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荷花優(yōu)美的詩句大全
《小池》泉眼無聲細(xì)細(xì)樹陰照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蜻蜓立上頭。
蓮》 燕園不可采蓮,蓮葉空自田田 無魚戲在蓮中 我亦難入蓮間。
《采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殘蓮》 蕭瑟秋風(fēng)百花亡,枯枝落葉隨波蕩。
暫謝鉛華養(yǎng)生機,一朝春雨碧滿塘。
《對蓮》 古柳垂堤風(fēng)淡淡,新荷漫沼葉田田。
白羽頻揮閑士坐,烏紗半墜醉翁眠。
游夢揮戈能斷日,覺來持管莫窺天。
堪笑榮華枕中客,對蓮余做世外仙。
《訪蓮》 友人致電來,邀我游苑址。
斜風(fēng)雨數(shù)點,新月柳幾枝。
行到近春園,立觀荷花池。
蓮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癡。
小橋劃水剪荷花,兩岸西風(fēng)暈晚霞。
恍似瑤池初宴罷,萬妃醉臉沁鉛華。
——《荷花》 宋·白玉蟾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別是風(fēng)流標(biāo)格。
重重青蓋下,千嬌照水,好紅紅白白。
每悵望,明月清風(fēng)夜,甚低迷不語,妖邪無力。
終須放,船兒去,倩香深處住,看伊顏色。
——《荷花媚·荷花》 宋·蘇東坡西子湖邊水正肥,鴛鴦雙浴濕紅衣。
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風(fēng)不肯飛。
——《湖邊》 宋·崔復(fù)初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采蓮曲二首》 唐·王昌齡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
風(fēng)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yuǎn)牽衣。
——《采蓮曲》 梁·蕭綱團團堤路行無極,一株一步楊柳碧。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鬢邊簪不得。
——《東湖看荷花呈愿父》 宋·宋自遜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新荷》 唐·李群玉天機雪錦織鮫綃,艷朵亭亭倚畫橋。
無垢自全君子潔,有姿誰想六郎嬌。
翠房分菂蓮須褪,玉藕抽絲暑葉搖。
花里不妨呼凈友,采香須棹月明橈。
——《荷花》 宋·董嗣杲水中仙子并紅腮,一點芳心兩處開。
想是鴛鴦頭白死,雙魂化作好花來。
——《荷花》 宋·釋仲殊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fēng)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采蓮曲》 唐·李白曲沼芙蓉映竹嘉,綠紅相椅擁云霞。
生來不得東風(fēng)力,終作薰風(fēng)第一花。
——《荷花》 元·何中秋至皆空落,凌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從風(fēng)。
——《秋池一株蓮》 隋·弘執(zhí)恭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
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
池上憑闌愁無侶,奈此個單棲情緒!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
——《甘草子》 宋·柳永輕輕姿質(zhì)淡娟娟,點綴圓池亦可憐。
數(shù)點飛來荷葉雨,暮香分得小江天。
——《池蓮》 金·完顏疇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
——《青陽渡》 晉·樂府浦上荷花生紫煙,吳姬酒肆近人船。
更將荷葉包魚蟹,老死江南不怨天。
——《浦口竹枝》 明·袁凱平湖淼淼蓮風(fēng)清,花開映日紅妝明。
一雙鸂鶒忽飛去,為驚花底蘭橈鳴。
蘭橈蕩漾誰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嫵。
采采荷花滿袖香,花深忘卻來時路。
——《采蓮曲》 宋·鄒登龍平湖碧玉煙波闊,芰荷風(fēng)起秋香發(fā)。
采蓮女兒紅粉新,舟中笑語隔煙聞。
高系紅裙袖雙卷,不惜浮萍沾皓腕。
爭先采得隱船篷,多少相欺互相問。
吳兒蕩槳來何事,手指荷花示深意。
郎指蓮房妾折絲,蓮不到頭絲不止。
月上潮平四散歸,舟輕楫短去如飛。
斷腸脈脈兩無語,寄情流水傳相思。
——《江南曲》 宋·張耒平池碧玉秋波瑩,綠云擁扇青搖柄。
水宮仙子斗紅妝,輕步凌波踏明鏡。
——《蓮花》 宋·張文潛平波浮動洛妃鈿,翠色嬌圓小更鮮。
蕩漾湖光三十頃,未知葉底是誰蓮?自注:蓮:憐,雙關(guān)。
——《新荷》 宋·朱淑真
“看到滿池的荷花”這個句子的完整句是什么
< <荷花淀>>的作者是孫犁,他的主要風(fēng)格是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語言,清新樸素,描寫逼真,心理刻畫細(xì)膩,抒情味濃,富有詩情畫意。
從艱難的戰(zhàn)爭歲月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和人性之美。
