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國國王 :好!丞相,去叫唐長老的幾個徒弟過來。
(幾個徒弟來到了大殿)眾問:不知國王和師傅找我們何事?唐僧:女王想在你們中間找一個如意郎君,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孫悟空(搶先跳了出來):師傅,弟子被壓五指山,幸得師傅解救,本該一心 一意護送師傅西天取經(jīng),但徒兒鬧過天宮,罵過如來,就算去了西天,如來肯定要給 我穿小鞋,下崗是早晚的事,還不如留在這里。。。
沙僧:師傅,悟凈曾任卷簾大將,怎么說也是個本科畢業(yè),到西天后工作是沒問題的。但現(xiàn)在流行下海經(jīng)商,我在流沙河幾年,學(xué)會了魚類養(yǎng)殖,女兒國水資源豐富,我想在子母河搞個養(yǎng)魚場,幫女兒國早日脫貧,也算是相應(yīng)國家號召嘛!
八戒:師傅,老豬雖無能,但情愿護送師傅西行。。。但是,每天挑水燒飯, 施肥耕田,這么重的活,都要壓在這一個個柔弱的肩膀上,師傅,你忍心嗎?出家人講究慈悲為懷,難道是掛在嘴邊說的嗎?盡管到西天可以成佛,有房子分,但只要能為這些可憐的女人分憂,這又算什么呢?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讓我留下吧!
(臺下眾女官哭成一片)沙僧、孫悟空心想:tnnd!這個呆子什么時候變得這么能說。唐僧:這我倒為難了。這樣吧,你們?nèi)齻€各有一次機會,向女王求愛,到底是誰,就看你們的造化了。
孫悟空:我會72變,能駕筋斗云,鬧過天宮,斗過如來。身體強健,從不喝匯仁腎寶。你跟著我坐筋斗云,到歐洲,美國旅游不用買機票,連護照都省了!嘿嘿嘿,動心了吧?
女兒國國王:會上網(wǎng)嗎?孫悟空:上網(wǎng)??噢!在盤絲洞的時候倒上過蜘蛛網(wǎng),老孫兩棍就把那網(wǎng)打了個稀爛,哈哈!女兒國國王:下一個!
孫悟空:我是拳術(shù)棍術(shù)加散打全國冠軍,養(yǎng)馬種桃雙碩士。。。
女兒國國王:下一個!沙僧心想我雖嘴苯,幸虧前天看了愛情寶典《大話西游》。嘿嘿嘿,來點絕的。于是站在大殿中央,雙手張開。。。沙僧唱道:only you,是我心中所愛!
only you,讓我忘記取經(jīng)!
only you,是我心中至愛!only you......女兒國國王:噢你個頭啊!下一個!沙僧:不要啊!求你了!女兒國國王:好!再給你次機會,你為什么愛我呢?
沙僧(心中暗喜:機會來了,這段經(jīng)典對白我都背了n遍了):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需要嗎?需要嗎?需要嗎?需要嗎?
女兒國國:亂棍打出!(亂棍之中沙僧隱約聽到:這些話我們這兩歲小孩都會背!)(孫悟空看著沙僧被打出去,又瞥了瞥八戒的豬鼻子,心想,這次是非我莫屬了?)
八戒(慢慢走到大殿中間,滿臉滄桑)慢慢念道:不思量,互聯(lián)網(wǎng)。明月夜,短松岡。電腦旁,正梳妝。相對無言,唯有鍵盤忙??捎浀?,俊豬郎。高舉杯,低聲 唱。論英雄,笑滄桑,相見苦短,唯有情意長。
頓時滿屋尖叫。女王眼前一亮,正要說話。。。八戒:到如今,我也不隱瞞了。我就是八戒.com的首席執(zhí)行官,公司三個月后準備在美國上市。。。
頓時尖叫如雷,有200位美女當(dāng)場昏倒,其余各位mm掏出紙和筆,沖向八戒。。。 女王用0.01秒和八戒拜了天地,直奔洞房。。。然后唐僧等去西天取經(jīng)。這都是后話。
聽說后來孫悟空心中妒火難平,化名吳承恩,寫了本《西游記》,故意省去這一 段,又把豬八戒寫的又丑又懶又苯,愚弄世人,其實,豬八戒是我所見過的最有學(xué)問 ,長得最帥的一頭豬,也是有史可考的第一頭上網(wǎng)的豬。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1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2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3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4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5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6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7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8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9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10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11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12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13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14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15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16
少兒西游記手抄報17
西游記的基本介紹
【作者簡介】
吳承恩(1501年—1582年) 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人(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qū)),漢族,明代小說家。明代神話小《西游記》作者。少時“以文鳴于淮”,“淮自張文潛后一人而已”。然“屢困場屋”,嘉靖二十三年(1544)45歲始考取歲貢生。無心官場,但為老母徐氏所勸,又經(jīng)好友李春芳“敦諭”,始入京候選。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被委為長興縣丞。時年67歲。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后“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在81歲左右時去世。吳承恩自幼喜歡讀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官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nèi)心的不滿和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p>
【書籍簡介】
《西游記》全書一百回,從大的結(jié)構(gòu)上看,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寫了孫悟空出世、拜師、大鬧天宮,這是全書最精彩的章節(jié),熱鬧非凡,孫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頓折騰,將他的反抗性格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寫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經(jīng)的緣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寫唐僧西天取經(jīng),路上先后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個徒弟,并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到了真經(jīng),修成了正果。 《西游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shù)想象面前驚嘆不已。
西游記內(nèi)容介紹
《西游記》
別名:《西游釋厄傳》
作者:(明)吳承恩
回數(shù):共一百回(實一百零一回)
介紹:西游記以民間傳說的唐僧取經(jīng)的故事和有關(guān)話本及雜劇(元末明初楊訥作)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而成。西游記前七回敘述孫悟空出世,有大鬧天宮等故事。此后寫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jīng),沿途除妖降魔、戰(zhàn)勝困難的故事。書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畫生動,規(guī)模宏大,結(jié)構(gòu)完整,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xué)作品。
