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間十一月,漢芙小姐正在回信。
她說斯蒂芬森的書很漂亮。感受得到她對于收到的書很滿意,比那些慘白的紙張印刷出來的書迷人多了。將書費寄出之間,還請求書店的工作人員將英鎊轉(zhuǎn)換為美金,看到這里時仿佛看到漢芙小姐俏皮可愛的一面,事實證明,現(xiàn)實中的她也如此可愛。
書店的.人也如她所言將英鎊換成美金,并寄出漢芙小姐所喜歡的《新約全書》,回信是在九天之后,距離上一封信的時間,明顯提前了一天的時間,不知道那時的倫敦是怎樣的光景,紐約又是怎樣的光景,如果真想知道,恐怕要回去翻翻歷史書,看看那時的美國和紐約。
讀著喜歡的書,聽喜歡的歌,這樣的光景如此靜好,仿佛是另一個世界。信中所提到的很多文學(xué),大多不知曉,一來引起我的好奇心自然要去查閱書籍,二來讀著漢芙也喜歡的書興許能從書中更加了解她的喜好。
初知《新約全書》、哈茲利特散文、利·亨特散文,定要找個時間好好讀上一些。
李清照傳讀后感(一)
今晚雨疏風(fēng)驟,也定然是綠肥紅瘦。究竟誰肥誰瘦,留給我們自己去思考……
但清秀罩嬋娟,才情卓越,我真的為你心動!——題記
第一遍是聽了百家講壇康震教授的《李清照》,從未有過的好奇,讓我難忘。第二遍終于讓我在學(xué)校圖書室的一角找到了你,竊喜!于是我小心翼翼地翻開你……
一直以來就對宋詞情有獨鐘。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保魂淌獾摹盁o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幾道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倍际俏蚁矚g,那樣細膩那樣柔美卻不失意境。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出生在“家家泉水,戶戶垂揚”的齊魯文化發(fā)源地名城濟南,文化氣氛相當(dāng)濃厚。父親---李格非是思想開明的名士。母親----王拱辰的孫女,善于作文,有很高的文學(xué)素養(yǎng)。
所以我一直都以為你是個幸福的女子,容貌出眾、名門閨秀、才華橫溢集寵愛于一身,這樣的女子會不幸福嗎?現(xiàn)在才慢慢知道,原來并非我想象如此。我懷揣好奇之心開始走進你的世界里,與你同悲同喜……
在我眼里,你“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你風(fēng)韻脫俗、你個性張揚,深深地感染著我。
我癡迷你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還有你的另一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好一個青睿、有活力,熱愛生活、性格爽朗的女子!以至于我在課堂上跟我的孩子們?nèi)绨V如醉地徜徉在你這束陽光里……
其實,讓我最欣賞的還是你那份坦率,不羈的思想,所有這一切能讓你敢于直言不諱,無所顧忌地寫出那些率真詞章,甚至讓人才輩出的北宋那些男兒都自嘆弗如。
中國歷史上詩歌文化燦若星河,也成就了很多偉大的詩人,但女子為詩人卻屈指可數(shù)。作為一名女子,你沒有把自己完全封閉在閨房之內(nèi),而是走向自然,去感受自然之美,玩賞風(fēng)景,飲酒惜花,逞露才華,更像男子一樣抒發(fā)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樣作為女子,美好的愛情追求在你的筆下卻顯得那樣執(zhí)著、那樣美好、那樣獨立?!兑患裘贰分心愫〞沉芾靸A灑你的相思之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比绻皇悄銓矍榇竽憻崃业淖非?,怎會寫出有如此“頗盡離別之意”的詞來?你用女子特有的那種細膩,那份與生俱來的敏感去捕捉你心中的感受之時,你可知道,也捕捉了我的心。
當(dāng)我驚嘆你的才華橫溢這會,哪想你卻生不逢時,北宋破敗,金人入汴京。對于丈夫趙明誠的棄城而逃你羞愧難當(dāng),繼寫下千古絕唱的詩詞: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自身都難保,卻心系國家,顯示出了女子難得的大節(jié)大義。趙明誠返回建康,后患瘧疾,你接到家書急忙趕赴建康,最后一面還是無緣相見。等你趕到,趙明成已去,至此你流浪于江南。
