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豹治鄴讀后感50字
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西門豹治鄴》,讀完之后深有感觸。
這篇課文記敘的是戰(zhàn)國時期,西門豹運用極其巧妙的辦法懲治了巫婆和官紳頭子,教育了官紳和百姓,破除了迷信,并開鑿水渠,造福世人的事。
贊揚了西門豹的聰明才智,同時也教育人們要崇尚科學(xué),不信鬼神。
通過這篇課文我感受到了:西門豹利用他的智慧和才能,既懲治了巫婆和官紳,也教育了老百姓;既破除了迷信,又教育人們崇尚科學(xué);他還開渠澆田造福四方。
這說明只有實事求是,按科學(xué)規(guī)律辦事才能做出對老百姓真正有益的事。
—————————————————————————————————————————— 學(xué)習(xí)了《西門豹治鄴》,我對古代又有了一些了解。
文章講了戰(zhàn)國時期魏王派西門豹去管理鄴,西門豹發(fā)現(xiàn)這里迷信河伯,就懲罰了迷信的根源,使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故事。
西門豹破除迷信運用了科學(xué)的方法:先向村民了解情況,再用巧妙的辦法懲罰首犯,這令我佩服不已。
迷信在古代是危害百姓的東西,西門豹敢于與迷信斗爭,這種崇尚科學(xué)的精神很值得學(xué)習(xí)。
而散布迷信的人則是利用人們相信鬼神的心理達到獲取利益的可恥目的,讓人憎恨。
《西門豹治鄴》這篇文章歌頌了熱愛科學(xué)的人,也諷刺了到處造謠的人,是一篇又意思的文章。
西門豹治鄴讀后感怎樣寫多寫一些
我讀完<西門豹治鄴>,他讓我知道西門豹是個好官,他幫人們灌溉田地,他不相信迷信,不貪圖錢財。
不像鄴城的其他官員一樣,不管百姓的死活。
只想著怎么把百姓的錢財裝進自己的口袋。
西門豹一心想著百姓,想著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有糧食吃,有衣服穿,家里有富余的錢財。
在西門豹沒來鄴城前,鄴城很貧窮,讓老百姓沒辦法生活。
鄴城的官員,豪紳沒有一個心里有百姓,他們聯(lián)合巫婆娶親的辦法來收取錢財。
還把百姓百姓家的漂亮女孩子已給河伯做新娘子的話,把女孩給淹死,讓百姓失去親人。
西門豹來到鄴城后,先向長者了解鄴城的百姓疾苦,然后嚴懲了巫婆和貪官。
我也要向西門豹那樣遇事多動腦筋,想一想,不聽迷信,心中時刻想著別人
用人不疑讀后感三百字
》中的《用人不疑》有感 分類:澤宇日志 2012-08-10 09:24 上一篇┆ 下一篇┆文章列表讀《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中的《用人不疑》有感我讀了《用人不疑》這個故事,這個故事非常有趣。
主要講了三家分晉,魏王魏斯決定要去收服中山國,拜樂羊為大將。
可是樂羊的兒子樂舒在中山國當官,就有大臣反對,可魏侯還是信任著樂羊。
由于中山國的國君非常殘暴,所以很不得民心。
樂羊為了收服中山國的民心,對于中山國君的威脅毫不理會。
過了幾個月,副將西門豹急了,問樂羊這是干什么,為什么不攻城,樂羊把收服中山國民心的是說出來,西門豹這才放心。
又過了幾天,樂羊要開始攻城了,中山國君就把他的兒子殺了。
一時,魏軍士氣大增,終于一舉拿下了中國。
讀了這個故事我想說,在為人處事方面,我們應(yīng)當向魏侯學(xué)習(xí),要用人不疑,不要胡亂猜想。
我們還應(yīng)當向樂羊?qū)W習(xí),學(xué)習(xí)他死心塌地的為國君賣命。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我的最愛
讀對西門豹的兩次語言描寫感悟他的品質(zhì)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華,后改為朱自清,號秋實,字佩弦。
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xué)者、民主戰(zhàn)士,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海州(今連云港市),后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
192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
1925年應(yīng)聘來清華執(zhí)教。
長期擔任清華中國文學(xué)系主任一職。
1948年病逝于北京。
揚州是一個風(fēng)景秀麗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風(fēng)物宜人,曾使多少詩人如李白、杜甫、蘇東坡、歐陽修等流連于此,尋幽探勝,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瑰麗詩章。
揚州也是一個英雄的歷史城,在抵御異族侵略的歷史上,曾譜寫下無數(shù)輝煌的篇章,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古城的綺麗風(fēng)光和濃郁的崇尚文化的風(fēng)氣,于無形中陶冶著少年朱自清的性情,養(yǎng)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
而揚州美麗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潤他的心靈,哺育他的感情,豐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懷永遠充溢著詩情和畫意。
揚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對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又是深遠的。
朱自清有著作26種,共約190萬言,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xué)術(shù)研究等。
