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典語錄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前位置:一句話經典語錄 > 描寫句子 > 描寫緬甸翡翠塔的句子

          描寫緬甸翡翠塔的句子

          時間:2017-07-01 12:04

          緬甸最著名的佛教圣地俗稱仰光大金塔

          仰光大金寺或雪德宮大金塔  (英語:Shwedagon Pagoda;官方稱為:Shwedagon Zedi Daw)是一座位于緬甸仰光的窣堵坡(佛塔)。

          其高度為98米,表面則鋪上了一層金,再加上它是位于皇家圓林西的圣山Singuttara之上,所以這座塔也就在仰光市天際線中獨占鰲頭了。

          它是緬甸最神圣的佛塔,因為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遺物,包括是拘留孫佛(Kakusandha)的杖,正等覺金寂佛(Konagamana)的凈水器,迦葉佛(Kassapa)的袍及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發(fā)。

            金碧輝煌的緬甸仰光大金塔,與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吳哥窟一起被稱為東方藝術的瑰寶,是馳名世界的佛塔,也是緬甸國家的象征。

          緬甸人稱大金塔為“瑞大光塔”,“瑞”在緬語中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稱,緬甸人把大金塔視為自己的驕傲。

            一、歷史  在不少的傳說中記載此塔是在2500年前建成的,而考古學家相信此塔是由孟族(Mon)在公元六世紀至十世紀所建成的;可是,有佛教僧侶寫的文獻記載這塔在佛祖死前(公元前486年)已建成了;與考古學家的意見有異,所以此問題仍是頗具爭議性的。

          而這佛塔的傳說則由一對遇見佛祖的商人兄弟開始——他們收到了佛祖的八根毛發(fā),準備送到緬甸供奉。

          該對兄弟到了緬甸,在當地國王的幫助下找到供奉不少佛祖寶物的圣山。

          當該八根佛祖毛發(fā)在兩人的金匣子取出供奉時,有些不可思議的事發(fā)生了:  “(譯)這是一個撼動人神的騷動,從發(fā)絲散發(fā)出來的光穿透天(堂)地(獄),使盲的能見,聾的能聽,啞的能說得清楚;而且天降旱雷,地動山搖,連須彌山也受到影響,寶石像雨般從天而降,深度達至膝下而止;在喜馬拉雅山上的樹,即使不在開花的季節(jié)中也紛紛開花結果了。

          ”  該佛塔在建成后日久失修,直至1300年中由勃固王頻耶陀努(Binnya U)重建該塔至18米高,其后經過多次重建,直到15世紀,塔的高度才達至98米。

          在隨后的數個世紀中,該佛塔在多次地震中遭受破壞。

          而在1768年地震中,塔頂則被震毀。

          而現在的塔頂是由貢榜王朝的白象王興彪辛(Hsinbyushin)所建的。

          而新的塔尖(緬甸語為hti)則在1871年英國入侵南緬后由緬甸王敏東敏(Mindon Min)捐贈。

            二、設計  塔基周長433米,周圍有由木石建成,風格各異的64座小塔和4座中塔,塔有四個入口(mouk)皆有石獅把守,而在入口后則有一連串的梯級直達至山上的平臺。

          在東及南面的入口有售賣金箔、香燭、鮮花等祭祀用品及幸運符、佛像、書籍、傘子之類紀念品的攤檔;而在南大門兩旁則有一對“chinte”的獅身人面像把守,見圖。

          在一連串梯級上面,則有第二位佛陀Konagamana的像。

          塔底是由磚塊砌成,并覆上金塊。

          在塔底之上則為寺廟的梯臺(pyissayan),是寺廟的核心部分的開始,故只有僧侶及男性才能進入。

          在更上的地方,就是其鐘型的部分(khaung laung bon),在其上面則是經幡(baung yit)及倒轉的缽(thabeik),再接著的是蓮花瓣(kya hmauk kya hlan)及蕉的花蕾(nga pyaw bu)。

