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詩歌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xué)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為大家分享了優(yōu)美的現(xiàn)代詩歌,一起來看看吧!
優(yōu)美的現(xiàn)代詩歌1
臘梅花香了
月光撒落一地
我舉起酒杯
哪怕只是一片花瓣
也是感動
一條小路浸泡過月光
模樣清晰的如昨夜才走過
小橋流水又炊煙四起
多少離別和重逢
看不到曾經(jīng)走過的腳步
雪花在樹梢間來回跳動
回想著一些往事
歡樂的
悲傷的
都一一承受
一次雪的洗禮
醒了冬
歸家的路融化了平靜
等待一場銀裝素裹
溫柔了思念里的愁
優(yōu)美的現(xiàn)代詩歌2
湛藍的空中
幾片葉子在飛舞
婆娑的樹枝
還有僵硬的軀體
在耳鼓旁絲絲作響
這是冬的前兆
鳥兒蜷縮在樹枝上
守望著幸福
安詳?shù)脑趬衾镝溽?/p>
流連于塵煙
裊裊升起的歲月之上
靈魂丟失在有雪的北方
上一個冬天的臘梅花
仍然在懷里釋放
捎去片片星星的光芒
刺破寒冷的霜
給遠方
寒冬的那個守望
在心底慢慢長出根丫
拾起破舊的行裝
記得上一次離開還是在秋天
故鄉(xiāng)的冬天
好像從來都是這個樣
陪著我們走過
一程又一程的悲喜
優(yōu)美的現(xiàn)代詩歌3
再穿過隱蔽的夜
黎明就該東歸了
像初生的自然
沒有面具
沒有貪婪
沒有一寸寸肌膚的質(zhì)變
假如幾千年前
沒有物物交換,假如
中國茶道,滲透現(xiàn)代容貌
我皈依的雪山之巔
純白色的雪花兒漫舞,滌蕩
山川和生靈
我和所有能夠直立行走并會制造工具的心跳
都該平靜的.赤裸
優(yōu)美的現(xiàn)代詩歌4
是的,毫無疑問
我們都是病句
是一些華清池里被重用的石頭
胎盤里孵出的美人痣
骨折了誰的心魔
霧能分得清
馬嵬坡的木魚
穿透過眼的空空
梨樹蒼白了眉目
啄美了誰的墳?zāi)?/p>
都說紅顏禍水
當(dāng)我們俯身于歷史的奏折
她意外地芬芳了芬芳
仿佛此生就是謊言的旅程
在一場雪崩里
整個人群失色
她如雪花飄落
而眼前
又是胭脂滿城舞
誰在試圖捅破霓裳里刺繡的一滴淚
但我們已是囚禁在染缸里的一寸錯誤
無力護佑這水的痛癢
我們曾經(jīng)潔白的身影
是埋于那年的眼淚
還是一幕幕的雪崩里等待溫度
優(yōu)美的現(xiàn)代詩歌5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jié)一段塵緣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jīng)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dāng)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dāng)你終于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詩歌讀書筆記1
對許多詩人的了解仍舊止于書目上刻板公式化的簡介以及課本中零星詩句任務(wù)性質(zhì)的背誦,王維便是其中之一。而之所以會選他的詩來讀皆因蘇軾那句“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笔聦嵣希谖醇氉x他那些帶有禪性畫意的詩之前,我更喜歡他的“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薄笆胫幌蜻呁タ啵v死猶聞俠骨香?!辈粸閯e的,就為那股隱含的盛唐氣象。也喜歡他的“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鼻檎嬉馇?,語調(diào)柔婉。就連那句已經(jīng)“口語化”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弊x來情感上也比“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厚美些。也正是如此,才會在讀到他的山水田園詩的時候不覺一愣,空山明月,鳥驚花落,抬頭回味間突然的安靜加強了視覺的敏感,心緒寧謐中青松紅萼、落日孤煙被詩句摹成了畫,編成了卷。
(一)空靜