內(nèi)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紹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大鬧天宮;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敘三藏取經(jīng)的緣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書故事的主體,寫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終到達西天取回真經(jīng)。
作者吳承恩(約1504年-約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江蘇淮安人。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于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后“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活了將近80歲。
吳承恩的神話小說《西游記》,規(guī)模宏偉,情節(jié)曲折、語言生動,又運用了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想象極其豐富,是我國古代小說中的瑰寶?!睹也世L四大名著·西游記》延請戴敦邦、趙宏本等40余名畫壇名宿繪制240幅藝術(shù)含金量相當(dāng)高的國畫,或豪放粗獷,或質(zhì)樸秀麗,畫科有人、神、魔、怪、山、水、花、蟲、鳥、獸等多姿多彩,畫法則或工筆勾勒,或?qū)懸鈸]灑,風(fēng)格或豪放粗獷,或樸拙秀麗,技法上鉤勒、渲染、烘托、潑墨、淋漓盡致,多姿多彩地展現(xiàn)了小說中最精彩的場面。文以畫平添風(fēng)采,畫借文獨具魅力,圖文相間,交融。
西游記主要人物形象
唐僧
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兒,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他是遺腹子,由于父母凄慘、離奇的經(jīng)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唐僧勤敏好學(xué),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太宗選定,與其結(jié)拜并前往西天取經(jīng)。在取經(jīng)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并取名為:悟空(菩提老祖所取,唐僧賜別號行者)、悟能、悟凈,之后在三個徒弟和白龍馬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jīng)。功德圓滿,加升大職正果,被賜封為旃檀功德佛。為人膽小無能,狹隘刻薄,遇事愛哭泣,一心向佛。
孫悟空(心猿)
孫悟空又名孫行者、悟空、外號美猴王、封號為“齊天大圣”。公元前578年出生于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為尋求長生之道,獨自漂洋過海,歷經(jīng)八九載,學(xué)會了講人言、行人禮,跋山涉水,在西牛賀
洲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老祖為師,習(xí)得地煞數(shù)七十二變和觔斗云(又作筋斗云)本領(lǐng)。神通初成的孫悟空先后大鬧地府與天宮,后被天界招安,封為弼馬溫。因感覺職位低而返回花果山自封為齊天大圣并迫使天庭承認該封號。因醉酒鬧天宮,攪亂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偷吃蟠桃和太上老君的金丹,十萬天兵天將對其圍剿,后被二郎神困住,又被太上老君用金剛琢打倒,陰差陽錯間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煉就火眼金睛,金剛之軀。之后大鬧天宮,被王靈官戰(zhàn)個平手,后來在與如來的斗法中失利,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悔過自新。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經(jīng),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經(jīng)觀音點化,拜唐僧為師,法號行者,同往西天取經(jīng)。取經(jīng)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三番兩次被師傅唐僧誤解、驅(qū)逐。終于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jīng)。最終封為“斗戰(zhàn)勝佛”。在中國民間文化中成為了機智與勇敢的化身,中國人將他奉為神明。孫悟空堅持自己心中正義、嫉惡如仇,勇往直前,機智靈活,執(zhí)著略帶倔強,最喜好當(dāng)官,是心靈的化身,智勇雙全。
豬八戒(木母)
又名豬剛鬣、豬悟能。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掌管天河水軍。因在王母瑤池蟠桃宴上醉酒,逞雄闖入廣寒宮,企圖調(diào)戲霓裳仙子,霓裳再三再四不依從,東躲西藏心不悅,被糾察靈官奏明玉皇,惹怒玉帝,被罰下人間。但錯投了豬胎,成了一只野豬,修煉成精,長成了豬臉人身的模樣,擁有投胎前的記憶和玉帝賞賜的兵器。在高老莊搶占高家三小姐高翠蘭,被孫悟空降伏,跟隨唐僧西天取經(jīng)。最終得正果,封號為“凈壇使者”。為人好吃懶做,憨厚,膽小,且貪圖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富有喜劇色彩的,而且有時也立有功勞。[5] 它咬殺母豬,打死群彘,又招贅到福陵山云棧洞的卵二姐,想不到一年卵二姐卻死了,只留下一個洞府給他。至此棲身云棧洞,自稱“豬剛鬣”。唐僧西去取經(jīng)路過高老莊,在云棧洞與孫悟空大戰(zhàn),聽說唐僧之名,前去拜見。被唐僧收為二徒弟后,為讓其繼續(xù)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幫手,一路負責(zé)挑擔(dān),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
沙悟凈
又名沙和尚、沙僧。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玉皇大帝,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dāng)妖怪,受萬箭穿心之苦。后被唐僧師徒收服,一路主要負責(zé)牽馬。得成正果后,被封為“金身羅漢”。為人忠厚老實、任勞任怨。
白龍馬
又名玉龍(小龍王)。白龍馬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因縱火燒毀玉帝賞賜的明珠而觸犯天條,要被斬首。后因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貶到蛇盤山等待唐僧取經(jīng)。之后又誤吃唐僧所騎的白馬,被菩薩點化,變身為白龍馬,皈依佛門,載乘唐僧上西天取經(jīng),最終修成正果,被升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后在化龍池得復(fù)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
孫悟空故事精選
1、美猴王孫悟空出世
大海里有座花果山,頂上有個大石頭墩子,這石頭墩子六丈高,兩丈四尺多粗。有一天,只聽轟隆一聲,這石頭墩子裂成兩半,砰的一聲,從里面蹦出來個石頭球,這大石頭球骨碌骨碌一滾,滾著滾著遇到個土堆,石頭球往上一跳,變成了個石猴。不多會兒,這石猴眼睛睜開了,啊,它活了!它往地上一跪就朝東西南北四個方面拜開了。接著它就一蹦一蹦地跳到山下去了。
石猴到山下一瞧,看見許多猴子在那里蹦跳玩耍,石猴高興極了就蹦了過去:“喂,我跟你們一起玩玩,好嗎?”大伙一看都挺高興,它們就在一起玩了起來。它們天天一塊兒上樹摘果子吃,一塊兒揪著藤蘿打秋千,甭提多高興了。
有一年夏天,天氣特別熱,石猴和大伙一起到河里洗澡,有一個猴子說:“你們看,這條河老是這么嘩啦嘩啦地流,到底是從哪里流來的呀?”猴兒們都說:“是啊!”另一個小猴說:“哎,咱們順著小河往上走,看看這小河是從哪里來的,你們看好不好呀?”大伙都贊成,連聲喊好。猴兒們你拽我,我跟你,一窩蜂似的向上游走去。走呀,走呀,忽然聽見嘩、嘩的聲音,抬頭一看,原來前面有一個大瀑布,這瀑布像一塊大白布從山上鋪到山腳,又像一掛大簾子,水嘩啦啦地往下流,猴子們高興得又拍巴掌,又摸腦袋。忽然有個小猴問道:“這水簾子里是什么呀?”猴兒們都想知道個究竟,經(jīng)過商量,一個老猴對大伙說:“就這么吧!誰要是有本事能鉆進這水簾子里,再鉆出來,把看到的告訴大伙,就拜為大王,你們看怎么樣?”“好,好,好!”猴子們你瞧我,我瞧你,誰去呢?大伙一看那瀑布嘩嘩的流水,沒有一個敢去的。
