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楓葉紅似火的詩句有什么
綺羅香 紅葉 年代:【宋】 作者:【張炎】 體裁:【詞】 萬里飛霜,千林落木,寒艷不招春妒。
楓冷吳江,獨(dú)客又吟愁句。
正船艤、流水孤村,似花繞、斜陽歸路。
甚荒溝、一片凄涼,載情不去載愁去。
長安誰問倦旅。
羞見衰顏借酒,飄零如許。
謾倚新妝,不入洛陽花譜。
為回風(fēng)、起舞尊前,盡化作、斷霞千縷。
記陰陰、綠遍江南,夜窗聽暗雨。
綺羅香 紅葉 年代:【宋】 作者:【王沂孫】 體裁:【詞】 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吳江孤樹。
幾點(diǎn)朱鉛,幾度怨啼秋暮。
驚舊夢、綠鬢輕凋,訴新恨、絳唇微注。
最堪憐,同拂新霜,繡蓉一鏡晚妝妒。
千林搖落漸少,何事西風(fēng)老色,爭妍如許。
二月殘花,空誤小車山路。
重認(rèn)取,流水荒溝,怕猶有、寄情芳語。
但凄涼、秋苑斜陽,冷枝留醉舞。
【注釋】: 情感備至,而萬物皆可為文。
王沂孫的故國之戀在落葉、紅葉、新月、春水等身上,皆可寄寓。
此詞是為賞紅葉而作,意在為紅葉傳神,卻被寫得如此凄美,實(shí)則寄寓詞人一片憐愛哀婉的情緒。
“玉杵余丹,金刀剩彩,重染吳江孤樹”。
玉杵,是仙人搗藥用的 ,丹即方士煉丹的朱砂。
六朝、隋、唐至宋,有立春制作剪彩樹的民間習(xí)俗 。
“剪彩花前燕始飛 ”,“剪彩作新梅”,都是用紅綃剪花,唐崔信明有“楓落吳江冷”句,得句一時,第三句就是用此詩意。
楓樹新出紅葉,象是仙人杵下余留的丹砂,是宮廷剪花剩下的紅綃。
作者把楓樹寫得清美而孤單。
“ 幾點(diǎn)朱鉛 ,幾度怨啼秋暮”。
楓葉上的紅色,已經(jīng)經(jīng)過幾番暮秋涼雨。
詞人在這句賦予楓葉可以怨啼的感情,用擬人化的效果,準(zhǔn)確而生動地表達(dá)了楓葉的變化。
“驚舊夢、綠鬢輕凋,訴新恨、絳唇微注”青色的楓葉,在秋天變紅,恰似舊夢消逝堪驚,綠鬢已容易地凋謝了。
紅色楓葉又像微點(diǎn)絳唇 ,在訴說新恨。
“最堪憐,同拂新霜,繡蓉一鏡晚妝妒。
”緊承上文。
用“憐”“愛”表達(dá)楓葉之變化 。
“繡蓉”,如錦繡似的芙蓉,即荷花,“鏡”指水面 。
紅荷對經(jīng)霜楓葉之紅艷生妒,則楓葉顏色之惹人憐愛可知。
王沂孫意在表達(dá)出,芙蓉仍是荷花 ,池水卻成妝鏡 。
一“妒”字,把荷花人格化。
為什么不是“芙蓉如面”的美人臨鏡晚妝,嫉妒楓葉之艷色
因?yàn)榍坝小巴餍滤币痪?,則知非與楓葉同時之植物秋荷莫屬也。
下片由“愛”生“ 憐 ”,寫出憐惜紅葉之意味。
“千林搖落漸少”秋天到了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宋玉《九辯》),“何事西風(fēng)老色,爭妍如許”。
只有楓葉獨(dú)自鮮紅如初。
西風(fēng)中的深老的顏色,因何還能這樣爭研斗美
“二月殘花,空誤小車山路”。
平鋪開來,對紅葉之貌美,極度贊揚(yáng)。
“重認(rèn)取、流水荒溝,怕猶有、寄情芳語 ”。
用唐人御溝紅葉題詩的典故用來 。
借指紅葉雖已落下,但自然有情有義。
唐宣宗宮女有《題紅葉》詩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這里說更應(yīng)再仔細(xì)辨認(rèn)一下荒溝流水中的紅葉,希望有唐宮女一樣的寄托情思的芳美詩句在上面。
“但凄涼、秋苑斜陽 ,冷枝留醉舞。
”照應(yīng)“重染吳江孤樹。
”白居易《醉中對紅葉》:“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
”比紅為醉酒之貌。
姜夔《法曲獻(xiàn)仙音》詞:“ 誰念我重見冷楓紅舞 ”,楓葉紅了,是天冷之故 。
“但”字承上轉(zhuǎn)折 ,御溝題詩的紅葉已不見了,只有斜陽臨照和冷楓上的紅葉依舊 。
從“ 秋苑”到“醉舞”烘托出一種凄涼境界。
以“ 凄涼 ”二字包領(lǐng),表現(xiàn)了萬分無可奈何的情緒。
紅葉即是楓葉。
在這首詠紅葉詞中,詞人抒發(fā)對秋天楓葉的自我感受。
隨心想象,因而寫得是一片憐愛哀惋情緒 。
詞為賞紅葉而寫 ,所以意在為紅葉傳神,紅葉卻被賦予幽美而孤寂凄清的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
作者因寄所托,反映了自己一種心境。
題紅葉 年代:【唐】 作者:【宣宗宮人】 體裁:【五絕】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注釋 這首詩相傳為唐宣宗時宮人韓氏所寫。
關(guān)于這首詩,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據(jù)《云溪友議》記述,宣宗時,詩人盧渥到長安應(yīng)舉,偶然來到御溝旁,看見一片紅葉,上面題有這首詩,就從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內(nèi)。
