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寒風吹徹 讀后的感受
說實在的,我不怎么喜歡如此文調(diào)的文章,感覺過于深沉抑郁,并不適合我年齡的青春張揚.但這篇文章,讓我無可奈何的認可他,因為生活事實的確如作者所說,冬天的時候,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樣用自己那只冰手,從頭到尾地撫摸自己的一生。
全文分為5個部分: 作者14歲之前,14歲過后,30歲,姑媽的死,然后說到母親,我一段一段的讀下來,冬天的寒風,吹到我的心里….“每逢第一場雪,都會懷著莫名的興奮,站在屋檐下觀看好一陣,或光著頭鉆進大雪中,好像有意要讓雪知道世上有我這樣一個人,卻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自己活蹦亂跳的年輕生命。
”像所有年輕人一樣,不明世間險惡,不懂人情淡薄,對生活,充滿了無比耀眼的光和熱,不知道,30歲的作者在寫下這么一段話時候,是懷著如何的心情?14歲的作者,為了拉柴火過冬,冷壞了一根腿上的骨頭,但父親卻只關心著拉回來的柴火,夠不夠過冬用,對兒子的身體,倒是忽略了,這無關父子之前的情意淡薄,而是關于人類在寒冷中,趨于生存,而什么都無遐,也沒有能力去顧及…作者在14歲,就懂得了隱藏溫暖,這是一種什么樣得傷感? 是否是他還來不及年輕,已經(jīng)開始蒼老?“許多年后有一股寒風,從我自以為火熱溫暖的從未被寒冷浸入的內(nèi)心深處陣陣襲來時,才發(fā)現(xiàn)穿再厚的棉衣也沒用了。
生命本身有一個冬天,它已經(jīng)來臨。
”生命本來就是周而復始,有著亙古不變的定律,誰也無法去改變他,可是,在經(jīng)歷生命的冬天時,為何別人透過來的溫暖,到底是沒有用處的呢?難道,人類注定是一個孤獨的種群,只能獨自面對寒冷嗎?這種絕望,該是如何的刻骨銘心?“經(jīng)過許多個冬天之后,我才漸漸明白自己再躲不過雪,無論我蜷縮在屋子里,還是遠在冬天的另一個地方,紛紛揚揚的雪,都會落在我正經(jīng)歷的一段歲月里。
當一個人的歲月像荒野一樣敞開時,他便再無法照管好自己。
”看吧,人生在世,注定要經(jīng)歷苦難, 苦難一點點的腐蝕你的希望,讓你慢慢死亡,雖然春天一定會來臨,彩虹也會出現(xiàn),但在乎你能不能挨過一個難挨的冬天?又有幾個人能看見美麗的彩虹呢? 別人的寒冷,始終是別人的,你再怎么努力,都無濟于事,因為一個人沒有了希望,沒有了接受溫暖的打算,他是注定要死在冬天的,反過來說,也許想傳遞溫暖的人太少,爐火也不夠熱,所以,一個人身上所帶著的冬天的寒冷,可以讓爐火在須臾間變得蒼白…因為他的比多少個冬天加起來還要寒冷的心境讓他徹底凍僵……“一個人老的時候,是那么渴望春天來臨。
盡管春天來了她沒有一片要抽芽的葉子,沒有半瓣要開放的花朵。
春天只是來到大地上,來到別人的生命中。
但她還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
”這段話,在文章中是有些矛盾的,但覺得讀上來卻有種無以言喻的無奈和哀傷…“但母親斑白的雙鬢分明讓我感到她一個人的冬天已經(jīng)來臨,那些雪開始不退、冰霜開始融化 隨著三十年的人生距離,我感受著母親獨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
我無能為力無論春天來了,還是兒女們的孝心和溫暖備至。
”再次告訴你我,生命要走,誰也留不住,冬天在腐蝕他的希望,吞掉他的溫暖….
劉亮程的《寒風吹徹》
說實,我不怎么喜歡這種風格的文章,過于深沉抑郁,適合我年齡的青春張揚。
但文章,讓我無可奈何地認可了他,因為他所講的無疑也是亙古不變的事實。
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都要經(jīng)受寒風吹徹,無法逃避。
年輕時,我們總是張揚著青春的活力,不懂得世態(tài)炎涼,不知道困難和挫折的巨大,即使前方是無處逢生的窮途末路,或是沒有柳暗花明的山重水復,我們總是懷著好奇心頑強地走下去。
14歲的劉亮程也像所有年輕人一樣,不明世間險惡,不懂人情淡薄,對生活充滿了期待與憧憬。
不知道當30歲的作者在寫下這么一段話時候,是懷著如何的心情
14歲的孩子,為了拉柴火過冬,冷壞了腿上的一根骨頭,但父親卻只關心著拉回來的柴火夠不夠過冬用,卻忽略了兒子的身體。
這無關父子之間的情意淡薄,而是因為人類在寒冷中,為了生存,而什么都無遐,也沒有能力去顧及……真是可悲啊,那樣的年紀竟已經(jīng)要學著去面對寒風,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對抗冬天。
是否他的生命還未開始綻放,就已經(jīng)開始學會了抵抗呢
作者在14歲,就懂得了隱藏溫暖,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傷感? 是否是他還來不及年輕,已經(jīng)開始蒼老?我想每個人的冬天,都有屬于自己冬天的寒冷,“我們誰都幫不了誰”,我們對于別人的幫助永遠只能算是杯水車薪。
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只有忍受著孤獨地過冬。
冬天來了,那就找到足夠溫暖的東西支撐著走下來吧。
