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賈平凹的《帶燈》后有什么感想呢?是否被其中的思想所震撼。
《帶燈》出來,評者如潮,爭論也如潮。我把作品找來看,形成了一些看法。奇怪的是,我已不像往常抓緊寫文章,加入到評論者的行列中去,以至拖到現(xiàn)在。這是不是一種遲暮之態(tài)。不過,靜下來想想,《帶燈》還是很值得一談的。我想談的主要是《帶燈》的思想價值、審美價值、創(chuàng)新點、不足,以及由它所引起的關(guān)于當今文學深化的問題。
《帶燈》仍然是直面當今農(nóng)村現(xiàn)實,探索中國鄉(xiāng)土靈魂及其痛苦蛻變的作品。賈平凹的一系列鄉(xiāng)土作品——《高老莊》《懷念狼》《秦腔》《高興》《古爐》,直到《帶燈》,包容了處于現(xiàn)代轉(zhuǎn)型背景下中國鄉(xiāng)村政治經(jīng)濟文化沖突的方方面面,它有一股百科全書式的博物館氣息。就其關(guān)注中國鄉(xiāng)土日常生活的深度而言,我個人認為,目前還找不到第二個人。它深入到了農(nóng)民心靈的深處,其信息量之豐富,人性之詭異莫測,映現(xiàn)的基層社會政治生活之盤根錯節(jié),以及家庭倫理和鄉(xiāng)土倫理之變遷百態(tài),均堪稱豐博。嚴格地說,從《秦腔》開始,賈平凹自覺地放棄了宏大敘事的架構(gòu),潛心于“細節(jié)化”展示歷史生活的方式,他的視角總是喜歡從一粒沙、一滴水、一個針孔眼兒來看這個大千世界;總是從民間最底層的芥豆之微寫起,從最細微、最容易被遺忘的角落發(fā)現(xiàn)對我們時代來說非常重要的信息。這近似于蝴蝶效應。他在陜南的某條山谷中的小鎮(zhèn)上扇動翅膀,輻射波卻漣漪般推向四面八方。這是賈平凹的特點?!稁簟吠瑯記]有離開這個特點。
在賈平凹筆下,一個小小櫻鎮(zhèn),卻有那么多的趣事,“鎮(zhèn)政府如趕一輛馬拉車,已破舊,車箱卻大,什么都往里裝,搖搖晃晃,卻到底還是在走”。櫻鎮(zhèn)的風俗畫徐徐展開,實在好玩,但也并非負曝閑談,自有內(nèi)涵,轉(zhuǎn)化得自然。櫻鎮(zhèn)人生虱子,由虱子的黑與白又引出了皮虱子的降臨。帶燈這時走來,她想改造鄉(xiāng)人生虱子的陋習,沒有成功。櫻鎮(zhèn)歷來廢干部,鄉(xiāng)干部多遭遇不測,但那是干部們自己屁股下有屎,人要有本事還得把人活成人物,如本地人元天亮就當上了省政府副秘書長,成了傳奇。據(jù)說這與那一場為保衛(wèi)風水、阻止高速公路穿過、阻止開挖隧道的大戰(zhàn)有關(guān);也據(jù)說因他鼻子下的兩道法令特別長,是當大官的相,他又屬龍,手里啥時都冒煙,那叫云從龍,他走路呈內(nèi)八字,熊貓就走內(nèi)八字,于是成了國寶云云。這等閑談不也很有意思嗎。
賈平凹的作品,在有限的時空里面,對人物的品質(zhì)和人物的內(nèi)涵有細致耐心的描寫。它運用大量細節(jié)推動,靠細節(jié)說話,這就有了進入生活的內(nèi)部之深。且看鄉(xiāng)上經(jīng)驗視頻會的布置,多么緊張、多么滑稽;且看馬副鎮(zhèn)長的淺薄,虛榮、剛愎自用、權(quán)欲異化;再看薛元兩家的沙廠之爭斗,兩個鄉(xiāng)村強人相爭,鎮(zhèn)長如騎木馬,搞平衡,煞費苦心;唐先生給出了妙招,油滑而騎墻。這些都是新聞里讀不到的學問。過去我們說,巴爾扎克在他的《人間喜劇》中給了我們一個法國社會的現(xiàn)實主義歷史,這里不妨借用一下,賈平凹以他浩瀚的小說,也給了我們一個鄉(xiāng)土中國的現(xiàn)實主義歷史,在經(jīng)濟學、社會學、風俗史方面提供了很多翔實的細節(jié)。