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讀后感
抓住主要內(nèi)容,以一條線索為感情基調(diào),然后順著線索談感受
五年級上冊語文書所有課文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復習資料1、《竊讀記》作者:林海音主要內(nèi)容:課文主要寫了“我”匆匆趕到書店,藏于大人中間或借著雨天匆忙而貪婪地讀書,到了晚上才依依不舍的離開。
中心思想:表現(xiàn)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
2、《》作者:英國作家,尤安?艾肯主要內(nèi)容:面對孤寂漫長的旅程,作者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帶上一本書上路,書如友,書似家,反復讀一本書如與老朋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總會有新的感受,要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地讀,就會有百讀不厭。
中心思想:對讀書的喜愛之情。
3、《泊船瓜州》(寫景抒情)作者:宋,王安石這是一收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xiāng)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思念和熱愛。
4、《秋思》(敘事抒情)作者:唐,張籍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jié),表達了客居他鄉(xiāng)之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
5、《長相思》(寫景、敘事融為一體)作者:清,納蘭性德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xiāng)寄情的佳作。
6、《梅花魂》作者:陳慧瑛主要內(nèi)容:課文主要寫了“我”回憶外祖父教我唐詩宋詞,讀到思想詩時,總會落淚;外祖父應年齡大不能回國時,像小孩子一樣痛哭;外祖父因我弄臟墨梅圖而發(fā)脾氣;在我回國前,外祖父送我墨梅圖;外祖父又到船上送我梅花手絹這幾件事。
中心思想: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熱愛、眷戀之情。
7、《鯨》(常識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竊讀記》的教案
是魯迅先生《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說的“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
……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
’”
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中有沒有價值觀的含義
【敢做敢當】:敢于放手做事,也敢于承擔責任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人敢于承擔責任。
【好漢做事好漢當】:敢做敢當,不推責任。
作賓語、定語、分句;指敢于承擔責任。
【敢作敢為】:指行事不怕風險,無所顧忌。
作謂語、定語;指無所顧忌。
西游記第十回到二十五回讀后的感受,不是內(nèi)容概括,拜托了
●第二十三回驪山老母與觀音、普賢,文殊菩薩變成母女四人,意在試探四眾禪心是否堅固,唯八戒禪心不堅被捆。
●第二十四回《萬壽莊大仙留故友五莊觀行老竊人參》萬壽山莊觀中有樹結(jié)人參果,吃后長后不老。
觀主鎮(zhèn)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
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
八戒嫌少,絮絮叨叨。
二童子大罵唐僧。
●第二十五回《鎮(zhèn)元仙趕捉取經(jīng)僧孫行者大鬧五莊觀》悟空難忍毀罵,將樹弄倒。
二童設計把唐僧師徒鎖入正殿。
師徒們夜間逃走。
鎮(zhèn)元子縱云趕上,以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
夜間師徒再次逃出。
又被鎮(zhèn)元子命將悟空下鍋油炸,卻被悟空以石獅變成自身將鍋砸穿。
●第二十六回《孫悟空三島求方觀世音甘泉活樹》悟空為醫(y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
