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煙雨朦朧的詩句
1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寒。
——唐朝·戴叔蘇溪亭》 原文:”蘇溪亭上草漫漫,誰風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 2、蒙蒙煙雨蔽江村,江館愁人好斷魂。
——唐朝·杜荀鶴《江夏》 原文:”蒙蒙煙雨蔽江村,江館愁人好斷魂。
自別家來生白發(fā),為侵星起謁朱門。
也知柳欲開春眼,爭奈萍無入土根。
兄弟無書雁歸北,一聲聲覺苦于猿。
“ 3、蒙蒙潤衣雨,漠漠冒帆云。
——唐朝·爆菊椅《秋江送客》 原文:”秋鴻次第過,哀猿朝夕聞。
是日孤舟客,此地亦離群。
蒙蒙潤衣雨,漠漠冒帆云。
不醉潯陽酒,煙波愁殺人。
“ 4、一葉飄然煙雨中。
——宋朝·陸游《長相思》 原文:”橋如虹。
水如空。
一葉飄然煙雨中。
天教稱放翁。
側(cè)船篷。
使江風。
蟹舍參差漁市東。
到時聞暮鍾。
“ 5、煙雨蒙蒙隔斷橋。
——宋朝·陸游《書懷》 原文:”羸馬常愁趁早朝,斥歸幸復(fù)侶漁樵。
青黃未勝溝中斷,宮徵何殊爨下焦
心樂簞瓢同鼎食,身安山澤謝弓招。
數(shù)間茅屋誰知處,煙雨蒙蒙隔斷橋。
“ 6、策策桐葉風,蒙蒙菊花雨。
——宋朝·陸游《秋懷》 原文:”策策桐葉風,蒙蒙菊花雨。
空堂一燈青,幽壁百蟲語。
嗟余豈愿仕,老病歸無所。
屈指計歲年,強半墮羈旅,荷戈北戍秦,掛席西適楚。
名慚垂竹帛,文不諧律呂。
所余惟一死,忍復(fù)類兒女。
金丹或可成,青霄渺輕舉。
“ 7、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齊。
——宋朝·蘇軾《秧馬》 原文:”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齊。
嗟我婦子行水泥,朝分一壟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雞,筋煩骨殆聲酸嘶。
我有桐馬手自提,頭尻軒昂腹脅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兩足為四蹄。
聳踴滑汰如鳧鷖,纖纖束脅亦可齎。
何用繁纓與月題,卻從畦東走畦西。
山城欲閉聞鼓鼙,忽作的廬躍檀溪。
歸來掛壁從高棲,了無芻秣饑不啼。
少壯騎汝逮老黧,何曾蹶軼防顛隮。
錦韉公子朝金閨,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 8、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宋朝·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原文:”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 9、蒙蒙吹濕漢衣冠
——宋朝·王安石《出塞》 原文:”涿州沙上飲盤桓,看舞《春風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淚落,蒙蒙吹濕漢衣冠
“ 10、蒙蒙殘雨籠晴。
——宋朝·秦觀《八六子》 原文:”無端天與娉婷。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怎奈何、歡娛漸隨流水。
素弦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
蒙蒙殘雨籠晴。
正銷凝。
黃鸝又啼數(shù)聲。
“ 11、重疊嵐光,花暗蒙蒙雨。
——元朝·張可久《鳳棲梧》 原文:”冉冉輕云隨杖屨。
重疊嵐光,花暗蒙蒙雨。
大耳胡僧同笑語。
蒼苔石上松陰古。
亭角玉龍泉兩股。
隔水招提,依約聞鐘鼓。
浴罷行吟披白羽。
“ 12、輕煙細雨濕平蕪。
——元朝·張之瀚《木蘭花慢》 原文:”見平蠻詩卷,都道是、膽包軀。
聽細話平生,辭雖慷慨,氣卻舒徐。
春風忽然吹興,正瓊花時節(jié)別江都。
恨煞樓頭雙鶴,不能留住須臾。
輕煙細雨濕平蕪。
一舸下東吳。
想柱杖尋梅,敲門看竹,多在西湖。
行裝不須多辦,把錦囊、分付小奚奴。
怕過孤山山下,一杯先酹林逋。
“ 13、煙雨蒙蒙雞犬聲。
——宋朝·蘇軾《山村》 原文: ”煙雨蒙蒙雞犬聲,有生何處不安生。
但令黃犢無人佩,布谷何勞也勸耕。
“ 14、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宋朝·林逋《點絳唇》 原文: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
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
王孫去,萋萋無數(shù),南北東西路。
“ 15、滿川芳草迷煙雨。
——元朝·徐有壬《賀新郎》 原文:”故壘空如堵。
杳無蹤、朝臺暮榭,燕歌趙舞。
為問人間繁華夢,幾度邯鄲炊黍。
只燕子、春來秋去。
太液句陳何由辨,似咸陽、一炬成焦土。
興與廢,竟誰主。
滿川芳草迷煙雨。
悵平生、楚騷心事,更堪羈旅。
野水芙蓉香寂寞,猶似當年怨女。
長嘯罷、中天凝佇。
滄海桑田尋常事,附冥鴻、便欲飄飄舉。
回首后,又千古。
“ 16、秋來秋色倍蕭蕭,空垂煙雨拂橫橋。
——清朝·蒲松齡《浣沙溪》 原文:”舊向長堤纜畫橈,秋來秋色倍蕭蕭,空垂煙雨拂橫橋。
斜倚西風無限恨,懶將憔悴舞纖腰,離思別緒一條條。
“
形容煙雨蒙蒙的詩句有哪些呢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 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形容血腥的成語有哪些
寫雨的詩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時節(jié),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潤的時節(jié)。
但春雨貴如油,春天下雨,豈不是“好雨”