忽然從猴子中噌的一聲跳出一個猴來,大聲說:“我敢進去!”一瞧是誰呀?就是那個石猴。石猴撓了撓腦袋,眨巴眨巴眼睛,晃了晃身子,噌的一聲跳進瀑布里去了。猴子們都直愣愣地站在那里瞧著,大家都替它擔(dān)心:“哎呀,它掉在水里頭還能出得來嗎?”說時遲,那時快,石猴早已穿過水簾,站在簾子后面的石頭上,抬頭往上瞧,原來有座鐵板橋,這瀑布的水往橋底下流,橋洞子里有些大石頭,水住上一沖,激起老大的浪花,水簾子掛在那里把那橋擋住了。
石猴一貓腰跳上鐵板橋,發(fā)現(xiàn)前面有個石屋,好家伙,太棒了,石屋兩邊有花有樹,當(dāng)中還有塊石碑,上面刻著兩行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猴走進石屋一瞧,這可真是塊福地,里面有石頭床、石頭桌子、石頭凳子,還有石盆石碗什么的。石猴這兒瞅瞅,那兒看看,回到橋上,閉上眼睛,蹲下身子,從水簾中跳了出來。
猴子們正等得著急,見石猴出來了,呼啦一家伙就把它圍住,七嘴八舌地問開了:“喂,那水有多深呀?”“里面害怕不害怕呀?”石猴說:“大家別著急,讓我慢慢地跟你們說。那里面根本就沒有水。瀑布后面有座鐵板橋,橋叫瀑布遮住了,橋那邊還有座石頭房子,里邊還有石頭床、石頭桌子、石頭凳子,還有石灶、石盆、石碗,里面可寬綽了,我們這干百大老小都住得下?!?/p>
猴子們一聽,高興得直蹦,說:“你快帶我們進去吧!”石猴說:“好,你們跟我來!”石猴一低頭,噌,帶頭就跳進去了,膽大的猴子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喊叫,纏了一會兒,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進到石房,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一會兒搬到東邊,一會兒挪到西邊,片刻都安靜不下來,直到一個個累得動彈不了才停止。這時,石猴往大石頭凳子上一坐,對猴子們說:“你們剛才怎么說的:誰要是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帶你們找了這么個好地方,你們還不趕緊拜我為大王嗎?”猴子們聽了,立刻嚷開了:“對對對對對,咱們怎么說的就得怎么辦,應(yīng)該拜你做大王?!闭f著說著,猴子們都排好了隊,跪下朝石猴磕頭,石猴當(dāng)上了他們的大王,自稱美猴王,從那以后,美猴王就領(lǐng)著猴子們在花果山水簾洞里過起日子來了。
2、孫悟空大鬧天宮
孫悟空在花果山過著自由的生活,因拿了龍王的鎮(zhèn)海之寶——金箍棒,被龍王告上天庭。
太白金星獻計說:將孫悟空騙上天庭。明封為弼馬溫(一個管理喂養(yǎng)天馬的小官),暗中則壓制他。
孫悟空到天庭,識破詭計,搗毀了御馬監(jiān),反出南天門,回到花果山,自封"齊天大圣"。
玉帝大怒,命李天王帶領(lǐng)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于是,在花果山的上空,打了起來,結(jié)果未能捉住悟空,玉帝接受金星獻策,假意封孫悟空為齊天大圣,并將蟠桃圓交他掌管,想把他騙來,軟禁在天上。孫悟空聽說蟠桃園中的仙桃非常稀罕,自己挑選幾個大仙桃,飽餐了一頓。
正值王母壽辰,七仙女奉命摘桃,來到桃園,驚動了正在酣睡的孫悟空。經(jīng)過盤問仙女,孫悟空得知王母要設(shè)蟠桃宴,請了各路神仙,惟獨沒他。孫悟空這才看透玉帝的欺騙陰謀,火冒三丈,先是大鬧蟠桃宴,自個兒開懷痛飲,還將所有仙酒仙菜席卷一空,裝進乾坤袋,準備帶回花果山。哪知酒醉迷糊,撞進太上老君的兜率宮,將專供玉帝服用的金丹吃了個干凈,這才返回花果山,與眾猴孫大開仙酒會。
玉帝和王母氣得咬牙切齒,立命李天王帶領(lǐng)十萬天兵天將,興事問罪。一場激戰(zhàn)開始了,孫悟空與神通廣大的二郎神斗了幾百回合,不分勝負。最后,因遭到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天神們無論用什么辦法都損傷不了孫悟空一根毫毛。玉帝又將孫悟空打入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煉燒。未想孫悟空并未燒死,還練出火眼金睛,打上靈霄寶殿。一路上的天兵天將,望風(fēng)披靡,玉帝狼狽奔逃。
猴王勝利了,回到花果山,重樹齊天大圣旗幡,與猴孫們過著快樂的生活。
3、三打白骨精兒童故事
唐僧師徒品嘗了人參果,歡歡喜喜一路往西,他們來到一座好險惡的山。唐僧說走累了,就讓悟空去找些吃的來,悟空一眼望去都沒有一戶人家,就跑到南山坡去摘野桃了。
在這山中的妖怪白骨精看到了唐僧,知道吃了他的肉可以長生不老,恨不得一口吃了他,可是看到八戒和沙僧在旁邊,就不敢輕易下手,硬的不行就來軟的。
八戒看到喬裝成女人的妖怪,就告訴唐僧有人過來。八戒問女人去干什么,女人就說是去給地里的男人送飯。女人把籃子里的香米飯和炒面筋給他們看,說餓了的話就可以給他們吃。
唐僧告訴八戒,那女人做的飯是給地里的男人吃的,不能隨便吃。
八戒卻說人家給了怎么就不可以吃了,等悟空回來就不夠分了。八戒剛提到悟空,悟空就摘了桃子就回來了。
悟空一見那女人就打過去,白骨精還有有點本事,吃不起金箍棒,就留下個假人跑了。唐僧怪悟空亂打人,悟空把籃子里的食物給唐僧看,都是石頭,唐僧半信半疑。
八戒說道那么好的女人怎么可能說妖怪,唐僧耳根子軟,就念起緊箍咒來。悟空疼痛難忍,求師傅不要念了,說下次再也不敢了,唐僧這才停止。
白骨精心里想著眼看唐僧吃了東西就可以得手了,就是孫悟空搗亂,于是她變成老婆婆,也就是剛才喬裝成送飯女人的.母親。
老婆婆假裝來尋女兒,還哭哭啼啼的。八戒看到老婆婆就告訴師傅,剛才悟空消滅的女人的母親來尋人了。悟空叫他們不要驚慌,就去看看情況。白骨精一見悟空,沒等他的金箍棒打下來,把老婆婆變成假人又跑了。
唐僧見狀,覺得悟空消滅一個又一個,想都沒想就念起了緊箍咒,足足念了20遍。悟空疼得受不了,嘴里不停的說那個老婆婆是妖怪,唐僧見悟空不知悔改,就說不要他當(dāng)徒弟。
悟空說不當(dāng)徒弟可以,只要唐僧答應(yīng)他一個要求,八戒以為是要分家產(chǎn),就要師傅就給些破衣服給他,悟空是要唐僧念松箍咒。觀音菩薩只教了唐僧緊箍咒,沒有教他松箍咒,唐僧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饒了他。
唐僧上了馬,他們剛走到山間,就碰到了喬裝成老頭的白骨精。八戒看到說準是老頭來尋剛才那娘倆了,悟空訓(xùn)了八戒幾句,就過去看狀況。
悟空一看就知道是剛才那個妖怪變得,就問老頭是來干嘛的,老頭就說是來尋他的老伴和女兒的,尋不到怕是被老虎吃了。悟空想消滅他,可是又猶豫了一會怕師傅責(zé)罰念緊箍咒,后來想想要是不打妖怪把師傅抓了就不好了,就把老頭消滅了。
八戒看悟空消滅了三個,就說悟空沒人性,悟空將老頭的白骨給他看,他害怕都來不及就沒看,還讓唐僧不要相信悟空的話。本來沒事的,八戒一嚷,唐僧又念起了緊箍咒。
悟空疼得受不了,就讓師傅有什么就說什么,唐僧什么也不想說,就讓悟空走。悟空說那三個人是妖怪唐僧怎么也不信,悟空覺得師傅不信他反而要趕他走,就決定走了。
只是悟空走前想讓唐僧把緊箍咒撤了,唐僧說以后再也不念了,悟空不信,怕是以后唐僧碰上妖怪想起了他,只要念緊箍咒千里萬里悟空的頭也會疼,到那時還是得回來。
唐僧說即使是被妖怪吃了也不求悟空,就寫了一張紙條給悟空,說再也不要他當(dāng)徒弟了。
師傅鐵了心,悟空無話可說,走前要唐僧受他一拜,疼僧說自己是好和尚不受壞人的禮。
白骨精看到了這一幕,心里想到孫悟空走了,看唐僧還能往那邊躲??蓱z的孫悟空叮囑師弟們,要好好保護師傅,以后要是碰上妖怪就說他是唐僧的大徒弟妖怪就不敢胡作非為了,說完就含著淚回花果山了。
西游記的名言
1、人沒傷虎心,虎沒傷人意。
2、看僧面看佛面。
3、黑臉短毛,長喙大耳。
4、功到自然成。
5、瓜熟蒂落。
6、道化賢良釋化愚。
7、一葉浮萍歸大海,為人何處不相逢。
8、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9、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
10、三年不上門,當(dāng)親也不親。
11、家丑不可外談。
12、千里姻緣似線牽。
13、勝敗兵家之常事。
14、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15、木雕成的武將,泥塑就的文官。
16、藥不執(zhí)方,合宜而用。
17、有佛有經(jīng),無方無寶。
18、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19、齋佛不飽,不如活埋。
20、老虎進城,家家都閉門。
21、家無二主。
22、背凡人重如丘山。
23、強龍不壓地頭蛇。
24、行動有三分財氣。
25、瓜熟自落。
26、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27、行不由徑,豈可轉(zhuǎn)走?
