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網(wǎng)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前位置: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 格言 > 凡人論美格言100字

          凡人論美格言100字

          時間:2015-02-23 06:08

          求:幾句“凡人論美格言”(不是名人的,要自己編的)拜托了各位 謝謝

          凡人名言.不要在流淚的時候做任何決定,情緒負面的時候說話越少越好。

          2.不要去反復思考同一個問題,不要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一個人身上,你還有父母,還有其他朋友。

          3.不要害怕做錯什么,即使錯了,也不必懊惱,人生就是對對錯錯,何況有許多事,回頭看來,對錯已經(jīng)無所謂了。

          4.有負面情緒是正常的,但是自己一定要知道,要明白這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在其余的時間里,要盡量的讓情緒平穩(wěn)起來。

          5.那個人突然不聯(lián)系你了,很正常;那個人突然又聯(lián)系你了,也很正常,這也不說明什么。

          6.如果不懂,就說出來,如果懂了,就別說,笑笑即可。

          7.一切的煩惱都是自找的,因此也只能自己解決,不要找朋友哭訴,找他們?nèi)ゴ蚯颉?/p>

          8.說過的話一定要做到,即使是很蠢的話,再蠢也比言而無信好。

          9.無論發(fā)生怎樣的變故,不要打破生活原有的規(guī)律,要按時吃飯,按時睡覺。

          10.不要去害怕做一件事,不要害怕觸景傷情,不要害怕說錯話,不要害怕想起過去,不要害怕面對未來。

          11.無論是對是錯,你需要一個準則,你的行為應該遵循這個準則,并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不斷的修正。

          反反復復優(yōu)柔寡斷的人,是不可能討人喜歡的,在對錯之間徘徊的人,形象不如從錯到對的人正面。

          12.當他說“讓我們冷靜一段時間好嗎

          ”的時候,冷靜的說好,然后掛斷電話。

          不要哀求,他不是來征求你意見的。

          13.不要把心底的話全掏出來,這些是只屬于你的財富。

          14.不要跟一個人和他議論同一個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認為他有多可靠。

          15.當你不知道和他說什么的時候,那就什么也不要說,沉默有無限種含義。

          16.不要追求什么結(jié)果,每個人結(jié)果都一樣,就是死亡。

          17.不要后悔,無論怎樣都不要后悔,后悔的情緒比你所做錯的事更可怕,因為這會摧毀你的自信,自尊以及很有可能讓你去做一件更錯的事。

          (二)1、別低估任何人。

          2、你沒那么多觀眾,別那么累。

          3、溫和對人對事。

          不要隨意發(fā)脾氣,誰都不欠你的。

          4、現(xiàn)在很痛苦,等過陣子回頭看看,會發(fā)現(xiàn)其實那都不算事。

          5、和對自己有惡意的人絕交。

          人有絕交,才有至交。

          6、學會寬容傷害自己的人,因為他們很可憐,各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大家都不容易。

          7、學會放棄,拽的越緊,痛苦的是自己。

          8、低調(diào),取舍間,必有得失。

          9、不要試圖給自己找任何借口,錯誤面前沒人愛聽那些借口。

          10、慎言,獨立,學會妥協(xié)的同時,也要堅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則。

          11、付出并不一定有結(jié)果。

          堅持可能會導致失去更多。

          12、過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記,但一定要放下。

          13、活得輕松,任何事都作一個最好的打算和最壞的打算。

          14、做一個簡單的人,踏實而務實。

          不沉溺幻想。

          不庸人自擾。

          15、不說謊話,因為總有被拆穿的一天。

          16、別人光鮮的背后或者有著太多不為人知的痛苦17、盡量充實自己。

          不要停止學習。

          不管學習什么,語言,廚藝,各種技能。

          18、注意自己的修養(yǎng),你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19、孝順父母。

          不只是嘴上說說,即使多打幾個電話也是很好的。

          20、愛父母,因為他們給了你生命,同時也是愛你愛的最無私的人。

          21、偶爾也要現(xiàn)實和虛偽一點,因為不那樣做的話,很難混。

          22、收斂自己的脾氣,偶爾要刻意沉默,因為沖動會做下讓自己無法挽回的事情。

          23、無論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24、永遠不要給背叛過自己的朋友第二次的背叛的機會。

          25、無論是誰,都有自己的限度。

          特別是信任。

          26、懂得傾聽別人的忠告。

          27、別人說的記在腦袋里,而自己的,則放在心里。

          28、盡量不要講同事朋友的八卦。

          29、信佛,信因果,在真正的因果面前,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30、坦然接受生活給你的饋贈吧,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31、真正了解無常的含義,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不是永恒的,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也不是永恒的。

          32、要快樂,要開朗,要堅韌,要溫暖,對人要真誠。

          33、空虛無聊的時候就讀書,但一定得有自己的生活目標和計劃。

          34、對人性的弱點有清醒的認識,但要相信真誠的愛情,對愛情永遠懷有單純的向往。

          35、不要太過依賴除自己以外的人,因為只有自己不會拋棄自己。

          36、永遠對生活充滿希望,對于困境與磨難,微笑面對。

          37、多看書,看好書。

          38、少吃點,吃好的。

          39、古龍說過,愛笑的女孩子,運氣不會太差。

          40、多交朋友,交好的朋友。

          女人一定要有閨密。

          41、請記得,好朋友的定義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為你開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為你著急。

