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花燈滿街
閩南的元宵節(jié)看著竟似比別處熱鬧些,雖還未到正月十五,已是花燈滿街了,處處提醒著要團團圓圓才能圓滿的人生意境,令我不自覺有些想家了。
元宵節(jié)在閩北是一向要舞龍燈的。而記憶最深的是九三年那年,竟是組了一個浩大的燈隊,有龍的,有獅的,有鯉魚躍龍門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也有黛玉葬花等等人物繁雜的燈,要一路從市街舞將過來。母親早得了消息,要拉我看去。
那一年大約是人生中最困頓的時光。平白受了莫名的流彈卻又因為根本不解人世炎涼,很背了些奇怪的罪名,自己不由的意冷心灰,連見人都不愿,又因為元宵的次日就要回學校,更覺得痛苦,又說不出來,心里霧數(shù)十分,只是下了決心任母親怎樣說也不肯去。
然而母親發(fā)了火,痛罵我如此沒有出息,不過小小一個挫折就窩囊成了這樣,人生路不過伊始,有什么苦難不要嘗的?不見人原是不能,既如此,為什么不能昂首挺胸?錯了便改了,又有什么好藏頭縮尾?
花燈滿街,人更滿街。我們便就近站在黃土坡上看著。
燈兒紅紅綠綠地來了又去了,我并不曾記得真切,只是拚命用力扯著母親的手。不知不覺間眼淚流了一臉,被風一吹,又冰又疼。母親也不理我,只是看燈。好久才說,明日你去了,父母不能在身邊,自己小心吧。我點頭,滿眼的花燈影影幢幢閃爍著照亮了黑暗,我不敢抬頭看母親,卻想得出母親臉上被燈照映出的光輝。
又是花燈滿街。困苦成昨,然而燈卻還是當日的燈,一串串照亮著路,讓我恍惚里見得母親的臉。
美麗三亞,浪漫天涯
三亞,一個依山傍海的城市;一個鳥語花香的天地;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
步入三亞你會發(fā)現(xiàn)這兒是綠葉的海洋。馬路旁,成片的椰子樹聳立在綠毯之間,好像一排威風凜凜的大將守衛(wèi)著這世外桃源。這些椰子樹千姿百態(tài),就如大自然撐起的一把把神奇的綠傘。樹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椰子,乍看,就如一盞盞小巧玲瓏的綠燈籠,又好似一個個神態(tài)可掬的胖娃娃,害羞的扯過一片葉子,羞答答的露出半邊臉??戳私腥酥睋?,這調(diào)皮的胖娃娃會不會掉下來呢?
除了椰子樹以外,還有火紅的七姐妹花,大紫的杜鵑花,以及許許多多叫不出名字的花,紅的,白的,黃的……在慢慢綠毯的襯托下,組成了五彩斑斕的花花世界,構(gòu)成的淡淡花香的美麗三亞。
都說三亞以海聞名,的確,三亞的邊沿,正是令人神往的蔚藍大海。開著車,奔馳在海邊的大道上,海給我的感覺,是涼涼的,潮濕中有帶有一絲涼快;清涼中又夾著一絲咸味;海給我的感覺又是沁人心脾的;就像媽媽的味道,細細的,甜甜的,用愛滋潤了浪漫天涯。幽幽的海風快活的吹著我,呀,海風是涼爽的,海風是溫柔的,海風又似爸爸的手,輕輕的,輕輕的撫摸我,暖暖的。我打了個呵欠,困意油然而生,恩,好個"春風懶困倚海風''呀