讀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最直觀的感受便是“空靜”二字。環(huán)境的感受是很容易影響到心境的,而內(nèi)心的狀態(tài)又會反過來影響對環(huán)境的描繪,王維說自己“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guān)心?!闭沁@種心態(tài)和天性(當(dāng)然不能排除部分政治因素)外化到詩中才有了那些讓人為之清心平和的詩境。因此,在“景”和“意”的關(guān)系上,我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將其詩中的“空靜”之意分為了兩類:一類為“貌空靜”即是空靜之感側(cè)重在直觀景物中,主要以景物的描繪營造出詩境。如:“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鄙街行掠曛箢D生涼意,一個“空”字,既點出山中人跡罕至,又下接初秋天氣的靜爽,詩境澄澈?!吧盍秩瞬恢?,明月來相照?!薄叭碎e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钡纫捕际峭ㄟ^對山中景物的描寫凸顯詩境的寧謐悠遠。另一類則為“意空靜”即是空。
靜之感主要側(cè)重于自身的行為和感受以凸顯內(nèi)心狀態(tài),營造出內(nèi)心空靜的境況。如:“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毙牡膵轨o反映到山水所見便是清川凈水,無塵無染。又如“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禪?!薄靶械剿F處,坐看云起時。”非心靜不能放達隨意如此,風(fēng)中細微的蟬聲、天上白云悄然的流變亦只有在空靜無礙的心中才會被放大凸顯。
所述兩者雖在“空靜”的表現(xiàn)上側(cè)重不一樣,但卻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景”因“情”而遇,“情”因“景”而生。無景之情,寡味而失卻美感,無情之景,板滯而失卻意味,因此二者雖可區(qū)分卻不可分割,情景交融,相互滲透,也正是這樣王維詩歌中的“空靜”才顯得圓融純粹。
而從詩的發(fā)展來看,王維詩中自然恬淡、靜遠寂寞的詩境卻是上承陶淵明而來,但又有區(qū)別。陶淵明說“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王維則感“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碧諟Y明言“秉耒歡時務(wù),解顏勸農(nóng)人。”王維則笑嘆“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碧諟Y明“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蓖蹙S則“依仗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然而,在寂寞這一觀點的敘述上,兩人卻存在著差別。陶淵明寂寞時,看到的是“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眹@詠的是“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念此懷悲戚,終曉不能靜?!比章淅湓?,氣象雖闊,情景卻不免凄冷。而王維寂寞時,清唱的是“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奔词故恰蔼氉浴币蝗耍倏枕?,無知音,然而密林之中,仍然有明月來和。兩首詩中都有月,陶淵明的月是“素月”,清高遙遠,幽冷凄清,舉杯邀酌,卻只能形影相吊。而王維詩中的月卻是“明月”,究竟此月“明”到何種程度,王維詩中并沒有進行描述,但從整首詩的意境來看,此月絕不會讓人覺得凄冷,詩人清嘯感懷之間,明月應(yīng)聲而來,多少是帶著暖意的。 王國維說:“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蹦窃掠泻尾煌?,我之心境不同矣。
而他們的差別一方面也許在于時代的不同,唐朝的平和安定與魏晉南北朝的動蕩差異之大,世人的心理狀態(tài)自然不會相同,唐朝人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在有意無意間決定了唐詩的基本基調(diào)。另一方面可能就是自身性格原因和接受思想的差異了,陶淵明的思想在于儒道之間,而王維的思想則在于儒釋之間,也許正是佛家的“寂滅”觀使得王維能安于寂寞、甘于寂寞,能于寂寞中察覺出自然外物之美,營造出“空靜”的意境,而在我看來“寂寞”對于陶潛更多的是著意堪破而并非自然接受吧。
