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式早茶歷史
簡介談及廣東的傳統(tǒng)文化,早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每逢周末或假日,廣東人便扶老攜幼,或約上三五知己,齊聚茶樓“嘆早茶”。
“嘆”在廣東話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見,喝早茶在廣東人的心目中是一種愉快的消遣,在這個層面上來說與其他娛樂活動并無二致。
說起廣東早茶的來源,要追溯到咸豐同治年間。
當(dāng)時廣州有一種名為“一厘館”的館子,門口掛著寫有“茶話”二字的木牌,供應(yīng)茶水糕點,設(shè)施簡陋,僅以幾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腳談話。
后來出現(xiàn)了茶居,規(guī)模漸大,變成茶樓,此后廣東人上茶樓喝早茶蔚然成風(fēng)。
直到今天,廣東早茶中茶水已經(jīng)成為配角,茶點卻愈發(fā)精致多樣,這種傳統(tǒng)文化隨著廣東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不但沒有消失的跡象,反而越來越成為廣東人休閑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
既名為“早茶”,茶水便自然是廣東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早茶的茶水以紅茶為主,取其暖胃去膩,利于消化。
常見的有烏龍茶、鐵觀音、普洱茶,有的人也喜歡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涼祛火。
紅茶色深紅,湯濃稠,味苦澀,雖在視覺和味覺上都不如綠茶,卻與廣東早茶中味道濃郁的茶點恰是絕佳配搭。
發(fā)展廣東早茶的長盛不衰,與廣東自古以來貿(mào)易興盛,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是分不開的。
在廣東,早茶時分可以傾談生意、交換信息,也可以會朋聚友、談天說地。
生意人把茶樓當(dāng)作商談重地,普通人則在此抒解壓力,換得浮生半日閑。
舊時廣州的“妙奇香”茶樓有一副對聯(lián): “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飲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
” 而廣州著名的茶樓“陶陶居”三樓也有一副對聯(lián)寫道: “陶潛善飲,易牙善烹,恰相逢作座中君子; 陶侃惜飛,夏禹惜寸,最可惜是杯里光陰。
” 想來應(yīng)是絕大部分廣東人喝早茶時的心理寫照吧。
茶點茶點分為干濕兩種,干點有餃子、粉果、包子、酥點等,濕點則有粥類、肉類、龜苓膏、豆腐花等。
其中又以干點做得最為精致,賣相甚佳。
如每家茶樓必制的招牌蝦餃,以半透明的水晶餃皮包裹兩三只鮮嫩蝦仁,舉箸之前已可略略窺見晶瑩中透出一點微紅,待入口以后輕輕一咬,水晶餃皮特有的柔韌與蝦仁天然的甜脆糅合出鮮美的口感,教人回味無窮。
又如某些高級茶樓特制的燕窩酥皮蛋撻,幾層金黃酥脆的蛋撻殼內(nèi)盛著嫩黃色、絲絲通透的燕窩,甫見之下已叫人食欲大動,更不用說入口以后燕窩的甜蜜柔軟與酥皮的粉香酥脆完美結(jié)合,美味得讓人欲罷不能。
而各色粥點,如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生滾魚片粥等,皆以綿軟順滑的粥底,配上不同肉魚蛋類,再以香脆蝦片、青嫩蔥花佐之,撒上一小勺胡椒粉,喝來綿糯爽甜,鮮味濃郁。
說到這里,看客諸君也許已經(jīng)按捺不住,想要一嘗廣東早茶的美味了。
但是且慢,各位對廣東早茶的禮節(jié)可有了解呢
其實說來也并不復(fù)雜,廣東人在別人替自己倒茶時,習(xí)慣以右手食指與中指微屈,叩擊桌面以表謝意。
這個簡單的動作,原來源于一個饒有趣味的傳說。
話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有一次扮作仆人,給扮作主子的隨從倒茶。
隨從受寵若驚,若是在皇宮里,此等待遇當(dāng)跪拜叩頭謝之。
但是這是在宮外,不能暴露乾隆的天子身份,于是隨從靈機一動,便發(fā)明了以上手勢代替跪拜叩頭之禮,并流傳沿襲至今。
精髓消耗時間是消極的,消遣時間是積極的,廣東早茶,不是消耗時間,而是消遣時間,時間因此變得有滋有味,呈現(xiàn)出生命的趣味與豐富。
吃早茶就是吃時間的滋味,你必須有這份優(yōu)哉游哉的閑情。
不同于一般茶樓,純粹喝茶,廣東早茶則豐富得奢侈,茶,只是個借口,更廣泛的是廣式點心菜肴粥品。
喝茶、看報、會友、聊天、想心思、談生意。
時間原來是空空蕩蕩的,需要內(nèi)容填充,你可以選擇吃早茶,吃早茶在語文老師的眼里,是動賓搭配不當(dāng)?shù)牟【?,但在這里,早茶真的是吃的
茶的標(biāo)題裹不住佳肴的美味 回答者:
請幫我的港式茶餐廳想一句朗朗上口的廣告詞,要有溫暖,美味的感覺,讓人可以記住,謝謝
喝我早茶,如同到家!