向遠眺望,一座座青山,若隱若現(xiàn),三亞的山,也是被有一番情趣的。
山,連綿起伏,有高有低,像綠浪一樣令人心曠神怡。一縷縷淡淡的云一片片淡淡的霧,好像為青山披上紗衣,云煙霧繚,如蓬萊仙境一般,引人入勝,令人聯(lián)想聯(lián)翩。山林是住著神仙嗎?還是有與世無爭的隱士?是住著笑傲群雄的武林高手?還是文人騷客在此長居?山上的樹,又多又密,大大小小,青翠欲滴的葉子蓋住了山上的黃土,多少種綠呀;青,青綠,嫩綠,淡綠,深綠,暗綠。。。。。。叫人說不清,道不上。陽光照射下來,山上發(fā)出淡淡綠光,已深深鳥鳴響徹山林。呀,多漂亮的綠長裙呀,多浩瀚的綠之海呀。他們,把三亞打扮得更青春,更靚麗。
若把海南島比作一頂金光閃閃的王冠,三亞將是王冠頂上最璀璨的一顆鉆石。
美麗三亞呀,浪漫天涯呀。
故鄉(xiāng)的那條小溪
相對于吸納百川的海洋,和一瀉千里的大江大河,我覺得自己的氣質(zhì)更接近一脈溪流。少不更事的歲月,我坐在故鄉(xiāng)的溪流邊,洗手濯足,秋天的沁涼通過水直抵肌膚,深入骨髓。我坐在溪邊金色的草叢間,誦讀最初結(jié)識的詩句,有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寂寞。
這份情愫,為我一生的命運鋪上了底色:那是灰藍的、含混的顏色。秋風,像一把密齒的梳子,梳倒了謙卑(也不乏驕傲)的蒿草,在平整如鏡的水面吹起一層層細微的波紋,像一個清潔、白晰、沉靜的老婦人臉上的皺褶。我的身后是大片收割后的田野,還有遠處的群山,一覽無余的空曠,鳥兒從容地在草垛和空地上,或者伴隨著從遠處襲來的暮嵐繚繞而舞。我深深地陷入秋天的寂寞中,在一條寬闊的溪流邊。
許多年以后,我讀到沃萊斯·斯蒂文斯的詩句:
河水在流,鳥鶇必定在飛。
我是多么地震驚、欣悅和感奮,仿佛故鄉(xiāng)的溪流也在回憶中變成了一條湯湯的大河。
但我注定屬于故鄉(xiāng)的一脈溪流,就像短暫的激情過后,復歸深深的寂寞?,F(xiàn)在,我就坐在故鄉(xiāng)的溪流邊,看到清澈見底的水面浮現(xiàn)出一張蒼老、可疑、蒙滿塵垢的臉。一種排簫的氣息正穿過夏日的午后。我向水中的臉伸出手去,想撫摸另一張臉孔。它在我的手指粗暴的伸入后變形、破碎,水流云散。它們又在我的手抽出水面后搖搖晃晃地復合、重現(xiàn)。我久久地與水中的臉對視,直看得它由熟悉變得陌生。在長久的對視中,我開始變得懷疑自己。水中那張臉呈現(xiàn)得虛幻,來自空氣中另一張臉本身。我看見水中的臉:眼眸里飄過的浮云,嘴唇上盛開又凋敗的花朵,兩條永不交叉的.道路分列在鼻翼的兩側(cè),無邊的顴骨的曠野———相愛的人在其上分離、呼喊、衰老……
這是夏日的午后,我久坐在故鄉(xiāng)的溪流邊,直到看清它的本質(zhì):連接與消逝。它是另一條更寬的水渠分出的一脈,又最終在下游的田野里消失了自己。就像時間這棵大樹上的一小截枝條,邊接著更粗的枝干和紛繁的樹葉。
一顆掉落水中的石子驚起了我的緬想。
我看見對面坐著一個寂寞少年,他的臉有著細流淌過的平靜和憂傷。他坐在水邊,像是思考他的人生、命運、前程。他是不是在想,一條溪流能帶他走多遠?