劉亮程《寒風吹徹》的讀書心得或讀書筆記
一、教學1、理解本文所表達的對生生活真諦的獨特。
2、懂得本文在敘述中時空交錯結(jié)構(gòu)所產(chǎn)生的表達效果。
3、品味文章質(zhì)樸而雋永的語言特色。
4、領會人生經(jīng)歷與人生感悟之間的特定關聯(lián)。
二、教學重點能感受生命本身的嚴酷與無奈以及抵御寒風吹徹的艱難三、教學難點時空交錯的敘述結(jié)構(gòu)、質(zhì)樸而意味深長的語言四、教學總體設想在表達對生活的理解和對生命的感悟類文章中本問可以算是獨樹一幟的,她質(zhì)樸的語言,交錯的敘述結(jié)構(gòu),原生態(tài)的生命特征以及卑微生活者的無可奈何,特別是那種貫穿全文的透骨寒冷,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盡管第一、第二單元的課文都是對生命的了、生活的理解與感悟,所以在本文的教學中以感受為主,讓學生去感受一種不曾經(jīng)歷的生活與生命的冷峻與嚴酷,讓學生知道在生命的寒風吹徹中唯一的辦法是支付溫暖并獲取溫暖。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經(jīng)過兩個單元的學習,讀了那么多關于人生關于生活的篇章,現(xiàn)在能否用一句話來概括你的對生活、生命的理解
可以是你自己的感悟也可以對別人的觀點進行總結(jié)。
估計答案:小結(jié):下面我們來閱讀第十一課,來看看作者對生活對生命有是如何理解的。
(用十分鐘的時間默讀課文,然后用一句話概括你對這篇文章的看法、評價或者感受。
)(二)學生默讀課文。
(三)課文講解1、提問交流:估計答案:冷、無奈、缺乏溫暖、好像生活沒有希望……寫得有些混亂、有些夾雜不清……簡要評價:2、面對無所不在的寒風(寒冷)我們最需要的是什么
溫暖和關愛——作品中的我是否得到了這樣的溫暖和關愛
“我”能否對抗這樣的寒冷
似乎不能——最有力的證據(jù)就是當我在冬天拉著半車柴禾回家是父親那責備的語氣。
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可怕的生存狀態(tài)驅(qū)散了人們之間的溫暖,甚至是父子之情。
這樣“我”不僅要面對透骨的嚴寒還要面對冷漠和孤獨的煎熬,正如后文講到姑媽孤獨的生存與孤獨的死亡,“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我們幫不了誰。
”(此處可適當擴展)生命冷峻、沉重甚至殘酷3、我們常說“冬天已經(jīng)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你認為作者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
為什么
在作品中我們能感受到的無所不在而且是貫穿一生的寒冷。
分析引到文章的敘述結(jié)構(gòu):過去的我、現(xiàn)在的我、將來的我作者以三十歲的“我”展開敘述,敘述自己受到寒風的吹徹,然后回憶十四歲的我在那孤獨的旅程中所遭受的痛苦煎熬,那么未來的我呢
作品是如何展示的
通過姑媽的經(jīng)歷,可以說姑媽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
正如作者在《馮四》中說的那樣“一個人一出世,他的全部未來便明明白白擺在村里。
當你十五歲或二十歲的時候,那些三十歲、五十歲、七十歲的人便展示了你的全部未來;而當你八十歲時,那些四十歲、二十歲、十七歲的人們又演繹著你的全部過去。
你不可能活出另一種樣子——比他們更好或更差勁。
”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都要經(jīng)受寒風吹徹,無法逃避。
4、面對寒風吹徹我們能怎么樣呢
也許我們是生活在大城市的燦爛陽光下,無法體會那遙遠地方艱難的生存處境,也很難理解那種弱小而又卑微的個體在殘酷的生命歷程中不由自主和無可奈何,但我們必須直面這樣的凄冷和悲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對生命的感悟也不可能相同,面對這樣的困頓與孤獨無助,也許我們需要一點溫暖,只是,這溫暖來自哪里
那就是我們自己
5、品味文章的語言(學生自己尋找并品味)交流:例:“但在我周圍,肯定有個別人不能像我一樣度過冬天……”“我圍抱著火爐,烤熱漫長一生的一個時刻……”……6、總結(jié):主題、結(jié)構(gòu)、語言(四)作業(yè):閱讀劉亮程作品。
推薦作品:《風把人刮歪》、《對一朵花微笑》、《走向蟲子》、《人蓄共居的村莊》、《永遠欠一頓飯》
求劉亮程的《寒風吹徹》(選自風中的院門)的基本內(nèi)容和品賞
雪落些年雪落過的地我已經(jīng)不注意它們了。
比落重要的事情開始到生活中。
三十歲的我,似乎對這個冬天的來臨漠不關心,卻又好像一直在傾聽落雪的聲音,期待著又一場雪悄無聲息地覆蓋村莊和田野。
我靜坐在屋子里,火爐上烤著幾片饃饃,一小碟咸菜放在爐旁的木凳上,屋里光線暗淡。
許久以后我還記起我在這樣的一個雪天,圍抱火爐,吃咸菜啃饃饃想著一些人和事情,想得深遠而入神。
柴禾在爐中啪啪地燃燒著,爐火通紅,我的手和臉都烤得發(fā)燙了,脊背卻依舊涼颼颼的。
