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養(yǎng)鳥的詩句有哪些
鳥鳴間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間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盂浩然:《春曉》)5.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杜甫:《望岳》)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陶淵明:《飲酒》)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8.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李白:《獨坐敬亭山》)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賈島:《題李凝幽居》)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詞》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黃鶴樓》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宋·張志和《漁歌子》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宋·徐元杰《湖上》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元·馬致遠《秋思》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無題>>風吹綠琴去,曲度紫鴛鴦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宋·徐俯《春游湖》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辛棄疾《西江月》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唐·杜甫《絕句四首》驅(qū)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吊影分為千里雁,辭跟散作九秋蓬。
——唐·白居易《望月有感》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唐·劉長卿《送上人》獨立衡門春雨細,白雞飛上樹枝啼。
——宋·葉紹翁《西溪》帶鳥字的: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孟浩然《春曉》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唐·柳宗元《江雪》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唐·賈島《題李凝幽居》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九章哀郢》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唐·王籍《入若耶溪》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唐·杜甫《春望》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唐·韋莊《臺城》芳草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李華《春行即興》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唐·杜甫《望岳》白發(fā)悲花落,青云羨鳥飛。
——唐·岑參《寄左省杜拾遺》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鶴《春宮怨》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8.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李白:《獨坐敬亭山》)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賈島:《題李凝幽居》)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養(yǎng)鳥有道的情感用詩句表示。
鳥鳴山更幽
關(guān)于鳥的成語(詩句)
有關(guān)「的成語【一石】比喻做一件事獲得兩個效果.【小鳥依人容女子或小孩怯弱的,惹人憐愛.【倦鳥知返】形容游子倦游歸家.或比喻離開工作崗位太久,倦於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崗位.【倦鳥歸巢】形容游子倦游歸家.或比喻離開工作崗位太久,倦於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崗位.【笨鳥先飛】(1)形容愚笨的人,事前欠缺考慮,常魯莽行事.(2)或用以表示愚笨的人行動應比別人早,以免手忙腳亂.【鳥盡弓藏】比喻天下既定,功臣遭遺棄.與「兔死狗烹」意同.惟「鳥盡弓藏」語意較輕.【鳥語花香】描寫春天的景色.【鳥面鵠形】用以形容久饑消瘦之狀,又作「鳩形鵠面」.【鳥為食亡】比喻人因貪財而死.【鳥獸不可與同群】指人畢竟仍須生活在人群社會中,不能隱居逃世.【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比喻人快要死時,多會良心發(fā)現(xiàn),講出善良的話來.【驚弓之鳥】比喻曾遭禍患,因而心懷驚懼者.【烏鳥私情】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
