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弟子規(guī)為口令的四字口號
容概況】《弟子規(guī)》作為一篇中代的啟蒙讀物,書包含的許多倫理內(nèi)容,諸敬父母、敬愛兄長、與人為善、愛眾親仁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當代社會道德教育缺失的問題。
故《弟子規(guī)》所強調(diào)的道德教育思想,無論對于維護親情倫理,還是對于建構(gòu)和諧社會......《弟子規(guī)》作為一篇中國古代的啟蒙讀物,書中所包含的許多倫理內(nèi)容,諸如孝敬父母、敬愛兄長、與人為善、愛眾親仁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當代社會道德教育缺失的問題。
故《弟子規(guī)》所強調(diào)的道德教育思想,無論對于維護親情倫理,還是對于建構(gòu)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學習弟子規(guī)口號: 1、品味弟子規(guī),傳承中華德。
2、學弟子規(guī),頁頁是金;用弟子規(guī),件件是真。
3、弟子有規(guī)成方圓,弟子無規(guī)散如灰。
4、弟子規(guī),明德禮,崇師恩,親長幼,尊道訓,修德行,我立行,視明鏡,必得益。
5、弘揚傳統(tǒng)美德,創(chuàng)建和美家庭。
6、中華美德傳千年,忠孝禮儀記心中。
7、古人圣訓弟子規(guī),千古文明永流傳。
8、弟子規(guī)——文明禮貌的導(dǎo)航燈。
9、兄幫弟來弟幫兄,家和才能萬事興。
10、讀弟子規(guī),善人,善己;行弟子規(guī),為人,為己。
11、明了弟子規(guī),泰然處于世。
12、銘記弟子良規(guī),傳承中華文化,塑造淳厚校(民)風。
13、古有弟子規(guī),規(guī)言、規(guī)行、規(guī)道德;今有少年學,學美、學善、學言行。
14、學弟子規(guī),知人知事;懂弟子規(guī),明事明理。
15、半部《論語》治天下,修身還須《弟子規(guī)》。
16、學習弟子規(guī),德行天下,技能立身。
17、明了弟子規(guī),泰然處于世。
18、一時的尊規(guī),一世的文明;一時的破規(guī),一世的悲哀。
19、崇德尚賢,追求卓越。
20、身兼德美,行入孝悌,上善若水,遺善無累。
21、秉中華美德,遵圣賢教誨,行弟子之規(guī)。
22、數(shù)風流人物,看弟子規(guī)法,品中華歷史,聽千里文化。
23、與經(jīng)典同行學圣人訓,用生活規(guī)范彰顯人品。
24、學習《弟子規(guī)》,儒風圣韻伴我行。
25、讀弟子規(guī),讀到一份責任;學弟子規(guī),學到一種美德。
26、讀圣賢孔子之仁德,做至上優(yōu)等之賢人。
27、婆媳母女一樣情,換換角色心相映 28、與經(jīng)典同行學圣人訓,用生活規(guī)范彰顯人品。
29、《弟子規(guī)》,圣人訓,修身行,樹風尚。
30、學《弟子規(guī)》,傳承中華美德;做文明人,踐行真心行動。
31、儒風圣韻,和諧典范。
32、學好《弟子規(guī)》,走遍天下理不虧。
33、妯娌互敬隔閡小,大事小事相處好。
34、學習弟子規(guī),讓文明的芳香洋溢校園每個角落。
35、學弟子規(guī),做文明人。
36、學至圣先師孔子語錄,爭做新三好學生。
37、弟子規(guī),規(guī)弟子;先做人,后成人。
38、經(jīng)典儒學弟子規(guī),禮義廉恥照胸間。
39、加強群眾教育,共建和諧社會。
《弟子規(guī)》云:彼說長,此說短。
不關(guān)己,莫閑管。
這與我們身邊某些人的座右銘。
事不關(guān)己高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guī)矩秩序各就各位 ------萊蒙特 人們厭煩了寂靜,就希望來一場暴風雨;厭煩了規(guī)規(guī)矩矩氣度莊嚴地坐著,就希望鬧出點亂子來。
------契訶夫 你掙得了安適的睡眠,你就會睡得好;你掙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飯就會吃得很香。
這兒的情形和人間是一樣的——你得規(guī)規(guī)矩矩,老老實實地掙一樣東西,然后才能享受它。
你決不能先享受,然后才來掙得。
------馬克·吐溫 地獄是一個爐灶,上面放著僧侶的熱鍋。
它是教士的專用灶。
天父教士的大廚師,很關(guān)心改善僧侶的營養(yǎng),他把自己的那些不規(guī)規(guī)矩矩地注意僧侶的誡命的孩子放在烤鍋上。
------霍爾巴赫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仲景諸方,實萬世醫(yī)門之規(guī)矩準繩也,后之欲為方圓平直者,必于是取則焉。
------元朱震亨《局方發(fā)揮》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 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
——《韓非子。
有度》 言無二貴,法無兩適。
——《韓非子。
問辯》 圣王者不貴義而貴法,法必明,令必行,則已矣。
——《韓非子。
八說》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不難于聽言,而難于言之必效。