寒風正從我看不見的一道門縫吹進來。
冬天又一次來到村里,來到我的家。
我把怕凍的東西--搬進屋子,糊好窗戶,掛上去年冬天的棉門廉,寒風還是進來了。
它比我更熟悉墻上的每一道細微裂縫。
就在前一天,我似乎已經(jīng)預感到大雪來臨。
我劈好足夠燒半個月的柴禾,整齊地碼在窗臺下;把院子掃得干干凈凈,無意中像在迎接一位久違的貴賓--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掃到一邊,騰出干凈的一片地方來讓雪落下。
下午我還走出村子,到田野里轉(zhuǎn)了一圈。
我沒顧上割回來的一地葵花稈,將在大雪中站一個冬天。
每年下雪之前,都會發(fā)現(xiàn)有一兩件顧不上干完的事而被擱一個冬天。
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樣用自己那只冰手,從頭到尾地撫摸自己的一生。
屋子里更暗了,我看不見雪。
但我知道雪在落,漫天地落。
落在房頂和柴垛上,落在掃干凈的院子里,落在遠遠近近的路上。
我要等雪落定了再出去。
我再不像以往,每逢第一場雪,都會懷著莫名的興奮,站在屋檐下觀看好一陣,或光著頭鉆進大雪中,好像有意要讓雪知道世上有我這樣一個人,卻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我活蹦亂跳的年輕生命。
經(jīng)過許多個冬天之后,我才漸漸明白自己再躲不過雪,無論我蜷縮在屋子里,還是遠在冬天的另一個地方,紛紛揚揚的雪,都會落在我正經(jīng)歷的一段歲月里。
當一個人的歲月像荒野一樣敞開時,他便再無法照管好自己。
就像現(xiàn)在,我緊圍著火爐,努力想烤熱自己。
我的一根骨頭,卻露在屋外的寒風中,隱隱作疼。
那是我多年前凍壞的一根骨頭,我再不像撿一根牛骨頭一樣,把它撿回到火爐旁烤熱。
它永遠地凍壞在那段天亮前的雪路上了。
那個冬天我十四歲,趕著牛車去沙漠里拉柴禾。
那時一村人都是靠長在沙漠里的一種叫梭梭的灌木取暖過冬。
因為不斷砍挖,有柴禾的地方越來越遠。
往往要用一天半夜時間才能拉回一車柴禾。
每次拉柴禾,都是母親半夜起來做好飯,裝好水和饃饃,然后叫醒我。
有時父親也會起來幫我套好車。
我對寒冷的認識是從那些夜晚開始的。
牛車一走出村子,寒冷便從四面八方擁圍而來,把你從家里帶出的那點溫暖搜刮得一乾二□,讓你渾身上下只剩下寒冷。
那個夜晚并不比其他夜晚更冷。
只是這次,是我一個人趕著牛車進沙漠。
以往牛車一出村,就會聽到遠遠近近的雪路上其他牛車的走動聲,趕車人隱約的吆喝聲。
只要緊趕一陣路,便會追上一輛或好幾輛去拉柴的牛車,一長串,緩行在鉛灰色的冬夜里。
那種夜晚天再冷也不覺得。
因為寒風在吹好幾個人,同村的、鄰村的、認識和不認識的好幾架牛車在這條夜路上抵擋著寒冷。
而這次,一野的寒風吹著我一個人。
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
現(xiàn)在全部地對付我。
我掖著羊皮大衣,一動不動趴在牛車里,不敢大聲吆喝牛,免得讓更多的寒冷發(fā)現(xiàn)我。
從那個夜晚我懂得了隱藏溫暖--在凜冽的寒風中,身體中那點溫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個隱秘的有時連我自都難以找到的深遠處--我把這點隱深的溫暖節(jié)儉地用于此后多年的愛情生活。
我的親人們說我是個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僅有的溫暖全給了你們。
許多年后有一股寒風,從我自以為火熱溫暖的從未被寒冷浸入的內(nèi)心深處陣陣襲來時,我才發(fā)現(xiàn)穿再厚的棉衣也沒用了。
生命本身有一個冬天,它已經(jīng)來臨。
天亮時,牛車終于到達有柴禾的地方。
我的一條腿卻被凍僵了,失去了感覺。
我試探著用另一條腿跳下車,拄著一根柴禾棒活動了一陣,又點了一堆火烤了一會兒,勉強可以行走了。
腿上的一塊骨頭卻生疼起來,是我從未體驗過的一種疼,像一根根針刺在骨頭上又狠命往骨髓里鉆--這種疼感一直延續(xù)到以后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里陰冷的日子。
天快黑時,我裝著半車柴禾回到家里,父親一見就問我:怎么拉了這點柴,不夠兩天燒的。
我沒吭聲,也沒向家里說腿凍壞的事。
我想冬天要是稍短些,家里的火爐要是稍旺些,我要是稍把這條腿當回事些,或許我能暖和過來。
可是現(xiàn)在不行了。
隔著多少個季節(jié),今夜的我,圍抱火爐,再也暖不熱那個遙遠冬天的我;那個在上學路上不慎掉進冰窟窿,渾身是冰往回跑的我;那個跺著凍僵的雙腳,捂著耳朵在一扇門外焦急等待的我……我再不能把他們喚回到這個溫暖的火爐旁。
我準備了許多柴禾,是準備給這個冬天的。
我才三十歲,肯定能走過冬天。
但在我周圍,肯定有個別人不能像我一樣度過冬天。
他們被留住了。
冬天總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個人,先是一條腿、一塊骨頭、一副表情、一種心青……爾后整個人生。
我曾在一個寒冷的早晨,把一個渾身結(jié)滿冰霜的路人讓進屋子,給他倒了一杯熱茶。
那是個上年紀的人,身上帶著許多冬天的寒冷,當他坐在我的火爐旁時,爐火須臾間變得蒼白。
