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雨中思念的句子有哪些
落寞凄寂人影瘦,孤燈殘?jiān)卤M思憂; 身心鎖愁撫琴亂,風(fēng)攜癡情獨(dú)倚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張九齡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孟浩然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fēng)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 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dú)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米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辛棄疾 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
漸上遠(yuǎn)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寧》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
月明圓嶠人千里,風(fēng)急輕帆燕一行。
張煌言《舟次中秋》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千年一怨,也只有蘇軾,酒醉以后,幽怨明月,為何月圓人不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人生不如意常十之八九,世人啊,知足常樂。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獨(dú)上西樓,月如鉤 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詞句)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
”(李商隱詩句) “秋霜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
(江淹別賦)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張若虛詩句) 月上西樓,清輝照人,癡心一縷,相思一片,悠悠隨月,飄飛千里。
明月明月,你是怨婦的相思情,相思魂。
“長夜不得眠,明月何灼灼,相聞散喚聲,虛應(yīng)空中諾”。
(子夜歌)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曹植七哀詩)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詩句) 這里的明月已經(jīng)化為濃濃的鄉(xiāng)情。
花間一壺酒,獨(dú)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月下獨(dú)酌》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李白《關(guān)山月》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鳳棲梧》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佚名《詩經(jīng)·邶風(fēng)·擊鼓》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佚名《鳳求凰·琴歌》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fēng),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鄭愁予《賦別》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李白《三五七言》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君若揚(yáng)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曹植《明月上高樓》 凄涼別後兩應(yīng)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納蘭性德《虞美人》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張籍《節(jié)婦吟》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jié)一段塵緣。
-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 嗟余只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陳衡恪《題春綺遺像》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啟超《臺灣竹枝詞》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徐干《室思》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司馬光《西江月》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天不老,情難絕。
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jié)。
-張先《千秋歲》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fēng)露立中宵。
-黃景仁《綺懷詩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商隱《無題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李商隱《暮秋獨(dú)游曲江》 人到情多情轉(zhuǎn)薄,而今真?zhèn)€不多情。
-納蘭性德《攤破浣溪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張仲素《燕子樓》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一》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