28、一人有福,帶挈屋。
29、眾毛攢球。
30、順父母言情,呼為大孝。
31、公敢竊取皆為盜。
32、夜行以燭,無燭則止。
33、巧說無憑,做當(dāng)便見。
34、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35、黃梅不落青梅落,老大偏害沒兒人。
36、遇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
37、姻緣配合憑紅葉,月老夫妻系赤繩。
38、不冷不熱,五谷不結(jié)。
39、粗柳撮箕細柳斗,世上誰見男兒丑。
40、人將禮樂為先。
41、山中無男子,寒盡不知年。
42、龍無云不行。
43、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
44、雞兒不吃無工之食。
45、上門的買賣好做。
46、君子不念舊惡。
47、君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48、上邦皇帝,為父為君,下邦皇帝,為臣為子。
49、好死不如惡活。
50、人未傷心不得死,花殘葉落是根枯。
51、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
52、尿泡雖大無斤輛,秤砣雖小壓千斤。
西游記經(jīng)典句子
1、事無三不成。
2、人將禮樂為先。
3、妖怪,哪里逃。
4、起頭容易結(jié)梢難。
5、呔!俺老孫來也!
6、留得在,落得怪。
7、大王叫我來巡山。
8、千里姻緣使線牽。
9、一日官事十日打。
10、養(yǎng)兒不用阿金溺銀。
11、父在,子不得自專。
12、山不礙路,路自通山。
13、只有錯拿,沒有錯放。
14、風(fēng)從地起,云自山出。
15、好處安身,苦處用錢。
16、天無二日,人無二理。
17、齋僧不飽,不如活埋。
18、言而無信,不知其可。
19、手插魚籃,避不得醒。
20、嫁雞逐雞,嫁犬逐犬。
21、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22、皮肉粗糙,骨格堅強。
23、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24、癩母豬專趕金毛獅子。
25、皇帝身上還有三只御虱。
26、蒼蠅包網(wǎng)兒,好大面皮!
27、你是猴子請來的救兵嗎?
28、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29、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30、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31、馬行千里,無人不能自往。
32、十日灘頭坐,一日行九灘。
33、三年不上門,當(dāng)親也不親。
34、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
35、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
36、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功夫。
37、不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38、我若走了誰替你降妖除魔。
39、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40、心行慈善,何需努力看經(jīng)。
41、好吃沒錢酒,偏打老年人。
42、求神問卜,不如自己做主。
43、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44、物有幾等物,人有幾等人。
45、時來逢好友,運去遇佳人。
46、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47、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48、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49、溫柔天下去得,剛強寸步難移。
50、我走得再遠也走不出這片天空。
51、吃了飯兒不挺尸,肚里沒板脂。
52、你這猴頭!快去救你的師傅吧。
53、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54、只要你心成志堅,回首處即是靈山。
55、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莊。
56、寧戀本鄉(xiāng)一捻土,莫愛他鄉(xiāng)萬兩金。
57、別有世間未曾見,一行一步一花新。
58、不染紅塵些子穢,喜伴神僧上玉山。
西游記歇后語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豬八戒的后脊梁——無能之輩(悟能之背)
豬八戒戴花——自美
白骨精一計未成——又生一計
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觀音菩薩進澡堂——左右為難?。猩砼袢ツ倪吅??)
豬八戒讀書——竟沖識字的
如來觀音——假夫婦
六小零童——孫行者
牛魔王和小白龍拍大頭貼——正宗的牛頭馬面
花果山猴子——無法無天
猴子爬竹竿——上竄下跳
哮天犬過了獨木橋就不會叫了——過目(木)不忘(汪)
八戒保媒把把成功——豬連必合(珠聯(lián)壁合)
豬八戒進女兒國——看花了眼
牛魔王和小白龍拍大頭貼——牛頭馬面
豬八戒娶媳婦——背著走
西游記》劇組開會——聚精會神
孫猴子坐天下——毛手毛腳
豬八戒背媳婦——舍得花力氣
豬八戒不成仙——壞在嘴上
豬八戒吃黃連——苦了大嘴的
豬八戒吃人參果——苦了大嘴的
豬八戒吃豬啼——自殘骨肉
豬八戒充英雄——只是嘴皮子拱得歡
豬八戒戴耳環(huán)——自以為美
豬八戒戴花——越多越丑
豬八戒的武藝——倒打一耙
豬八戒的嘴巴——自我欣賞
豬八戒掉進萬花筒——丑態(tài)百出
豬八戒發(fā)眸氣——又丑又惡
豬八戒拱簾子——嘴先進
豬八戒過火焰山——倒把一耙
豬八戒進了女兒國——看花了眼
豬八戒進屠場——自己貢獻自己
豬八戒啃地梨——什么仙人吃什么果
《西游記》讀后感
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著幻想。每當(dāng)想起童年的自己,拿著半懂不懂的西游記津津有味地讀著,或者聽父親講著那些奇幻的情節(jié)時,對那些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神仙們的本事更是十分佩服與向往。今天,當(dāng)我的女兒做完作業(yè)就纏著我給她講西游記的故事,讀著那些似曾相識的故事情節(jié),不由得回憶起自己童年的時光。
孫悟空是我女兒最最佩服的,因為他本事最大、法術(shù)最強,每當(dāng)孫悟空一喊:“筋斗云!”筋斗云就像聽話的孩子一樣,立刻出現(xiàn)在了眼前,坐上去就在空中騰云駕霧了,一溜煙便飛出去十萬八千里。而金箍棒更了不起,要它變大就變大,要它變小就變小。一棒下去,妖精就死在了它的腳下。再加上孫悟空那雙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它當(dāng)然能斬妖除魔、天下無敵了!她對孫悟空的崇拜使得她買了一個又一個“金箍棒”,時常帶在身旁,不管走在哪里,總是舞來舞去的。女兒佩服孫悟空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的忠心不二,總是能在危急時刻歷盡艱辛、打敗妖魔鬼怪,救出師父,他對師父的忠心耿耿,讓女兒深為折服。除了本領(lǐng)高強還有孫悟空,還有時常偷懶?;呢i八戒、慈悲懦弱的唐僧以及憨厚老實的沙和尚,都給女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給女兒講解西游記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我沒忘記積極地引導(dǎo)她:師徒四人為求得真經(jīng),就必須有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同樣,想要學(xué)好任何一樣本領(lǐng),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怎么才能學(xué)得好?只有付出辛勤和汗水,不怕苦、不怕累,才能獲得成功;為什么孫悟空要不畏艱辛護送師父往西天取經(jīng)?我告訴她,因為取得真經(jīng)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真經(jīng)代表著正義,孫悟空就是正義力量捍衛(wèi)者的化身。
總之,與自己的孩子一起閱讀古典名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首先,父母與子女共同閱讀文章,有利于相互的溝通與交流,不易產(chǎn)生代溝,讓忙于紛繁事務(wù)的我們在心態(tài)上也年輕一些,多一份童真和童趣;其次,在給子女講解故事情節(jié)時,還能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他們諸如努力勤奮、不畏艱辛、維護正義等等這些正確的、積極的世界觀;最后,親子閱讀可以鍛煉孩子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對文學(xué)經(jīng)典的興趣。
因此,我十分贊成在學(xué)校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把親子閱讀這件事做好并一直堅持下去,共同培養(yǎng)出一代閱讀能力強、喜愛閱讀、具有較高文化素養(yǎng)的新人。
西游記兒童故事
在傲來國的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一天“咔嚓”一聲裂開了,從里面蹦出一只石猴,玉皇大帝嚇了一跳,原來是石猴出世了。