我沒有問他的名字,在火爐的另一邊,我感到迎面逼來的一個老人的透骨寒氣。
他一句話不說。
我想他的話肯定全凍硬了,得過一陣才能化開。
大約坐了半個時辰,他站起來,朝我點了一下頭,開門走了。
我以為他暖和過來了。
第二天下午,聽人說村西邊凍死了一個人。
我跑過去,看見這個上了年紀的人躺在路邊,半邊臉埋在雪中。
我第一次看到一個人被凍死。
我不敢相信他已經(jīng)死了。
他的生命中肯定還深藏著一點溫暖,只是我們看不見。
一個最后的微弱掙扎我們看不見。
呼喚和呻吟我們聽不見。
我們認為他死了。
徹底地凍僵了。
他的身上怎么能留住一點點溫暖呢
靠什么去留住。
他的爛了幾個洞、棉花露在外面的舊棉衣
底磨得快透了一邊幫已經(jīng)脫落的那雙鞋
還有他的比多少個冬天加起來還要寒冷的心境
……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我們幫不了誰。
我的一小爐火,對這個貧寒一生的人來說,顯然杯水車薪。
他的寒冷太巨大。
我有一個姑媽,住在河那邊的村莊里,許多年前的那些個冬天,我們兄弟幾個常手牽手走過封凍的河去看望她。
每次臨別前,姑媽總要說一句:天熱了讓你媽過來喧喧。
姑媽年老多病,她總擔心自己過不了冬天。
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戶,偎在一間矮土屋里,抱著火爐,等待春天來臨。
一個人老的時候,是那么渴望春天的來臨。
盡管春天來了她沒有一片要抽芽的葉子,沒有半瓣要開放的花朵。
春天只是來到大地上,來到別人的生命中。
但她還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
我一直沒有忘記姑媽的這句話,也不只一次地把它轉(zhuǎn)告給母親。
母親只是望望我,又忙著做她的活。
母親不是一個人在過冬,她有五六個沒長大的孩子,她要拉扯著他們度過冬天,不讓一個孩子受冷。
她和姑媽一樣期盼著春天。
……天熱了,母親會帶著我們,趟過河,到對岸的村子里看望姑媽。
姑媽也會走出蝸居-冬的土屋,在院子里曬著暖暖的太陽和我們說說笑笑……多少年過去了,我們一直沒有等到這個春天。
好像姑媽那句話中的「天」一直沒有熱。
姑媽死在幾年后的一個冬天。
我回家過年,記得是大年初四,我陪著母親沿一條即將解凍的馬路往回走。
母親在那段路上告訴我姑媽去世的事。
她說:「你姑媽死掉了。
」母親說得那么平淡,像在說一件跟死亡無關的事情。
「咋死的
」我似乎問得更平淡。
母親沒有直接回答我。
她只是說:「你大哥和你弟弟過去幫助料理了后事。
」此后的好一陣,我們再沒說這事,只顧靜靜地走路。
快到家門口時,母親說了句:天熱了。
我抬頭看了看母親,她的身上正冒著熱氣,或許是走路的緣故,不過天氣真的轉(zhuǎn)熱了。
對母親來說,這個冬天已經(jīng)過去了。
「天熱了過來喧喧。
」我又想起姑媽的這句話。
這個春天再不屬于姑媽了。
她熬過了許多個冬天還是被這個冬天留住了。
我想起爺爺奶奶也是分別死在幾年前的冬天。
母親還活著。
我們在世上的親人會越來越少。
我告訴自己,不管天冷天熱,我們都要常過來和母親坐坐。
母親拉扯大她七個兒女。
她老了。
我們長高長大的七個兒女,或許能為母親擋住一絲的寒冷。
每當兒女們回到家里,母親都會特別高興,家里也頓時平添熱鬧的氣氛。
但母親斑白的雙鬢分明讓我感到她一個人的冬天已經(jīng)來臨,那些雪開始不退、冰霜開始不融化--無論春天來了,還是兒女們的孝心和溫暖備至。
隔著三十年這樣的人生距離,我感覺著母親獨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
我無能為力。
雪越下越大。
天徹底黑透了。
我圍抱著火爐,烤熱漫長一生的一個時刻。
我知道這一時刻之外,我其余的歲月,我的親人們的歲月,遠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風吹徹。
1996年5月20日《一個人的村莊》(劉亮程)風把人刮歪 刮了一夜大風,我在半夜被風喊醒。
風在草棚和麥垛上發(fā)出恐怖的怪叫,類似女人不舒暢的哭喊。
這些突兀地出現(xiàn)在荒野中的草棚麥垛,絆住了風的腿,扯住了風的衣裳,纏住了風的頭發(fā),讓它追不上前面的風。
她撕扯,哭喊。
喊得滿天地都是風聲。
我把頭伸出草棚,黑暗中隱約有幾件東西在地上滾動,滾得極快,一晃就不見了。
是風把麥垛刮走了。
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著它刮走。
我比一捆麥大不了多少,一出去可能就找不見自己了。
風朝著村子那邊刮。
如果風不在中途拐彎,一捆一捆的麥子會在風中跑回村子。
明早村人醒來,看見了一捆捆麥子躲在墻根,像回來的家畜一樣。
每年都有幾場大風經(jīng)過村莊。
風把人刮歪。
又把歪長的樹刮直。
風從不同方向來,人和草木往哪邊斜不由自主。
能做到的只是在每一場風后,把自己扶直。
一棵樹在各種各樣的風中變得扭曲,古里古怪。
你幾乎可以看出它滄桑軀干上的哪個彎是南風吹的,哪個拐是北風刮的。
但它最終高大粗壯地立在土地上,無論南風北風都無力動搖它。
我們村邊就有幾棵這樣的大樹,村里也有幾個這樣的人。
我太年輕,根扎得不深,軀干也不結(jié)實。
擔心自己會被一場大風刮跑,像一棵草一片樹葉,隨風千里,飄落到一個陌生地方。
