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格言
刑法中的危害行為有三個特性;有體性、有害性、有意性。
有體性即人為性,源于人的身體動靜,排除思想犯罪(諸如古代的腹誹罪啦)。
有害性即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放在刑法中即是對刑法保護的法益產(chǎn)生或增加了風險。
張明楷的刑法格言的展開中有這樣一句格言,任何人不因思想受處罰。
任何人不因思想受處罰,是在判斷是否存在犯罪對象的時候,一個行為能否被評斷為犯罪。
比如,你以為是個人,想殺他,客觀上是一個稻草人,這時的犯意就是用這句話評價的。
不存在對象,你卻有殺人的思想,并不因此受到處罰。
刑法格言的展開 讀書筆記
還好,沒記錯,的確是張明楷的。
那個——張明楷教授的《刑法學(xué)》你通讀過么
你想寫哪一條——不會是整本書吧
.........幫你寫......請別指望了~~寫不好,你不滿意;寫好了,舍不得給你~~
有關(guān)刑法的名人名言
去百度文庫。
百度文庫里什么都有,還挺清楚的。
pfd文件。
格言“緊急時無法律”是什么意思
我所知道的版本是——刑法是犯罪人的大憲章。
刑法立法本身是為了追究犯罪人的責任 ,維護社會正義、保護公民權(quán)利。
但是,刑法既保護受害人的合法利益,也允許犯罪人的辯護,保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quán)益,所以說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憲章,也是犯罪人的大憲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