一個“好”字,把作者的見春飄然而下的喜悅心情表現(xiàn)得頗為充分。
三、四句言春雨伴隨著微風夜來,悄無聲息地滋潤萬物,寫春雨的作用,筆墨細膩。
末兩句寫清晨看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潤下,紅潤一片,花因飽含雨水而重、而濃,寫的情深意切。
全詩通篇無一“喜”字,但喜悅之情卻溢于言表。
韓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詩人以飽滿的激情盛贊小雨,于小中見大,于景中寓理寓情。
的“小雨“比喻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潤澤,連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細雨中草色微綠,近看不覺而遠視泛青。
最后歸結(jié)為”一年春好處“,連帝王宮苑的景色也比不過了。
初春的景色被描繪的細膩真切。
曾幾《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一夕驕陽轉(zhuǎn)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濕了也顧不得,表達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guān)注。
蘇軾《有美堂暴雨》:“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全詩生動地寫出了暴風驟雨來臨前后的景象:雷聲轟鳴,烏云密布,黑風從天外刮來,大海為之豎立,足見其兇猛;大雨隨風飛騰,由浙東橫過大江,足見其急驟。
湖海水漲,雷聲鏗鏘,詩人的才思也在暴風雨的催促下迸發(fā)出來。
秦觀《春日》:“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寫輕雷響過,春雨淅瀝而下。
雨后初晴,陽光好象在剛剛被雨洗過的碧瓦間浮動。
春雨過后,芍藥含淚,情意脈脈;薔薇橫臥,嬌態(tài)可掬。
雖主要寫雨后的景致,卻透露出對春雨滋潤之功的稱頌。
除了專門寫雨的詩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詩作中多有描寫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
”(晉?張協(xié)《雜詩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絲線一般密集。
“殘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南朝陳?張正見《后湖泛舟》》寫夏日驟雨初停,斷虹出現(xiàn)在天邊,上漲的湖水從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濕桃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唐?僧志南《絕句》)杏花綻開時節(jié)的細雨,親切地將要打濕衣服;揚著柳枝的微風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詩人即景寓情,給人以禪的意境。
“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飄灑,籠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橫生;好風吹來,襟袖都生溫馨之意。
“雨急山溪漲,云迷嶺樹低。
”(唐?戴叔倫《宿靈巖寺》)描寫了詩人在靈巖寺(坐落于濟南市郊長清縣方山之陽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見的雨中山間景色。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唐?劉長卿《別嚴士元》)細雨濕衣,不顯其形;閑花落地,不聞其聲,可謂描寫入微。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唐?杜甫《水檻遣心二首》之一)唯“細雨”,魚方上浮,若大雨則伏而不出;唯“微風”,燕子方斜,若大風亦伏而不翔。
對微風細雨中的景物體察入微,描繪的情趣盎然。
“澗底松搖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唐?杜荀鶴《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以颯颯的雨聲比喻高松搖晃之聲,使得景物饒有意趣。
“柳枝經(jīng)雨重,松色帶煙深。
”(唐?張謂《郡南亭子宴》)柳枝帶雨,枝葉增重,煙雨之中,松色深重。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春潮怒漲,暮雨急驟,行人斷蹤,野渡舟橫,動靜相映,更顯出野渡的清幽。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花。
”(宋?趙師秀《有約》)描繪了江南黃梅天多雨、處處蛙鳴的鄉(xiāng)村景致。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宋?歐陽修《田家》)遠處鳩聲悅耳,近處杏花映日,動靜相宜,聲色互襯,展現(xiàn)出江南農(nóng)家雨后新晴的明媚春光。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之一)春風春雨,滋潤大地,草木萌發(fā),百花開放,織成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寫烏云翻滾如墨,夏日的陣雨云尚未來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動的珍珠般的雨點也撲天蓋地地打向了船艙。
“風如拔山努,雨如決河傾。