鎮(zhèn)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并與悟空結(jié)為兄弟。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唐僧遣悟空去化齋飯。
山中妖精,一變美女,二變老婦,三變老翁,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義黑松林三藏逢魔》悟空回到花果山,播風揚石,砸死上山捕猴的眾獵戶。
唐僧誤入妖穴被擒。
八戒、沙僧與與老妖黃袍怪在半空中亂殺。
●第二十九回《脫難江流來國土承恩八戒轉(zhuǎn)山林》唐僧在洞內(nèi)見一婦人,自稱是寶象國公主,十三年前被黃袍怪攝來。
公主勸老妖釋入唐僧。
行到寶象,國唐僧向國王遞上婦人所托書信。
國王懇求八戒、沙僧降妖救女,二人應諾,往戰(zhàn)黃袍怪,八戒難敵,鉆入草叢躲藏。
沙僧被黃袍怪擒入洞中。
●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馬憶心猿》黃袍怪變?yōu)橐幻滥凶?,前往寶象國探望岳丈國王,將唐倍變?yōu)槊突ⅰ?/p>
白龍馬變?yōu)閷m娥,舉刀暗算黃袍怪,被打中后腿。
八戒要回高老莊,白龍馬勸他去找悟空。
悟拒絕,八戒下山大罵,被眾猴捉回。
●第三十一回《豬八戒義激猴王孫行者智降九怪》八戒用激將法使悟空當下隨他前來。
悟空變成公主痛哭,吞下九怪的內(nèi)丹舍利,現(xiàn)出本象,一路棍棒打得妖怪無影無蹤。
悟空去天界查訪,星神念動咒語,將那私自下凡作怪的奎木狼收回。
悟空將公主帶回國,并使唐僧恢復原身。
●第三十二回平頂山功曹傳信蓮花洞木母逢災\\\/\\\/\\\/\\\/\\\/\\\/行至一山,悟空聽說有妖,攛掇師父讓八戒去巡山。
八戒要躲懶睡覺,編謊騙人,但被變成蟲的悟空一一聽知,當面戳穿其謊言。
八戒只得再去探路。
兩妖之一的銀角大王率眾妖洞巡邏,捉住八戒。
●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天神助本心\\\/\\\/\\\/\\\/\\\/銀角大王變做一跌折腿的道士躺在路上,唐僧讓悟空將其背起。
那妖遣來三座大山壓住悟空,將唐僧、沙僧拿到洞中。
土地、山神等搬開大山,使悟空脫身。
悟空變成老道士,在哪吒太子幫助下,用假葫蘆換了妖怪裝人的真葫蘆。
●第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大圣騰那騙寶貝\\\/\\\/\\\/\\\/\\\/\\\/悟空變老妖進洞,被吊起的八戒識出走了風聲。
銀角大王與悟空大戰(zhàn)。
悟空拋出壓從老妖處得的幌金繩將對手捆住。
銀角大王念松繩咒解脫,反用繩捆住悟空。
悟空變出鋼銼,銼斷繩子脫身。
又變成小妖偷走幌金繩。
銀角大王用葫蘆裝了悟空。
悟空騙魔開啟葫蘆,乘機逃出,再潛入洞,偷得葫蘆。
●第三十五回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獲寶伏邪魔\\\/\\\/\\\/銀角大王被悟空用葫蘆裝入,頃刻便化為水。
金角大王用扇扌+扇出烈火敗悟空。
悟空鉆入洞內(nèi),竊得凈瓶和扇子。
將老魔裝入凈瓶,太上老君說受觀音之托,讓童子化為兩位妖魔考驗唐僧師徒。
二童子復活歸天。
●第三十六回? 來到一座破寺,師徒四人在庭院賞月。
唐僧思鄉(xiāng),悟空以月為喻,為其點明見佛空易,返故田亦易之理,唐僧解悟,滿心歡喜。
八戒、沙僧觀月,于佛理亦各有所得。
●第三十七回唐僧夢前來,自稱是此地烏雞國國王,三年前被一道士推入御花園井中害死,道士變?yōu)閲醮畚弧?/p>
又交給唐僧一玉王+圭。
作為告知親生太子的表記。
唐僧從夢中驚醒,但階下卻真有一玉王+圭。
悟空變?yōu)榘淄?,將出城打獵的太引入寺中。
又變成一矮人為太子言明其父王事,并請他回去向母驗證。
如何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表達能力
樓主,我找到知音了
原來我也口才不好,后來進了大學,經(jīng)常被別人笑話。
然后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練好。
現(xiàn)在我的口才在整個學院都是佼佼者,07年全院辯論賽還拿了亞軍。
所以,樓主不要灰心,按著我的方法來一定會有效果
首先請認真思考一個問題: 看哈利波特的電影你記憶更深刻,還是哈利波特的小說
答案很明了。
所以 如果你想在最短時間內(nèi),最大程度的提高口才。
當然要選對好的方法 先不要看書,因為書的影響力沒有影像課程大,先去聽演講,比如林偉賢、張錦貴、陳安之之類的都是口才很好的講師。
你到網(wǎng)上搜索一下,一大堆。
