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典語錄網(wǎng)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前位置:一句話經典語錄 > 讀后感 > 林覺民與愛妻書讀后感

          林覺民與愛妻書讀后感

          時間:2018-04-27 01:11

          求《讀者》上一篇關于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的文章

          “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那支顛抖著的筆,以及蕭然落下的淚珠,是多么的觸目驚心,直撥動讀者的心弦。

          想必使其妻心痛不已。

          其對愛妻的生死惜別,直抒胸臆,與下文“吾至愛汝”緊密相呼。

          “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姑遂忍悲為汝言之。

          ”其天下為公的大義,及體貼之情,細膩之心,可謂動人。

            “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

          ”“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望能在盟盟之中注視著愛人,祝福著愛人。

          如絲如縷的情思,平平凡凡,真真切切。

          陰間又如何,陽間又如何,只要你在我心中活著。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心脈是相通的,傳達著彼此的關懷和思念。

          如此真摯深切的愛,讓人讀了刻骨銘心。

          情感的洗禮,情感的陶冶,真切感受愛情的動人

          昔日相廝守,作者曾告訴愛妻“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然而“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世事本難料,亂世更是難測。

          對孤身一人留在紛亂人間,兼要承受如此的喪夫之痛的愛妻,甚為憂心,眉頭難展。

          其割心之悲痛是無法簡單地用語言來描繪的。

            然而,作為一名民主主義戰(zhàn)士,心胸所懷豈只兒女私情

          “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

          ”這是大愛。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 感懷于生逢亂世,“卒不忍獨善其身”。

          為所有的有情人終能相濡以沫,互相廝守,為了更多人的幸福生活,而投身革命,敢于獻身。

          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高尚人格,為革命捐軀,毫無異言,勇于奉獻私情,顧全大局。

          真不愧為一名革命戰(zhàn)士。

          “汝體吾此心”“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副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此可謂,為革命,為人民,為夢想而鞠躬盡瘁。

          對妻有如此厚望,則其對子女的期望不言而知。

          “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扶之,使之肖我。

          ”“汝腹中之物”“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

          ”為革命揮灑熱血,力盡被俘的可敬的作者,雖然此刻已為階下囚,面對死神,仍殷切期望子女們能承父志,投身革命,為天下人謀永福。

          同時,為后繼有人而甚感安慰。

          此種為理想為革命奮力追求,無悔的精神,可泣鬼神,可泣天地

          甚為后人立身處世的榜樣。

            源于“至愛汝”,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者忍受著悲傷,忍受著無限的不舍,與愛妻別離,與愛妻永別,獻身于為天下人謀永福的革命事業(yè)。

          其愛情之偉大,其革命情操之高尚,可歌可泣

            如此優(yōu)美的散文家書,情韻濃厚,內涵富澤,令人越讀越愛,越讀越是涕然淚下

          《與妻書》全文。

          林覺民《與妻書意映卿卿如晤今以此汝永別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

          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來,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

          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

          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

          汝體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汝其勿悲

               汝憶否

          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

          汝初聞言而怒,后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

          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

          嗟夫

          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回憶后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后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

          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并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

          何情不訴

          及今思之,空余淚痕。

          又回憶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復歸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遠行,必以告妾,妾愿隨君行。

          吾亦既許汝矣。

          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

          嗟夫

          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

          抑汝能之乎

          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

          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

          今日吾與汝幸雙健。

          天下人之不當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者,不可數(shù)計,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吾今死無余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

          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

          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

          甚幸,甚幸

          吾家后日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

               吾今與汝無言矣。

          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

          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

          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

          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卒不忍獨善其身。

          嗟夫

          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以模擬得之。

          吾今不能見汝矣

          汝不能舍吾,其時時于夢中得我乎

          一慟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家中諸母皆通文,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當盡吾意為幸。

          知道林覺民的《與妻書》嗎

          高中語文課本上有來的,不知道現(xiàn)在還有沒有很親切很悲傷,深情洋溢女歌手齊豫有感于這篇文章,仿照林覺民妻子的口吻唱過一首歌,名字叫做《覺》(遙寄林覺民),很好聽