”(宋?陸游《大風雨中作》)寫出了風狂雨猛的態(tài)勢。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
”(明?李攀龍《廣陽山道中》)雷聲轟鳴,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傾注,煙云滾滾,似萬座山峰迎面撲來,寫出了大雷雨的氣勢。
“一雁下投天盡處,萬山浮動雨來初。
”(清?查慎行《登寶婺樓》)上句寫暴雨來臨,大雁疾飛避雨;下句寫暴雨來勢迅猛,萬山似在雨中浮動。
另外,借雨起興抒情的詩也不少。
如:“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詩?鄭風?風雨》)原是寫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雞亂叫的情景,現(xiàn)用以喻指政治昏暗、人民渴望社會清明的狀況。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唐?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漫漫的湘江之濱,秋風勁吹,荷花競發(fā),景色頗佳;而千村萬戶,野蔓滿墻,籠罩在沉沉暮雨之中,一片蕭索。
兩句相對,以佳景更襯生民艱難憔悴之意。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人望著窗外綿綿不斷的秋雨,不禁心神飛馳,想象著歸家后與妻子在西窗下剪燭夜話,訴說自己在巴山夜雨時長夜難眠的相思。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塵雨打萍。
”(南宋?文天祥《過零丁洋》)元兵侵宋,國家遭難,山河破碎如風吹柳絮,個人的身家性命如雨打浮萍,隨時有沉沒的危險。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宋?陳與義《春寒》)借在蒙蒙細雨中傲獨立的海裳花,寄寓作者與強暴勢力不妥協(xié)的精神。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唐?許渾《咸陽城東樓》)真切地寫出了山雨來臨前城樓風狂的情景,后來喻指重大事件即將發(fā)生前的緊張氣氛。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春夜幽居小樓,整夜聽著風雨之聲,想到杏花得雨綻蕾,明晨雨霽,叫賣杏花之聲傳來,心境不禁這之開朗。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宋?徐俯《春游湖》)春雨中游湖,橋斷被阻,何其悵惘;忽然間,柳陰下小舟悠悠而來令人喜出望外
未言情,而情卻微妙地表達于曲折的細節(jié)描述之中。
“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
”(元?虞集《聽雨》)詩人在京城住了多年,不再像當年那樣那樣對故鄉(xiāng)有強烈的思念,但思鄉(xiāng)之情一直郁結(jié)在心頭,那一陣淅淅瀝瀝的春雨,不由得勾起了作者對江南春色的思戀。
描寫節(jié)日的詩句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重陽節(ji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jié))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萬,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ji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jié))端午被榮恩。
(端午)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七夕)闌珊星斗綴朱光,七夕宮嬪乞巧忙。
(七夕) 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中秋)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中秋)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除夕)“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是中唐詩人韓翃描寫寒食節(jié)下都城長安春光盎然的著名詩歌。
冬至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元宵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牛郎織女星.七夕 細看成陰近久陽,湖邊飛閣照寒塘。
黃花應(yīng)笑關(guān)山客,每歲登高在異鄉(xiāng).重陽
表示前程似錦的褒義成語
大有作為、大有 陽光大道、光明大道 錦繡 前途無量 前程萬里、康道 陽關(guān)大道、鵬程萬里 榮華富貴,一帆風順 馬到成功 恭喜發(fā)財 財源滾滾 前程萬里 繁華似錦 錦上添花,踏歌繡地 大有作為、陽光大道、前程似錦 前途無量、錦繡前程莊大道、鵬程萬里
關(guān)于竹的詩句有哪些至少5個
竹里 王維 獨坐幽篁里琴復(fù)長嘯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里館 裴迪 來過竹里館,日相親。
出入惟山鳥,幽深無世人。
慈姥竹 李白 當涂縣北有慈姥山,積石俯江,岸壁峻絕,風濤洶涌。
其山產(chǎn)竹,圓體疏節(jié),堪為簫管,聲中音律。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yīng)好。
不學蒲柳凋,貞心常自保。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柳宗元 危橋?qū)儆膹?,繚繞穿疏林。
迸籜分苦節(jié),輕籜抱虛心。
俯瞰涓涓流, 仰聆蕭蕭吟。
