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作品,寫自己作的詩,應(yīng)該如何落款合適呢
比如我寫法是自己 創(chuàng)作的詩那的落款有很多種1.自作詩一首 歲次辛卯孟夏 于莞城黔東布之2..自作詩一首 黔東布衣書之3.自作詩一首 行齋主人 黔東布衣書之還有很多種就看你的喜好了下面介紹一點書法落款的基礎(chǔ)知識希望能幫到你樣式的落款與鈐印 落款源于“款識”。
原本是青銅器上的銘文對澆鑄這一器皿原由的說明。
后延用為對書畫作品作者及內(nèi)容的說明。
落款內(nèi)容為作者姓名(包括字、號)、時間、書寫內(nèi)容甚至包括書寫地點、環(huán)境或氣候、心情等。
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
作者姓名稱為下款。
書作贈送對象稱為上款。
上款一般不寫姓只寫名字,以示親切,如果是單名,姓名同寫。
在姓名下還要寫上稱謂,一般稱“同志”、“先生”,再下面寫“正之”、“正書”、“指正”或“囑書”、“囑正”、“雅正”、“惠存”等。
上款可寫在書作右上方或正文結(jié)束以后,但上款必須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
一般不與正文齊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在創(chuàng)作之前,首先要選擇所書寫的內(nèi)容,內(nèi)容要求健康、積極向上,也可寫古代或當(dāng)代詩詞或名句。
內(nèi)容確定后可考慮書寫形式,是寫中堂、對聯(lián)、橫幅、條幅還是冊頁、斗方;是寫大字還是小字,寫幾行,紙多大
還要留下落款的位置。
正文內(nèi)容不可齊邊頂頭書寫,四周要留有空白。
中堂、對聯(lián)、條幅這些豎式書作上下留白(稱天頭、地頭)要大于兩側(cè)。
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
譬如寫條幅,天頭留白十厘米,地頭可留白七厘米,兩側(cè)可各留白三五厘米。
橫幅留空左右相當(dāng),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
斗方、冊頁留白四周大致相同。
四邊留白確定后,根據(jù)字?jǐn)?shù)多少及紙的大小折行或疊格子。
創(chuàng)作時,大字寫完了換小筆寫落款,落款豎寫,可寫兩行,也可一行只寫作者姓名(稱窮款)。
根據(jù)留空多寡落款,可寫內(nèi)容出處,還可寫年代,最后寫姓名,“某某人書”。
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書體可于正文相同或帶行意的楷書以示區(qū)別。
最后蓋章。
鈐印,指蓋印章。
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兩種。
朱文印又稱陽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紙上字是紅色的;白文印又稱陰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紙上字是白色的。
從印章的內(nèi)容來分,又有姓名印、齋號印及閑章。
一般在落款人名后蓋一姓名印,若嫌空還可再加蓋一齋號印,不可連蓋兩方同一內(nèi)容的姓名印。
可蓋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
為了使書作上下前后呼應(yīng),往往在書作右上方再蓋一起首印,又稱引首印,初學(xué)者閑章印的內(nèi)容可選“學(xué)?!薄ⅰ扒笏鳌?、“學(xué)書”等。
印章的大小與書作大小及所書字體大小相關(guān)。
一般大幅書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書作落款字小,印亦小。
常用落款用詞 一、稱謂 ⒈長輩:吾師、道長、學(xué)長、先生、女士(小姐); ⒉平輩(或小一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學(xué)兄(弟)、道兄、道友、學(xué)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有專長之稱); ⒊關(guān)系較親密:學(xué)(仁)弟、吾兄(弟); ⒋老師對學(xué)生:學(xué)(仁)弟、學(xué)(仁)棣、賢契、賢弟; ⒌同學(xué):學(xué)長、學(xué)兄、同窗、同硯、同席。
二、上款客套語或敬詞 雅賞、雅正、雅評、雅鑒、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法鑒、博鑒、尊鑒、腸鑒、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講正、察正、請正、兩正、就正、即正、指正、鑒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屬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三、下款客套語或敬詞 ⒈書法題款用: 敬書、拜書、謹(jǐn)書、頓首、囑書、醉書、醉筆、漫筆、戲書、節(jié)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⒉繪畫題款用:敬、敬贈、特贈、畫祝、寫祝、寫奉、頓首、題、并題、戲題、題識、題句、敬識、記、題記、謹(jǐn)記、并題、跋、題跋、拜觀、錄、并錄、贊、自贊、題贊、自嘲、手筆、隨筆、戲墨、漫涂、率題、畫、寫、謹(jǐn)寫、敬寫、仿; ⒊篆刻邊款用:刻作、記、制、治石、篆刻。
四、書法作品落款時間的農(nóng)歷傳統(tǒng)雅稱摘要 ⒈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陽、端春、孟陬、春陽、首陽、肇春; ⒉二月:仲春、仲陽、仲鐘; ⒊三月;季春、暮春、契月、花月、晚春、嘉月、蠶月; ⒋四月:孟夏、初夏、首夏、維夏、槐夏、余月、清和月; ⒌五月;仲夏、超夏、榴月、蒲月; ⒍六月:季夏、晚夏、杪夏、暑月、荷月、、極暑、且月; ⒎七月:孟秋、初秋、少秋、新秋、肇秋、初商、蘭月、涼月、相月; ⒏八月:仲秋、仲商、桂月、壯月; ⒐九月:季秋、暮秋、晚秋、杪秋、杪商、季商、季白、菊月、詠月、玄月、窮秋; ⒑十月:孟冬、初冬、上冬、陽月、坤月、吉月、良月; ⒒十一月:仲冬、子月、葭月、暢月; ⒓十二月:季冬、暮冬、杪冬、窮冬、嚴(yán)冬、嚴(yán)月、嘉平月、臘月、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