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九寨溝游覽,剛出綿陽機場,接機的朋友就迫不急待地告訴我:北川地震遺址現(xiàn)在對外開放了,要不要去看看?雖然那地方并不是什么風景點,但去看了會讓人心靈震撼,一輩子忘不了。聽他這么一說,頓時撩起了我的興趣,決定推遲去九寨溝,讓朋友立即帶我去看北川地震遺址。
北川地震遺址現(xiàn)在還實行軍管,各種車輛到達接待處后,另行換乘遺址內(nèi)的車到遺址參觀,每人收車費30元,由遺址紀念館講解員帶領(lǐng)大家參觀。遺址內(nèi)依舊保留著2年前地震后的真實情景,只是對一些傾倒的樓房進行了支撐,設(shè)置了隔離欄、安全網(wǎng)和指示牌,游客在講解員帶領(lǐng)下在遺址走一圈,耗時1個半小時,再回到下車點返回接待處停車場。
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時,我雖然沒有去現(xiàn)場,但從電視中已看到當時的慘烈場景,心已受到猛烈撞擊,如今時間雖過去了2年,然而當自己的雙腳真正踏上這塊曾遭受大自然摧毀的土地時,見到那一片片殘墻廢墟時,心頭仍然一陣陣抽緊:那搖搖欲倒的住宅樓衛(wèi)生間里那面反射光亮的鏡子,那扇已由正方型變?yōu)閳A弧形的塑鋼窗,那幾輛掩埋在大樓下的汽車,那一排掛著已退色遇難者照片的櫥窗......無不讓人唏噓。
此時此刻,讓我感慨萬千:一是感受到大自然的無限強大和人類生命的無比脆弱,那些平時看來很牢固的鋼筋水泥大樓在地動山搖尤如沙雕一般傾刻粉身碎骨,化為一堆沙石,人的肉身凡胎更是輕如薄紙,輕輕一撕就碎了;二是感受到生命的無比可貴和活著的無限美好,人能平平安安活著就是一切的源泉,在死亡面前不管你是百萬富翁還是窮光蛋一律平等,這里的一切告誡人們要珍惜生命,不要把錢看得太重,要極時享受生活的樂趣,不白活一場。
帶領(lǐng)我們參觀的講解員小張是北川人,雖然她的家庭沒人在地震中遇難,她原先在自貢有很好的工作,但她得知地震紀念館要招收工作人員后,毅然辭去自貢的工作返回故鄉(xiāng)當了一名講解員。她的講解非常富有感情,她說:“至今廢墟下還埋著不少遇難者,他們都是我的鄉(xiāng)親,我每天帶領(lǐng)各地游客來參觀就是對他們的一種緬懷,讓他們能夠安息在這片土地上?!贝饲榇司?,讓每一個參觀者腳步輕邁,神情凝重,沒有人嘻笑,沒有人高聲說話,恐怕驚擾了地下長眠者。
在返回綿陽的路,我感到先前朋友說得沒錯:參觀北川地震遺址會讓每個人都受到一次心靈的洗禮。因為,人生不需要偉大,只需要感動!——————
初冬時節(jié),懷著凝重而復(fù)雜的心情前往曾經(jīng)震驚世界的北川老縣城。一路上,被眼前的景象深深觸動,那大片大片裸露的山體,依然保留著稍碰即碎的姿態(tài);那凸顯的巨石,層層疊疊參差錯落,形如壘卵,搖搖欲墜。感慨萬千,無不驚嘆大自然的神奇與威力。
當步行在曾經(jīng)繁華、美麗、喧囂的街道,四處殘留的建筑廢墟,無聲地再現(xiàn)著那場掙扎毀滅的瞬間;凝重的空氣里,透出陣陣陰森的寒氣;不知何時,驚嘆和議論漸漸被寂靜的四周替代,那殘垣斷壁間偶爾生出的幾棵青草,那祭奠殘留的痕跡,都默默地訴說著曾經(jīng)的輝煌、現(xiàn)實的安息乃至對他們深深的懷念之情……凝重寫在臉上,悲痛刻在心里。
忽然,陣陣沉悶的轟鳴聲,把我的注意力引向遠方,抬頭只見腳下的路已是盡頭,一座曾經(jīng)寬闊、現(xiàn)代的跨河大橋已經(jīng)斷掉,那洶涌的湔江水,咆哮著跌下斷橋、落入江里,如雷貫耳,它一改往日的滾滾濁浪、冰清玉潔、晶瑩剔透,一路狂奔,仿佛要洗盡那災(zāi)難留下的塵埃,修復(fù)那秀美繁華縣城的`破敗和創(chuàng)傷;那隆隆的轟鳴聲,仿佛就是一首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的頌歌。
此時此景,我站在氣勢磅礴的斷橋邊,心無旁騖地聆聽著。那震天、怒吼的湔江水,無聲地訴說著災(zāi)難和痛苦,還有、還有那瞬間匆匆離去的數(shù)萬逝者,為何上天不憐憫蒼生?曾經(jīng)的人們是那樣的躊躇滿志、轟轟烈烈、功成名就,人生、理想、情感、抱負、事業(yè)、家庭,還有他們?yōu)橹畩^斗的希望,是何等的美好呀!
