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觀后感
) 香港影片《倩女幽魂》改編自文人蒲松小說集《聊齋志異》中的一節(jié)小倩”。
香港大導演李翰祥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曾拍攝過據(jù)此改編的影片《倩女幽魂》,而我們目前所看到的1986年王祖賢版的《倩女幽魂》則是60年代那部同名電影的翻拍版。
〈倩女幽魂〉系列共有三部,分別為《倩女幽魂》(又名〈神劍誅妖〉)、《倩女幽魂2人間道》(又名《亂世伏魔》)、《倩女幽魂3道道道》(又名《金佛喋血》),這三部影片均為徐克電影工作室出品,徐克監(jiān)制,程小東導演。
首先我們來關(guān)注一下1986年版的《倩女幽魂》的故事內(nèi)容。
書生寧采臣夜宿蘭若寺,遇上艷女小倩,原來這小倩是被樹妖姥姥控制的靈魂,專門迷惑精壯男子代姥姥吸取陽氣。
小倩見寧采臣心地善良不忍加害,后竟與他發(fā)生戀情。
寧采臣欲救小倩脫離姥姥魔掌,便求助于俠義道士燕赤霞。
一段令人蕩氣回腸的人鬼之戀,再加上當時最先進的電影特技,86年的《倩女幽魂》從影片內(nèi)容到形式都達到了極致
作為徐克電影工作室的創(chuàng)業(yè)作,該片創(chuàng)造了當年香港電影票房的神話。
同時也使得眾多片商羨慕不已,并由此掀起了爭拍古裝鬼片的熱潮,《畫中仙》《追日》《千年女妖》《陰陽法王》等鬼片紛紛出籠。
但這些跟風之作無論在制作水準上,還是在票房成績上都不能與《倩女幽魂》相提并論。
而《倩女幽魂》的創(chuàng)作者徐克、程小東也因該片實在太成功,而不敢貿(mào)然拍續(xù)集。
其實在影視界,成功的影視劇拍續(xù)集是早有風氣的。
象徐克電影工作室出品的《英雄本色》《黃飛鴻》《笑傲江湖》都拍了兩集以上的續(xù)集,但這些影片的續(xù)集都是第一集成功后馬上開拍續(xù)集,而《倩女幽魂》則是過了三年之后,才有拍續(xù)集的計劃。
(二) 我們看影視?。ㄐ≌f也一樣)時,會注意到這么一個現(xiàn)象:影視劇續(xù)集通常很難在制作水準、票房成績上突破前作,但是這一現(xiàn)象卻很少發(fā)生在徐克身上(也許《蜀山傳》是個例外)。
由他監(jiān)制、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一炮走紅后,《英雄本色續(xù)集》的推出也絲毫不遜于第一集;《笑傲江湖》已成經(jīng)典,但《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卻也堪稱絕唱;而由他導演的《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不僅票房比第一集高,更成為廣大影迷心中的最愛,并使他榮登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的寶座。
不過繼86年版《倩女幽魂》三年后,90年才開拍的《倩女幽魂2人間道》上映后的反響卻是褒貶不一。
許多人認為該片在娛樂性(尤其是視覺效果上)自然比第一部要精彩得多,但在藝術(shù)性上則有些相形見絀。
而這部《倩女幽魂2》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評價呢
也許我們看它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就清楚了。
《倩女幽魂2人間道》(又名《亂世伏魔》)的故事是第一集的延續(xù),主線仍沿著主角寧采臣發(fā)展。
故事發(fā)生于一個朝政混亂、民生困苦的朝代,寧采臣助小倩轉(zhuǎn)世,又與燕赤霞分手后,無辜被誣陷入獄。
幸得通天博士諸葛臥龍相助,逃獄成功后來更與鬼馬道士知秋一葉因誤會以至相交,并投宿于一荒廢山莊。