          歷史或現(xiàn)代名人對林覺民《與妻書》的評價是什么

          請采納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書,而是一位革命志士抱著必死的信念,在起義之前寫給愛妻的遺言,表達了烈士對革命的忠誠和對妻子的摯愛,闡明了個人幸福與全民幸福的關系以及個人一切的崇高革命精神,將兒女之情與革命豪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字里行間閃爍著革命志士犧牲一己, “為天下謀永?!钡墓廨x思想和高尚情操。

          本文的開端簡要地說明自己寫這封遺書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傾訴自己“至愛汝” 死”的心情,細述投身革命的道理。

          又“忍舍汝而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這一句是全文的綱。

          在這段里先簡單地闡述“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钡牡览怼?/p>

          然后下面用兩段文字,一段詳訴, “吾至愛汝”的衷情,一段說明“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道理。

          緊接著,用“汝憶否”、 “回憶”、 “又回憶”引出三件夫妻恩愛的追憶。

          三件事情都反映了烈士對妻子的眷戀之深,為妻子著想“無所不至”,用事實說明自己絕不是一個無情的人。

          “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一句,把“吾至愛汝”的傾訴過渡到“忍舍汝而死”的說理層面。

          先列舉種種“可以死”的情況,直指種種社會慘狀及其根源,說明在這種悲慘的社會里“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是自私的,也是不現(xiàn)實的,堅定了必須推翻清王朝統(tǒng)治的信念;接著講到了破鏡難以重圓的故事,說明“生離”較“死別”更為痛苦;再接著說“天下人”生死離別的慘狀,說明“鐘情如我輩者”不能忍心不救,從而得出要“就死而不顧汝”的道理。

          最后寫對妻子的叮囑,希望妻子將遺腹子撫育成人,完成自己的志愿。

          遺書的結尾再一次傾訴自己“至愛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腸。

          “吾今與汝與無言矣”,似乎要收住話頭了,但感情澎湃,欲止不能,很自然地又寫出自己死后的愿望:希望自己的靈魂永遠陪伴妻子,以此進一步表達“吾至愛汝”的衷情。

          本文作者為了表達“吾至愛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復雜的思想感情,在遺書中非常自然地綜合運用了抒情、記敘、議論三種表達方式。

          全文有很多地方直接抒情,表現(xiàn)了烈士在面臨為革命獻身之時,從內心洶涌而出的強烈的情感浪濤。

          為了抒情,作者很自然地記敘了一些往事。

          而最感人的,除了“吾至愛汝”的情外,還在于“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道理。

          烈士為全國同胞爭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犧牲個人一切的精神是崇高的。

          正因為烈士摯愛妻子,他忍心舍掉妻子英勇赴義的“理”就有巨大的說服力和感人力量。

          本文語言非常好,淺近暢曉。

          信中之話是烈士說給愛妻的肺腑之言,真切感人,扣人心弦。

          作者語言修養(yǎng)很高,說理時選擇了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和表達豐富感情的句式,使議論也涂上自己所憎所愛的感情色彩。

          例如,作者在談到清朝血腥兇殘的統(tǒng)治時,用“遍地腥云,滿街狼犬”采比喻,又如“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吾能之乎 ? 抑汝能之乎 ? ……”分析現(xiàn)狀黑暗,接連使用了排比、設問、反問等句式,酣暢淋漓,一氣呵成,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從而有助于思想觀點的表達。

          文字亦文亦白,通俗典雅,信中雖多處用了典故,如“太上忘情”、 “望夫化石”、 “破鏡重圓”等,都融人通俗的語言之中,增強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而又不覺艱深費解。

          速求林覺民《與妻書》的電子書下載~~~謝謝

          呃,電子書

          就是一片幾百字的小文章啊。

            與妻書(清 )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

          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

            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來,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

          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

          語云:仁者【,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汝其勿悲

            汝憶否

          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

          】汝初聞言而怒,后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崖亦無詞相答。

            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

          嗟夫

          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回憶后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后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

