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 三國演義 的基本常識
有赤壁之戰(zhàn),周瑜打黃蓋,使用苦肉計,是曹操放松了警惕性,然后又假借投降名義接近曹操船只,然后再將早已放了易燃物品的船只點著,因曹操軍大多不會游泳,所以用鏈子連著,就這樣一船接著一船的燒,使曹操喪失幾萬大軍,這就是所謂的“一戰(zhàn)定三分“的最重要的戰(zhàn)爭。
再將往后一點的:一次司馬懿領幾十萬大軍兵臨之諸葛亮城下,諸葛亮率領的幾員文官都讓諸葛亮逃跑,可諸葛亮說誰再說逃跑軍法處置(當時那是死罪),所以文官都不說了,后諸葛亮上城樓,彈起琴來,司馬懿以為城中必有伏兵,就領幾十萬大軍撤退,諸葛亮實現命令的幾員大將假裝乘勝追擊,將司馬懿大軍趕出幾十里。
還有就是著名的關羽手提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
更有趙云,一人闖進十幾萬的大軍里,背著劉備的兒子,也就是劉禪,一手拿龍膽槍,一手拿青釭劍,下騎“的盧”馬左右開工,殺了曹軍幾千兵,一百多名武將,兩百多名副將,三天三夜沒合眼,連在小坡上看的曹操都為之驚嘆:“劉備居然有如此猛將。
愛將
愛將啊
”并下令生擒,就這樣趙云乘曹軍不敢太厲害打時,乘的盧馬沖破重圍,然后背著劉備的兒子逃回蜀國,連魯莽的張飛見了也夸趙云說:“趙云,好樣的
”后張飛打后陣,大吼一聲,嚇走曹軍幾十萬大軍。
后有劉備娶孫尚香,諸葛亮用三錦囊,不中周瑜惡計,劉備順利娶回孫尚香。
還有......(很多很多,不過重要得多寫出來了) ?。樞蛭磁帕校?/p>
老師要我們寫一篇讀后感 什么書的話是隨便選的 選材能不能是一篇一篇小故事的那種書
伊索寓言通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簡意賅,平易近人。
不但讀者眾多,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
作家,詩人、哲學家、平常百姓都從得到過啟發(fā)和樂趣。
許多故事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龜兔賽跑,牧童惡作劇,狼來了,狐貍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
到幾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的范本。
亦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經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是中的一塊瑰寶,數千年以來以其獨特的智慧和藝術魅力令人愛不釋手,歷傳不衰。
的確,正是這樣,我才在眾多名著中選擇了這一本。
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有深刻的含義――是的,這也正是寓言的特點,寓言――這種文學體裁也隨著伊索的筆觸達到了頂峰。
大多故事中體現了生活經驗和非凡智慧。
有的故事教導人們考慮問題要全面――;有的則說明了不可違背自然,勉強做事――;還有的高速我們不可犯經驗主義錯誤――等等。
在所有故事中,我認為最有說服力的要數了。
故事講的是一只美麗的鶇鳥每年秋天都要去吃那桃金娘樹上的果實。
有一年,桃金娘樹上的果實還沒有成熟,東鳥便每天跑到桃金娘樹上唱歌:“美好的生活呀就要來臨了,我的心里是多么歡唱,望著那兒的花兒在開放,我對它是多么向往。
”就這樣鶇鳥每天都去,每天都唱。
一個獵人發(fā)現了,便守候在那。
等果實結出,鶇鳥每天都來吃一整天。
終于被獵人用粘棍粘住了。
它又唱:“桃金娘的果實是如此甜美啊,把我害苦的卻是你,因為我太貪戀你那無比的香甜,因而送掉了我自己的性命……”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說,不要過于貪戀某種事物,這樣會葬送掉性命的。
要目光遠大,不能象鶇鳥一樣目光短淺,桃金娘的果實固然好吃,可吃到連危險接近也不知道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死離你不遠了。
這就跟我們一樣,一個學生如果過于貪戀游戲,每天背著老師家長去網吧,一玩就是一整天,這樣下去一定會損失慘重:一會浪費金錢,家長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全都被你用在打游戲上――值嗎
二會用眼過渡,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太重要了
如果你不保護好眼睛,以后戴著個1000多度的眼睛――累嗎
三也是最重要的,沉迷于游戲中,你會不知不覺葬送掉吸收知識的大好時光――好嗎