我建議一次選一種課程,反復聽,直到運用出來 如何才能運用出來,多聽,多實踐,好的演講里面都有讓觀眾演練的部分,這個部分對我們至關重要,當有機會時就跟著練,反正一個人在電腦前,說的不好也沒關系,慢慢來,等說好之后就可以試著去外面和同學和朋友甚至和老師主動溝通。
都是很好的鍛煉方法。
最后,祝您成功
關于讀書的讀后感
竊讀記讀后感我們學習了《竊讀記》這篇課文之后,我有了深深的感受和體會,也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
《竊讀記》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每天放學后急匆匆趕到書店偷偷讀書的情景,她從書中得到了很大樂趣。
小女孩常常光顧書店,卻從不購買書,所以她想方設法地把自己隱藏起來。
藏在人群中或者貼在一個大人身旁。
直到飯店飄來一陣陣菜香,書店的日光燈也亮起來的時候,她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有時還會為了看完一本書而跑幾家書店。
她這種強烈的求知欲和對讀書的渴望真令人感動。
還表現(xiàn)了她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
當我讀到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我總會想起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的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
我終于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吃飯是為了長身體,讀書是為了長見識,我們不但需要吃飯,更需要讀書,這樣才能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許多名人也曾經(jīng)用一些警句提醒我們,像列寧的“書籍是巨大的力量”;這名言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
再想想我自己,生長在一個充滿愛的家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家里的書多得像一座小山,而我卻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時光,不愛看書。
《竊讀記》讓我知道了:好書會像營養(yǎng)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田,像朋友一樣陪伴我的人生,像鑰匙一樣為我們打開知識的寶庫,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書相伴呢
讓我們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中國神話的特點
一 “不食人間煙火,沒有平凡人的情欲”,這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主要大神們神格的重要特征。
在中國的很多經(jīng)史典籍中,中國上古的主要大神們,他們不茍言笑,從不戲謔人類,更不會嫉妒和殘害人類。
在個人的私生活上,他們從來都是十分規(guī)矩和檢點的,十分注重小節(jié)、注重品行和德操的修養(yǎng),并且尊賢重能。
幾乎每一位神王都沒有“紅杏出墻”或“亂播愛情種子”的現(xiàn)象。
在他們的身上,只有神圣的光環(huán)、純潔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
當人類向他們看過去的時候,只會仰面向上,頂禮膜拜,而不會有絲毫的不恭不敬。
在我國的神話天地中,姑且不說被后世改造過的神話,就是古老的原始神話,我們也看不到對大神們愛情生活的描寫,見不到他們這方面的生活細節(jié)。
由于中國上古神話中有關愛情的內(nèi)容極少,因而嫦娥奔月神話和后起的巫山神女傳說在中國神話天地里就顯得秀麗旖旎,風景這邊獨好了。
相反,在古希臘神話中,我們所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天神都是世俗的,是滿身人間煙火味的形象:眾神之王宙斯狂放不羈,拈花惹草,在神界與人間留下了一大串風流債,更嚴重的是他任意行事,不講原則,充滿嫉妒和個人愛好;神后赫拉,本是眾神的表率和人間的神母,但她卻經(jīng)常為嫉妒和仇恨而迷失了本性,做出一些殘酷和無神格的蠢事來,沒有絲毫讓人類敬重的地方。
主神如此,他們手下的眾神也都有著極為相似的品性。