大多收入1953年開明書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198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雖在“五四”運動后開始新詩創(chuàng)作,但是,1923年發(fā)表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卻顯示出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的才能。
從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創(chuàng)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他的全部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
其作品的題材可分為三個系列: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xiàn)實為主要內(nèi)容的一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和《執(zhí)政府大屠殺記》。
二是以《背影》《兒女》《悼亡婦》為代表的一組散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xiàn)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
第三,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綠》《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
后兩類散文,是朱自清寫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郁,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朱自清,生于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原籍浙江紹興。
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yè)于當時設(shè)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xué)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
他是現(xiàn)代著名的作家和學(xué)者。
朱自清祖父朱則余,號菊坡,本姓余,因承繼朱氏,遂改姓。
為人謹慎,清光緒年間在江蘇東??h任承審官10多年。
父親名鴻鈞,字小坡,娶妻周氏,是個讀書人。
光緒二十七年(1901)朱鴻鈞由東海赴揚州府屬邵伯鎮(zhèn)上任。
兩年后,全家遷移揚州城,從此定居揚州。
朱自清在揚州生活了13年,在這里度過了他的童年時期和少年時期。
對古城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復(fù)雜的。
大概是生活過于單調(diào),所以他后來曾說,兒時的記憶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驚程度
”但是,在漫長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兒時畢竟是首發(fā)的“驛站”。
1916年中學(xué)畢業(yè)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學(xué)預(yù)科。
1919年2月寫的《睡罷,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詩處女作。
他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參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響走上文學(xué)道路。
曾贊揚過朱自清的骨氣,說他“ 一身重病,寧可餓,不領(lǐng)美國‘救濟糧’ ”。
1920年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畢業(yè)后,在江蘇、浙江一帶教中學(xué),積極參加新文學(xué)運動。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創(chuàng)辦《詩》月刊,是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
他是早期文學(xué)研究會會員。
1923年發(fā)表的長詩《毀滅》,這時還寫過《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優(yōu)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華大學(xué)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xué);創(chuàng)作則以散文為主。
1927年寫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背影》被編入初一語文課本。
《荷塘月色》被編入高一語文必修科目一直沿用到今。
1931年留學(xué)英國,漫游歐洲,回國后寫成《歐游雜記》。
1932年9月任清華大學(xué)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隨校南遷至昆明,任西南聯(lián)大教授,講授《宋詩》、《文辭研究》等課程。
這一時期曾寫過散文《語義影》。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華大學(xué)中文系主任。
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簽名。
抗議當局任意逮捕群眾。
朱自清晚年身患嚴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僅夠買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夠,更無錢治病。