          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并肩攜手,底底切切,何事不語

          何情不訴

          及今思之,空余淚痕。

            又回憶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復歸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遠行,必以告妾,妾愿隨君行。

          】吾亦既許汝矣。

          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

            嗟夫

          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

          抑汝能之乎

            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

          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

          今日吾與汝幸雙健。

          天下人人不當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者,不可數(shù)計,鐘情如吾輩者,能忍之乎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不顧汝也。

          吾今死無余撼,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

          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

          或又是勇,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

          甚幸,甚幸

            吾家后日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

          吾今與汝無言矣。

          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

          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

          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

          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

          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卒不忍獨善其身。

            嗟夫

          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以模擬得之。

          吾今不能見汝矣

          汝不能舍吾,其時時于夢中得我乎

            一慟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家中諸母皆通文,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當盡吾意為幸。

          林覺民的《與妻書》原文是什么啊

          全文翻譯: 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抖風,又號天外生,福建閩侯(現(xiàn)在福州)人,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之一,就義時年僅25歲。

          〔意映卿卿〕意映,作者妻子的名字。

          卿卿,舊時夫妻之間的愛稱,多用于對女方的稱呼。

          〔竟書〕寫完。

          〔遍地腥云,滿街狼犬〕比喻清朝血腥兇殘的統(tǒng)治。

          〔彀〕同“夠”。

          〔司馬春衫〕“春衫”應為“青衫”,參見《琵琶行》。

          這里表達自己深切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情。

          〔太上之忘情〕古人有“太上忘情”之說,意思是修養(yǎng)最高的人,忘了喜怒哀樂之情。

          〔語云〕古語說。

          〔老吾老……以及人之幼〕見《孟子·梁惠王上》。

          意思是尊敬我家里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里的長輩;愛護我家里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里的兒女。

          第一個“老”字用作動詞,作“敬愛”講;第一個“幼”字也用作動詞,作“愛護”講。

          “及”是動詞。

          〔充〕擴充。

          〔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與其讓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不能禁〕經受不住。

          〔(汝)〕原文缺,據(jù)文意補。

          〔有身〕懷孕。

          〔寸管〕毛筆的代稱。

          〔第〕但。

          〔抑〕還是,表示選擇。

          〔骨化石〕古代傳說,有一女子,丈夫外出未歸,盼他回來,天天登山遠望,變成一塊石頭。

          后人稱它為望夫石。

          〔破鏡能重圓〕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后重新團聚。

          〔率性〕順著本性去做。

          這里有索性、干脆的意思。

          〔依新〕林覺民兒子的名字。

          〔肖〕像。

          〔相和(hè)〕相應和。

          〔心電感應有道〕這是近代的一些唯心主義者的說法。

          〔無侶〕失去伴侶。

          〔的的(dídí)〕實在,的確。

          〔愛汝至〕愛你到了極點。

          至,極。

          〔偶〕婚配。

          〔獨善其身〕致力于自己的道德操守。

          這里指只顧自己好。

          〔巾短〕這封信當時是寫在一條白布方巾上的,所以說“巾短”。

          〔模擬〕想象,揣摩。

          〔辛未〕應是辛亥,即1911年。

          〔念六〕二十六日。

          念,數(shù)詞,廿(二十)的大寫。

          在這封絕筆信中,作者思緒澎湃,委婉曲折地敘寫了自己對妻子的深情和對處于水深火熱中的祖國的深沉的愛,表現(xiàn)了一位民主革命戰(zhàn)士的崇高精神。

          文章緊緊圍繞“吾至愛汝”而又不能不“忍舍汝而死”這一矛盾復雜的感情,寫得纏綿悱惻而又豪情滿懷,是愛的頌歌,更是一首正氣之歌。

          與妻書\\\/林覺民 意映愛妻如見:我現(xiàn)在用這封信跟你永遠分別了

          我寫這封信時,還是人世間一個人;你看這封信時,我已經成為陰間一鬼了。

          我寫這封信,淚珠和筆墨一齊落下,不能夠寫完信就想放下筆,又怕你不體察我的心思,說我忍心拋棄你去死,說我不知道你不想讓我死,所以就強忍著悲痛給你說這些話。

          我非常愛你,也就是愛你的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

          我自從結識你以來,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結為夫婦;然而遍地血腥陰云,滿街兇狼惡犬,有幾家能稱心滿意呢