也不管你喜不喜歡,愿不愿意,風把你一扔就不見了。
你沒地方去找風的麻煩,刮風的時候滿世界都是風,風一停就只剩下空氣。
天空若無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沒發(fā)生。
只有你的命運被改變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個地方。
你只好等另一場相反的風把自己刮回去。
可能一等多年,再沒有一場能刮起你的大風。
你在等待飛翔的時間里不情愿地長大,變得沉重無比。
去年,我在一場風中看見很久以前從我們家榆樹上刮走的一片樹葉,又從遠處刮回來。
它在空中翻了幾個跟頭,搖搖晃晃地落在窗臺上。
那場風剛好在我們村里停住,像是猛然剎了車。
許多東西從天上往下掉,有紙片--寫字的和沒寫字的紙片、布條、頭發(fā)和毛,更多的是樹葉。
我在紛紛下落的東西中認出了我們家榆樹上的一片樹葉。
我趕忙抓住它,平放在手中。
這片葉子的邊緣已有幾處損傷,原先背陰的一面被曬得有些發(fā)白--它在什么地方經(jīng)受了什么樣的陽光
另一面粘著些褐黃的黏土。
我不知道它被刮了多遠又被另一場風刮回來,一路上經(jīng)過了多少地方,這些地方都是我從沒去過的。
它飄回來了,這是極少數(shù)的一片葉子。
風是空氣在跑。
一場風一過,一個地方原有的空氣便跑光了,有些氣味再聞不到,有些東西再看不到--昨天彌漫村巷的誰家炒菜的肉香,昨晚被一個人獨享的女人的體香,下午晾在樹上忘收的一塊布,早上放在窗臺上寫著幾句話的一張紙。
風把一個村莊醞釀許久的,被一村人吸進呼出弄出特殊味道的一窩子空氣,整個地搬運到百里千里外的另一個地方。
每一場風后,都會有幾朵我們不認識的云,停留在村莊上頭,模樣怪怪的,顏色生生的,弄不清啥意思。
短期內(nèi)如果沒風,這幾云就會?動不動賴在頭頂,不管我們喜不喜歡,我們看順眼的云,在風中跑得一朵都找不見。
風一過,人忙起來,很少有空看天。
偶爾看幾眼,也能看順眼,把它認成我們村的云,天熱了盼它遮遮陽,地旱了盼它下點雨。
地果真就旱了,一兩個月沒水,莊稼一片片蔫了。
頭頂?shù)膸锥湓?,在村人苦苦的期盼中果真有了些雨意,顏色由雪白變鉛灰再變墨黑。
眼看要降雨了,突然一陣南風,這些飽含雨水的云躍跌撞撞,飛速地離開了村莊,在荒無人煙的南梁上,嘩啦啦下了一夜雨。
我們望著頭頂騰空的晴朗天空,罵著那些養(yǎng)不乖的野云。
第二天全村人開會,做了一個嚴厲的決定:以后不管南來北往的云,一律不讓它在我們村莊上頭停,讓云遠遠滾蛋。
我們不再指望天上的水,我們要挖一條穿越戈壁的長渠。
那一年村長是胡木,我太年輕,整日縮著頭,等待機會來臨。
我在一場南風中聞見濃濃的魚腥味。
遙想某個海邊漁村,一張大網(wǎng)罩著海,所有的魚被網(wǎng)上岸,堆滿沙灘。
海風吹走魚腥,魚被留下來。
另一場風中我聞見一群女人成熟的氣息,想到一個又一個的鮮美女子,在離我很遠處長大成熟,然后老去。
我閑吊的家什朝著她們,舉起放下,鞭長莫及。
各種各樣的風經(jīng)過了村莊。
屋頂上的土,吹光幾次,住在房子里的人也記不清楚。
無論南墻北墻東墻西墻都被風吹舊,也都似乎為一戶戶的村人擋住了南來北往的風。
有些人不見了,更多的人留下來。
什么留住了他們
什么留住了我
什么留住了風中的麥垛
如果所有糧食在風中跑光,所有的村人,會不會在風停之后遠走他鄉(xiāng),留一座空蕩蕩的村莊。
早晨我看見被風刮跑的麥捆,在半里外,被幾棵鈴鐺刺攔住。
這些一墩一墩,長在地邊上的鈴擋刺,多少次擋住我們的路,掛爛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被我們憤怒的撅頭連根挖除,堆在一起一火燒掉。
可是第二年它們又出現(xiàn)在那里。
我們不清楚鈴檔刺長在大地上有啥用處。
它渾身的小小尖刺,讓企圖吃它的嘴,折它的手和踐它的蹄遠離之后,就閑閑地端扎著,刺天空,刺云,刺空氣和風。
現(xiàn)在它抱住了我們的麥捆,沒讓它在風中跑遠。
我第一次對鈴擋刺深懷感激。
也許我們周圍的許多東西,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關鍵時刻挽留住我們。
一株草,一棵樹,一片云,一只小蟲。
它替匆忙的我們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駐足,在風中淺唱...... 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任何一棵樹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任何一粒蟲的鳴叫也是人的鳴叫。
由《寒風吹徹》感悟?qū)懽魑摹渡械哪切┖洹?/h2>
當生命像漏斗瘋狂的流竄計算著生命的流沙時,我們簡直無能為力。
伊始,那還是緩慢流竄的金黃,慢慢地揮灑著余暉,從縫隙中可以看出那是狀如白癡般整日幻想的童年。
伴著日光留下的溫暖的沙礫在身上覆成厚厚的繭,就像不曾真實感受寒冷的“我”,在那日單程旅途中守著凍傷的腿,任由寒風吹徹胸膛也再也回想不出曾今唾手可得的溫暖。
跌跌撞撞后,才能有心境面對父親抱怨拉回的柴火太少時,一聲不吭。
然后窩在一個人的角落,獨自對抗冬天的寒冷,每個人都如此。
寒風吹走了我們身上尖銳的部分,磨礪出更圓潤的自身。
或許當時我稍注意一下那腿,也不至落下這一身頑疾。