他跳進水簾洞,野猴子們稱他為美猴王。高興了一段時間后啊,覺得自己的本領(lǐng)太小了,就飄揚過海拜菩提祖師學(xué)藝。
師父給他取名叫孫悟空,他在那里學(xué)會了七十二變和筋斗云,又到東海龍宮奪得寶貝如意金箍棒。
玉帝將他請上天宮,官封弼馬溫。他嫌官小,打出南天門,跑回花果山。玉帝覺得他很有本領(lǐng),第二次將他請上天宮,封他為齊天大圣,看管蟠桃園,他喝醉酒大鬧蟠桃會又大鬧天宮。
二郎神將他抓住,一把推進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他沒被燒死,還煉成了火眼金睛。他剛從煉丹爐里跳出來,就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行山下。
孫悟空被壓五百年后,唐僧取經(jīng)路過此地,救了孫悟空收他做了大徒弟,路上先后又收了坐騎白龍馬,在高老莊收了二徒弟豬八戒,在流沙河收了三徒弟沙僧。
在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白骨精要吃唐僧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救了師父,路上有被火焰山擋住了去路,悟空憑著自己的本領(lǐng)使了一技又一技,從鐵扇公主那里借來了芭蕉扇,扇滅大火繼續(xù)趕路。
經(jīng)過盤絲洞,唐僧被蜘蛛精用白絲纏住險些喪命,悟空一把大火燒了盤絲洞,又一次救了師父。
進過天竺國,玉兔精想招唐僧為駙馬,多虧嫦娥收玉兔救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回真經(jīng)成功歸大唐。
讀《西游記》有感1
讀了《西游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jié)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記》作者吳承恩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經(jīng)艱險,降妖伏魔,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經(jīng)的故事。
此書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大膽的藝術(shù)想象面前嘆為觀止。然而,任何一部文學(xué)作品都是有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杰出代表,《西游記》也反映了我們社會生活的一些問題。
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的主人公之一,是一個英勇無畏的角色,他有無窮的本領(lǐng),天不怕地不怕。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與至高無上的玉皇大帝作斗爭、與妖魔鬼怪作斗爭、與無數(shù)困難作斗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一種人民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可比孫悟空差遠了,但他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好吃懶做,貪小便宜,好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的毛病實在很多,作者對他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并不討厭豬八戒,相反覺得他十分可愛。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lǐng)高超,豬八戒的詭計多端,沙和尚的老實勤快,但他品行端正,不怕困難,并且樂于助人。
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的高超,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取得真經(jīng),而且他敢于和強大勢力作斗爭的勇敢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想想自己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為什么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不懈呢?只要我用心并且做完一件事,即使失敗了也是一種成功。
讀《西游記》有感2
初次看《西游記》是在六歲時,那時只覺得很好看,里面的人物活靈活現(xiàn),情節(jié)曲折,使我回味無窮。后看《西游記》是在十歲時,那時已懂事了,明白這故事里的真道理了也更加欣賞這本書了。這本書的作者是吳承恩,他是明朝有名的小說家。書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四師徒經(jīng)過了重重磨難和各種考驗,仍堅持到底,不屈服,頑強的與妖魔鬼怪斗智斗勇,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jīng)成佛的神話傳說?!段饔斡洝肥刮腋惺艿绞篱g的正與惡,和僅有敢于拼搏,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書中的四師徒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本領(lǐng),為這本小說平添了幾分魅力。唐僧是這本小說中最主要的主角,他膽小、嘮叨、不分善惡,但他卻始終是善良的,一心向佛,在困難面前不放棄,成為了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是個性急、淘氣,但始終忠于師傅,即使是被趕走了,也很關(guān)心師傅,每次總是又回來了,他英勇善戰(zhàn),火眼金睛,應(yīng)對妖精總也不退縮,終成斗戰(zhàn)勝佛;豬八戒原是天上的天蓬元帥,后因犯色,而被貶下凡間成豬,也隨唐僧取經(jīng),途中經(jīng)常說要各奔東西,還老是貪戀美色,好吃懶做,卻始終對師傅不離不棄,武功雖不如孫悟空,但著實也是一個好徒弟,最終成為了凈壇使者;沙僧原是天上的卷簾大將,因為打破了王母的硫璃盞,后將功贖罪,隨唐僧取經(jīng),他的功夫是三個徒弟中最差的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對師傅的話言聽計從的徒弟,他水下功夫卻是三師徒中最好的一個,也成了金身羅漢。
讀完這本書是我真真正正體會到了原先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是多么的不容易,是要付出很多心血,也是需要堅持到底的,僅有肯下功夫,肯花時間,認真的做就必須能夠事半功倍
讀《西游記》有感3
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西游記》吧,里面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歷經(jīng)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到了真經(jīng)。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他不但能七十二變,還有火眼金睛,能看出常人肉眼所看不到的妖怪真身。一路上,他打死的妖怪最多。四人之所以能取到真經(jīng),大部分都是他的功勞。
然而豬八戒的可愛、貪吃,也令我對他有了好印象,他雖然貪吃,可是心地善良,一路上也沒有丟下師傅獨自離開,而且還會向別人要齋飯給師傅吃,雖說本領(lǐng)不強,但我認為他能在取經(jīng)路上給大家?guī)砜鞓贰?/p>
對于唐僧這個人物,我卻不怎么喜歡,因為孫悟空憑借火眼金睛看到的妖怪,唐僧卻只看表面現(xiàn)象,差點把這個好徒弟丟了。
我一直都很喜歡讀《西游記》,因為它教會我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毅力,無論有什么困難都不要放棄,堅持到最后就會有好的結(jié)果。
寒假,我又重溫了吳承恩的《西游記》。《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已經(jīng)讀過幾次,但總是百讀不厭。
《西游記》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不遠萬里、歷經(jīng)劫難,去到西天求取真經(jīng)的故事。在取經(jīng)的途中,他們經(jīng)歷了凡人和仙人給他們“制造”的九九八十一難,但是唐僧一直非常堅定,即使就要丟掉了性命,也始終秉持他心中的信念,最后終于取到了真經(jīng),修成了正果。
在這個故事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他們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現(xiàn)在我是一名學(xué)生,在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有了難題就去回避,那永遠也學(xué)習(xí)不到真正的知識,只有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我才能學(xué)好基礎(chǔ)知識;等我以后走進社會,就更應(yīng)該發(fā)揚這種迎難而上的精神,只有不在困難面前低頭,積極地想辦法戰(zhàn)勝困難,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讀《西游記》有感4