成都的春天
成都天氣,熱的時候不過熱,冷的時候不過冷,水分很多,陰晴不定,宜于養(yǎng)花木,不宜于養(yǎng)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氣色沒有好的,而花木無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帶看不見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見的四五丈高的玉蘭,二三丈高的夾竹桃,成都也有。據(jù)外國人說,成都的蘭花,在三百種以上。外面把蘭花看重得寶貝一樣,這里的蘭,真是遍地都是,賤得如江南一帶的油菜花,三分錢買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兒瓶。從外面來的朋友,沒有一個人不罵成都的天氣,但沒有一個不愛成都的花木。
成都這城市,有一點京派的風味。栽花種花,對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個窮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總有幾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斷地開著鮮艷的花。他們都懂得培植,懂得襯貼。一叢小竹的旁面,栽著幾樹桃,綠梅的旁面襯著紅梅,著薇的附近,植著橙柑,這種襯貼扶持,顯出調(diào)和,顯出不單調(diào)。
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兩月罷。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開的時候,街頭巷尾,院里墻間,無處不是梅花的顏色。綠梅以清淡勝,殊砂以嬌艷勝,粉梅則品不高,然在無錫梅園蘇州鄧尉所看見的,則全是這種粉梅也。"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和精先生的詩確是做得好,但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還沒有見過。碧綠,雪白,粉紅,朱紅,各種各樣的顏色,配合得適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個字。
現(xiàn)在是三月底,梅蘭早已謝了,正是海棠玉蘭桃杏梨李迎春各種花木爭奇斗艷的時候。楊柳早已拖著柔媚的長條,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邊悠悠地飄動,大的鳥小的鳥,顏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飛來飛去地唱著歌。薛濤林公園也充滿了春意,有老詩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蕭唱曲,有的在垂釣彈箏,這種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風光,全是兩樣。
花朝,是成都花會開幕的日子。地點在南門外十二橋邊的青羊官?;〞谟幸粋€月。這是一個成都青年男女解放的時期?;〞c上海的浴佛節(jié)有點相像,不過成都的是以賣花為主,再輔助著各種游藝與各地的出產(chǎn)。平日我們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艷妝的婦女,到這時候,成都人傾城而出,買花的,賣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磨肩擦背,真是擁擠得不堪。高跟鞋,花褲一桃色的衣裳,卷卷的頭發(fā),五光十色,無奇不有,與其說是花會,不如說是成都人展覽會。好像是門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這個機會來發(fā)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鬧的大鬧,最高興的,還是小孩子,手里抱著風車風箏,口里嚼著糖,唱著回城去,想著古人的"無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當也沒有的了。