-李商隱《無題》 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
-張可久《塞鴻秋》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 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箇安排處。
-李冠《蝶戀花》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蘇軾《江城子》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佚名《詩經(jīng)·唐風(fēng)·綢繆》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白居易《長恨歌》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文廷式《蝶戀花》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曹雪芹《枉凝眉》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李商隱《無題》 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
-況周頤《減字浣溪沙》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歐陽修《玉樓春》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
-歐陽修《玉樓春》 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
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雨霖鈴》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fù)相思意。
-李之儀《卜算子》 落花人獨(dú)立,微雨燕雙飛。
-晏幾道《臨江仙二首其二》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陳陶《隴西行》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辛棄疾《摸魚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蘇武《結(jié)發(fā)為夫妻》 尋好夢,夢難成。
況誰知我此時情。
枕前淚共簾前雨,隔箇窗兒滴到明。
-聶勝瓊《鷓鴣天》 一場寂寞憑誰訴。
算前言,總輕負(fù)。
-柳永《晝夜樂》 天長路遠(yuǎn)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李白長相思二首其一》 不要因?yàn)橐苍S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yàn)橐苍S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
-席慕蓉《印記》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范成大《車遙遙篇》 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戴叔倫《相思曲》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柳永《雨霖鈴》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顧敻《訴衷情》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魚玄機(jī)《江陵愁望有寄》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隱《無題六首其六》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yuǎn)。
-樂婉《卜算子》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溫庭筠《楊柳枝》 忍把千金酬一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戀花》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晏殊《玉樓春》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終身誤》 人如風(fēng)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周邦彥《玉樓春》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曹雪芹《紅豆詞》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蝶戀花二首其一》 瘦影自憐秋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
-馮小青《怨》 鍾情怕到相思路。
盼長堤,草盡紅心。
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難尋。
-朱彝尊《高陽臺》 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橫塘路》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張泌《寄人》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劉禹錫《竹枝詞四首其二》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晏殊《山亭柳·贈歌者》 明月樓高休獨(dú)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蘇幕遮》 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
-陳叔達(dá)《自君之出矣》 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
-蘇武《結(jié)發(fā)為夫妻》 休言半紙無多重,萬斛離愁盡耐擔(dān)。
-陳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妾似胥山長在眼,郎如石佛本無心。
-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韋莊《女冠子二首其一》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佚名《涉江采芙蓉》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fēng)十里柔情。