后來,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宮的姓韓的宮女。
一天,韓氏見到箱中的這片紅葉,嘆息道:「當(dāng)時偶然題詩葉上,隨水流去,想不到收葳在這里。
」這就是有名的「紅葉題詩」的故事。
從詩的內(nèi)容看,很象宮人口吻。
它寫的是一個失去自由、失去幸福的人對自由、對幸福的向往。
詩的前兩句「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妙在只責(zé)問流水太急,訴說深宮太閑,并不明寫怨情,而怨情自見。
一個少女長期被幽閉在深宮之中,有時會有流年侯水、光陰易逝、青春虛度、紅顏暗老之恨,有時也會有深宮無事、歲月難遣、閑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
這兩句詩,以流水之急與深宮之閑形成對比,就不著痕跡、若即若離地托出了這種看似矛盾而又交織為一的雙重苦恨。
詩的后兩句「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運(yùn)筆更委婉含蓄。
它妙在曲折傳意,托物寄情,不從正面寫自己的處境和心情,不直說自己久與人間隔離和渴望回到人間,而用折射手法,從側(cè)面下筆,只對一片隨波而去的紅葉致以殷勤的祝告。
這里,題詩人對身受幽囚的憤懣、對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沖破樊籠的強(qiáng)烈意愿,盡在不言之中,可以不言而喻了。
感楓五首 年代:【唐】 作者:【李賀】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蟄蟄垂野厚。
岑中月歸來,蟾光掛空秀。
桂露對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涼梔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朽。
【注釋】: “梔”念zhi “璺”念wen 這是詩人秋天居住在昌谷家中,有感于讀書無成,僻處一隅的詠懷之作。
詩共十二句,前十句全是寫景。
這些景物,有的明麗芳香,有的凄涼幽冷,彼此色調(diào)很不一致。
作者把它們放在一起,構(gòu)成特殊的情境,以與自己當(dāng)時的處境和心境相適應(yīng)。
這是李賀詩歌“奇詭”的一種表現(xiàn)。
首二句寫石。
“石根秋水明”,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一派澄明雅潔的秋光水色;“石畔秋草瘦”,又使人聯(lián)想起霜風(fēng)凄緊,草木枯凋的肅殺氣象。
秋水澄明,秋草枯瘦,這景象明麗而又晦澀,柔媚而又瘦硬,說不上是妍是媸,是榮是枯,叫人愛又不是,恨又不是,喜又不是,悲又不是。
這類奇異的景物,正是作者當(dāng)時欲進(jìn)不得、欲退不能的矛盾心情的曲折反映。
三、四句寫竹。
“侵衣野竹香”,野竹叢生,香侵衣袖,使人愛不忍離。
“蟄蟄垂葉厚”,形容竹葉攢簇。
傍晚時分,暮色沉沉,濃密的竹葉加深了夜的灰暗色調(diào),則不免使人感到陰森可怖。
四句起落頻繁,轉(zhuǎn)折急驟,迷離恍惚,變化莫測。
中間四句寫空中景色。
皎潔的月亮從東山升起,高高地掛在湛藍(lán)的夜空,顯得娟秀可愛。
月中的桂樹映襯著嫦娥苗條的身影,星星躲在云彩的下邊,眨巴著眼睛在互相逗樂。
這一切多么美麗,多么迷人
可惜都在天上,遠(yuǎn)離人間,可望而不可即。
于是筆鋒一轉(zhuǎn),又回到人間,繼續(xù)寫眼前昌谷的景物。
“凄涼梔子落,山璺泣清漏”。
在嚴(yán)霜的摧殘下,梔子花凋落了。
泉水從巖石的縫隙里一點(diǎn)一滴艱難地擠出來,發(fā)出幽咽的聲響,仿佛傷心人的啜泣。
寫到這里,繁星閃爍,皓月千里的澄明境界突然化為烏有,取而代之的是眼前幽冷凄清的場景。
這兩句對上是轉(zhuǎn)折,對下是鋪墊。
結(jié)束二句寫人事。
張仲蔚原是古之隱士,他博學(xué)有文才,“好作詩賦”,然而窮困不堪,“所居蓬蒿沒人”(晉摯虞《三輔決錄注》)。
顯然,作者是以張仲蔚自況,說自己成年累月在昌谷攻讀詩書,書案都快朽爛了,還是一事無成。
“案將朽”三字極為沉痛,把自己滿肚子的委屈一古腦兒傾吐出來。
楓橋夜泊 年代:【唐】 作者:【張繼】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詠懷 年代:【魏晉】 作者:【阮籍】 湛湛長江水, 上有楓樹林。
皋蘭被徑路, 青驪逝骎骎。
遠(yuǎn)望令人悲, 春氣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 朝云進(jìn)荒淫。
朱華振芬芳, 高蔡相追尋。
一為黃雀哀, 淚下誰能禁。
