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描寫戲子的古詩
青衣花旦之類的。
20分全給
泊 秦 淮 杜 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趙飛燕—— 掌上風輕借舞強,居然王莽妒裾揚。
昭成魁偉偏先死,擊鼓無人上廟堂。
王昭君—— 胡馬鞍前始未刀,鑿空兩代震中朝。
琵琶本是戎狄物,何況風光恁地遼。
貂蟬—— 慚笑董卓無尸骨,還擁呂布羨英雄。
既爭脂粉朝堂笑,一丈長髯過五城。
小喬—— 顧老高山流水音,風花解語久無顰。
合歡叵耐先憔悴,遲暮還憐未示君。
卓文君—— 短裙荊釵故不輸,拔盡黃金演酒徒。
月滿云河成影趣,當年何必鳳棲梧。
喬吉——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晏幾道 ——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有關(guān)青衣的句子
根據(jù)你的要求,我推薦如下: 一、第一個類型中我推薦程派的《鴛鴦?!分械膬蓚€唱段,《鴛鴦冢》寫的是謝招郎和王五姐的愛恨情仇,大體是講:謝招郎與王五姐相愛訂婚。
招郎不敢告知母親,請姐姐代陳。
王五姐不得消息而成疾,托人傳書被謝母知,謝母責子并將其鎖禁。
招郎逃。
五姐驟見,傷慟而亡。
招郎碰壁殉情。
二人合葬,世稱“鴛鴦冢”。
近年來,張火丁曾演此劇。
其中有一段【二黃慢板】和一段【反二黃慢板】很合適你的要求,分別為: 1. 【二黃慢板】對鏡容光驚瘦減,萬恨千愁上眉尖。
盟山誓海防中變,薄命紅顏只怨天。
盼盡音書如斷線,蘭閨獨坐日如年
才郎若是把心腸變, 【散板】 孤身弱女有誰憐
2. 【反二黃慢板】為癡情閃得我柔腸百轉(zhuǎn),因此上終日里病體纏綿。
我與那謝招郎燈前誓愿,又誰知不從心拆散交鴛。
到如今薄命人死期不遠,眼睜睜紅粉女要入黃泉。
可嘆我親兄長難得見面,嫂嫂啊
只落得泉臺下去度流年。
二、針對你的第二點要求,我推薦張派名句《詩文會》中的名段“喜盈盈進畫堂”,這是描寫女主角車靜芳在親設(shè)考場,試探未來郎君文才時的一段唱詞,表現(xiàn)了車靜芳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同時也體現(xiàn)了正值青春年少的車靜芳靦腆的一面。
【四平調(diào)】喜盈盈,進畫堂,親任主考選才郎。
欲前又踟躇,踟躇復(fù)彷徨。
大事難托恐虛妄,兄長他紈绔忒荒唐。
縱有雙親在,婚事也須自主張。
觀詩心竊慕,無端動柔腸。
愿今日得遇知己畫眉郎, 錦心繡腹,懷壯志,性溫良,吟妙句,成佳章。
憑我這一點,勝過那隔墻頻奏鳳求凰,啊
鳳求凰
三、第三個類型的就多了,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春閨夢》中的唱段,新婚三日即與郎君分別的張氏,因思夫心切,夢見丈夫回來,在夢中與丈夫相會。
其情感人至深。
尤其是唱詞中“門環(huán)偶響疑投信,市語微嘩慮變生。
”一句,寫閨怨寫的極其到位,不讓老杜。
或者程派劇目《火焰駒》中的【二六】也很好,這兩段雖都出自程派,又都是同一個板式,但風格卻不同,春閨夢是直抒胸臆,感染力很強,因為主角是為年輕少婦。
而火焰駒相比之下卻含蓄的多,因為主角是為未出閣的大家閨秀。
京劇之所以為國粹,這是在這些細節(jié)上見功夫的。
1.春閨夢【二六】可憐負弩充前陣,歷盡風霜萬苦辛。
饑寒飽暖無人問,獨自眠餐獨自行。
可曾身體蒙傷損,是否風煙屢受驚。
細思往事心猶恨,生把鴛鴦兩下分。