-秦觀《八六子》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晏幾道《鷓鴣天三首其一》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柳永《雨霖鈴》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晏殊《玉樓春》 唯將終夜長開眼,報(bào)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jié)。
-韋莊《應(yīng)天長》 相思一夜梅花發(fā),忽到窗前疑是君。
-盧仝《有所思》 直緣感君恩愛一回顧,使我雙淚長珊珊。
-盧仝《樓上女兒曲》 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牋費(fèi)淚行。
-晏幾道《鷓鴣天三首其二》 離愁漸遠(yuǎn)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歐陽修《踏莎行》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辛棄疾《鷓鴣天》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fēng)月情濃。
-曹雪芹《紅樓夢引子》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晏殊《鵲踏枝》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白居易《長恨歌》 淚縱能乾終有跡,語多難寄反無詞。
-陳端生《寄外》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蘇曼殊《本事詩》 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溫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鵲踏枝》等你 在雨中余光中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火焰,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 每朵蓮都象你 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xì)雨 永恒,剎那,剎那,永恒 等你,在時間之外 在時間之內(nèi),等你,在剎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會說,小情人 諾,這只手應(yīng)該采蓮,在吳宮 這只手應(yīng)該 搖一柄桂槳,在木蘭舟中 一顆星懸在科學(xué)館的飛檐 耳附子一般地懸著 瑞士表說都七點(diǎn)了。
忽然你走來 步雨后的紅蓮,翩翩,你走來 象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里你走來 從姜白石的詞里,有韻地,你走來
描寫雨中景色的片段
今天早上,天公不作美,下著蒙蒙細(xì)雨,妨礙了我去晨練,但我心里卻是樂滋滋的,因?yàn)榭梢孕蕾p雨中的景色,這也是一大樂趣。
早晨起來,我迅速穿好衣服,跑到陽臺上,打開窗戶,一股清涼的氣味向我撲來,好舒服哦。
瞧,那邊的房屋上,都鑲滿了晶瑩的露珠,就像一顆顆珍珠。
一個個調(diào)皮的小雨點(diǎn),淘氣地落在馬路上、樹葉上,像一個個小孩兒在捉迷藏,多可愛呀
看,在馬路上的汽車、自行車,都為了安全而放慢了速度,很有秩序地行駛著。
我被這景色吸引了,就打著傘來到附近的廣場。
來到那兒,簡直跟仙境一般。
翠綠色的草坪,正貪婪的吮吸著春天的乳汁;各色鮮艷的花,正清洗著自己美麗的秀發(fā);帶黃色的嫩葉的枝條,正揮舞著綠色的絲條。
我微微地舔了舔這水,沒想到這水很甜,就像仙女用枝條撒下來的圣水。
現(xiàn)在,快要進(jìn)入梅雨時節(jié),雨量較大,一個個凹進(jìn)去的小洞,都被云娃娃的“眼淚”填滿了,泥土也非常喜歡這水,好讓她的“孩子”喝個飽。
啊
好一派美景,好一派生機(jī)勃勃的景象,雨中的景色多么美妙
我盡量地吸著早晨的新鮮空氣,大自然,你是多么奇妙
三、詩人揮毫競繪雨:交流關(guān)于寫雨的詩歌 雨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也是一種自然景觀。
每當(dāng)天下雨時,許多人特別是文人往往將雨當(dāng)成一種自然景象來觀賞。
朦朦細(xì)雨、傾盆大雨、暴風(fēng)聚雨……各種各樣的雨態(tài)以及下雨時風(fēng)聲雨聲、電閃雷鳴的氣勢和聲色等,很容易使文人墨客觸生情,涌動文思,所謂“片云頭上黑,應(yīng)是雨催詩”(唐?杜甫)是也,故古人常常將對雨的觀察和感悟賦于詩文。
縱觀華夏民族的文學(xué)畫廓,寫雨的詩文很多,而且不乏名篇佳句。
寫雨的詩 杜甫:“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dú)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時節(jié),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潤的時節(jié)。
但春雨貴如油,春天下雨,豈不是“好雨”
一個“好”字,把作者的見春飄然而下的喜悅心情表現(xiàn)得頗為充分。
三、四句言春雨伴隨著微風(fēng)夜來,悄無聲息地滋潤萬物,寫春雨的作用,筆墨細(xì)膩。
末兩句寫清晨看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潤下,紅潤一片,花因飽含雨水而重、而濃,寫的情深意切。
全詩通篇無一“喜”字,但喜悅之情卻溢于言表。
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詩人以飽滿的激情盛贊小雨,于小中見大,于景中寓理寓情。
的“小雨“比喻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潤澤,連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細(xì)雨中草色微綠,近看不覺而遠(yuǎn)視泛青。
最后歸結(jié)為”一年春好處“,連帝王宮苑的景色也比不過了。
初春的景色被描繪的細(xì)膩真切。
曾幾《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一夕驕陽轉(zhuǎn)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濕了也顧不得,表達(dá)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guān)注。