(二)畫意
王維的生平簡歷中說:“他是杰出的畫家,又擅長音樂,能以繪畫、音樂之理通于詩?!标搜a之云:“右丞妙于詩,故畫意有余?!眰€人覺得最能印證這兩句的是《過積香寺》中那句“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敝弧把省币弧袄洹弊?,音聲畫意盡出。
寫景狀物最忌諱的便是凝而不動,徒有其形,而王維的山水詩,卻靜中含動,意態(tài)悠遠宏闊。如其千古佳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币弧爸薄币弧皥A”簡單而又深切,既有大漠蒼茫之感,又融入作者孤寂情緒。又如其“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用動襯靜的辨證眼光描物狀景,那一縷柔柔的月光也能將宿鳥喚醒可見山中之靜,此以無聲之光寫靜又自有種通感的趣味,而鳥兒的鳴叫之聲卻是在以“動聲”凸顯“靜聲”,體物細微,韻致悠遠。而其“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眲t運用光影的的變幻交替,寫出景物的流變之美。他的“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氣象更是宏闊而又不失靈動,一壯胸中氣魄。
而個人最喜歡的卻是他那句“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泵看巫x到,都會想起《笑傲江湖》里那曲《清心普善咒》,心神為之一蕩,神魄為之一舒。想那山路上本
來無雨,翠綠的色澤又豈可濕衣?細想之下,定是那綠色太過純粹濃郁且相連成片,人身在那一片綠色之中,便像被綠煙包裹,連衣衫似乎也被染成了綠色,畫中的暈染之法化于詩中,清爽之意頓生,想來一句詩便能消暑,實則夏日必備必吟之佳句。在王維的一些詩中,往往又加入人事,從而使畫面更富有生氣。如《白石灘》“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朗月舒照,景物清晰可見,干凈明快。末句“浣紗明月下”則意境優(yōu)美靈動,雖寫俗世可讀來卻令人忘俗。于是便想起歌里唱的“夢中樓上月下,站著眉目依舊的你啊”,內(nèi)容相異,情致卻是一般。
王維詩中“空靜”和“畫意”有時雖未同處一詩,但就其山水田園詩的整個思想情感來看,卻是組成其詩整體基調(diào)必不可少的部分。正是有了那種“空靜”的狀態(tài),體物狀景才會細致而悠遠,畫意才會濃厚。亦正是畫意存在胸中,“空靜“之感才顯得傳神精微。
另外,王維被稱為“詩佛”,其詩中的禪意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其“欲投人宿處,隔水問樵夫?!薄氨∧嚎仗肚捕U制毒龍。”“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钡榷际请[含禪機的,只是個人佛學(xué)修養(yǎng)有限,要參悟出一二恐怕會見笑于人,于是此處只取自身直觀感受,其他方面則有待以后花時間再參悟了。
詩歌讀書筆記2
詩歌是場,詩歌是網(wǎng),幾多較量,幾多迷茫;
詩歌是帆,詩歌是墻,幾多奮斗,幾多沮喪。
詩歌沒有誰對與誰錯,只有看我們怎樣對待。
——題記
詩歌,抒情言志,說明現(xiàn)象、闡明哲理。它以生活情感為基礎(chǔ),內(nèi)心與靈魂的碰撞,借助鮮明生動而又飽含情感的形象和意境,展現(xiàn)生活的本質(zhì),充分顯示詩人的品格和情懷。
它具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和美化的精神情感,給人們以一種啟示。它并不直接告訴我們應(yīng)當(dāng)怎樣,而是以一種默默的意味,把我們的生活感受表達得曲盡其妙,幫助人們創(chuàng)造或提高一個更為理想的精神境界,使其趣味高雅,心靈美好,靈魂升華。
詩歌一般短小精悍,含蓄豐富而深刻的內(nèi)容,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藝術(shù)性。
那么,我們又應(yīng)該怎樣去讀詩,或?qū)W寫一些的詩歌呢?