孤身一人在亂世茍活,又多次遇到南犯的金兵,隨身的家當(dāng)被搶被盜,所剩無幾。幾車書卷被金兵焚毀。即使是這樣,你依舊寫出了驚世的詞令《添字采桑子》: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好一個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
居無定所,國破家亡,物是人非,前半生悠然生活,后半生漂泊潦倒。在濟南生活時還是豐韻,臉色圓潤的女子。流落金華時已經(jīng)面部消瘦。你幾十年孤身一人有家不能回,失去至愛的丈夫,終生沒有生育一兒一女,最后郁郁而終在離濟南老家遙遙之外的臨安。人生天地反差之大,但優(yōu)越的前半生你沒有居深閨而有德無才,后半生你沒有自嘆自哀,自我放棄,留下千古詩詞讓我們這些后人咀嚼、傳唱。
這就是你,即使在刀劍上跳舞,依然舞姿卓群。
宋代的蔣捷說:時光匆匆,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外面雖喧囂,可對于你,今天的我依然癡迷;癡迷于你的特立獨行,癡迷于你的才情卓越,癡迷于你的敢愛敢恨。
忘不了你的那“爭渡,爭渡”的調(diào)皮可愛,你那“和羞走”的美麗嬌羞。一份勃勃的生機,一片斑斕的色彩,演繹了你多少的歡樂與朝氣。
我想問你,你究竟從哪里來?帶著淡淡的芳香;你又將身往何方?吟唱的詞闋余音繞梁。你號易安,可卻顛沛流離了一生;你原是小家碧玉,可那錚錚傲骨硬是比一般茍且偷安的男人還要剛強。
正如后來人這樣評價你——正值花季時期的你已彰顯出過人的才華。你的出現(xiàn)在男性主宰重要地位的封建時期是一個精彩的意外,同時也是古代文學(xué)銀河中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群山中突然崛起的一座秀美山峰。
在我心中的你是一位活潑,堅強的女子。
你分明教會了我——人要有海納百川的精神,才能戰(zhàn)勝困難,活出自我,尤其是女子!
清秀罩嬋娟,才情卓越,我真的為你心動!
李清照傳讀后感(二)
回首中華千年的古代文學(xué)史,仿若一部男性作家專史,女性作家屈指可數(shù),大多只以一篇或幾篇作品一露崢嶸,題材也僅限于閨閣之中,難成大家。而李清照的出現(xiàn),無疑為女性文學(xué)史上失衡的天平增添了一個分量極重的砝碼。
沐浴著齊魯文化的光華,感受著家族書香氣息的熏陶,李清照早年生活在風(fēng)姿綽約的女郎山和包孕靈秀的百脈泉,跟隨著父親與當(dāng)世第一流的文學(xué)大家吟詠詩文,談古論今,自小就能寫出庸常文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文章,且受到了父輩們的青睞。
京都是無數(shù)天子腳下的一方寶地,懷揣著對汴京的無限向往,清照與母親隨后奔赴汴京與父親一同生活。待清照成年時,她與當(dāng)時的太學(xué)生趙明誠結(jié)為連理。夫婦兩人情投意合,志趣相投,情感甚篤,也一同搜求金石字畫,撰寫古書,琴瑟諧美,其樂融融!如清照初婚后的習(xí)作《減字木蘭花》中“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叫郎比并看。”嬌嗔中把初婚女子的心事和盤托出,可見郎君如意,兩情相悅,樂在其中矣!而趙因官職在身,不免常要小別美妻,此時從清照的習(xí)作中不難看出新婚女子對夫君的深深思戀之情。如《怨王孫》里“樓上遠信誰傳?恨綿綿?!笨梢娗逭盏耐蛐那?!
怎奈好景不長,父親李格非在官場屢遭迫害,不久便撒手人間。母親更是于這個多事時節(jié)病逝。明誠感疾,駕鶴西去,相見直要待來生!此時的清照就像被遺棄的孤雁,前路漫漫,等候著她的是顛沛流離與世間險惡。
傷之切,悲之痛,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諸如“吹蕭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边@類的悼詞,任誰目觸都不禁催下數(shù)行淚。景同人非,物在人亡,焉得不悲?