賈平凹的這幅畫卷是動態(tài)的,中國的鄉(xiāng)土與農(nóng)民是處在不可挽回的式微中、解體中,就好像秦腔不管怎么唱都很難融入現(xiàn)代生活一樣。從社會化的角度來看,解體是必然的;從人文傳承來看,又是令人感傷的。賈平凹的作品潛在著這種對立性的矛盾和糾結(jié),因其潛在的悲劇性,所以天然地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有些文章認為《帶燈》寫得過于混沌,其實賈平凹的特點就是混沌,換個角度看,也是一種豐富。也有人說他寫得很不尖銳,其實他的尖銳是隱蔽的,所謂“純棉裹鐵”,錐子藏在布里,并不大聲疾呼,觸及的問題卻是深刻的。王后生牽頭帶領(lǐng)村人告狀,其實這個狀沒什么大不了的,頂多影響到某些人的政績,然而在某種暗示下,他遭到整個鎮(zhèn)政府干事們的推搡、毆打,并發(fā)展到嚴刑拷打,場面慘烈??墒沁@個鎮(zhèn)的書記又好像有一種頗為開明的姿態(tài),說什么我不能保證民主,但我要維持穩(wěn)定;還說我不能保證法治,我要做到清明。其邏輯是混亂的。這就是中國底層某一角的幽暗狀。對告狀的農(nóng)民像踢一個小石子一樣把他踢開了,能說不尖銳嗎?
《帶燈》較賈平凹以往的創(chuàng)作,有明顯的理想主義傾向,這主要體現(xiàn)在對“帶燈”這一人物的塑造上。作品主要描繪她的人格之美和內(nèi)在的精神追求。作為個人,帶燈肯定無法改變現(xiàn)實中的許多問題,她是一種很微弱的力量,但她可以自己發(fā)一點光。作品最后的螢火陣,如佛光繚繞,含有象征意義。每個個人的發(fā)光,就能匯為民族的希望。這是令人感動的。對于帶燈的刻畫從兩方面著手,一面寫帶燈干練,能適應世俗,勇于承擔責任,在一次特大事故中,她雖已渾身是血,仍在大聲叫喊,不要讓兇手跑了;另一方面,寫她的內(nèi)心清高脫俗,在一個無法改變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當中,她只能把自己的精神、理想寄托在給元天亮寫信上。這個形象獨特、凄涼、美麗、感傷。
有論者認為,比起一些人文宣言擲地有聲的作家來,賈平凹就顯得缺乏尖銳的思想鋒芒、堅定的精神立場和鮮明的價值判斷。我不完全贊同這樣的看法。我對某些堅守人文精神的作家抱以敬佩,但對文學來說,直接表達出來的思想并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一些作家言論激烈并不意味著他的作品的形象世界也一樣激烈。文學并不是把哲學思想轉(zhuǎn)換一下形式裝進意象和敘事之中就可以完事,而應是通過復雜的藝術(shù)形象自然而然地傳達作家的思想感情。在我看來,賈平凹真是目前中國作家里少有的敢于正面迎視和試圖解釋這個巨大、奇特、復雜、糾纏、難以理出頭緒的`時代的作家。目前中國作家的最大問題是丟失了把握和解讀這個時代的能力,無法定性,于是只能舍棄整體性,專注于局部趣味,或滿足于類型化。賈平凹也不是先知先覺,但他的作品有潛在的時代性焦慮,他也茫然,卻懂得老老實實從細部入手,從最底層寫起,他面臨著無法命名,或如許多人指出的缺乏思想光芒,缺乏穿透力,缺乏概括力,缺乏宏觀把握力,停留在事相本身的問題,但他從未放棄從整體上認識并把握這個時代的強烈追求,這一點殊為難得。賈平凹是有超越性追求的人,與就事論事的平面化模擬寫作還是不同的。他胸懷解讀我們這個時代的追求,但他同時又沒有充分能力解讀我們這個時代,這也是一種悲劇性的沖突。
