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漢語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詞。
1. 對許多外國人來說使用筷子是很難的。
It’s for many foreigner
中國使用筷子人類文明史上是一樁驕傲和推崇的科學發(fā)明政道論證中華民族是一個優(yōu)秀種族時說:“中國人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發(fā)明了筷子。
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高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杠桿原理。
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極了。
使用方法 正確拿筷子手勢筷子的使用方法并不唯一 上面的筷子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
下面的筷子要固定,只動上面的筷子,然后夾住食物,這點很關(guān)鍵。
兩根筷子頭部合起來,筷子尖對準,很容易就能夾起吃的東西。
盡量用筷子尖夾取,需要時左手放在食物下方承托,避免在送到嘴之前食物滴漏
關(guān)于如何(教外國人)使用筷子的英語文章
Hold one chopstick between your thumb and middle finger. Position the chopstick so that it lies at the base of your thumb (on the joint) and at the lower joint of the middle finger. This chopstick shouldn't touch the forefinger.Step2Place the other chopstick between your thumb and forefinger. The side of the chopstick should rest against the tip of your thumb; the top of the chopstick should rest against the pad of your forefinger.Step3Be sure the tips of the chopsticks are parallel.Step4Keep the first chopstick stationary as you practice moving the second chopstick toward the stationary one.Step5Use this technique to position the chopsticks around a piece of food.Step6Hold the food firmly as you lift it toward your mouth.
別笑老外不會用筷子了,你會用嗎
會用,只是每個人用筷子的方法姿勢都有所不同。
為什么老外不會用筷子會被理解,中國人不會吃西餐就會
我們統(tǒng)稱為地球人地球人的祖先,均是用手抓食物吃的至于為什么國人吃飯用筷子,外國人吃飯用刀叉其實就是個中西文化不同我們中國以前都是已大米,小麥作為主糧的,加上吃的蔬菜比較多,但吃肉類較少。
相傳一次有人烤紅薯,烤熟后用手拿特別燙手,于是就用兩根小樹枝夾出來,涼透了再吃,于是筷子的前世誕生了而外國人主要是以面包、肉類為主食,而面包用手拿就行了,但肉類不可能用筷子切割送進嘴里吧,于是刀叉就誕生了。
雖然刀叉方便,但是國人看不慣用刀或者叉送進嘴里,覺得不文雅又不安全,于是一直沿用筷子作為餐具,凡是受到中華文明熏陶的國家如今沿襲一直在用筷子,比如韓國、日本
關(guān)于筷子的文化
現(xiàn)在世界上人類進食的工具主要分為3類:歐洲和北美用刀、叉、匙,一餐飯三器并用;中國、日本、越南、韓國和朝鮮等用筷;非洲、中東、印尼及印度次大陸以手指抓食。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名譽教授懷特調(diào)查后說:”“用刀叉、手指和筷子吃飯的3類人,都以強硬態(tài)度維護自己的餐具。
”特別是以手抓食者,常被人看作不文明,可他們卻自我感覺良好。
例如美國洛杉磯有一家菲律賓餐館,大做廣告以抓食為榮,公開警告那些不愿以手抓飯的顧客,謝絕他們光臨。
中國是筷子的發(fā)源地,以筷進餐少說已有3000年歷史,是世界上以筷為食的母國。
筷子看起來只是非常簡單的兩根小細棒,但它有挑、撥、夾、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價廉物美。