          而最上面的金傘(hti)有5448粒鉆石及2317粒紅寶石。

          在塔的尖端,則有一顆被稱為sein bu,重76卡拉的巨鉆。

          而在塔的周圍則懸掛著1065個金鈴和420個銀鈴。

            塔身所鋪的金是由真正的金塊制成的,把塔的磚石結構覆蓋。

          而金則是由緬甸上下各階層的人捐贈出來的。

          這傳統(tǒng)是由十五世紀自孟族女皇開始流傳至今。

          塔內則有壁龕里供奉著玉石佛像。

            大金塔始建于 585 年,初建時只有 20 米高,后歷代多次修繕。

          15 世紀的德彬瑞蒂王曾用相當于他和王后體重 4 倍的金子和大量寶石,對此塔作了一次修整。

          現在塔的高度是112米,是1774 年阿瑙帕雅王的兒子辛漂信王修建的,本次修建時,在塔頂安裝了新的金傘。

            金塔底座周長427米,塔頂有做工精細的金屬罩檐, 檐上掛有金鈴1065個,銀鈴420個,并鑲嵌有7000顆各種罕見的紅、藍寶石鉆球,其中有一塊重76克拉的著名金鋼鉆。

          塔身經過多次貼金,上面的黃金已有7000公斤重。

          大金塔四周有68座小塔,這些小塔用木料或石料建成,有的似鐘,有的象船,形態(tài)各異,每座小塔的壁龕里都存放著玉石雕刻的佛像。

          大金塔左方的?;菟拢且蛔袊浇ㄖ膹R宇,為清朝光緒年間當地華僑捐資建造,成為大金塔地區(qū)古老建筑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金塔的形狀像一個倒置的巨鐘,用磚砌成,塔身高 112 米,塔基為 115平方米。

          塔身貼有 1000 多張純金箔,所用黃金有 7 噸多重。

          塔的四周掛著1.5 萬多個金、銀鈴鐺,風吹鈴響,清脆悅耳,聲傳四方。

          塔頂全部用黃金鑄成,上有 1260 公斤重的金屬寶傘,周圍嵌有紅寶石 664 顆,翡翠 551 顆,金剛石 443 顆。

          整座金塔寶光閃爍,雍榮華貴,雄偉壯觀。

            大金塔東南西北都有大門,門前有與中國寺廟前常有的守門獅子一樣,各有一對高大的石獅。

          門內有長廊式的石階可登至塔頂,階梯兩旁擺滿商攤,有用木、竹、骨、象牙等雕刻的佛像和人像,有供佛用的香、燭、鮮花,還有各種緬甸的風味小吃。

            階梯上面是用大理石鋪成的平臺,平臺中央是主塔。

          塔內供奉著一尊玉石雕刻的坐臥佛像和羅剎像,刻工細膩,端莊秀美。

          塔的四周有 64 座形狀各異的小塔環(huán)繞,有的像鐘,有的似帆,有石砌的,也有木制的。

          這些小塔的壁龕里都有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同的玉佛。

          塔上的四角都有一個較大的牌坊和一座較大的佛殿;塔下的四角都有緬式獅身人面像。

            在大金塔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口古鐘,一口重約 40 噸,一口重約16 噸。

          古鐘色彩斑斕,是 1741 年和 1778 年由兩個在位緬王捐建的。

          緬甸人視西北角的古鐘為吉祥、幸福的象征,認為連擊三下,就會心想事成,如愿以償。

            大金塔的東南角,有一棵菩提古樹,相傳是從印度釋迦牟尼金剛寶座的圣樹圃中移植而來的。

          塔的左方有一座清光緒年間由華僑捐款建造的名為“福惠宮”的中國廟宇,塔的南側還有一個專門陳列佛教信徒和香客們捐贈物品的陳列館。

            氣勢宏偉、建筑精湛的仰光大金塔,不僅是世界建筑藝術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價值最昂貴的佛塔。

          每逢節(jié)日,很多人都到這里拜佛,人們進入佛塔時必須赤腳而行,就連國家元首也不例外,否則就被視為對佛的最大不敬。

            1989年9月,緬甸政府對大金塔又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修繕,拓寬了4條走廊式的入口通道,在塔的四面安裝了有玻璃窗的電梯,使大金塔更加宏偉壯觀和富麗堂皇。