看《帶燈》的過程,我經(jīng)常想一個問題,就是:賈平凹寫了這么多年,近1000萬字,這種書寫的意義在哪里?或者說,他寫作的價值在哪里?為什么它是時代所需的,是不可或缺的,或者相反?在碎片化、微博化、淺閱讀的包圍下,人們還有沒有耐心讀他的鄉(xiāng)村故事,若無,這究竟是他之過,還是時代的原因?我認為,賈平凹從早期的青春寫作,到二月杏,到黑氏,到天狗,再到浮躁,到廢都,到病相報告,到高老莊直至帶燈,他一直在求索著世界背景下的民族化書寫,或世界語境下的中國化、本土化寫作,求索著中國經(jīng)驗的表達方式。在漢語寫作的方式或藝術(shù)形式,主要是語言、話語、風格、韻味的探索上,他下過一番功夫。事實上,賈平凹借鑒西方的痕跡不太明顯,主要是精神和哲學上的。大家都說《帶燈》有很大的變化,其實有一種很重要的變化就是他語言風格的變化。這里面出現(xiàn)了所謂漢魏風骨的表述,有的行文讓我想起《世說新語》里面簡勁的、明快的、言簡意賅的很短的句子。
最近我不止一次地看到,有評者認為,現(xiàn)在有了大量的迅捷而密集的新聞,像《帶燈》這樣的作品存在已經(jīng)沒有意義,意思是說,關(guān)于農(nóng)村基層的問題,如上訪、拆遷、計生、救災等等,常常見諸于報端,大家都知道了,與帶燈每天處理的綜治辦的事務非常相似。照這種說法,那么有140個字的微博也就夠了。文章沒有用了,文學作品也沒有用了。這里涉及到當今文學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問題。我現(xiàn)在看電視上滿眼的后宮戲、潛伏戲、被武俠化了的抗日神劇就想,為何很少看到驚心動魄的、著力表現(xiàn)當代生活的作品呢?我也看過不少的官場小說,我不想貶低所有的官場小說。但我還是覺得相比之下,我讀《帶燈》完全是在另一個高層次上,我覺得我是在讀情懷,讀人性的復雜,讀情感的微妙,讀人生的韻味,讀轉(zhuǎn)型時期世態(tài)的多變,也是在讀我的世界之外的世界??梢哉f是讀美文,讀漢語之美。這就進入了文學的審美圈,文學需要一個人學的內(nèi)涵,決不是有了新聞,還要文學干什么。文學有文學的領(lǐng)域。很可惜的是,人們往往沒有耐心進入文學的領(lǐng)域當中去涵詠、體會。
也有論者認為,當今鄉(xiāng)村正在解體,在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中,作為鄉(xiāng)土文學的土壤即將不存在了,因而鄉(xiāng)土文學也面臨終結(jié)的窘境。指出鄉(xiāng)土文學的困境和呼喚新的開拓當然是對的,但這一判斷是不符合生活實際,也不符合文學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實際的。我國的鄉(xiāng)土仍是廣大的,作為農(nóng)業(yè)大國,也還是現(xiàn)實存在;退一萬步言,即使中國像某些完全沒有農(nóng)業(yè)的工商國家一樣,中國的鄉(xiāng)土文學作為傳統(tǒng)也仍然會潛隱而頑強地存在,尋根仍然是不竭的追求。它是基因一樣的東西,是無法去除的,只要中華民族還在,鄉(xiāng)土精神也就不會消亡。但它的主題會變化,場域會變化,人物的精神構(gòu)成會變化,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都會變化,這個變化必然是劇烈的、空前的、深刻的,含有某種悲劇性的,但作為精神家園的鄉(xiāng)土人文傳統(tǒng)不會斷裂和消亡。賈平凹在今天之所以顯得重要,之所以在表達中國經(jīng)驗方面為世人所關(guān)注,就因為他寫的東西關(guān)乎民族精神的動向和前景。