廣東人早茶都喝些什么啊
早茶啊
你是指去茶樓的那種么
如果是的話,那吃喝的東西就多了
首先,去茶樓的,都會叫上一壺茶:什么鐵觀音、普洱、花茶……隨便你選,然后是叫上幾籠點心——點心的品種比較多:干蒸燒賣、蝦餃、叉燒包、生肉包、還有皮蛋瘦肉粥(老火的那種,不過個人感覺現(xiàn)在比較少見了)這些是比較經(jīng)典的
另外、蘿卜糕、糯米雞、牛肉丸、拉腸粉、珍珠粉、粉果、咸水角、蛋撻、炒粉炒面、腐皮白果粥、芋頭蒸排骨、叉燒酥、蛋黃酥等等也是比較常見的,其實主要不同茶樓可能都會有些不同的品種,但我以上列出的那些,基本上每個茶樓都會有
而且味道也很不錯
如果不是去茶樓喝早茶的話,那吃的種類可能會少一點,一般在家里、茶餐廳、或者當(dāng)?shù)氐奶厣车甑鹊胤匠裕ㄒ詮V州為例,銀記腸粉店、伍湛記粥店這兩個都是比較出名的)炒粉炒面啊、粥啊、牛腩\\\/腩汁珍珠粉啊、蒸包啊、湯粉湯面(例如云吞面)、陳村粉啊……這些早餐在廣州都比較常見) 以上是廣州這邊的喝早茶的生活……潮汕地區(qū)、客家的、粵西的那邊也許又會有所不同,但這個我不太了解= =a 我只知道潮汕人有喝茶的習(xí)慣,功夫茶是那邊的特色…… ?。≒S:上面所述是本人的生活經(jīng)驗,希望對您有參考意義,謝謝~~)
一首歌 陳百祥 唱的 乜話
廣東話 ,求翻譯個別語句
粵語口語高手來
樓主問得仔細(xì),一樓也答得仔細(xì),令我有些感動,雖然不會有分,也來補充一下。
柯打即英文order,這里指下命令,但也可在其他情況下表達(dá)訂貨之意。
我認(rèn)為與掯字最近似的是烈字,很多時用于味道濃烈,例如說烈酒或辛辣醬汁好掯,也引申到強勁\\\/不易對付一類的意思。
斬料是專指買燒味加餸(至少最初如此),燒味店按照客人需要的份量即時斬件。
蛇gue解作怕事并不貼切,蛇gue特指因為害怕\\\/擔(dān)憂\\\/無法忍受痛楚而常常大呼小叫的性格濕滯只是糟糕之意,不特指運氣方面。
求普通話情景對話 急要呀~~
1 假設(shè)國內(nèi)親戚是你的姑媽,以下是你和你姑媽的對話你:姑媽
歡迎你來做客
一路上旅途很勞累吧
姑媽:不累的,飛機很舒服
你:您還沒吃飯吧
要不然一起去吃午飯
姑媽:好啊
有什么特色食物呢
你:說到吃,人可是很講究的
來香港一定要常常叉燒飯,,還有早茶也很不錯呢
港式也是美味的很
希望姑媽您都能品嘗到
姑媽:好啊
聽起來就要了
2 臨別對話你:你要去外地留學(xué)了,希望你能在學(xué)業(yè)上有長足的進(jìn)步
也希望你照顧好身體
因為身體是學(xué)習(xí)的本錢嘛
好友:謝謝
我會努力學(xué)習(xí)的
有你這樣知心的真是高興呢
你:咱們是多年好友,不必客氣啦
記得到了那邊常來信啊
好友:知道了,一定會的
你:一路平安
再見
3 麗怡:真對不起
我遲到了
一路上塞車,我真是心急如焚呢
美德:沒關(guān)系啦
只不過多等了一會,沒什么的
麗怡:謝謝你的原諒
4 你:爸爸,我有一個建議。
咱們家也應(yīng)該有環(huán)保意識啊
爸爸:是啊
你有什么好建議嗎
你:咱們出門購物時自帶購物袋吧,這樣也能減少呢
每天家里的垃圾也要分分類再丟
既減輕了的勞動又能為環(huán)保出一份力
爸爸:不錯
是個好建議
看來我們以后也要將環(huán)保問題重視起來
廣州喝早茶有什么講究