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極好。對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頂?shù)亩纱?,時時預備在那里,你搖一搖手,他就來渡你過去。一潭水情得任可愛,水淺地方的游魚,望得清清楚楚,無論你什么時候去,總有一堆人在那里釣魚,不管有魚無魚,他們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談?wù)勑π?,總要到黃昏時候,才一群一群地進城。堤邊十幾株大楊柳,垂著新綠的長條,尖子都排在水面上,微風過去,在水面上搖動著美麗的波紋。
沒有事的時候,你可以到茶館里去坐一坐。茶館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張不成樣子的木板桌,你可以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錢),可以坐一個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許多乎日你看不見的東西。有的賣字畫,有的賣圖章,有的賣舊衣服。你有時候,可以用最少的錢,買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館,有的臨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賞自然,或是讀書,或是睡覺,你都很舒服。高起興來,還可以叫來一兩樣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著車子進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輕松與悠閑,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種緊張的空氣,你會一點也感不到。我時常想,一個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會變成一個懶人,一個得過且過的懶人。
韻味北京
北京這個陽光明媚的早上,特別想出去走一走,我喜歡在風景里游蕩,找尋創(chuàng)作的源泉。無論那些遠的、近的風景,我總習慣沉醉其中,慢慢體悟,慢慢發(fā)現(xiàn),慢慢探索······
走在筒子河的岸邊,用耳機隔絕了吵鬧的游客呼喊和車水馬龍的喧囂,笑著面向陽光與水面,高高的宮墻投射在靜靜的水面,映紅了那一片河水。我知道,這是它在向我訴說歷史,我看得出神,好似已經(jīng)穿越到了那個風起云涌的朝代,看著那些身著官服的或清或貪的官員穿梭在這紫禁城內(nèi)外,這個千年來就是國家政治中心的地方正悄悄見證著朝代的興衰。漫步水畔,我用這一次遐想把歷史定格在了腦中。
信步走進景山公園,這里是北京城的中心點,登高遠眺,紫禁城盡收眼底。宮墻內(nèi)的建筑鱗次櫛比。奢華,我腦中第一個蹦出來的詞就是奢華。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那皇帝呢?皇帝的生活我們只能在現(xiàn)在的電視劇里看到了,很難想象當一個泱泱大國的一切全部由一個人專治的樣子,至少我們在現(xiàn)代社會很難體會到。觸摸著公園內(nèi)的古跡,感受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對于歷史來說,已然物是人非,誰能想到北京在千年之后的飛速發(fā)展,古老的北京一直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發(fā)現(xiàn)。