          42、要有夢想,即使遙遠。

          43、努力愛一個人。

          付出,不一定會有收獲;不付出,卻一定不會有收獲,不要奢望出現(xiàn)奇跡。

          44、承諾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東西往往不會變?yōu)楝F(xiàn)實。

          45、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主張和個性,不要識途去改變他人,同樣,也不要被他人所改變。

          改了,就不是自己了。

          46、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關鍵是清楚到底想要什么。

          得到想要的,肯定會失去另外一部分。

          如果什么都想要,只會什么都得不到。

          47、這個世界最脆弱的是生命,身體健康,很重要。

          48、老天爺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49、不要試圖控制別人,不要要求別人理解你50、活在當下,別在懷念過去或者憧憬未來中浪費掉你現(xiàn)在的生活51、不要忘本,任何時候,任何事情52、要誠懇,要坦然,要慷慨,要寬容,要有平常心53、學會忘記, 善忘是一件好事54、要樂觀,要積極,多笑,多照鏡子55、相信他說的話,但不要當真。

          56、凡事多長心眼。

          57、不要自作聰明。

          58、做自己的決定。

          然后準備好承擔后果。

          從一開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沒有后悔藥吃。

          59、自己不喜歡的人,可以報之以沉默微笑;自己喜歡的人,那就隨便怎么樣了,因為你的喜愛會擋也擋不住地流露出來。

          60、相信因果報應

          相信輪回

          61、要學會忍耐與堅持

          62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愛情……時間可以沖淡一切63、不要做刺猬 能不與人結(jié)仇就不與人結(jié)仇,誰也不跟誰一輩子,有些事情沒必要記在心上64、有時要學會聽取身邊人的意見,更多時候這樣才不會讓自己受到傷害。

          65、忘記過去才能有新的開始。

          66、這個世界很不公平。

          67、不要太依賴朋友,人性基本都有惡的一面。

          68、愛情很美好,相信愛情。

          如果連愛情都不相信那人生豈不太苦了

          69、想得到一樣一定會失去另一件東西。

          70、痛苦讓人成長,是你進步的一個機會,一個挑戰(zhàn)。

          別害怕痛苦的事情,它有另一面積極的作用。

          71、人就是孤獨的,緩解它帶來的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平靜的接受它。

          72、沒有經(jīng)歷過的,永遠不能理解這些道理,但聽聽也是好的。

          73、可以不美麗,可以不可愛,可以不溫柔,但是一定要誠實和善良。

          74、喜愛一切美好的事物,贊美并享受它們所帶來的美好。

          75、當困難來臨時,用微笑去面對,用智慧去解決。

          76、要勇于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并承擔其帶來的責任。

          77、愛家人,愛朋友,愛伴侶,愛孩子,然而,要真正為自己活。

          78、永遠不要為已發(fā)生的和未發(fā)生的事憂慮。

          已經(jīng)發(fā)生既成事實憂慮也于事無補,未發(fā)生的憑主觀臆測,無法推斷事情的走向,徒增煩惱而已。

          79、不要老在別人面前傾訴你的困境袒露你的脆弱。

          80、不要想著依靠別人,要有目標有追求,這與年齡無關。

          81、做一個簡單的人,踏實而務實。

          不沉溺幻想。

          不庸人自擾。

          82、學會思考,頭腦清晰,明白自己的渺小,切忌自我陶醉。

          炮打出頭鳥,凡事不要強出頭,因為并沒有想象中的強

          83、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真的沒有誰離開誰就活不下去

          84、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體中的力量,因為當你選擇離開時,就會發(fā)現(xiàn)即使沒有你,太陽照常升起