廣州早茶探源 在咸豐同治間有一種館子叫“一厘館”,它的設(shè)備很簡陋,木桌板凳,供應(yīng)糕點,開口掛一個木牌子,寫著“茶話”兩個字,為客人提供一歇腳敘談,吃東西的地方,后來出現(xiàn)了“茶居”,“居”就是“隱”即躲起來,也是為了提供一些有閑的人消磨時間的好去處,后來規(guī)模大了才改名成茶樓。
當(dāng)時佛山經(jīng)營茶樓的人,都買下土地建幾層高的茶房,然后全棟用來經(jīng)營大型茶樓,大茶樓越來越多,此后,廣東人開始有上茶館的習(xí)慣了。
還有一種叫“二厘館”也供同樣的點心,區(qū)別在于價格和設(shè)備,茶樓的茶資要三分六厘,而二厘館的茶資只需要二厘,相差甚遠(yuǎn),足足十六倍。
老式茶樓有些分等級,樓上比樓下的貴,因樓上有空調(diào)(或電風(fēng)扇)而且地方較寬敞之故。
古廣州的茶樓 廣州茶樓的前身是酒樓,可上溯到清代道光間區(qū)永利為最古,有絕詩說:“萬瓦鱗鱗雉堞遮,小東門外一簾斜,永安橋畔行人識,二百年前舊酒家。
”東堤的襟江酒樓亦古老,其聯(lián)云:“襟上酒痕多,廿四橋頭吹玉笛,江心云色重,萬千帆影集金樽。
” 清代同治間,廣州開業(yè)的茶座初稱“居”,叫“上茶居”。
好像惠愛路城隍廟口的福來居,太平路的陸羽居,第二甫的茅珍居,三甫的永安居,五甫的五柳居,十甫的陶陶居。
及光緒間,“居”改稱“樓”,叫做“上茶樓”。
怪的是:“如”字號的茶樓涌出,自有其一段來歷:光緒元年有陳惠如者,在惠愛中首創(chuàng)了“惠如樓”。
后來,譚新義、譚晴波、趙儉生等先后集股開了眾多“如”字號的茶樓,如珠璣路的多如樓,三角市的東如樓,海珠路的三如樓、惠福路的南如樓、賣麻街的福如樓、長堤五仙門的瑞如樓,河南塹口的天如樓、一德路的寶如樓,同興街的九如樓等。
既然是樓,那地下門市便用來賣糕點餅鉺。
樓上中間設(shè)廳堂雅座,周邊設(shè)安靜套間,茶價也較高,故諺語云:“有錢樓上樓,無錢地下(蹲)。
” 陶陶居的“居”為何沿用至今而不改稱“樓”
乃因其高雅也。
粵劇藝人多住在西關(guān),白駒榮、薛覺先常來陶陶居品茗,文化名流亦來此雅集,魯迅、許廣平、巴金就是陶陶居的座上客 解放后,改革后的茶樓發(fā)展 這個時候是一個茶樓飛躍的時候。
茶樓發(fā)展到現(xiàn)代的酒家,更上了一個臺階。
當(dāng)代的酒家在裝修上舍得花大本錢,有單間的,搞雅座的,西式的;日式的,東南亞式的,各式各樣的擺設(shè),開各種茶座,讓不同階層的市民有更多的選擇。
既有早茶,也開設(shè)了下午茶,至于夜茶嘛,樣式更豐富,吃燉品,吃海鮮都可以。
至于經(jīng)營模式也有了很多改變。
廣州酒家,南海城,食為天等連鎖式經(jīng)營,南海漁村,江南漁村等一系列海鮮城,還有敦煌等高檔經(jīng)營的。
廣州茶樓的發(fā)展有了個質(zhì)飛躍,經(jīng)營模式更趨多元化,從傳統(tǒng)老字號的擴大經(jīng)營,到連鎖經(jīng)營,到高檔次茶樓的發(fā)展。
廣州的茶樓的發(fā)展踏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廣州早茶現(xiàn)狀 “食在廣州”,這句話可一點都不假。
各種西餐廳,如蒙地卡羅,還有快餐店,如M記(麥當(dāng)勞),KFC(肯得基)等的加入,使傳統(tǒng)的廣州茶樓受到壓力。
例如M記和KFC吧。
兩間世界有名的快餐店,給了廣州茶樓一個警告。
它們已經(jīng)把小孩,年輕一輩都吸引住了。
而茶樓就變成了老人家才去的地方。