蘇軾:“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
天外黑風(fēng)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全詩生動地寫出了暴風(fēng)驟雨來臨前后的景象:雷聲轟鳴,烏云密布,黑風(fēng)從天外刮來,大海為之豎立,足見其兇猛;大雨隨風(fēng)飛騰,由浙東橫過大江,足見其急驟。
湖海水漲,雷聲鏗鏘,詩人的才思也在暴風(fēng)雨的催促下迸發(fā)出來。
秦觀:“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寫輕雷響過,春雨淅瀝而下。
雨后初晴,陽光好象在剛剛被雨洗過的碧瓦間浮動。
春雨過后,芍藥含淚,情意脈脈;薔薇橫臥,嬌態(tài)可掬。
雖主要寫雨后的景致,卻透露出對春雨滋潤之功的稱頌。
除了專門寫雨的詩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詩作中多有描寫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
”(晉?張協(xié))形容雨如散落的絲線一般密集。
“殘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寫夏日驟雨初停,斷虹出現(xiàn)在天邊,上漲的湖水從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濕桃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唐?僧志南)杏花綻開時節(jié)的細(xì)雨,親切地將要打濕衣服;揚(yáng)著柳枝的微風(fēng)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詩人即景寓情,給人以禪的意境。
“微雨池塘見,好風(fēng)襟袖知”(唐?杜枚)微雨飄灑,籠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橫生;好風(fēng)吹來,襟袖都生溫馨之意。
“雨急山溪漲,云迷嶺樹低。
”(唐?戴叔倫)描寫了詩人在靈巖寺(坐落于濟(jì)南市郊長清縣方山之陽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見的雨中山間景色。
“細(xì)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唐?劉長卿《別嚴(yán)士元》)細(xì)雨濕衣,不顯其形;閑花落地,不聞其聲,可謂描寫入微。
“細(xì)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
”(唐?杜甫《水檻遣心二首》之一)唯“細(xì)雨”,魚方上浮,若大雨則伏而不出;唯“微風(fēng)”,燕子方斜,若大風(fēng)亦伏而不翔。
對微風(fēng)細(xì)雨中的景物體察入微,描繪的情趣盎然。
“澗底松搖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唐?杜荀鶴《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以颯颯的雨聲比喻高松搖晃之聲,使得景物饒有意趣。
“柳枝經(jīng)雨重,松色帶煙深。
”(唐?張謂《郡南亭子宴》)柳枝帶雨,枝葉增重,煙雨之中,松色深重。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春潮怒漲,暮雨急驟,行人斷蹤,野渡舟橫,動靜相映,更顯出野渡的清幽。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花。
”(宋?趙師秀《有約》)描繪了江南黃梅天多雨、處處蛙鳴的鄉(xiāng)村景致。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宋?歐陽修《田家》)遠(yuǎn)處鳩聲悅耳,近處杏花映日,動靜相宜,聲色互襯,展現(xiàn)出江南農(nóng)家雨后新晴的明媚春光。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之一)春風(fēng)春雨,滋潤大地,草木萌發(fā),百花開放,織成一幅生機(jī)盎然的春景圖。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寫烏云翻滾如墨,夏日的陣雨云尚未來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動的珍珠般的雨點(diǎn)也撲天蓋地地打向了船艙。
“風(fēng)如拔山努,雨如決河傾。
”(宋?陸游《大風(fēng)雨中作》)寫出了風(fēng)狂雨猛的態(tài)勢。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
”(明?李攀龍《廣陽山道中》)雷聲轟鳴,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傾注,煙云滾滾,似萬座山峰迎面撲來,寫出了大雷雨的氣勢。
“一雁下投天盡處,萬山浮動雨來初。
”(清?查慎行《登寶婺樓》)上句寫暴雨來臨,大雁疾飛避雨;下句寫暴雨來勢迅猛,萬山似在雨中浮動。
另外,借雨起興抒情的詩也不少。
如:“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
”(《詩?鄭風(fēng)?風(fēng)雨》)原是寫風(fēng)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雞亂叫的情景,現(xiàn)用以喻指政治昏暗、人民渴望社會清明的狀況。
“秋風(fēng)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唐?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漫漫的湘江之濱,秋風(fēng)勁吹,荷花競發(fā),景色頗佳;而千村萬戶,野蔓滿墻,籠罩在沉沉暮雨之中,一片蕭索。
兩句相對,以佳景更襯生民艱難憔悴之意。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人望著窗外綿綿不斷的秋雨,不禁心神飛馳,想象著歸家后與妻子在西窗下剪燭夜話,訴說自己在巴山夜雨時長夜難眠的相思。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塵雨打萍。
”(南宋?文天祥《過零丁洋》)元兵侵宋,國家遭難,山河破碎如風(fēng)吹柳絮,個人的身家性命如雨打浮萍,隨時有沉沒的危險。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dú)立蒙蒙細(xì)雨中。