懊悔中我們又摸爬滾打走過了青年。
被冬日午后溫暖的陽光怎么也捂不熱的心,連拖帶拉的把不知所去的身體,帶到迎擊寒風的正道上。
猶猶豫豫中,恍恍惚惚回頭似乎那溫暖還能回憶卻不能觸摸。
無數(shù)次的愚蠢,無數(shù)次的懲罰,無數(shù)次的懊悔,于是煉就了荊棘中沒心沒肺的我們。
就像當初的“我”,歡喜的看著每一場雪,擁抱它親吻它。
到最后瑟縮在屋中,祈禱著冬天快快的離去。
于是生命的漏斗在這個時候加快了它流竄的步伐,快的讓每一個人覺得,我還沒抓住青春的尾巴,它便已經(jīng)離去。
隱隱約約中似乎覺得,該做些什么了。
懵懂的我們,終于用歲月?lián)Q回了成熟,然后開始明白心中那逐漸清晰到堅定的東西,叫做夢想。
經(jīng)歷過好幾個冬天后,我們才明白自己根本躲不過冬天,就像凍傷的腿再也暖和不過來,風濕在寒風中愈演愈烈。
呼嘯的風幾乎要撕扯開薄如蟬翼的窗戶紙,刮過身上的每一寸肌膚。
或許會劃傷臉頰,或許會摧毀支撐你的身子骨,可是,它再也觸不到你的心了。
堅若磐石的意志比再厚的棉衣都管用。
當意志坍塌的那一刻,你才真正被那寒冷擄了去。
就像寒風中認識的那陌生人,屋內(nèi)火爐的光,熱茶冒出的熱氣,氤氳的暖和的光景,怎么也緩和不了早已被寒風吹扯的千瘡百孔的內(nèi)心>
寒風吹徹 議論和抒情的句子
《寒風吹徹》里的一些經(jīng)典句子: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樣用自己那只冰手,從頭到尾地撫摸自己的一生.我再不像以往,每逢第一場雪,都會懷著莫名的興奮,站在屋檐下觀看好一陣,或光著頭鉆進大雪中,好像有意要讓雪知道世上有我這樣一個人,卻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我活蹦亂跳的年輕生命.經(jīng)過許多個冬天之后,我才漸漸明白自己再躲不過雪,無論我蜷縮在屋子里,還是遠在冬天的另一個地方,紛紛揚揚的雪,都會落在我正經(jīng)歷的一段歲月里.當一個人的歲月像荒野一樣敞開時,他便再無法照管好自己.我的親人們說我是個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僅有的溫暖全給了你們.許多年后有一股寒風,從我自以為火熱溫暖的從未被寒冷浸入的內(nèi)心深處陣陣襲來時,我才發(fā)現(xiàn)穿再厚的棉衣也沒用了.生命本身有一個冬天,它已經(jīng)來臨.但在我周圍,肯定有個別人不能像我一樣度過冬天.他們被留住了.冬天總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個人,先是一條腿、一塊骨頭、一副表情、一種心情.爾后整個人生.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我們幫不了誰.我的一小爐火,對這個貧寒一生的人來說,顯然杯水車薪.他的寒冷太巨大.但母親斑白的雙鬃分明讓我感到她一個人的冬天已經(jīng)來臨,那些雪開始不退、冰霜開始不融化--無論春天來了,還是兒女們的孝心和溫暖備至.一個人老的時候,是那么渴望春天來臨.盡管春天來了她沒有一片要抽芽的葉子,沒有半瓣要開放的花朵.春天只是來到大地上,來到別人的生命中.但她還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冬天總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個人,先是一條腿、一塊骨頭、一副表情、一種心情……爾后整個人生;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寒風吹徹的課后習題答案
技巧點撥:揣摩句中副詞的限制意義、形容詞的修飾效果、動詞的視覺形象感、沖擊力。
⑴那個冬天要是稍短些,家里的火爐要是稍旺些,我要是稍把這條腿當回事些,或許我能暖和過來。
(p16)(評點:連用三個程度副詞“稍”,反復強調(diào)“我”對在那個遙遠的冬天被寒風凍壞一條腿這一意外變故的痛惜、遺憾;第一個“稍”字,暗含有冬天的冷酷、不近人情;第二個“稍”字,表明家庭冬天御寒條件之差,生存之窘困、艱辛;第三個“稍”字,可見出當年年輕氣盛的“我”獨自應對苦難所展示的堅強、隱忍的個性。
) ⑵我才三十歲,肯定能走過冬天。
(p16) ?。ㄔu點:用程度副詞“才”和語氣副詞“肯定”,突出了“我”戰(zhàn)勝生命里的嚴冬的自信,對未來的憧憬。
) ?、茄┰较略酱?,天徹底黑透了。
(p41)(點撥:“透”字可刪掉嗎
為什么
) ?。ㄔu點:用形容詞“透”補充說明天黑的程度,與前面的形容詞狀語“徹底”接連運用,起到反復強調(diào)的作用。
這就揭明了題意“寒風吹徹”,同時,它也暗示了本文故事敘述時間的延展。
) ?、人暮涮薮?。
(p26) ?。ㄔu點:“巨大”一般用以形容物體的空間體積,這里用以修飾“寒冷”,則突出了那個被冬天留住的老人生命衰竭之時的悲涼和絕望,那種寒冷仿佛就像綿亙無際的荒原,高聳入云的冰山;也再次暗示“我”對于他的受難是何等的無能為力。
) ?、晌覜]有問他的名字,在火爐的另一邊,我感到迎面逼來的一個老人的透骨涼氣。
(p18) ?。ㄔu點:“逼”字突出了老人陷身于生命寒冬的包圍、摧折之時的孤單、無助。