這篇小說主要寫,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zhàn)爭這樣一個關(guān)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說選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現(xiàn)農(nóng)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在戰(zhàn)火硝煙中,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的主要作用是:渲染一種氛圍,突出人物形象和性格做鋪墊“這女人編著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
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fēng)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這幾段描寫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其一,作者選取的描寫對象本身的自然美感:月亮、女人、身下的葦席、遠(yuǎn)處的荷花淀……其二,將描寫對象的特殊組合又進(jìn)一步升華和豐富了美:月亮底下,女人編席,遠(yuǎn)處一片飄著荷花荷葉香的白洋淀……其三,話語的修辭、裝飾更增加和擴充了無限的美感:涼爽得很、干凈得很、濕潤潤的、柔滑修長、“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fēng)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再加上中間兩個自然段幾個設(shè)問引發(fā)的對白洋淀廣闊浩淼、物產(chǎn)豐美的聯(lián)想……這所有的文字中,哪里有一點點戰(zhàn)爭的味道
又哪里有一點點塵世的紛擾
作者正是要通過這種絕美的畫面,把讀者帶入一種純美的境界。
一般來說,小說的開頭都是為全篇確定基調(diào)的部分,《荷花淀》這樣的極富美感力度的開頭,顯然已把讀者帶入了一種特定氛圍,對全篇的閱讀籠罩性極強。
與此類似的這種詩情畫意般的描寫,除了中間部分有段關(guān)于白洋淀水面的正面描寫,然后就是末尾處的對于荷花淀的直接描繪。
對荷花淀的描繪其動感更強一些,而且也有意將人與荷花荷葉融為一體。
使人在領(lǐng)略荷花淀的無限美感的同時,更能深入把握其內(nèi)在精魂。
人們都知道,畫家徐悲鴻畫馬,并不簡單地是為畫那些馬的形體,而是為貫注進(jìn)一種人的精神,借以表現(xiàn)一種民族精神。
小說《荷花淀》這種畫面感極強的作品,其最終意味也正是為了體現(xiàn)一種民族的氣節(jié),如同那滿淀的荷花荷葉一樣,蓬蓬勃勃、亭亭凈植、充滿生機,這也就是《荷花淀》所創(chuàng)造的全部純美境界的深層內(nèi)涵。
實際上,這篇小說的每一幅主體畫面,都潛隱著這樣的一條基本指向,隱含著這樣一種內(nèi)在精神,作品開篇的關(guān)于女人編席的畫面描寫,基本色調(diào)就是“潔白”“銀白”“透明”,有意把月色與淀水緊密關(guān)聯(lián),雖然還沒能直接展示荷花淀的正面景色,卻通過女人的“眼光”,作了必要的引示,“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的霧,風(fēng)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寫到女人們尋夫的一段,又特別突出地寫了正午陽光下的白洋淀“水像無邊的跳蕩的水銀”。
使其與開頭的色調(diào)保持著一致并逐步向荷花淀推進(jìn),最后終于直接展現(xiàn)了“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淀”,“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到此,全部畫面融為一體,由朦朧逐漸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現(xiàn),前后畫面遞進(jìn)具有流動感,又層次分明,顯得意境深邃而高遠(yuǎn)。
“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jiān)視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們向荷花淀里搖,最后,努力的一搖,小船竄進(jìn)了荷花淀。
幾只野鴨撲楞楞飛起,尖聲驚叫,掠著水面飛走了。
就在她們的耳邊響起一排槍聲! ”這里只有兩句話,一句寫荷葉,一句寫荷花,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著作者強烈的感情。
這里是荷葉荷花,也是銅墻鐵壁,是監(jiān)視敵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敵人的戰(zhàn)場。
用這樣兩句話,作為這一部分的收尾,也就暗示最后部分將是一場消滅敵人的戰(zhàn)斗。
寫句贊美荷花的話
荷花星,我們?nèi)业焦珗@去觀花。
走進(jìn)大我一眼看見了那滿池美麗的荷花。
碧綠的像一把把撐在水面的傘。
上面布滿了晶瑩的水珠,粉紅色的荷花箭直指天空,盛開的荷花散發(fā)出清香。
我們手扶著池邊的欄桿,欣賞著艷麗的荷花。
“誰能說出荷花的好處
”爸爸一邊欣賞一邊問道。
弟弟搶著說:“荷花香,蓮蓬子可以說。