就在一瞬間,上一刻他們還在沉醉在喜悅之中,下一刻生命就劃上了句號。生命如此脆弱得像風,隨時而去;像云,漂浮不定。殘酷的大自然,讓生命和生命創(chuàng)造出的一切,就這樣永遠消逝。
然而,大自然孕育了生命的奇跡,生命在大自然中不斷地創(chuàng)造著奇跡,所有生命都有在地球母親上生活的權(quán)利。此時,面對北川老縣城遺址,我的心靈受到震撼,它是一次生命的洗禮,也是一場生命的教育,我將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今天,災(zāi)難喚醒我們的愛心,死亡讓我們更加珍惜活著的時光,當俗世困擾、終日困惑時,在經(jīng)歷死亡的邊緣時,才能感受生命的可貴,我們都幸福的生活著,請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珍視生命、珍視自然吧!
【篇一】
34年前的那場驚天動地的地震,牽動了無數(shù)人的心,那五個可怕的字眼,唐山大地震,在我腦海中印得清清楚楚。我看到,大地在突然間變得天旋地轉(zhuǎn),天空由黑變紅,然后由紅變紫;我聽到,那閃著等的大樓,發(fā)出“茲茲”的聲音,僅僅是在幾秒鐘之內(nèi),一座高樓大廈,在頃刻間灰飛煙滅,成為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墟;我看到,地上水管破裂,水直沖天空;我看到大地開裂,人們的恐慌,還有那撕心裂肺的一聲:“媽……”那聲音,在我腦海中回蕩了很久很久。
雨,下著,下得那么凄涼,只看見許許多多的人躺在泥
元妮,丈夫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她的生命,在悲痛之余,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兩個孩子還活著,被一塊石板壓住了兩頭??墒?,此時人們卻發(fā)現(xiàn)石板無法抬起,砸了這兒一頭,傷了另一頭;砸了另一頭,傷了這一頭。兩個只能救一個,母親堅定說:“兩個都得救!兩個都得救啊!”可救援人員沒有辦法,最后母親只能心痛地說:“救弟弟!”姐姐小方登在黑暗中清楚地聽見這兩個令人窒息的字眼,她絕望了,沒想到,母親選擇了弟弟!可憐的小方登不僅要被沉重的石板壓著,她幼小的心靈還要承受被母親拋棄的痛苦,對她,無疑是最大的傷害。
弟弟被救活了,一只胳膊卻沒了!