差池下煙日,嘲哲鳴山禽。
諒無要津用,棲息有余陰。
竹徑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里余。
檀欒被層阜,蕭瑟映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
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
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jié),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
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
已覺庭宇內(nèi),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酬人雨后玩竹 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盡節(jié)奇。
同郭參謀崔仆射淮南節(jié)度使廳前竹 劉長卿 昔種梁王苑,今移漢將壇。
蒙籠低冕過,青翠卷簾看。
得地移根遠,經(jīng)霜抱節(jié)難。
開花成鳳實,嫩筍長漁竿。
靄靄軍容靜,蕭蕭郡宇寬。
細音和角暮,疏影上門寒。
湘浦何年變,山陽幾處殘。
不知軒屏側(cè),歲晚對袁安。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jié)交深。
具懷鴻鵠志,苦有 鳥 鳥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葺夷陵幽居 李涉 負郭依山一徑深,萬竿如束翠沉沉。
從來愛物多成癖,辛苦移家為竹林 苦篁調(diào)嘯引 李賀 誰說軒轅在時事,伶?zhèn)惒芍穸摹?/p>
伶?zhèn)惒芍岳デ?,軒轅詔遺中分作十二。
伶?zhèn)愐灾袈桑庌@以之調(diào)元氣。
當時黃帝上天時,二十三管咸相隨。
唯留一管人間吹,無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玩友人庭竹 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種玉,那似君家滿庭竹。
客來不用呼清風,此處掛冠涼自足。
新竹 韓愈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 。
縹節(jié)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
高標凌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爭地。
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
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shù)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云。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初食筍呈座中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yīng)無數(shù),忍剪凌云一寸心。
題鄭長侍廳前竹 賈島 綠竹臨詩酒,嬋娟思不窮。
亂枝低積雪,繁葉亞寒風。
蕭颯疑泉過,縈回有徑同。
侵庭根出土,隔壁筍成叢。
竦影紗窗外,清音室瑟中。
卷簾終日看,欹枕幾秋同。
萬頃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憐片片,雨澗愛蒙蒙。
解谷蠻湖北,湘川霸水東。
何如軒檻側(cè),蒼翠裊長空。
官舍竹 王禹稱 誰種瀟瀟數(shù)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
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
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
明年縱便量移去,猶得今冬雪里看。
庭竹 釋智圓 移去群花種此君,滿庭寒翠更無塵。
暑天閑繞煩襟盡,猶有清風借四鄰。
詠金竹 蔣堂 百鎰先寒一徑深,潛疑造化鑄成林。
貪夫或有憑欄者,不見修篁但見金。
竹 宋祁 修修梢出類,辭卑不肯叢。
有節(jié)天容直,無心道與空。
紫竹 梅堯臣 西南產(chǎn)修竹,色異東筠綠。
裁簫映檀唇,引枝宜鳳宿。
移從幾千里,不改生幽谷。
種竹齋 司馬光 吾愛王子猷,借齋也種竹。
一日不可無,瀟灑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葉不改綠。
殊勝石季倫,珊瑚滿金谷。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王安石 一徑森然四座涼,殘陰馀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jié)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zhèn)悓W鳳凰。
金竹 呂陶 渠江有竹,其色深黃,里人目為金竹。
修竹已可愛,況復(fù)如黃金。
天地與正色,霜雪堅比心。
云芝生有節(jié),栗玉種成林。
回首渭川遠,山間繞翠陰。
竹軒 沈遼 古人愛修竹,瀟灑臨幽軒。
勁節(jié)有高致,清聲無俗喧。
春日斗瑣碎,秋風撼瑯干。
誰知渭川富,千畝可懸冠。
詠竹 韋驤 此君堅直本天然,豈學妖花艷主軒,筠帶輕霜凝不落,干搓圓玉碧無痕。
非春長自繁枝葉,有地終須大本根,誰為裁音薦清廟,定勝嘉木就犧樽。
詠竹 文同 竹、竹。
森寒,潔綠。
湘江邊,渭水曲。
帷幔翠錦,戈矛蒼玉。
虛心異草木,勁節(jié)逾凡木。
化龍杖入仙陂,呼鳳律鳴神谷。
月娥巾披凈冉冉,風女聲笙竽清肅肅。
林間飲酒碎影搖金,石上圍棋清陰覆局。