《帶燈》還是有不足的。我特別看不慣帶燈總是給元天亮寫信這個設(shè)置,我覺得元天亮太具體了,他是個大官——省委常委,讓人覺得帶燈這么高的精神境界非要附著在一個大官身上,會不會變成了一種世俗、虛榮甚至有幾分幼稚的東西。依我的理想,帶燈寫信的對象完全可以是一個“戈多”,可以是一個無名的對象,那就是一個精神的宣泄口。她每天悶得夠嗆,她每天寫日記,就是好散文,就是情感的寄托。為什么一定要是元天亮呢?第二點,賈平凹的《帶燈》雖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變化,現(xiàn)在《帶燈》的情節(jié)線索肯定很集中,語言明快、簡潔,人物線索的處理單純化了,也更加吸引人,但是整個的寫法還是“一粒沙”的寫法。賈平凹完全具備了不只是從“一粒沙”書寫的能力,沒必要一直不變地采用這種寫法,也可以從上層,比如城鄉(xiāng)結(jié)合來寫,甚至把國際的因素拉進來寫。這樣會有更大的概括力,這只是我個人的幻想。第三,賈平凹近年來一直奉行的是中性的、不做價值評判的、客觀寫實的方式,就是讓生活自己去呈現(xiàn),生活本身的深刻性就是他的追求,不像有的作家,主觀追求明顯,世界完全是他主觀架構(gòu)的。巴爾扎克寫東西就和卡夫卡完全不一樣,卡夫卡的《城堡》不是寫現(xiàn)實中的存在,而是我的主觀對于現(xiàn)代人困境的形容,我總覺得賈平凹的寫法里面要不要有一個主體,一個更強烈的主體呈現(xiàn)出來?!稁簟肥莾?yōu)秀的作品,但還是有一點過多地依賴了生活,精神上的超越還不夠。
燈會觀后感1
昨天是元宵節(jié),傍晚忙完了家務就去看了看花燈,這也是我這四十多年來第一次想起來而且有時間看花燈。到了街上就看到大街的兩邊樹下用繩子牽掛著一盞盞用各種材料做的花燈,天快黑下來了,街上看花燈的人寥寥無幾,顯得很冷清,我跟他們一起慢慢的走慢慢的看,真是越看越?jīng)]勁,因為找不到小時候看花燈的感覺。
記憶中的花燈跟眼前的景色完全不同,有些燈剛掛上就散了,更多的是沒形狀的,不知道是燈還是掛件,有用一次性杯子釘成像球不是球的,白白的沒有圖案,說是燈不如說是一堆垃圾,有些根本就不是燈,弄一大堆的垃圾拼一個建筑的模型,放在地上,旁邊用射燈打上亮,這也叫花燈?由此而知做花燈的人不是用心去做的,好像是為了趕著完成任務充數(shù)似的,小時候看到的花燈做工細致,大都是用皮紙做成的,畫工也十分的精致漂亮,方的圓的六角的等等,有吊掛的,有小孩在手里提著的,燈的里面點支小蠟燭好看又好玩,現(xiàn)在這些花燈做的既不能玩也沒什么看頭,充其量算是帶燈的掛件。
元宵節(jié)除了看花燈就是吃元宵,這元宵咱們只要想吃天天都有的吃,而花燈就只有正月十五才有得看,雖說時代的變遷讓這項傳統(tǒng)節(jié)日有所更新,但也不能盲從于形式華而不實。展示這樣的花燈就是費工費力費材料,看這樣的花燈就是浪費時間,沒有意義。
燈會觀后感2
自貢市是中國著名的燈城。每當過年的時候,晚上的自貢市燈火輝煌,十分熱鬧。
在自貢市中心,有一個公園。它不是普通的公園,它正是自貢鼎鼎有名的`自貢燈會。在大年三十那天,我們?nèi)胰硕汲鰟尤タ戳藷魰?/p>
剛進入燈會大門,就被五彩繽紛的“燈洞”給團團包圍。頭上不時閃著紅色、綠色、黃色、粉絲等的燈光;燈下的角落還有用布料做成的荷花,里面還有黃色燈泡做成的花蕊。顯得特別逼真。
到了燈會內(nèi)部,我們看到了用燈和布做成的花朵;用鋼絲、布料和燈做成的參天大樹;用白色布料做成的展翅飛翔的天鵝……但讓我記憶最深的,只有三個東西,一個是巨大無比的火鳳凰,另一個是乖巧可愛的熊貓,還有一個就是大公雞。
火鳳凰巨大無比,雙腳站在池塘中央,昂首揚尾,長長的尾巴出現(xiàn)了七種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讓人眼花繚亂。
