并使這種熱情經(jīng)久不衰。
5、我個人覺得古詩文誦讀要和讀書結(jié)合起來,班級要有自己的計劃,不要面面俱到,但要有班級的特色。
6、古詩文背誦要求四、五、六年級在背的基礎(chǔ)上要落實到筆上,要求會背的古詩要會默寫,這就要求教師要幫助學生歸歸類,從季節(jié)、花草樹木、帶有數(shù)字的、描寫邊塞或軍旅生活的、描寫友情送別的、珍惜時間的古詩等積累背誦。
這一點上,因為正逢畢業(yè),學生相對掌握的較好。
中華經(jīng)典誦讀,好似一根無形的教鞭,鞭策著我們教師在工作之余,勿忘“充電”.學生們朗朗的誦讀聲至今縈繞于耳,通過開展古詩文的誦讀活動,不僅使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chǎn)得以廣泛傳播,而且使學生在此活動中,提高了誦讀的興趣,同時,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也得到了提高。
我們將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繼續(xù)深入地開展這項活動,讓“古詩文”這一華夏精髓真正沁入每個孩子的心田。
中華經(jīng)典詩文朗誦稿3~4分鐘
1、顧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2 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向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 每一座山 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春暖花開 3、: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橋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
撐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4,你的名字》紀弦 用了世界上最輕最輕的聲音, 輕輕地喚你的名字每夜每夜。
寫你的名字, 畫你的名字, 而夢見的是你發(fā)光的名字: 如日,如星,你的名字。
如燈,如鉆石,你的名字。
如繽紛的火花,如閃電,你的名字。
如原始森林的燃燒,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在樹上。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樹上。
當這植物長成了參天古木時, 呵呵,多好,多好, 你的名字也大起來。
大起來了,你的名字。
亮起來了,你的名字。
于是,輕輕輕輕輕輕輕地呼喚你的名字 5,您是 (藏克家) 您是泰山的頂峰, 崇高又堅硬; 您是沖過三峽的長江, 洶涌奔騰, 一想到您六十一年的形象, 耳邊呼嘯起驟雨狂風, 您是一把熊熊烈火, 把腐朽的東西燒它個干凈; 您是聚光的明鏡. 把人民的希望集中, 您在創(chuàng)造嶄新的歷史, 把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繼承. 萬眾向您歡呼致敬, 您的胸懷恢廓,不自居功, 您腳根扎在大地上, 您的威名凌上高空. 時代風云滾滾, 您是云中一條龍; 惡虎當前,您膽氣壯, 握緊鐵拳,永不放松. 您是辟開陰暗的閃電, 您是驚起蟄伏的雷鳴, 您是智慧的大海, 您是高懸的天燈, 您是_______威力無窮! 您英氣勃勃, 永遠前進,永遠年輕 6,我愛這片土地 作者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yīng)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的 :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 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紅焰, 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 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 隔著這樣的細雨 永恒, 剎那, 剎那, 永恒 等你, 在在時間之內(nèi), 等你, 在剎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會說, 小情人 諾, 這只手應(yīng)該采蓮, 在吳宮 這只手應(yīng)該 搖一柄桂漿, 在木蘭舟中 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檐 耳墜子一般的懸著 瑞士表說都七點了 忽然你走來 步雨后的紅蓮, 翩翩, 你走來 像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里你走來 從姜白石的詞里, 有韻地, 你走來 林徽音的: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邊渾圓的漩渦。