          因為此塔建在仰光市北茵雅湖畔的圣山上,所以不管人們站在市內的哪一個位置,都能看見金光燦燦的塔頂。

          如果站在塔頂上,仰光市全貌可一覽無余。

            三、儀式  訪客在入寺前必須把自己的鞋子脫掉。

          而在東及南的梯道上則有闊的階梯及傳統(tǒng)的店鋪;在南方的梯道有升降機,而在較少人用的西通道也有電梯以方便游客。

          緬甸人會在塔前以順時針繞行的。

          緬甸人相信人出生的日子會決定其星座,這樣的星座有八個,分別代表一星期的七天及星期三的上、下午,而星座則有八種的動物,有鵬鳥、虎、獅、有牙象、無牙象、鼠、天竺鼠及龍,分別代表在星期日至星期六出生的人。

          而每一個星座則有一個佛相,而信眾則向其佛相供奉花,旗子及潑水以祈禱及許愿。

          而塔的地基則為正八邊型,并被較少的神龕圍著,而八這字則代表了一星期的各天,也就是緬甸人的八個星座。

          緬甸的主要名勝古跡是什么

          緬甸的自然文化景觀令人流連忘返。

          緬甸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這樣的在東南亞僅次于湄公河的大江大河。

          伊洛瓦底江上游的三峽類似中國的長江三峽。

          它過八莫后流經曼德勒、蒲甘、卑謬等古都,在仰光出海,沿途真可謂風光無限。

          緬甸的西北部高原被稱為“中南半島屋脊”,其北端的開卡博峰高達5881米,為東南亞最高的終年積雪的山峰。

          著名的撣邦高原上,有以在大大小小的“浮島”上種植莊稼和用腳劃船的茵達族而著稱的因萊湖(緬語意為“小湖”)等極具特色的高原湖泊。

          漫長的海岸線上,有若開海岸那帕里海灘那樣的舉世聞名的碧海銀灘。

          它的首都仰光,古都曼德勒、蒲甘、勃固、卑謬等,都堪稱緬甸乃至東南亞的歷史文化名城。

          如果說蒲甘是“萬塔之城”,那么曼德勒可以說是“古都之都”。

          曼德勒及其附近數十公里范圍內的實皆、茵瓦、阿馬拉布拉等古城在緬甸古代都曾作為國都,保存著大量緬甸風格的佛塔等古建筑,形成一個文物古跡薈萃的大古都。

          在蒲甘、在曼德勒山,常可聽到西方游客情不自禁地發(fā)出“wonderful

          ”的贊嘆。

          這些古跡遺址,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化遺產。

          緬甸有哪幾個大城市,面積和人口各是多少。

          位于中南半島西部,面積67.6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700 仰光,是仰光省的甸的原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緬甸第一大城市,城市面積約578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會,著名的故都,也是緬甸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80多萬,是上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內比都,位于緬甸中部,人口約80萬。

          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

          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確定為內比都。

          說說緬甸建筑的特點

          仰光(Yangon) 仰光地處富饒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河下游.距出???4公里.是緬甸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中心。

          人口500多萬.仰光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綠樹成蔭、鮮花常開.有“花園城市”之稱。

          仰光古稱“大光”.十八世紀中是仰光河畔的一個漁村。

          1755年改名為“仰光”(緬文意為“戰(zhàn)爭終止”)。

          仰光港為深水港.可進出萬噸輪.是緬甸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仰光也是全國的航空樞紐.北郊建有敏加拉洞國際機場。

          仰光市內主要景點有: 大金塔(Shwe Dagon Pagoda):是仰光最具代表性的景點,踏高110米,坐落于市內一座小山上,表面涂有72噸的黃金,塔頂由近3000克拉的寶石鑲嵌而成。