當時,國民黨勾結(jié)美國,發(fā)動內(nèi)戰(zhàn),美國又執(zhí)行扶助日本的政策。
一天,吳晗請朱自清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并拒絕領(lǐng)美援面粉》的宣言書上簽字,他毅然簽了名并說:“寧可貧病而,也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舍。
”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貧困交加,在北京逝世。
臨終前,他囑咐夫人:“ 我是在拒絕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后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面粉。
”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也不領(lǐng)美國的“救濟糧”,表現(xiàn)了中國人的骨氣。
朱自清病逝后,安葬在香山附近的萬安公墓,墓碑上鐫刻著“清華大學(xué)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
1990年,其夫人陳竹隱去世,與先生合葬在一起。
朱自清走上文學(xué)道路,最初以詩出名,發(fā)表過長詩《毀滅》和一些短詩,收入《雪朝》和《蹤跡》。
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散文創(chuàng)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你我》、《倫敦雜記》和雜文集《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等。
他的散文,有寫景文、旅行記、抒情文和雜文隨筆諸類。
先以縝密流麗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寫景美文,顯示了白話文學(xué)的實績;繼以《背影》、《兒女》、《給亡婦》等至情之作,樹立了文質(zhì)并茂、自然親切的“談話風(fēng)”散文的一種典范;最后以談言微中、理趣盎然的雜感文,實現(xiàn)了詩人、學(xué)者、斗士的統(tǒng)一。
他對建設(shè)平易、抒情、本色的現(xiàn)代語體散文作出了貢獻。
作為學(xué)者,朱自清在詩歌理論、古典文學(xué)、新文學(xué)史和語文教育諸方面研究上都有實績。
論著有《新詩雜話》、《詩言志辨》、《經(jīng)典常談》、《國文教學(xué)》(與葉圣陶合著)和講義《中國新文學(xué)研究綱要》等。
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江蘇教育出版社)。
朱自清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xué)術(shù)研究著作26種,約二百多萬言。
遺著編入《朱自清選集》、《朱自清詩文選集》等。
朱自清的散文 他的散文中藝術(shù)成就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溫州和蹤跡》之二的《綠》等抒情散文。
朱自清的散文不僅以描寫見長,并且還在描寫中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他的寫景散文在現(xiàn)代文學(xué)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運用白話文描寫景致最具魅力。
如《綠》中,就用比喻、對比等手法,細膩深切地畫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質(zhì)和色,文字刻意求工,顯示出駕御語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爐火純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比如在描寫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時,作者將它比喻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時,又用了“仿佛遠處高樓上飄過來的渺茫的歌聲似的”一句,以歌聲比喻香氣,以渺茫比喻香氣的輕淡,這一通感手法的運用準確而奇妙。
與上述絢麗禾農(nóng)艷的比喻相比,朱自清還有另一語言風(fēng)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語言,在樸素的敘述中寄寓真摯深沉的情愫。
這類作品常常能表現(xiàn)作者正直、熱情、進步的心懷,如《生命的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等均為這一風(fēng)格的代表作,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背影》。
這篇散文描繪了一幅父子車站送別的圖畫。
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寫了父親爬上站臺的動作,于滑稽、笨拙的動作中,傳達出父子間的真情。
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鉛華,透過父親的一舉一動,讀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慘淡的家境。
【著作概論】 朱自清一生勤勤懇懇,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xué)術(shù)研究著作26種,約二百多萬言。
大多收入1953年開明書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198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雖在“五四”運動后開始新詩創(chuàng)作,但是,1923年發(fā)表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卻顯示出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的才能。