筷子也是當今世界上一種獨特的餐具。
凡是使用過筷子者,不論華人或是老外,無不欽佩筷子的發(fā)明者。
可是它是何人發(fā)明
何時創(chuàng)造誕生
現(xiàn)在誰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堂堂中華古國,都找不到記載這一對人類文明做出偉大貢獻的點滴文字資料,也許是我們的先民當時缺少文字,或是記錄筷子的書籍佚失殆盡
總之,回答這個懸案的只有“史無記載”4個字。
當然,研究筷箸文化,也不是找不到任何旁證材料。
【筷子的起源】 1.姜子牙與筷子 這一傳說流傳于四川等地,說的是姜子牙只會直鉤釣魚,其他事一件也不會干,所以十分窮困。
他老婆實在無法跟他過苦日子,就想將他害死另嫁他人。
這天姜子牙釣魚又兩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說:“你餓了吧
我給你燒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確實餓了,就伸手去抓肉。
窗外突然飛來一只鳥,啄了他一口。
他疼得“阿呀”一聲,肉沒吃成,忙去趕鳥。
當他第二次去拿肉時,鳥又啄他的手背。
姜子牙犯疑了,鳥為什么兩次啄我,難道這肉我吃不得
為了試鳥,他第三次去抓肉,這時鳥又來啄他。
姜子牙知道這是一只神鳥,于是裝著趕鳥一直追出門去,直追到一個無人的山坡上。
神鳥棲在一枝絲竹上,并呢喃鳴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夾肉就在我腳下…。
”姜子牙聽了神鳥的指點,忙摘了兩根細絲竹回到家中。
這時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于是將兩根絲竹伸進碗中夾肉,突然看見絲竹咝咝地冒出一股股青煙。
姜子牙假裝不知放毒之事,對老婆說:“肉怎么會冒煙,難道有毒
”說著,姜子牙夾起肉就向老婆嘴里送。
老婆臉都嚇白了,忙逃出門去。
姜子牙明白這絲竹是神鳥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驗出來,從此每餐都用兩根絲竹進餐。
此事傳出后,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鄰也紛紛學著用竹枝吃飯。
后來效仿的人越來越多,用筷吃飯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這個傳說顯然是崇拜姜子牙的產(chǎn)物,與史料記載也不符。
殷紂王時代已出現(xiàn)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紂王是同時代的人,既然紂王已經(jīng)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絲竹筷也就談不上什么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
不過有一點卻是真實的,那就是商代南方以竹為筷。
2.妲已與筷子 這個傳說流傳于江蘇一帶。
說的是商紂正喜怒無常,吃飯時不是說魚肉不鮮,就是說雞湯太燙,有時又說菜肴冰涼不能入口。
結(jié)果,很多廚師成了他的刀下之鬼。
寵妃妲已也知道他難以侍奉,所以每次擺酒設(shè)宴,她都要事先嘗一嘗,免得紂王咸淡不可口又要發(fā)怒。
有一次,妲已嘗到有幾碗佳肴太燙,可是調(diào)換己來不及了,因為紂王已來到餐桌前。
妲已為討得紂王的歡心,急中生智,忙取下頭上長長玉簪將萊夾起來,吹了又吹,等菜涼了一些再送入紂王口中。
紂王是荒淫無恥之徒,他認為由妲已夾菜喂飯是件享樂之事,于是天天要妲已如此。
妲已即讓工匠為她特制了兩根長玉簪夾菜,這就是玉筷的雛形。
以后這種夾菜的方式傳到了民間,便產(chǎn)生了筷子。
這則傳說,不像第一個傳說充滿著神話色彩,而比較貼近生活,有某些現(xiàn)實意義,但依然富于傳奇性,也與史實不符。
考古學家在安陽侯家莊1005號殷商墓中發(fā)掘出的鋼箸(筷),經(jīng)考證其年代早于殷紂末期的紂王時代,顯然,筷子既不是紂王發(fā)明,也非妲已創(chuàng)造,應是更早的產(chǎn)物。
3.大禹與筷子 這個傳說流傳于東北地區(qū)。
說的是堯舜時代,洪水泛濫成災,舜命禹去治理水患。
大禹受命后,發(fā)誓要為民清除洪水之患,所以三過家門而不入。
他日日夜夜和兇水惡浪搏斗,別說休息,就是吃飯、睡覺也舍不得耽誤一分一秒。
有一次,大禹乘船來到一個島上,饑餓難忍,就架起陶鍋煮肉。
肉在水中煮沸后,因為燙手無法用手抓食。
大禹不愿等肉鍋冷卻而白白浪費時間,他要趕在洪峰前面而治水,所以就砍下兩根樹枝把肉從熱湯中夾出,吃了起來。
從此,為節(jié)約時間,大禹總是以樹枝、細竹從沸滾的熱鍋中撈食。
這樣可省出時間來制服洪水。