          整個建筑群非常雄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奪目而耀眼。

          傳說是保存有佛祖八根頭發(fā)的商人兩兄弟建成,已有2500年的歷史。

          大金塔緬語名“瑞德宮”塔.聳立于仰光市中心丁固德拉山崗上.是仰光市的地標。

          大金塔始建于公元前588年.相傳塔下藏有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佛發(fā).是著名佛教建筑和人類文化遺產。

          在緬甸百姓心中有至高無上的神圣地位。

          每逢月圓曰或佛教節(jié)日.大金塔都有盛大的佛事活動.香客信徒云集。

          大金塔主塔高368英尺(110多米).占地14英畝.從底至頂按壇臺、云鑼座、緣缽鐘座、飛檐座、蓮座、蕉包的次序層層砌高。

          頂部由寶傘、風標和鉆球組成。

          鑲嵌著無數的寶石翡翠.最頂端鑲有重76克拉的鉆石。

          4座中塔和64座小塔呈眾星捧月狀環(huán)繞在主塔四周。

          風格各異,錯落有致.整體合一,每座小塔的壁龕內均供奉著大小不一的佛像。

          主塔和小塔上貼滿金箔.僅主塔貼金就重達7噸多。

          大金塔上下四周懸掛1萬多枚金銀風鈴,風吹鈴動,聲傳四方,悅耳動聽。

          大金塔東、南、西、北四方建有四道正門,每門入口處均有造型獨特的緬式獅身人面獸守護。

          南門建有電梯.供國賓及外國游客登塔使用。

          塔東北角有一棵菩提古樹.相傳是從釋迦牟尼金剛寶座的圣樹苗中移植而來。

          東北角和西北角有兩座古鐘.一座約16噸。

          系1778年緬王捐鑄。

          另一座約40噸。

          系1841年緬王捐鑄。

          塔南側為大金塔博物館。

          陳列著信徒捐贈的佛像、金銀器皿和其它物品。

          甘道基皇家太湖 在高大的合歡樹和棕櫚樹叢中.皇家大湖(緬語名“甘道基”), 如一顆碧綠的翡翠鑲在仰光市區(qū),湖西的高崗上矗立著金光燦爛的大金塔;湖東是美麗的卡拉威宮,湖北面是綠樹成蔭的昂山公園,湖岸環(huán)繞著木走廊,是散步和欣賞湖濱美景的好地方,湖北建有一寬大的柚木平臺,是遠眺、拍攝大金塔和卡拉威宮的絕佳位置,在這里還可以觀賞倒印在湖中美麗的日出和醉人的日落。

          卡拉威宮 卡拉威宮是緬甸風格的代表性建筑,設計別具匠心,造型為兩只傳說中的神鳥——妙聲鳥.背馱一座寶塔.浮游在皇家大湖上。

          建筑周圍的雕刻及大廳內的裝飾.描繪了緬甸主要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場景,金、紅兩色是整個建筑的主體色彩.象征吉祥、安樂。

          卡拉威宮 (Karaweik Palace): 是仰光市內景點的標志之一。

          是一艘浮于湖中的鳥型大船,很有特色。

          外觀金碧輝煌,里面裝飾豪華。

          每天晚上7點至10點有緬甸民族歌舞表演,以自助餐的形式開放。

          茵萊湖(Inle Lake) 位于仰光市北部,湖面寬闊,湖水清澈.湖畔綠樹成蔭.碧草如茵,繁花似錦,湖周有多個公園,是仰光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湖邊樹叢中,風格各異的豪宅別墅、茶餐廳、賓館或隱或現。