熊貓是國寶,所以每次燈會必不可少。幾個熊貓坐在一起啃竹子,可愛的模樣就和真的熊貓簡直一模一樣了。
今年的十二生肖是雞,所以雞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整個燈會的最中心就是一只大公雞。那只公雞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的脖子上掛了一串珠子,下來掛著一個的牌子,上面寫著一個字:福。因為過年,所以每家每戶中的這個字必須有。福代表吉祥,意思就是想要家人平平安安,過上好日子。所以,福也必不可少。
自貢燈會美妙無比,五彩繽紛,它可以把真的事物再次表現(xiàn)出來,讓我們了解到大自然的奇跡,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燈會觀后感3
元宵佳節(jié),最重要的莫過于賞燈,伴隨著對花燈的無限憧憬,我和家人共赴燈展地——白塘河濕地公園。因為這是睢寧首屆花燈廟會,所以慕名而來的游客數(shù)不勝數(shù)。
一進大門,一條金色的巨龍在我們面前閃閃發(fā)光,恰好天空中掛著一輪明月,在月光下使原本就雄偉無比的巨龍更顯得栩栩如生了。
燈會中心更是美麗,右邊關(guān)羽燈等在那比武似的,我好像穿越到了古代,回到了三國時期“下邳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關(guān)公服飾精美,他拿著青龍偃月刀,眼瞪著敵人,胯不赤兔,胭脂馬,美鬢飄動,好像是隨時準備上前追擊敵人,臉上露出勇猛的神情,真是惟妙惟肖。還有“玫瑰之約”,以卡通新郎新娘以及象征愛情的心形燈,祝福新人百年好合。還有“冰雪奇緣”卡通人物燈,讓你情不自禁地停下腳步。
突然,一座閃閃發(fā)光的寶塔,映入我的眼簾,寶塔照得滿河通明。河里有很多荷花燈,五彩繽紛,五光十色,一個挨一個,數(shù)不勝數(shù)。河里還有很多魚燈,魚燈口里有“年年有余”四個金色閃閃的大字,表達了人們祈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
還有一個水景景點,迪拜塔旁的音樂噴泉有驚艷世人的高度?;y美,色彩鮮艷,工藝精湛,游客發(fā)出了“嘖嘖”的贊嘆聲。
馬路旁有一只狗燈,嘴里還咬著“旺旺得?!?。頭上還有戴著財神帽。此外,門廊也用斑斕的彩燈裝飾點。打造光的世界,燈的海洋。數(shù)萬盞花燈成了一片燈的海洋,讓人流連忘返。
欣賞花燈之余,我不得不贊嘆燈展設(shè)計師無窮的智慧,把花燈做的這么美,真是巧奪天工。我永遠也忘不了這次燈會,在家鄉(xiāng)睢寧能看到這么美的燈會,真是我意想不到的,我愛我的家鄉(xiāng)睢寧,我為我是睢寧人感到自豪,我要為睢寧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學習。
燈會觀后感4
正月初五,我們一家人去中華門城堡看燈會,屹立在城堡正門的是一條巨龍,巨龍騰空而起,五齒龍爪緊握璀璨的夜明珠,腳踩碧藍的海水,它的身上有許多黃橙橙、亮閃閃的鱗片,神氣地仰著頭,十分威武。
進入城堡大門,只見游人如海,萬燈齊明,一派熱鬧景象。大門口站著四條小龍,它們拿著“恭喜發(fā)財”的對聯(lián),迎接游客。往里走,在震耳欲聾的鑼鼓聲中,只見表演隊在表演“舞龍燈”,有一個姑娘高舉著大繡球,龍緊追著繡球,真是活靈活現(xiàn),只見拿龍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觀眾們紛紛鼓掌叫好!
