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4、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5、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8、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9、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0、不學詩,無以言。
11、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1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3、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14、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15、朝聞道,夕死可矣。
1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7、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1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9、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20、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21、有教無類。
22、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23、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2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5、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26、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7、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2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9、惜時專心苦讀是做學問的一個好方法?!躺兴?/p>
30、學習有兩忌,自高和自狹?!獣?/p>
31、讀書,人才更加像人。——嚴文井
32、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獮跎晁够?/p>
33、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_·芬奇
34、閱讀一切好書如同和過去最杰出的人談話?!芽▋?/p>
35、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焯亓?/p>
36、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有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fā)現(xiàn)自己,或檢查自己?!_曼·羅蘭
37、生活便是尋求新的知識?!T捷列夫
38、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ɡ适?/p>
39、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里,不讀書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郀柣?/p>
40、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朱舜水
41、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愛因斯坦
42、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43、一個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蜖栐?/p>
44、對世界上的一切學問與知識的掌握也并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學習,努力掌握規(guī)律,達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了。——高士其
45、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又補讀書之不足?!喔?/p>
46、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7、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
4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鬃?/p>
49、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芽?/p>
50、書,以是哺育心靈的母乳,啟迪智慧的鑰匙?!郀柣?/p>
51、書籍是人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勘葋?/p>
52、別裁偽體親風雅,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鸥?/p>
53、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足己患不學,既學患不行?!n愈
5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T葛亮
55、智力決不會在已經(jīng)認識的真理上停止不前,而始終會不斷前進,走向尚未被認識的真理。——布魯諾
56、讀書愈多,精神就愈健壯而勇敢?!郀柣?/p>
57、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p>
58、夫?qū)W須志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T葛亮
59、青年最主要的任務(wù)是學習?!斓?/p>
60、六經(jīng)三史,諸子百家,非無可觀,皆是為治。——蘇軾
61、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障=?/p>
62、讀一本好書,象交了一個益友?!翱思?/p>
63、鉆研然而知不足,虛心是從知不足而來的。虛偽的`謙虛,僅能博得庸俗的掌聲,而不能求得真正的進步?!A羅庚
64、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喔?/p>
65、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涿澜B斯
66、科學是為了那些勤奮好學的人,詩歌是為了那些知識淵博的人?!s瑟夫·魯
67、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讓青春更加光彩?!豕饷?/p>
68、學習要有三心,一信心,二決心,三恒心?!惥皾?/p>
69、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暗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發(fā)展的障礙?!畲筢?/p>
70、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郀柣?/p>
71、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普希金
72、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鼱柼?/p>
73、學習從來無捷徑,循序漸進登高峰?!哂漓?/p>
74、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卡萊爾
75、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chǎn)。——艾迪生
76、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髯?/p>
77、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78、我撲在書籍上,象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郀柣?/p>
79、書給人以優(yōu)點,人從書中得益。——陳伯吹
80、非讀書,不明理。要知事,須讀史?!罟馔?/p>
81、知識就是力量?!喔?/p>
82、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茅以升
83、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惶m克林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放于利而行,多怨。
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賢哉,回也!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1、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3、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贰Yt哉,回也!
5、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6、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8、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3、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17、子謂于產(chǎn)?!坝芯又浪难桑浩湫屑阂补В涫律弦簿?,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p>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22、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23、放于利而行,多怨。
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26、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7、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28、(“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30、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31、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32、不學禮,無以立。
33、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35、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3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37、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p>
3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39、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40、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41、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4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垎栔T唬骸肮?、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43、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45、過,則匆憚改。
46、不遷怒,不二過。
4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9、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5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