”(宋?陳與義《春寒》)借在蒙蒙細(xì)雨中傲獨(dú)立的海裳花,寄寓作者與強(qiáng)暴勢力不妥協(xié)的精神。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唐?許渾《咸陽城東樓》)真切地寫出了山雨來臨前城樓風(fēng)狂的情景,后來喻指重大事件即將發(fā)生前的緊張氣氛。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春夜幽居小樓,整夜聽著風(fēng)雨之聲,想到杏花得雨綻蕾,明晨雨霽,叫賣杏花之聲傳來,心境不禁這之開朗。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宋?徐俯《春游湖》)春雨中游湖,橋斷被阻,何其悵惘;忽然間,柳陰下小舟悠悠而來令人喜出望外
未言情,而情卻微妙地表達(dá)于曲折的細(xì)節(jié)描述之中。
“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
”(元?虞集《聽雨》)詩人在京城住了多年,不再像當(dāng)年那樣那樣對故鄉(xiāng)有強(qiáng)烈的思念,但思鄉(xiāng)之情一直郁結(jié)在心頭,那一陣淅淅瀝瀝的春雨,不由得勾起了作者對江南春色的思戀。
雨的美句美段美文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
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xì)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樹葉卻綠得發(fā)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diǎn)點(diǎn)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
在鄉(xiāng)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nóng)民,披著蓑,戴著笠的。
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朱自清《春》2. 跟著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將潤如油膏 去看牧場就要抽發(fā)忍冬的新苗 繞著池塘跟跳躍的魚兒說聲好 去聽聽溪水練習(xí)新編的洗衣謠 3.云還沒鋪滿了天,地上已經(jīng)很黑,極亮極熱的晴午忽然變成黑夜了似的。
風(fēng)帶著雨星,像在地上尋找甚么似的,東一頭西一頭的亂撞。
北邊遠(yuǎn)處一個紅閃,像把黑云掀開一塊,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風(fēng)小了,可是利颼有勁,使人顫抖。
一陣這樣的風(fēng)過去,一切都不知怎好似的,連柳樹都驚疑不定地等著點(diǎn)甚么。
又一個閃,正在頭上,白亮亮的雨點(diǎn)緊跟著落下來,極硬的,砸起許多塵土,土里微帶著雨氣。
幾個大雨點(diǎn)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兩下。
雨點(diǎn)停了,黑云鋪勻了滿天。
又一陣風(fēng),比以前的更厲害,柳枝橫著飛,塵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風(fēng)、土、雨,混在一處,聯(lián)成一片,橫著豎著都灰茫茫、冷颼颼,一切的東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樹,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亂,全響,全迷糊。
風(fēng)過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條條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陣,地上射起了無數(shù)的箭頭,房屋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幾分鐘,天地已經(jīng)分不開,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橫流,成了灰暗昏黃,有時又白亮亮的,一個水世界。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五、雨中品古詩 1.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宋?徐俯《春游湖》 2.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宋.蘇軾《元月廿七日望湖樓醉書》 雨天讀古詩雨天最是讀古詩的日子。
鑒開半畝方塘,拉上雨做的窗簾,便彌漫起一派古典的氣息。
無需綠蔭長椅的悠閑與舒適,謝絕鳥語花香的繁華與熱鬧,只讓綿綿紛紛的雨,滋潤饑渴的心田。
遠(yuǎn)離世人擁擠,甩掉一個“累”字,獨(dú)自鉆進(jìn)屬于自己的三味書屋,讓倦怠了塵俗的眼睛,在古詩的字里行間休憩。
于是有相思淚,點(diǎn)點(diǎn)滴滴,濕了芭蕉;有故鄉(xiāng)情,迷迷蒙蒙,籠上阡陌;有絲竹韻,淋淋漓漓,灑向驛路;于是有客舍有柳色有溪水有蛙鳴;有杏花村有酒旗風(fēng)有巴山夜有西窗燭;有水村山郭有天街皇都有野徑黑云有江船明火;有牧童的短笛有漁翁的箬笠有前山的翠微有南朝的樓臺;有含春淚的芍藥有臥曉枝的薔薇有夜上灘的鯉魚有系垂楊的畫舫舟;于是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問路;陸放翁臥聽夜闌,僧志南杖過橋東;易安居士嘆綠肥紅瘦,誠齋主人賞荷心呈珠;張志和泛舟垂釣不須歸,蘇東坡淡妝濃抹擬西湖; 于是總是太多的于是,攜一列各領(lǐng)風(fēng)騷的代出才人,在沾衣欲濕的氛圍中如燕斜翔…… 噢,雨天讀古詩,讀得清清爽爽,讀得恍恍惚惚;讀得輕輕松松,讀得沉沉重重;讀得歡歡欣欣,讀得悲悲戚戚。
雨天讀古詩,把自己也讀成一首雨中的詩,飄逸在“草色遙看近卻無”的郊原上,淅淅瀝瀝地…… 六、駐足觀雨 高樓觀暴風(fēng)雨文/吳大霓 天氣悶熱得令人煩躁,走到陽臺上,依然喘不過氣來。
片刻,外面白亮的世界突然陰沉下來,黑幕急遽地壓向大地。
起風(fēng)了,風(fēng)帶著雨點(diǎn),東一點(diǎn)西一點(diǎn)地亂撞。
這時,只見樹上的鳥兒驚得振翅狂飛,樓下行人像避瘟疫似地尋找歸途。
說時遲,那里快,當(dāng)高樓里的人還未完全反應(yīng)過來的時候,雨滴像百萬大軍從天而降,滂沱大雨鋪天蓋地
雨像瘋狂的野獸,帶著巨大的怒吼聲,不顧一切宣泄著