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晉·李密《陳情表》:“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
”【烏飛兔走】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
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唐·韓琮《春愁》詩:“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
”唐·韋莊《秋日早行》詩:“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
”【鳥集鱗萃鱗】魚;萃:聚集。
象鳥類或魚類那樣聚集在一起。
形容聚集得很多。
漢·張衡《西京賦》:“瓌貨方至,鳥集鱗萃。
”【鳥盡弓藏】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
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經(jīng)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只雞絮酒】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后漢書·徐徲傳》:“徲嘗為太尉黃瓊所辟,不就。
及瓊卒歸葬,徲乃負糧徒步到江夏赴之,設雞酒薄祭,哭畢而去。
不告姓名。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燕雀處堂處】居?。惶茫禾梦?。
燕雀住在堂上。
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
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
《孔叢子·論勢》:“燕雀處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也。
”【一箭雙雕】原指射箭技術(shù)高超,一箭射中兩只雕。
后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
《北史·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
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fā)雙貫焉。
”【雙宿雙飛】宿在一起,飛在一起。
比喻相愛的男女形影不離。
宋·尤袤《全唐詩話》卷六:“眼想心思夢里驚,無人知我此時情。
不如池上鴛鴦鳥,雙宿雙飛過一生。
”【牝雞司晨】母雞報曉。
舊時比喻婦女竊權(quán)亂政。
《尚書·牧誓》:“牝雞無晨。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鴻鵠之志】 鴻鵠:天鵝,比喻志向遠大的人;志:志向。
比喻遠大志向。
《呂氏春秋·士容》:“夫驥驁之氣,鴻鵠之志,有諭乎人心者,誠也。
”《史記·陳涉世家》:“嗟乎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倦鳥知返】形容游子倦游歸家.或比喻離開工作崗位太久,倦於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崗位...【鶴立雞群】象鶴站在雞群中一樣。
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晉·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籠中之鳥】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敵人。
《鹖冠子·世兵》:“一目之羅,不可以得雀;籠中之鳥空窺不出。
”【鳩占鵲巢】比喻強占他人所有.【鶉衣百結(jié)】比喻衣服破舊,滿是補釘.【鷦鷯一枝】(1)用以勸人寡欲,今多說成:「鷦鷯巢林,不過一枝」.(2)或比喻棲身之所,多用於托人求職時.【鸞翔鳳集】比喻賢才之聚集.【鳳毛麟角】形容世間少有.【鳳凰于飛】比喻夫婦唱和相樂;多用為婚禮之祝詞.【鳶飛魚躍】比喻放任於自然之樂.【鴉雀無聲】比喻原本吵吵鬧鬧的人群安靜下來.【鴻鵠之志】比喻志向遠大,與「青云之志」義同.【鵬程萬里】祝福別人前程遠大,如鵬飛萬里.【鶯聲燕語】用以形容鳥鳴.或比喻女子聲音宛轉(zhuǎn)流利.【鶯鶯燕燕】比喻女郎眾多.坌鳥先飛①笨鳥先飛。
比喻笨人反而居先。
②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先行一步。
多用做謙辭笨鳥先飛①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怕趕不上別人,搶先動手。
②用作謙詞飛鳥依人形容可親可愛的樣子籠鳥檻猿籠中鳥與檻中猿。
比喻受拘禁而不得自由的人窮鳥觸籠比喻處困境而掙扎不脫窮鳥歸人見“窮鳥投人”窮鳥入懷無處可棲的鳥被迫投人懷抱。