一、讀詩
讀詩,我們要體會其中的內(nèi)涵,認清區(qū)別其詩歌的本質(zhì)。詩歌,類型諸多,因此縱說紛紜。如有命意鮮明、直抒胸臆的明朗派詩風(fēng);也有比較含蓄,藏匿真意,而通過比喻、夸張、象征等辭法方式加以表現(xiàn)、反映出詩意的蒙朧派詩風(fēng)。
我們讀詩,當(dāng)然要感受其中。因而,我們在讀詩之時:
(一)應(yīng)該從詩歌的意象(意中之象)出發(fā),通過其創(chuàng)造出的氛圍中,把握住它所要表達的暗示或啟示的東西。
(二)弄清詩歌中的比喻、夸張、象征等修辭手法的內(nèi)涵,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偏離。往往表面上說的是這個,而卻指向的是那個。
(三)要明白詩歌本身的虛寫、實寫之分。我們讀詩應(yīng)該要有著一種很強的穿透力,通過其意象的表面呈現(xiàn),感悟到它內(nèi)在的深層意蘊。
(四)研究、講究詩歌的語言。詩歌語言應(yīng)精煉、優(yōu)美等。
常說“詩不達詁”。詩歌所表現(xiàn)出來的多義性和蒙朧性,是我們不可避免的。如今,我們對詩歌,各自有著自己的見地,卻沒有絕對的理解模式??稍捰终f回來,不管我們作為讀者,還是作為詩人,閱讀一首詩歌,我們都得以詩的意象為其范圍,不能脫離了詩歌的具體實際含義,以及它的一些人為的、社會的背景因素。
二、寫詩
寫詩,我們應(yīng)具有強烈的抒情方式和豐富的想像力。無論是屬于何類型的詩歌,都要借助想像,創(chuàng)造詩的形象和意境,包括比喻、夸張、擬人等手法。通過真摯的情感表達,打動讀者。
(一)詩歌的強烈感情和豐富想像不是憑空就有的,我們需要深入生活、熟悉生活。但靈感似乎也很重要。我們學(xué)習(xí)寫詩,應(yīng)多接觸大自然,感受生活。
(二)詩歌要有鮮明的形象,具體一點說是找到寄托感情的形象。我們學(xué)習(xí)寫詩,一定要著眼于寫出具體的形象來體現(xiàn)其內(nèi)蘊。
(三)詩歌應(yīng)要有真摯親切的感情。我們無動于衷是寫不出詩歌的。一些優(yōu)秀的詩篇總是在心潮澎湃、無限悵惘等感情激蕩之時而作。我們學(xué)習(xí)寫詩,應(yīng)選一些接近生活的感動的事物來寫。
(四)詩歌在語言形式上,講究語言的精煉。詩歌的語言要求精煉、優(yōu)美、自然流暢,富有節(jié)奏感。我們在短小的篇幅里,含孕豐富意味,表達豐富思想。我們學(xué)習(xí)寫詩,要力求用盡可能凝練的語言,表現(xiàn)出鮮明的形象,反映其實質(zhì)。
(五)詩歌還要掌握好節(jié)奏感與和諧感,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我們學(xué)習(xí)寫詩,不斷對詩句反復(fù)推敲、錘煉等。
詩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它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同時,也希望這篇讀書筆記,對詩歌愛好者朋友有一定的幫助,讓我們共同探討這一個沒有定義的話題。
當(dāng)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
現(xiàn)代詩歌讀后感1
《給孩子的詩》這本書里的詩寫的非常好,給我印象最深的幾首詩有:《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我愿意是急流……》、《如果記住就是忘卻》、《致橡樹》。