”我說:“荷花很美,它的地下莖--蓮藕也可以吃。
”爸爸說:“荷花的好處的確很多,但是有一樣最可貴:荷花雖然生長在淤泥里,可是開的花是那樣清爽干凈。
荷花不怕淤泥,而在淤泥中勇敢地生長著。
”我說:“那么荷花最可貴的是出污染而不染了
”“對。
”爸爸接著說,“做人就要像荷花那樣,無論在多么惡劣的條件下,多么復(fù)雜的環(huán)境中,都要堅持正義,保持高尚的品格。
不要做那種隨波逐流的人。
”我們一邊談?wù)撘贿吽妓?,漸漸地離開了荷花池,漸漸看不見嬌艷的荷花了。
1.解釋詞語。
隨隨波逐流:2.用“‖”給文章分段,并寫出段意。
回答一、隨波逐流: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隨著別人走。
二、1、第一段和第二段為一層:我們?nèi)业焦珗@去觀賞荷花。
2、第三段至倒數(shù)第二段為第二層:我們述說著荷花的好處和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zhì),爸爸教導(dǎo)我們要像荷花一樣做人。
3、最后一段為第三層:我們離開了荷花池,但荷花不隨波逐流的高貴品質(zhì)影響了我們。
描寫垂柳和荷花的句子有哪些
1、荷花的花瓣,潔白如玉,花里托著深綠色蓮蓬,蓮蓬向上的一面有許孔,里面睡著荷花的種 2、再細(xì)看荷花千姿百態(tài),潔白無暇,像水晶一樣純潔。
有的才只有一個青里泛白的花苞,嬌羞欲語,含苞欲放;有的只開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fù)碓诨ㄈ锱裕q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開了的,像一個個穿著潔白素凈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還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綠碧綠的蓮蓬,蓮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張張小嘴巴,正放開喉嚨大喊著:“我成熟了,快來摘啊
”荷花散發(fā)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來花蝶飛舞,嬉戲其間,令人賞心悅目。
而那調(diào)皮的蜻蜓,扇動著翅膀,從那朵花飛到另一朵花,與荷花快樂地嬉戲著。
我陶醉了,覺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風(fēng)姿綽約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
3、天又暗了一節(jié),荷塘旁的柳樹楊樹都成了一片朦朧。
荷花仿佛在空中飄蕩,飄著飄著,一只青蛙跳進(jìn)塘里,似乎吵醒了正在睡覺的荷花和荷葉。
但一陣風(fēng)吹來,荷花和荷葉搖了搖又進(jìn)入了甜美的夢香。
4、去年夏天,我去了北京清華大學(xué)的蓮橋,走近荷塘,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翠綠的荷葉,就像綠色的海洋,讓人陶醉,心境豁然開朗起來。
荷葉有小的,有大的,可愛極了。
過了一會,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像一顆顆珍珠落到了一個個碧綠的圓盤上,雨中的荷花更顯得嬌嫩,雨中的荷塘更有一番詩意,讓人流連忘返。
5、荷花可真美麗啊
紅的像翔云火炬,白的像雪,粉紅的像早上初升的太陽。
這么多的荷花真是五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
6、綠葉叢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嬌羞的少女,滿臉緋紅,微微含笑。
7、翠綠的荷葉叢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個個披著輕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佇立,嬌羞欲語;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陣陣,沁人心脾。
8、你看,那打著苞的,真像一位緬腆的小姑娘,不肯向人們露笑臉。
半開著的,像一位純潔的少女,用白嫩的手捧托著臉龐。
完全盛開的更加動人,她開朗地向人們露出美麗的笑容。
9、一望無盡的荷葉挨挨擠擠的,有的高、有的低像一個個碧綠碧綠的大圓盤。
這幅景像讓我不由想起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兩句詩。
10、天又暗了一節(jié),荷塘旁的柳樹、楊樹都成了一片朦朧。
荷花仿佛在空中飄蕩,飄著飄著,一只青蛙跳進(jìn)塘里,似乎吵醒了正在睡覺的荷花和荷葉。
但一陣風(fēng)吹來,荷花和荷葉搖了搖又進(jìn)入了甜美的夢香。
描寫荷花的精神。
圍繞出淤泥而不染。
寫一寫精神。
可以寫半句關(guān)于人的。
主要是贊美。
拜托了學(xué)霸們
荷花是圣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凈潔的象征。
重慶有多少詩人贊嘆過荷花的美麗。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鑫,婷婷,禁止。
具有這種精神的詩人也有很多,比如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