原來這山莊盡是忠義之士,在俠女傅青風及其妹傅月池的帶領(lǐng)下,準備營救他們被誣陷入獄的父親傅天仇。
寧采臣發(fā)覺傅青風容貌酷似舊愛小倩,以為是小倩投胎,遂留下試探,怎料竟墮進一段三角戀愛中。
將軍左千戶此時正押解傅天仇到山莊附近,其實左千戶也是一為愛國志士。
他提議眾人求助于護法國師,豈料這國師實為妖精化身
寧采臣與傅青風幾經(jīng)辛苦到蘭若寺尋得燕赤霞相助,正邪之間遂展開一場生死大戰(zhàn)... 有人說《倩女幽魂2》與第一集相比,多了打斗,多了比法力,多了搞笑,然而卻忘了第一集被人津津樂道的人鬼之戀,正所謂舍本逐末,不知道觀眾的癢處在哪里。
但《倩女幽魂2》仍然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也許第一集給觀眾印象太深了,觀眾愛屋及烏,沖著第一集,才去看的第二集。
(三) 無論怎樣,《倩女幽魂2》在票房上是成功了。
也正因為如此,91年《倩女幽魂3》的拍攝計劃也上馬了。
1992年影片上映后,觀眾在驚嘆《倩女幽魂3》中那眩人的視覺特技之余,對該片的種種惡評也時見報端。
其實人們對《倩女幽魂3》最大的不滿主要集中在該片與第一集故事的雷同上。
演員方面也是如此,只不過由張國榮飾演的書生寧采臣換成了梁朝偉扮演的和尚十方;王祖賢還是女鬼,只不過名字由小倩改成了小卓;姥姥還是那個姥姥,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仍然是艷鬼王祖賢要替姥姥吸陽氣遇見書生(或和尚)心地善良不忍加害,和尚(或書生)最后救他投胎轉(zhuǎn)世。
只是第三集故事講得更有趣,和尚跟鬼談戀愛比書生更離奇些,動作特技場面更離奇些罷了。
而該片票房也能差強人意,自然還是因為觀眾對第一集的懷舊心理了。
(四) 對于《倩女幽魂》系列影片的演員來講,最大的受益者當屬王祖賢。
她憑借這三集《倩女幽魂》成功地在港臺娛樂圈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與張曼玉、鐘楚紅、關(guān)之琳并稱90年代初香港影壇“四大名旦”。
王祖賢的女鬼形象可謂深入人心,但這也成了她最大的局限,《倩女幽魂》之后他雖也演了其他的一些角色,但人們記住的只是她的女鬼形象——或許還有《青蛇》中的白蛇。
《倩女幽魂》的男主角張國榮也應(yīng)算是一位收益者。
在拍此片之前,觀眾認同的只是他的歌手身份。
雖然他也演出過《鼓手》等影片,但觀眾并不買帳,直到《倩女幽魂》之后,他才揚眉吐氣,影星身份終被認可。
以后《阿飛正傳》《霸王別姬》《東邪西毒》等名片佳作一發(fā)不可收拾,成為一代演技派明星的代表人物。
另外,著名演員午馬也因在《倩女幽魂》中飾演道士燕赤霞而大受好評,并憑該片榮獲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同時燕赤霞也成為他從影30多年來的代表角色。
而由香港老演員劉兆銘扮演的千年樹妖姥姥也非常精彩,他忽男忽女的腔調(diào),猙獰狂笑的表情,都讓人過目難忘。
可以說,影片《倩女幽魂》系列的這三集的演員陣容、制作班底都是原班人馬:演員上,張國榮、午馬是前兩集的主演;王祖賢更是這一系列的靈魂人物;劉兆銘一、三集演樹妖姥姥,第二集演忠臣傅天仇;劉詢第二集演護法國師蜈蚣精,第三集演得道高僧白云禪師;張學友第二集演的是昆侖學道士知秋一葉,第三集則變成了燕赤霞的徒弟——燕赤霞二代。
編導上,徐克是這一系列的編劇兼監(jiān)制,程小東是三集的導演兼動作指導。
另外提到《倩女幽魂》系列的電影音樂就不能不說到黃沾。
黃沾和徐克的合作由來已久,《笑傲江湖》《黃飛鴻》的電影音樂都堪稱經(jīng)典
而他與另一位音樂人戴樂民為《倩女幽魂》創(chuàng)作的電影音樂既有黃鐘大呂威武豪邁之氣,又具小橋流水潺潺細流之音,真可謂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五) 我個人認為,《倩女幽魂》系列延續(xù)了徐克一貫的借古喻今、“舊瓶裝新酒”的特色。