          85、社會是有等級的,很多事不公平。

          別抱怨,因為沒有用。

          (三) 01.犯了錯誤就該誠實地認錯——狡辯、諉過只會害了自己。

            02.朋友之間要保持距離——這樣的友誼才能長久。

            03.錢追人,人追健康——有了健康,還怕掙不到錢么

            04.別輕易轉(zhuǎn)行——轉(zhuǎn)行的風險很高,最好不要輕率為之。

            05.適度地抬高身價——在就業(yè)市場中,人也是一種商品。

            06.把敬業(yè)變成習慣——從長期看是為了自己。

            07.運用累積法壯大資產(chǎn)——不求快,不求多,不中斷。

            08.忍一時,爭千秋形勢比人強時,必須忍。

            09.與其你死我活,不如你活我也活——這就是雙贏,是良性競爭。

            10.以“播種”的心態(tài)經(jīng)營人際關系——種子播得越早越堅韌。

            11.做事切勿率性而為——率性而為只會害了自己。

            12.遇到魔鬼型的主管時——接受他的磨練可讓你的性格越來越堅韌。

            13.不要當眾和主管吵架——那會讓你無路可走,只有走人。

            14.向不同行業(yè)的人學習新知識——記住,要用請教的態(tài)度。

            15.所有的困難都是好事——這是老天爺在磨練你,目的是把重任交給你。

            16.用吃虧就是占便宜的心態(tài)做人做事——那樣你就可以迅速長大。

            17.不要在失意者面前談論你的得意——那樣傷害你的人際關系。

            18.不要小看守時這件事——守時是對別人的尊重。

            19.用時間來看人——時間是檢驗大師。

            20.用打聽來看人——把獲得的信息匯總,就可以了解那個人。

            21.建立一個朋友檔案——以免人到用時方恨少。

            22.擴大交友圈——主動出擊,不要等別人上門找你。

            23.保持交友的彈性——敵人也可以變成朋友。

            24.要交喜歡“修理”你的朋友——這種朋友是你的人生導師。

            25.毛遂自薦,好處多多——讓別人看到你,知道你的存在,知道你的能力。

            26.小心突然升溫的友情——對待這種友情的正確態(tài)度是:不推不迎,禮尚往來。

            27.做老二,不做老大——老大沒當好,容易變成老三老四。

            28.做人要中規(guī)中矩——目的是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賴。

            29.用“物質(zhì)利”換取“人情利”——“物質(zhì)利”是一時的,“人情利”是長遠的。

             30.不要獨想榮耀——今天獨享榮耀,明天可能就可能獨吞苦果。

            31.找一位“衣食父母”——那個人可減少你摸索的時間。

            32.找一位對手來跟——跟住他,最終超越他。

            33.用耐心把冷板凳坐熱——冷板凳都坐過了,還有什么好怕的呢

            34.套用別人的成功模式——別人的成功模式可成為一種指引,讓你有方向可循。

            35.偷偷地把自己當成老板或主管——逐漸培養(yǎng)自己當老板或主管的能力。

            36.不要滿足于眼前的小成就——問問自己: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嗎

            37.讓自己盡快成為本行的專家——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38.不要有懷才不遇的想法——懷才不遇多半是自己造成的。

            39.跌倒了,一定要爬起來——不爬起來,別人會看不起你,你自己也會失去機會。

            40.不要為失敗找借口——應該直面失敗,并迅速找出失敗的原因。

            41.改變環(huán)境或改變自己——與其改變環(huán)境,不如改變自己。

            42.不打沒有把握的仗——生命是經(jīng)不起一次次的浪費的。

            43.把反省自己當成每日的功課——因為你不是完美的,會說錯話,也會做錯事。

             44.碰到低調(diào)時,自己鼓勵自己——千萬別蚯?! ?5.依靠別人的智能做事——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46.時時都要有危機意識——別以為你的命好運氣也好。

            47.主角配角都能演,臺上臺下都自在——面對人生,要練就能屈能伸的個性。

            48.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成熟的一個最重要的標志。

            49.做烏龜,不做兔子——有兔子資質(zhì)的人容易驕傲,而驕傲會成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希望會幫到你

          關于傾聽的名人名言

          1、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莊子·齊物論》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在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莊子·養(yǎng)生主》3、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莊子·逍遙游》4、相與于無相與,相為于無相為。

          ——《莊子。

          大宗師》5、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莊子·養(yǎng)生主》6、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莊子·人間世》7、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莊子·齊物 論》8、汝不知夫螳螂乎

          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人間世》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10、不以物挫志。

          ——《莊子·天地》11、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莊子·駢拇》12、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莊子·天地》13、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

          ——《莊子·天運》14、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莊子·田子方》15、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氣耳。

          ——《莊子·知北游》1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莊子·知北游》17、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莊子·外物》1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于內(nèi)者無位而不怍。

          ——《讓王》19、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莊子·讓王》20、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莊子·齊物論》21、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莊子·養(yǎng)生主》

          東坡題跋 原文

          東坡題跋一、跋退之送李[原文]:歐陽文忠⑴公嘗謂晉無文章,淵明去來⑶一篇而已,余亦以為唐無文章,唯韓退之⑷送歸谷序⑸一篇而已,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執(zhí)筆輒罷,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獨步。

          [原文]:陶淵明,孟嘉⑴外孫,作嘉傳云,或問:“聽妓,絲不如竹,竹亦不如肉,何也

          曰:漸近自然。

          ”而今晉書乃云:漸近使之然。

          則是閭里少年鄙語,雖至細事,然足見許敬宗⑵等為人。

          三、書淵明歸去來序俗傳書生入官庫,見錢不識,或怪而問之,生曰:“固知其為錢,但怪其不在紙里中耳。

          ”予偶讀淵明歸去來辭云:“幼稚盈室,瓶無儲粟。

          ”乃知俗傳信而有征,使瓶有儲粟,亦甚澈矣

          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見粟也耶

          馬后宮人,見大練反以為異物,晉惠帝問饑民何不食肉糜,細思之皆一理也。

          聊為好事者一笑。

          五、記徐陵語徐陵多忘,每不識人,人人以此咎之。

          曰:“公自難記,若劉曹沈謝輩,雖暗中摸索,亦合認得。

          ”誠哉是言

          六、書子由超然臺賦后子由之文,詞精理確有不及吾,而體氣高妙,吾所不及,雖各欲以此自勉,而天資所短,終莫能脫,至于此文,則精確高妙,殆兩得之,尤為可貴也。

          七、書與可超然臺賦后余友文與可,非今世之人也,古之人也。

          其文非今之文也,古之文也。

          其為超然辭,意思蕭散,不復與外物相干,其遠游大人之流乎

          八、書拉雜變司馬長卿作大人賦,武帝覽之,飄飄然有凌云之氣。

          近時學者作拉雜變,便自謂長卿,長卿固不汝嗔,但恐覽者,渴睡落床,難以凌云耳

          [注釋]:[解說]:九、記導引家語導引家云:“心不離田,手不離宅。

          ”此云極有理,又云:“真人之心,如珠在淵;眾人之心,如瓢在水。

          ”此善喻者。

          [注釋]:[解說]:十、跋子由棲賢堂記后子由作棲賢堂記,讀之便如在堂中,見水石陰森,草木膠轕,仆當為書之,刻石堂上,且欲與廬山結(jié)緣。

          他日入山,不為生客也。

          [注釋]:[解說]:十一、自評文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止,如是而已矣。

          其它雖吾亦不能知也。

          [注釋]:[解說]:十二、跋子由老子解后昨日子由寄老子新解,讀之不盡卷,廢卷而嘆,使戰(zhàn)國時有此書,則無商鞅、韓非;使?jié)h初有此書,則孔老為一;晉宋間有此書,則佛老不為二,不意老年見此奇特。

