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左丘明
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獎?/p>
4、我認為善的定義就是有利于人類。——弗·培根
5、善惡的區(qū)別,在于行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無。——莎士比亞
6、一個人必須要么做個好人,要么仿效好人?!轮兛死?/p>
7、人格成熟的重要標志:寬容、忍讓、和善。——戴爾·卡耐基
8、對好人行善,會使他變得更好;對惡人行善,他就會變得更惡。——米開朗琪羅
9、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p>
10、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獥钭?/p>
11、避免做壞事的最佳方式莫過于做好事,因為世上最困難的事情就是企圖不做任何事?!ㄈR爾
12、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重要的'?!_素
13、越是善良的人,越覺察不出別人的居心不良?!琢?/p>
14、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永遠是心地善良的標志?!档?/p>
15、與其說是為了愛別人而行善,不如說是為了尊敬自己?!前?/p>
16、善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行為?!_曼·羅蘭
17、行善比作惡明智;溫和比暴戾安全;理智比瘋狂適宜?!_·勃郎寧
18、與善人行善會使其更善,與惡人行善會使其更惡?!_曼·羅蘭
19、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這些東西喚起我們一種難以摧毀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終將蘇生?!郀柣?/p>
20、善與惡是同一塊錢幣的正反面?!_曼·羅蘭
21、老是考慮怎樣去做好事的人,就沒有時間去做好事?!└隊?/p>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左丘明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劉備
●我認為善的定義就是有利于人類。
——弗·培根
●善惡的區(qū)別,在于行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無。
——莎士比亞
●一個人必須要么做個好人,要么仿效好人。
——德謨克利特
●人格成熟的重要標志:寬容、忍讓、和善。
——戴爾·卡耐基
●對好人行善,會使他變得更好;對惡人行善,他就會變得更惡。
——米開朗琪羅
●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曾子
●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
——楊子
●避免做壞事的最佳方式莫過于做好事,因為世上最困難的事情就是企圖不做任何事。
——卡萊爾
●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重要的。
——羅素
●越是善良的人,越覺察不出別人的居心不良。
——米列
●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永遠是心地善良的標志。
——康德
●與其說是為了愛別人而行善,不如說是為了尊敬自己。
——福樓拜
●善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行為。
——羅曼·羅蘭
●行善比作惡明智;溫和比暴戾安全;理智比瘋狂適宜。
——羅·勃郎寧
●與善人行善會使其更善,與惡人行善會使其更惡。
——羅曼·羅蘭
●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這些東西喚起我們一種難以摧毀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終將蘇生。
——高爾基
●善與惡是同一塊錢幣的正反面。
——羅曼·羅蘭
●老是考慮怎樣去做好事的人,就沒有時間去做好事。
——泰戈爾
古人勤學的故事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fā),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于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后,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yè)。
屈原洞中苦讀
這個故事講述了,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里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yǎng),終于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于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里。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并從《茶經》中受到啟發(fā),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于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并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于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墻,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于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王十朋苦學書法
王十朋從小聰穎過人,文思敏捷,可是書法卻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決心,一定要練好書法。終于,寶印叔叔的指點下,他終于悟到了書法真諦,成為一名大書法家和文學家。
車胤囊螢照讀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里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古人勤學的名言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到用時方恨少。書籍是成功的階梯,
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7、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獎⑾?/p>
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9、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0、書患不能觀耳,觀則萬卷非多,只字非寡 ——明 吳應萁
11、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tài)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高爾基
12、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3、凡讀書需識貨,方不錯用功夫 ——清 陸世儀
14、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5、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7、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18、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20、讀書要有感受,要有審美感,對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會貫通,并使之付諸實現。 ——巴金
21、書到用時方恨少,學富五車不為多。
22、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25、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27、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28、多讀書,讀好書,然后寫出自己的感想,這是寫好
29、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嚴如玉。
30、以書為道,相隔萬里也。 ——清 顏元
3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32、書要讀懂,先要不懂 ——現代 聞一多
33、僅在字母、文字和書頁中瀏覽一番——這不是讀書。
3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病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孔?/p>
3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36、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37、閱覽和死記——也不是讀書。()
38、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9、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40、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