三閭廟 年代:【唐】 作者:【戴叔倫】 體裁:【五絕】 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查看格律 寫讀后感 返回 蝶戀花 年代:【清】 作者:【納蘭性德】 體裁:【詞】 今古河山無定距。
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
滿目荒涼誰可語
西風(fēng)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yīng)無數(shù)。
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
一往情深深幾許
深山夕照深秋雨。
蜀國弦 年代:【唐】 作者:【李賀】 體裁:【樂府】 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
驚石墜猿哀,竹云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南湖晚秋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五古】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但惜秋風(fēng)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踏黃蘆草。
慘淡老榮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秋興八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律】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采桑子 年代:【宋】 作者:【朱敦儒】 體裁:【詞】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萬里煙塵。
回首中原淚滿巾。
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
日落波平。
愁損辭鄉(xiāng)去國人。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山行 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三閭廟 戴叔倫 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無題 李商隱 寒夜孤單誰相伴, 雨意綿綿情難斷。
楓醉未到清醒時, 情落人間恨無緣。
早秋宿田舍 曹鄴 澗草疏疏螢火光,山月朗朗楓樹長。
南村犢子夜聲急,應(yīng)是欄邊新有霜。
長相思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鞠花開,鞠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簾風(fēng)月閑。
江陵愁望寄子安 魚玄機(jī) 楓葉千枝復(fù)萬枝, 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東流無歇時。
漁父 張志和 松江蟹舍主人歡, 菰飯莼羹亦共餐。
楓葉落,荻花干, 醉宿漁舟不覺寒。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黃昏, 野店無燈欲閉門。
倒出岸沙楓半死, 系舟猶有去年痕。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龍 青楓颯颯雨凄凄, 秋色遙看入楚迷。
誰向孤舟憐逐客, 白云相送大江西。
我愛秋香 唐寅 我畫藍(lán)江水悠悠, 愛晚亭上楓葉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煙裊裊繞經(jīng)樓。
蜀國弦 李賀 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
驚石墜猿哀,竹云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唐 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
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yuǎn),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湘妃 李賀 筠竹千年老不死,長伴秦娥蓋湘水。
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
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
