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這篇文章是我從《課外閱讀》這本書上看到的。這篇文章是講同一班又同一宿舍的好姐妹,她們情同手足。
大姐的家十分富裕,也很講究,有一天,大姐的爸爸給八個姐妹一個高檔挎包,上面還繡著花,七個姐妹爭先恐后地拿,只有八妹原地不動,只拿了最后剩下的一個,那個包上面繡著扶?;?,據(jù)說,扶?;ù戆?。
二姐家也很富有,她爸爸請姐妹們各吃了一頓飯。
三姐的爸爸呢,則給八個姐妹各一個大大的蘋果,上面有著字:“八個姐妹心連著心”。每次,八妹都拿最壞的,也吃最壞的.。
最后,在一天的黃昏,八妹給姐姐們各十斤瓜子,而且還是瓜子仁!大姐小心翼翼地問:“八妹,這干凈嗎?”“干凈,絕對干凈,”八妹說。“爸爸每次都洗了又洗手,生怕有一點細菌?!焙鋈?,五姐說:“你爸爸上班嗎?”“不上?!卑嗣煤鋈怀槠f:“他去年在挖煤時,礦不慎爆炸,右腿截肢,只剩左手了?!甭犞犞?,八個姐妹的眼里充滿了淚水。
大姐說:“你真不應(yīng)該讓大叔這么講?!薄翱砂职终f大家都這么講究,咱也講究講究,”八妹說。
說著說著,八姐妹們抱頭痛哭,因為一只手那不叫剝,叫捏??!八十斤瓜子是一個一個捏也來的啊。
在姐妹們睡覺的時候,大姐說:“咱們以后不要這么講究了,好嗎?”“嗯!”姐妹們點頭!
原來講究里包含的是一片真情??!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
見字如面第一季觀后感1
1950年,黃永玉和曹禺第一次見面是因為蕭乾。當時,黃永玉從香港來到北京探望沈從文,正逢巴金到北京開會,蕭乾就約著巴金、曹禺、沈從文等一行人到北海喝茶,黃永玉一同參加。
1987年,張國立因主演話劇《朱莉小姐》獲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當時給他頒獎的就是曹禺曹公。對于這臺劇目,曹公非常喜歡,之后還特意邀請張國立到他的家里暢敘戲劇藝術(shù)表演。那次,曹禺為張國立題寫一幅條幅:“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另一顆心寬容“。
張國立得以在《見字如面》的舞臺上再續(xù)與曹公的前緣,朗讀他回黃永玉的信。因為他的精彩演繹,又得以被邀請到黃永玉家中做客,并又被大師贈與畫作。一見到張國立,黃老就一迭聲地說:“你特別像蕭乾,無論是動作、神態(tài)、聲音都特別像?!彼€囑咐張國立,不要浪費這先天條件,有機會一定要演下蕭乾。
在黃老脫口而出“你特別像蕭乾”時,冥冥中一個甲子的緣分閉合成了一個圓。這是這個節(jié)目無意中促成的特別美好的機緣,毫不刻意,又神來之筆水到渠成。導(dǎo)演和表演嘉賓都是娛樂市場大潮中善于停下來思考的人,謝謝他們,如此純粹地詮釋人們心中對人文關(guān)懷的日常需求,不鼓吹小眾,不營銷賣慘。是呀,在或遠或近的時空中,尋找歷史認同,文化認同,情感認同,本來就是人們應(yīng)有的主流需求。市場不光要有盡興的娛樂,也可以有溫柔細語的感懷、有對文化本身的沉靜思索。
喜歡這個歲末年初的美好相遇,見字如面,紙短情長。
見字如面第一季觀后感2
我上一次寫長信大約是在高三的時候,也就是八年前了,那時候被限制用手機,書信里還保留著最后的情感記憶。情動的,茫然的,爭執(zhí)的,瑣碎的,每每翻起,見字如晤。而現(xiàn)在,我們都退化到不費心思的只發(fā)微信短句寒暄聊天了。