平時在高樓上感覺到的和煦的風(fēng),突然變了臉,怒吼著,配合著大雨掃向大地,電線不停地晃蕩,大樹像著了魔似地狂舞,樹葉被吹得背面朝天,最靠近樓房的樹梢反復(fù)掃刷著墻面,樹根像在奮力掙脫地面…… 雨仍在狂瀉,一眼看去,大地不清晰了,眾多的高樓只看到鄰近幾座的輪廓,水塔只剩下模糊的身影,大路也隱形匿跡了……水連天,天連水,氤氳一片。
突然,混沌的黑壓壓的天際裂開了,露出了不規(guī)則的幾組線條,無比強(qiáng)烈的光從線條里閃射出來,伴隨著令人震耳欲聾的巨大轟鳴,為狂風(fēng)暴雨吶喊助威。
風(fēng)狂雨暴,電閃雷鳴,攪得地動山搖
十分鐘過去,雷電停了,風(fēng)也收斂了一些,視野又清晰了起來。
“天箭”仍不斷地射向屋面,每片瓦里都形成奔流不息的“瀑布”沖向地面,匯合著高樓排水管沖出的水墻和大樹下流淌的水……于是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河流”,呼嘯前進(jìn),奔流不息,奔向平坦寬闊的馬路,奔向大江大河。
一時排水不及,又形成或大或小的“平湖”,光可鑒人。
風(fēng)慢慢停了,雨慢慢止了,大樹仍然巍立;一幢幢大樓經(jīng)過“灑掃”,水汽蒸蒸,矮房子的屋頂經(jīng)雨沖刷一新,水靈靈的,近觀遠(yuǎn)眺,一派嶄新的世界
散文欣賞 雨的隨想汪國真有時,外面下著心卻晴著;又有時,外面晴著心卻下著雨。
世界上許多東西在對比中讓你品味。
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
不過,無論什么樣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難忘。
雨有一種神奇:它能彌漫成一種情調(diào),浸潤成一種氛圍,鐫刻成一種記憶。
當(dāng)然,有時也能瓢潑成一種災(zāi)難。
春天的風(fēng)沙,夏天的溽悶,秋天的干燥,都使人們祈盼著下雨。
一場雨還能使空氣清新許多,街道明亮許多,“春雨貴如油”,對雨的渴望不獨(dú)農(nóng)人有。
有雨的時候既沒有太陽也沒有月亮,人們卻多不以為許。
或許有雨的季節(jié)氣候不冷,讓太陽一邊涼快會兒也好。
有雨的夜晚則另有一番月夜所沒有的韻味。
有時不由讓人想起李商隱“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難得的愜意。
聽著雨水輕輕扣擊大葉楊或梧桐樹那闊大的葉片時沙沙的聲響,那種滋潤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 克萊德曼鋼琴下流淌出的《秋日私語》般雅致的旋律也難以比較。
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無與倫比 。
一對戀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尋常不過。
但下雨天手中魔術(shù)般又多了一把淡藍(lán)色的小傘,身上多了件米黃色的風(fēng)衣,那效果又截然不同。
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輕是一幅耐讀的圖畫。
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多。
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詩或者有詩如雨,便覺得好奇。
七:抒我情 聽聽那冷雨 余光中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
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使在夢里,也似乎把傘撐著。
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
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過金門街到廈門街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雨里風(fēng)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這樣子的臺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雨的。
這種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從安東尼奧尼那里來的。
不過那一塊土地是久違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jì),即使有雨,也隔著千山萬水,千傘萬傘。
二十五年,一切都斷了,只有氣候,只有氣象報(bào)告還牽連在一起。
大寒流從那塊土地上彌天卷來,這種酷冷吾與古大陸分擔(dān)。
不能撲進(jìn)她的懷里,被她的裙邊掃一掃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這樣想時,嚴(yán)寒里竟有一點(diǎn)溫暖的感覺了。
這樣想時,他希望這些狹長的巷子永遠(yuǎn)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門街到廈門街,而是金門到廈門。
他是廈門人,至少是廣義的廈門人,二十年來,不住在廈門,住在廈門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
不過說到廣義,他同樣也是廣義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兒,五陵少年。
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時代了。
再過半個月就是清明。
安東尼奧尼的鏡頭搖過去,搖過去又搖過來。
殘山剩水猶如是。
皇天后土猶如是。
紜紜黔首紛紛黎民從北到南猶如是。
那里面是中國嗎
那里面當(dāng)然還是中國,永遠(yuǎn)是中國。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遙指已不再,劍門細(xì)雨渭城輕塵也都已不再。
然則他日思夜夢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報(bào)紙的頭版標(biāo)題里嗎
還是香港的謠言里
還是傅聰?shù)暮阪I白鍵馬思聰?shù)奶瓝芟?/p>
還是安東尼奧尼的鏡底勒馬洲的望中
還是呢,故宮博物院的壁頭和玻璃櫥內(nèi),京戲的鑼鼓聲中太白和東坡的韻里
杏花。
春雨。
江南。
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nèi)ィ灰獋}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dāng)必然長在。
