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開頭,用逼真的畫面把我們又帶回到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的現(xiàn)場:房屋倒塌,地面塌陷,哭聲震天。在一剎那間,多少生命被掩埋。在二十三秒后,唐山淪為一片廢墟。我不由得感慨: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脆弱?。?/p>
電影的主人翁方登和方達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此時作為他們的媽媽元妮,多么想把兩個孩子都救出來。然而,現(xiàn)實總是殘酷的,救援的.人告訴她只能救一個。萬般無奈下,元妮選擇了救弟弟。在生活中,我們像元妮一樣要經歷很多選擇,一旦選定,就無法改變。所以我們要慎重對待每一次選擇。
命運之神向方登打開了幸運的大門,她并沒有像親人以為的那樣在地震中死去,而是被一場大雨澆醒。從死人堆里爬起來的方登,無助地跟著人群走,這時一位解放軍叔叔把自己的雨衣脫下來,披在她身上。后來她被一對解放軍夫婦領養(yǎng)。方登和其他地震孤兒一樣,遭遇地震是不幸的,但在祖國的懷抱里,在領養(yǎng)父母的精心培育下,茁壯成長,最終長大成人,他們又是幸運的。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地震無情人有情??!盡管如此,我多么希望這個世界永遠沒有地震,人們生活永遠幸福安康!
古語有云:“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美麗一直是所有女人孜孜追求的目標,于是乎,整容整形醫(yī)院如雨后春筍般的冒出來,受到萬千女性的追捧。誠然,內在美受譽無數(shù),然而沒有所謂的外在美又有誰會去關注你的內在美?我們是否應該為了我們想象中更美好的生活去整容呢?
這部電影中的三個主角,郭晶,薇薇,雷蒙,剛開始對整容這件事的態(tài)度不一:郭晶認為美貌對于一個女人來說太重要了,必須整;薇薇保持中立;雷蒙持否定態(tài)度。最終郭晶通過整容手術,提升了自己的外在形象,獲得自信,得到了事業(yè)愛情雙豐收;雷蒙因為車禍不得不整容,對其慢慢釋懷,與郭晶步入婚姻殿堂;而看郭晶整容成功后奔赴整容一線的薇薇似乎沒有那么幸運,經歷過整容失敗,最終還患上了“幻丑癥”。
整容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是可以給人帶來積極的影響(如郭晶),但若超過一定限額,一般人都承受不了后果(如薇薇),因此,不能對整容這件事報以全盤否定的態(tài)度,而應運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如雷蒙)。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jié),無論是郭晶的父母還是薇薇的父母都不喜歡自己的女兒整容,甚至哭鬧打罵。或許這就是老一輩的人群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差的表現(xiàn)之一。因此,當我們與長輩的意見相左時,應該耐心地向他們解釋我們的想法以及普及一些相關的科技成果,以求得他們的理解,方便將來更好地相處。
電影的最后,是整容后的郭晶、雷蒙以及他們的“丑兒子”一起拍全家福,以這種惡搞的方式讓人會心一笑。說明基因是不可變的,以此告誡整過容的各位不要對下一代的長相報以太多的希望。
這部電影也影響了我的一些想法,比如之前我也是持否定態(tài)度。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說,如果你沒有看到它的好,只能說明你的眼光太狹隘了。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應依樣畫葫蘆,最終像邯鄲學步里的主人公一樣,忘了怎么走自己的路,最終被人恥笑,毀了自己的幸福。
《拉貝
《拉貝日記》電影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京的恐怖,其中有三個場景:
第一個是“納粹旗下求生存”,日軍開始進攻南京,雖然號稱是打擊重點目標,但實際對市區(qū)實行了無差別轟炸,拉貝所在西門子公司也遭到攻擊,他命令門衛(wèi)把擋在廠門外的中國人放進來,冒著危險取出一面碩大的納粹旗,讓人們都躲在旗幟下面,最終日軍飛機離開。螞蟻般的人聚集在下面祈求保命,那面巨大的納粹旗幾乎充滿銀幕,非常有視覺沖擊力。
網上有人說:“在自己的土地上,竟拿著納粹旗才能活命是對中國人的侮辱”。我不贊同,一種特殊的歷史時期,連自己的國家都被別人侵占,人的生命都如草菅一樣任人隨意踐踏時,這位仁兄還在高唱“拿著納粹旗才能保全性命”不免有些站著說話腰不疼的味道。那些人可都是像我們一樣的普通老百姓,在那樣危及生命的時候,保命是很自然衍生出來的反應,難道這位仁兄以為是在拍《蜘蛛俠》《超人》《變形金剛》嗎?