          在湖邊的咖啡館悠閑小坐,清風習習而來,遠看藍天微云、白帆點點,讓人不禁入忘我之境。

          湖濱還有緬甸劃艇俱樂部,對這個水上項目有興趣者可以在這里花不多的錢當一次“一日會員”,由專業(yè)劃艇運動員陪你到泛舟湖上,體驗一次競技之樂。

          緬甸國賓館也建在湖畔。

          茵萊湖長22公里,寬10公里,是緬甸主要的風景區(qū)。

          茵萊湖三面環(huán)山,處于盤地中間,湖面非常寬闊,湖水的顏色隨天氣變化。

          乘船游茵萊湖是主要的旅游項目,浩瀚的湖面上有集市、菜園、寺廟、學校、工廠、酒店、參觀等。

          湖上船不多,在浩瀚的湖面上航行,正是“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 昂山市場 (Bogyoke Market) :位于市中心,是仰光市內最大的旅游工藝品市場,除供應仰光市民日常用的各種百貨外.還出售各種特色旅游紀念品、天然寶石、翡翠玉器、金銀飾品、金線繡、木雕、漆器、皮具、藤器等傳統(tǒng)工藝品.是外國游客的主要購物場所。

          是外國客人購物的天堂。

          蘇里塔Sule 位于市中心.鬧中取靜.塔高46米.塔身鍍金.塔基呈八邊形。

          據傳建成于2000多年前迎接圣物的和尚自印度返回后,以Kakusana菩薩時代的保護神Sule的名字命名。

          周圍遍布出售工藝品的攤販。

          波特濤塔Botataung 又名千佛塔.與Sule塔同時建成。

          據傳從印度來的護送圣物的千佛陪葬于此。

          1943年被皇家空軍炸毀.20世紀下半葉重建。

          重建中發(fā)現了許多2000多年前的文物和珠寶。

          游客可進入塔身內部觀賞保存圣物的密室。

          巧達吉臥佛塔 塔內有長70米的臥佛雕塑。

          雕塑完成于1907年,20世紀60年代重修。

          佛腳上的108種佛跡清晰可見。

          旁邊的英文說明逐一解釋各種佛跡的含義。

          中心公園 位于仰光市政廳附近的中心公園,又叫瑪哈班都拉廣場,是為紀念抗擊英殖民者的民族英雄班都拉將軍而得名。

          公園中央的獨立紀念碑高42.72米,像一枚刺向蒼穹的寶劍,象征著緬甸的自由與獨立神圣不可侵犯.也向后人講述著班都拉將軍為爭取緬甸獨立而犧牲的英雄事跡。

          公園邊的仰光市政廳,是一黃色的緬式風格建筑,外觀莊重、裝飾精美,游客均會到此拍照留念。

          珠寶展覽館 1992年建成,由南、北兩樓組成,南樓設有珠寶拍賣廳和貴賓休息室,每年的珠寶交易會和玉石拍賣會均在此舉行。

          兩樓間安放著緬甸的國寶…33噸的老坑玻璃種玉石,當年緬甸政府用大隊官兵,歷時數月才從開采地運到此處。

          北樓是一幢4層建筑,頂層為珠寶和礦藏展覽廳,陳列著緬甸自獨立以來收藏的各種國寶級珠寶玉石珍品,令人在大開眼界之余更增加不少知識。

          其中有個展臺展示的是玉石的等級和分類,玉石愛好者是非看不可。

          展廳北側還陳列著緬甸主要礦藏示意圖,展有緬甸的各種礦產樣品.并配有一個緬甸地圖沙盤,全緬各地的主要礦藏一目了然。

          其余樓層為珠寶首飾銷售廳,游人在此可以購買到各種珠寶飾品 觀音古廟 位于唐人街.由第一代華人移民所建,供奉著從故土請去的觀音娘娘.歷來香火旺盛.緲緲香煙中散發(fā)著暖暖的鄉(xiāng)情。

          國家歷史博物館 位于PYAY大街的使館區(qū).從歷史、宗教、工藝等多方面介紹緬甸歷史,一樓展示緬甸歷史上歷朝的珍寶,二樓展示各類佛教藝術品,三樓是繪畫為主的藝術品。

          丁茵水中佛塔 丁茵(Thanlyin)的水中佛塔(KyauktanYele Pagoda),在眾多緬甸塔群中獨樹一幟,別具匠心,塔群建在河中心的小島上,需乘渡船方能到達。