好可惜,那些很真摯情感的表達方式仿佛在文化中斷層了。接著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不知如何寫信,快速的生活反而讓人變得遲鈍。白巖松說,你有多久沒談心了?現(xiàn)代網(wǎng)絡(luò)中,各種朋友圈,你可以跟很多人聊天,但卻找不到人談心。其實是一樣的,談心就像寫信,只是不同時代為了真摯的交流采取的'不同方式罷了。但我們逐漸摒棄了這些。因為我們節(jié)奏快,因為我們不愿等待。那樣太可怕了。我記得看《最好的時光》時候,最打動我的不是張震跑了好多個地方去找舒淇,而是最初他要去當兵前,到舒淇打工的臺球室,對她欲言又止,直到店打烊他走了,不出一會又回來敲門板,對她說“我寫信給你”。那種輾轉(zhuǎn),猶豫,情動的一刻,就是最好的時光。雖然放在今天用微信表白心動依然是會存在,但今天可能拒絕更快,因為缺乏等待。當然也不僅限于情信,只做一比方,我們需要反思。
今天看了第一期《見字如面》,節(jié)目想法很好,請來幾個名家念信,信念出來是對的,有的信婉轉(zhuǎn)雋秀,有的信鏗鏘有力,有的信詼諧風趣,也有的信飽含深情。黃永玉寫給曹禺的信文采斐然,良工不示人以樸,王耀慶演繹也堪稱本期最佳。就情感而言,更觸動于蕭紅的信,如果能讓湯唯來讀或許更好,蕭紅寫這封信時的年齡也都是與湯唯現(xiàn)在相仿的。感念于那句“因為你也是他們之中的一個,于是我就把你給忘了”,還有那句“中國有你們,中國是不會亡的”,蕭紅的一生很短暫,充滿了寒冷、苦悶與饑餓,但她的文字總是柔和、堅定也飽含希望,是她的偉大之處。
節(jié)目缺點是對信的解讀太浮于表面,首先女主持人的功力不行,功課也沒做足,其次女教授雖然學富五車,但儼然疏于揣測作者內(nèi)心用意,解讀略有偏頗。
這一集講述了一個街角的乞丐Migg撿到了男主角Gerry的錢包,通過給他還錢包,進而住進了他們的家。男主角Gerry因為聽從了乞丐Migg的慫恿,與妻子Gerry吵架,一步步地變得懶惰,辭掉了小學語文老師的工作,每天什么也不做,只在家寫作,最后變成了一個乞丐,而那個曾經(jīng)的乞丐乞丐Migg,則利用著Gerry的資源,一步步地找到了工作。在Tom達到了人生最低谷的時候,Gerry出現(xiàn)了,告訴他那個乞丐只是他想象出來對付現(xiàn)實的“精神分裂人格”,必須將他趕出大腦,正視現(xiàn)實。在Gerry的幫助下,Tom把“乞丐”殺死,重拾自己的生活。而這時,同事來找他,告訴他Gerry其實已經(jīng)死了,他是因為愛妻的世,而倍受打擊,漸漸墮落,Gerry才是他幻想出來的“人格”。
對于這部29分鐘的短劇中,到底誰才是“人格分裂”出來的,我不打算細究,倒是想針對里面的每一個象征意義做一些分析。
首先是乞丐。
很明顯,乞丐是惡魔的化身。在男主角Tom邀請他進來的時候,作業(yè)本上的涂鴉就是一個惡魔。
這個惡魔并不會吸你的血,或者讓你變得瘋狂,他代表了一個人內(nèi)心的墮落。這種墮落在一般情況下是很難在一個正常人身上出現(xiàn)。短片中的主角,之所以墮落,是基于兩個情況,一個是現(xiàn)實的工作與理想之間的差距,另一個就是他妻子的世對他帶來的打擊。
當男主角Tom說,他的本職工作——語文老師——需要不斷地給學生打分寫評語,對于他來說枯燥無味,毫無意義的時候,那個惡魔便來摁門鈴了。 因為英國人典型的愛面子,語文老師一步步地讓步,最后讓乞丐Migg住進了自己的家。與其說是乞丐,不如說是惡魔,這個惡魔看清你心中的欲望與惰性,它看準了你的心軟,看準了你愛面子不愿意明說,就鞋子也不脫,身子也不洗地踏進你干凈的房屋,坐在你整潔的沙發(fā)上。那個門檻,其實就是你最后的底線:一旦它踏了進來,你就很難再把它請出;一旦你允許了這個乞丐的骯臟不堪,你就會繼續(xù)讓他搗亂下。