玩游戲要適可而止,它是放松,是消遣,但如果你把它當成一項工作,一項任務或是一個專業(yè)來進行的話,我相信那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學生,學習最重要,如果你能拋開一切心思雜念――專心學習,那么考出好成績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最后我要說幾句:我這一大堆感想并非本人能說會道,的的確確是本人理解能力強
所有的道理都藏在文章中,不過這也僅僅是一則寓言所給與我的――更多的我也不多說了這些感想是偶爾翻看引起的。
是的,大可看得。
它至少給予我們三種安慰。
第一,這是一本古代的書,讀了可以增進我們對于現代文明的驕傲。
第二,它是一本小孩子讀物,看了愈覺得我們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見解。
第三呢,這部書差不多都是講禽獸的,從禽獸變到人,你看這中間需要多少進化歷程
我們看到這許多蝙蝠、狐貍等的舉動言論,大有發(fā)跡后訪窮朋友、衣錦還故鄉(xiāng)的感覺。
但是窮朋友要我們幫助,小孩子該我們教導,所以我們看了,也覺得有好多淺薄的見解,非加以糾正不可。
例如蝙蝠的故事:蝙蝠碰見鳥就充作鳥,碰見獸就充作獸。
人比蝙蝠就聰明多了。
他會把蝙蝠的方法反過來施用:在鳥類里偏要充獸,表示腳踏實地;在獸類里偏要充鳥,表示高超出世。
向武人賣弄風雅,向文人裝作英雄;在上流社會里他是又窮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中間,他又是的文化份子:這當然不是蝙蝠,這只是——人。
螞蟻和促織的故事:一到冬天,螞蟻把在冬天的米粒出曬;促織餓得半死,向螞蟻借糧,螞蟻說:“在夏天唱歌作樂的是你,到現在挨餓,活該
”這故事應該還有下文。
據柏拉圖(phaedrus)說,促織進化,變成詩人。
照此推論,坐看著詩人窮餓、不肯借錢的人,前身無疑是螞蟻了。
促織餓死了,本身就做螞蟻的糧食;同樣,生前養(yǎng)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寫回憶懷念文字的親戚和朋友,寫研究論文的批評家和學者。
狗和他自己影子的故事:狗銜肉過橋,看見水里的影子,以為是另一只狗也銜著肉;因而放棄了嘴里的肉,跟影子打架,要搶影子銜的肉,結果把嘴里的肉都丟了。
這篇寓言的本意是戒貪得,但是我們現在可以應用到旁的方面。
據說每個人需要一面鏡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東西。
不過,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鏡子,不自知的東西,照了鏡子也沒有用--譬如這只銜肉的狗,照鏡以后,反害他大叫大鬧,空把自己的影子,當作攻擊狂吠的對象。
可見有些東西最好不要對鏡自照。
天文家的故事:天文家仰面看星象,失足掉在井里,大叫“救命”;他的鄰居聽見了,嘆氣說:“誰叫他只望著高處,不管地下呢
”只向高處看,不顧腳下的結果,有時是下井,有時是下野或下臺。
不過,下去以后,決不說是不小心掉下去的,只說有意去做下屬的調查和工作。
譬如這位天文家就有很好的藉口:坐井觀天。
真的,我們就是下去以后,眼睛還是向上看的。
烏鴉的故事:上帝要撿最美麗的鳥作禽類的王,烏鴉把孔雀的長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上,到上帝前面去應選,果然為上帝挑中,其它鳥類大怒,把它插上的毛羽都扯下來,依然現出烏鴉的本相。
這就是說:披著長頭發(fā)的,未必就真是藝術家;反過來說,禿頂無發(fā)的人,當然未必是學者或思想家,寸草也不生的頭腦,你想還會產生什麼旁的東西
這個寓言也不就此結束,這只烏鴉借來的羽毛全給人家拔去,現了原形,老羞成怒,提議索性大家把自己天生的毛羽也拔個干凈,到那時候,大家光著身子,看真正的孔雀、天鵝等跟烏鴉有何分別。
這個遮羞的方法至少人類是常用的。
牛跟蛙的故事:母蛙鼓足了氣,問小蛙道:“牛有我這樣大么
”小蛙答說:“請你不要漲了,當心肚子爆裂
”這母蛙真是笨坯
她不該跟牛比偉大的,她應該跟牛比嬌小。
所以我們每一種缺陷都有補償,吝嗇說是經濟,愚蠢說是誠實,卑鄙說是靈活,無才便說是德。
因此世界上沒有自認為一無可愛的女人,沒有自認為百不如人的男子。
這樣,彼此各得其所,當然不會相安無事。
老婆子和母雞的故事:老婆子養(yǎng)只母雞,每天下一個蛋。
老婆子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下兩個蛋,加倍喂她。
從此雞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貪。
伊索錯了
他該說,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的故事:狐貍看見藤上一顆顆已熟的葡萄,用盡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棄,安慰自己說:“這葡萄也許還是酸的,不吃也罷
”就是吃到了,他還要說:“這葡萄果然是酸的。