讀了《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后,我懂得了:任性的孩子,才擁有真正的童年。從小事無巨細循規(guī)蹈矩的孩子,他的童年被大人社會剝奪了,當(dāng)他從小失去了童年,長大就會失去自我,然后失去自己的一生。因為童年的游戲規(guī)則和大人的社會不一樣。一個任性的孩子,用童心來看世界,認為世界應(yīng)該是這個樣子——'每一個時刻,都像色彩蠟筆那樣美麗','永遠不會流淚的眼睛','快樂的小河','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xí)慣黑暗的眼睛都習(xí)慣光明' ……而大人們認為這些和那幼稚可笑,這一切都是夢話愚行。所以,'我沒有領(lǐng)到彩筆',只剩下'收支和創(chuàng)痛'——純真的美夢就這樣一個個自生自滅。從對夢的癡心幻想到逐步認識冰冷的現(xiàn)實,也是成長的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每一個的童年時代,都是夢的季節(jié)。小時候,我們閱讀的,是美妙的童話;畫的,是無拘無束的想象;聽的,是歡快的兒歌;做的,是無奇不有一心向往的夢。
讀了《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我懂得了,在面對>挫折,在寂寥的日子當(dāng)中,我們應(yīng)當(dāng)振奮向前,相信希望就在前面,相信這一切很快就過去,而一旦過去便會成為最美好的回憶。我們確實應(yīng)當(dāng)在悲傷的日子里學(xué)會鎮(zhèn)靜,因為快樂的日子一定會來臨。
讀了這些詩,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有了很多以前沒有的感悟。正如有句話所言:對于命運中的幸運而言,詩歌正如點燃火炬——某種意義上,詩歌之光照亮突然醒來的人。
現(xiàn)代詩歌讀后感2
捧一本《泰戈爾詩集》,在陽光下細細研讀,體會泰戈爾所表達的愛和自由。對自然的贊美,對美好的向往,對丑惡的抨擊,對人性的昭著,如在青天白日下將一個人的一切暴露無遺。美的,丑的,善的,惡的,犀利的言辭把這些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在陽光下分析解剖。泰戈爾的詩充滿陽光,他用陽光來洗刷一切。
在鄉(xiāng)間整整十年的生活經(jīng)歷中,讓他在自然中堅定了對愛,自由和和平的追求。他把“愛”作為人類的理想,用陽光般的語言把愛灑向世界各個角落。
我喜歡泰戈爾記憶式的口吻。記憶也是泰戈爾追求的一部分。忘記過去等于背叛。泰戈爾沒有背叛自己,他用自己孩童般的記憶美化成全了世界。
他用那樣宏大的筆觸將星光比作戀人的足鐲,然后在夜晚合起開放的花瓣,用金色的詩歌把憂傷鑄成自己孤單的形象放在心里。當(dāng)村莊在午熱中入睡的時候,他凝望天空,把愛和自由編織在蔚藍里。
當(dāng)他無法改變世界的時候,他只能拭去眼淚,變動他歌曲的腔調(diào)。他的腳步在生命的旅途中疲乏了,但他在白日過盡的時候依然走自己的路。他像石頭雕成的“美”,在生命奔騰怒吼的水流中冷靜無言、獨自超然地站立著,舉起燈照亮別人的歸途,而他依然在夢境的朦朧小路上尋找愛和自由。
惡勢力像風(fēng)暴一樣把他卷走,把他的一切都拿去,把他的精神變成可憐的空想。但他仍然高傲地說:“唱完最后一支歌就讓我們踏上歸程吧!夢是永遠不會被捉住的?!碑?dāng)印度發(fā)生英國殖民統(tǒng)治者血腥鎮(zhèn)壓反英民眾的'阿姆利慘案,他憤然辭去英國政府授予他的爵士頭銜。他沒有把夢想丟下來奔赴榮譽的召喚。他是一個單獨的詩人,不必去唱一支舊歌,他還有一雙翅翼和一個無路的天空,他依然在贊美著愛與自由。
他不愿老是附在腐爛的靜止之中,他要去尋找永駐的青春,一切與他生命無關(guān)的、所有不似他笑聲輕盈的,他都要完全拋卻。他奔馳著穿越時間,在炮火聲中,他以詩人的形象背負著愛與自由在舞蹈。他拋開一切煩惱和疑慮,去追逐那無家可歸的海浪,因為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對他發(fā)出聲聲呼喚。他不顧一切地迎風(fēng)揚帆,在洶涌澎湃的水面乘浪而行,去追逐愛和自由。
他的一生都用來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和平,熱愛自由,就連哲理詩也表現(xiàn)了愛所有人,愛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