          [注釋]:[解說]:十三、書贈邵道士身如芭蕉,心如蓮花,百節(jié)疏通,萬竅玲瓏,來時一,去時八萬四千,此意出楞嚴,世未有知之者也,元符三年九月二十日書贈都嶠邵道士。

          [注釋]:[解說]:十四、跋石鐘山記后錢塘東南,皆有水樂洞,泉流空巖中,皆自然宮商,又自靈隱下天竺,而上至上天竺,溪行兩山間,巨石磊磊如牛羊,其聲如礱然,真若鐘聲,乃知莊生所謂天籟者,蓋無所不在也。

          建中靖國元年正月三日,自海南還過南安,司法掾吳君示舊所作石鐘山記,復書其末。

          [注釋]:[解說]:十五、書孟東野序元豐四年與馬夢得飲酒黃州東禪,醉后頌東野詩云:我亦不笑原憲貧。

          不覺失笑

          東野何緣笑得元憲

          遂書以贈夢得,只夢得亦未必笑得東野也。

          [注釋]:[解說]:十六、題孟郊詩孟東野聞角詩云:似開孤月口,能說落星心。

          今夜聞崔誠老彈曉角,始覺此詩之妙。

          [注釋]:[解說]:十七、記永叔評孟郊詩永叔嘗云:“孟東野詩,‘鬢邊雖有絲,不堪織寒衣,’就使堪織,不得多少。

          ”[注釋]:[解說]:十八、書淵明羲農(nóng)去我久詩余聞江州東林寺,有陶淵明詩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遺余,字大紙厚,甚可喜也,每體中不佳,輒取讀,不過一篇,唯恐讀盡后,無以自遣耳。

          [注釋]:[解說]:十九、題淵明詩一作懷古田舍詩陶靖節(jié)云: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非古之偶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語,非余之世農(nóng),亦不能識此語之妙也。

          [注釋]:[解說]:二十、題淵明詠二疏詩此淵明詠二疏也,淵明未嘗出,二疏出而知返,其志一也,,或以謂既出而返,如從病得愈,其味勝于初不病,此或者顛倒見耳。

          [注釋]:[解說]:二十一、題溫庭筠湖陰曲后原豐五年,軾謫居黃州,蕪湖東承天院僧蘊相,因通直郎劉君誼,以書靖于軾,愿書此詞而刻于石以為湖陰故事,而鄂州太守陳君瀚,為致其書,且助之請。

          七年六月二十三日舟過蕪湖,乃書以遺湘,使刻之,汝州團練副使員外蜀蘇軾書。

          [注釋]:[解說]:二十二、書李白集今太白集中,有歸來乎,笑矣乎,及贈懷素草書數(shù)詩,決非太白所作,蓋唐末五代間,貫修齊巳輩詩也。

          余舊在富陽,見國清院太白詩九近,過澎澤唐興院,又見太白詩,亦非是。

          良由太白豪俊,語不甚釋,集中往往有臨時卒然之句,故使妄庸敢爾。

          若杜子美世,豈復有偽撰者耶

          [注釋]:[解說]:二十三、書退之詩韓退之游青龍寺詩,終篇言赤色,莫曉其故,嘗見小說,鄭虞寓青龍寺,貧無紙,取柿葉學書,九月柿葉赤而實紅,退之詩乃謂此也。

          [注釋]: [解說]: 二十四、記退之拋青春句韓退之詩曰:百年未滿不得死,且可勤買拋青春。

          國史補云:酒有郢之富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洞春,劍南之燒春,杜子美亦云:聞道云安麴米春,才傾一盞便醺人。

          近世裴鉶作傳奇,記裴航事,亦有酒名松醪春,乃知唐人名酒多以春,則拋青春亦必酒名也。

          [注釋]: [解說]:二十五、書子美云安詩“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guī)啼。

          ”此老杜云安縣詩也。

          非親到其處,不知此詩之工。

          [注釋]:[解說]:二十六、書子美黃四娘詩“黃四娘家花滿奚,千花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東坡云:此詩雖不甚佳,可以見子美清狂野逸之態(tài),故仆喜書之,昔齊魯有大臣,史失其名,黃四娘獨何人哉,而托此詩以不朽,可以使覽者一笑。

          [注釋]:[解說]:二十七、書柳子厚詩仆自東武適文登,并海行數(shù)日,道旁諸峰,真若劍鋩,頌柳子厚詩,知海山多爾耶。

          子厚云:“海上尖峰若劍鋩,秋來處處割人腸,若為化作身千億,遍上鋒峰頭望故鄉(xiāng)。

          ”又,柳子厚詩云:“雀鳴楚山靜。

          ”又云:“隱憂倦永夜。

          ”東坡曰:子厚此詩,遠出靈運上。

          又,詩須要有為而作,用事當以故為新,以俗為雅,好奇務新,乃詩之病。

          柳子厚晚年詩極似陶淵明,知詩之病也。

          [注釋]:[解說]:二十八、評韓柳詩柳子厚詩在陶淵明下韋蘇州上,退之豪放奇險則過之,而溫麗靖深則不及,所貴乎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邊皆枯淡,亦何足道