”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滿足的狐貍,這句話他對自己說,因為現實終“不夠理想”。
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滿意的狐貍,這句話他對旁人說,因為訴苦經可以免得旁人來分甜頭。
驢子跟狼的故事:驢子見狼,假裝腿上受傷,對狼說:“腳上有刺,請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時舌頭被刺。
”狼信以為真,專心尋刺,被驢子踢傷逃去,因此嘆氣說:“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醫(yī)生呢
”這當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醫(yī)生也是屠夫的一種。
這幾個例可以證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現代兒童讀物的。
在《愛彌兒》(emile)卷二里反對小孩子讀寓言,認為有壞心術,舉狐貍騙烏鴉嘴里的肉一則為例,說小孩子看了,不會跟被騙的烏鴉同情,反會羨慕善騙的狐貍。
要是真這樣,不就證明小孩子的居心本來欠好嗎
小孩子該不該讀寓言,全看我們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個世界、什么一個社會,給小孩子長大了來過活。
盧梭認為寓言會把純樸的小孩子教得復雜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
我認為寓言要不得,因為它把純樸的小孩子教得愈簡單了,愈幼稚了,以為人事里是非的分別、善惡的果報,也象在禽獸中間一樣的公平清楚,長大了就處處碰壁上當。
緣故是,盧梭是原始主義者(primitivist),主張復古,而我呢,是相信進步的人--雖然并不象寓言里所說的蒼蠅,坐在車輪的軸心上,嗡嗡地叫到:“車子的前進,都是我的力量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東西。
寓言是一座獨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見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fā)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
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內涵,美在語句。
大概大家都聽說過《狐貍和山羊的故事》吧
它講述的是掉在井里的狐貍哄騙山羊下井,然后踩著山羊背跳出了井底,卻又扔下山羊自顧自走了的故事。
它告訴人們:做好事也要看對象,以免上當受騙。
也許大家看了都會說:現在哪去找這么傻的“山羊”呀
但是,我在現實生活中,還確實碰見了一回這么傻的“山羊”。
那次我去旅游,
讀書筆記開頭和結尾怎么寫
《匆匆》讀后感 翻開語文書,《匆匆》一文展現在我眼前。
帶著頭腦中的幾個問號,我便讀了朱自清寫的《匆匆》。
“燕子走了,有再來的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有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是讓聰明的人偷走了,時間被他們抓去了。
可是,為什么我們的自己卻抓不到時間呢
生活中,有些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
因為他們曾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沒有帶什么,又平庸地生活者,虛行此生,想碌碌無為的又回去,所以他們的日子短暫易逝,時間都被別人“偷”走了。
這樣活著,已沒有任何價值了。
因此這些人生不如死,只剩下肉體的存在,他們的靈魂已經死了。
而生活中,又有些人死了,但他還活著。
因為他們也是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但他們一生不平凡。
他們把從別人身上“偷”來的時間,用在自己身上,來干些對人們有益的事情,同時,他們還保住了自己的時間,防止被別人“偷”走,這正像魯迅所說的:“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學習上的。
”所以,他們一生給人們做了很多貢獻,他們的肉體雖然不存在了,但他們的靈魂仍然活在人們心中。
朱自清二十多歲時說,他在生活了八千多日子里,每一天,日子都是從他洗手、吃飯、沉默、睡覺中過去;他的日子,除匆匆外,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朱自清實現到著名文學家,他都說自己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何況,我們小學生,是不是浪費的更多呢