此時此刻,我好像看見了許許多多的孤兒無家可歸的樣子,面對親人的拋棄,面對生死抉擇,心靈的創(chuàng)傷遠遠超出了身上的疤,身上的痛,我想,那該是多么難受啊,他們的童年,一定被蒙上了一層陰影,那將是永遠也忘不了的,就像方登所說的:“我不是記不起,我只是忘不掉!”因為忘不掉,所以,他們只能把所有的痛苦埋藏在內(nèi)心深處,埋得很深很深。
相對而言,我們的童年,不知比他們好上幾千倍甚至幾萬倍。我們的童年里,有爸爸媽媽的細心照顧,我可以黏在媽媽的身邊;有老師同學的熱心幫助,我可以和他們一起玩耍;有爺爺奶奶的疼愛,我可以發(fā)發(fā)小脾氣。我們的童年,就像是一場夢,夢里,有我們含著淚的微笑;童年,就像是一曲動聽的鋼琴演奏,音樂中,有我們銀鈴般的歌聲。童年是快樂的,幸福的,無憂無慮的……。。
小方登在死人堆里奇跡般的活了,她站了起來,她很無助,在雨中淋著的她不知道為什么自己還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她并沒有去找媽媽,已經(jīng)記事的她無法釋懷媽媽的所作所為。她,恨媽媽,恨媽媽選擇了弟弟。她,選擇離開,她要離開這兒。看到小方登那種絕望的眼神,我很心痛,雖然我知道她的媽媽也是迫不得已,可我的心真的很痛,為小方登而心痛。
但是,幸運女神總是給眷顧可愛善良的人,這位小女孩幸運地被一隊解放軍夫婦收養(yǎng)了。
直到08年汶川大地震,方登跑去前線支援,在搶救別人的過程中,她被一個母親的行為所感動了,她終于理解了母親當時的心情,慢慢放下了對媽媽的恨,她覺得弟弟還能活著,真好!而在災(zāi)區(qū),她的弟弟方達,也在做志愿者支援,他們相遇并相認了,她回到了那個32年讓她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的家,見到了白發(fā)蒼蒼的母親。看到母親為自己準備了“西紅柿”,這是地震前母親許諾給自己的。上學的書本,母親也是買兩套。母親包餃子的雙手,低垂著的頭,不敢面對女兒的眼神,一幅幅畫面在我腦海出現(xiàn)。我看到那位偉大的母親激動得給自己的女兒跪下一直說不起,濃濃的親情使方登漸漸地理解了母親,明白了母親的愛。
“媽,對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這是結(jié)尾的時候給我震撼最大的一句話,也是最溫暖人心的一句話,小小的一句對不起,雖然不能把所有的愧疚都表達出來,但是,有了這句話,母親就已經(jīng)滿足了,對女兒的過錯已經(jīng)全部忘卻,再多的怨恨都在這一刻被濃于水的血融化了!
親人,永遠是親人,不管發(fā)生什么事,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不管如何不理解父母的所作所為,但爸爸媽媽到最后總是會原諒,寬容我們。他們總能對我們做的錯事既往不咎,只是希望我們能夠努力,能夠改正錯誤,而我們是否為爸爸媽媽想過?
在我們因為爸爸媽媽做的菜不合胃口發(fā)脾氣的.時候,你是否想到爸爸媽媽每天的辛苦工作?我還記得又一次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回來要晚一些,讓我和姐姐先做好飯,等他們回來再燒菜,而我和姐姐為了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給他們減少一些負擔,我們、用家里的一些蔬菜,做好了飯,只等爸爸媽媽回來就開飯了。1小時以后,爸爸媽媽終于回來了,而因為是夏天,天氣很熱,爸爸媽媽滿頭是汗,累得很。我?guī)桶职謰寢屵f上一塊毛巾,他們擦完臉之后感覺精神很多了,又看見一桌的菜,還一直說我和姐姐很乖,我心里甜甜的。
其實,讓爸爸媽媽開心很簡單,只是簡簡單單的一桌菜,在他們累的時候幫他們敲敲背,遞上一塊毛巾,送上一杯水,一個小小的舉動都能讓他們感到很開心。
所以,我們要孝順一點,多為爸爸媽媽想一點,在和他們拌嘴的時候站在他們的立場上想一想,這是我們所應(yīng)該做的事情。不是嗎?
地震的可怕,奪去了許許多多的生命,難道生命就那么脆弱無比嗎?