          江州司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淚濕青衫,我不能學習那種思想境界高的圣人而忘掉感情 啊。

          古語說:仁愛的人“尊敬自己的老人,從而推及尊敬別人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兒女,從而推及愛護別人的兒女”。

          我擴充我愛你的心情,幫助天下人愛他們所愛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顧你呀。

          你能體諒我這種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為自己思念的人,應該也樂意犧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了。

          你不要悲傷啊

          本資源來自我愛 你還記得不

          四五年前的一個晚上,我曾經對你說:“與其讓我先死,不如讓你先死。

          ”你剛聽這話就很生氣,后來經過我委婉的解釋,你雖然不說我的話是對的,但也無話可答。

          我的意思是說憑你的瘦弱身體,一定經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給你,我內心不忍,所以寧愿希望你先死,讓我來承擔悲痛吧。

          誰知道我終究比你先死呢

          我實在是不能忘記你啊

          回憶后街我們的家,進入大門,穿過走廊,經過前廳和后廳,又轉三四個彎,有一個小廳,小廳旁有一間房,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

          剛結婚三四個月,正趕上冬月十五日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篩下月影遮掩映襯;好我和你并肩攜手,低聲私語,什么事不說

          什么感情不傾訴呢

          到現(xiàn)在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只剩下淚痕。

          又回憶起六七年前,我背著家里人出走又回到家時,你小聲哭著告訴我:“希望今后要遠走,一定把這事告訴我,我愿隨著你遠行。

          ”我也已經答應你了。

          十幾天前回家,就想順便把這次遠行的事告訴你,等到跟你面對時,又不開口,況且因你懷孕了,更怕你不能承受悲傷,所以只天天要酒求得一醉。

          當時我內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筆墨來形容的。

          我確實愿意和你相依為命直到老死,但根據(jù)現(xiàn)在的局勢來看,天災可以使人死亡,盜賊可以使人死亡,列強瓜分中國的時候可以使人死亡,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我們這輩人生在今天的中國,國家內無時無地不可以使人死亡。