比喻處境困窮而投靠別人窮鳥投人猶言窮鳥入懷如鳥獸散比喻潰敗逃散。
語本《漢書·李陵傳》:“今無兵復戰(zhàn),天明坐受縛矣
各鳥獸散,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
”烏鳥私情謂烏鳥反哺之私情。
比喻人子的孝思鸮鳥生翼舊傳鸮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
比喻忘恩負義小鳥依人唐太宗評論功臣,謂“褚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
”見《舊唐書·長孫無忌傳》。
后以“小鳥依人”喻小孩或年輕女子的嬌稚可愛鳥道羊腸狹險典折的山路鳥得弓藏見“鳥盡弓藏”鳥焚魚爛《易·旅》:“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后號啕。
”《公羊傳·僖公十九年》:“其言梁亡何
自亡也。
其自亡奈何
魚爛而亡也。
”后以“鳥焚魚爛”謂因內(nèi)亂而覆亡鳥伏獸窮如飛鳥棲伏,野獸奔走無路。
形容勢竭力窮,處境困難鳥覆危巢鳥巢因建于弱枝而傾覆。
比喻處境極端危險鳥革翚飛形容宮室壯麗。
語出《詩·小雅·斯干》:“如鳥斯革,如翚斯飛。
”朱熹集傳:“其棟宇峻起,如鳥之警而革也,其檐阿華采而軒翔,如翚之飛而矯其翼也,蓋其堂之美如此。
”鳥駭鼠竄形容驚恐逃竄鳥跡蟲絲比喻極易消失的事物鳥集鱗萃像鳥魚聚集一處鳥盡弓藏《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
”又《淮陰侯列傳》:“高鳥盡,良弓藏。
”謂飛鳥射盡,便藏起弓來無所使用。
后用“鳥盡弓藏”或“鳥得弓藏”比喻大功告成,功臣受害鳥驚鼠竄見“鳥駭鼠竄”鳥驚魚駭像鳥、魚那種受驚的樣子鳥驚魚潰見“鳥散魚潰”鳥驚魚散見“鳥散魚潰”鳥哭猿啼泛指禽獸悲鳴。
形容悲涼的情景鳥面鵠形形容面容枯瘦鳥槍換炮比喻情況或條件有很大好轉(zhuǎn)鳥散魚潰形容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鳥聲獸心比喻言辭動聽而心懷陰毒鳥啼花落形容凄涼的情景驚弓之鳥曾受箭傷,聞弓弦聲而驚墮的鳥。
喻受過驚嚇而遇事惶惶的人。
語本《戰(zhàn)國策·楚策四》:“更羸輿魏王處京臺之下,仰見飛鳥。
更羸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fā)而下鳥。
’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
’更羸曰:‘可。
’有間,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fā)而下之。
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
’更羸曰:‘此孽也。
’王曰:‘先生何以知之
’對曰:‘其飛徐而鳴悲。
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
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
’”驚弦之鳥見“驚弓之鳥”籠中之鳥①《鹖冠子·世兵》:“一目之羅,不可以得雀;籠中之鳥空窺不出。
”后以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
②喻易于擒拿的敵人傷弓之鳥受過箭傷的鳥。
比喻經(jīng)過禍患、心有余悸的人。
典出《戰(zhàn)國策·楚策四》:“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fā)而下之。
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
’更羸曰:‘此孽也。
’王曰:‘先生何以知之
’對曰:‘其飛徐而鳴悲。
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
’”蟲書鳥跡指古代的鳥蟲書。
借指變化莫測、難以辨認的書體蟲書鳥篆鳥蟲書。
比喻無法認讀的字,借指外國文字蟲言鳥跡上古的語言文字。
借指上古時期蠶叢鳥道指險絕的山路長頸鳥喙長頸尖嘴。
喻人奸詐陰險輕徙鳥舉輕于去留,像鳥飛那樣容易鵠形鳥面饑疲瘦削貌花香鳥語形容春天媚人的景象木乾鳥棲謂鳥棲樹上,至樹干枯也不離去。
喻行事堅定不移禽息鳥視比喻空受爵祿而無益于世獸迒鳥跡鳥獸之跡獸聚鳥散謂聚散無常有如鳥獸。
多比喻游牧民族象耕鳥耘傳說舜死蒼梧,象為之耕;禹葬會稽,鳥為之耘。
《文選·左思〈吳都賦〉》:“象耕鳥耘,此之自與。
”李善注引《越絕書》:“舜死蒼梧,象為之耕;禹葬會稽,鳥為之耘。
”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樸,有舜禹時代的遺風。
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河水一》:“恒水又東逕藍莫塔,塔邊有池……此中空荒無人,群象以鼻取水灑地,若蒼梧、會稽象耕鳥耘矣。
”宋無名氏《五色線·游仙記》:“忽到一處,約在甌闌之間,乃古莽然之墟,象耕鳥耘,人甚知禮,既還復往,沓不可尋。
”一說,耕者以象行為法,耘者如鳥之啄食熊經(jīng)鳥申古代一種導引養(yǎng)生之法。