關(guān)于修養(yǎng)的名言
1、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 和美好的名聲,就是因為它總是伴隨著巨大的犧牲。
——康德2、當我們的人格降低時,我們的趣味也跟著下降。
——柯羅連科3、:為人謀(事)而不忠乎
與友交而不信(誠實)乎
傳(老師傳授的道理)不習乎
——孔丘4、禮貌是一種回收有禮貌的尊重的愿望。
——5、青春啊
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雷鋒6、一個人若是年輕而且孤獨,完全專心于學問,雖然不能自給,卻過著最充實的生活。
——7、現(xiàn)在這代人往往只注意我們這代人發(fā)明了什么,有哪些著作,實際上我們這些人的道德行為對世界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更大。
——8、一個人只有在他努力使自己升華時,才成為真正的人。
——9、對心靈來說,沒有微不足道的小事。
心靈能將一切放大。
——巴爾扎克10、不論你的威望有多高,務(wù)必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總是無知的。
——巴甫洛夫11、衡量一個人是高貴還是低賤,要看他具有什么樣的品質(zhì),而不是看他擁有多少,財富。
——比徹12、人生有七尺之形,死為一棺之土。
惟德?lián)P名,可以不朽。
——曹丕1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之。
——陳壽14、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程頤15、倘使一個人不以知識作為目的,是很可能會失敗的。
——德萊塞16、領(lǐng)導(dǎo)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以身作則非常重要。
群眾對干部總是要聽其言、觀其行的。
連長指導(dǎo)員不以身作則,就帶不出好兵來;領(lǐng)導(dǎo)干部不做出好樣子,就帶不出部隊的好風氣,就出不了戰(zhàn)斗力。
——修養(yǎng)17、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
——狄德羅18、對任何事情都一知半解就等于一無所知。
——狄更斯19、判斷一個人當然不是看他的聲明,而是看他的行動,不是看他自稱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實際上是怎樣一個人。
——恩格斯20、會愛的人才會生活,會生活的人才會工作。
——凡·高21、,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22、無知的人僅僅由于他對事物的一無所知便可以成為極其危險的人物。
——房龍22、德(品德修養(yǎng))比于上,欲(享受)比于下。
德比于上則知恥,欲比于下則知足。
——傅玄23、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
——富蘭克林24、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斷地為人服務(wù),為人類的愛而工作。
——甘地25、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fā)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高爾基26、有力量的人,有學問的人就是主人,所有其余的人都是客人。
——高爾基27、只有在知道自己懂得甚少的時候,才說得上有了深知。
疑惑隨著知識而增長。
——歌德28、干國家事,讀圣賢書。
——海瑞29、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30、一個人的品質(zhì)就是他的守護神。
——赫拉克利特31、不是無知本身,而是對無知的無知,才是對知識的扼殺。
——懷特海32、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懼;人之所以恐懼,只是由于無知。
——霍爾巴赫33、人類中有自然形成的貴族,他們的基礎(chǔ)是道德和才能。
——杰斐遜34、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 和美好的名聲,就是因為它總是伴隨著巨大的犧牲。
——康德35、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
——李大釗36、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李耳37、我覺得人的美貌就在于一笑:如果這一笑增加了臉上的滋力,這臉就是美的;如果這一笑不使它發(fā)生變化,它就是平平常常的;如果這一笑損害了它,它就是丑的。
——38、我們的黨員,不但要在艱苦、因難的以至失敗的革命實踐中鍛煉自己,加強自己的修養(yǎng),而且要在順利的、成功的、勝利的革命實踐中鍛煉自己,加強自己的修養(yǎng)。
——劉少奇39、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劉向40、心靈中的黑暗必須用知識來驅(qū)除。
——盧克萊修41、社會道德的實踐給人們的心中帶來了人類的愛。