《西游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自著作問世以來,一直備受全國人民的親賴,它就像是一顆燦爛耀眼的明珠鑲在浩瀚的文學(xué)史上,散發(fā)出耀眼的光芒,也是我最喜愛的著作之一。
從我有記憶開始,就一直在聽長輩們跟給我講有關(guān)《西游記》中的故事,直到后來我多次閱讀《西游記》連環(huán)畫、兒童版、精裝版和古文版等,同時也欣賞了《西游記》的電視連續(xù)劇和電影,在每次讀(看)過程中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每次都會有不同的領(lǐng)會,完全被書中精彩和離奇的故事所迷住,仿佛有一種強大的魔力將我吸引。
全書結(jié)構(gòu)嚴密,思路清晰,以唐僧師徒四人團結(jié)一致、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到西天求取真經(jīng)為主線的神話故事。從花果山石猴誕生到大鬧天宮再到唐僧救出石猴一起去西天取經(jīng)所發(fā)生精彩的、曲折和離奇的故事,想象力豐富奇特,故事一波三折,語言表述簡潔、生動、活潑和幽默。特別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讀了著作以后,神通廣大、能上天入地、七十二變、火眼金睛、筋斗云和聰明調(diào)皮、除暴安良以及尊敬師傅的悟空形象;貪財好色、好吃懶做、怕困難但又忠于師傅的悟能形象;心地善良、淳樸憨厚和忠心耿耿的悟凈形象以及堅持原則、胸懷天下、不畏艱險和慈悲為懷的唐僧形象就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
從最早對《西游記》故事好奇之心,慢慢引導(dǎo)我喜歡閱讀,再到逐步感悟和領(lǐng)會著作所表達的內(nèi)容、內(nèi)涵以及時代背景,我由衷的敬佩作者吳承恩的智慧和才能,他通過一系列降妖除魔、大鬧天宮、撕碎生死簿和自封齊天大圣等生動神話故事以及為老百姓謀取幸福到西天取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達到他心中對當(dāng)時封建社會貪婪、兇殘、陰險、狡詐的黑暗勢力和當(dāng)朝皇帝昏庸、無能的極端諷刺以及赤裸裸的批判,同時也表達了當(dāng)時民眾心中的愿望和理想,通過孫悟空形象描述將民眾的訴求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并告訴和激勵我們要團結(jié)一致、不畏艱險和堅持就是勝利的做人原則。
《西游記》這本著作一直伴隨著我成長,收益匪淺,一直提醒我要尊敬領(lǐng)導(dǎo)、團結(jié)同事,激勵我要勇敢面對人生所遇到的困難和曲折,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絕不能虎頭蛇尾……
讀《西游記》有感5
《西游記》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吳承恩,主要描寫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拿起此書,便久久不能放下。
全書共100回,基本由兩個故事組成,第1至7回,寫孫悟空出世至大鬧天宮,表現(xiàn)的是孫悟空對自由的無限追求和斗爭最終失敗的悲劇,體現(xiàn)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質(zhì)與現(xiàn)實生活的約束的矛盾處境。第8至100回總寫唐僧師徒歷經(jīng)八十一難,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經(jīng),蘊含著人必須經(jīng)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諦。
《西游記》塑造了四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zhí)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lǐng)高超,是妖怪們的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有善心;沙悟凈——心地善良、安于天命。這四個人物性格各有特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文章添上一抹獨特的色彩。
《西游記》一書的主題無疑是唐僧師徒所經(jīng)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如果不是遇到困難也不放棄,堅持向前的執(zhí)著精神,唐僧師徒最后又怎可能取得成功?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F(xiàn)在的我們,生活無憂無慮,吃穿不愁,從小在溫室中長大,總是對事情有著“三分鐘熱度”的態(tài)度,受不了一點委屈,經(jīng)受不了任何挫折,隨隨便便就說要放棄。
我一直堅信著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把一件事認真的從頭做到尾,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只要已經(jīng)盡力,這對你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因為你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后。
《西游記》真的是一本值得去細讀的經(jīng)典名著,身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散發(fā)著智慧的光芒,是一顆永遠都不會被取代的文學(xué)名著!
讀《西游記》有感6
《西游記》,一本家喻戶曉的神話小說。我將它輕輕的捧在手上,細細的感悟。
在唐三藏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的途中,他們曾經(jīng)遇見了白骨夫人。書中描寫這件事的那一段我最喜歡了,寫了孫悟空為了保護三藏三次打中化成了人形的妖怪,可是卻被唐僧誤會,以為是悟空隨便殺人,又聽了八戒的胡話,認為尸體上面的“白骨夫人”四個字是悟空因為害怕自己念緊箍咒所以變出來的,最后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了。我看后真為孫悟空著急,如果唐僧只信八戒的話,那孫悟空真是太冤了,好心為唐僧降妖除魔,自己反被別人誤會。同時我又生八戒的氣,沒有證據(jù)不要亂說話。而且我又怨唐僧,為什么他那么容易相信別人的話,會冤了很多好人的。唉,作者真厲害把我的魂魄都勾到故事里了,描寫的也很好,所以我最喜歡。
不過,我也有過被人冤枉的事。在校園里,我看見了一張紙,正準備把這張紙撿起來,卻被老師誤會成了正在扔紙,還好有同學(xué)為我作證我是在撿紙,才平息了我們班的一場風(fēng)波。我明明可以不理那張紙,讓它自己隨風(fēng)去飄,這樣也可以不被人冤枉,不過我還是撿起了那張紙,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心里有點后悔,不過我相信,一定有人和我一樣,被人冤枉了還在做好事。
一本世界名著躺在桌子上,靜靜的散發(fā)著書香。
讀《西游記》有感7
紅塵亂世,還有你依舊矗立在神魔小說的頂峰;車囂馬喧,還有你依舊保持著神話的神秘;陰霾之間,還有你依舊散發(fā)出陽光的溫暖……
——題記
第一次接觸你,是那部電視劇。當(dāng)初翻開你,只是為了完成作業(yè)。風(fēng),輕輕掀開你,里面的跳躍著的文字似小精靈,一個一個跳進我眼簾。不知不覺中,與你相逢,竟忘了時間,不一會兒,書就被讀了一大半兒。就這樣,書中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和唐僧師徒一路上的離奇經(jīng)歷,在我腦海里孕育了一株開在記憶深處的花,它散發(fā)著淡淡的幽香,變成一抹揮之不去的光輝。
《西游記》為我們講述了唐僧與他的三個徒弟取經(jīng)路上歷盡艱險、降妖除魔,經(jīng)歷八十一難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西游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同時也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信向佛,頑固執(zhí)著;孫悟空——氣度不凡,本領(lǐng)高超;豬八戒——好吃懶惰,憨厚老實;沙僧——心地善良,任勞任怨。與此同時,還塑造了一大批形象古怪、本領(lǐng)高超的神魔形象。這些人物形象在小說中被淋漓盡致、栩栩如生地體現(xiàn)了出來,使讀者為之折服。
唐僧師徒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磨難,他們的執(zhí)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把一件事從頭做到尾,結(jié)果就算是失敗,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
《西游記》用充滿神秘色彩的神話告訴我們,一項美好的正義事業(yè),并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總歸是要經(jīng)歷艱難和曲折。所以我們要發(fā)揚他們那份執(zhí)著、勇敢的精神和那不斷奮斗、為了最后的勝利而不斷前進的勇氣。
《西游記》無論在思想上還是藝術(shù)性上,都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中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正如魯迅說:“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你認為呢?