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陶先生歸但尋松菊。
若檀欒之操則無敵于君,圖瀟灑之姿亦莫賢于仆。
于潛僧綠筠軒 蘇軾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
傍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惜竹詩并引 孔武仲 東齋有竹數(shù)竿,翠蔚可喜,其傍眾筍附生,漫益深茂, 最后出者,尤若奇特,無不應(yīng)意,解籜未盡, 而為老兵手折之,悲夫,以干云蔽日之勢,而摧于窗戶之下 ,以凌霜冒雪之姿,而失于俄頃之間,環(huán)步往來 ,凄愴良久,不能忘情,因寓之以詩。
老蘚墻陰夕照間,何人折我翠瑯干。
即之綠葉隨塵化,猶有低枝帶露殘。
不放云梢侵霰雪,因嗟世故足波瀾。
故園未乏員當品,十頃繁陰六月寒。
書舍竹 蔡確 窗前翠竹三竿,蕭灑風吹滿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厭,化成龍去見應(yīng)難。
員當谷 蘇轍 誰言使君貧,已用谷量竹。
盈谷萬萬竿,何曾一竿曲。
和師厚栽竹 黃庭堅 大隱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筍要上番成。
龍化葛陂去,風吹阿閣鳴。
草荒三徑斷,歲晚見交情。
新竹 惠洪 瑯干數(shù)本倚墻陰,新筍均條忽作林。
昨日小軒添得境,卻煩佳月碎篩金。
種竹子題愛心亭 范成大 灑掃宣華舍此君,煙中月下綠生塵。
他年上葉清風滿,莫忘今年借宅人 新竹 朱熹 春雷殷巖際,幽草齊發(fā)生。
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
云溪觀竹戲書二絕句 陸游 氣蓋冰霜勁有余,江邊見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點塵埃住得無。
溪光竹色兩相宜,行到溪橋竹更奇。
對此莫論無肉瘦,閉門可忍十年饑。
新竹 楊萬里 青士何年入大荒,羽儀禁者立如墻。
錦繃半脫娟娟玉,粉節(jié)新涂拂拂霜。
帶雨小酣三日后,出墻忽喜一梢長。
今年秋閏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涼。
移竹 辛棄疾 每因種樹悲年事,待看成陰是幾時。
眼見子孫孫又子,不如栽竹繞園池。
種竹 劉克莊 借居未定先栽竹,為愛疏聲與薄陰。
一日暫無能鄙吝,數(shù)竿雖少亦蕭森。
窗間對了添詩料,郭外移來費俸金。
自笑明年何處在,虛檐風至且披襟。
龔平甫森玉軒 孟宗獻 古人借宅亦種竹,大似饕奇心未足。
高齋聞有萬瑯干,坐對懷山飲秋綠。
官閑勝日無一事,樽酒不空仍有肉。
他時剝啄叩君門,高枕矮床容我宿。
一字題示商君祥 李俊民 瀟灑能醫(yī)俗,檀欒看上番。
我寧負此腹,忍使籜龍冤。
義師院叢竹 郭長倩 南軒移自處西壇,瘦玉亭亭十數(shù)竿。
得法未應(yīng)輸老柏,植根兼得近幽蘭。
雖無農(nóng)艷包春色,自許貞心老歲寒。
百草千花零落盡,請君來向此中看。
題崞縣郝子玉此君軒 毛瑞卿 桂林名姓一枝新,萬竹青青德有鄰。
渭上風煙分別派,山陽詩酒屬閑人。
心期已到冰霜窟,眼界不知花柳塵。
萱背從今看輝映,嫩香新粉四時春。
高竹臨水上 虞集 高竹臨水上,幽花在崖陰。
以彼貞女姿,當此君子心。
春陽不自媚,久露忽已深。
湘妃昔鼓瑟,悵望蒼悟岑。
寒竹篇 傅若金 寒竹依澗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陽散華景,枝葉被光彩。
及茲芳歲闌,使我憂心每。
遽悲凜節(jié)變,但恐驚塵免。
寒奧既宜異,遲暮復(fù)焉悔。
淇園蔭未息,解谷音憂在。
君子夙相好,深懷邈云海。
竹性諒糜遷,人心懼中改。
愿言卒封植,勿使傷樵采。
徐竹隱 王冕 過江修竹靜郊居,門外陰陰千畝余。
直節(jié)不移高士操, 息交那與俗人書?臥聽翠雨飛 瓴,笑 清風過綺疏。
卻掃紅塵喧境寂,歲寒分席待樵漁。
江上竹 王世熙 蕭蕭江上竹,依依遍山麓。
晨霞屑明金,夕月?lián)砗瘛?/p>
梢梢綠鳳翼,葉葉青鸞足。
深叢疑立壁,高節(jié)折垂 。
荒涼含雨露,歷亂同草木。
不求筍煮羹,不求椽架屋。
條作長笛,吹我平調(diào)曲。
題筠軒友人詩卷 曹文晦 有竹無人負孤竹,有人無竹令人俗。
二者如何可得兼,惟有君家青意足。
君家竹圍青玉城,君家有人冰雪清。
幅巾相對弄明月,是人是竹俱忘形。
東鄰種桑富紈綺,西鄰種花蜂蝶聚。
豈無紅袖引壺觴,那得詩人叩門戶。
詩人愛竹如愛賓,娟娟秀色詩爭新。
君當開徑掃白云,相逢不是塵埃人。
野竹 吳鎮(zhèn) 野竹野竹絕可愛,汁液扶疏有真態(tài)。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jié)山之阿,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題顧處士竹逸亭 于立 徵君結(jié)屋玉山里,個個修篁一尺圍。
秋聲六月起蕭瑟,翠雨盡日生霏微。
仙人或送青精飯,道士時來白羽衣。
青觴雅瑟在盤石,坐看白云天際飛。
竹溪書室圖為黃克文題 蘇□ 青溪溪上竹無數(shù),愛竹移家竹林住。
階前老竹鏗玉聲,秋夜讀書沾竹露。
書聲繞屋雜竹聲,竹色侵書助書趣。
竹根個個長龍孫,竹上鸞鳳亦來聚。
有時攜琴信竹彈,兩袖清陰分竹翠。
云梢月斡竹弄影,杖竹尋詩過橋去。
平生信癖亦愛竹,不問主人造竹所。
君不見一筇投陂忽變化,萬卷幡胸勝插架 七律·答友人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病中見窗外竹感賦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昭蘇萬物春風里,更有筍尖出土忙。
題竹 葉劍英 1963年 彩筆凌云畫溢思,虛心勁節(jié)是吾師; 人生貴有胸中竹,經(jīng)得艱難考驗時。
詠竹 方志敏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一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