正是因為做了好事,人才變成了好人。
——盧梭42、已知者,則力行以終之;未知者,學問思辨以求之。
——陸九淵43、學道至于樂,方能真有所得。
——羅大經(jīng)44、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鮮的東西,無窮的希望。
——羅曼·羅蘭45、生活中有了這種精神--意在創(chuàng)造而非索取的精神,那么就會有一種根本的快樂,即不會被逆境所完全掠奪的快樂。
——羅素46、讀書向大腦提供知識原料,只有思考才能把所學的書本知識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
——洛克47、每個人都是一個月球,有一個陰暗面,從不讓任何人看見。
——48、禮貌不用花錢,卻能贏得一切。
——瑪麗·蒙塔古49、良心是我們每人心頭的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崗,監(jiān)視著我們別做出違法的事情來。
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壘中的暗探。
——毛姆50、敵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們的,這是已經(jīng)得到證明了。
資產(chǎn)階級的捧場則有可能征服我們隊伍中的意志薄弱者。
——51、中國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
務(wù)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wù)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52、科學不但能給青年人以知識,給老年人以快樂,還能使人慣于勞動和追求真理,能為人民創(chuàng)造真正的精神財富和物質(zhì)財富,能創(chuàng)造出沒有它就不能獲得的東西。
——門捷列夫53、人一旦受到責任感的驅(qū)使,就能創(chuàng)造出奇跡來。
——門肯54、支配和統(tǒng)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的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孟德斯鳩55、,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行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然。
——孟軻56、心靈有它自己的地盤,在那里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
——彌爾頓57、人格高尚的人被人家說他沒有價格,乃是天下最可傷心的事。
——莫里哀58、知識如同光芒四射的燭光,把人生之路照得耀眼通明;來者從亮光中認識了人生的意義,去者似蠟燭燃盡,照亮了別人。
——穆尼爾·納素夫59、知道自己學識淵博的人會努力求其學問的清晰明白,而想在大眾面前表現(xiàn)自己很博學的人則會將學問弄得晦澀難懂。
——尼采60、青年時期忽視學習的人,失去了過去也毀滅了將來。
——歐里庇得斯61、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
——歐陽修62、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
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
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zhèn)巍?/p>
——培根63、心比思想更有權(quán)威。
——裴多菲64、最重要的不是動機,而是行動
你必須先作一個開始。
假如你要等到有心情的時候才去做,你可能會永遠等待下去。
——彭斯65、美色好看,美德感人。
——蒲柏66、道德的基礎(chǔ)不是對個人幸福的追求,而是對整體的幸福,即對部落、民族、階級、人類的幸福的追求。
——普列漢諾夫68、美德是世間最美好,最有價值的財產(chǎn)。
——普盧塔克69、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陰郁的日子需要鎮(zhèn)靜。
相信吧,那快樂的日子即將來臨。
——普希金70、一個人年輕的時侯年輕,固然有福,可是把自己的青春保持到進入墳?zāi)篂橹梗蔷透影俦兜男腋!?/p>
——契可夫71、仁者先難而后獲。
有仁德的人,對困難的事?lián)屜热プ?,而對獲利的事,卻退居別人之后。
——《論語·雍也》72、對于年輕人來說,過分關(guān)心自己幾乎可以算是一種罪惡,或至少是一種危險。
——榮格73、無知的人最好沉默。
他若知道這一點,便不算無知。
——薩迪74、無知是成功的大礙,其嚴重性遠非我們想象所及。
世間并無黑暗,只有愚昧。
——莎士比亞75、 做人就意味著盡責任。
——圣埃史蘇佩里76、一個人的非難要比十個人的贊美更有力量。
——舒曼77、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司馬光78、意識到自己的無知,這是在求知之路上邁出的了不起的一步。
——斯累里79、一個人的靈魂比全世界所有的金錢還要貴重。