有人說,生命像
我們在自然的災(zāi)害面前,人類顯得多么渺小;而在團結(jié)起來的人們面前,災(zāi)難又顯得多么不堪一擊。雖然災(zāi)難無情,而親情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關(guān)系,就像鐵鏈把我們連在一起,在中國的土地上,大家都是親人,這是怎么也無法抹去的血緣,大家的身體里都流淌著中華的血液,每個人都是中國這條龍的一片鱗,只要我們團結(jié)起來,就阻擋不了我們向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如果每個人都承擔起一點責任,每個人都勇敢,堅強起來,我們一定能夠把困難打倒,勝利最終是屬于我們的。
【篇二】
時間飛逝,34年前的那場殘酷的大地震曾牽動了無數(shù)人的心。唐山大地震,這五個可怕的字眼,僅僅是在短暫的幾秒鐘里,一個繁榮而平靜的城市就灰飛煙滅,成了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墟。雖然我并沒有親生經(jīng)歷,但仍然令我極為震撼。
觀看了剛剛上映的感動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萬分。主人公——那個可憐的有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和一張可愛的小嘴的小女孩,在與弟弟同時壓在巨大的石板下時,母親無耐只得含淚忍痛放棄一個,選擇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聽到了母親所說的每一個字——“要弟弟!”這短短的幾個字是她感到了絕望。可憐的小女孩王登在堅硬的石板的壓迫下,還要承受被親生母親拋棄的傷痛,對于不到10歲的她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這,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幾千個孩子無家可歸的悲慘景象。在可怕的天災(zāi)面前,不知會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對生死的抉擇,甚至親人的分別。而這些都遠遠大于他們在身體上所受的傷痛,但只要堅強,不放棄那僅有的一線希望,團結(jié)起來,一定能戰(zhàn)勝眼前的困難。
之后,這位可愛的小女孩登在幸運之神的眷顧下活了下來,并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領(lǐng)養(yǎng)了,健康地長成了一個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時留下的痛苦的回憶也一直環(huán)繞著她,直到這次我國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時間積極地參加了救援工助,無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達,并回到了離開34年卻無時不在想念的家,見到了白發(fā)蒼蒼的親生母親,團圓了這個破碎的家。
又是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登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災(zāi)難與離別后,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并得到了幸福,這幸福來之不易,細細品味才明白,這美好結(jié)局的建造者,應(yīng)該是那對普普通通的解放軍夫婦——登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他們用真愛喚醒了登的希望,對登就像親生女兒一樣,是他們使登在經(jīng)歷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長大后,他們卻沒能享福,養(yǎng)母因為病痛永遠地合上了眼睛,養(yǎng)父年邁退休。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呵護著這個受傷的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小心地關(guān)心著她,使她走出了心靈的黑暗。雖然他們也知道,孩子終究要回到親生母親的懷抱,但他們卻依然無怨無悔,甚至還為她存了一筆大數(shù)目的錢,讓她去尋找親生母親,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高尚的情懷呀!
當然,“唐山大地震”帶給我的震撼也遠不止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臉也沒有露的滿身淤泥的解放軍叔叔們,也是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抗震救災(zāi)的過程中,有的傷了,有的還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卻沒有一個人發(fā)出怨聲,都是無比堅強的沖上前去,與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災(zāi)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難預(yù)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條心,就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贏得勝利!
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傳語:災(zāi)難只會讓我們更加團結(jié),團結(jié)必定使我們戰(zhàn)勝災(zāi)難!