因?yàn)橐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
太初有字,于是漢族的心靈,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diǎn)點(diǎn)滴滴,滂滂沱沱,淅瀝淅瀝淅瀝,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視覺上的這種美感,豈是什么所能滿足
翻開一部《辭源》或《辭?!?,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顏千變?nèi)f化,便悉在望中,美麗的霜雪云霞,駭人的雷電霹雹,展露的無非是神的好脾氣與壞脾氣,氣象臺百讀不厭門外漢百思不解的百科全書。
聽聽,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
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雨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
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峽的船上,清明這季雨。
雨是女性,應(yīng)該最富于感性。
雨氣空蒙而迷幻,細(xì)細(xì)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diǎn)點(diǎn)薄荷的香味。
濃的時候,竟發(fā)出草和樹沐發(fā)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氣,也許那竟是蚯蚓和蝸牛的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也許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許古中國層層疊疊的記憶皆蠢蠢而蠕,也許是植物的潛意識和夢吧,那腥氣。
第三次去美國,在高高的丹佛山居了兩年。
美國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
天,藍(lán)似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眼睛;地,紅如印地安人的肌膚;云,卻是罕見的白鳥。
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飄云牽霧。
一來高,二來干,三來森林線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國詩詞里“蕩胸生層云”,或是“商略黃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難睹的景象。
落基山嶺之勝,在石,在雪。
那些奇巖怪石,相疊互倚,砌一場驚心動魄的雕塑展覽,給太陽和千里的風(fēng)看。
那雪,白得虛虛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皚皚不絕一仰難盡的氣勢,壓得人呼吸困難,心寒眸酸。
不過要領(lǐng)略“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的境界,仍須回中國。
臺灣濕度很高,最饒?jiān)茪怆硽栌暌饷噪x的情調(diào)。
兩度夜宿溪頭,樹香沁鼻,宵寒襲肘,枕著潤碧濕翠蒼蒼交疊的山影和萬籟都歇的岑寂,仙人一樣睡去。
山中一夜飽雨,次晨醒來,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靜中,沖著隔夜的寒氣,踏著滿地的斷柯折枝和仍在流瀉的細(xì)股雨水,一徑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彎彎,步上山去。
溪頭的山,樹密霧濃,蓊郁的水氣從谷底冉冉升起,時稠時稀,蒸騰多姿,幻化無定,只能從霧破云開的空處,窺見乍現(xiàn)即隱的一峰半壑,要縱覽全貌,幾乎是不可能的。
至少入山兩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頭諸峰玩捉迷藏的游戲,回到臺北,世人問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閑,故作神秘之外,實(shí)際的印象,也無非山在虛無之間罷了。
云繚煙繞,山隱水迢的中國風(fēng)景,由來予人宋畫的韻味。
那天下也許是趙家的天下,那山水卻是米家的山水。
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筆像中國的山水,還是中國的山水上紙像宋畫。
恐怕是誰也說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觀,更可以聽。
聽聽那冷雨。
聽雨,只要不是石破天驚的臺風(fēng)暴雨,在聽覺上總是一種美感。
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diǎn)凄涼,凄清,凄楚。
于今在島上回味,則在凄楚之外,更籠上一層凄迷了。
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jīng)不起三番五次的風(fēng)吹雨打。
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
二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
三打白頭聽雨在僧廬下。
這便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十年前,他曾在一場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
雨,該是一滴濕漓漓的靈魂,在窗外喊誰。
雨打在樹上和瓦上,韻律都清脆可聽。
尤其是鏗鏗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樂,屬于中國。
王禹□在黃岡,破如椽的大竹為屋瓦。
據(jù)說住在竹樓上面,急雨聲如瀑布,密雪聲比碎玉。
而無論鼓琴,詠詩,下棋,投壺,共鳴的效果都特別好。
這樣豈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任何細(xì)脆的聲響,怕都會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過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濕濕的流光,灰而溫柔,迎光則微明,背光則幽黯,對于視覺,是一種低覺的安慰。