因此,古代文學(xué)史上,清照絕可占據(jù)一個席位。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或許仍不足以闡述清照在文學(xué)史上的功不可沒。
李清照傳讀后感(三)
讀《李清照傳》,品宋詞滋味,不禁被作者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情感世界所折服,頓覺耳目一新,流連忘返。從平時的“不感興趣”,到一連幾天,腦海里不時縈繞的,都是宋詞的精彩片段,以至于想靜下心來讀下一本書,都變得有點困難。沒辦法,只有停下來理理這紛亂的思緒,寫點讀后感之類的文字。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學(xué)家,章丘明水(今屬濟南)人,是婉約派詞人代表。生于名宦之家,幼時過目不忘,出語驚人,博覽群書。齊魯壯麗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創(chuàng)作靈性,少女時代即名噪一時,嶄露崢嶸?;楹?,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變后,她與趙明誠避亂江南,喪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凄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
一代才女李清照,從容一生李清照是一位才華出眾,成績卓越的女作家,就“詞”這一文學(xué)體式來說,她已經(jīng)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像《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寥寥數(shù)筆,一幅美麗的少女夜游圖已躍然而出:一位活潑多情、熱愛生活的少女出外游玩,被大自然秀麗的風(fēng)光所吸引,為了看落日而忘了回家的時間。興盡而歸,泛舟河上,路過一片蓮池,想要快點回家而奮力劃船的聲響,驚擾了池塘邊的一灘鷗鷺,撲啦啦展翅而飛;除了詞,李清照在詩文上同樣有很高的造詣。比如“詩情如夜鵲,三繞未能安”:除反映出她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外,比喻的新鮮貼切,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鳥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的奇巧妙思,不能不令人擊節(jié)稱道。像《烏江》里的“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更是千古傳頌的名句:詩中項羽那雖死猶榮、傲然孑立的身影,黃鐘大呂般慷慨激昂的音響,那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義,無疑對國難當(dāng)頭的人們具有精神感召的力量,同時對于茍且偷安、昏庸無能的南宋朝堂也是一種諷刺。還有《感懷》、《春殘》、《分得知字》、《偶成》等詩,或感懷言志、或睹物抒情,也非同一般手筆;李清照流傳下來的文章,當(dāng)首推《金石錄后序》,這是清照散文中的代表作。文章介紹了《金石錄》的內(nèi)容與成書過程,回憶了婚后至夫死亂離34年間的憂患得失,有敘有議,文情并茂。全文敘述線索清晰、敘述順序井然、細節(jié)描述生動形象,尤其是貫穿全文的今昔迥異、聚散無常的情感,跌宕起伏,感人至深?!督鹗浐笮颉分?,她的《詞論》一文,更是彪炳千古,開創(chuàng)文學(xué)評論之先河,是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上第一篇論詞的理論文章。對于詞的品評標(biāo)準(zhǔn)與創(chuàng)作原則,建樹了一套完整的理論框架,為詞學(xué)理論的完善與發(fā)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李清照以一女性而躋身于男性的世襲領(lǐng)地,并以其創(chuàng)作的總體成就及多方面的才華傲視群雄,在中國文學(xué)史乃至中國封建社會史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李清照(1084年~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百家講壇李清照觀后感1
在《李清照之國難當(dāng)頭》這一集里,金國的兵隊已經(jīng)打到了李清照所在的國家,還打到了他們的首都,像現(xiàn)在的北京一樣重要。
那樣的話,李清照和她丈夫收藏的文物、字畫該怎么辦呢?后來李清照把體積大、不重要的文物排除掉,剩下的還能裝載幾車呢?李清照在《金石錄后序》中寫道,還能裝上十五車??墒乔嘀葸€有一大批文物,后來青州兵變,李清照還是搶出一些最珍貴的文物。而在去江寧的路上又幾次被搶,李清照還是來到了江寧。
在這危難之時,李清照寫出了《臨江仙》,表達了金人鐵蹄踏碎了她平靜的生活,讓她感到國破家亡的沉痛心情。
百家講壇李清照觀后感2
《康震評說李清照》這本書一口氣讀完了,其中對于李清照詩詞風(fēng)格的分析和背后蘊含美學(xué)情感的表述流暢到位、情節(jié)感人,自不必說。讀罷有些許感嘆惋惜也久久揮之不去。