20xx年10月18日,到四川汶川縣映秀鎮(zhèn)地震遺址,親眼目睹地震慘烈之狀,緬懷已死去將近七年半的亡魂,心靈極其震撼。
一
走進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學遺址,第一眼看見幾棟殘破頹圮的樓房前那一盤白色大理石鐘表雕刻。表盤上的時針停留在二至三之間,分針停留在大約二十八分的位置。表盤下面,一塊白色條形大理石上鐫刻著;“2008-5-12”。
那一天,那一刻,這個小鎮(zhèn),突然之間,天搖地晃,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大難突降。13日,14日,又接連大暴雨,又導(dǎo)致山體滑坡、泥石流、洪澇災(zāi)害,還余震不斷。
最突然最強烈的地震第一次發(fā)生時,毫無防備的人們,剎那間,被天旋地轉(zhuǎn)顛簸得暈頭轉(zhuǎn)向,短短12秒之后,許多人被掩埋在廢墟之下和土地的裂縫中。有的,當時就氣絕身亡。有的,被沉重的物體壓著,動彈不得,在身體的傷痛和精神的極度恐懼的雙重折磨中,度過一秒秒,一分分,一時時,度過漫長的白天,又煎熬過痛苦的黑夜。幸運的,終于等來了救援,保留了性命。不幸的,在經(jīng)歷了漫長的痛苦折磨之后,含恨長眠地下。
二
一干行人,個個表情肅穆,沉默無言,靜靜地行走在這一片廢墟中。
本來四五層的教學樓或者宿舍樓,幾乎都陷進地下一層多,斷裂、殘損、扭曲的跡象觸目可見,座座樓房呈現(xiàn)因強力拗扭而仄歪頹圮痛苦不堪的姿態(tài)。沒有了玻璃和木板的門窗,極像人被挖去了眼睛,只剩下一個個虛空的窟窿,透過窟窿,可以看見里面的景象,雜沓,凌亂,是大劫后的慘烈,讓人一看心里就不禁涌出空茫無助,凄涼悲哀的傷感。
年輕的導(dǎo)游姑娘,聲音沉重地述說著苦難的記憶。
年輕的導(dǎo)游姑娘介紹說,地震時,她正在這里上初中,由于這里是新建的樓房,建筑質(zhì)量相對較好,她躲過了一劫。
據(jù)她說,當時共有在校學生一千五百多人,教師一百三十多人。在大地震中有40多名學生、8名教師、2名職工、2名家屬遇難,將近30名學生2名教師重傷。
她指著一棟男生宿舍樓說,這里至今還掩埋著一個男生,當時,因為有病,他請了假,在宿舍里休息,他的宿舍在一樓,地震時,一樓塌陷進了地下,他來不及跑出來。
她又指著一棟女生宿舍樓說,這里至今還掩埋著一個懷孕的女老師和她的妹妹,女老師的妹妹從外地來探望她,她的宿舍也在一樓,倆人也同樣未能幸免遇難。
聽到女導(dǎo)游的述說,我的腦海里就不由自主地呈現(xiàn)出地震突降時他(她)們?nèi)齻€人的恐懼、慌亂、痛苦不堪的表情,似乎聽到他(她)們被深埋在黑暗中臨終時凄慘的呻吟和呼救。也許,他(她)們根本來不及呼救,就氣絕身亡。這兩棟傾斜損毀的樓房,成了他(她)們的墳?zāi)购凸讟?,他(她)們深埋黃泉之下,已經(jīng)七年多,早已是黃土銷骨。我不由想起《詩經(jīng)?黃鳥》的詩句:“臨其穴,惴惴其栗?!庇盅鎏扉L嘆:“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女導(dǎo)游又介紹說,同樣是學校的映秀鎮(zhèn)中心小學,教室大多是平房,又年久失修,所以,在地震中受損慘重,將近四百七十多名學生,就有二百二十多人遇難,3人失蹤。將近五十名老師,將近三十人遇難,有些,就是因為救護學生而遇難。
三
我的職業(yè)就是教師,對老師,對學生,總有一種親近感。當親眼目睹地震給學校帶來的如此毀滅性的摧殘,親耳聽到導(dǎo)游關(guān)于死傷人數(shù)的敘述,心里就特別地凄涼而悲傷。
那些死去的老師,有相當一部分是為救護學生而死,他們的死,死于危難時刻挺身而出保護學生,盡了一個老師應(yīng)盡的責任,也是出于一個成年人保護下一代的善良之心,他們死得其所!沉痛哀悼之余,我為他們這些同行而驕傲。
那些死去的中小學生,最大的,也就十七八,最小的,才六七歲,他們幼小或者稚嫩的生命就毀于一旦!如果他們今天還健在,也許早就大學畢業(yè),成為有為青年,最小的,也該是初中生了。而今,他們夢斷香銷,長眠青山,已過七載。他們的.花樣年華,他們的美好理想和前程,隨著一場突如其來的塌天大禍,倏爾灰飛煙滅。噫呼吁,哀哉!