在希臘軍隊與特洛伊的戰(zhàn)爭中,阿喀琉斯讓阿伽門農(nóng)把搶來的女俘克里塞斯送還到他的父親阿波羅的祭司的身邊,因此時阿波羅神正為他的祭司的女兒被劫而用瘟疫來消滅希臘軍隊,阿伽門農(nóng)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硬是將女俘克里塞斯留在了自己的身邊,阿喀琉斯憤而帶領他的軍隊撤出了戰(zhàn)斗,使特洛伊大將赫克托很快地殺掉了還沒有死于瘟疫的希臘士兵。
希臘人的這次慘敗只是因為一個女人,這種結(jié)果是中國人無法理解和原諒的,也是中國神話中的尚德精神所不允許的。
又如,阿波羅因同瑪耳緒比賽吹笛子而失敗,便殘酷地剝了瑪耳緒的皮,并把它掛在樹上;再如月神與阿波羅兄妹,因尼俄泊嘲笑了他們的母親提坦巨人勒托只生下一子一女,并禁止忒拜婦女向勒托獻祭,他們便射殺了尼俄泊眾多的兒女。
如此等等。
可見,在希臘神話中,神與人除了力量上的差別外,在情感上卻是相同的。
當神們脫掉神的外衣之后,個個就都成了世俗的凡人。
二 “對神的獻身精神的崇尚和禮贊”,是中國上古神話尚德精神的另一重要體現(xiàn)。
這種犧牲精神首先表現(xiàn)在古老的創(chuàng)世神話當中。
中國的創(chuàng)世神話,是以犧牲創(chuàng)世神的肉體來完成天地開辟和萬物創(chuàng)造的。
所以,中國古代的開辟大神盤古在完成了天地開辟任務之后,就將自己的雙眼化成了日月,將四肢與頭顱化成了五岳,將血脈化成了長江與黃河,將毛發(fā)化成了山林與草木,將肌肉化成了泥土,將筋骨化成了金石,而他身體上的寄生物則變成了人類。
另一位開辟大神女媧,她在完成了補天、造人的大功之后,也將自己的身體化成了萬物。
所以《山海經(jīng)》中云有神十人,乃女媧之腸所化。
今天我們雖然不能全部了解女媧化物的細節(jié),但這則神話多多少少為我們透露了這方面的信息。
后來的始祖神繼承了創(chuàng)世神的這一傳統(tǒng),并將它發(fā)揚光大,為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可歌可泣的業(yè)績。
燧人氏發(fā)明火歷經(jīng)千辛萬苦種種磨難;炎帝為發(fā)明農(nóng)業(yè)種植和草藥而嘗盡百草,幾經(jīng)生死,所以《淮南子·修務訓》說神農(nóng)“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先秦史書則言大禹為治水十年奔走,三過家門而不入,以至于“脛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過”(《荀子·非相》注引《尸子》)。
不僅創(chuàng)世神和始祖神如此,在對我國遠古神話英雄的故事傳說及對英雄的謳歌中,同樣也反映出一種崇尚奉獻與犧牲的精神。
在這些神話中,大凡是為社會的進步、為人類的幸福而獻身的英雄備受人們的贊頌;反之,凡是那些不利于社會前進、有礙于人類幸福的神性人物則要遭到唾棄與批判。
所以為逐日而死的夸父、射日除害的后羿、救民于水患的大禹等均在人民的心目當中占據(jù)著崇高的地位;被大水淹死之后變成鳥不停地以木石勇填蒼海的精衛(wèi),也生生世世為人們所敬重。
而那些殘害人類的神蛇、怪獸一般的反面人物,如果不被英雄誅滅,也會被歷史文化所誅滅。
中國上古諸神所普遍體現(xiàn)的獻身精神,是世界其他民族的神話英雄所不具備的。
在希臘神話人物中,其開辟神話充滿了血腥:宇宙最先生下了開俄斯(即混沌)、胸懷寬廣的地母該亞、地獄之神塔爾塔羅斯、愛神埃羅斯。
開俄斯又生了黑夜之神尼克斯和黑暗之神埃瑞波斯。
尼克斯和埃瑞波斯結(jié)合后生下了太空和白晝。
該亞則生了烏拉諾斯(天空)、大海、高山。
這時烏拉諾斯成了主宰,他與母親該亞結(jié)合,生了六男六女共十二位天神。
后來,第一代主神烏拉諾斯被兒子克洛諾斯閹割了。
克洛諾斯與妹妹瑞亞結(jié)合也生下了六男六女,宙斯是最小的一個。
克洛諾斯害怕他的兒女們像他推翻父親一樣來推翻他,便將自己的所有兒女都吞進了肚子之中。
在宙斯出生之前,瑞亞在地母該亞的幫助下逃到了克里特島,上島之后才生下了宙斯,宙斯這才幸免于難。
后來宙斯聯(lián)合諸神推翻了父親克洛諾斯,逼他吐出了哥哥姐姐們。
宙斯于是便在奧林匹斯山上建立了神性王國,自己做了至上神。
這則希臘神話表明,宙斯的神界秩序是在代代天神們的血肉之軀上建立起來的,更嚴重的是這種殺戮還都是骨肉之戕(qiāng)。
不獨希臘神話如此,巴比倫神話和北歐神話同樣也都帶有濃濃的血腥味。
記載著巴比倫神話的《埃努瑪·埃立什》說,開初,神族有兩大派:一派象征著無規(guī)律的“混沌”,是從汪洋中生出的神怪;另一派象征著有規(guī)律的“秩序”,是從汪洋中分化出來的天神。
創(chuàng)世的過程被理解為混沌與秩序的戰(zhàn)斗過程,最后秩序戰(zhàn)勝了混沌,且以混沌族神怪們的尸體創(chuàng)造了萬物和人類。