如此久而久之,大禹練就了熟練使用細棍夾取食物的本領(lǐng)。
手下的人見他這樣吃飯,既不燙手,又不會使手上沾染油膩,于是紛紛效仿,就這樣漸漸形成了筷子的雛形。
雖然“傳說”主要是通過某種歷史素材來表現(xiàn)人民郡眾對歷史事件的理解、看法和感情,而不是嚴格地再現(xiàn)歷史事件本身,但大禹在治水中偶然產(chǎn)生使用筷箸的最初過程,使當今的人們相信這是真實的情形。
它比姜子牙和妲已制筷傳說顯得更純樸和具有真實感,也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
促成筷子誕生,最主要的契機應是熟食燙手。
上古時代,因無金屬器具,再因獸骨較短、極脆、加工不易,于是先民就隨手采摘細竹和樹枝來撈取熟食。
當年處于荒野的環(huán)境中,人類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草叢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過于樹木、竹枝。
正因如此,小棍、細竹經(jīng)過先民烤物時的撥弄,急取燙食時的撈夾。
蒸煮谷黍時的攪拌等,筷子的雛形逐漸出現(xiàn)。
這是人類在特殊環(huán)境下的必然發(fā)展規(guī)律。
從現(xiàn)在筷子的形體來研究.它還帶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即使經(jīng)過4000余年的發(fā)展,其原始性依然無法改變。
當然,任何傳說總是經(jīng)過歷代人民的取吉舍、剪裁、虛構(gòu)、夸張、渲染甚至幻想加工而成的,大禹創(chuàng)筷也不例外。
它是將數(shù)千年百姓逐漸摸索到的制筷過程,集中到大禹這一典型人物身上。
其實,筷箸的誕生,應是先民群眾的集體智慧,并非某一人的功勞。
不過,筷子可能起源于禹王時代,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甚至于年的措索和普及,到商代成了和匕共同使用的餐具。
【中國人使筷子的十二種忌諱】 中國人使用筷子用餐是從遠古流傳下來的,古時又稱其為“箸”,日常生活當中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
一般我們在使用筷子時,正確的使用方法講究得是用右手執(zhí)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
在使用過程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碼放在飯碗的右側(cè),用餐后則一定要整齊的豎向碼放在飯碗的正中。
但這要絕對禁忌以下十二種筷子的使用方法。
1、三長兩短: 這意思就是說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當中,將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
這種做法 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們管它叫“三長兩短”。
其意思是代表“死亡”。
因為中國人過去認為人死以后是要裝進棺材的,在人裝進去以后,還沒有蓋棺材蓋的時候,棺材的組成部分是前后兩塊短木板,兩旁加底部共三塊長木板,五塊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長兩短,所以說這是極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 這種做法也是極為不能被人接受的,這種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
這在北京人眼里叫“罵大街”。
因為在吃飯時食指伸出,總在不停的指別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對方時,大都帶有指責的意思。
所以說,吃飯用筷子時用手指人,無異于指責別人,這同罵人是一樣的,是不能夠允許的。
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這種意思,那就是吃飯時同別人交談并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聲: 這種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來回去嘬,并不時的 發(fā)出咝咝聲響。
這種行為被視為是一種下賤的做法。
因為在吃飯時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種無禮的行為,再加上配以聲音,更是令人生厭。
所以一般出現(xiàn)這種做法都會被認為是缺少家教,同樣不能夠允許。