          到那時讓我眼睜睜看你死,或者讓你眼睜睜看我死,我能夠這樣做呢

          還是你能這樣做呢

          即使能不死,但是夫妻離別分散不能相見,白白地使我們兩地雙眼望穿,尸骨化為石頭,試問自古以來什么時候曾見過破鏡能重圓的

          那么這種離散比死要痛苦啊,這將怎么辦呢

          今天我和你幸好雙雙健在,天下的不應當死卻死了和不愿意分離卻分離了的人,不能用數(shù)字來計算,像我們這樣愛情專一的人,能忍受這種事情嗎

          這是我敢于索性去死而不顧你的緣故啊

          我現(xiàn)在死去沒有什么遺憾,國家大事成功與不成功自有同志們在繼續(xù)奮斗。

          依新已經五歲了,轉眼之間就要長大成人了,希望你好好地撫養(yǎng)他,使他像我。

          你腹中的胎兒,我猜她是個女孩,是女孩一定像你,我心里非常欣慰。

          或許又是個男孩,你就也教育他以父親的志向作為志向,那么我死后還有兩個意洞在呀。

          太高興啦,太高興啦

          我們家以后的生活該會很貧困,但貧困沒有什么痛苦,清清靜靜過日子罷了。

          本資源來自我愛語文: 我現(xiàn)在跟你再沒有什么話說了。

          我在九泉之下遠遠地聽到你的哭聲,應當也用哭聲相應和。

          我平時不相信有鬼,現(xiàn)在卻又希望它真有。

          現(xiàn)在又有人說心電感應有道,我也希望這話是真的。

          那么我死了,我的靈魂還能依依不舍地伴著你,你不必因為失去伴侶而悲傷了。

          本資源來自我愛語文: 我平素不曾把我的志向告訴你,這是我的不對的地方;可是告訴你,又怕你天天為我擔憂。

          我為國犧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辭,可是讓你擔憂,的確不是我能忍受的。

          我愛你到了極點,所以替你打算的事情只怕不周全。

          你有幸嫁給了我,可又為什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國

          我有幸娶到你,可又為什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國

          我終究不忍心只完善自己。

          方巾短小情義深長,沒有寫完的心里話,還有成千上萬,你可以憑方巾領會沒寫完的話。

          我現(xiàn)在不能見到你了,你又不能忘掉我,大概你會在夢中夢到我吧

          寫到這里太悲痛了

          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夜四更,意洞親筆寫。

          本資源來自我愛語文 家中各位伯母、叔母都通曉文字,有不理解的地方,希望請她們指教。

          應當完全理解我的心意是好。

          請推薦與林覺民相關的文獻資料、書籍等。

          尤其是他與妻子的婚后生活有關的歷史資料。

          謝謝。

          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抖飛,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1900年入福建高等學堂,開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

          1905年與陳意映結婚。

          1906年自費去日本留學,專攻日語。

          翌年補為官費生,入慶應大學文科,攻讀哲學,兼習英、德文。

          此間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并加入同盟會。

          1911年春,得知黃興、趙聲等在香港建立統(tǒng)籌部,籌劃廣州起義,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

          4月27日,與陳更新等率福建志士進入廣州。

          下午5時30分,隨黃興勇猛攻入總督衙門,縱火焚燒督署。

          沖出督署后,轉攻督練所,途中與清巡防營大隊人馬相遇,展開激烈巷戰(zhàn),受傷力盡被俘。

          清兩廣總督張鳴歧、水師提督李準親自在提督衙門內審訊,他毫無懼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談,綜論世界大勢和各國時事,宣傳革命道理。

          又在堂上發(fā)表演說,談到時局險惡的地方,捶胸頓足,憤激之情,不可扼抑。

          最后奉勸清吏洗心革面,獻身為國,革除暴政,建立共和。

          被關押幾天,滴水米粒不進,泰然自若地邁進刑場,從容就義,年僅24歲。

          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十多年前,在高中課堂上學習林覺民《與妻書》時,雖然自己尚是不諳世事風情、懵懂初開的少年,不能完全讀懂其中的繾綣與決絕、矛盾與苦痛,但那種感動卻是源自心底,有著撕心裂肺般的痛楚、悲愴。

          十多年來,這篇文章一直深深銘記在我的心頭,和韓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一起被我視為最至情至性、令人柔腸百折的“悲”文,每有觸及,便不勝感慨,悲從心起,為作者悲,為他心愛的妻子悲,為他們忠貞愛情所遭遇的不幸與無奈悲。

          今年4 月27日是廣州起義九十年紀念日,在這個日子,我不禁又想起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想起林覺民和他的《與妻書》。

          盡管林覺民和妻子陳意映是奉父命結婚,先結婚后戀愛,但兩人感情非常深厚,《與妻書》便是最好的證明。

          林覺民在廣州英勇就義后,消息傳到家中,陳意映悲痛欲絕,曾萌生自殺念頭,欲跟隨林覺民而去。

          后經林覺民雙親跪下求她念在孩子尚年幼,需要母親照料,她才放棄自殺念頭。

          但過了一年多,終因思念林覺民過度,終日郁郁寡歡而病死,在他們令人斷腸的故事中又添了一份辛酸。

          《與妻書》是林覺民在1911年廣州起義的前三天4 月24日晚寫給陳意映的。

          當時,他從廣州來到香港,迎接從日本歸來參加起義的同志,住在臨江邊的一幢小樓上。

          夜闌人靜時,想到即將到來的殘酷而轟轟烈烈、生死難卜的起義以及自己的龍鐘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緒翻涌,不能自已,徹夜疾書,分別寫下了給父親和妻子的訣別書,天亮后交給一位朋友,說:“我死,幸為轉達。