終朝如醉還如病,苦依薰籠坐到明。
去時陌上花如錦,今日樓頭柳又青。
可憐儂在深閨等,海棠開日我想到如今。
門環(huán)偶響疑投信,市語微嘩慮變生。
因何一去無音信,不管家中這腸斷的人。
畢竟男兒多薄悻,誤人兩字是功名。
甜言蜜語真好聽,誰知都是那假恩情。
2.火焰駒【二六】只為我父把婚變,猶如霹靂震晴天。
月下花前癡心戀,青梅竹馬憶當年。
美夢成空愿難現(xiàn), 為公子茶飯減、損容顏、我柔腸寸斷、淚不干。
今日相逢幸非淺,愿將一語奉君前。
縱然公子時運蹇, 我去錦繡、解簪環(huán)、布裙荊釵、親操井臼共百年。
至于京劇的行頭、頭面等等,我不是專業(yè)學京劇的,所以不大通,不敢在這里誤人子弟,非常抱歉。
還有。
我多一句嘴,通過你的要求,我大概了解了你想寫的小說的風格。
建議你最好不要寫自己不熟悉的領(lǐng)域,尤其是京劇,京劇不是一兩句唱詞,一兩個專業(yè)術(shù)語就能體現(xiàn)的,她是一種風格,愛戲的人不論些什么都有戲曲的神韻,比如雪小禪的文章。
但是不喜歡京劇的人如果生套唱詞,那么只能讓人覺得別扭,我就看過好多這種文章,是不是真心喜歡京劇,一眼就能看出來。
如果你想寫,我建議你真的靜下心來聽兩出京劇,不僅僅是一兩個唱段,而是整出的戲,根據(jù)你的風格,我推薦張火丁版的《春閨夢》,你把這出戲聽完肯定對你的小說有幫助。
以上僅是個人的一點意見,如有不到之處,還望海涵。
描寫戲子的容貌最好古色古風一點。
花旦,是戲曲旦行中的一支,區(qū)別于正旦(北方多稱“青衣”)、武旦和老旦。
扮演的多為天真爛漫、性格開朗的妙齡女子。
也有的是屬于潑辣,放蕩的中、青年女性。
影視界所稱的“當家花旦”,指的也是善演這樣角色的演員,想來是從戲曲中借用的稱謂。
青衣指青衣旦。
傳統(tǒng)戲曲腳色行當。
主要扮演性格剛烈、舉止端莊的青年或中年女性。
表演上著重唱功。
因所扮人物大都穿青素褶子而得名。
如《祭江》里的 孫尚香 ,《三擊掌》里的 王寶釧 ,《宇宙鋒》里的 趙艷容 便是。
老舍 《四世同堂》二四:“她能唱青衣,但拿手的是花旦。
” 中國戲曲中旦行的一種,北方劇種多稱青衣,南方劇種多稱正旦。
按照傳統(tǒng)來說,青衣在旦行里占著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莊、嚴肅、正派的人物,大多數(shù)是賢妻良母,或者是貞節(jié)烈女之類的人物。
年齡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沒有老年,老年就變成老旦了。
正旦表演上的特點是以唱工為主,動作幅度比較小,行動比較穩(wěn)重。
念白都是念韻白,一般不念散白,而且唱工相當繁重。
典型的正旦戲例如《白蛇傳》最后的一折《祭塔》,還有孫尚香聽說劉備的死訊,到江邊去哭祭的《祭江》,《孟姜女哭長城》的孟姜女,《雪梅教子》中的秦雪梅,《春秋配》的姜秋蓮,《賀后罵殿》的賀后等都是正旦扮演的。
求一段通過水袖表現(xiàn)感情的,青衣或花旦
《春閨夢》《羅帕記》
求一段通過水袖表現(xiàn)感情的,青衣或花旦
程派京戲的水袖多,鎖麟囊、荒山淚,春閨夢里都有大段的水袖功,你的描述,我覺得《春閨夢》更符合你的要求,張氏在夢中與王恢相見,心里有大段的話要說,但如果唱出來,就顯得粉了,于是用了大段的水袖來表現(xiàn)。
其劇情也是新婚不久的女子對于奔赴沙場從軍的丈夫的思念,但彼時王恢其實已經(jīng)戰(zhàn)死,再也回不來,于是張氏只在夢中于王恢相見,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