4、擊盞敲盅: 這種行為被看作是乞丐要飯,其做法是在用餐時用筷子敲擊盤碗。
因為過去只有要飯的才用筷子擊打要飯盆,其發(fā)出的聲響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給與施舍。
這種做法被視為極其下賤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齒。
5、執(zhí)箸巡城: 這種做法是手里拿著筷子,做旁若無人狀,用筷子來回在桌子上的菜盤里巡找,知從哪里下筷為好。
此種行為是典型的缺乏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且目中無人極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墳: 這是指手里拿著筷子在菜盤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尋找獵物,就像盜墓刨墳的一般。
這種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屬于缺乏教養(yǎng)的做法,令人生厭。
7、淚箸遺珠: 實際上這是用筷子往自己盤子里夾菜時,手里不利落,將菜湯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
這種做法被視為嚴重失禮,同樣是不可取的。
8、顛倒乾坤: 這就是說用餐時將筷子顛倒使用,這種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謂饑不擇食,以至于都不顧臉面了,將筷子使倒,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9、定海神針: 在用餐時用一只筷子去插盤子里的菜品,這也是不行的,這是被認為對同桌用餐人 員的一種羞辱。
在吃飯時作出這種舉動,無異于在歐洲當眾對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樣的,這也是不行的。
10、當眾上香: 則往往是出于好心幫別人盛飯時,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飯中遞給對方。
被會人視為大不敬,因為北京的傳統(tǒng)是為死人上香時才這樣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飯中,無異是被視同于給死人上香一樣,所以說,把筷子插在碗里是決不被接受的。
11、交叉十字: 這一點往往不被人們所注意,在用餐時將筷子隨便交叉放在桌上。
這是不對的,為北京人認為在飯桌上打叉子,是對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學生寫錯作業(yè),被老師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質(zhì)一樣,不能被他人接受。
除此以外,這種做法也是對自己的不尊敬,因為過去吃官司畫供時才打叉子,這也就無疑是在否定自己,這也是不行的。
12、落地驚神: 所謂“落地驚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將筷子掉落在地上,這是嚴重失禮的一種表現(xiàn)。
因為北京人認為,祖先們?nèi)块L眠在地下,不應當受到打攪,筷子落地就等于驚動了地下的祖先,這是大不孝,所以這種行為也是不被允許的。
但這有破法,一旦筷子落地,就應當趕緊用落地的筷子根據(jù)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畫出十字。
其方向為先東西后南北。
意思是我不是東西,不該驚動祖先,然后再將起筷子,嘴里同時說自己該死。
【筷子的材料】 許多家庭買來一把筷子,直到筷子越來越少,變得破舊不堪,才會想起再到超市去買一把新的回家。
而超市貨柜上的筷子又是五花八門,有純竹的、彩漆的、象牙的、銀質(zhì)的;有一對的、一把的……該挑哪種好呢
首先,涂彩漆的筷子不要使用,因為涂料中的重金屬鉛以及有機溶劑苯等物質(zhì)具有致癌性,而且,隨著使用中的磨損,筷子上的涂料一旦脫落,隨食物進入人體,會嚴重危害人的健康。
尤其有些家庭喜歡給孩子使用顏色亮麗的彩漆筷子,孩子對鉛、苯等的承受力很低,一定要避免使用;其次,塑料筷子質(zhì)感較脆,受熱后容易變形、熔化,產(chǎn)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骨筷質(zhì)感好,但容易變色,而且價格也比較昂貴;銀質(zhì)、不銹鋼等金屬筷子太重,手感不好,而且導熱性強,進食過熱的食物時,容易燙傷嘴。
建議大家選用天然材質(zhì)的筷子,竹筷是首選,它無毒無害,而且非常環(huán)保,還可以選擇本色的木筷。
