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論語讀書筆記篇1
俗話說的好”半部論語治天下?!翱晌矣X得別說半部了,就是幾句話就能讓人領(lǐng)悟到許多的大道理。
讀書需用意,一字值千金。到現(xiàn)在,這句話還在我腦邊回蕩。為什么呢?因為我三年級的那件事。
”快點做作業(yè),然后復(fù)習(xí),聽見沒有。“在老爸臨走前是這么說的?!敝懒?,知道了?!拔矣行┎荒蜔┑幕卮鸬?,”老爸你再不去上班你就要遲到了哦?!?/p>
一會,老爸走了,我的心里頓時樂開了花,”哇哈哈,可以不受限制的看課外書啦?!跋胫?,我便拿起來了《三國演義》。
正當(dāng)我看到入迷時,一陣車聲驚動了我,”哇,怎么辦,沒復(fù)習(xí)啊!“我一下子想只被踩了尾巴的貓尖叫起來。我的心頓時一陣七上八下。
這時,老爸打開了房門,看見了我,頓時眉頭一皺,然后鑰匙一丟,對我一陣”轟炸“!”還不睡覺?“
第二天早讀,我又是在班里一頓”神游“。
發(fā)考卷當(dāng)天,當(dāng)我看到這令人羞恥,令人羞愧的分數(shù)——86?!闭媸亲x書需用意,一字值千金啊!“我看看這個分數(shù),我不禁吟道。
這一則又一則的論語,正時刻警示著我的靈魂。
關(guān)于論語讀書筆記篇2
仁人,孔子對它的解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叭嗜耸紫纫宰鹱詯?,自己要有奮斗目標(biāo)要有追求,其次才是推己及人,推生出愛人之心,幫助 別人到達他們的理想。孔子對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學(xué)生輕易夠不著這樣的頭銜。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學(xué)生中的得意門生,但是孔子對于他們的評價卻是 :”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
說他們雖然都是治國懂禮之才,可以駕馭一方之土,但是均夠不上仁。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所說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個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 多強,如果不能夠推己及人,仁而愛人,都不能稱之為”仁“。仁人要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氣魄,以自己的德行來收納聚集人才。
關(guān)于論語讀書筆記篇3
我們學(xué)校是經(jīng)典古詩閱讀學(xué)校。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開始讀一些像《三字經(jīng)》、《
上了四年級,我們經(jīng)常讀的就成了《論語》,慢慢地,我們熟能生巧,熟讀成誦。其中讓我感到有興趣的那可有好篇呢,比如:《學(xué)而時習(xí)之》、《溫故而知新 》、《觀其志,觀其行》等等還有很多,其中《溫故而知新》讓我忘不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那聲音若是從同學(xué)們口中發(fā)出來,如同唱歌一樣甜美。每當(dāng)我聽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時,我就會想到自己,每天寫完作業(yè)去玩的時候,就會傳 來媽媽的一句話:”乖乖,快去復(fù)習(xí)一下英語好嗎?“每次,媽媽都以溫柔的語氣跟我說,可我卻是不理不睬,但媽媽又一次地對我說:”斯羽、寶貝快去讀英語好 嗎?你要是讀的話我?guī)闳ネ??!斑@時我說了一句:”好吧,不過就一小會兒哦!“”好!“我想:我每次都是有附加條件,才肯去復(fù)習(xí)。而《論語》中的道理是要 我們自覺學(xué)習(xí)復(fù)習(xí),就能掌握很多知識,這讓我很慚愧。我以后再不敢這樣了。
我們天天早上都讀《論語》,可以聽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以后我們還要多讀一些經(jīng)典古詩文呀!
關(guān)于論語讀書筆記篇4
孔子,偉大的儒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創(chuàng)作了一部有關(guān)于禮儀方面的書籍,這本書的名字,叫論語。
在這本書中,有有關(guān)于盡孝的內(nèi)容,學(xué)習(xí)方面的內(nèi)容,禮貌方面的內(nèi)容,從各個方面來讓我們懂得禮儀,去學(xué)習(xí)書中的知識。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翱鬃又v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 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
”事父母能竭其力“這句話,講了什么是孝,自己的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自己父母教育我們的出發(fā)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zhì) 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xué)方面,孔子的”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 嚴(yán)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xué)態(tài)度嗎?
論語告訴了我們很多的道理,只有用心去體會,我們才能夠做到孔子對我們的要求,才能做一個真正講禮儀的人!
