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關于君子的名言
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 色而言,謂之『瞽』。
」 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 色而言,謂之『瞽』。
」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 人之言。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 難,見得思義。
有關君子與小人的名言
仲尼曰:“君子,小人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中庸》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論語·為政》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論語·里仁》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論語·述而》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 《論語·憲問》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 《論語·憲問》君子樂與人同,小人樂與人異。
君子同其遠,小人同其近。
《易·同人·彖》小人當退黜之時,往往疾視其上。
君子則窮通皆樂,未嘗一日忘其君。
《讀易詳說》解《易·否·初六》臣聞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惡惡,近君子而遠小人。
善善明,則君子進矣; 惡惡著,則小人退矣。
《貞觀政要》卷五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莊子·山木》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
《荀子·天論》太多了,說不完
《易經(jīng)》關于君子的18條格言,你做到了嗎
1、君子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
《坤·文言》2、君子以果行育德。
《蒙·象》3、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否·象》4、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謙·象》5、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大畜·象》6、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
《大過·象》7、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家人·象》8、君子以反身修德。
《蹇·象》9、君子以懲忿窒欲。
《損·象》10、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益·象》11、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升·象》12、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困·彖》13、君子以恐懼修省。
《震·象》14、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艮·象》15、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既濟·象》16、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鮮矣
《系辭上》17、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系辭上》
哪一句格言形容君子講道義,小人講利益
論語里仁中的一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意思就是說君子懂得的是道義,小人懂得的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