) ?、省瓍s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自己活蹦亂跳的年輕生命。
(p4) (評點:一個“盯”字,足見寒風的蓄謀已久,殘酷無情。
) ⑺牛車一走出村子,寒冷便從四面八方擁圍而來,把你從家里帶出的那點溫暖搜刮得一干二凈,讓你渾身上下只剩下寒冷。
(p7) ?。ㄔu點:“擁圍”寫出了“寒風”的肆意縱橫、氣勢洶洶、無可抵擋;“搜刮”則突出了“寒風”的兇殘霸道,貪得無厭。
把“觸覺”的寒冷用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
) 小結(jié):語言具有纖細精微的力度感。
不管是副詞的限制,還是形容詞的修飾,抑或是動詞的選用;都顯得纖細、精微,給人以深沉情感的共鳴力,給人以視覺的沖擊力。
2. 從辭格角度評點 技巧點撥:辨識句中所用修辭手法,聯(lián)系句子(以及文本)語境品味使用該修辭手法所要表達的情思,以及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潘任腋煜ι系拿恳坏兰毼⒌牧芽p。
(p2) ?。ㄔu點:用擬人的手法,寫出“寒風”的來勢兇猛。
它就想一個老奸巨滑的商人,不放過任何一條細微的縫隙,這也隱寓著一種哲思:在一個人的生命中苦難是難以設防的,這更見出在強大的異自己力量的壓迫之下,生命是多么渺小、卑微、脆弱,不堪一擊。
) ⑵當一個人的歲月像荒野一樣敞開時,他便再無法照管好自己。
(p5) ?。ㄔu點:歲月是時間的概念,荒野是空間的形象,以“荒野”喻“歲月”,把生命個體的人生軌跡比作是“荒野”,突出了在時間的荒野中,個體生命是何等脆弱、渺小。
) ?、嵌@次,一野的寒風吹著我一個人。
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
現(xiàn)在全部地對付我。
(p10)(評點:“一野的寒風”與“一個人”構(gòu)成鮮明對比,用“收拾”“對付”來表現(xiàn)“寒風”的飛揚跋扈、橫行無忌之態(tài);突出了“我”置身于寒風的巨陣中的那種令人絕望的壓迫感、窒息感。
“一切”“全部”等限制范圍的副詞更突出了“寒風吹徹”這一題意。
) ?、榷炜偸且荒暌荒甑嘏湟粋€人,先是一條腿、一塊骨頭、一副表情、一種心情……爾后整個人生。
(p17) (評點:反復、排比、層遞的綜合運用,使語句表意豐富,而且富有節(jié)奏感。
“一年一年地弄冷一個人”,輕描淡寫中,突出“冬天”的嚴酷絕情;“一條”“一塊”“一副”“一種”“整個”這些數(shù)量、程度方面的修飾語,寫出了冬天摧殘、扼殺生命的漸進的過程,短語鋪排,舒緩中蘊涵著無比的痛楚。
這樣的寒風不給你任何挑戰(zhàn)的機會,連喘氣的機會也不給你。
你太脆弱了,它撕扯你,它蹂躪你,它壓榨你,它強度比你大,它韌性比你強,在它面前,你太卑微,你不堪一擊。
在這樣的威勢下,我們注定失敗,失敗是我們唯一的命運。
任何一次反抗的嘗試都顯得淺薄,任何一次起義都將是對自己的嘲諷) ?、伤痪湓挷徽f。
我想他的話肯定全凍僵了,得過一陣才能化開。
(p19) ?。ㄔu點:“話”居然可以“凍僵”,而且“過一陣”才能化開,想象新奇,形象地表現(xiàn)了面臨生命衰竭境地的老人的孤獨、凄涼。
) ?、饰覈е馉t,烤熱漫長一生的一個時刻。
我知道這一時刻之外,我其余的歲月,我的親人們的歲月,遠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風吹徹。
(p43) ?。ㄔu點:“烤熱”的是“時刻”,“歲月”被“寒風吹徹”,陌生化的語詞搭配,展示了散文語言的詩意。
前者抒發(fā)了“我”對于“活著”,對于“溫暖”的珍重;后者則揭示了人類生存的困境、生命際遇中的無可逃逸的苦難。
) ?、送壬系囊粔K骨頭卻生疼起來,是我從未體驗過的一種疼,像一根根針刺在骨頭上又狠命往骨髓里鉆——這種疼感一直延續(xù)到以后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里陰冷的日子。
(p13) ?。ㄔu點:形象的比喻,表現(xiàn)“寒風”摧殘“我”的一條腿而產(chǎn)生的刻骨銘心的痛楚。
“一根根”而非“一根”,突出了這種深入骨髓的傷痛不是轉(zhuǎn)瞬即逝的,而是持續(xù)不斷地,仿佛那種疼痛在人的身體中牢牢扎下了根,并且不斷蔓延開去。
) 小結(jié):語言具有飽滿鮮活的形象感。
不管是寫自然環(huán)境(如“寒冷”“寒風”),還是寫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老人”“我”);不管是描寫,還是議論。
突出語詞的形象感,可以說是劉亮程散文語言的一大特色。
所謂語詞的形象感,指在一定語境中,詞語通過人的感覺器官展現(xiàn)主觀情感的、具體的形狀,用以突現(xiàn)所指對象的本質(zhì)特征。
它以視覺形象居多,也有聽覺、嗅覺、味覺、動覺等形象。
3.從句式角度評點 技巧點撥:從句式長短、整散、常變等方面分析其造句特點,結(jié)合語境揣摩這樣表達的效果。
⑴一個人老的時候,是那么渴望春天來臨。
盡管春天來了她沒有一片要抽芽的葉子,沒有半瓣要開放的花朵。
(p29) ?。ㄔu點:局部穿插結(jié)構(gòu)一致的動賓句,散中有整。
兩個“沒有”反復強調(diào)姑媽漸入生命寒冬季節(jié)的蒼老、衰頹、枯澀。
