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說話,多做事是誰的名言
《論語 - 里仁》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訥于言,就是少說話。
敏于行,就是多做事。
圍繞“少說話,多做事”寫幾句名言或者好的句子。
謝
訥于言敏于行 【注音】:nè yú yán,mǐn yú xíng。
【釋義】:訥,此處指遲鈍的意思。
【翻譯】: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少說話多做事一定好嗎
少說話多做事是一種處世哲學。
能夠做到少說話多做事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而要達到這種境界絕非易事。
要達到這種境界需要有很強的自我意識能力和一顆能夠看淡功利的心。
我們做的很多事情,不要太重于功利,而要憑著自己的本心去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樣,無用的廢話自然少,做有用的事情自然多了。
俗話說,言多語失,多說無益。
在生活中我們講太多的廢話是沒有用的, 我們需要做的是老老實實的去做事情。
例文:善說者不如善做者: 古往今來,有許多的大智慧的人在做事情的時候都是廢話少而行動多。
如東晉時期的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在年少的時候就專注于書法而廢話較少。
這從一些記錄王羲之的文獻中是可以看出來的。
現(xiàn)代的著名學者錢鐘書也是如此,他做事往往十分認真,一絲不茍,而廢話卻是很少,一心一意鉆研學術(shù),從不啰嗦。
這兩位都是教育我們少說話多做事的榜樣。
他們的之所以能夠在各自的領(lǐng)域里有所建樹,完全是靠平時老老實實,踏踏實實的做事,而不是做了一件就開始胡亂地向大家吹噓炫耀,沒用的廢話滿天飛。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王羲之也不會成為大書法家了,而錢鐘書亦不會達到滿腹的經(jīng)論學問的學者境地了。
平時要少說話,多做事。
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拋開所有無關(guān)的雜念,一心一意地把精力放在所要做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