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一點的座右銘、勵志的、中學生的、貼在桌子上
相信自己能夠完成任何要完成的事情,并且堅信該項任務值得自己為此而“付出”和“努力”。
貼在桌子上的激勵自己的座右銘
1、在你內心深處,還有無窮的潛力,有一 天當你回首看時,你就會知道這絕對是真的. 2、成功,往往住在失敗的隔壁! 3、堅持到底就是成功請采納 謝謝
求個人座右銘
我從小就有過許多座右銘。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魯迅的座右銘——一個字,“早”。
小學時,在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讀到這樣一段:先生小的時候,有一次因故遲到,被壽鏡吾老先生嚴厲批評,于是,他在書桌上親手刻下一個一寸見方的“早”字作為座右銘,用以自勉。
從此,先生再沒遲到過,而且一生勤勉。
這一經(jīng)典的座右銘為后輩學子紛紛仿效。
記得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幾乎每個班都能夠找到幾張刻著“早”字的課桌。
這一破壞公物的行為,屢次受到老師們的鞭笞,然而同學們卻我行我素。
可見魯迅先生的精神,對后世影響之深遠,無人能及也
座右銘之一:有志者事競成這可能是小時候同學中最流行的座右銘了。
中國教育,歷來提倡從小“有理想”,“立大志”。
在教師們的循循善誘下,這句不知哪位古人的格言,被許多的學子們奉為圭皋
當作座右銘天天“自勉”。
翻開小學和中學的畢業(yè)同學錄,至今仍看到許多同學在個人自白的“我的座右銘”或“我的自白”欄中寫道:“有志者事竟成”——注意,這些把“有志者事競成”當作座右銘的同學中,十有八九都寫了錯別字——“競爭”的“競”字寫成了“竟然”的“竟”
呵呵,好端端一句名言,被同學們無意間篡改了,其涵義也變得相差十萬八千里——真是奇哉怪也,有志的人,做事竟然也能成功
座右銘之二:認真做事,輕松做人同學錄上,再也沒有人寫“有志者事競成”之類的傻乎乎的話了。
取而代之的是“認真做事,輕松做人”、“以出世的精神,完成入世的事業(yè)”這樣一些的含著一點哲理、又帶有一點現(xiàn)實意味和個性色彩的箴言。
記得我當時的座右銘,便是“認真做事,輕松做人。
高三那一年,我用這句話指導我的“備戰(zhàn)高考”的生活——當然,那時候學習和備考幾乎也是我生活的全部;所謂“認真做事”,無非是認真學習;所謂“輕松做人”,無非是課余時間要多參加體育鍛煉,讓自己有一個強健的身體,輕松的心態(tài)備戰(zhàn)高考、爭取高分。
認真做事,輕松做人。
談何容易啊
一位高中同學在我的畢業(yè)贈言上寫下這樣的話,仿佛那時他已經(jīng)飽經(jīng)人世的風雨滄桑,對這八個字有著刻骨銘心的體驗。
然而,這八個簡簡單單的字,卻一直作為座右銘,伴我走進大學時代,并影響了我之后的人生。
難,就難在“認真”和“輕松”之間。
直到踏入社會之后,我才領悟到,“做事”和“做人”是無法斷然分開而行的。
“做事”影響你的“做人”,改變你的“做人”,決定你的“做人”;而“做人”,實際上就是從一點一滴的“做事”開始和累積的。
有時候,你分不清擺在你面前的這一樁事,究竟是“做事”還是“做人”。
“認真”和“輕松”,其實就是一種境界。
大家的座右銘
“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右邊的格言,后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
歷史上,中外許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
鏡銘 周恩來在南開中學讀書時,在大立鏡旁糊了面“紙鏡”,上書“面必凈、發(fā)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宜正、肩宜平、胸宜寬、背宜直;氣度:勿傲、勿暴、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
”銘如其人,周恩來一生就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的。
桌銘 少年時代的魯迅酷愛讀書。
一次,他上學遲到了幾分鐘,老師批評了他,但他并不因家里有事遲到而原諒自己,便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以此為座右銘,激勵自己珍惜光陰,刻苦攻讀。
他曾說:“時間就是生命
” 硯銘 陳毅曾請人在自己心愛的硯盒上刻了這樣17個字:“滿招損,謙受益,莫伸手,終日干事,自強不息。
”陳毅的一生以高風亮節(jié)的品質為其銘文留下了注腳。
尺銘 蒲松齡將其“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對聯(lián)刻在鎮(zhèn)尺之上,激勵自己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信心,被稱為“尺銘”。
棺銘 中國近代文學家林琴南,自幼十分刻苦,勤奮好學,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文學作品,還翻譯了170多部外國文學著作。
他曾在居室的墻上畫了一口棺材,旁邊寫道:“讀書則生,不則入棺。
”這奇怪的“棺”銘,就是林琴南用心激勵自己發(fā)憤苦學的座右銘。
1.馬克思的座右銘是:思考一切。
2.同志在湖南長沙師范學習時的座右銘是:貴有恒何必五更起三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3.周恩來同志在青年時代的一句座右銘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 4.高爾基的座右銘是:我現(xiàn)在還在學習,我愿終生是學生。
5.我國著名史學家范文瀾的座右銘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
我6.國著名學者、作家朱自清的座右銘是: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
7.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的座右銘是:我粉碎了每一個障礙。
8.法國著名作家左拉的座右銘是:沒有一天不寫。
9.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的座右銘——誰要干白紙上寫黑字這一行,別人說他笨拙,就不應該驚訝或者動氣。
10.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座右銘——切勿飄飄然。
11.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的座右銘——早。
12.中國現(xiàn)代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軍事家葉挺的座右銘——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13.中國現(xiàn)代杰出畫家徐悲鴻的座右銘——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14.中國當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的座右銘——恒、恬、誠、勇。