北歐神話則說,天神奧定殺死了強有力的冰巨人,以他的尸體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的萬物。
三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尚德精神不僅僅體現(xiàn)在大神們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尚以及偉大的獻身精神,同時也體現(xiàn)在他們“保民佑民的責任感”上。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既是被人們所禮拜的神,就應該盡到保民佑民的職責。
遠古時代,中國的許多著名的大神均具有始祖神的身份。
這些始祖神均是自己部族中功勞卓越的人物,他們在為本民族的發(fā)展與壯大的過程中或在民族的重大變故中,起到過巨大的作用。
他們成為本民族始祖神的先決條件也決定了他們作為大神的責任與義務。
特別是自西周以來,由于歷史和政治的需要,諸子百家有意識改造神話中的人物形象,將人類理想的英雄美德都加在了他們身上。
這種現(xiàn)象所造成的結(jié)果,使得存留在上古神話人物身上的野性消失得干干凈凈,有的只是道貌岸然、冠冕堂皇。
于是這些上古的神話英雄或始祖神們以一種嶄新的姿態(tài)登上了歷史舞臺,由神祗搖身一變成了品德完美的人間帝王。
首先,他們均以天下蒼生為重,平治天下、造福人類是他們的根本職責。
其中大禹就是一個典范。
大禹大公無私,為天下蒼生的幸福鞠躬盡瘁。
其他如炎帝、黃帝、堯、舜等也莫不如此。
同時,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大神們并不以天下為己有,而是舉賢授能,并且素有“禪讓”的美德。
所以,堯年老后便把帝位傳給了舜,而舜同樣也將帝位傳給了大禹。
這種境界如此之高之美,以至于后人甚至搞不清這究竟是史實還是神話了。
古希臘的神話與傳說表現(xiàn)出了與中國神話大不相同的文化特色。
在古希臘神話中,天神與人類一樣,也表現(xiàn)出愛、恨、怒、欲望、嫉妒等凡俗的情感。
“潘多拉的盒子”便是一個例子:當人類被創(chuàng)造出來以后,英雄普羅米修斯幫助人類觀察星辰,發(fā)現(xiàn)礦石,掌握生產(chǎn)技術。
作為天父的宙斯竟出于對人類的嫉妒,拒絕將“火”送給人類。
普羅米修斯從太陽車的火焰中取出火種贈送給人類。
宙斯發(fā)現(xiàn)之后就將普羅米修斯鎖在高加索山上,讓兇狠的餓鷹啄食他的肝臟。
與此同時,宙斯加緊了報復人類的步伐,他命令火神造出美麗的潘多拉——“有著一切天賦的女人”,諸神賜給她柔媚、心機、美貌,讓她帶著盒子送給普羅米修斯的兄弟——厄庇墨透斯。
厄庇墨透斯留下潘多拉,打開了那給人類帶來災難的盒子,于是從盒子里飛出了痛苦、疾病、嫉妒等等,從此人間便陷入了黑暗的深淵。
對此,宙斯并不滿足,他又發(fā)動洪水來滅絕人類。
西方神話中的這種種行徑和中國神話的補天、填海、追日、奔月、射日、治水等神話相比,真是判若天壤,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宙斯不幸成為中國上古的神王,那么他早就被打進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了。
中國上古神話中體現(xiàn)出的這種尚德精神,有一些是先天神話的內(nèi)在特質(zhì),而另一些則是后天人為改造的。
它是文明社會中文化的重塑與選擇的結(jié)果。
經(jīng)過這種文化的重塑與選擇,在古老的大神們身上還遺存的一點點“人性”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是遠遠脫離社會、脫離人類、高高在上、虛無縹緲的理念化形象,于是他們原有的神性也隨之削弱,他們成了人間崇拜的偶像,變成人間帝王們的典范。
于是神話中的大神們最終演變成了人間的始祖,敬神變成了祖宗崇拜,神話變成了宗教崇拜。
正是這種尚德精神,使中國文化中處處體現(xiàn)出了對“德”的要求。
在我們傳統(tǒng)的“修齊治平”的人生境界中,將“修身”擺在第一位也說明了這一點。
只有“從頭做起”,先修身然后才能齊家,再后才能治國、平天下。
在后天漫長的文明社會里,無論臣廢君取而代之,還是君貶臣、誅臣,往往都有從“德”方面找借口的。
似乎只有這樣,一個又一個殺機橫生的“政變”或“貶誅”才顯得名正言順,順理成章。
這種文化的選擇,甚至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在我們民族的思維和習慣中,依然處處可以找到它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