第二個是“拉貝的司機慘遭砍頭”,拉貝到日軍總部交涉,中國司機在樓下抽煙,卻被一名日軍刁難抓走。拉貝四處尋找,卻只從門縫里看到日軍砍去了司機的腦袋,影片沒有正面描寫砍頭的細節(jié),但當拉貝沖進場去,只看到一排中國人頭顱,看得出是按照某張很著名的暴行照片來設計,雖然鏡頭一晃而過,那種視人命如草芥的肅殺已令人心寒。雖然看這部影片前已知道會有這樣一個場景,扮演司機的中國演員李明,也說了那些頭顱(包括他自己的)都是十分逼真的仿真人頭,可是真正看到那一幕時還是讓我忍不住閉上了眼睛。
第三個是“瑯書冷靜的用相機拍下了被日軍槍殺的中國士兵的慘狀”,安全區(qū)遵照和日本人的協(xié)議,將繳了械的中國士兵一百多名交給了日本軍官,以換回他們的生命和安全區(qū)的安全,可是卡普蕾女士面對日軍軍官提出“要帶走二十名中國女學生時,以予了斷然的拒絕”。日本軍官冷冷的說:“你會為你的行為后悔的”,隨后就是一陣槍場響起,那一百多名士兵被槍殺了,卡普蕾女士痛苦的掩面而泣,這時,張靜初扮演的中國女學生出場了,她以冷靜的態(tài)度按下了手中的快門。
我曾看過報道,拉貝日記中除了張靜初扮演的瑯書是虛構的人物外,大部分影片人物都是真實的,可是在拉貝先生的日記中也提到,向“那些提供給我照片的中國年輕人致敬,沒有他們,就沒有還原南京歷史真相的可能”。所以,當我看到在瑯書拍照時,冷靜得竟看不到一絲表情的臉上,我突然有了許多的感動,我知道,正是這些勇敢的中國年輕人(我們的前輩),才能讓我們現(xiàn)在的人如此真實的知道那段沉痛歷史。
雖然沒有過多的描寫屠殺場面,《拉貝日記》卻以德國人道救助者的視角,講述南京大屠殺這段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永遠的傷痛。其客觀冷靜善良溫暖且不乏對日獸罪行的鞭笞,我想會受到像我一樣的中國觀眾的尊敬和支持。
我想起現(xiàn)任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館長的話:“紀念館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永不忘卻,既不忘卻那段歷史的真相,也不忘卻浩劫中人性的光輝”。我相信,這也就是《拉貝日記》的主題。
最后再次向拉貝先生以及那些真實出現(xiàn)的歷史人物:約翰遜大夫,卡普蕾女士和其他安全區(qū)的工作人員,還有像瑯書一樣勇敢的中國同胞們致敬!
《拉貝日記》觀后感
今天是放假的第一天。昨天和朋友約好出去玩了,今天我也很守時的到了。剛剛聽到趙茜說《拉貝日記》時,我的反應是很不好的。曾一度的認為拉貝是女的……
看完《拉貝日記》后,我真的有很多很多的感觸……有道不盡的話……有難以形容的`心情……很復雜……
影片播放中,我的心情一直是沉痛的,壓抑的……為日本人的行為感到憤怒,為中國人民感到傷心,難過,為約翰感動……
當我了解了約翰的身份后,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到底是因為什么,一個納粹黨員能夠盡自己所能拯救中國人?其實,我找到答案了。那是一種愛,那是一種向往和平的心呀!
約翰?貝拉,一名德國商人。在中國的30多年間,一直擔任著西門子總經理。1937年日本皇軍展開的無人性的南京大屠殺中,他保護了25萬中國人民!他是偉大的!
在日軍的轟炸機瘋狂的轟炸著西門子公司附近的中國人民時,拉貝走出了車子,他奮不顧身的從后備箱中取出了納粹國旗。他叫來了助手,將這面巨大的旗幟撐開,讓無數(shù)的中國人躲在了旗幟之下,免受一死。
在德國發(fā)出緊急命令要求拉貝回國時,他毅然的選擇了留在中國,和熱愛和平的人開設了南京安全委員會。在生死關頭,他明知只要逃走,就不會面臨死亡的威脅??伤€是選擇了讓夫人離開,自己駐留在中國。
或許是由于我的年齡已到吧?畢竟我已經是青春期的少女了。會多愁善感。觀看途中,曾好幾次想要落淚。為了拉貝的無私,為了拉貝的偉大,為了拉貝的痛苦……當朵拉所乘坐的航船被日軍炸毀時,拉貝痛苦的呼喊著朵拉的名字……
拉貝會給安全區(qū)的孩子發(fā)放食物,會為中國人民解決疑難。他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英雄!
在日本皇軍下令射殺安全區(qū)的中國居民的前一刻,拉貝和他的同伴打開了大門,站在了日本皇軍的面前,堅定地說:“如果你們想制造第二次大屠殺的話,就請把我們也帶上吧。”
結合歷史時間,南京大屠殺發(fā)生于1937年,當時國民黨的首都在南京,南京政府是當時中國最高行政統(tǒng)治中心。蔣介石在日軍侵略南京之前便已撤離至成都。最近的電影中(有關南京的)貝拉這個人物總是會出現(xiàn)。我想,或許南京城中幸存的那些百姓,就是貝拉所救的吧?歷史書中所說的幸存者,都是貝拉所保護的吧?
拉貝,真的是中國人民應該敬仰,緬懷的一位國際友人。他經歷了南京的屠殺的整個過程,用他的筆詳細的記錄了日軍猶如禽獸的屠殺活動。據(jù)資料所說,拉貝回到德國之后,曾給希特勒發(fā)過電報,進行過演講,將日記公開。但由于德國與日本是同盟國,所以,不允許談及有關南京的事情。
拉貝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愿意幫助中國人,面對同盟國,從本質上來說是敵人的日本。他毫不退縮,甚至可以為了中國人民,死于日本腳下。他毫不畏懼死亡。對待家人,他付出了自己的愛,當朵拉所乘坐的船被擊毀沉入大海的那個晚上,他默默流淚,望著朵拉微笑的照片神色黯淡。當他得知朵拉還好好活著的時候,激動的暈了過去!當他最終于朵拉團均的時候,他們相擁在一起……
在二戰(zhàn)期間,世界形成了反法西斯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其中也有意大利,德國,日本人的存在。并不是所有的納粹黨員想要統(tǒng)治世界,他們之中也有向往和平的人,像拉貝先生,像辛德勒先生,像那些日本人。他們都是熱愛和平的人,它們都不愿意發(fā)生戰(zhàn)爭。只是由于他們的國籍,他們出生于納粹國家呀……人的心是不能夠受到國籍的控制的!所以,我們不能只看一個人的身份證件,要想了解他,我們更應該看到他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