竹 (題畫詩) 鄧拓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 最是虛心留勁節(jié),久經(jīng)風雨不知寒。
歲寒三友(題畫詩) 陶行知 萬松嶺上松,鼓蕩天風, 震動昆侖第一峰。
千軍萬馬波濤怒;海出山中。
竹綠梅花紅,轉(zhuǎn)戰(zhàn)西東, 爭取最后五分鐘,百草千花休閑笑, 且待三冬。
《蕭湘竹子詩詞》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
詩詞書畫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間。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賢。
東坡有三絕,板橋更超前。
剛直凌云志,虛懷不私偏。
郁郁婆娑葉,經(jīng)冬不凋殘。
迎風更瀟灑,亮節(jié)益韌堅。
群承竹風格,研竹數(shù)十年。
業(yè)余集詩畫,選纂萬余言。
宏揚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愛竹者,相逢慶有緣。
聊聊記數(shù)語,以電竹詩篇。
題吾友梁鐵君俠者畫竹 (清)康有為 生挺凌云節(jié),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竹詩詞自序 周芳純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shù)千年。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jié)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水調(diào)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jié)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jīng)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揚首望青天,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臺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成材勿計后,鱗爪遍人間。
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竹子(哲理詩) 泥土里, 收集拼搏的語言。
憋不住, 給大地開一個眼。
冒尖了, 既虛心又委婉。
做一次總結(jié), 繼續(xù)向上伸展。
一朵綠色的云, 和太陽把理想暢談。
--摘自《陜西科技報》 詠 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yīng)是怪歸遲。
摘自《132名中國國畫家》 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筍 宋·王元之 數(shù)里春畦獨自尋。
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
拋擲三個玳瑁簪。
摘自《詠物詩選》 謝劉仲行惠筍 宋·朱子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知君調(diào)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詠物詩選》 竹 唐·李建勛 瓊節(jié)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摘自《詠物詩選》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fù)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shù)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韋式 竹,臨池,似玉。
悒露靜,和煙綠。
搶節(jié)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訂本》 從韋續(xù)處覓綿竹 唐·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寄題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
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
衡陽道中二絕 宋·范成大 黑羖鉆籬破,花豬突戶開。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發(fā)合江數(shù)里,寄楊商卿諸公 宋·范成大 臨分滿意說離愁,草草無言只淚流。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遠游長兒子,兒地別林廬。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綠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云長。
食筍詩 唐·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xiāng),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齡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 子猷時一至,尤喜主人賢。