但是,由于材質(zhì)的原因,竹筷、木筷不容易清洗,會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所以應注意經(jīng)常消毒,保持清潔。
除了筷子材質(zhì)的選擇,在日常生活中,筷子的正確使用和保養(yǎng)也非常重要: 首先,一家人盡量不要混用筷子。
因為混用的話,容易造成一些疾病的交叉?zhèn)魅尽?/p>
研究表明,將近一半人的體內(nèi)存在有導致胃病的幽門螺旋桿菌,而這些細菌大多是通過家庭傳播的,筷子就是重要的傳播介質(zhì)之一。
因此,家里的筷子最好做到專人專用。
其次,清洗筷子要徹底。
許多中國家庭洗筷子都很“豪爽”,整把的筷子放在水龍頭下搓,之后往筷子筒里一插就算洗好了。
殊不知,這樣筷子上很容易滋生細菌,并隨食物進入人體,危害人的健康。
正確的洗法應該是:用洗潔精仔細搓洗筷子,瀝干水后,再放進筷子筒。
而且,筷子筒應該選擇鏤空、底部不積水的,并做到經(jīng)常清洗、消毒。
最后,筷子要勤更換。
在不少家庭中,一雙筷子使用兩三年是常有的事。
但筷子一旦用久了,表面就不再光滑,而且經(jīng)常搓洗也容易使筷子變粗糙,出現(xiàn)許多細小的凹槽,非常容易殘留細菌。
因此,筷子最好每半年就更換一次。
【說筷子 談易理】 筷子直而長,兩根為一雙。
用筷子夾菜不是兩根同時動,而是一根主動,一根從動;一根在上,一根在下。
兩根筷子的組合成為一個太極,主動的一根為陽,從動的那根為陰;在上的那根為陽,在下的那根為陰,這就是兩儀之象。
陰陽互動,可得用矣;陰陽分離,此太極不存。
這就是對立統(tǒng)一,陰陽互根。
兩根筷子可以互換,主動的不是永遠主動,在下的不是永遠在下,此為陰陽可變。
看筷子,一頭方一頭圓。
方的象征著地,圓的象征著天。
方形屬坤卦,圓形為乾卦,如此乾坤之象現(xiàn)矣。
坤卦有柄象,柄,把手的意思;乾卦象征著天,象征著第一,常言民以食為天,大概言由此出。
手拿筷柄,用筷頭夾菜,坤在上而乾在下,這就是《地天泰》卦,和順暢達,當然吉祥;手拿筷頭,用筷柄夾菜,乾在上而坤在下,這就是《天地否(pǐ)》卦,否,閉塞不通,如此用法豈不可笑
用筷子時筷子很自然的把我們的五指分成三部分,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
這樣天、地、人三才之象成矣,天、地、人三才之道存于中矣。
無名指、小指在下象征著地道。
無名指、小指較弱,其位又在下,須相互依倚,象征著廣大民眾,無職無權(quán),須互敬互愛,彼此扶持,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象征著為人處世,孤木難支,人無輔助難以成功。
拇指、食指在上象征著天道。
五指之中食指為要,曲伸開合屬它最巧,把握方向?qū)偎蠲睢?/p>
其象征著官、長,發(fā)號施令,作威作福,然肆意妄為,終招大禍,須拇指管之方可成事。
拇指象征著什么
象征著監(jiān)管、象征著法律、象征著民心、象征著自然規(guī)律……這是從不同層面講的,不可執(zhí)之一理。
食指靈巧,拇指粗笨,靈巧為用,粗笨制約。
故天道尚變,但不可亂變。
天本健行,但天道不言。
五指之中中指最長,其在人位,象征著人為主體,為萬物之靈長。
然居于兩筷之間其位尷尬,象征著中層領(lǐng)導,下有民怨,上有官威;象征著人在中年,上有高堂應盡孝,下有弱子要奶吃……總歸一句話:做人難
但只有做人才最長。
中年雖不易,中年最輝煌。
筷子很簡單,就是兩根棍,隨處可見,這就是簡易。
筷子亦多樣,有木也有竹,有金又有銀,筷子的種類多樣就是變易。
盡管筷子多變化,但筷子直而長,兩根為一雙的情況始終未變,這就是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不易。
簡易、變易、不易這就是《易經(jīng)》的三易之理。
比如一個人,只用一個名字來代表,簡易嘛;但他的容顏、命運、情緒……是始終變化的,這就是變易;可他呢,是男就是男是女就是女,都有七情六欲,都有生老病死,這就是不易。
推而廣之靡不如此。
易道含弘無所不包,太極陰陽無限可分,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
易理又是人性的,就在我們身邊,只“百姓日用而不知”。
以筷子小談或有所益。
詞不達意,貽笑大方. 易卦解民以食為天:兩根筷子,二數(shù)先天卦為兌。
兌,為口,為吃。
筷形直長,為巽卦。
巽,為木、為入。
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東西。
入口的是什么
是筷頭。
筷頭圓,為乾卦,乾為天。
這樣吃的豈不是“天”
因此認為“民以食為天”是由這兒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