狀如熊之攀枝,鳥之伸腳【一石二鳥】比喻做一件事獲得兩個效果.【小鳥依人】形容女子或小孩怯弱的樣子,惹人憐愛.【倦鳥知返】形容游子倦游歸家.或比喻離開工作崗位太久,倦於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崗位.【倦鳥歸巢】形容游子倦游歸家.或比喻離開工作崗位太久,倦於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崗位.【笨鳥先飛】(1)形容愚笨的人,事前欠缺考慮,常魯莽行事.(2)或用以表示愚笨的人行動應比別人早,以免手忙腳亂.【鳥盡弓藏】比喻天下既定,功臣遭遺棄.與「兔死狗烹」意同.惟「鳥盡弓藏」語意較輕.【鳥語花香】描寫春天的景色.【鳥面鵠形】用以形容久饑消瘦之狀,又作「鳩形鵠面」.【鳥為食亡】比喻人因貪財而死.【鳥獸不可與同群】指人畢竟仍須生活在人群社會中,不能隱居逃世.【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比喻人快要死時,多會良心發(fā)現(xiàn),講出善良的話來.【驚弓之鳥】比喻曾遭禍患,因而心懷驚懼者.參考資料:【驚弓之鳥】比喻曾遭禍患,因而心懷驚懼者.*和鳥有關(guān)之諺語*◎【夫妻本是同林鳥】比喻夫妻本是一時的伴侶,遇有危險之時,只能各奔前程,自求多福。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鳥將死亡,其鳴聲是十分悲傷凄涼的。
比喻人若將死亡,則所說的話是良善而有價值的。
◎【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比喻群眾失去首領,即不能有所行動。
◎【深山出俊鳥】比喻窮鄉(xiāng)僻壤也會出現(xiàn)相貌俊秀或有才干的人。
◎【人來投主,鳥來投林】比喻人擇主而事,擇地而居。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為謀取錢財而不惜生命,就像鳥為了覓食而喪生一樣。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比喻作事積極或及早者,能獲得利益。
◎【鸚鵡能言,不離飛鳥】比喻人很難改變他原始的身分。
◎【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鷹和鷂子的腳互相抓住,正好像鐵環(huán)一樣互相緊扣在一起。
比喻兩人十分親密而不肯分離。
◎【偷雞不著蝕把米】比喻想占便宜,結(jié)果反倒吃了虧。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比喻人寧可在小場面中自主,也不要在大場面為人所支配。
◎【菱角磨作雞頭】有稜有角的菱角被磨成圓滑的雞頭。
比喻人歷經(jīng)眾多苦難挫折。
◎【公雞給黃鼠狼拜年】兇多吉少。
黃鼠狼喜歡吃雞,公雞向黃鼠狼拜年,必定大難臨頭。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黃鼠狼喜食雞,故比喻人不懷好意,別有居心。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雞狗的叫聲都能聽到,但至老死都不相往來。
◎【雞兒不吃無工之食】比喻人不能無緣無故接受優(yōu)待或贈與。
◎【家雞打的團團轉(zhuǎn),野雞打的貼天飛】比喻至親雖受委屈、責難,但仍不肯離去。
◎【旗桿上綁雞毛】好大撣子。
比喻膽大包天。
◎【蒼蠅不抱沒縫的雞蛋】比喻事生有因,唯有自己先做錯,別人才會來欺侮。
◎【三更燈火五更雞】比喻勤奮刻苦,晚睡早起。
◎【野雞戴皮帽兒】充鷹。
意指野雞戴上皮帽子假裝是老鷹。
譏諷人冒充主人或自以為了不起。
◎【雞蛋里挑骨頭】比喻故意挑剔。
◎【拿雞蛋往石頭上碰】【雞蛋碰石頭】 比喻自不量力,自討苦吃。
◎【拿著雞毛當令箭】部屬欺上瞞下,濫用職權(quán),公然發(fā)號施令。
比喻玩弄權(quán)術(shù)。
◎【不管講雞講鴨,我只講鵝】 全句指不管別人說什麼,我只一味胡說八道。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人生在世應該做些好事,留下好名聲。
◎【燕雀安知鴻鵠志】比喻庸俗者無法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比喻兩相爭持,第三者得利。
關(guān)于鳥的詩句和成語
百鳥朝鳳 朝:朝見;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
舊時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眾望所歸。
笨鳥先飛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長頸鳥喙 喙:鳥的嘴。
長頸項,尖嘴巴。
指陰險狠毒者的狀貌。
池魚籠鳥 池里的魚,籠里的鳥。
比喻受束縛而失去自由的人。
飛鳥驚蛇 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
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飛鳥依人 依:依戀。
飛來的小鳥依偎在人的身邊。
比喻依附權(quán)貴。
亦比喻小孩、少女嬌小柔順,可親可受的情態(tài)。
龜文鳥跡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花香鳥語 鳥語:鳥鳴如同講話一般。
形容春天動人的景象。
驚弓之鳥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
比喻經(jīng)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倦鳥知還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