廣州是個老城,這不僅僅因為它擁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更是因為有眾多的老人散布在大街小巷的茶樓之中。
這些閑來無事的老人延續(xù)著幾百年來的習(xí)慣,一大清早便踱到茶樓中,叫上一壺清茶,兩件小點,或閑聊,或閱報,將早上的大半時光悠閑地打發(fā)。
廣州的早茶因為這些老人,顯得格外閑適。
即使茶樓還有不少出手闊綽,來去匆匆的生意人,但感覺他們終究不過是過客而已。
但對老人而言,早茶就是他們的生活。
場地可以換,生活則別無其他。
對此,長年行走于臺、港、深等地的臺商孫先生也表贊同:“香港酒樓里的顧客70%以上也是60歲以上的老先生老太太,剩下的30%則是40歲以上的男士,20來歲的上班族則是一個都沒有,可見平日的早茶的確是閑來無事的老人家的玩意。
在座眾客十之有六每人手上一份當(dāng)日報紙,這也算是香港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吧。
” 同是生意人,廣州的生意人或許受了廣州老人的影響,喝早茶的節(jié)奏也顯得平和、緩慢,有事沒事坐上幾個小時稀松平常。
而且,廣州的早茶名副其實,大清早4、5點就有茶樓開張,老人們反正睡得少,起得早,天不亮就趕去茶樓。
正是由于他們的早起,使得那些生意人即使姍姍來遲,也無礙早茶之實。
沒了老人的深圳,早茶可一點不早,別說4、5點,就是7、8點,深圳人也嫌太早,在這么一個夜生活如此豐富的地方,能一早爬起來吃早茶的深圳人絕對難以湊成對兒。
10點后才是深圳人是吃早茶的理想時間,由于離中午時間太短,不少深圳人干脆將早茶、午飯一并解決,這使得深圳的早茶、午茶的概念含混不清。
在經(jīng)營時間上,格蘭云天酒店的中餐總廚林譽明師傅告訴記者:“廣州人講究個三茶兩飯,廣州人下海較早,有錢較早,一天當(dāng)中有很多休閑的時間,所以早茶、午茶、夜茶都很旺。
廣州的早茶通常清晨4時就開市了,夜茶要到深夜12點,有的甚至要到次日凌晨1-2點才收市,有的更是通宵營業(yè)。
一般地說,早茶市最興隆,從清晨至上午11時,往往座無虛席。
飲夜茶的人也很多,尤其在夏天,很多廣東人都把吃夜茶當(dāng)做消夏的一種方式。
” 價格 廣州人講究“食不厭精”,但點心的價格是高低都有,窮富皆宜。
老人可以叫上價格實惠、雷打不動的一盅兩件,有錢的生意人自然也可以來些魚翅漱口。
熟悉廣東文化的格蘭云天大酒店中餐部經(jīng)理杜廣順也說:“廣州是老城市,吃早茶是幾百年來積淀的生活習(xí)慣,價格也比深圳的便宜。
與廣州相比,深圳的點心質(zhì)量高,吃早茶的環(huán)境好,更適宜商業(yè)客洽談業(yè)務(wù)。
而廣州的早茶因為主要以家庭客為主,吃得就沒有深圳這么斯文,環(huán)境也不一定非得上星級,只要一家人吃得開心就好。
” 廣州茶樓主導(dǎo)地位依舊存在,畢竟歷史淵源。
目前廣州的茶樓在頂著各種阻力,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改進(jìn)經(jīng)營方式,使廣州的茶樓得以進(jìn)一步發(fā)展。
雖然西餐廳,快餐店等的沖擊下有一段沉寂期,但廣州茶樓正在復(fù)蘇,正在蘇醒。
喝早茶的五大理由 理由一:既入此鄉(xiāng),當(dāng)隨此俗,到了廣東不喝早茶,豈不枉做嶺南人。
