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勵志詩詞名句
·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春宵一刻值千金。
·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蘇軾名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世事如今辣酒濃,交情自古春云薄。
· 我觀人世間,無如醉中真。
—— 蘇軾語錄·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項籍之所以敗,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
·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
· 長輸不盡溪,欲滿無底竇。
· 物必先腐,而后蟲生。
· 慎重則必成,輕發(fā)則多敗。
1、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3、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4、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
5、人生識字憂患始。
6、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7、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閑如啖蔗。
8、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9、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10、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11、人間有味是清歡。
12、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13、水清石出魚可數(shù),林深無人鳥相呼。
14、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5、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16、人生看得幾清明。
17、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18、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
19、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2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1、小詩有味似連珠。
22、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23、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24、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25、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26、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
27、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28、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所有詩詞
蘇軾詩詞經(jīng)典蘇軾經(jīng)典詩詞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時期的大文學家、書畫家。
蘇軾少年成名,二十二歲即中進士,二十六歲又入制科第三等,科考可謂是一帆風順,但在仕途上他的一生卻是大起大落,坎坷異常。
宋神宗熙寧四年,由于與推行新法的王安石等新黨人物政見不同,蘇軾請調(diào)離京任地方官,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太守、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
宋神宗元豐二年,他因“烏臺詩案”入獄,幾乎送命,后在眾人的說情下才免于一死,次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五年后轉任汝州團練副使。
元豐七年,宋神宗又為他恢復名譽,任為登州太守,十余日后出任禮部郎中,同年臘月調(diào)回京都開封任起居舍人。
元豐八年,神宗崩逝,年僅十歲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簾,開始重新任用舊黨人物,史稱“元佑更化”,蘇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nèi)連升三次官,出任翰林學士知制誥,成為正三品的大員,離宰相僅一步之遙,達到了他政治生涯的最頂峰。
但此時蘇軾發(fā)現(xiàn)他與舊黨領袖司馬光的政見上同樣有著較大的分歧,司馬光病逝后舊黨內(nèi)部更是爆發(fā)了著名的“洛蜀黨爭”,讓蘇軾對官場深感厭倦,再次請求外任。
元佑四年,朝廷終于同意蘇軾的懇求,讓他以龍圖閣學士出任杭州太守,領軍浙西,后相繼出任潁州太守、揚州太守、定州太守等職。
元佑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親政,改元紹圣,開始重新推行新法并大力打擊元佑大臣,新一輪的政治災難再一次降臨到了蘇軾的頭上,紹圣元年四月他以“
蘇軾勵志詩詞名句有哪些
1、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3、不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4、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6、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7、發(fā)奮忘食,樂以忘優(yōu),不知老之將至.(論語)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9、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10、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1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12、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13、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三國志)
蘇軾有哪些經(jīng)典的人生感悟詩詞
蘇軾詩:《獄中寄子由》“圣主如物春,小臣愚暗自亡百年未滿先償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 神宗年間蘇軾因為反對新法,并在自己的詩文表露了對新政的不滿。
由于他當時是文壇的領袖,任由蘇軾的詩詞在社會上傳播對新政的推行很不利。
所以在神宗的默許下,蘇軾被抓進烏臺,一關就是4個月的蘇軾,蘇軾獄中寫了這首訣別詩
這首訣別詩有太多的感動和傷感。
寫兄弟情深,這首為之最,據(jù)說蘇軾把這首詩交由獄卒轉給其弟蘇轍,蘇轍看后十分難過,伏案而泣,隨后又交還獄卒,幾經(jīng)周轉竟傳到皇帝手中,神宗皇帝讀后也十分感動。
或許正因如此,雖有御史強大的壓力,皇帝還是給與了罪行減免,使蘇東坡免遭一劫,訣別詩也并沒有成為蘇東坡的絕唱。
蘇轍上書皇帝愿用自己的官職贖兄,兄弟之情深讓人感嘆
蘇軾終于免了死刑被貶黃州,出獄那天見到了弟弟蘇轍,蘇轍把手捂在嘴上,蘇軾會意,三緘其口
蘇軾蘇轍兄弟情深彌足珍貴訴不盡千古佳話
?。ㄗ杂杉刺K轍,) 蘇軾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密州知州蘇軾在乙卯正月二十日夜夢到了結發(fā)妻子王弗,醒來后蘇軾和淚寫下了這首千古悼亡詞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思緒飄向千里之外,凄涼的話語無處訴
。
十年間鬢發(fā)如霜,即時相遇,你好能認出我嗎
也夢里你還是就是摸樣,小窗旁對鏡梳妝
凝望許久只是無語唯有眼淚亦然滴落千行
另人斷腸
月亮把銀光灑落在你的墳前。
應該是長滿小松的山崗了吧
(蘇軾19歲時與四川青神縣進士王方之女16歲的王弗結婚,生有一子蘇邁。
蘇軾30歲時,王弗去世,享年27歲,與他共同生活了11年。
,王弗蘭心蕙質(zhì)。
是蘇軾的結發(fā)妻子,二人郎才女貌,王弗的突然離世令蘇軾悲痛萬分,即時有了新的妻子也難忘與王弗的恩愛之情,怎不讓人感懷,怎不讓人欽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