15.中國當代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的座右銘——見面少敘寒暄話,多把藝術談幾聲。
16(1)中國當代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的座右銘——一絲不茍。
?。?)著名地理學家、氣象學家竺可楨的座右銘是:“不媚俗,不媚外,不媚權貴。
” 17.中國當代著名數(shù)學家蘇步青的座右銘——今天能作完的事,決不拖到明天。
18.中國當代著名化學家侯德榜的座右銘——勤能補拙,勤儉立業(yè)。
19.著名畫家關山月的座右銘是:“著筆不宜一味熟,稱心還常三分生。
” 20.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駱玉笙的座右銘是:“自得其樂,善于娛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
”
求一個座右銘
勝,不妄喜;敗,不惶餒,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乃拜上將軍
聶榮臻簡介
聶榮臻1899-1992) 中國軍事家,政治家。
中民解放軍創(chuàng)建人和領導人之一華人民國元帥。
1899年12月29日生于四川江津。
1919年底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8月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后改稱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次年春轉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24年10月到蘇聯(lián)學習。
1925年8月回國后,歷任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中共廣東區(qū)委軍委成員、軍委特派員,中共湖北省委軍委書記。
后在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參與向北伐軍派遣中共黨員等工作。
1927年7月中旬任中共前敵軍委書記,參加南昌起義后任起義軍第十一軍黨代表。
同年12月,參與領導廣州起義。
1928年任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1930年初任中共順直省委組織部部長,同年5月后在中共中央特科和中央軍委工作,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等地堅持秘密斗爭。
1931年12月進入中央蘇區(qū),先后任中國工農(nóng)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第一軍團政治委員,曾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
同年4月,作為紅軍東路軍政治委員參與指揮漳州戰(zhàn)役。
1932年冬以后,與軍團長林彪率部參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圍剿”。
1935年,在遵義會議上支持的主張。
過金沙江后,任中央紅軍先遣隊政治委員。
曾率部參加直羅鎮(zhèn)和東征、西征戰(zhàn)役。
1936年11月,參與指揮山城堡戰(zhàn)役。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任八路軍第115師副師長、政治委員,參與指揮平型關戰(zhàn)斗,取得全國抗戰(zhàn)開始后的第一個大勝利。
1937年11月,任晉察冀軍區(qū)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在晉察冀3省邊界地區(qū)創(chuàng)建了敵后第一個抗日根據(jù)地。
1939年冬指揮雁宿崖、黃土嶺戰(zhàn)斗,擊斃被日軍稱為名將之花的阿部規(guī)秀中將旅團長。
1940年8月,在百團大戰(zhàn)中,組織指揮部隊在正太、津浦、平漢、北寧等鐵路線進行破擊戰(zhàn)。
1943年秋回延安參加整風運動。
1945年部署晉察冀軍區(qū)部隊對日反攻作戰(zhàn)。
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華北軍區(qū)司令員、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二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平津衛(wèi)戍區(qū)司令、北平(今北京)市市長等職。
先后參與指揮正太、清風店、石家莊、平津等戰(zhàn)役。
1950年初任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協(xié)助中央軍委領導人部署人民解放軍繼續(xù)解放西南地區(qū)和東南沿海島嶼,肅清國民黨殘余武裝和土匪。
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的部署、訓練、運輸、供應、輪換等工作。
曾參與組建各軍兵種領導機構和一批軍事院校,并組織制定軍事條令、條例等。
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56年11月任國務院副總理。
1958年兼任國務院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1959年兼任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領導科技攻關,組織全國大協(xié)作,僅用5年時間就研制成功多種導彈和原子彈,不久又研制成功氫彈。
文化大革命期間,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斗爭。
1983~1988年任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88年7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992年5月14日22時43分因心力衰竭,搶救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著有《聶榮臻回憶錄》。
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共第七~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九、十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