感到書中亮點是在第122、第123頁,《再嫁婚變》里的“信其所守、得其所哉”一節(jié)。(李清照是否再嫁,從古至今研究者各持一說,爭論不休。此本學(xué)者專家之分內(nèi),而非我等普通觀眾所能。)但真如文中作者觀點,甚至從張汝舟的角度來分析李再嫁后的感情和家庭生活,則讓人眼前一亮,“文物字畫既不可得,家中一應(yīng)事務(wù)也不能完全做主,自己粗鄙的言論行為也許還曾遭到李清照的冷嘲熱諷,這對于五十歲的張汝舟而言也難以忍受。由此看來,兩人在思想情趣、生活觀念、雙方的期望值都存在較大差距,兩人之間齟齬爭吵甚至打鬧勢必難免?!睂τ诶钋逭者@樣的愛情理想主義者,沒有共同語言怎么能夠在一起走下去?誠如作者所說,這是造化弄人的婚姻悲劇。而在今天不如意的婚姻又何嘗不是如此?人畢竟是高級生理動物,再嫁又離婚,在傳統(tǒng)的男權(quán)社會,李清照這樣的舉動要付出多大的勇氣,背后又要承當(dāng)多少流言蜚語、悲憤和孤獨!然而曾經(jīng)和趙明誠彼此真心相愛,這對李清照來說就已足夠。為真愛的短暫難得而嘆,為愛情的'理想主義而嘆。
在《金石錄后序》里記載經(jīng)過顛沛流離,文物終去十之七八,不禁令人扼腕。然而又怎能苛求李清照對文物的保護不周呢?在國破家亡的大時代里,個人的力量終究微弱渺小,以一女子孱弱之身卻要在趙明誠后保護數(shù)量巨大的金石字畫文物,談何容易。假若文物未經(jīng)收集整理,而是藏于民間,是否就能逃過戰(zhàn)火洗劫和宵小計算?她說:豈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歟?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猶斤斤愛惜,不肯留在人間耶?何得之艱而失之易也?”又說:“嗚呼!余……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這是多么無望的表達,無助的曠達,無奈的坦然!為散失毀滅的文物而嘆,更為個中折射出的民族空前災(zāi)難和時代悲劇而嘆。
及至晚年,李清照欲授其生平所學(xué)于孫氏小女,豈料孫氏小女一句“才藻非女子之事也,這與朱淑真《雜題》云:“翰墨文章之能非婦人女子之事”何其相似,“朱淑真等到的是死亡”,而李清照則陷入更深的失望。多年后,陸放翁在為孫氏女寫的墓志銘云:“夫人幼有淑質(zhì)。故趙建康明誠之配李氏,以文辭名家,欲以其學(xué)傳夫人。時夫人始十余歲,謝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渭南文集》卷三十五《夫人孫氏墓志銘》)。一代詞宗就此沒有傳人,誠如作者所述:“這是中國文學(xué)史的巨大遺憾,也是古典知識女性的遺憾?!彼疫€有《后序》、《詞論》,還有易安詩詞傳于后世,至今研讀不衰,它滲入文明的點滴,甚或成為我們的文學(xué)生活方式之一,這正是易安永恒之所在!為李清照沒有傳人而嘆,更為她的詩詞穿越時空,依然優(yōu)雅鮮活而嘆。
掩卷長思,時移事易。感謝康震老師帶我走近李清照。云濤曉霧,星河帆舞,在時光深處,仍舊佇立著那個美麗的身影,清新婉約、風(fēng)骨卓然,直到永遠。
百家講壇李清照觀后感3
終于決定要看一看康震教授對于李清照的解讀了。今天晚上看了第一集《書香才女》,“書香”“才女”也正是因為李清照生長在書香門第,才會孕育出這位千古難得一見的才女。書香:康震教授解讀中說,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當(dāng)時考中了進士,非常有才,做了山東鄆州教授。是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
而她的母親王氏祖父王拱辰是宋仁宗朝的時候的科舉狀元,在《宋史》中被提到:“易善文”,也就是說王氏在家庭的熏陶之下在文學(xué)方面就有很高的造詣。那么父親李格非和母親王氏除了在文化教育和個性發(fā)展上對李清照言傳身教之外,也為她創(chuàng)造了一個遠比當(dāng)時的一般女孩子更加寬松自由的教育環(huán)境,她不再是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嬌滴滴的小姐。她的心智在這種教育環(huán)境下得了良好而健康的發(fā)展。
為她以后遭受國破家亡,喪夫失財,病魔纏身等一系列的苦難仍然可以堅強的面對打下了基礎(chǔ)。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教育和生活成就了她在文學(xué)不可替代的地位。創(chuàng)造了巾幗不讓須眉的“易安體”,成為了為后人稱道的婉約派的詞宗。才女:在第一集中,康震教授講到了李清照少女時代的兩首詞《如夢令》,在解讀中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李清照作為才女的與生俱來的潛質(zhì)。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看這首詞中有鮮艷亮麗的色彩,燦爛的朝霞,碧綠的湖水,多彩的荷花,碧綠的荷葉,少女們因喝酒微醉的緋紅臉龐,這是詞的色彩,更是少女時代李清照生活的色彩。從這首詞中也能感受到這群美麗的少女對于生活的無限的熱愛和不同于那是女子的生活情趣。單純而又幸福。隨著年齡的增長豆蔻年華的少女們也開始思春了。
第二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依然有色彩但卻有了淡淡的憂傷,因為“風(fēng)驟”,擔(dān)心花園里的花草樹木,但真的擔(dān)心的只是那開花的海棠嗎?不,“綠肥紅瘦”,如此巧妙,看似是綠葉因為風(fēng)驟雨疏之后綠葉肥大,花兒凋謝。實則呢,卻是對于青春容顏易逝的淡淡的感傷。
真是“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薄K砸舱抢钋逭丈L在文學(xué)氣氛十分濃厚的家庭里,因父母的開明教育,年青的時候李清照就誦讀經(jīng)史子集,詩詞歌賦;筆記小說、軼事遺聞,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yǎng),她的詞才能自成一體,成為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