讀《西游記》有感8
許許多多的名著讓我有了許許多多的'感想,但是只有《西游記》這本書真正令我覺得需要感恩。孫悟空是這本名著中最懂得感恩的人了。
孫悟空雖然是一只石猴,但會說人話,也很懂得報恩、感恩。一開始,悟空拜師學(xué)藝,終于在菩提老祖那學(xué)會了七十二變,得到了長生不老之術(shù),可是因為炫耀自己的本事而被趕出師門,在走之前給菩提老祖磕了三個頭,以報師恩。后來,悟空經(jīng)歷了很多次磨難,也尊師命不說出師父之名。
后來又大鬧天宮,只因報天庭的羞辱之仇,被佛祖壓入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三藏救出,為報大恩,認唐三藏為師傅并保護他去西天取經(jīng)。
有幾次,悟空用自己強大的本事打死了幾個假扮老人家的妖怪,但唐三藏卻不知道,以為悟空打死的是老人,就念緊箍咒,并把悟空趕走。后來,唐三藏終于知道自己錯怪了悟空,可卻沒辦法把悟空叫回來,在快要遇難時悟空趕來救助。師徒二人終于和好了。
《西游記》是一部讓我學(xué)會感恩的書,連悟空一只猴子都懂得報恩,我們?nèi)俗鳛槿f物之靈更應(yīng)該懂。
讀《西游記》有感9
大家一定都讀過西游記吧!他們在取經(jīng)的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后,終于取得了真經(jīng)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堅持就是勝利。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相信勝利就在眼前。而如果你連堅持下去的勇氣都沒有,那么你已經(jīng)輸了,所以堅持吧,加油!
記得我7歲那年,吃過晚飯我們像往常一樣去廣場散步。一群小哥哥小姐姐腳穿溜冰鞋,在廣場的中央飛快的飄著,她(他)們那輕盈的姿勢,嫻熟的技巧,使我心血彭拜。我?guī)缀跄芟胂笞约阂泊┥狭锉趶V場上飄舞的樣子,簡直太帥了……
這時爸爸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第二天就給我買了一雙溜冰鞋。我立馬穿上了鞋子,我剛一站起來就被摔了個四腳朝天,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我又試著站起來,一個不留神又摔了下去。一次又一次的實驗都以失敗告終,我已經(jīng)沒有耐心再學(xué)下去了。這時爸爸微笑的走了過來,撫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的說:“怎么啦!遇到困難了嗎?萬事開頭難,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成功”。聽了爸爸的話,我又沖滿了能量。一次,二次,三次。一段時間后,我終于也能熟練的掌握平衡了。
現(xiàn)在想想,如果當(dāng)時沒有堅持下去,一定也學(xué)不會溜冰。在這里我想跟大家說一句話: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勝利就會在我們眼前,一切都貴在堅持。
讀《西游記》有感10
《西游記》中,文學(xué)巨匠吳承恩塑造了許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好吃懶做的豬八戒,憨厚老實的沙僧,恪守教規(guī)的唐三藏,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其中我最喜歡無所不能的孫悟空。
孫悟空不畏強權(quán),敢于反抗。玉皇大帝聽取太白金星的計策招安孫悟空,騙他當(dāng)了弼馬溫,而弼馬溫不入天神之流,孫悟空一氣之下打出南天門。天庭二次招安,給孫悟空齊天大圣之職,然而這個職位有名無實,連參加蟠桃大會的資格都沒有,于是孫悟空攪亂蟠桃大會,偷御酒,竊仙丹把他的滿腔憤恨盡情發(fā)泄。與天廷的神兵神將正面交鋒,其場面之激烈可以想象。第7回的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更是把他那反抗精神推向了一個光輝的頂點。
孫悟空堅定不移,除惡務(wù)盡。他不打死妖怪、不解救唐僧,決不罷休。在白虎嶺,孫悟空為了徹底消滅白骨精,他忍受唐僧二十來遍緊箍咒的劇痛,冒著被師傅趕出去的風(fēng)險,三次與白骨精打斗,終于打死了白骨精。在平頂山,金角銀角擁有紫金葫蘆凈瓶芭蕉扇七星劍等法寶,威力無邊,孫悟空為了降服妖精,他們連續(xù)走了七八糟。
孫悟空忠心耿耿,重情重義。自打唐僧從五指山下救出孫悟空后,他便一心一意保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一路上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降妖除怪,為民除害,可總是被唐僧冤枉,然而每次冤枉之后,他不但不報復(fù)還主動認錯。唐僧三次把唐僧趕回花果山,按理說,在花果山孫悟空這位美猴王過得悠閑自在,可是一聽說唐僧遭難,他又迫不及待趕去相救,真乃忠膽義士。
看完《西游記》,我覺得孫悟空是我心中的真英雄,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做人,也一定要像孫悟空一樣!
讀《西游記》有感11
今天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我翻開了《西游記》,窩在被子里繼續(xù)看起來。
西游記是我國古代文學(xué)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奇葩。它自問世以來便風(fēng)靡文壇,廣即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每次翻開西游記,我都有不同的感受,只是此刻,我又有了新的感悟,在它那曲折的情節(jié)中,暗藏著人們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那就是自由。
《西游記》主要是以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為主線,途中經(jīng)過烏雞國,寶象國,女兒國等。故事開始時,孫悟空大鬧天宮是因為他想得到自由;在女兒國時,為了給唐僧打胎,孫悟空遇到了紅孩兒的叔叔,叔叔的一句話讓孫悟空陷入沉思:有什么比自由更可貴呢?
說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牛郎織女的故事??椗谔焐蠜]有了自由,便下凡和牛郎做了夫妻,王母娘娘把織女抓回去,也拗不過她,只得讓她在七月初七和牛郎相見。我想,這也算牛郎和織女對戀愛自由的渴望吧。
歐美國家有一句名言叫“不自由,勿寧死”,當(dāng)公民失去自由或者自由被限制的時候,他們寧可選擇死亡,也要爭取自由的權(quán)利。我們中國也有句古話,叫“好死不如賴活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沒有自由不要緊,只要能活著就行。是啊,東西方文化對自由的理解差別是很大的。但我認為自由是非常的重要。
我突然想起幾天前發(fā)生的一件事。那天老媽讓我呆在課桌前寫了兩個多小時的作業(yè),中途也沒有讓我休息。我向老媽抗議,老媽卻說:“這些都是為你好?!崩蠇專阌袥]有想過我的感受?如果是你,這么長的時間之內(nèi),沒有任何的自由,只有被壓迫,被服從。你是否愿意呢?
合上《西游記》,我懂得了,自由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哪怕是一只小小的動物,也渴望自由,朋友們請珍惜自由吧!