摘自《聊齋詩集》 詠竹 清·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筼筜當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jié)清風曾見。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詠竹著 明·陳良規(guī)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 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
摘自《健康報》1989.7.1 詠竹 宋·黃庭堅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效李艾山前輩體 (清)鄭板橋 秋風何自尋,尋入竹梧里; 一片梧陰,何處秋聲起? 和學使者于殿元枉贈之作 (清)鄭板橋 十載楊州作畫師,長將赭墨代胭脂。
寫來竹柏無顏色,賣與東風不合時。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鄭板橋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
籬竹 (清)鄭板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竹 (清)鄭板橋 一節(jié)復(fù)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題畫 (清)鄭板橋 一竹一蘭一石,有節(jié)有香有骨, 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
有蘭有竹有石,有節(jié)有香有骨, 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消息。
題畫 (清)鄭板橋 一陣狂風倒卷來,竹枝翻回向天開。
掃云掃霧真吾事,豈屑區(qū)區(qū)掃地埃。
題畫 (清)鄭板橋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
竹 (明)李日華 清風一榻水云邊,不獨柳眠竹亦眠。
束得古書來作枕,夢中熟記筼筜篇。
筍竹二首 (清)鄭板橋 江南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 分付廚人休斫盡,清光留此照攤書。
筍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廚房剝春筠, 此身愿辟千絲篾,織就湘簾護美人。
題畫 (清)鄭板橋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竿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題畫 (清)鄭板橋 我有胸中十萬竿,一時飛作淋漓墨。
為鳳為龍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綠。
題畫 (清)鄭板橋 畫根竹枝扦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雖然一尺讓他高,來年看我掀天力。
題畫 竹二首 (清)丘逢甲 (一) 拔地氣不撓,參天節(jié)何勁。
平生觀物心,獨對秋篁影。
(二) 此君在今日,大覺無不可。
風雨震諸天,空山自龍臥。
摘自《清詩精華錄》 竹石軸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難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擱筆,清風已凈肺腸泥。
摘自《中國歷代題畫詩選注》 詠竹 (清)紀瓊 風來笑有聲,雨過凈如洗。
有時明月來,弄影高窗里。
摘自1988年《絕句千家臺歷》 詠竹 (明)李日華 逗煙堆雨意蕭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記卻灑瓢深草里,醉醒月出來尋。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唐)李賀 一、 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shù)寸泥。
二、 斫取青光寫楚辭,賦香春粉黑離離。
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
三、 家泉石眼兩三莖,曉看陰根紫陌生。
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歸臥嘆清貧。
風吹千畝迎風嘯,烏重一枝入酒樽。
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題劉秀才新竹 (唐)杜甫 數(shù)徑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云。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斫竹 (唐)杜甫 寺廢竹色死,宦家寧爾留。
霜根漸隨斧,風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處送悠悠。
摘自《樊川詩集注》 新竹 劉兼 近窗臥砌兩三叢,估靜添幽別有功。
影縷碎金初透日,聲敲寒玉乍搖風。
天憑費叟煙波碧,莫信湘妃淚點紅。
自是子猷偏愛竹,虛心高節(jié)雪霜中。
東湖新竹 陸游 插棘掠籬謹護持,養(yǎng)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初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云溪觀竹戲書二絕句 陸游 氣蓋冰霜勁有余,江邊見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點塵埃住得無。
溪光竹聲兩相宜,行到溪橋竹更奇。
對此莫論無肉瘦,閉門可忍十年饑。