至于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yuǎn)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夾著一股股的細(xì)流沿瓦槽與屋檐潺潺瀉下,各種敲擊音與滑音密織成網(wǎng),誰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輪。
“下雨了.”溫柔的灰美人來了,她冰冰的纖手在屋頂指弄著無數(shù)的黑鍵啊灰鍵,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黃昏。
在古老的大陸上,千屋萬戶是如此。
二十多年前,初來這島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
先是天黯了下來,城市像罩在一塊巨幅的毛玻璃里,陰影在戶內(nèi)延長復(fù)加深。
然后涼涼的水意彌漫在空間,風(fēng)自每一個角落里旋起,感覺得到,每一個屋頂上呼吸沉重都覆蓋著灰云。
雨來了,最輕的敲打樂敲打這城市,蒼茫的屋頂,遠(yuǎn)遠(yuǎn)近近,一張張敲過去,古老的琴,那細(xì)細(xì)密密的節(jié)奏,單調(diào)里自有一咱柔婉與親切,滴滴點(diǎn)點(diǎn)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時在搖籃里,一曲耳熟的童謠搖搖欲睡,母親吟哦鼻音與喉音。
或是在江南的澤國水鄉(xiāng),一大筐綠油油的桑葉被嚙于千百頭蠶,細(xì)細(xì)瑣瑣屑屑,口器與口器咀咀嚼嚼。
雨來了,雨來的時候瓦這么說,一片瓦說,千億版瓦說,輕輕地奏吧沉沉地彈,徐徐地叩吧撻撻地打,間間歇歇敲一個雨季,即興演奏從驚蟄到清明,在零落的墳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億片瓦吟。
在日式的古屋里聽雨,聽四月,霏霏不絕的黃霉雨,朝夕不斷,旬月綿延,濕粘粘的苔蘚從石階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
到七月,聽臺風(fēng)臺雨在古屋上一夜盲奏,千尋海底的熱浪沸沸被狂風(fēng)挾來,掀翻整個太平洋只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壓下,整個海在他的蝸殼上嘩嘩瀉過。
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煙一般的紗帳里聽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撲來,強(qiáng)勁的電琵琶忐忐忑忑,彈動屋瓦的驚悸騰騰欲掀起。
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墻上打在闊大的芭蕉葉上,一陣春瀨瀉過,秋意便彌漫日式的庭院了。
在日式的古屋里聽雨,春雨綿綿聽到秋雨瀟瀟,從少年聽到中年,聽聽那冷雨。
雨是一種單調(diào)而耐聽的音樂是室內(nèi)樂是室外樂。
戶內(nèi)聽聽,戶外聽聽,冷冷,那音樂。
雨是一種回憶的音樂,聽聽那冷雨,回憶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橋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濕布谷咕咕的啼聲。
雨是潮潮潤潤的音樂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yàn)橛晔亲钭钤嫉那么驑窂挠洃浀谋硕饲闷稹?/p>
瓦是最最低沉的樂器灰蒙蒙的溫柔覆蓋著聽雨的人,瓦是音樂的雨傘撐起。
但不久公寓的時代來臨,臺北你怎么一下子長高了,瓦的音樂竟成了絕響。
千片萬片的瓦翩翩,美麗的灰蝴蝶紛紛飛走,飛入歷史的記憶。
現(xiàn)在雨下下來,下在水泥的屋頂和墻上,沒有音韻的雨季。
樹也砍光了,那月桂 都是我抄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guān)于雨中的詩句
我簡單的提一下,若果有你滿意的,后面附有出處,你可以具體找一下: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diǎn)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王維:《山居秋瞑》) 3.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7.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江雨靡靡江草齊 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雨過天青云破處 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 大雨落幽燕 白雨亂珠跳入船 好雨知時節(jié) 夜來風(fēng)雨聲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落花人獨(dú)立, 微雨燕雙飛.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diǎn)雨山前. 寒雨連江夜入?yún)? 平明送客楚山孤.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煙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晴卻有晴 一蓑煙雨任平生 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已是黃昏獨(dú)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
青箬笠,綠蓑 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紅樓隔雨相望冷 珠箔飄燈獨(dú)自歸 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渭城朝雨邑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習(xí)習(xí)谷風(fēng),以陰以雨 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深秋簾幕千家雨, 落日樓臺一笛風(fēng)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虞美人
下雨思念一個人的句子
雨天心情也許會和天氣一樣陰祿一些。
心情不好就會胡思亂想,而那個人是你最想的人,一亂想又想到那個人,就有點(diǎn)揮之不去的感覺,越想越思念。
可以聽聽歌把思緒放到別的地方或者什么都不想放空自己。
雨天容易憂傷也容易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