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xiāng)。
籠中之鳥 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敵人。
卵覆鳥飛 鳥飛走了,卵也打破了。
比喻兩頭空,一無所得。
鳥革翚飛 革:鳥張翅;翚:羽毛五彩的野雞。
如同鳥兒張開雙翼,野雞展翅飛翔一般。
舊時形容宮室華麗。
鳥集鱗萃 鱗:魚;萃:聚集。
象鳥類或魚類那樣聚集在一起。
形容聚集得很多。
鳥盡弓藏 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
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經(jīng)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鳥面鵠形 形容由于饑餓而身體軟弱,面容枯瘦。
鳥槍換炮 形容情況或條件有很大的好轉(zhuǎn)。
鳥窮則啄 鳥陷于絕境就要反啄。
比喻人走投無路就會冒險。
鳥獸散 形容成群的人象鳥獸逃散一樣紛亂地散去(多形容敵人潰逃)。
鳥語花香 鳥叫得好聽,花開得噴香。
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禽息鳥視 比喻生活優(yōu)裕而對社會不能做一點有益的事。
窮鳥入懷 窮鳥:困窘的鳥;懷:投入懷抱。
比喻處境困難而投靠別人。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舊時俗語。
意思是為了追求金錢,連生命都可以不要。
如鳥獸散 象一群飛鳥走獸一樣逃散。
形容潰敗逃散。
也比喻集團或組織解散后,其成員各奔東西。
三寸鳥,七寸嘴 比喻能說會道(多用于諷刺)。
傷弓之鳥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
比喻受過驚嚇,遇到一點動靜就怕的人。
獸聚鳥散 比喻聚散無常。
也比喻烏合之眾。
烏鳥私情 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
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小鳥依人 依:依戀。
象小鳥那樣依傍著人。
形容少女或小孩嬌小可愛的樣子。
羊腸鳥道 形容山路狹窄,曲折而險峻。
一石二鳥 扔一顆石子打到兩只鳥。
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兩樣好處。
魚潰鳥散 比喻軍隊潰敗。
坌鳥先飛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怕趕不上別人,搶先動手。
多用作謙詞。
同“笨鳥先飛”。
蠶叢鳥道 指險絕的山路。
鳥道羊腸 狹險典折的山路。
鳥得弓藏 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經(jīng)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同“鳥盡弓藏”。
鳥焚魚爛 指因內(nèi)亂而覆亡。
鳥伏獸窮 如飛鳥棲伏,野獸奔走無路。
形容勢竭力窮,處境困難。
鳥覆危巢 鳥巢因建于弱枝而傾覆。
比喻處境極端危險。
鳥駭鼠竄 形容驚恐逃竄。
鳥跡蟲絲 比喻極易消失的事物。
鳥驚鼠竄 形容驚恐逃竄。
同“鳥駭鼠竄”。
鳥驚魚駭 像鳥、魚那種受驚的樣子。
鳥驚魚潰 潰:潰散。
象鳥驚飛,象魚潰散而逃。
形容軍隊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
鳥驚魚散 形容軍隊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
同“鳥散魚潰”。
鳥哭猿啼 泛指禽獸悲鳴。
形容悲涼的情景。
鳥槍換炮 比喻情況或條件有很大好轉(zhuǎn)。
炮,同“炮”。
鳥入樊籠 樊籠:鳥籠,比喻不自由的境地。
飛鳥進了籠子。
比喻自投羅網(wǎng),陷入困境。
鳥散魚潰 潰:潰散。
象鳥驚飛,象魚潰散而逃。
形容軍隊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
鳥聲獸心 比喻言辭動聽而心懷陰毒。
鳥啼花落 形容凄涼的情景。
鳥啼花怨 形容悲傷怨恨。
高鳥盡,良弓藏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見棄,沒有好下場。
鵠形鳥面 指饑疲瘦削的樣子。
寒蟬僵鳥 寒天的蟬和凍僵的鳥。
比喻默不作聲的人。
驚弦之鳥 比喻經(jīng)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同“驚弓之鳥”。
籠鳥池魚 關(guān)在籠里的鳥,養(yǎng)在池中的魚。
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籠鳥檻猿 籠中鳥檻中猿。
比喻受拘禁沒有自由的人。
木干鳥棲 指鳥棲樹上,至樹干枯也不離去。
比喻行事堅定不移。
青鳥殷勤 青鳥:古代傳說中傳送信件的使者。
比喻常通信息,傳遞消息。
輕徙鳥舉 輕于去留,像鳥飛那樣容易。
鸮鳥生翼 舊傳鸮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
比喻忘恩負義。
獸迒鳥跡 指鳥獸之跡。
象耕鳥耘 傳說舜死蒼梧,象為之耕;禹葬會稽,鳥為之耘。
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樸,有舜禹時代的遺風。
熊經(jīng)鳥申 古代一種導引養(yǎng)生之法。
狀如熊之攀枝,鳥之伸腳。