三集《倩女幽魂》所處的時代都是朝政混亂、民生困苦的時代,人與人之間都是赤裸裸的利益關(guān)系,唯有幾位主人公滿懷理想、充滿熱情及正義感。
但他們卻反而被別人斥為不切實際、傻里傻氣
而在這一系列影片中貫穿的或者說是一直在思考的關(guān)于“道”的問題也頗具現(xiàn)實意義,道,道德。
有一個規(guī)范么
圣賢有道,盜亦有道,黑道白道,陰道陽道,到底什么才是“人間道”呢
我們前面已提過,《倩女幽魂》是改編自《聊齋志異》中的一節(jié)“聶小倩”。
原著中寧采臣與小倩的愛情并沒有詳細的描寫,兩人之間也沒有什么曲折復(fù)雜有趣的試探過程。
小倩從一開始就有意請寧采臣幫忙,并且最后小倩并沒有投胎轉(zhuǎn)世,而是做了寧采臣的妾。
但在影片《倩女幽魂》中兩人的愛情傳奇則被編導演繹得蕩氣回、腸酣暢淋漓,小倩開始想害寧采臣,卻被他的善良單純所感動,由此萌生了愛意。
而寧采臣開始也不知道小倩是鬼,待知道后心里也是很恐懼,有些不能接受。
不過最后愛情戰(zhàn)勝了人鬼界限,于是一場動人心弦的“人鬼情未了”上演了... (六) 也許是徐克對《倩女幽魂》的情結(jié)實在太深,他又于1996年推出了與日本合作的動畫片《小倩》。
影片融合了電影《倩女幽魂》系列的故事精華,制作精良,畫面精致,更匯集了羅大佑、洪金寶、張艾嘉、黃沾、袁詠儀、楊采妮、吳奇隆、蘇有朋、鄭中基、陳小春、陳慧琳、林海峰、葛民輝、劉若英等眾多明星為該片配音,徐克本人還親自出馬為片中一條叫金堅的小狗配音。
該片一出,好評如潮,有人甚至將《小倩》評為香港目前為止最好的動畫片
這兩年,香港還排演了舞臺劇《倩女幽魂》,臺灣也打算拍攝電視劇版《倩女幽魂》,看來在一段時間里,有關(guān)《倩女幽魂》的熱潮還會持續(xù)下去。
影片簡介 1、亂世。
徐克似乎有一種“亂世情結(jié)”,所謂亂世出英雄,他的很多影片,故事背景都是天下大亂,黑白混淆,所以英雄輩出。
《倩女幽魂》中沒有什么大英雄,但也將故事發(fā)生的背景設(shè)定為朝綱混亂,次序崩潰,盜賊蜂起,人命被棄如草芥的時代。
這在前作《倩女幽魂之人間道》中尤其明顯,而《道道道》同樣開場也是雞鳴狗盜,殺人越貨一派景象。
這樣,同陰間的恐怖形成明顯對應(yīng)的,是人間的黑暗。
正是陰陽的互動與相互映襯,給觀眾的心靈涂上了大面積的黑暗底色,英雄才尤其高大,愛情才尤其可貴。
“道”才尤其值得去探求與深思。
2、亂世中的和尚。
在亂世中,和尚或許本身就是一個另類。
以強力爭逐天下者尚不足以保全自身,何況和尚以慈悲為懷。
但在天下大亂的時代,“柔弱勝剛強”或許本來就是一條生存之道,和尚不懂人倫事理,反而省卻很多煩惱。
何況和尚會念經(jīng),妖魔鬼怪也會有所顧忌。
一個傻頭傻腦的和尚梁朝偉遇到俏皮女鬼王祖賢,該是一種什么滋味
3、亂世中的和尚與女鬼。
王祖賢的女鬼,雖然從總體上看都是些無法保護和主宰自身命運的弱女子,但個性也是千奇百怪,有的溫柔沉靜,有的俏皮熱情。
這個女鬼小卓就是那種俏皮熱情的。
所以與前作相比,《道道道》增添了不少喜劇色彩。
盡管王祖賢使出千嬌百媚的招數(shù),挑逗一個未經(jīng)世事的小十方和尚梁朝偉,這和尚卻偏偏是心動意不動,意動欲不動,最后是欲動手不動,反正也算是“抵擋”住了祖賢的誘惑,對得起師傅的教誨。
也怪小卓法力太弱,十方一念經(jīng),她就一點辦法也沒有,而十方嘴下一留情,她便就也起了善念,雖然和小和尚打情罵俏,卻再沒有害他的意思,誰知道她對這和尚有沒有動心
看看后來小卓看十方時的眼神吧。
但這樣,卻如何回去向姥姥交差呢
4、姥姥與師傅。
天道、魔道、與人道。
其實片中終極的對立,還是千年樹妖姥姥和十方師傅之間的魔道與天道的對立。
陰間與陽間同樣是等級森嚴,這個姥姥便是陰間的專制暴君,不但吃人,還壓迫鬼。