Migg一邊喝酒一邊跟他談工作:你的工作一定工資很高吧?語文老師說是的,還不錯,但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他想做一個作家,而他最欣賞的作家,則是很碰巧的乞丐出身。而語文老師接受這位乞丐開始的第一步,就是因為他認識這個作家。一旦一個人——不管他是什么,一旦他與你的夢想有了聯(lián)系的時候,他就開始變得高尚,可以接受。因為他欣賞的作家也曾經(jīng)是乞丐,所以他認為這種墮落或許是達到夢想的一種捷徑。
這個Migg讓Tom做出改變的第一步,就是讓他放棄做一些必須做的事情,例如彌補錯誤——他上班遲到了,Migg勸他不要那么辛苦再趕過,而是干脆請病假。然后陪他玩游戲,喝酒,什么輕松的事情都做,無止盡地玩游戲,無止盡地放松。刪掉所有的留言,所有工作邀請,所有人的關(guān)心,所有與親人、朋友的聯(lián)系。然后讓他辭職,不再做那份“幼稚、不能展現(xiàn)他的能力”的小學語文老師工作,留在家躺在床上天天寫
如果我們將Migg看成那個心中墮落的惡魔,你就會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選擇墮落的時候,會不知不覺的放棄很多東西,而在放棄的同時,自己也迷失在生活中,不知道生活的意義,最終變得和乞丐一樣,一無所有。
而于此同時,那個乞丐Migg,通過“寄居”在他的家,救濟站找到了工作,慢慢的一天天日子變得好起來。tom看到自己與他的對比,心里非常不平衡,諷刺他剛到他家時還是一個身上的臟物都要洗掉三層的臭乞丐。Migg狠狠地瞪著他:“你不能批判我,你沒有權(quán)利批判我。”無非是諷刺,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不管你在身份上是否是乞丐,其實都與乞丐無異。
最糟的時候,他的房間堆滿了酒瓶和垃圾,拒絕了朋友的任何邀請,而且由于欠了電費,所以在寒冷的冬天里徹底斷了電。此時,他的生活和乞丐米格完全做了個交換,衣著光鮮的曾經(jīng)的乞丐Migg,如今已經(jīng)找到了收入可觀的新工作。他把20鎊給tom,就好像當初tom可憐他是個乞丐給了他40鎊一樣。這時候他的妻子走了進來,告訴他:“這里根本沒有什么Migg,他只是你幻想出來對抗現(xiàn)實的存在?!倍ㄒ荒軐惯@個惡魔的辦法就是,徹底把他殺死,趕出你的大腦。
其次是妻子。
他的妻子,是一個非?,F(xiàn)實而努力的人,能夠認清自己的天賦,知道自己不可能成為偉大的演員,但是愿意演繹默默無聞的小劇本。所以,妻子這個角色,其實是正能量和努力的化身。
而這也是一開始Tom所不齒的,一直到他徹底墮落之前,他都不是非??吹闷鹌拮拥哪且环莨ぷ?,他認為那個默默無聞的工作,就與他那份小學老師的工作一樣,毫無營養(yǎng),不是夢想。
在驚悚的結(jié)局中,Tom把“惡魔”殺死了,靠著自己對妻子的信念,重拾了自己的面貌面對生活。也就說明,能夠讓人回到正軌的,只有是一點點從小事努力起來的正能量。
不管“乞丐”或是“妻子”,哪一個是他想象出來的,我寧愿相信的是,一旦一直支撐著你的人不在了,你的靈魂就很容易被惡魔趁虛而入。我記得一個比喻,就是哈利波特里的攝魂怪,攝魂怪會挑那些心靈脆弱、正在經(jīng)歷著磨難的人,吸食其靈魂,將其變?yōu)橐粋€麻木的、無法自理的生活廢人。這個時候唯一能戰(zhàn)勝攝魂怪的辦法,就是召喚心里的那頭守護神——牡鹿。
最后是那位作家。
作家代表了Tom的夢想。他想成為作家,而由默默無聞然后大名鼎鼎的作家讓他覺得夢想充滿了戲劇性。而Migg與作家的互相認識,讓他覺得什么也不做的墮落或許是通往夢想的捷徑。
我想后來那位語文老師一定很想問自己,為什么他欣賞的作家能夠從乞丐一步步地成為作家,而自己墮落為乞丐以后卻永遠也無法成為作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