——斯陀夫人80、所謂青春,就是心理的年輕。
——松下幸之助81、金錢并不能帶來美德,美德卻可以給人帶來金錢,以及個人和國家的其他一切好事。
——蘇格拉底82、一個人如果在整個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都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的一小部分獻給別人,他也就學會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美,珍視美和認識美。
——蘇霍姆林斯基83、學則明,不學則愚。
事怕行家。
農(nóng)民不會掌犁,莊稼就長不出來。
讓我們拿三個沒有學問的人換一個有學問的人。
——蘇沃洛夫84、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
——蘇洵85、德行者,兵之厚積也。
——孫臏86、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孫武87、滋力包含技術(shù)、真誠和神秘感。
……一個很小的舉動就能使人們的關(guān)系融洽起來。
一開始它們是一種技術(shù),由于真誠,然后就成為我們的習慣,最終,它會轉(zhuǎn)變?yōu)槲覀儶毺氐?、神秘的滋力?/p>
——索菲婭·羅蘭88、小花問道:我要怎樣地對你唱,怎樣地崇拜你呢,太陽呀
太陽答道:只要用你的純潔的簡樸的沉默。
——泰戈爾89、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
——陶知行90、良心平靜,在雷聲中也睡得著。
——托馬斯·富勒91、最重要的不是頭腦,而是指導(dǎo)頭腦的東西--性格、心靈、崇高的品性、教養(yǎng)。
——陀思妥耶夫斯基92、德不優(yōu)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
——王充93、愿化功名為道德,毋認富貴為功名。
——王豫94、誰要想得到有利戰(zhàn)果,他就應(yīng)當依靠藝術(shù)和知識來進行戰(zhàn)爭,而不是依靠偶然性。
——韋格·蒂烏斯96、安國家之道,先戒為寶。
——吳起97、給青年人最好的忠告是讓他們謙虛謹慎,孝敬父母,愛戴親友。
——西塞羅98、若想在工作中取得成績,就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從點滴做起。
——夏效生99、德性不是自制不為惡,而在不愿為惡。
——蕭伯納100、倘若你手中有一個蘋果,我手中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你我手中還是一個蘋果。
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一下,那么,你我就各有兩種思想了。
——蕭伯納101、藝術(shù)是人類的智慧的最高的表現(xiàn),不過,美德還要比它高。
——小仲馬102、我們的知識乃是無知的汪洋大海中的一個小島。
——辛格103、善學者盡其理(弄清道理),善行者究其難(善于實踐的人能探索克服困難)。
——荀況104、誰贏得了年輕人,誰就擁有了未來。
——雅斯貝爾斯105、一切的科學都是能傳授的,凡能用科學的方法認知的對象都是能學習的。
——亞里士多德106、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107、道(正確道理)在為人,而失(錯誤)在為己。
——晏嬰108、一個人的人格可以從他的眼神、笑容、言語、熱忱、態(tài)度顯示出來。
——伊壁鳩魯109、人生好像無際的海洋。
人有時候跟一條光桿船一樣。
良心是這條船的鐵錨。
可悲的是鐵錨--良心--的鏈條也可能掙斷。
——雨果110、應(yīng)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強者。
——雨果111、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yīng)該特別小心地養(yǎng)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約翰·洛克112、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chǎn)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chǎn)階級斗志。
”——周恩來113、兼取眾長,以為已善。
——朱熹114、居安而不思危,寇至而不知懼,所謂燕巢于幕(傍晚),魚游于鼎(鍋),亡不俟(等待)久矣。
——諸葛亮115、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到底還是德行。
——左拉116、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丘明117、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愛;……虛假永遠無聊乏味,令人生厭。
——布瓦洛118、使人高貴的是人的品格。
——勞倫斯119、對我來說,真實高于一切。
——列賓120、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