幽愁秋氣上青楓,涼夜波間吟古龍。
送張四 王昌齡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fù)堪悲。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聽流人水調(diào)子 王昌齡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
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重別李評事 王昌齡 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九月九日 崔國輔 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xiāng)。
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述懷寄衡州令狐相公 李益 調(diào)元方翼圣,軒蓋忽言東。
道以中樞密,心將外理同。
白頭生遠(yuǎn)浪,丹葉下高楓。
江上蕭疏雨,何人對謝公。
柳楊送客 李益 青楓江畔白蘋洲,楚客傷離不待秋。
君見隋朝更何事,柳楊南渡水悠悠。
送人歸岳陽 李益 煙草連天楓樹齊,岳陽歸路子規(guī)啼。
春江萬里巴陵戍,落日看沈碧水西。
巴江夜猿 馬戴 日飲巴江水,還啼巴岸邊。
秋聲巫峽斷,夜影楚云連。
露滴青楓樹,山空明月天。
誰知泊船者,聽此不能眠。
贈別江客 馬戴 湘中有岑穴,君去掛帆過。
露細(xì)蒹葭廣,潮回島嶼多。
汀洲延夕照,楓葉墜寒波。
應(yīng)使同漁者,生涯許釣歌。
懷黃頗 馬戴 有客南浮去,平生與我同。
炎州結(jié)遙思,芳杜采應(yīng)空。
秦雁歸侵月,湘猿戲裊楓。
期君翼明代,未可戀山中。
描寫賞菊花的句子
1、一朵朵菊花千奇百怪、千姿百態(tài),有的彎著腰,像一位疲倦的老人;有的筆直筆直的,像一位站崗的士兵;還有的搖搖擺擺,像一位甩著辮子的小泵娘。
2、看它那婀娜多姿的身材,看它那細(xì)小的身腰,就像是亭亭玉立的公主一般。
菊花的花辨是細(xì)長的,宛如仙女的細(xì)腰一樣。
它的葉子,像姑娘的裙擺似的,隨風(fēng)飄蕩。
在夜深人靜時,它們不時地說一會兒悄悄話;還有時,它們會搖搖擺擺地做游戲,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娃娃似的,天真無瑕。
3、那層層疊疊的金繡球,莖粗壯挺直,葉子肥大稠密。
花瓣一層包著一層,一瓣貼著一瓣,有秩序地排列著,猶如一個金黃色的線團(tuán)。
里面嬌小可愛的花蕊緊緊地?fù)碓谝黄?,多么像是一個害羞的少女,細(xì)細(xì)端詳,仿佛是在打量著這個似曾相識的世界啊
4、菊花嫩黃的花蕊象玉盤中的珍珠,隨著花瓣向外延伸。
菊花的葉子是翠綠色的,就象用翡翠雕刻成的,恰似鐵扇公主的芭蕉扇。
從遠(yuǎn)處看,菊花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花朵中翩翩起舞。
5、瞧
那株白菊。
嫩黃的花蕊像玉盤里的珍珠,隨著花瓣向外伸展。
菊花的葉子呈翠綠色,像用翡翠雕刻成的。
葉子的形狀像鐵扇公主的芭蕉扇。
從遠(yuǎn)處看,這朵菊花猶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6、細(xì)看菊花,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花瓣的形狀雖然各不相同,有像明月的,有像扇子的,有像卷發(fā)的……但不管是什么姿態(tài)的,一律是潤如玉、輕如紗,輕輕摸一下,一股輕柔的感覺直透心脾,整個人頓時輕松了許多
7、風(fēng)來了,菊花紛紛翩翩起舞,看它們跳舞的姿勢,多么優(yōu)美。
看它們的花朵,在風(fēng)的吹拂下,一左一右地擺動著,仿佛人的腦袋似的,故意左右擺動。
看它們的莖葉,跟著花朵一起擺動,葉子舒展得那么自然,像在演戲一樣那么放松…… 8、小亭子邊的菊花五顏六色,那紅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像霞。
在陽光照耀下,花葉上的露珠晶瑩透亮,色彩斑斕,隨著陣陣秋風(fēng)刮過,露珠在枝葉上搖曳著,像少女在舞動著芭蕾。
9、菊花纖細(xì)的花瓣向外垂卷,中間是紅通通的花芯,像是一位小女孩羞紅的臉蛋。
它們開得是多么美麗,多么茂盛,紅色、黃色、白色、紫色,他們都為這個世界帶來光彩。
10、這里的菊花可真多,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競相盛開,有白的,黃的,紅的,綠的…白的如冰霜,黃的如麥穗,紅的如楓葉,綠的如翠玉……菊花不僅色彩各異,而且姿態(tài)萬千--有的彬彬有禮,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掛枝頭,有的笑舞東風(fēng),有的安詳自若,有的三五結(jié)伴,有的一枝獨(dú)秀。