艷麗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貝齒的閃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風的輕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發(fā), 散亂的挨著她耳朵。
輕軟如同花影, 癢癢的甜蜜 涌進了你的心窩。
那是笑——詩的笑,畫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廢名的《星》: 滿天的星, 顆顆說是永遠的春花。
東墻上海棠花影, 簇簇說是永遠的秋月。
清晨醒來是冬夜夢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潔真如明麗的網(wǎng),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魚安知魚。
卞之琳的《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鄭愁予的《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蟄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我不是》——何博傳我不是馴良的溫鴿,怎忍心你的撫摸
我是滴血的杜鵑,令你在血光中思索。
我不是嫵媚的花朵,怎甘心你的攀折
我是山野的刺棗,教你在貧瘠中育果。
我不是吉它的輕樂,怎陪伴你的歡樂
我是爆冬的沉雷,搖醒你沉睡的生活。
假如你不是淺薄,就會在痛苦中尋我。
我愿在誤解的重軛下,耐心地把你等著。
。
。
《這句話》——葉志祥風和帆糾糾纏纏大約正是為了印證這句話在撕裂心肝云和月遮遮掩掩也許正為悄悄說過這句話而惶惶不安浪和巖摔摔打打是否正尋求一切機緣用這句話盟誓蒼天葉和花依依戀戀這句話總被秋風吹散各自尋夢相期來年我和你恩恩怨怨多么想把這句話重復(fù)傾吐一千遍可是我一次也不敢因為凈土天堂路遙遙天堂地獄一瞬間
經(jīng)典詩歌朗誦文章(適合男生讀)
《走向遠方》作者: 是男兒總要走向遠方, - 走向遠方是為了讓生命更輝煌。
- 走在崎嶇不平的路上, - 年輕的眼眸里裝著夢更裝著思想。
- 不論是孤獨地走著還是結(jié)伴同行, - 讓每一個腳印都堅實而有力量。
- 我們學著承受痛苦—— - 學著把眼淚像珍珠一樣收藏, - 把眼淚都貯存在成功的那一天流, - 那一天,哪怕流它個大海汪洋。
- 我們學著對待誤解—— - 學著把生活的苦酒當成飲料一樣慢慢品嘗, - 不論生命經(jīng)過多少委屈和艱辛, - 我們總是以一個朝氣蓬勃的面孔, - 醒來在每一個早上。
- 我們學著對待流言—— - 學著從容而冷靜地面對世事滄桑, - “猝然臨死而不驚,無故加這而不怒”, - 這便是我們的,我們的修養(yǎng)。
- 我們學著只爭朝夕—— - 人生苦短,道路漫長, - 我們走向并珍愛每一處風光, - 我們不停地走著, - 不停地走著的我們也成了一處風光。
- 走向遠方, - 從少年到青年, - 從青年到老年, - 我們從星星走成了夕陽。
中華經(jīng)典詩文朗誦
“經(jīng)典詩文朗誦比賽”方案一、活動宗旨為弘揚中國文化,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增強學生語言文字規(guī)范意識,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創(chuàng)建文明書香校園,特決定開展本次活動。
二、活動主題:誦讀中華經(jīng)典詩文,創(chuàng)建文明書香校園三、活動時間:第八周星期五下午四、活動地點:學校禮堂五、活動領(lǐng)導(dǎo)小組及其工作人員組長:陳建貽副組長:劉冬生李福建侯建良陳建華劉素蘭成員:各班班主任及語文組全體成員評委:陳建貽劉冬生李福建邱少華侯建良陳建華劉素蘭游伏龍劉小炎何振榮文田香榮飛懷易蘭英會場布置:侯建良周新開音響設(shè)備:文志敏寧國華成績統(tǒng)計:譚祖林文飛云主持:文泳歡、文賀歡侯冬鵬、劉龍偉六、具體要求:1、參賽形式:以班級為單位,每班限報1個節(jié)目,可以是個人參賽,也可以幾人或多人組合參加比賽。
2、朗誦篇目:中華古今優(yōu)秀詩文經(jīng)典作品,題材不限,篇目自選。
3、朗誦時間:以3—5分鐘為宜(超過5分鐘將酌情扣分)。
4、表現(xiàn)形式:形式不限,可加音樂伴奏(自備),最好脫稿。
5.比賽形式:現(xiàn)場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取平均成績?yōu)樽罱K成績,現(xiàn)場統(tǒng)計,現(xiàn)場公布。
6、參賽順序:抽簽決定出場順序。
七、獎項設(shè)置: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4名八、評分標準:(1)作品內(nèi)容:作品主題鮮明突出、有思想性;作品內(nèi)容積極向上、意境深遠,能夠切實體現(xiàn)“中華經(jīng)典詩文”的特點。
(2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