關(guān)于論語讀書筆記篇5
《論語》,是一本對中華民族的政治,經(jīng)濟,道德,倫理,人性的形成都產(chǎn)生倫理極為深遠的影響,可以說,它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共同的財富。在1988年1月 巴黎貝爾獎獲得者的聚會上,瑞典的漢內(nèi)斯,阿爾夫曾今講過:”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jì)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p>
不止我們中國人,就連世界也對孔夫子說的話有著高尚的評價,因為論語讓我們變得勤奮,謙虛,熱情……,也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理論。這本書讓我 們知道美與丑,真與假,善與惡,讓我們從小就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如果你們也認真讀讀《論語》,吸取其中的道理,就會讓你們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真正有才學(xué)的人!
《論語》告訴大家的真理永遠是最簡單的,它只是把我們內(nèi)心的良知激活了。書中,每一則的篇章不長,但是無言也是一種教育。
《論語》,讓我們在圣賢的光芒下學(xué)習(xí)成長!!
論語讀書筆記摘抄賞析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話說的好聽的人不可信,也不可太過于接近)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談吐,辦事,外表和愛好都要莊重,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有過則改)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哈哈~和諧社會的最早出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經(jīng)典
子游問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孝不是在于養(yǎng)活長者,在于敬,精神物質(zhì)都要有嘛)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看人要通過他的行為的原因,人生經(jīng)歷,和目前思想,綜合考量,就能和好的把握一個人內(nèi)在)
子曰:“君子不器?!?做人要有獨立的人格,不能只有一門專業(yè),藝不壓身)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先做再說,這樣有時候效果比較好)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以利益為基礎(chǔ)形成的團體在危難之時不可寄托)
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好心做壞事不要太自責(zé),否則對以后發(fā)展不利)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凡事不要絕對的反對或支持,要妥協(xié)變通)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p>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利義間見真情)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不要離家太遠)
子曰:“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少說多做)
子游曰:“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交友的數(shù)量和程度都要把握好)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哈哈~論語中唯一的笑話,翻成白話就是,孔子說:“現(xiàn)在工作真不好找,不如弄個小木筏帶你出海冒險去。”本是句發(fā)牢騷的玩笑話,可偏偏大憨人子路異常激動,覺得老師肯把自己帶在身邊是對自己的器重,馬上雙手加雙腳贊成??鬃有南?,丫還真是個傻帽,又不想當(dāng)面說,就接著調(diào)侃:“不錯,你比我勇敢,可是材料不好找,所以不去了)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事情只要再想一次就好,想太多容易患得患失)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陽奉陰違,背后捅刀子的人最危險)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要樂觀,不要輕易接近那些滿腹怨恨的人)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管不了的事不要管)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人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氣)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求人不如求己,但不可絕對化)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交友要交正直、誠信和博學(xué)的人,不可深交善于鉆營,花言巧語和謊言高超的人)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極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其實任何時候都要戒這三樣,色、單純的爭斗和貪)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進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僅小人如此,自己的女人還是要多在一起)
精編論語讀書筆記摘抄賞析
摘抄: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敝俟唬骸坝弘m不敏,請事斯語矣?!?/p>
賞析:
這一句,我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去修行仁德。當(dāng)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時,都要付出全力,這是為自己的未來打基礎(chǔ),所以我們做每件事都要認真嚴(yán)肅。我們還要寬容的對待周圍的人、物、事。我們還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
摘抄: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p>
賞析:
這句話,我看出了孔子的思想??鬃佑X得一個國家可以丟掉任何東西,但是有一件不能丟掉。那就是人民的信任。我覺得孔子的這句話不對。要是我,寧可丟掉軍備和百姓對政府的信任,也能不丟掉食物。當(dāng)沒有食物時,百姓們都沒有飯吃,民不聊生,更不會對政府有信心。所以我覺得不對。
摘抄: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fù)禮為仁。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p>
賞析:
我從這一句看到了如何成為一個仁德的人。如果要成為有仁的人,首先,你要遵守禮的規(guī)定。比如尊敬長輩,這樣你會贏得周圍人的尊重。其次,要謹言慎行。有時,少說一句話,會少有一場災(zāi)難。有時,多做一件事,會引來更多的仇恨。
論語讀書筆記1000字范文
論語,是記錄圣人孔子的言行的書。讀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當(dāng)今很少人有的。他不僅教會人們應(yīng)該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嚴(yán)謹?shù)囊?guī)范自己,以行動來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為圣人,就是因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成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的思想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讀了論語通譯,雖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譯成現(xiàn)代文,但是在注釋的幫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訴我們的。覺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時就能明白的這些道理,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現(xiàn)在都還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xué)而篇第一》了?!白釉唬翰换既酥患褐?,患不知人也?!边@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不擔(dān)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理解別人。是啊,現(xiàn)實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個個都渴望理解。人們視理解為溝通感情的紐帶和聯(lián)系心靈的橋梁。大家都希望人與人的相處應(yīng)該多一點寬容和尊重,多一點容忍和諒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復(fù)雜。若時時都想得到別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為,人生沒有相同的路,每個人都不一樣,兩個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對待同一件事,兩種價值取向相異的.人看待同一個問題,要彼此理解不是強人所難嗎?人不是從一個模子里造就出來的,你有另人頭痛的事,我也有。我們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別人,去苛求別人,于是我們之間有了“墻”,于是你苦惱,我也苦惱??墒?,人們有沒有想過,許許多多的小事,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實,面對種種的不理解,只要我們給他一個微笑,用寬闊的胸懷去面對,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變法,落得“五馬分尸”的結(jié)局;達爾文在說物種進化的時候被人們罵成瘋子;助人為樂的雷峰經(jīng)常被人嘲笑,他們這些舉動,又有誰能理解?如果他們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捍衛(wèi)真理?他們最初不被接受,是因為他們的追求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們最終名垂青史,是因為他們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現(xiàn)實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這個東西。他們可以追求別人的理解,以別人的議論為自己的主題,以別人的言談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biāo),以別人的反應(yīng)來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方式,甚至要去討好別人,為了所謂的理解,寫了一些優(yōu)柔寡斷毫無逐漸的可笑人生。他們真的知道理解嗎,他們覺得他們真的是在理解別人,并換取別人的理解嗎,不是這樣的。