所以一切正道的力量,便都成了對抗她的力量,包括小卓,正所謂“大刀向姥姥的頭上砍去”。
而這個師傅則是正道力量的代表,同大胡子燕赤霞相比,少了幾分個性,純粹是正氣凜然。
至于小卓、十方之間雖然是人鬼之間的關(guān)系,其實還是求人道,既背魔道,也不求與天道同歸,小倩和小卓總是要投胎,走的就是人道路線。
這里的人道也很簡單,就是符合人性的生活。
雖然小卓沒有說要自由戀愛,十方也沒有說不再當他的和尚。
5、還有一個“燕赤霞”。
說來說去,我差點把燕赤霞給忘了。
此燕赤霞可不是前作中由午馬飾演的那個法力高強的邋遢道士,而是張學友這個粗通一點五行之術(shù)又有一身好武藝的江湖俠客。
當然說俠客也許抬舉了他,騙子和高利貸才是他的真實職業(yè),而好色更是他的一大特點。
當然,他的內(nèi)心深處還有那么一點點善念和俠義之氣。
何以見得
君不見,他為十方奪回金佛而漫天要價,還時時不忘催債,但一見到利智和王祖賢,錢的事情就可以先緩一緩。
特別是在看見祖賢之后,他更是失魂落魄,一個十方與小卓親熱是不欲為而不得不為,他是想著小卓欲為而不得為之。
當然在最后,他還是表現(xiàn)出了一點“俠客”本色,在關(guān)鍵時刻沒有出賣朋友,并在對姥姥的“殲滅戰(zhàn)”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6、陽光,一種終極武器
《倩女幽魂》系列中的妖魔,力量都非常強大,第一部完全是依靠近身肉搏,才得以從鬼界逃出,第二部是靠靈肉分離將妖怪消滅,但正道一方付出了巨大犧牲。
而在第三部中,則是依靠小卓冒著“生命危險”托十方上天化身金佛,破除黑山老妖的蔽日法術(shù),在陽光的照耀之下,一切邪魔鬼怪灰飛煙滅。
可以說,在對魔道的斗爭中,還是第三部的勝利最為徹底。
這一切都是陽光的力量,無怪乎人們總是將正邪之爭比作光明與黑暗之爭,呵呵。
7、蘭若寺與絕艷女鬼,一種永恒的意象。
對于人們來說,蘭若寺或許充滿矛盾,這里有絕艷的溫柔女鬼,但同樣也是尸骨累累,陰森恐怖,如夢如幻,充滿了詭異的氣氛。
《道道道》以蘭若寺為故事發(fā)生地,再次強化了這一意象。
而最成功的女鬼扮演者無疑是王祖賢,過去人們心中的女鬼都是青面獠牙,有一副嚇人的長舌頭,但這個女鬼的美麗卻遠勝于凡間的女子,讓人不由得對其產(chǎn)生無限的愛憐與幻想。
蘭若寺與小倩,這其中又有多少意淫的成分呢
而我不過是想觸摸到她的腳跟與裙袂罷了。
8、其他。
《倩女幽魂之 道道道》是一部純粹的商業(yè)電影,因為前兩部其實已經(jīng)把故事講完了,這是一個新的故事。
《道道道》的幽默與搞笑成分比前兩部都要多,觀眾觀影時少了幾分緊張感,卻多了幾分輕松,可以笑著看到這故事的結(jié)局。
《道道道》也有解構(gòu)的意味,正邪雖然對立,但沒有前兩部那樣明顯,不再有感人肺腑的生死之戀,倒多了一些插科打諢和打情罵俏,在這時其實已經(jīng)不再有愛情。
可以說,《道道道》是一部風格與前作明顯不同的電影,有自己的新意,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續(xù)貂之嫌。
和前作一樣,《道道道》也運用了大量的特技和聲光效果,為人們展現(xiàn)了視覺上的奇觀,即使在今天看來也值得稱道。
《道道道》在技術(shù)和制作上基本保持了前作的水準,同《人間道》一樣,《道道道》在票房上也取得了成功。
但對很多人來講,記憶遠沒有《倩女幽魂》首部深刻。
提到《倩女幽魂》,人們自然的反應(yīng)是想起第一部,是聶小倩和寧采臣,而不是十方和小卓。
但作為一個經(jīng)典系列的一部分,《道道道》是不會被人們遺忘的,事實上,很多人也非常喜歡《道道道》,惟獨喜歡《人間道》的卻是不多,這或許與《道道道》自身的獨立特色有關(guān)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