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國恥為睜眼瞎,挺身甘上斷頭臺。下面是有關(guān)各朝寫愛國的古詩句,歡迎大家閱讀與了解。
一、春秋戰(zhàn)國前的古代愛國詩詞,主要有屈原的`《離騷》、《九歌》系列。
1、戰(zhàn)國愛國詩人屈原創(chuàng)作的《離騷》中的名句: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戰(zhàn)國愛國詩人屈原創(chuàng)作的《九歌國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cuò)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shí)墜兮威靈怒,嚴(yán)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yuǎn)。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qiáng)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3、秦朝的愛國詩詞聽說被秦始皇燒光了,想寫的人也被殺光了,暫時(shí)沒有。
二、漢代、三國的古代愛國詩詞
1、陳琳(魏晉)的《飲馬長城窟行》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舉筑諧汝聲!
男兒寧當(dāng)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長城。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nèi)舍多寡婦。
作書與內(nèi)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時(shí)時(shí)念我故夫子!
報(bào)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
君獨(dú)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
結(jié)發(fā)行事君,慊慊心意關(guān)。
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寫苦寒環(huán)境,哀民生之多艱,以及一句“男兒寧當(dāng)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長城。”也算是愛國詩吧。)
2、曹操的《蒿里行》
關(guān)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dāng)嗳四c。
3、佚名《戰(zhàn)城南》
戰(zhàn)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
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
梟騎戰(zhàn)斗死,駑馬徘徊鳴。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獲君何食?愿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4、兩漢樂府《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shí)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5、曹植《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xiāng)邑,揚(yáng)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fā)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胡虜數(shù)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qū)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古代的愛國詩人很多,愛國古詩更多。
一、春秋戰(zhàn)國前的古代愛國詩詞,主要有屈原的《離騷》、《九歌》系列。
1、戰(zhàn)國愛國詩人屈原創(chuàng)作的《離騷》中的名句: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戰(zhàn)國愛國詩人屈原創(chuàng)作的《九歌?國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cuò)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shí)墜兮威靈怒,嚴(yán)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yuǎn)。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qiáng)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二、漢代、三國的古代愛國詩詞
1、陳琳(魏晉)的《飲馬長城窟行》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舉筑諧汝聲!
男兒寧當(dāng)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長城。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nèi)舍多寡婦。
作書與內(nèi)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時(shí)時(shí)念我故夫子!
報(bào)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
君獨(dú)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
結(jié)發(fā)行事君,慊慊心意關(guān)。
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寫苦寒環(huán)境,哀民生之多艱,以及一句“男兒寧當(dāng)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長城?!币菜闶菒蹏姲伞?
2、曹操的《蒿里行》
關(guān)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dāng)嗳四c。
3、佚名《戰(zhàn)城南》
戰(zhàn)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
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
梟騎戰(zhàn)斗死,駑馬徘徊鳴。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獲君何食?愿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4、兩漢樂府《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shí)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5、曹植《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xiāng)邑,揚(yáng)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fā)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胡虜數(shù)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qū)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6、司馬遷的愛國名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三、南北朝時(shí)期的`古代愛國詩詞
1、西晉:劉琨《扶風(fēng)歌》
朝發(fā)廣莫門,暮宿丹水山。左手彎繁弱,右手揮龍淵。
顧瞻望宮闕,俯仰御飛軒。據(jù)鞍長嘆息,淚下如流泉。
系馬長松下,廢鞍高岳頭。烈烈悲風(fēng)起,泠泠澗水流。
揮手長相謝,哽咽不能言。浮云為我結(jié),歸鳥為我旋。
去家日已遠(yuǎn),安知存與亡。慷慨窮林中,抱膝獨(dú)摧藏。
麋鹿游我前,猨猴戲我側(cè)。資糧既乏盡,薇蕨安可食。
攬轡命徒侶,吟嘯絕巖中。君子道微矣,夫子故有窮。
惟昔李騫期,寄在匈奴庭。忠信反獲罪,漢武不見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長。棄置勿重陳,重陳令心傷。
四、隋朝、唐朝的古代愛國詩詞
1、杜牧《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2、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jì),兩朝開濟(jì)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3、杜甫《聞官軍收復(fù)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4、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5、杜甫《悲陳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野曠天清無戰(zhàn)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
6、杜甫《悲青坂》
我軍青坂在東門,天寒飲馬太白窟。黃頭奚兒日向西,數(shù)騎彎弓敢馳突。
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人骨。焉得附書與我軍,忍待明年莫倉卒。
7、王昌齡《出塞?其一》
秦時(shí)明月漢時(shí)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愛國的詩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陸游<<示兒>>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出塞>>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
——唐李賀<<南園>>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
——唐·令狐楚<<少年行>>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明·戚繼光<<馬上作>>
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清·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fù)盡狂名十五年。
——清·龔自珍<<漫感>>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清秋瑾<<對酒>>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清徐錫麟<<出塞>>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
——洪秀全《吟劍詩》
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fēng)雨嘯青鋒。
——康有為《出都留別諸公》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zhàn)爭地圖》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wèi)無窮填海心!
——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譚嗣同《獄中題壁》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徐錫麟《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