讀《西游記》有感12
堅持往往操縱著結(jié)果。
遇到困難便放棄,放棄是不可能贏得成功;遇到困難半途而廢,半途而廢是不可能享受成功;遇到困難勇敢應(yīng)對,向困難發(fā)出挑戰(zhàn),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堅持是孕育著成功,是享受成功的結(jié)果,是品味著成功的經(jīng)歷。
《西游記》中,唐僧,取經(jīng)路上無論遇到怎樣的艱辛,都勇敢應(yīng)對,執(zhí)著!孫悟空,成佛路上無論碰見怎樣的妖怪,都毫不手軟,不會對妖怪留情,就算失敗也不放棄,堅定!沙僧,無論擔(dān)子怎樣的沉重,都任勞任怨,不放棄,堅強!而八戒,雖然師傅有事便會想方設(shè)法去解救,可是若遇到困難,就會果斷的選擇放棄!這樣的放棄,只會使人在離成功一步之遙的地方“束手就擒”。
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堅持,僅有堅持,才會在困難面前不畏懼,在挫折面前不害怕,在失敗面前不低頭。
所有的成功都來自于堅持的長期不懈的認真努力。
所有的成功都來自于堅持的長期不懈的克服困難。
所有的成功都來自于堅持的長期不懈的進取刻苦。
放棄——離成功十萬八千里啊!
半途而廢——距成功還差一點哦!
堅持——離成功越來越近了!
堅持——成功已向你招手拉!
再堅持——成功已是屬于你的了!
讀《西游記》有感13
是善哉?還是惡呼?
——從《西游記》人物說開去
在這大千世界上真的存在著絕對的善與惡嗎?我想,應(yīng)該是不存在的吧。那么,何為善?何又為惡呢?
《西游記》中有一件頗有意義的事,不知各位是否發(fā)現(xiàn)?話說三藏等人一路西行時,在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后,終于取得了真經(jīng)、修成了正果。然而在遇上的諸多妖精中,有的被孫悟空一棒打死了,有的卻只是有驚無險。我總結(jié)了一下,發(fā)現(xiàn)凡是那些“有驚無險”的妖精都有著“后臺”,而那些被孫悟空一棒打死的妖精,則是一些背后沒人撐腰的“無名小卒”。
都說神仙有未卜先知的本領(lǐng),不管什么事,掐指一算就明白了。例如:有些妖精正要被孫悟空打死時,他的主人都會準時跳出來,擋住悟空,請他網(wǎng)開一面。每當(dāng)讀到這里,我心中就會產(chǎn)生一個大大的問號:那些神仙既然能算到自己的部下會有“血光之災(zāi)”,那么也應(yīng)該能算到自己的部下正在為非作歹,可是他們好像從來都不去阻止,試問這樣的神仙、菩薩真得很“善良”嗎?
而一向被評為“本性雖壞,但其心乃善”的孫悟空,他真得很善良嗎?佛有八大戒,頭一戒便為不可殺生,而像孫悟空這樣一個手上沾滿了鮮血的“人”,如來居然還封他為佛!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面對各種妖魔,他老人家理應(yīng)慈悲為懷,一勸再勸,畢竟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無論如何,也不能大開殺戒??!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妖魔當(dāng)誅,可是,他們的手下也有許多無辜之人,用現(xiàn)在的話說,應(yīng)該分別量刑才對啊,但孫悟空等人就喜歡一網(wǎng)打盡,把事做絕了。
我們再站在那些在一般人眼中被視為“十惡不赦”的妖魔的角度上想一想。人們?yōu)榱双@得美食,不惜屠殺野獸,而妖又由獸化。因此,以他們的角度來看,人類就是他們的生死大敵,既是生死大敵,那么又有何不可殺呢?
現(xiàn)如今,人類的餐桌上,好像除了“自己”以外,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好像全齊了吧?
再看看那些所謂的惡人。其實在他們當(dāng)中,除了少數(shù)一些罪大惡極的人應(yīng)當(dāng)?shù)玫椒傻膽土P外,大多數(shù)人都是由于這個或那個的種種原因才被逼上絕路的?!端疂G傳》里面的一百零八條好漢,不就是一個個鮮明的例子嗎?
正因如此,所以我想,再這三千大世界上,應(yīng)該沒有絕對的善與惡吧!老子曾說:“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奔热坏湼?梢曰ハ噢D(zhuǎn)換,那么善惡又何嘗不可呢?畢竟,有時善惡只是在一之念間。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善有時會變成惡,而惡有時也會變成善。人們常說的“浪子回頭金不換”不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嗎?
同學(xué)們,其實真正的善與惡呀,就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nèi)グ选吧啤闭页鰜戆桑缓笤诎选皭骸鄙钌畹穆衿饋戆?!讓真善美之花開遍全國!
讀《西游記》有感14
寒假里,我讀了一本好書,書名是《西游記》,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六章《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主要講了白骨精千方百計騙唐僧師徒,最后白骨精的陰謀詭計卻一一被孫悟空識破的經(jīng)過。
白骨精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就設(shè)法去騙他們。第一次,白骨精變成了一個漂亮的仙女從洞里走出來,手里還端著四杯熱水,熱情地說到:“請喝一杯水吧,解解渴!”悟空見她笑里藏刀,便知道不是好人,但他先不做聲,八戒見了,馬上拿起一杯水喝了起來,不過馬上就倒在地上,白骨精大笑起來,悟空大叫:“妖精,吃我一棒?!卑寻坠蔷蚺芰?。
后來,白骨精又變成了一個老婆婆、英俊的王子……到最后都被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給識破了??戳诉@個故事,我感受到了孫悟空的勇敢,因為妖精的妖術(shù)也很強,但是孫悟空都無所畏懼,仍然主動出擊和妖精作戰(zhàn)。我也感受到了孫悟空的機智,妖精們每次都用妖術(shù)變成讓人值得同情的人來吸引師徒四人,但善于觀察的孫悟空從沒有被他們迷惑,都把他們打敗了。我還感受到了孫悟空每次都把師傅和師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無論妖精有多么強大,他都毫不猶豫去和妖精戰(zhàn)斗。
在每一章中,我都能看到一個用于拼搏、善于觀察、不畏艱難的孫悟空。
讀《西游記》有感15
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看《西游記》,書中寫了聰明機智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忠誠老實的沙和尚、耳軟善良的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道難關(guān),最后成佛的神話故事 。
我最喜歡的人物當(dāng)然是神通廣大的齊天大圣孫悟空,他的筋斗云、 七十二變、火眼金睛、如意金箍棒,連拔根毫毛都能變成小猴子,讓我看得如癡如醉,對吳承恩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在沒有去西天取經(jīng)前,孫悟空是一只超級頑劣的猴子,偷蟠桃、大鬧天宮,連玉皇大帝都不放在眼里,卻逃不脫如來佛的五指山,結(jié)果被壓了五百年后,被唐僧救出后沒逍遙多久,腦門上多了個金鋼箍,只要唐僧一念緊箍咒,就會疼得滿地打滾,只能乖乖服從唐僧的命令。讀到這兒,我想:如果科學(xué)家也能發(fā)明這個金鋼箍,把它套在不遵守紀律同學(xué)的頭上,只要他上課調(diào)皮搗蛋,就會頭疼。那該多好??!
我覺得學(xué)習(xí)也如同唐僧師徒取經(jīng)一樣,一路上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只要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勝利最終屬于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