理解不僅僅只是你需要別人來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為什么要逼迫別人理解你,難道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同情和憐憫?這樣作難道不會太悲哀了嗎?于是,終日沉浸在觀察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之中,優(yōu)柔寡斷,碌碌無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卻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牽強的,是需要別人有和你相同的東西然后互相共鳴而產(chǎn)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關(guān)系,只要我們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別人,想必別人也一定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這么說過了,不擔(dān)心別人呢不了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理解別人。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人不光為理解而活!
“理解萬歲”?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賞析】希望做到能夠讓老人得到安頓,讓朋友對自己信任,讓年輕人對自己懷念。
2、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賞析】用不仁義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在我看來就像浮云一樣。
3、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賞析】他(孔子)這個人,發(fā)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賞析】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5、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賞析】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賞析】君子講究協(xié)調(diào)而保持自己獨立的見解,小人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而不講究協(xié)調(diào)。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賞析】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jié),小人與人勾結(jié)而不合群。
8、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賞析】君子只擔(dān)心自己沒有能力,不會擔(dān)心別人不賞識自己。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賞析】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1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賞析】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時常煩惱憂愁。
11、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賞析】到了最寒冷的冬天,這樣以后才知道松樹和柏樹的葉子是最后凋謝的。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賞析】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1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賞析】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p>
14、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賞析】學(xué)了能按時溫習(xí),不也是很快樂嗎?有共同見解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不為他人所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1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賞析】溫習(xí)學(xué)過的.知識就可以得到新的體會,就可以當(dāng)老師了。
16、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賞析】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yún)s不認真學(xué)習(xí),就會弄得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17、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賞析】孔圉聰敏又勤學(xué),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xué)問比自己差的人
18、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賞析】幾個人一塊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為我所取法的人:我選取那些有點優(yōu)點而學(xué)習(xí),看出那些缺點而改正。
19、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賞析】將知識默記在心,學(xué)習(xí)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三個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賞析】教導(dǎo)學(xué)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dǎo)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fā)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21、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賞析】開始我對于別人的看法,是聽到了他的話就相信了他的行為,現(xiàn)在我對于別人的看法,是聽了他的話然后看他的行動(是否與他說的相符合)。
22、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賞析】質(zhì)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zhì)樸就會虛浮,質(zhì)樸和文飾比例恰當(dāng),然后才可以成為君子。
2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賞析】自身正了,即使不發(fā)布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干,自身不正,即使發(fā)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2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賞析】士(知識分子)不可以不(志向)弘大而(意志)堅毅,(因為)他責(zé)任重大而路途遙遠。(如若)把(實現(xiàn)、實行)仁作為自己的責(zé)任,不也(算得上)責(zé)任重大嗎?(如若)(直到)死而然后停止,不也(算得上)路途遙遠嗎?
25、朝聞道,夕死可矣。
【賞析】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dāng)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2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p>
【賞析】孔子在河邊說:“流失的時光就像這個流水!日夜不停留?!?/p>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賞析】做工的人想把活兒做好,必須首先使他的工具鋒利。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賞析】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
2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賞析】見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齊,見到?jīng)]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點。
30、德不孤,必有鄰。
【賞析】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3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賞析】一個軍隊的主帥可能被奪去,但一個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奪去。
32、言必信,行必果。
【賞析】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
3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賞析】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xiàn)眼前的憂患。
34、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賞析】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
35、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賞析】已經(jīng)過去的已無法挽回,正在到來的還可以補救。
36、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賞析】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河辛诉^錯,人人都看見了;改正的時候,人人都仰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