          ”寫《與妻書》時,林覺民滿懷悲壯,已下定慷慨赴死的決心,義無返顧,在信的第一句,他就毅然決然地告訴妻子“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

          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

          ”寫信時,他“淚珠與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心中滋味無以言表。

          為“助天下人愛其所愛”、“為天下人謀永?!?,他置生死于度外,拋卻與愛妻的兒女情長而“勇于就死”,大義凜然、無所畏懼地積極投身到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統(tǒng)治的武裝起義中。

          在那樣一個即將面對生死訣別的時刻,林覺民在寫給愛妻的訣別書中,不可能再說什么甜言蜜語,也不可能抒發(fā)什么豪言壯語,整封書信從頭至尾娓娓傾訴的就是他“以天下人為念”、不惜拋卻兒女情長、置生死于度外、舍身參加革命的堅決與執(zhí)著,以及他對愛妻的留戀與不舍。

          眼看就要踏上兇險之路,和自己的親人永別,再堅強的人也難免心碎腸折。

          林覺民也同樣是肉身凡胎,有著七情六欲、兒女情長,面對即將到來的生離死別、與愛妻嬌子的永別,任他鐵石心腸,也不可能不傷悲,不淚涌雙眼

          但他畢竟是胸懷大志、“以天下人為念”的革命者,面對生離死別雖然傷悲,卻悲而不戚、悲而不哀,沒有“小男小女”們那般悲悲切切、哭哭啼啼,而是滿懷悲壯、大義凜然,表現(xiàn)了一個革命者以天下為己任,追求正義與真理,舍身取義的高尚情操和寬廣胸懷,令人肅然起敬。

          《與妻書》惟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處都是濃得化不開的真情,纏綿悱惻而又充滿激情,充滿凜然正氣,為國捐軀的激情與對愛妻的深情兩相交融、相互輝映,叫人斷腸落淚,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奮。

          雖然已時隔九十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對愛妻的那份真情、那種“以天下人為念”、舍生取義的革命者的氣度風范,依然令人動容,而且將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與妻書 賞析

          賞析: 形式上是一封家書,實際上是一篇感情真摯,說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它反映了一個戰(zhàn)士高尚的,表達了革命者的生死觀和幸福觀,以抒情為主要表達方式,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那支顛抖著的筆,以及蕭然落下的淚珠,是多么的觸目驚心,直撥動讀者的心弦。

          想必使其妻心痛不已。

          其對愛妻的生死惜別,直抒胸臆,與下文“吾至愛汝”緊密相呼。

          “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姑遂忍悲為汝言之。

          ”其天下為公的大義,及體貼之情,細膩之心,可謂動人。

          “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

          ”“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望能在盟盟之中注視著愛人,祝福著愛人。

          如絲如縷的情思,平平凡凡,真真切切。

          陰間又如何,陽間又如何,只要你在我心中活著。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心脈是相通的,傳達著彼此的關懷和思念。

          如此真摯深切的愛,讓人讀了刻骨銘心。

          情感的洗禮,情感的陶冶,真切感受愛情的動人

          昔日相廝守,作者曾告訴愛妻“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然而“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世事本難料,亂世更是難測。

          對孤身一人留在紛亂人間,兼要承受如此的喪夫之痛的愛妻,甚為憂心,眉頭難展。

          其割心之悲痛是無法簡單地用語言來描繪的。

          然而,作為一名民主主義戰(zhàn)士,心胸所懷豈只兒女私情

          “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

          ”這是大愛。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 感懷于生逢亂世,“卒不忍獨善其身”。

          為所有的有情人終能相濡以沫,互相廝守,為了更多人的幸福生活,而投身革命,敢于獻身。

          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高尚人格,為革命捐軀,毫無異言,勇于奉獻私情,顧全大局。

          真不愧為一名革命戰(zhàn)士。

          “汝體吾此心”“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副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此可謂,為革命,為人民,為夢想而鞠躬盡瘁。