真是千姿百態(tài),惹人喜愛啊
11、我家的菊花像個毛絨球,毛茸茸的又像一個貓的耳朵。
有的菊花含苞未放,還有的含苞欲放,當(dāng)然有的菊花已經(jīng)盛開了。
有的潔白如玉,有的花紅似火,有的昂首怒放,還有的翠如碧玉,婀娜多姿,美麗極了
一縷清風(fēng)吹來,芳香馥郁,為美麗的菊花有平添了幾分盎然情趣。
盡避它既美麗又多姿,但我更欣賞它那不畏嚴(yán)寒的精神。
12、菊花的姿態(tài)各式各樣,有的像綻開的煙花,有的像姑娘的卷發(fā),還有的像鮮花的鮮紅的太陽……讓人流連忘返。
我喜歡龍須菊,它的莖筆直筆直的,它的葉子綠油油的,花瓣稍微的往下垂,快要到底的時候,突然往上一卷,就像涌起來的浪花。
13、天氣越來越來涼,百花敗落時,萬紫千紅的美景卻悄悄鉆到了我們小區(qū)。
我們小區(qū)后院有兩排菊花。
每到歲末,它們紅的像火,黃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爭相開放。
每朵菊花都姿態(tài)各異,婀娜多姿,有的像可愛的小絨球,有的像精致的風(fēng)車,有的像張牙舞爪的章魚,還有的像縮成一團(tuán)的刺猬…… 14、優(yōu)美動人的鳳凰振羽,外部呈棕紅色,基部黃色,屬舞環(huán)型。
微風(fēng)乍起,好像是為亭亭玉立的姑娘甩動著一頭飄逸的秀發(fā)…… 15、我最喜歡的是紅菊花,它們圍成一簇,像一團(tuán)熊熊燃燒的火焰。
我置身其中,輕輕撫摸,細(xì)細(xì)觀賞。
那些紅菊花的莖,呈墨綠色,彎彎曲曲,似乎很神氣。
當(dāng)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數(shù)它的花瓣了。
在幾片手掌形綠葉的襯托下,一絲一絲,彎彎曲曲,可美麗啦
那花盤微微低垂著,更一個害羞的小泵娘,低垂著腦袋,泛紅了小臉,默默不語。
白菊花也不甘落后,它雪白雪白的,白的那樣純潔,遠(yuǎn)遠(yuǎn)看去,好似一團(tuán)團(tuán)潔白的棉花。
16、“新生代”的葉子是嫩綠色的,看上去很柔軟。
碧綠的葉均勻地圍在筆直的莖周圍,有點(diǎn)像幾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子圍著一根圓柱說悄悄話。
那些葉子有點(diǎn)像金魚的尾巴,邊上都長著一圈小小的鋸齒,這可能是它們的防身武器吧、到了秋天這金黃色的日子里,菊花盡情開放,它們顯得五彩繽紛,白的如雪、紅的似火、黃的賽金。
它們的姿勢也不一樣,有的伸展著很多長長的花瓣,叫“千手觀音”有的花瓣前段直到了后段就彎曲,叫“海底撈月”有的菊花張牙舞爪的,叫“蟹菊”,還有一種叫“羞答答”的菊花,因?yàn)樗偸堑椭^,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女孩。
真是千姿百態(tài),令人目不接。
17、菊花很美。
它的顏色多種多樣。
有純潔而淡雅的白色,有爛漫迷人的粉色,亮麗的橙色……不僅是顏色美,姿態(tài)也是多彩多姿。
有的亭亭玉立,像一位高貴典雅的公主;有的菊花低著頭,像一位害羞的姑娘;有的綠葉襯托著紅花,美極了
菊花真正迷人的是它那沁人心脾的芳香。
你靠菊花很近時,輕輕一聞,呀,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鉆進(jìn)鼻子里…… 18、菊花可真美啊
它的形狀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一個繡球,有的像一個毛茸茸的小球,有的像圓球合抱,有的像彩帶飛舞,有的像雨后的蘑菇。
真是姿態(tài)多變、婀娜多姿
形容楓葉的優(yōu)美語句
漢·劉徹《秋風(fēng)辭》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三國魏·曹丕《燕行》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績《野
秋天到了,楓葉紅了,用什么詩句來形容這樣的美景
潯陽江頭夜送,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停車坐愛楓,霜葉紅于二----杜牧《山行》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楓葉千枝復(fù)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魚玄機(jī)《江陵愁望寄子安》 我畫藍(lán)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唐寅《我愛秋香》 這都不錯 希望采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