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4、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5、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9、仁者,其言也
10、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1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2、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
1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14、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6、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7、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18、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9、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0、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21、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2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3、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4、朝聞道,夕死可矣。
25、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26、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8、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29、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0、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1、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32、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33、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34、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3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37、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38、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9、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40、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
41、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42、當(dāng)仁,不讓于師。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2、志向和熱愛是偉大行為的雙翼?!璧?/p>
3、茍利國家,不求富貴?!抖Y記》
4、從來治國者,寧不忘漁樵?!x榛(明代詩人)
5、不是地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地位生色。——蘇聯(lián)諺語
6、看不上自己地位的人肯定也配不上這種地位?!V語
7、烈火試真金,逆境試強者?!麅?nèi)加(古羅馬哲學(xué)家)
8、失敗是堅忍的最后考驗?!滤果?/p>
9、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0、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A羅庚
11、無論在什么時候,永遠(yuǎn)不要以為自己已經(jīng)知道了一切?!透β宸?/p>
12、與其隱己之短,不如隱己之長?!M爾巴哈
13、最有學(xué)問和最有見識的人總是很謹(jǐn)慎的?!R梭
14、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
15、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點。——古巴諺語
1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
17、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祆洹秳駥W(xué)》
18、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髯?/p>
19、一種理想就是一種力量!--羅曼·羅蘭
20、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不是氣力。--雨果
21、敬教勸學(xué),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wù)?!鳌ぶ熘ぁ吨焖此衽d》
22、立身以立學(xué)為先,立學(xué)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23、知識是引導(dǎo)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李大釗
24、知識有如人體血液一樣的寶貴。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呤科?/p>
25、陽光照亮世界,知識照亮人生。——民諺
26、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jié)晶,文化是寶石放出的光澤?!└隊?/p>
27、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R克思
28、書籍是全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29、聰明在于學(xué)習(xí),天才在于積累?!袑?/p>
30、富有臂力的人只能戰(zhàn)勝一人;富有知識的人卻所向無敵?!K聯(lián)
31、知識是造就靈魂的工具?!旯?/p>
32、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蟹颉ね袪査固?/p>
33、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yuǎn)?!障=?/p>
34、教育是國家的主要防御力量?!5旅伞げ?/p>
35、知識就是力量?!喔?/p>
36、君子以儉德辟難?!吨芤住し瘛?/p>
37、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
38、足國之道,節(jié)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荀子
39、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fù)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富蘭克林
40、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T葛亮
4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钌屉[
42、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拙右?/p>
43、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明朝·朱柏廬《朱子家訓(xùn)》
44、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抉R光·資治通鑒
45、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巍ぬK轍《新論下》
46、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松下幸之助
47、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勘葋?/p>
48、沒有誠信,何來尊嚴(yán)?——西塞羅
49、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才是長久之策?!s翰·雷
50、食之以時,用之以禮。--孟子
1.大丈夫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大學(xué)》
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 孔丘
3.志不強者智不達(dá)。 —— 墨翟
4.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 王勃
5.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 陶淵明
6.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 陶鑄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蘇軾
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劉備
9.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爾斯泰
10.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后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zhàn)勝自己,然后才戰(zhàn)勝生活。 ——汪國真
1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諸葛亮
12.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蘇軾
1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省。 ——《論語》
14.習(xí)慣之鏈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覺不到,但一當(dāng)感覺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灰B(yǎng)成壞習(xí)慣
15.一個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習(xí)慣而變得愚昧無知和粗野無禮,甚至粗野到慘無人道的程度。
16.房子是應(yīng)該經(jīng)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yīng)該經(jīng)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
17.最為賢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視時代的習(xí)慣,同時又一點也不違反它地生活著。
18.凡建立功業(yè),以立品為始基。從來有學(xué)問而能擔(dān)當(dāng)大事業(yè)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
19.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弘一大師。
20.以修養(yǎng)對待修養(yǎng)還不是真正的修養(yǎng);以修養(yǎng)對待無修養(yǎng)才是真正的`修養(yǎng)。
21.修養(yǎng),不是說不會發(fā)脾氣,而是說不會輕易發(fā)脾氣。不會發(fā)脾氣的人不一定是有修養(yǎng)的人,動不動就發(fā)脾氣的人,則是缺乏修養(yǎng)的人。
22.一個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否則,他不是毀在鮮花中,便是毀在流言中。
23.何以止謗,曰無辯,辯愈力,則謗者愈巧?!?申涵光《荊園進語》
24.堅信自己和自己的力量,這是件大好事,尤其是建立在牢固的知識和
25.除了人類和蝗蟲,很少有一種動物能在觀光一個地區(qū)時把它弄得亂七八糟。——馬長山著《思路花語》
26.學(xué)習(xí)是一個人的真正看家本領(lǐng),是人的第一特點,第一長處,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學(xué)習(xí)的結(jié)果,學(xué)習(xí)的恩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