出了景山我漫無目的的閑逛,不知不覺走到了南鑼鼓巷,這個文藝青年們喜歡聚集的地方,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在這里被宣揚到了全國乃至全世界,在改造過的街巷里,各種特色商店林立,我曾經(jīng)幾次來過南鑼鼓巷,可是這次我想找一找不同的體驗,我拐進了蓑衣胡同,看著那些沒有經(jīng)過改造的古老四合院,好似走進了老北京人的生活。時值中午,想找些吃的,南鑼鼓巷不缺少特色小吃,而我只想找一找老北京的特色,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吸引了我的眼球,招牌不大,門口掛著的幌子上寫著鹵煮火燒,這可是能足夠挑起我味蕾的.一種食物,走進店里,店面不大,但也擠滿了人,排著隊終于端起了一碗鹵煮,一碗下去,大汗淋漓,好個暢快。
由南向北我走出了南鑼鼓巷,向西一直慢慢的走著,不知不覺走到了煙袋斜街,可別小看這短短的200多米的小巷,煙袋斜街可是老北京歷史最悠久的斜街,街兩旁擠滿了各種特色商店,街道上也擠滿了國內(nèi)外游客,穿梭在人流如織的街巷里,想象著百年前老北京人在這條街上的生活。走出斜街就是有名的銀錠橋了,在橋上若是晴天據(jù)說能看到遙遠的西山,也就是燕京八景中的“銀錠觀山”。過了銀錠橋,好好逛逛什剎海的胡同,這時,耳機里適時傳來了我非常喜歡的那首李健的《什剎?!?,歌聲非常應景,讓我在過去與現(xiàn)實中慢慢體驗什剎海的美景。沿著什剎海迤邐的河岸四周,形成了不規(guī)則但密織如網(wǎng)的胡同,這些胡同依勢而建,自然天成。在這里,隨便走過一家不起眼的院門,都可以發(fā)現(xiàn)歷史的蹤跡。
胡同、后海;紅墻、綠樹;悠閑地走在人來人往的胡同里,享受著下午的陽光,偶爾停在小橋流水人家的后海岸邊,那悠長濃厚的京味文化便融化在了空氣里,浸潤著靈魂······
老北京的韻味就這樣在胡同里、在心里渲染開來,無需刻意找尋,經(jīng)過歷史的洗禮,時光的沉淀,一座既古典又現(xiàn)代,既時尚又青春,既保守又開放的都市畫卷慢慢在眼前,在心田鋪展開來。
正如著名音樂人小柯說的那樣:我認為,北京是世界上最好玩的地方。
秋韻十里
長堤十里,秋水一方,千畝荷。
滿目碧綠在遼遠處,漸漸接入天際。
夏日里那溫婉又嬌艷的荷花,早已隨秋風凋零而去。荷葉依然亭亭如蓋,就像一群高傲不羈的調(diào)皮少年,一陣風吹過,滿塘擠擠挨挨搖曳舞動著,卷起一波又一波或雜亂、或富有節(jié)奏的長短綠浪。蓮蓬飽滿樸實而又挺拔壯碩,與荷葉的柔軟順從不同,它們高聳在荷塘里,棱角分明、堅硬。
荷塘邊的草叢中,幾只野鴨慵懶的趴臥著,偶爾探出頭來,叼幾口青草,低嘎的叫個兩三聲,享受著獨屬于鴨的單純世界。
與野鴨的慵懶與單純不同,蝴蝶們則要歡快活躍許多。
不知是在尋覓那早已消失了的荷花香氣,還是在向游人展示自己獨特的優(yōu)美舞姿,蝴蝶一群群煽動著多彩的翅膀,在荷葉上空一尺高的位置,施施然不停變幻著舞姿,一會兒飛降到高高的蓮蓬上,一會兒又悠悠然飄落在荷葉端。它們和那些不知名的飛蟲交相舞動,活力四射,仿佛在認真表演一曲動人的樂章,明艷照人極了。
這荷塘、野鴨、蝴蝶與飛蟲構(gòu)成的美景,動與靜相得益彰,雖沒有大城市的繁花似錦,也沒有《西洲曲》里姑娘采蓮的溫情暖人,卻另有一番原生態(tài)的韻味,獨特生動,讓人駐足,流連忘返。
垂柳依依,陽光和煦,溫暖舒適。
閑散的游人,三三兩兩漫步在長堤上,迎面吹來幾縷風,垂柳飄搖依依,柔軟如姑娘的眼波。
金秋十月,適值秋實累累,綴滿堤壩兩岸的各色果樹。果子們一串串,一簇簇,誘人招搖,驚艷了游人們平素淺淡的眉眼,也撩撥起了孩童們頑皮淘氣的心。
大人們四顧微笑著,不時被哪棵樹上的果子吸引,停下來按動相機拍照。在各色果樹中,山楂和柿子樹尤其搶眼,因到了成熟收獲的季節(jié),紅彤彤、金燦燦的擺著各種令人垂涎的姿態(tài),令游人們驚喜連連,不時按動快門來幾張?zhí)貙?,偶爾還摘下一兩顆加以品嘗。
孩子們卻一刻也不肯安靜,他們歡笑著、打鬧著、奔跑著,嘰嘰喳喳的嬉鬧聲,響亮在碧空四野。偶有幾個孩子惡作劇,拿小石塊去撩撥塘邊休憩的野鴨,野鴨們一時間變得好靈活,驚叫著撲棱棱飛起,落入到荷塘更深處。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在城里人優(yōu)哉游哉,滿腔小資情懷享受這秋韻美景時,農(nóng)人們一派繁忙,卻也滿心愉悅。
遠處荷塘里的白蓮藕,在泥塘中已安睡了數(shù)月,此時片被農(nóng)人吆喝著挖起,胖乎乎雖沾滿了黑黑的泥巴,卻依然如孩子的嫩白小臉,惹人千般憐愛。