——屈復(fù)121、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留傳到遼遠的后世。
——莎士比亞122、謙受益,滿招損,器虛則受。
實之不受,物之恒也。
——王守仁123、沒有幸福生活,美德就不可能存在;同樣,沒有美德,幸福生活也無從談起。
——西塞羅124、有教養(yǎng)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
——普列漢諾夫125、用慷慨激昂的言語攻擊傲慢并不是謙虛的標志。
——英國126、什么是驕傲者的標志
他從不稱贊別人。
——猶太教法典127、美德是一種違背意志的行為,這也許可以作為美德的定義之一。
——歐洲128、你若爭辯、吵嚷、反駁,你也許會得到暫的勝利——有時候;但這只是空幻的勝利,因為你再也得不到對方的善意。
——本杰明·富蘭克林129、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準繩。
——比徹
德行,尋找最美心靈的名言
一德立而百善從之。
——宋代理學家 楊時 德行的名言勤勉是德行的根本。
——蘇格蘭作家、歷史學家 托·藝術(shù)乃德行的寶庫。
——法國作家 ,臻于至善。
——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
—— 《尚書》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史學家,盲人 左丘明 德行名言立德者,立言之本源也。
——明末清初書畫家、文學家 歸莊植桂不在多,種德如種樹。
——宋代詩人 洪夢炎學道無早晚,進德無先后。
——明代學者 王達德行善舉是唯一不敗的投資。
——19世紀美國作家,哲學家 梭羅 德行的名言德行之力,十倍于身體之力。
——法國近代資產(chǎn)階級軍事家,政治家 顯譽成于僚友,德行立于有志。
——南朝宋史學家 范曄樹至德于生前,流遺愛于身后。
——唐代史學家 吳兢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
——西漢經(jīng)學家,文學家 劉向平生德義人間通,身后何勞更立碑
——唐代詩人 徐夤 德行名言國家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
——清朝第四位皇帝 康熙德行的實現(xiàn)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
——捷克教育家 生有厚利,死有遺教,此盛君之德也。
——又稱晏子,春秋政治家、思想家 晏嬰德行啊
你是純樸的靈魂的崇高科學。
——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 盧梭 德行的名言有大略者不問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
——南朝宋史學家 范曄一個人的各種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
——英國哲學家 洛克有源之水,寒冽不凍;有德之人,厄窮不塞。
——宋代文學家 胡宏人之立身,所貴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論富貴
——唐代史學家 吳兢其名彌消,其德彌長;其身彌退,其道彌進。
——隋代文人 王通 德行名言謹慎的人對自己有益,有德行的人對別人有益。
——法國思想家 文學家 哲學家 廉隅貞潔者,德之令也;流逸奔隨者,行之污也。
——唐代政治家 魏徵當你幸福的時候,切勿喪失使你成為幸福的德行。
——法國作家 莫羅阿應(yīng)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古希臘哲學家 德謨克里特 《道德思想》 德行的名言積德行善往往不得好死,殺人放火反而升官發(fā)財。
——2012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 莫言 《紅高粱家族·高粱酒》德行高尚的人們,其德愈增則受人嫉妒之機會愈減。
——英國文藝復(fù)興時期作家,哲學家 培根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chǔ)。
——捷克教育家 夸美紐斯教學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這一概念之中——德行。
——近代德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 赫爾巴特金錢,人生德行中輜重也,雖萬不可無,亦足阻礙進行。
——英國文藝復(fù)興時期作家,哲學家 培根 德行名言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人,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莊周,戰(zhàn)國哲學家 莊子人要正直,因為在其中有雄辯和德行的秘訣,有道德的影響力。
—— 阿密埃爾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蓋寡矣,而況于天下乎。
——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 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