摘自《陸游詩集》第一冊 初食筍呈座中 (唐)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yīng)無數(shù),忍剪凌云一寸心? 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古詩臺歷 湘竹詞 (唐)李商隱 萬古湘江竹。
無窮奈怨何? 年年長春筍。
只是淚痕多! 酬人雨后觀竹 (唐)薛濤 春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jié)奇。
竹離亭 (唐)薛濤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jié)負秋霜。
為緣春筍鉆墻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摘自《薛濤詩箋》 庭 竹 (唐)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jié),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氣伶?zhèn)釋W鳳凰。
(詩竹) (三國)關(guān)羽 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 莫嫌弧葉淡,終久未凋零。
詩謎 想當年幽居深山,綠鬢婆娑, 引多少騷人墨客。
自歸郎手,經(jīng)了多少風波, 受了多少折磨。
到如今, 直落得青少黃多!休提起-提起來, 珠淚滿江河! 栽竹 (唐)杜甫 本因遮日種,欲似為溪移。
歷歷羽林影,疏疏煙露姿。
蕭騷寒雨夜,敲鼓晚風時。
故國何年到,塵冠掛一枝。
墨竹圖軸 (明)夏昶 聞群初夏盡交歡,寫贈瑯環(huán)著意看。
但愿虛心同晚節(jié),年年此日報平安。
摘自《中國歷代題畫詩選注》 題蘭竹卷 (明)文彭 西窗半日雨浪浪,雨過新梢出短墻。
塵上不飛人跡斷,碧陰添得晚窗涼。
摘自《題畫詩絕句百首賞析》 陳 陶 .唐(847-859為仕)。
嵩伯。
福建南平或江西波陽人。
題僧院紫竹 喜游蛟井寺。
復(fù)見炎州竹。
杳靄萬丈間。
嘯風清獨速。
竹十一首之一 不厭東溪綠玉君。
天壇雙鳳有時間。
一峰曉似朝仙處。
青節(jié)森森倚絳云。
竹十一首之二 萬枝朝露學瀟湘。
杳靄孤亭白石涼。
誰道乘龍不得雨。
春雷入地馬鞭狂。
竹十一首之三 嘯入新篁一里行。
萬竿如甕鎖龍泓。
驚巢翡翠無尋處。
閑倚云根刻姓名。
竹十一首之四 青嵐帚亞思祖。
綠潤偏多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
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十一首之五 迸玉閑抽上釣磯。
翠苗番次脫霞衣。
山童泥氣青驄馬。
騎過春泉掣手飛。
竹十一首之六 須題內(nèi)史瑯 塢。
幾醉山陽瑟瑟村。
剩養(yǎng)萬莖將掃俗。
莫教凡鳥鬧云門。
竹十一首之七 一溪云母間靈花。
似到封侯逸士家。
誰識雌雄九成律。
子喬丹井在深涯。
竹十一首之八 燕燕雛時紫米香。
野溪羞色過東墻。
諸兒莫拗成蹊筍。
從結(jié)高籠養(yǎng)鳳凰。
竹十一首之九 一節(jié)呼龍萬里秋。
數(shù)節(jié)垂海六鰲愁。
更須瀑布峰前種。
云里欄干過子猷。
竹十一首之十 丘壑誰話碧鮮。
靜尋春譜認嬋娟。
會當小殺青瑤簡。
圖寫龜魚反上天。
竹十一首之十一 玄圃千春閉玉叢。
湛陽一祖碧云空。
不須騷屑愁江島。
今日南枝在國風。
王安石 .宋(1021-1086)。
字介甫,半山, 江西臨川人。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
竹里 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一 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fā)干。
要使竹林有共見,不持方帽御風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 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范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 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斷檀欒,霧卷云蒸久未干。
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
只我近知墻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一徑森然四詩人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jié)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憐倫學鳳凰。
次韻張子野竹寺 風泉隔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
陶淵明 .東晉(365-427)。
潛,元亮。
江西九江人。
桃花園詩 相命肆農(nóng)耕。
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余蔭。
菽稷隨時藝。
歸園田居五首其四 徘徊丘壟間。
依依昔人居。
井烘有遺處。
桑竹殘朽株。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寒竹被荒蹊。
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
悠悠不復(fù)返。
歸園田居 井灶有遺處。
修竹帶平津。
王貞白 .唐(895年進士)。
有道。
江西永豐人。
洗竹 道院竹繁教略洗。
鳴琴酌酒看扶疏。
不圖結(jié)實來雙鳳。
且要長竿釣巨魚。
錦籜裁冠添散逸。
玉芽修饌稱清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