大貨車沿著堤壩轟隆隆的開來了,離開荷塘的蓮藕們,仿佛還沒有睡醒,一片懶洋洋、慢騰騰,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將成為菜肴的命運。農(nóng)人們把蓮藕一批批的裝到貨車上,司機哼著歡快的小曲,蓮藕們被快快樂樂的運走了。
堤壩外面那新收的苞米和稻谷,雜亂的堆積在晾曬場上,農(nóng)婦們扎著彩色頭巾,在不停翻曬著,望一眼,新米的香味仿佛已溢滿了唇齒之間。
淺秋平淡少人語,暮秋寂寥多閑愁。
而金秋,就是這么喜洋洋,暖洋洋。這果實累累、長堤綠樹、藍天白云交織在一起,是充實,是喜樂,是城里人心頭對大自然的牽念,更是她們袖中指尖,想輕輕觸摸的溫暖。
而在農(nóng)民的眼里,這豐收與繁忙,這曬黑的粗糙肌膚,這額上的縷縷汗水,是滿足,是幸福,更是他們一年四季,對收獲美好的期盼。
春風十里惹人醉,秋韻十里,溫暖了一季,溫暖了的心房,更是溫暖了我們游蕩的靈魂與信仰。
大瀲山水
詩是美麗的,大瀲村是一首清澈幽遠而美麗的詩。
如火的七月,我們驅(qū)車曲徑山路遠,放眼迷霧群山綠;村舍瓦屋緣溪散,蟬音鳥吟夏正濃的婺源縣大瀲村,宛如進入了一個世外桃園。
大瀲村,村子不大,百來戶人家,星星點點、高高低低散落在山澗的兩旁,清清的流水跌宕而下,時而轟然作響,跌濺成珠花碎玉,時而蜿蜒匍匐而行,羞澀矜持宛如處子。
沿著山澗行走,溪床上光怪陸離的卵石在陽光的照射下,晃漾著玄妙的光影。水深處,一群群小魚聚集在磐石的青苔邊,悠然自得,享受著大山的安寧與溪水的清澈。
依著村旁的古樹,追尋著村民遼遠的腳印,村民告訴我們,大瀲村建村于南宋,村里人大多姓詹。那時,村子的詹姓始祖,口中吟誦著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詩句,信步來到這個亂山深處,目睹這里的大好山水,搭草棚,起炊煙,居住勞作,并將村子取名瀲川。
走入村子,只見村子沿著溪水順著兩側(cè)山體鋪開,高低錯落。溪旁或院子里的梨樹和桃樹,在陽光的照耀下,其葉片美得讓人有點眩暈,綠得有些讓人迷醉。行走于麻石鋪就的路面,布滿青苔的石縫長滿了綠油油的雜草,雜草上開著星星點點的野花。
折進村子逼仄的巷道,回頭而望,巷道在身后泛著暗淡的光澤......
黃昏時分,回到村口,坐在石橋上休息,石橋下的溪水潺潺地流著,牧童裸露著胴體在小中嬉戲,路邊樹林中的野花靜靜地開著,小鳥喳喳地叫著,山間樹梢沉淀了幾分霧色,讓村子顯得更加寧靜、朦朧、嫵媚與神秘。
朦朧中,村里有人升起了炊煙,裊裊娜娜,絲絲縷縷,宛如一抹抹淡淡的鄉(xiāng)愁,更如一席席裏殿的輕紗,而那緩緩流過的溪水,卻像一首清澈幽遠的詩......
抒情散文是作者激情的鮮明表現(xiàn),換句話說,就是“文中有我,重在抒情”,下面是寫景抒情散文摘抄,請看:
寫景抒情散文摘抄200字
1、暴雨密密實實,傾瀉而下。雨水排泄不及,沿著路沿匯流成溪,湍急而下,人們幾乎趟著水跑路。正在車里竊喜沒有被淋雨的光景,自己卻到站了,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下車沖進雨里,才5米的距離,全身就澆了個透濕,急忙躲在附近一家小店的門口。細瞧瞧周圍躲雨的人,渾身也都是濕漉漉的。瞬間的狂風驟雨,顯然讓人措手不及,樣子都有些狼狽,但心里卻是暢快輕松的。愉悅的心情像綻放的牡丹花,盛開在每個人的臉上心里。
2、車行城外,只見寬闊的馬路向著遠方延伸,道路兩旁隨處可見水邊溝渠、還有那迎著陽光怒放的蘆花,閃爍著耀眼的潔白或是一片灰色、一團團紅色的鹽堿蓬也正在用它的生命展示著最后的美麗。那時,總有一種叫做蒼涼的況味涌上了心頭。那滿目的空曠,那似雪的白色、那中性的灰、那團團的紅和著藍天、白云、碧水,構(gòu)成了一幅幅美的畫面。
3、車在蘆葦蕩中穿行,只見,藍天一碧如洗,偶爾的云朵閑適的飄過,裝飾著這美麗之外的驚喜!只想說:若緣分也如同這不經(jīng)意的邂逅一樣,那該是一種怎樣的美麗?是淡然一笑的擦肩而過,還是輕輕地喚一聲:嗨,原來你也在這里?極目遠眺處,已是藍天、白云、草原的壯美,只是滿目的綠色是那一棵棵普通到平凡的蘆葦!生命原來也可以這樣,只要你有一顆把靈魂安置在自然中的心,只要你用一顆心去感悟,一切都將變的不可思議!