從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創(chuàng)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
其作品的題材可分為三個系列: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xiàn)實為主要內(nèi)容的一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和《執(zhí)政府大屠殺記》。
二是以《背影》《兒女》《悼亡婦》《春》為代表的一組散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xiàn)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
第三,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綠》《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伴隨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樂。
后兩類散文,是朱自清寫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郁,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他的寫景散文在現(xiàn)代文學(xué)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運用白話文描寫景致最具魅力。
如《綠》中,就用比喻、對比等手法,細膩深切地畫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質(zhì)和色,文字刻意求工,顯示出駕御語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爐火純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比如在描寫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時,作者將它比喻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時,又用了“仿佛遠處高樓上飄過來的渺茫的歌聲似的”一句,以歌聲比喻香氣,以渺茫比喻香氣的輕淡,這一通感手法的運用準確而奇妙。
朱自清還有另外一種語言風(fēng)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語言,在樸素的敘述中寄寓真摯深沉的情愫。
這類作品常常能表現(xiàn)作者正直、熱情、進步的心懷,如《生命的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等均為這一風(fēng)格的代表作,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背影》。
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鉛華,透過父親的一舉一動,讀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慘淡的家境及父親對兒子深摯的愛。
李廣田在《最完整的人格》一文中說:“《背影》一篇,論行數(shù)不滿五十行,論字數(shù)不過千五百言……由于這篇短文被選為中學(xué)國文教材,在中學(xué)生心目中,‘朱自清’三個字已經(jīng)和《背影》成為不可分的一體。
”這里說的是解放前的情況。
至于解放后,選《背影》的少了一些,而《荷塘月色》一文,則因其文筆的優(yōu)美,一直被選作教材,為大中學(xué)生所吟誦。
為什么朱自清的散文如此為人所推崇
主要因為他的散文具有真、善、美的品格。
真,就是內(nèi)容真實、感情真摯。
善,是指作品表露出來的思想感情是進步的,作者是非愛憎和廣大人民群眾一致。
美,當然包括很多方面,而特別為一般散文作品所不可企及的,是它的語言秀美而富有韻味,既如溪水般清澈流暢,又如橄欖般甘美耐嚼。
朱自清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是怎樣追求真、善、美的呢
從內(nèi)容看,朱自清寫的都是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
不僅大的事情有根有據(jù),就是一個細節(jié),也力求真實準確。
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散文中出現(xiàn)絲毫不真實的地方。
有這樣一件事:他的《荷塘月色》里有一句話:“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
”后來有一個讀者寫信告訴他,說蟬子夜晚是不叫的。
朱自清覺得自己那晚確是聽到了蟬聲,但為了穩(wěn)妥起見,他還是問了好幾個人,并寫信向某昆蟲學(xué)家請教。
結(jié)果大家都認為蟬子夜晚是不叫的,只是偶爾才叫。
朱自清因此懷疑自己是記錯了,準備在散文集《背影》再版時,刪掉蟬叫這個句子。
可是后來,他又兩次親耳聽到月夜的蟬聲,他才相信自己沒有寫錯,而一般人對月夜蟬叫的認識不準確。
他為此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說明觀察事物之不易。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朱自清在對待寫作內(nèi)容的真實性方面,態(tài)度是多么認真嚴肅。
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摯更是有口皆碑。
他的《背影》、《給亡婦》等,被稱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xué)”。