四
“5.12”特大地震死去的映秀鎮(zhèn)五千多千人,被集體安葬在新建的映秀鎮(zhèn)旁邊的山坡上。
從鎮(zhèn)里遙望山坡,綠樹蔥蘢,花草繁茂,綠樹掩映之中,可見一個深灰色的長方形建筑,就是“汶川5.12大地震博物館”。
為了表達對死難者的哀悼之情,我們一行十幾人,隨著前往祭奠的絡(luò)繹不絕的人流,沿山坡拾階而上,前去祭奠。
登上山坡,迎面一道深灰色石墻,上面鐫刻有“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難者公墓”。石墻旁邊的一抹土丘斜坡,綠草覆蓋,周圍砌以青石。祭臺上,有燃燒過的許多香灰灰燼,有些香,還在燃燒,飄揚著裊裊淡煙。還有一些供品,供品前,擺著一長溜黃花。證明這里陸陸續(xù)續(xù)來過許多祭客。
我們十幾人,每個人手里都捧著一束黃花,每個人都靜靜地來到祭臺前,獻上黃花,然后雙手合十,默默祭奠。小霞姑娘一邊用手扯下黃花的葉瓣,一邊哽咽著禱告:親們,安息吧!眼里潸然淚下。
其他幾個女性,也個個哽咽。男士們,一個個神色肅穆。而我,想起陸游的兩句詩:“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只是,這里不是稽山,是巴山蜀水。這里長眠的,不僅僅是一個人,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摯愛,而是五千多千人,是幾千個家庭的摯愛。心里寒流洶涌,汩汩如潮,久久不能平息。
在面積頗大的地震博物館里,有關(guān)于地震發(fā)生的圖片、視頻、實物、模型等,以非常豐富的
逐一瀏覽這些展覽,我的心,時而沉痛,時而感慨。沉痛的是地震的無情,感慨的是在大災(zāi)大難來臨時灼灼閃耀的人性光輝。
看完展覽,順石階緩慢而下。時序已屆深秋,山坡上黃葉如金,紅葉如火,地上也鋪滿了飄落的枯葉和殘花,腳踏在上面,窸窸窣窣,如泣如訴。深林里,有鶯聲啁啾,如鳴哀歌。便想起杜甫的兩句詩:“唯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p>
從斜坡上俯視,新建的映秀鎮(zhèn)樓房,鱗次櫛比。街道里,商鋪幢幢,游客如織。寬闊的映秀廣場,男女老少,悠閑嬉戲。停車場里,停滿了汽車。
如今的映秀鎮(zhèn),是廣東東莞援建的,規(guī)劃合理,設(shè)計新穎,完全是新型城鎮(zhèn)化的模式。如今的映秀鎮(zhèn)老百姓,家家住進了新樓房,大家響應(yīng)政府退耕還林的號召,從事山林經(jīng)濟,旅游經(jīng)濟。街道兩旁,有許多土特產(chǎn)、旅游紀念品的小攤子,站在攤子后面的經(jīng)營者,一看就是土生土長的當?shù)鼐用瘛?/p>
我們雇的本地導(dǎo)游姑娘,就是土生土長的映秀鎮(zhèn)人,緩過悲苦的情緒來,給我們講解映秀鎮(zhèn)的新變化的時候,她的臉上也漾滿了笑意,一雙大眼睛,也閃耀著青春的光澤,走起路來,昂頭挺胸,步伐輕盈,似乎滿懷著信心和希望。
我不由想起了沿途所見的一處處新建的縣城和鄉(xiāng)鎮(zhèn),一個比一個現(xiàn)代化,一個比一個氣派。在哀慟中沉湎已久的心,方漸漸和緩平靜。
只是,還有一個擔憂,縈繞心頭;這里是地震帶,很可能再發(fā)生大的地震,倘若再有山崩地裂的天災(zāi),能確保這里所有人生命無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