4、初見時,天真的很藍,長空遼闊、一望無際,清風貼著微波蕩漾的湖水,從蘆葦叢中穿過,溫柔的像情人的眼眸,融化了每一個到這里的游者。相逢的剎那,便讓你我褪去一身的紅塵煙火,忘卻繁蕪的過往。佇在湖邊遠眺,似乎某個地方一直縈繞著如紗的薄霧,隱約間又像是看到了什么。如果我是來尋夢的,哪兒會有似曾相似的記憶。現(xiàn)在,我如約而至,卻只愿做一片白云,靜靜的飄過每個在夢里出現(xiàn)過的地方。
5、皇天不負有心人,緩緩散淡去了云霧,三峰峻拔之姿漸顯眼前。三峰插天如芙蓉,青云赤日行其中。攀緣飛磴立峰頂,一鑒四海雙眸空。不免有點遺憾,下著蒙蒙細雨時而伴隨著豆大的雨點,未可見這青云赤日駕著彩虹橋的三清山,但這雨中忽隱忽現(xiàn)的峰巒也倒是另一番勝景。
6、雨一直在下,風猛吹一口氣,打轉(zhuǎn)著,搖晃著,淋濕著,洗滌了沙塵,摘去了塵封的面紗,如沖洗一張張照片一樣。那一陣急驟,總給人措手不急。來的快,去的快。稍稍停息了,雨點小了,風柔和了,一切像要恢復平靜了。
7、稍遠一點的.蓮此時安靜了下來。一朵朵蓮花穿著綠的裙裾,在一片翠煙中安然綻放。微風停歇,卻有陣陣幽香撲鼻。偶有一兩只蜻蜓從身旁飛過,瞬間又停歇在了不遠處還未來得及盛開的荷尖。此刻那荷、那翼。像高挽著綸巾的素子,在早春三月的薄霧中悄然靜立。時光隱去、偌大的世界也隱去。只剩下一朵與世無爭的清蓮佇立在水的中央。似乎稍有塵世的驚擾她便會凌波飄遠。
8、山是起伏的,有高、有低。高得在云端,低得象匠人捏出的盆景------一個小包又一個山包。山壁筆直,風嘯而過,卻吹不去大風淘沙留下的懸崖頂石。遠處時隱時沒的鬼哭狼嚎,夾著谷底溪流呼啦啦的回音,似一個氣勢宏偉的交響樂,震耳欲聾。
9、色艷紫金的朵朵梅,梅花的花語:以平淡寧靜的心境,以豁達從容的心態(tài),去獨自品嘗生命的定力,喜愛梅花特有的韻律感,定眸凝觀一朵間,它的線條清癯明晰,變化和諧;朵朵干枝葉花銜接點暈,似如跳動多變的音符,呈現(xiàn)出很強的韻律感。它的清麗超然,清雅脫俗,讓我耳畔再次響起委婉動人的《梅花三弄》......是誰讓命輪里的色彩,燦爛了人間三月天?
10、雨像是搖進了高粱稈,順著稈子直流而下,穗兒淋濕了頭發(fā),都低下了頭,甩一甩如披著長發(fā)的少女,幾縷青絲,染上酒色。笑紅了,那葡萄美酒夜光杯,等著玉露。枝接上的長葉如仙女的一根腰帶,纏繞著,盤旋著,相互之間交錯。密密蔥蔥,偶爾會有一聲扇動,如開啟了一扇窗,看到了天空很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