熊經(jīng)鳥伸 古代一種導引養(yǎng)生之法。
狀如熊之攀枝,鳥之伸腳。
同“熊經(jīng)鳥申”。
熊經(jīng)鳥曳 古代一種導引養(yǎng)生之法。
狀如熊之攀枝,鳥之伸腳。
同“熊經(jīng)鳥申”。
熊經(jīng)鳥引 古代一種導引養(yǎng)生之法。
狀如熊之攀枝,鳥之伸腳。
同“熊經(jīng)鳥申”。
魚驚鳥散 指像魚腐爛鳥潰散。
比喻迅即崩潰,完全失敗。
魚潰鳥離 指像魚腐爛鳥潰散。
比喻迅即崩潰,完全失敗。
魚縣鳥竄 魚被釣,鳥逃竄。
比喻或受制于人,或飄泊流離,處境十分險困。
縣,通“懸”。
越鳥南棲 從南方飛來的鳥,筑巢時一定在南邊的樹枝上。
比喻難忘故鄉(xiāng)情。
云屯鳥散 如云聚集,如鳥飛散。
形容眾多的人忽聚忽散。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 比喻欲擒故縱,伺機而后發(fā)。
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猶言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關(guān)于鳥的古詩
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宋·徐俯《春游湖》 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宋·王令《送春》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唐·杜甫《旅夜書懷》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宋·晏殊《浣溪沙》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辛棄疾《西江月》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唐·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宋·張志和《漁歌子》 驅(qū)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跟散作九秋蓬。
——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元·馬致遠《秋思》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唐·劉長卿《送上人》 獨立衡門春雨細,白雞飛上樹枝啼。
——宋·葉紹翁《西溪》 雪 1、《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3、《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4、《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5、《獨酌》【唐】杜牧 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
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
月 1、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2、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中秋月》 3、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張九齡《望月懷遠》 5、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風 1.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 3.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王維:《觀獵》) 4.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5.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jīng)-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guān)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文言文養(yǎng)鳥有道主要描寫了怎樣的畫面
人們都說不應該把鳥關(guān)在籠子里養(yǎng),我從來都是不喜愛鳥,養(yǎng)鳥有養(yǎng)鳥的方法罷了。
只想養(yǎng)鳥,不如多種些樹木,讓樹圍繞著房屋幾百棵,枝葉茂盛,紛披拂動,成為鳥的樂園。
每天清晨,從睡夢中剛剛醒來,還在被褥里翻來覆去時,就可以聽到一片鳥叫聲,就好像聽到《云門》、《咸池》等樂曲的演奏聲;等到起身穿好衣服,洗臉漱口品茶時,看到它們張開五彩繽紛的翅膀飛翔,一下子飛來又一下子飛去,連眼睛也看不過來,享受到的這種樂趣本來就不是一籠一鳥的樂趣可以相比。
大概人生的樂趣,就是把天地當做花園,把江河當做水池,各自順著自己的天性自由地生活,享受到這種情景才算是最大的快樂。
這樣做,比起那些用缸養(yǎng)魚用籠養(yǎng)鳥的人來,所體現(xiàn)出的博大與狹隘、仁慈與殘忍的對比是多么地明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