) ⑵一個人最后的微弱掙扎我們看不見;呼喚和呻吟我們聽不見。
(p23) ?。ㄔu點:大致對稱的句式,反復強調(diào)人面對他者生命被“寒風”摧折的無能為力,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我們看不見”“我們聽不見”) ?、墙褚沟奈遥瑖Щ馉t,再也暖不熱那個遙遠冬天的我;那個在上學路上不慎掉進冰窟窿,渾身是兵往回跑的我;那個跺著凍僵的雙腳,捂著耳朵在一扇門外焦急等待的我……我再不能把他們喚回到這個溫暖的火爐旁。
(p16) (點評:用鋪排句式,展開了對往事的回憶,就像電影中不斷閃回的鏡頭一樣,展示了往昔生命歲月里的“寒冷”。
) ?、葟哪莻€夜晚我懂得了隱藏溫暖——在凜冽的寒風中,身體中那點溫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個隱秘的有時連我自己都難以找到的深遠處——我把這點隱深的溫暖節(jié)儉地用于此后多年的愛情和生活。
?。ㄔu點:以長句表達,更見沉郁舒緩。
) ?、傻抑姥┰诼?,漫天地落。
落在房頂和柴垛上,落在掃干凈的院子里,落在遠遠近近的路上。
?。ㄔu點:“落在……”,接連運用三個動補結(jié)構(gòu)的短語,來具體描寫屋外落雪的景觀,結(jié)構(gòu)一致,構(gòu)成排比,節(jié)奏鮮明。
) 小結(jié):語言具有張弛有致的節(jié)奏感。
從全文看,多用散句、長句,局部段落、個別句子穿插整句,長短結(jié)合;用排比、反復、對偶等句式,使語句有變化。
寫自然景象的寒冷、寫“我”心理意識的流動、寫“我”的拉柴禾被寒風凍壞腿,寫“父親”不近人情的責怪,寫老人在寒風中凍死,寫姑媽被冬天留住,寫姑媽對春天的渴望,寫母親與兒女團聚的歡樂……這些表現(xiàn)在語言的敘述、描寫上,就是張弛有致(苦痛、冷酷、傷亡是“張”,悲憫、同情、渴望、珍重是“弛”),緩急自如。
劉亮程的散文,其語言的節(jié)奏韻律突出表現(xiàn)在語言隨畫面的承續(xù)、流轉(zhuǎn)而形成一種以長句為主,兼有短句的沉郁輕緩的節(jié)奏韻律。
?、磸臉它c角度評點 ?、哦炜偸且荒暌荒甑嘏湟粋€人,先是一條腿、一塊骨頭、一副表情、一種心情……爾后整個人生。
(p17)(畫線省略號為什么不用逗號
為什么
) ?。ㄔu點:用省略號,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更充分地體會“寒風吹徹”的暴虐。
) ?、埔粋€人最后的微弱掙扎我們看不見;呼喚和呻吟我們聽不見。
(p23)(畫線分號為什么不用逗號
為什么
) (評點:用分號,表明是兩個分句的并列,以“看不見”“聽不見”反襯“寒風吹徹”之下,人類生命的脆弱,人心之荒涼。
) ?、撬f:“你姑媽死掉了。
”(p32)(畫線句號為什么不用嘆號
) ?。ㄔu點:用句號,突出了母親面對姑媽之死的淡漠,在她看來,被冬天留住,是注定要發(fā)生的事,是人的意志無法改變的。
) ⑷從那個夜晚我懂得了隱藏溫暖——在凜冽的寒風中,身體中那點溫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個隱秘的有時連我自己都難以找到的深遠處——我把這點隱深的溫暖節(jié)儉地用于此后多年的愛情和生活。
(p11)(此句中的破折號有什么作用
中間插入的這句話,能否刪去,說說理由。
) (評點:用破折號,表示插說,兩個破折號之間的部分是用以補充解說“隱藏溫暖”的含義。
) ?、祻纳顚犹N涵評點 ⑴生命本身有一個冬天,它已經(jīng)來臨。
(p12) (評點:這里的“冬天”就是苦難、厄運等的代名詞,正如作為時令季節(jié)的冬天,無可阻止其迎面而來的步履一樣;每一個人的生命中,苦難、厄運、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
) ?、坡湓谝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p26) ?。ㄔu點:這里的“雪”顯然不僅僅是自然氣候意義上的雪,而是苦難;“過冬”也不僅僅是度過冬天,而是承受苦難或戰(zhàn)勝苦難的意思。
質(zhì)樸平淡的語言卻包涵雋永的哲理。
) ?、嵌?,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樣用自己那只冰手,從頭到尾地撫摩自己的一生。
(p3) ?。ㄔu點:“從頭到尾地撫摩自己的一生”,就是回顧過往、審視當下,展望未來的意思,用“冰手”去“撫摩”,讓人頓感歲月的滄桑、生命遭遇的種種嚴酷。
) ?、鹊赣H班白的雙鬢分明讓我感到她一個人的冬天已經(jīng)來臨,那些雪開始不退、冰霜開始不融化——無論春天來了,還是兒女們的孝心和溫暖備至。
(p40) ?。ㄔu點:“一個人的冬天”指的是其生命的寒冬,“雪開始不退、冰霜開始不融化”預示著生命的衰老乃至凋零是不可阻攔的。
) ?、梢粋€人老的時候,是那么渴望春天來臨。
(p29) ?。ㄔu點:“春天”是溫暖、幸福的代名詞,“渴望春天來臨”也正表達了人在風燭殘年之際,充滿了對活下去的企望、對溫情的渴望。
)
寒風吹徹 文章寫了幾件事
3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