          信徒在這里放生魚,是該地的一大特色。

          沿途可觀賞丁茵大橋,Kyaik Kauk Pagoda、以及具有濃郁殖民色彩的丁茵(Thanlyin)小鎮(zhèn),沿途秀麗的田園風光和綠樹叢中點綴的緬式高腳茅屋也別有一番風情。

          如果時間富余,可在途中的椰林餐廳稍事休息.,品嘗緬式小吃,體會一把忙里偷閑的田園夕樂。

          二戰(zhàn)英軍公墓 為緬懷二戰(zhàn)時期犧牲在緬甸的英國士兵,英國政府和緬甸政府在仰光郊區(qū)桃疆為他們建了一座紀念他們的公墓。

          特色建筑 仰光作為曾經的殖民城市.多座建筑保留了西方建筑風格.還有西式風格與緬甸特色的混合建筑.更具藝術色彩和視覺美感.如仰光市政廳、天主教堂、海關大樓、仰光火車站等。

          緬甸孟拉的情況!!!

          孟拉是東部第四特區(qū)首府,現已全面禁絕鴉片種植和毒品買賣了. 孟拉說是市,其實規(guī)模同中國的鎮(zhèn)差不多大。

          市區(qū)中心的高坡上,矗立著高18米、占地2544平方米的緬中友誼和平塔。

          和平塔的主體造型為葫蘆狀,雕刻精致。

          與和平塔遙遙相望的群山腳下,靜臥著一尊身披棕色袈裟、右手支撐面部的特大“遼多母”臥佛。

          臥佛面部既寧靜端莊,又不失灑脫超然,永遠帶著懾人心魄的微笑,很有點神秘微笑的精髓。

          孟拉的街道不太寬,少有聳入云天的高層建筑物,一幢幢具有緬甸民族特色的房子排列在街道兩旁,還辟有豪華的華人新村,是中國僑民聚居之地。

          市里每一位營業(yè)員都會說漢語普通話,而且不少人正是中國及其子女來這里做跨國珠寶生意的。

          我在一家珠寶店選購泰金首飾,恰好營業(yè)員是一位來自宜昌的“湖北老鄉(xiāng)”,身在異國,鄉(xiāng)音無改,很有點兒“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的熱乎勁,一口氣竟侃了半個小時。

          據導游小姐依香說,緬甸邊民售貨最愿意接受的是人民幣,因為中國社會,人民幣信用價值極高,而緬甸本土的紙幣、硬幣,反倒成為入境游客購買的旅游紀念品,其價格是遠遠低于面值的。

          在孟拉,最受游人青睞的當屬珠寶玉器。

          緬甸的珠寶玉器在國際上久負盛名,珠寶店里,不僅翡翠玉器琳瑯滿目,泰金首飾金光閃爍,而且到處擺放著儀器,只要你走近柜臺,不論買與不買,營業(yè)員都會耐心細致地向你介紹珠寶知識。

          你買下以后,店里會及時開出中文發(fā)票,并送你一張中文質量信譽卡。

          市里還設有權威的珠寶玉器鑒定中心,如果發(fā)現有假貨,可以憑發(fā)票、信譽卡當即調換、退款,甚至罰以10倍的賠款。

          最值得一提的是,孟拉的每一家珠寶店內,都設有專供顧客休息的坐椅和免費飲用的茶水,無論是購物還是參觀,都可以隨意坐下飲茶,絕對沒有人收你的茶水費或嫌你在店內坐久了。

          傣族是孟拉市的最大民族,這里傣族人的民族習俗、宗教信仰、文字語言、生活習慣,同我國的傣族同胞是一樣的。

          在這座美麗的異國小城里,隨處可觀賞到優(yōu)美動人的傣族歌舞,品嘗到鮮嫩脆香的傣家燒烤,以及手抓飯、竹筒茶的綿綿風味。

          綠水潺潺的楠馬河畔,還時而可見傣家姑娘露天浴的情景,使人恍若置身于的傣家竹樓,徜徉在流光溢彩的瀾滄江畔,全然忘卻了出國過境的陌生之感。

          聲明 :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所有

          友情鏈接

          心理測試 圖片大全 壁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