在淡淡的筆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沒有半點矯揉造作,而有動人心弦的力量。
他在《論逼真和如畫》、《論標語口號》、《鐘明序》等文章里,強調(diào)“真”“就是自然”,強調(diào)“修辭立其誠”,強調(diào)“宣傳與寫作都不能缺少……至誠的態(tài)度”。
正是這種“至誠的態(tài)度”,使他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都傾注在字里行間。
而這種從心靈深處流露出來的喜怒哀樂之情,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佩弦逸事 朱自清的名、字的由來 據(jù)說,朱自清出生后,由于其父朱鴻鈞,十分喜歡蘇東坡,就從東坡的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給兒子取名「自華」。
而朱自清外號「實秋」,除了因為算命先生說他「五行缺火」,以「秋」字取「火」外,還包含了「春華秋實」的寓意。
「朱自清」一名則是他自己在上大學(xué)前改的,取其「清」者「清賬」、「清償」、「清楚」之意,他要以「清」字自勵。
而這個名字,又的確反映了朱自清一生凜然不屈的氣節(jié)。
朱自清,原名朱自華,自清這個名是1917年改的。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學(xué)預(yù)科,按照正常學(xué)歷,他需要讀兩年預(yù)科,升入本科后還要讀四年,由于家境的漸近窘迫,他已經(jīng)不能按部就班地學(xué)滿這漫長的六年時光,便在上預(yù)科的第二年跳級報考本科,并且被錄取。
此時他為了激勵自己,便取《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嚴”中“自清”二字就改名為自清,表明自己甘于清貧。
這就是朱自清名的由來。
他的字為佩弦,也是有典故的。
《韓非子觀行》:“西門豹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
”弦,繃緊,性剛勁。
朱自清取字佩弦,有明顯的勉勵意義 函請接濟家父 蘆溝橋事變發(fā)生之后,朱自清先生轉(zhuǎn)往大后方,他寫信給當時在上海教書的李健吾,請他就近接濟自己住在揚州的老父親,李健吾自然不會讓老師失望。
那么,朱自清先生何以有信心如此重托他人呢
原來,這二人之間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
——1925年暑假過后,朱自清先生應(yīng)聘來到清華大學(xué)擔任了中國文學(xué)系的教授。
李健吾這時剛好從北京師范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畢業(yè),考取了清華大學(xué)中文系。
上第一堂課,朱自清先生點名,點到李健吾時,問道:“李健吾,這個名字怪熟的,是不是常在報紙上寫文章的那個李健吾
”李健吾回答:“不敢瞞老師,是我。
”確實是在師大附中讀書時,李健吾就和蹇先艾等組織了爝火社,從事新文學(xué)活動了。
“那我早認識你啦
”朱先生高興地說。
下課后,朱自清先生勸李健吾:“你是要學(xué)創(chuàng)作的,念中文系不相宜,還是轉(zhuǎn)到外文系去吧。
”當時中文系只念古書,所以朱自清先生這么說。
李健吾聽了朱自清先生的話,第二年就轉(zhuǎn)到外文系去了。
師生雖不在一個系,但李健吾寫了作品,都先送給朱先生看,始終把朱自清先生當作導(dǎo)師。
朱自清先生也每次都字斟句酌地幫李健吾定稿。
多年互動,使他們真摯的師生情篤定終生。
寧餓拒受美援面粉 四十年代的中國,百業(yè)蕭條,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連高等法院的教授也難以維生。
貧病交加的清華大學(xué)中文系主任朱自清,一家老少只是以稀粥糊口,食不飽腹。
當局為緩和教授們的不滿,給他們發(fā)了「面粉配給證」,憑證可購買美國援助的平價面粉。
美國的駐華大使司徒雷登、駐滬總領(lǐng)事卡德寶大放厥詞,攻擊中國人民不識好歹,恩將仇報。
據(jù)此,張奚若、吳等著名學(xué)者,于一九四八年六月十七日起草了《百十師長嚴正聲明》,反擊美國政府的誣蔑與侮辱。
聲明最后說:「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jié),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zhì)的一切施舍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予的。
下列同人同意拒絕購買美援平價面粉,一致退還配給證,特此聲明。
」 六月十八日,吳先生拿了聲明書來了朱自清家中征求簽名。
由于長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勞累,朱自清正胃病嚴重復(fù)發(fā)臥床不起,此時的朱自清先生,已經(jīng)重病纏身而且無錢醫(yī)治,吳先生對朱自清說:「朱先生家老少九口,日子過得特別艱難,若在聲明上簽字,經(jīng)濟損失都比別的教授都大。
但我還是來了,是為尊重你的意見,總之是不要勉強。
」 「我的秉性,吳先生是知道的。
春秋時氣節(jié)之士堅持不吃嗟來之食活活餓,傲骨可嘉,足可為人師表。
故我寧可餓,也不要帶有侮辱性施舍的美援面粉。
」朱自清說罷,支撐著坐起來,毫不遲疑地拿起筆,在聲明上工工整整寫了「朱自清」三個字。
當天晚上,朱自清在日記里寫了下面一段話: 在拒絕美援和美國面粉的宣言上簽名,這意味著每月的生活費要減少六百萬法幣。
下午認真思索了一陣,堅信我的簽名之舉是正確的,因為我們反對美國扶植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動,就不應(yīng)逃避個人的責(zé)任。
六月二十一日,朱自清囑夫人陳竹隱退還了「面粉配給證」。
次日他瞥見書架上存有幾張當月的面粉票,馬上對妻子說:「快去退了,還有小半袋面粉一并帶走,干凈徹底。
」 8月上旬,朱自清先生病情惡化,入院治療無效,不幸于12日逝世,延至八月十二日,朱自清因藥石罔效不治逝世,終年僅50歲。