人們在他的召喚下驚跳起來。只見太陽已經(jīng)升起,潮水傳來了大海的呼聲。愛的小船已經(jīng)揚起風(fēng)帆,準(zhǔn)備在波濤上顛簸;黑夜的鐐銬已經(jīng)打碎,幻夢已消逝,愛與自由的諾言扯去遮蓋的面紗,蓓蕾迎著清晨綻放,愛和自由的曙光向他致敬問好,一切壓迫與被壓迫的斷壁殘垣間響起愛和自由的贊歌。
現(xiàn)代詩歌讀后感3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薄扒那牡奈易吡耍缥仪那牡膩?;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再別康橋,再別志摩。熟悉的筆調(diào)還是難以讓人忘懷。
《徐志摩詩歌全集》收錄了徐志摩生前發(fā)表的《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詩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詩篇,合并為《醒!醒!》。詩人雖然輕輕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卻會永存于讀者心中。
徐志摩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盡管他自己說:“在二十四歲以前,詩,不論新舊,與我是完全沒有相干?!钡坏┠闷鸸P來,佳作便猶如山洪爆發(fā)一般涌現(xiàn)出來。作為新月派詩人的代表,徐志摩的詩作字句清新,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同時具有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色彩。他的詩就是一個五光十色的世界,而他那駁雜的思想也在這個世界中一一體現(xiàn)。他的詩歌寫愛情、寫生活、寫景色、寫人間疾苦。
這里引用徐志摩的詩:“但有人,比如我自己,就有愛落葉的癖好。他們初下來時顏色有很鮮艷的,但時候久了,顏色也變,除非你保存得好。所以我的話,那就是我的思想,也是與落葉一樣的無用,至多有時有幾痕生命的顏色就是了?!庇兄鴮ψ约核季S方式的反思,人的思維不見得完美,有時只是一種多余??此迫A麗,卻經(jīng)不起推敲,看似深邃,卻不能傳給后世,也是一種無奈吧!對自己的無奈!
“人類最偉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飛!理想的極度,想象的止境,從人到神!詩是翅膀上出世的;哲理是在空中盤旋的。飛:超脫一切,籠蓋一切,掃蕩一切,吞吐一切?!彼梢钥闯隼硐氲闹匾?,詩的偉大,哲學(xué)的美好,他也可以用它的筆驚醒人們,別總關(guān)注物質(zhì),心靈的美也很重要。詩歌,它可以給你帶來心靈的享受,它是不可或缺。 現(xiàn)在,詩歌已經(jīng)越來越少,看詩的的人也更少了。的確,詩不能給人們帶來財富,也許你認為它只是在浪費時間。但你,沒有明白詩的意義。那種對心靈,對靈魂正真的描寫,在詩人的面前,你能看到自己的心聲,也許你一直在影藏它,你不曾發(fā)現(xiàn)的你的那份情懷。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你也不用管,遲早有那一天; 你愿意記著我,就記著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時空著惱,只當(dāng)是一個夢,一個幻想;
“也許你沒有志摩的多情善愁,但你也有著你的感受。被讓世俗蒙蔽你的眼睛,睜開眼,看看詩的世界。詩歌不是一種任務(wù),詩人不是一種職業(yè),它是一種對自身的覺醒,一中參透。
詩歌沒有什么,只要有那顆向往的心,讓我們細細品讀《徐志摩詩歌全集》,發(fā)就自己以前所未有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