理由二:親人朋友,圍桌而坐,一壺茶水,幾件美點,可以增進(jìn)感情。
理由三:豐豐盛盛吃頓早飯,對于每日忙碌的自己是件有益的犒勞。
理由四:全家吃個早茶,人均消費卻不過二、三十元,還可早午飯一起解決,經(jīng)濟又享受。
理由五:有諸多美點可供享用。
不喝早茶五大理由 理由一:周一到周五沒時間,要上班;周末也沒時間,要睡覺。
理由二:早餐我都不吃,干嗎吃早茶
理由三:太貴,如果弄成大排擋,可以考慮。
理由四:理由很簡單,沒人請客。
理由五:早茶
早茶是啥
廣州的早茶文化 飲早茶是廣東人獨特的喝茶習(xí)俗。
清晨起床以后,在開始一天的工作、生意之前,名茶美點(早點),一盅兩件,既解決了早餐,也是一種絕妙享受。
茶點,即是茶水與點心。
茶有紅茶、綠茶、烏龍茶、花茶、元堡茶等種類,點心的種類就更多了,最常見的是各種包子,諸如叉燒包、水晶包、水籠肉包、蝦仁小籠包、蟹粉小籠包,以及其他各類干蒸燒賣,各種酥餅,還有雞粥、牛肉粥、魚生粥、豬腸粉、蝦仁粉、云吞等等。
飲茶是廣東人生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
在這里,緊張的人們開始松弛下來,清閑地談著人生,談著故人,講著故事;在這里,人們揮灑自如地在淡淡的茶香中,把心情晾得清清淡淡。
人們在茶樓里沏上一壺好茶,點上幾道美味點心,有的自斟自飲,有的與朋友海闊天空地大侃一陣,豈不悠哉
茶樓也是人們謀生的重要場所。
各種各樣的人們在茶樓里談?wù)撝善薄鞘?,談?wù)撝毡镜碾娖?、美國的汽車?/p>
在這里,人們交流著各種經(jīng)濟、商品信息。
沒有泡茶樓的本事,發(fā)財?shù)臋C會也少很多。
在生意場上,不進(jìn)茶樓,是不會融入廣東的商業(yè)社會的。
清閑、舒適的茶樓,變成了商業(yè)談判的地點,使得茶樓不再只是人們閑談,打發(fā)時光的悠靜場所。
舊時廣州的妙奇香茶樓有一幅對聯(lián): 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飲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
這正是人在茶樓飲茶的心理寫照。
當(dāng)然茶樓并不僅僅是為早茶才開的。
茶客從早到夜總是不斷,茶樓多是早上5點多鐘開門迎客,直到午夜才收市,三茶兩飯直落。
在廣東,飲茶有禮節(jié)。
服務(wù)員倒茶時,客人一般以食指和中指輕扣桌面表示謝意。
傳說這一風(fēng)俗源出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
一次扮作仆從的皇帝給扮作主子的隨從斟茶,隨從感恩戴德、驚恐萬狀,本應(yīng)下跪叩拜,但又怕暴露了皇室身份,于是靈機一動,遂以兩指微屈,輕扣桌面代之叩禮,并一直傳襲至今。
在茶樓里,當(dāng)客人需要續(xù)水時,只要把壺蓋打開,服務(wù)員便會意而來。
關(guān)于這一禮儀的由來,相傳是過去有一富商到茶樓飲茶,叫堂倌給他加水,堂倌剛把壺蓋打開,他呵嗬大叫一聲,賴稱壺中有只價值千金的畫眉給堂倌放飛了,定要茶樓賠償。
老板無奈之下,從此規(guī)定,茶客凡要加水者,自己打開壺蓋,以防有詐。
時至今日,這習(xí)慣動作已成為茶客要加水的示意信號,無須叫喚服務(wù)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