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詩句有哪些
【對于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要繼承發(fā)揚,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論語中引用詩經(jīng)的例子。
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選自《學而》,始可與言《詩》已矣,意思是,終于可以和你討論詩經(jīng)啦.2.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選自《為政》,意思是,用一句話概括詩經(jīng),就是不虛假.詩經(jīng)是原始的、純粹的、質(zhì)樸的、真正的想唱就唱.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 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3.20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7.18子所雅言,《詩》、《書》、執(zhí)禮,皆雅言也.8.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8.8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8.15子曰:“師摯之始,《關(guān)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9.15子曰:“吾自衛(wèi)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13.5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16.13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遠其子也.”這篇比較有意思,伯魚就是孔鯉,孔子的兒子.17.9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17.10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
論語中關(guān)于文明禮儀的的句子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 “見危授命,見利思義”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里面的自律的詩句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2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出處《論語·里仁》3司馬牛問君子。
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
”子曰:“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找出論語中關(guān)于核心思想的句子,如禮,仁等 每個核心觀點的例子不少于三個 核心思想不少于十個
孝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2)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1.6)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1.11)仁巧言令色,鮮矣仁。
(1.3)人而不仁,如禮何
人而不仁,如樂何
(3.3)里仁為美。
擇不處仁,焉得知
(4.1)義信近于義,言可復也(1.13)見義不為,無勇也。
(2.24)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4.10)禮恭近于禮,遠恥辱也。
(1.13)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
(1.15)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3)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17)里仁為美。
擇不處仁,焉得知
(4.1)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2)信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1.4)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1.7)德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9)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3)德不孤,必有鄰。
(4.25)君子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1)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
(1.2)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8)小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4)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4.11)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4.16)道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
(1.2)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
(1.15)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