彌留之際曾張合嘴巴似有話說。
夫人陳竹隱俯下身去,他吃力地、斷斷續(xù)續(xù)地說:「有一件事務(wù)必牢記,我是在拒絕美援的文件上簽了字的,今后無論如何困難,都不能再要配給的美援面粉。
」 關(guān)于朱自清不領(lǐng)美國“救濟糧”這讓我們看出了他熱愛民族的偉大精神
【其他】 朱自清在西南聯(lián)大教書時對學(xué)生熱情鼓勵,但并不輕易稱許,往往為一個問題會與學(xué)生爭得不可開交。
他曾風(fēng)趣地對學(xué)生說:“你們不易說服我,我也不易說服你們,甚至我連我的太太也說不服,雖然民主的精神在于說服。
” 朱自清對教學(xué)十分認真,他對學(xué)生作業(yè)格式有具體規(guī)定:作業(yè)本第一頁要空下來,把一學(xué)期作文題目依次寫下,并注明起訖頁數(shù),以便查閱。
朱自清治學(xué)上認真嚴肅,從不濫竽充數(shù)。
1934年應(yīng)鄭振鐸邀請,一個晚上趕寫了一篇《論逼真與如畫》,其材料依據(jù)《佩文韻府》,因來不及檢查原書,就在文章后面寫明是“抄《佩文韻府》”。
朱自清寫作時,喜以筆尖沾紙,速度不快,往往要細心斟酌后才寫下,所以寫下后無需多加刪減,即成佳作。
在清華大學(xué)時,他每天只能寫500字;而李長之有一天曾寫過15000字的論文,還外加兩篇雜文。
朱自清、浦江清等相約在每周三下午2至5時,在清華園中文系會議室,把《歷代詩話》和《歷代詩話續(xù)編》分人剪貼,另設(shè)總論及雜類,均按羅馬字母排列,半年后完成剪貼《詩話大系稿本》。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曾提及蟬,有人說蟬在夜晚是不叫的。
他請教昆蟲學(xué)家后說:“我們往往由常有的經(jīng)驗作推論。
例如有些蟬子夜 晚不叫,推論到所有的蟬夜晚不叫。
” 1921年除夕,葉圣陶與朱自清促膝長談,點起兩支白蠟燭。
朱自清即寫了只有三行的《除夕》:“除夜的兩支搖搖的白蠟燭光里,我眼睜睜瞅著,1921年輕輕地踅過去了”。
1923年8月俞平伯寫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同年10月朱自清也以同名寫了一篇。
原來是兩人同去的,各寫所見,倒為后人留下散文游記兩篇,可以一比異同。
朱自清晚年在書案的玻璃板下壓有紙條,上書:“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
” 朱自清逝世,許德珩寫挽聯(lián):“教書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學(xué),向時代學(xué),向青年學(xué),生能如斯,君誠健者;存留五一載,愈艱苦,愈奮斗,與丑惡斗,與暴力斗,而后已,我哭斯人。
”
續(xù)寫課文西門豹250字
戰(zhàn)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去管理鄴這個地方。
西門豹到了那里,看到田地荒荒,人煙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爺來,問他是怎么回事
老大爺告訴西門豹,這都是給河伯娶媳婦聞的。
這里的巫婆和官神勾結(jié)在一起,說和河伯漳河的河神,每年要取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要不給河伯送去,漳河就要發(fā)大水。
巫婆和官神們硬逼著老百姓出錢,出年輕的女孩兒。
所以,有女孩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
這里的人口越來越稀少,地方越來越窮。
西門豹說:“下回河伯娶媳婦時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
”到了河伯娶媳婦的日子,西門豹真的帶著武士來了,巫婆和當?shù)氐墓偌澕泵Τ鰜碛印?/p>
西門豹說:把新娘子領(lǐng)來讓我看看。
”巫婆叫徒弟把那個打扮得很漂亮的姑娘領(lǐng)上來。
西門豹一看,回過頭來對巫婆說: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
麻煩巫婆去給何博說,說我要另選一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說完,他叫衛(wèi)士抱起巫婆,把她投進了漳河。
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怎么還不回來呢
請你們?nèi)ゴ叽甙?/p>
這些官紳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跪下來磕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直流血。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紳都是騙錢害人的。
后來,西門豹發(fā)動了老百姓,開鑿了12條水渠,把漳河的水引到田地里。
莊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
我國歷史上像西門豹為民做主的好官有哪些
包拯(999-1062)自希仁,蘆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進士。
中進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遠去為官,直到雙親相繼去世,守孝完畢,才在親友的勸說下為官,期間長達十年之久,故以孝聞于鄉(xiāng)里。
宋景佑四年(1037),任天長(安徽天長)知縣,頗有政績。
任滿后,調(diào)任知端州(廣東肇慶)。
回京任監(jiān)察御史里行,又改監(jiān)察御史,為「言事官」,對處事不當,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進行彈劾。
為懲治貪官,自慶歷四年(1044)廿八月,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贓吏》,認為清廉是人們的表率,而天贓則是「民賊」。
包拯七次上書彈奏江西轉(zhuǎn)運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殘害百姓。