          佛云:“如人食蜜,中邊皆甜。

          ”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別其中邊者,百無一二也。

          [注釋]:[解說]:二十九、書常建詩常建云:“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歐陽公極愛重,以為不可及,此語誠可人意,然于公何足道

          豈非厭飫芻豢,反思螺蛤耶

          [注釋]:[解說]:三十、書薛能茶詩唐人煎茶用姜,故薛能詩云:“鹽損添常戒,姜宜著更夸。

          ”拠此則又有用鹽者矣,近世有用二物者,輒大笑之,然茶之中等者,用姜煎信佳也,鹽則不可。

          [注釋]:[解說]:三十一、書淵明酧劉柴桑詩自夏歷秋,毒熱七八日不解,炮灼理極,意謂不復有清涼時,今日忽凄風微雨,遂御夾衣,顧念茲歲,屈指可盡,澎澤云:“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否

          ”此言真可為惕然也。

          [注釋]:[解說]:三十二、書唐太宗詩唐太宗作詩至多,亦有徐庾風氣而世不傳,獨于初學記時時載之。

          [注釋]:[解說]:三十三、自記吳興詩仆為吳興,有游飛英寺詩云:“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盆上不見日,草木自蒼然。

          ”非至吳越,不見此景也。

          [注釋]:[解說]:三十四、題子明詩后并魯直跋吾兄子明舊能飲酒,酒至二十蕉葉,乃稍醉。

          與之同游者,眉之蟇頤山觀佚老道士,歌謳而飲,方是時,其毫氣逸韻,詎知田地之大,秋毫之小耶

          不見十五年,乃以刑名改事,著聞于蜀,非復昔日之子明也,侄安節(jié)自蜀來云:子明飲酒不過三焦葉,吾少年望見酒盞而醉,今亦能三焦葉矣,然舊學消亡,夙心掃地,枵然為世之廢物矣

          乃知二者有得必有喪,未有兩獲者也。

          老道士,蓋子瞻之從叔蘇慎言也,今年有孫汝楫登進士弟,東坡自云三焦葉,亦是醉中語,余與東坡飲一人家,不能一大觥,醉眠矣,魯直題。

          [注釋]:[解說]:三十五、題王鞏六詩仆文章雖不逮馮衍,而慷慨大節(jié),乃不愧此翁,衍逢世祖英睿好士,而獨不遇流離擯逐,與仆相似,而衍妻悍妒甚,仆少此一事,故詩有勝敬通之句。

          [注釋]:[解說]:三十六、書黃魯直詩后每見魯直詩文,未嘗不絕倒,然此卷語妙,殆非悠悠者所識,能絕倒者,已是可人。

          元佑元年八月二十二日與定國子由同觀。

          又,讀魯直到詩,如見魯仲連李太白,不敢復論鄙事,雖若不適用,不為無補于世也。

          [注釋]:[解說]:三十七、記董傳善論詩故人董傳善論詩,予嘗云:杜子美詩不免有凡語,已知仙客意相親,更覺良工心獨苦,豈非凡語耶

          傳笑曰:此句殆為君發(fā),凡人用意深處,人罕能識,此所以為獨苦,豈獨畫哉

          [注釋]:[解說]:三十八、書參寥論杜詩參寥子言老杜詩云:“楚江巫峽半云雨,清簟疏簾看弈棋。

          ”此句可畫,但恐畫不就爾。

          仆言公禪人,亦復愛此綺語耶

          寥云:“辟如不事口腹人,見江珧柱,豈免一朵頤哉

          ”三十九、記少游論詩秦少游言:“人才各有分限,杜子美詩冠古今,而無韻者殆不可讀,曾子固以文名天下,而有韻者輒不工,此未易以理推之也。

          ”四十、題李伯祥詩昝山老道士李伯祥好為詩,詩格亦不甚高,往往作奇語,如夜過修竹寺,醉打老僧門之句,皆可愛也,余幼時嘗見余,嘆曰:“此郎君貴人也。

          “不知其何以知之。

          四十一、記白鶴觀詩昔游忠州白鶴觀,壁上高絕處有小詩,不知何人題也,詩云:“仙人未必皆仙去,還在人間人不知,手把白髦從兩鹿,相逢聊問姓名誰

          ”四十二、題張子野詩集后張子野詩筆老妙,歌詞乃其余波耳。

          華州西溪云:“浮萍破處見山影,愁侶鰥魚知夜永,懶同蝴蝶為春忙。

          若此之類,皆可以追配古人,而世俗但稱其歌詞。

          昔周肪畫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人但知有周肪士女,蓋所謂未見好德如好色者歟

          元袥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四十三、記里舍聯(lián)句幼時里人程建用楊咨舍弟子由會學舍中,大雨聯(lián)句六言,程云:“庭松偃仰如醉。