我們走上城堡,平臺入口處,一個巨大的紅色燈籠映入眼簾,這是這次燈展的主燈—“龍騰盛世”。該燈直徑20米,高18米,它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前面還有不少游客在照相留念。伴隨人群,走進燈籠里,是一個寬敞的大廳,中間是一個大圓柱,上面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許愿卡,游客們可以隨心所欲的在許愿卡上寫下自己的愿望,祈禱龍年吉祥。
中華門甕城往東1000米的城墻上,有許多與明城墻有關(guān)的典故和老城南習俗為主題的燈展,有“打金箔”、“拔牙記”、“雜貨鋪”......惟妙惟肖地再現(xiàn)了老城南的習俗文化。
我們站在城墻上,看著遠處煙花綻放。這真是:流光溢彩喜空前,火樹銀花 不夜天!
燈會觀后感5
今天,我們?nèi)遗c表妹一家,一起去了三橋那里看《觀音燈會》。
下午,我正在陽光.飛揚那里學英語。學完了,我們就買了點吃的東西,去了河邊的18路公交車車站,等??!等??!等啊等!公交車來了,大家一窩蜂涌上了車,汽車轉(zhuǎn)?。∞D(zhuǎn)??!我因為不熟悉路,感覺臉袋都給轉(zhuǎn)暈了!我的天啊!到了!到了!終于到了!來到售票亭買了三張成人票,可見旁邊一個人問大人可不可以帶小小孩進去,“行!”一旁的我們聽見,又仔細想了想就去退票,退掉了兩張成人票,我們便有說有笑地進去了。
經(jīng)過這次觀看《觀音燈會》我體會到了,什么叫做夜晚的美麗,我記住了幾個地方的燈展。一進大門,繞過舞臺,首先看到的便是《龍生九子》主要就展出了龍的九子分別什么樣子,我最喜歡的是:貳子.叁子和肆子。貳子全身是紅色,我想一定是掌管火系的了,叁子全身是藍色,我想一定是掌管水系的了,肆子的樣子一定最像它的父親,騰云駕霧,張著個大嘴巴。其中,還有一位令我映像深刻中的深刻——那便是龍的小子——玖子,它全身藍色與叁子有著一樣的顏色;一樣的爪子,但與眾不同的是——身子,玖子的身子像一條魚,經(jīng)我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玖子都可以為“三不像”了。接著是《詩酒畫之鄉(xiāng)》、《福祿財》、《喜洋洋與灰太狼》、《功夫大熊貓》、《老公公拔蘿卜》、《葫蘆兄弟》。看了這些,我不禁贊嘆到,真是別出心裁,把一些老動畫片拿出來放一放,勾起人們以前的美好時光,真是妙不可言。當然,除了這些,還有的。如河邊上的《歡天喜地慶豐收》等。這些都是根據(jù)人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的,上面還有一些賀語,妙極了!我想我這次算是來對了,仿佛身在仙境中,周圍燈光閃爍,五彩繽紛,爽!這個燈會辦得可真好!
你也想看嗎?那就去吧!還猶豫什么,說不定幸運的你,還會中獎哦!去吧!去吧!去吧!
觀看了市政府舉辦的《觀音燈會》我感到了無比的激動,因為我們遂寧的建設(shè)越來越好,越來越發(fā)達了!