并嚴厲批評宋廷的任官制度。
皇佑二年(1050)至三年間,包拯知諫院,曾三次彈劾外戚張堯佐,審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詐騙案,震動朝野。
包拯在歷官三司戶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間,先后出任京東,陜西,河北等路轉(zhuǎn)運使,每至一地,都以減輕民間負擔、改革弊政、發(fā)展生產(chǎn)為己任,提出了「寬民利國」的經(jīng)濟思想。
多次為了國家大事,說了皇帝不愛聽的話,論斥權(quán)幸大臣,請求罷去皇帝賜給親信官僚們的恩寵,一切改由主管機構(gòu)正常渠道進行。
他將唐朝魏征給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寫出來,呈給宋仁宗為座右銘,時刻警惕,以國家大事為重。
請求仁宗虛心納諫,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為主」,偏聽偏信,而要愛惜人才,除去苛刻,嚴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說,不隨意大興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采納施行。
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權(quán)知開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離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
但在這短短的時間內(nèi),把號稱難治的開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條。
敢于懲治權(quán)貴們的不法行為,堅決抑制開封府吏的驕橫之勢,并能夠及時懲辦誣賴刁民。
由于包拯在開封府執(zhí)法嚴明,鐵面無私,敢于碰硬,貴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斂,聽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
兒童婦孺?zhèn)兌贾腊?,親切稱呼他為「包特制」。
開封府廣泛流傳著這樣的話「關(guān)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
」用閻羅比喻包拯的鐵面無私。
宋嘉佑六年(1061),他官至樞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大街小巷都可聽得到。
」朝廷贈官吏部上書,有「奏儀」十五卷傳于世。
宋 岳飛(1103~1142) 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為宋朝名將。
事母至孝,家貧力學(xué)。
其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為一生處世的準則。
北宋宣和中,以敢戰(zhàn)士應(yīng)募,隸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之。
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
公元1129年,金兀術(shù)渡江南進,攻陷建康,岳飛堅持抵抗,于次年收復(fù)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復(fù)鄭州、洛陽等地,兩河(淮河、黃河)義軍紛起響應(yīng),復(fù)欲進軍朱仙鎮(zhèn),惜宰相秦檜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還,誣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死于獄。
岳飛率領(lǐng)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兵非常害怕「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fù)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謚忠武,有《岳武穆集》。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3課小練筆,高分懸賞
美麗的 清我來到桃園玩,一進門到一陣陣清香,于是我園跑去。
桃花已經(jīng)開了不少,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亭亭玉立。
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像粉紅色的花團,好像馬上就要裂開似的。
有的花瓣全展開了,像一把把嬌嫩透亮的小傘。
真是千姿百態(tài)。
桃花的顏色也是五顏六色的,白的像云,紅的像天邊的彩霞。
一陣微風(fēng)吹過,花瓣一片片地落下,像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真讓人陶醉。
近看桃花就更美了。
桃花的花蕊像蝸牛的觸角一樣長,上面滿是花粉和花蜜,怪不得那么吸引勤勞的小蜜蜂在花間飛來飛去呢
一陣春雨后,桃花依然開放著,花瓣上蘸滿了雨水,像一個個小酒杯,像一粒粒珍珠。
我忽然覺得自己就是一朵桃花,穿著粉紅的衣裳,站在陽光里。
一陣微風(fēng)吹過來,我就翩翩起舞,粉紅的衣裳隨風(fēng)飄動。
不光是我一朵,一園桃花都在舞蹈,風(fēng)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
蜻蜓飛過來,告訴我飛行的快樂。
小鳥飛過來,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一會兒,我才記得我不是桃花,我是在看桃花。
我愛桃花,我愛家鄉(xiāng)的桃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