是不是更應該珍惜時間呢
〈〈〈〈〈〈〈〈〈〈〈〈〈〈〈〈〈〈〈〈〈〈〈〈〈〈〈〈〈〈〈 《童年》讀后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馬克西姆·高爾基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中.在殘暴的沙皇統(tǒng)治時期,高爾基吃盡了苦頭:幼年喪父,卻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高爾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親人親切無比的疼愛,伙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使歡樂的音符時時灑落在我的身邊.在竹林里嬉戲,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聞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開始的. 拎著個大籃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后撿麥子,大籃子卻總是撞到我的腳后跟.兩條小辮兒上下歡快地跳動著,白蝴蝶在身邊快樂地翩翩飛舞.湛藍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微風挑逗著衣襟,籃中的麥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時光也就是在歡欣愉悅的勞動中度過的. 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瑯瑯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里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丑事.這里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
怎樣寫讀書筆記
仔細看、認真寫
求一篇讀書筆記
讀后感在連接上 我向誰去訴說我的悲傷①
…… 暮色昏暗。
大片的濕雪繞著剛點亮的街燈懶洋洋地飄飛,落在房頂、馬背、肩膀、帽子上,積成又軟又薄的一層。
車夫姚納·波達波夫周身雪白,象是一個幽靈。
他在趕車座位上坐著,一動也不動,身子往前傴著,傴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傴到的最大限度。
即使有一個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會覺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
……他那匹小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動都不動。
它那呆呆不動的姿態(tài)、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象那種花一個戈比就能買到的馬形蜜糖餅干。
它多半在想心思。
不論是誰,只要被人從犁頭上硬拉開,從熟悉的灰色景致里硬拉開,硬給丟到這兒來,丟到這個充滿古怪的亮光、不停的喧囂、熙攘的行人的旋渦當中來,那他就不會不想心事。
……姚納和他的瘦馬已經有很久停在那個地方沒動了。
他們還在午飯以前就從大車店里出來,至今還沒拉到一趟生意。
可是現在傍晚的暗影已經籠罩全城。
街燈的黯淡的光已經變得明亮生動,街上也變得熱鬧起來了。
“趕車的,到維堡區(qū)。
去
”姚納聽見了喊聲。
“趕車的
” 姚納猛的哆嗦一下,從粘著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見一個軍人,穿一件帶風帽的軍大衣。
“到維堡區(qū)去
”軍人又喊了一遍。
“你睡著了還是怎么的
到維堡區(qū)去
” 為了表示同意,姚納就抖動一下韁繩,于是從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來。
……那個軍人坐上了雪橇。
車夫吧噠著嘴唇叫馬往前走,然后象天鵝似的伸長了脖子,微微欠起身子,與其說是由于必要,不如說是出于習慣地揮動一下鞭子。
那匹瘦馬也伸長脖子,彎起它那象棍子一樣的腿,遲疑地離開原地走動起來了。
……“你往哪兒闖,鬼東西
”姚納立刻聽見那一團團川流不息的黑影當中發(fā)出了喊叫聲。
“鬼把你支使到哪兒去啊
靠右走
” “你連趕車都不會
靠右走
”軍人生氣地說。
一個趕轎式馬車的車夫破口大罵。
一個行人惡狠狠地瞪他一眼,抖掉自己衣袖上的雪,行人剛剛穿過馬路,肩膀撞在那匹瘦馬的臉上。
姚納在趕車座位上局促不安,象是坐在針尖上似的,往兩旁撐開胳膊肘,不住轉動眼珠,就跟有鬼附了體一樣,仿佛他不明白自己是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為什么在那兒似的。