          ”楊即云:“夏雨凄涼似秋。

          ”余云:“有客高吟擁鼻。

          ”子由云:“無人共吃饅頭。

          ”坐皆絕倒。

          今四十余年矣。

          四十四、題梅圣俞詩后驛使前時走馬回,北人初識越人梅,清香莫把酴醚比,只欠溪頭月下杯。

          梅梅丈長身秀眉,大耳紅顏,飲酒過百盞,輒正坐高拱,此其醉也。

          吾雖后輩,猶及與之用旋,覽其親書詩,如見其抵掌談笑也。

          四十五、書曇秀詩予在廣陵,與晁無咎曇秀道人同舟。

          送客山光寺,客去,予醉臥舟中,曇秀作詩云,“扁舟乘興到山光,古寺臨流勝氣藏。

          慚愧南風知我意,吹將草木作天香。

          ”予和云:“閑里清游借隙光,醉時真境發(fā)天藏,夢回舍得吹來句,十里南風草木香。

          “予昔對歐陽文忠公誦文與可詩云:“美人卻扇坐,羞落林下花。

          ”公云:“此非與可詩。

          世間元有此句,與可拾得耳。

          ”后三年秀來惠州見余,偶記此事。

          四十六、書邁詩兒子邁幼時嘗作林禽詩云:“熟顆無風時自脫,半腮迎日斗先紅。

          ”于等輩中亦號有思致者。

          僅已老,無他技,但亦時出新句也,嘗作酸棗尉,有詩云:“葉雖流水歸何處,牛帶寒鴉過別村。

          ”亦可喜也。

          四十七、跋黔安居士漁父詞魯直作此詞,清新妍麗,問其得意處,自言以水光山色,替卻玉肌花兒,此乃真得漁父家風也,然才出新婦磯,又入女兒浦,此漁父無,乃大瀾浪乎。

          四十八、書羅浮五色雀詩羅浮有五色雀,以絳羽為長,馀皆從之東西,俗云有貴人入山則出,余安道有詩云:“多謝珍禽不隨俗,謫官猶作貴人看。

          ”余過南華亦見之,海南人則謂之鳳凰。

          云久旱而見則雨,澇則反是,及誦儋耳,亦嘗集于城南所居,余今日游進士黎威家,又集庭下,鏘然和鳴,回翔久之,余舉酒屬之,汝若為余來者,當再集也,已而果然。

          四十七、書摹本蘭亭后外寄所托,改作因寄,于今所欣,改作向之,豈不哀哉,改作痛哉,良可悲,改作悲夫,有感于斯文,改作斯文,凡涂兩字,改六字,注四字,曾不知老之將至,誤作僧,已為陳跡,誤作以,亦由今之視昔,誤作由。

          舊說此文字有重者,皆構(gòu)別體,而之字最多,今此之字頗有同者,又嘗見一本比此本微加楷,疑此起草也,然放曠自得不及此本遠矣,子由自河朔持歸,寶月大師唯簡請此本,令左綿僧意祖摹刻于石。

          治平四年九月十五日。

          四十八、題蘭亭記真本已入昭陵,世徒見此而已,然此本最善,日月愈遠,此本當復缺壞,則后生所見,愈微愈疏矣。

          四十九、題逸少帖逸少為王述所困,自誓去官,超然于事物之外,嘗自言吾當卒以樂死,然欲一游岷嶺。

          勤勤如此,而至死不果,乃知山水游放之樂,自是人生難必之事,況乎市朝眷戀之徒,而出山林獨往之言,故已疏矣。

          五十、題遺教經(jīng)仆嘗件歐陽文忠公云:“遺教經(jīng),非逸少筆。

          ”以其言觀之,信若不妄,然自逸少在時,小兒亂真,自不解辯,況數(shù)百年后傳刻之余,而欲必其真?zhèn)坞y矣。

          顧筆畫靜穩(wěn),自可為師法。

          五十一、題筆陣圖王晉卿所藏筆墨之際,托于有形,有形則有弊,茍不至于無,而自樂于一時,聊寓其心,忘憂晚歲,則猶賢于博弈也,雖然不假外物而有守于內(nèi)者,圣賢之高致也,惟顏子得之。

          [注釋]:(1)、《筆陣圖》:舊傳衛(wèi)夫人撰,一說王羲之撰,實為后人偽托。

          (2)、有形:具有可通過感官認識的形態(tài)。

          (3)、無:道家哲學范疇,指宇宙的本原,一說作“氣”,無形無聲,恍兮忽兮,不可感知。

          《老子》說:“天地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4)、博弈:博,局戲,用六箸十二棋;弈,圍棋。

          (5)、顏子:春秋抹年魯國人,名回,字子淵。

          孔子學生,七十二賢之一。

          [解說]:書法作為藝術地掌握現(xiàn)實的一種特殊方式,具有一般的認識功能,能夠揭示宇宙萬物的真理,但是在揭示“無”,即宇宙本原的時候,書法是用“有形”反映“道”的“無形”,而根據(jù)中國哲學的認識,“指者非指”,即形而上的認識并非事物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

          退而求其次,則書法尚能寄托精神,陶冶情操,則勝過下棋。

          當然,象顏回這樣的圣人不用假借外物也能守住“道”的精神,只是這是一般人無法達到的高度。

          五十二、題二王書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作索靖。

          [注釋]:(1)、筆冢:冢,隆起的墳塋。

          唐代李綽《尚書故實》謂智永“住永心寺,積年學習,后有禿筆頭十甕,每甕皆數(shù)石……后取筆瘞之,號為‘退筆冢’”。

          宋代朱長文《續(xù)書斷.妙品》云:“(懷素)臨學苦練,故筆頹委,作筆冢以瘞之。

          ”(2)、墨池:晉衛(wèi)恒《四體書勢》云:“弘農(nóng)張伯英者,因而專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書而后練之。