          對妻有如此厚望,則其對子女的期望不言而知。

          “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扶之,使之肖我。

          ”“汝腹中之物”“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

          ”為革命揮灑熱血,力盡被俘的可敬的作者,雖然此刻已為階下囚,面對死神,仍殷切期望子女們能承父志,投身革命,為天下人謀永福。

          同時,為后繼有人而甚感安慰。

          此種為理想為革命奮力追求,無悔的精神,可泣鬼神,可泣天地

          甚為后人的榜樣。

          源于“至愛汝”,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者忍受著悲傷,忍受著無限的不舍,與愛妻別離,與愛妻永別,獻身于為天下人謀永福的革命事業(yè)。

          其愛情之偉大,其革命情操之高尚,可歌可泣

          如此優(yōu)美的散文家書,情韻濃厚,內涵富澤,令人越讀越愛,越讀越是涕然淚下

          陳覺的與妻書的主要內容

          《與妻書》惟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處都是濃得化不開的真情,纏綿悱惻而又充滿激情,充滿凜然正氣,為國捐軀的激情與對愛妻的深情兩相交融、相互輝映,叫人斷腸落淚,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奮。

          雖然已時隔一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對愛妻的那份真情、那種“以天下人為念”、舍生取義的革命者的氣度風范,依然令人動容,而且將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與妻書》形式上是一封家書,實際上是一篇感情真摯,說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它反映了一個民主主義革命戰(zhàn)士高尚的內心世界,表達了革命者的生死觀和幸福觀,以抒情為主要表達方式,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原文】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

          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

          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書竟,而欲擱筆。

          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

          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來,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

          司馬青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

          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

          汝體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汝其勿悲。

          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

          ”汝初聞言而怒,后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辭相答。

          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

          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不能忘汝也

          回憶后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后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

          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并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

          及今思之,空余淚痕

          又回憶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復歸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遠行,必以告妾,妾愿隨君行。

          ”吾亦既許汝矣。

          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

          嗟夫

          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

          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

          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

          抑汝能之乎

          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則較死為苦也。

          將奈之何

          今日吾與汝幸雙?。惶煜氯巳瞬划斔蓝?,與不愿離而離者,不可數(shù)計;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吾今死無余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

          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后日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

          吾今與汝無言矣

          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

          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吾生平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

          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

          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

          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

          嗟夫

          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摹擬得之。

          吾今不能見汝矣

          汝不能舍吾,其時時于夢中尋我乎

          一慟

          辛亥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家中諸母皆通文,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

          當盡吾意為幸

          【譯文】意映愛妻如見:我現(xiàn)在用這封信跟你永別了

          我寫這封信的時候,還是世上的一個人,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成為陰間的一個鬼。

          我寫這封信時,淚珠和筆墨一起灑落下來,不忍寫完而想擱筆,又擔心你不能體察我的衷情,以為我忍心拋棄你而去死,以為我不了解你是多么希望我活下去,所以就強忍著悲痛給你寫下去。

            我極其愛你,就是這愛你的念頭,使我勇敢地走向死亡啊。

          我自從遇到你以來,常常希望普天下的“有情人”都能夠結成恩愛夫妻;然而遍地是腥血、滿街是狼犬,有幾家能夠稱心快意地過日子呢

          人民的災難使我和白居易那樣淚濕青衫,我不能學古代圣人那樣忘情。

          古語說:有仁愛心腸的人“尊敬我家里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里的長輩;愛護我家里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里的兒女”。

          我擴充一片愛你的心,去幫助天下人也能愛自己所愛的人,所以我果敢決定在你死以前先死,只好忍心丟下你而不顧了。

          你要體諒我的一片苦心,在哭泣之余,也從全國人民的幸福著想,一定會樂于犧牲我和你個人的幸福,去為全國同胞謀求永久的幸福。

          你不要悲傷啊

          你記得嗎

          四五年前某個晚上,我曾經告訴你說:“與其使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你開始聽了發(fā)怒,后來經過我委婉的解釋,你雖然不認為我的話是對的,但也無言回答我。

          我的意思原是說憑你的纖弱,一定經受不住失掉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給你,我是不忍心的,所以寧愿讓你先死,我來擔當一切苦難與悲痛。