燈展(一)
隨著時間 不斷變快,很快就來到了**年,在**年剛開始的時間,讓我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是去觀年觀音燈會。
那天,我吃完晚飯,約好我的同學 夏健夫一起去看觀音燈會。剛走出家門口時,感覺外面雖然非常寒冷,但是寒冷抵擋不住人們?nèi)タ礋魰臒崆?,當我們來到燈會旁邊的馬路上,只見街上人山人海,仿佛整條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
很快,熱鬧的觀音燈會立即閃入我的眼簾,我頓時傻眼了,這么宏觀壯麗、千姿百態(tài)的燈會場面,我還是第一次 看到呢!門口有一座閃閃爍爍的大橋,好像在故意吸引游客的目光,上面還有一條雄偉的“龍”呢!看里面燈火輝煌,熱鬧非凡,讓我們不由自主地走進了大門,在大門的對面搭了座舞臺,上面的人唱著歌兒,還有幾條小龍在伴著歌兒表演,向舞臺的右看,那流光溢彩的噴泉,直接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繼續(xù)往前走,看見了許愿墻,聽媽媽說,把自己的愿望 寫在上面就會把愿望變成真實的了,我覺得太神奇了。許愿墻的右邊還有一副
今年的燈會真不錯,讓我游覽完畢最后滿載而歸,當我走出燈會大門時,我有一個寫在許愿墻的愿望送給大家:祝大家新年快樂,開開心心,龍年吉祥!
燈展觀后感(二)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jié)終于結(jié)束了,人們漸漸恢復了往日的平靜。正月十五那天晚上,我與老婆孩子一起欣賞了我們單位舉辦的燈展活動,各種各樣的燈籠應有盡有,看得眼花繚亂,然而,觀過之后,除了感官上的欣悅之外,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因為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自己童年的純真和快樂。
小時候,每年的元宵節(jié)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候。元宵節(jié)到了,我們要制作自己的燈籠,燈籠,小小的,通過一根長不到一米的細竹竿,竹篾為骨,白紙做膚,內(nèi)置一細小的紅蠟燭,遠遠的看去,就象一臺航燈。
正月十五的晚上,成群結(jié)隊的孩子,各自挑著自己的燈籠,()高興的跑啊,跳啊。有風吹過,忽大忽小,火苗一竄一竄的,不停的眨眼,有時如果跑得太快或者風太大,瞬間一只燈籠灰飛煙滅,化為灰燼。
那時候,我們做過很多燈籠,許多年過去了,記憶中的燈籠早已灰飛煙滅,但唯獨一次“燭火”卻在我的記憶中永遠的亮者。
記得有一年的元宵節(jié)前夕,我們做好了自己的燈籠,高梁桿做架,竹篾做骨,白紙做膚,左看右看總覺得少了點什么,要是四周的白紙畫上畫就好了。這時想到了四叔,于是,我們挑著自己的燈籠,來到了四叔的家里,我四叔聽明我們的來意,立即停下手中的活計,找出筆墨,仔細的為我們畫起來,剛剛還是一張白紙的燈籠,經(jīng)四叔的神來之筆輕輕的點了幾下,一幅幅美麗的圖案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我們高興極了,記得那年的元宵節(jié)我們玩的特別高興。
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再也沒有制作過燈籠,前幾年,我的四叔因突發(fā)腦溢血,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他老人家再也不能為我們的燈籠畫畫了,每年的元宵節(jié),我都會想起燈籠想起我四叔。
燈展觀后感(三)
今天,我們?nèi)遗c表妹一家,一起去了三橋那里看《觀音燈會》。
下午,我正在陽光。飛揚那里學英語。學完了,我們就買了點吃的東西,去了河邊的18路公交車車站,等??!等??!等啊等!公交車來了,大家一窩蜂涌上了車,汽車轉(zhuǎn)??!轉(zhuǎn)啊!我因為不熟悉路,感覺臉袋都給轉(zhuǎn)暈了!我的天?。〉搅?!到了!終于到了!來到售票亭買了三張成人票,可見旁邊一個人問大人可不可以帶小小孩進去,“行!”一旁的`我們聽見,又仔細想了想就去退票,退掉了兩張成人票,我們便有說有笑地進去了。
經(jīng)過這次觀看《觀音燈會》我
你也想看嗎?那就去吧!還猶豫什么,說不定幸運的你,還會中獎哦!去吧!去吧!去吧!
觀看了市政府舉辦的《觀音燈會》我感到了無比的激動,因為我們遂寧的建設(shè)越來越好,越來越發(fā)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