“這些家伙真是混蛋
”那個軍人打趣地說。
“他們簡直是故意來撞你,或者故意要撲到馬蹄底下去。
他們這是互相串通好的。
” 姚納回過頭去瞧著乘客,努動他的嘴唇。
……他分明想要說話,然而從他的喉嚨里卻沒有吐出一個字來,只發(fā)出咝咝的聲音。
“什么
”軍人問。
姚納撇著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勁,這才沙啞地說出口:“老爺,那個,我的兒子……這個星期死了。
” “哦
……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 姚納掉轉整個身子朝著乘客說: “誰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熱病吧。
……他在醫(yī)院里躺了三 天就死了。
……這是上帝的旨意喲。
” “你拐彎啊,魔鬼
”黑地里發(fā)出了喊叫聲。
“你瞎了眼還是怎么的,老狗
用眼睛瞧著
” “趕你的車吧,趕你的車吧,……”乘客說。
“照這樣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
快點走
” 車夫就又伸長脖子,微微欠起身子,用一種穩(wěn)重的優(yōu)雅姿勢揮動他的鞭子。
后來他有好幾次回過頭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閉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聽了。
他把乘客拉到維堡區(qū)以后,就把雪橇趕到一家飯館旁邊停下來,坐在趕車座位上傴下腰,又不動了。
……濕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馬涂得滿身是白。
一個鐘頭過去,又一個鐘頭過去了。
……人行道上有三個年輕人路過,把套靴踩得很響,互相詬罵,其中兩個人又高又瘦,第三個卻矮而駝背。
“趕車的,到警察橋去
”那個駝子用破鑼般的聲音說。
“一共三個人。
……二十戈比
” 姚納抖動韁繩,吧噠嘴唇。
二十戈比的價錢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顧不上講價了。
……一個盧布也罷,五戈比也罷,如今在他都是一樣,只要有乘客就行。
……那幾個青年人就互相推搡著,嘴里罵聲不絕,走到雪橇跟前,三個人一齊搶到座位上去。
這就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該哪兩個坐著,哪一 個站著呢
經過長久的吵罵、變卦、責難以后,他們總算做出了決定:應該讓駝子站著,因為他最矮。
“好,走吧
”駝子站在那兒,用破鑼般的嗓音說,對著姚納的后腦殼噴氣。
“快點跑
嘿,老兄,瞧瞧你的這頂帽子
全彼得堡也找不出比這更糟的了。
……”“嘻嘻,……嘻嘻,……”姚納笑著說。
“湊合著戴吧。
……” “喂,你少廢話,趕車
莫非你要照這樣走一路
是嗎
要給你一個脖兒拐嗎
……” “我的腦袋痛得要炸開了,……”一個高個子說。
“昨天在杜克瑪索夫家里,我跟瓦斯卡一塊兒喝了四瓶白蘭地。
” “我不明白,你何必胡說呢
”另一個高個子憤憤地說。
“他胡說八道,就跟畜生似的。
” “要是我說了假話,就叫上帝懲罰我
我說的是實情。
……” “要說這是實情,那末,虱子能咳嗽也是實情了。
” “嘻嘻
”姚納笑道。
“這些老爺真快活
” “呸,見你的鬼
……”駝子憤慨地說。
“你到底趕不趕車,老不死的
難道就這樣趕車
你抽它一鞭子
唷,魔鬼
唷
使勁抽它
” 姚納感到他背后駝子的扭動的身子和顫動的聲音。
他聽見那些罵他的話,看到這幾個人,孤單的感覺就逐漸從他的胸中消散了。
駝子罵個不停,謅出一長串稀奇古怪的罵人話,直罵得透不過氣來,連連咳嗽。
那兩個高個子講起一個叫娜杰日達·彼得羅芙娜的女人。
姚納不住地回過頭去看他們。
正好他們的談話短暫地停頓一下,他就再次回過頭去,嘟嘟噥噥說:“我的……那個……我的兒子這個星期死了
” “大家都要死的,……”駝子咳了一陣,擦擦嘴唇,嘆口氣說。
“得了,你趕車吧,你趕車吧
諸位先生,照這樣的走法我再也受不住了
他什么時候才會把我們拉到呢
” “那你就稍微鼓勵他一下,……給他一個脖兒拐
” “老不死的,你聽見沒有
真的,我要揍你的脖子了
……跟你們這班人講客氣,那還不如索性走路的好
……你聽見沒有,老龍②
莫非你根本就不把我們的話放在心上
” 姚納與其說是感到,不如說是聽到他的后腦勺上啪的一 響。
“嘻嘻,……”他笑道。
“這些快活的老爺,……愿上帝保佑你們
” “趕車的,你有老婆嗎
”高個子問。
“我
嘻嘻,……這些快活的老爺
我的老婆現在成了爛泥地羅。
……哈哈哈
……在墳墓里
……現在我的兒子也死了,可我還活著。
……這真是怪事,死神認錯門了。
……它原本應該來找我,卻去找了我的兒子。
……”姚納回轉身,想講一講他兒子是怎樣死的,可是這時候駝子輕松地呼出一口氣,聲明說,謝天謝地,他們終于到了。