          臨池學書,池水盡墨。

          ”(3)、羲之:即王羲之,晉代書家,字逸少,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曾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

          早年從衛(wèi)夫人學書,后遍覽前代書家名跡,遂改初學,采擇眾長,精研諸體,遂成大家。

          傳世書作有《十七帖》、《蘭亭序》、《快雪時晴》、《奉橘》、《喪亂》、《孔侍中》以及唐釋懷仁集王《圣教序》等。

          (4)、獻之:即王獻之,晉代書家,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

          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善正、行、草書。

          幼學其父,次學張芝,作品影響后世極大,尤其是草書作品,后人以為勝過羲之。

          傳世作品有《鴨頭丸帖》、《送梨帖》、《中秋帖》及《地黃湯帖》等。

          小楷有《洛神賦十三行》(又稱《玉版十三行》)刻本傳世。

          (5)、張芝:東漢書家,字伯英,敦煌淵泉(今甘肅酒泉)人,徙居弘農(nóng)華陰(今陜西)。

          善隸、行、草、飛白書。

          傳世作品甚少,唯《閣帖》數(shù)幅。

          (6)、索靖:晉代書家,字幼安,敦煌(今屬甘肅)人,官征西司馬、尚書郎,善楷、隸,傳張芝書法而變其行跡,骨勢峻邁,富于筆力。

          據(jù)傳《月儀帖》、《出師頌》傳為索靖所書。

          [解說]:古人論書,講“質(zhì)、知、力”。

          質(zhì)者,天資;識者,學養(yǎng);力者,功夫。

          其中只有學養(yǎng)和功夫可以通過后天努力獲得,這里體現(xiàn)了在自然條件一定的情況下,人只有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在學養(yǎng)和功夫上努力,才能獲得書法的成就。

          五十三、題晉人帖唐太宗構(gòu)晉人書,自二王以下僅千軸。

          《蘭亭》以玉匣葬昭陵,世無復見。

          其余皆在秘府,至武后時,為張易之兄弟所竊,后遂流落人間,在王涯、趙延賞家。

          涯敗為軍人所劫,剝?nèi)ソ鹩褫S而棄其書。

          余嘗見于李都尉瑋處,見晉人數(shù)帖,皆有小印“涯”字,意其為王氏物也。

          有謝尚、謝鯤、王衍等帖,皆奇。

          而夷甫獨超然如群鶴聳翅,欲飛而末起也。

          [注釋]:(1)、唐太宗:即李世民,唐代明君,善書法,尤喜王羲之真跡,遂竭天下之力,派人購募殆盡,獨缺《蘭亭》,又使侍臣蕭翼由山陰辯才處賺得《蘭亭序》真跡,寶愛之,崩前遺言,與之同葬昭陵,《蘭亭序》真跡,自此不復得見。

          (2)、構(gòu):搜求。

          (3)、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獻之。

          (4)、軸:古代裝成卷軸形的書或字畫。

          唐代李綽《尚書故實》謂“太宗酷好書法,有大王真跡三千六百紙,率以一丈二尺為一軸……。

          ”(5)、武后:即武則天,唐代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

          太宗時為才人,高宗時立為后,載初元年(公元660年)廢睿宗,改國號為“周”,稱則天大圣皇帝,世謂“武后”、“武則天”。

          工行、草、飛白書,傳世書跡有《升仙太子碑》等,晉代大書法家張宗祥認為其書法在太宗李世民之上。

          (6)、張易之:唐定州義豐(今河北安國)人,通曉音技,頎皙美姿,與弟昌宗俱得幸于武后,中宗復位后為張柬之所殺。

          (7)、王涯:王祚孫,字廣津,太原(今屬陜西)人,歷仕德宗以下六朝,曾任宰相、鹽鐵轉(zhuǎn)運使等職。

          后謀誅宦官,事泄被殺。

          (7)、謝尚:晉代書家,字仁祖,秣陵(今江蘇南京)人。

          官至尚書仆射,贈散騎常侍、衛(wèi)將軍。

          據(jù)傳其草書特峻,深得晉人行筆之意。

          書跡未見。

          (8)、李瑋: 字公炤,妻為宋仁宗之女兗國公主,官駙馬都尉、建武軍節(jié)度使,才思敏妙,雅好吟詠,善作水墨竹、石,又善章草、飛白。

          (9)、謝鯤:字幼興,陽夏人,好老易,能歌善書,亦善鼓琴。

          官至豫章太守。

          (10)、王衍:、晉代書家,字夷甫,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出身士族,曾任尚書令、太尉等要職,好老莊、喜清談,名重當世,善行、草書。

          [解說]:此跋敘述二王真跡流傳經(jīng)過,歷歷在目,對二王書法均有評價,于《王衍帖》評價尤高。

          五十四、題蕭子云書蕭子云嘗答敕云:“臣昔不能賞拔,隨時所貴,規(guī)模子敬,多歷年所,年二十六著晉史,至二王列傳,欲作論草隸,言不盡意,遂不能成,略指論飛白一事而已,十許年乃見敕旨論書一卷商略筆法,洞徹字體,始變子敬,全范元常,逮邇以來,自覺功進,又見齊史本傳,今閣下法帖十卷中,有衛(wèi)夫人與一僧書,班班取子云此文,其偽妄無疑也。

