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廬治家格言》的全文。
《治家格言》是清初朱柏廬所著。
朱柏廬(1617~1688),著名理學(xué)教育名用純,字致一。
昆山(今屬江蘇)人。
與歸有光、顧炎武為“昆山三賢”。
明諸生。
清順治二年(1645年)其父在守昆山城抵御清軍時遇難柏廬侍奉老母,撫育弟妹,播遷流離,備極艱辛。
局勢稍定,返回故里。
因敬仰晉人王裒“攀柏廬墓”(含有不忘殺父之仇的意思)之義,故自號柏廬。
居鄉(xiāng)教授學(xué)生,潛心治學(xué),以程、朱理學(xué)為本,提倡知行并進,躬行實踐。
平生精神寧謐,嚴以律己,對當(dāng)時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紳,以禮自持。
他與顧炎武堅辭不應(yīng)康熙朝的博學(xué)鴻儒科,后又堅拒地方官舉薦的鄉(xiāng)飲大賓。
除《朱子家訓(xùn)》外,尚著有《刪補易經(jīng)蒙引》、《四書講義》、《困衡錄》、《愧訥集》、《春秋五傳酌解》、《毋欺錄》等。
黎明什么意思
1. 要亮或剛亮的時候沛公乃夜還。
黎明,圍宛匝。
——《史高祖本紀》。
司馬貞索隱:“黎,猶比也,謂比至天明也。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
——朱伯廬《治家格言》2. 喻指光明或勝利。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黎明來臨,預(yù)兆早見。
” 韓北屏 《非洲夜會·舉杯痛飲》:“那種無畏的向往革命的熱情,具有黎明前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