姚納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著那幾個游蕩的人的背影,后來他們走進一個黑暗的大門口,不見了。
他又孤身一人,寂靜又向他侵襲過來。
……他的苦惱剛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現,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
姚納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兩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這成千上萬的人當中有沒有一個人愿意聽他傾訴衷曲呢
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誰都沒有注意到他,更沒有注意到他的苦惱。
……那種苦惱是廣大無垠的。
如果姚納的胸膛裂開,那種苦惱滾滾地涌出來,那它仿佛就會淹沒全世界,可是話雖如此,它卻是人們看不見的。
這種苦惱竟包藏在這么一個渺小的軀殼里,就連白天打著火把也看不見。
……姚納瞧見一個掃院子的仆人拿著一個小蒲包,就決定跟他攀談一下。
“老哥,現在幾點鐘了
”他問。
“九點多鐘。
……你停在這兒干什么
把你的雪橇趕開
” 姚納把雪橇趕到幾步以外去,傴下腰,聽憑苦惱來折磨他。
……他覺得向別人訴說也沒有用了。
……可是五分鐘還沒過完,他就挺直身子,搖著頭,仿佛感到一陣劇烈的疼痛似的;他拉了拉韁繩。
……他受不住了。
“回大車店去,”他想。
“回大車店去
” 那匹瘦馬仿佛領會了他的想法,就小跑起來。
大約過了一個半鐘頭,姚納已經在一個骯臟的大火爐旁邊坐著了。
爐臺上,地板上,長凳上,人們鼾聲四起。
空氣又臭又悶。
姚納瞧著那些睡熟的人,搔了搔自己的身子,后悔不該這么早就回來。
…… “連買燕麥③的錢都還沒掙到呢,”他想。
“這就是我會這么苦惱的緣故了。
一個人要是會料理自己的事,……讓自己吃得飽飽的,自己的馬也吃得飽飽的,那他就會永遠心平氣和。
……”墻角上有一個年輕的車夫站起來,帶著睡意嗽一嗽喉嚨,往水桶那邊走去。
“你是想喝水吧
”姚納問。
“是啊,想喝水
” “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
……我呢,老弟,我的兒子死了。
……你聽說了嗎
這個星期在醫(yī)院里死掉的。
……竟有這樣的事
” 姚納看一下他的話產生了什么影響,可是一點影響也沒看見。
那個青年人已經蓋好被子,連頭蒙上,睡著了。
老人就嘆氣,搔他的身子。
……如同那個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樣,他渴望說話。
他的兒子去世快滿一個星期了,他卻至今還沒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談一下這件事。
……應當有條有理,詳詳細細地講一講才是。
……應當講一講他的兒子怎樣生病,怎樣痛苦,臨終說過些什么話,怎樣死掉。
……應當描摹一下怎樣下葬,后來他怎樣到醫(yī)院里去取死人的衣服。
他有個女兒阿尼霞住在鄉(xiāng)下。
……關于她也得講一講。
……是啊,他現在可以講的還會少嗎
聽的人應當驚叫,嘆息,掉淚。
……要是能跟娘們兒談一談,那就更好。
她們雖然都是蠢貨,可是聽不上兩句就會哭起來。
“去看一看馬吧,”姚納想。
“要睡覺,有的是時間。
……不用擔心,總能睡夠的。
” 他穿上衣服,走到馬房里,他的馬就站在那兒。
他想起燕麥、草料、天氣。
……關于他的兒子,他獨自一人的時候是不能想的。
……跟別人談一談倒還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樣,那太可怕,他受不了。
……“你在吃草嗎
”姚納問他的馬說,看見了它的發(fā)亮的眼睛。
“好,吃吧,吃吧。
……既然買燕麥的錢沒有掙到,那咱們就吃草好了。
……是?!乙呀浱?,不能趕車了。
……該由我的兒子來趕車才對,我不行了。
……他才是個地道的馬車夫。
……只要他活著就好了。
……”姚納沉默了一忽兒,繼續(xù)說:“就是這樣嘛,我的小母馬。
……庫茲瑪·姚內奇不在了。
……他下世了。
……他無緣無故死了。
……比方說,你現在有個小駒子,你就是這個小駒子的親娘。
……忽然,比方說,這個小駒子下世了。
……你不是要傷心嗎
” 那匹瘦馬嚼著草料,聽著,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氣。
姚納講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話統(tǒng)統(tǒng)對它講了。
…… 【注釋】 ①引自宗教詩《約瑟夫的哭泣和往事》。
——俄文本編者注 ②原文是“高雷內奇龍”,俄國神話中的一條怪龍。
在此用做罵人的話。
③馬的飼料。
作者簡介:契訶夫,俄國小說家、戲劇家。
戲劇名作《三姊妹》《櫻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