          又有王逸少帖者,其辭曰:“爽鳩習而揚武,伯趙鳴而戒晨,時可以出宿餞行,可以登高臨遠。

          ”此乃張說送賈至文,又可笑也。

          五十五、擬二王書梁武帝使殷鐵石臨右軍書,而此帖有與鐵石共書語,恐非二王書,字亦不甚工,覽者可細辯也。

          五十六、題逸少帖此卷有永足下還來一帖,其后有不具釋智永白,而云逸少書,余觀其語,云謹此代申,唐末以來,乃有此語,而書至不工,乃流俗偽造,永禪師書耳。

          又:逸少謂此郡難治,云吾何故舍逸而就勞,當是為懷祖所檢察耳。

          又:蘭亭樂毅東方先生三帖皆妙絕,雖摹寫屢傳,猶有昔人用筆意思,比之遺教經(jīng)則有間矣。

          五十七、題子敬書子敬雖無過人事業(yè),然謝安欲使書宮榜,竟不敢發(fā)口,其氣節(jié)高逸,有足佳者,此一卷尤可愛。

          [注釋]:(1)、謝安:、晉代書法家、政治家、軍事家,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

          出身士族,年四十余方出仕,孝武帝時位至宰相,領導了著名的肥水之戰(zhàn)。

          曾與王羲之雅集蘭亭修祓禊之禮,作詩興樂。

          (2)、書宮榜:唐張懷 《書斷》云:“太康(《晉書》作太元,晉孝武帝年號)中新起太極殿,安欲使子敬題榜,以為萬世寶,而難言之,乃說韋中將(韋誕)題凌云臺事(魏明帝起凌云臺,誤先釘榜而末題。

          以籠盛誕,轆轤長綆引之,使就榜書之。

          榜去地二十五丈,誕甚危懼,乃擲其筆,比下焚之。

          乃誡子孫,絕此楷法,著之家令。

          ”—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子敬知其指,乃正色曰:“中將,魏之大臣,寧有此事

          使其若此,知魏德之不長。

          安遂不之逼。

          ”[解說]:宋人承唐人余緒,崇大王而抑小王,故謂子敬“無過人事業(yè)”,但是仍然肯定小王的成績,稱其氣節(jié)。

          五十八、題衛(wèi)夫人書衛(wèi)夫人書既不工,語意鄙俗,而云奉敕,敕字從力,館字從舍,皆流俗所為耳。

          五十九、題山公啟事此卷有山公啟事,使人愛玩,尤不與他書比,然吾嘗怪山公薦阮咸之清正寡欲,咸之所為,可謂不然者矣,意以謂心跡不相關,此最晉人之病也。

          六十、題蕭子云書唐太宗評蕭子云書云:“行行如迂春蚓,字字若綰秋蛇。

          ”今觀其遺跡,信虛得名耳。

          [注釋](1)、蕭子云:南朝書家,字景喬,南蘭陵人(今江蘇常州西北)人。

          官至侍中,工書,梁武帝評價甚高。

          (2)、春蚓、秋蛇:喻書法盤結(jié)纏繞,毫無骨力可言。

          [解說]:中國書法最講章法、最重骨力。

          “行行如迂春蚓”,則章法之雜亂可知;“字字若綰秋蛇”,則線條彌弱可知。

          可見,歷史上有大名的書法家,其真正水平如何,還要看其遺跡。

          六十一、跋庾征西帖吳道子始見張僧繇畫,曰:“浪得名耳”。

          已而坐臥其下,三日不能去。

          庾征西初不服逸少,有家雞野鶩之論,后乃以為伯英再生。

          今不逮子敬遠甚,正可比羊欣耳。

          [注釋](1)、庾征西:晉代書家庾冀,字稚恭,穎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官至征西將軍,故人稱“庾征西”。

          善書,工草、隸。

          (2)、吳道子:唐代畫家,陽翟(今河南禹縣)人。

          相傳初從張旭、賀知章學書,后改學繪畫,師法張僧繇,畫風對后世影響極大。

          (3)、張僧繇:南朝畫家,吳(今江蘇蘇州)人。

          擅畫人物及佛教畫,亦善山水、花鳥。

          僧繇勤于作畫,用筆多依書法,筆力壯闊,善以少少許馭多多許,著筆不多,而形神具備,有意到筆不到之妙。

          (4)、浪得名:徒有虛名。

          (5)、家雞野鶩:庾冀少時與王羲之書法齊名,羲之后進,冀尤不平,以家雞自喻其書,以野鶩比羲之書。

          (6)、伯英再生:史載庾冀起初不服王羲之,常以野鶩喻羲之書,及見到羲之給其兄庾亮的字,才大為嘆服,以為煥若神明、伯英再生。

          (7)、羊欣:南朝書家,字敬元,泰山南城(今山東費縣西南)人,官至中散大夫、義興太守。

          親受王獻之傳授書法,時人以為子敬之后可以獨步,故諺曰:“買王得羊,不失所望”。

          [解說]東坡此跋,強調(diào)書畫之美,不在形式的刺激,而在內(nèi)涵的豐厚。

          佳作,是經(jīng)得起歷史考驗的。

          六十二、題法帖宰相安和,殷生無恙,宰相當是簡文帝,殷生即浩也耶

          又:杜庭之書,為世所貴重,乃不編入何也

          六十三、題羊欣帖

          聲明 :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quán)所有

          友情鏈接

          心理測試 圖片大全 壁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