          哪里料到我終于死在你之前呢

          我確確實實不能忘記你啊

          回憶后街上的家宅,進門,穿過長廊,經過前廳、后廳,再拐三四個彎,有個小廳,廳旁有個房間,就是我們夫妻住的地方。

          新婚后的三、四個月,恰巧是冬天,一個望日前后,窗外月光透過稀疏的梅枝,照射下來,就好像從篩于的孔眼里漏出一樣,月色和梅影迷朦相映;我跟你肩并肩,手拉手,輕聲細語,何事不談

          何情不訴

          現(xiàn)在想起來,只留下滿面淚痕。

          又回想起六、七年前,我離家歸來,你哭著對我說:“希望你今后如有遠行,一定事先告訴我,我愿意跟隨你一起去。

          ”我也答應了你。

          前十幾天我回到家中,就想乘便把這次行動的事告訴你,等到跟你相對時,又忍張口,而且因為你已經懷孕,更加擔心你經受不住悲痛,所以只有天天喝酒以求醉。

          時我內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筆墨來形容的。

          我確實是希望跟你共同生活到老,但拿今天的形勢看來,天災能夠造成死亡,盜賊能夠造成死亡,國家被列強瓜分那天起能夠造成死亡,貪官污吏虐待平民百姓能夠造成死亡,我們這代人身處今天的中國,國內每個地方,每時每刻,都可能造成死亡,到那個時候使我眼睜睜看你死,或者讓你眼睜睜看我死,我能這樣做么

          還是你能這樣做么

          即使能夠不死,而我們夫妻離散不能相會,白白地使兩人望眼欲穿,化骨為石,試問,自古以來有幾對夫妻離散而又重新團聚

          生離是比死別更為痛苦的,該怎么辦呢

          今天我跟你有幸健在。

          全國人民中不當死而死、不愿分離而被迫分離的,多得不能用數(shù)字來計算。

          像我們這樣感情濃摯的人,能忍看這種慘狀嗎

          這就是我斷然干脆地為革命而死、舍你不顧的原因。

          我現(xiàn)在為革命死毫無遺恨,國家大事成與不成自有同志們在。

          依新現(xiàn)已五歲,轉眼就要成人,你可要好好撫育他,使他像我一樣也以天下國家為念。

          你腹中懷著的孩子,我猜是個女孩,女孩一定像你,(如果那樣)我的內心感到非常寬慰。

          或許又是個男孩,那么也要教育他,以父親的志向為志向,那么,我死了以后還有兩個林覺民呢。

          幸運極了,幸運極了

          我家以后的生活肯定非常貧困;貧困不要緊,清靜些過日子罷了。

          我要跟你說的話就這些。

          我在陰間遠遠地聽到你的哭聲,一定以哭相應和。

          我平時不相信有鬼,而今又希望它真有。

          現(xiàn)在有人提出死人與活人之間有心電感應,我也希望他們說的是事實,那么我死后,我的靈魂還依偎在你身旁,你不必因為失去伴侶而悲痛。

          我平日從沒有把我的志向告訴你,是我不對的地方;然而告訴了你,又恐怕你天天為我擔憂。

          我對于犧牲,即使是死一百次我都不會推辭,可是讓你為此擔憂,確確實實不是我能忍心的。

          我愛你到了極點,所以為你考慮的只怕不周到。

          你有幸嫁了我,又怎么不幸而生在今天的中國

          我很幸運得到你,又怎么不幸而生在今天的中國

          我們總不能忍心只圖自己幸福。

          方巾短小而情意深長,沒有表達完的,還有萬萬千千,你能夠想象到的。

          我現(xiàn)在不能見到你了,你舍不得我,大約會常常在夢里見到我吧

          悲痛極了

          辛亥年三月二十六日夜間四更時候,意洞親手寫。

          家里的伯母叔母們都通曉文字,有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去請她們指教,應當把我的心意完全領會了就好。

          聲明 :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所有

          友情鏈接

          心理測試 圖片大全 壁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