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于贊美牡丹的詩句古詩,描寫形容牡丹的詩句有哪些
賞牡丹【唐】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思黯南墅賞牡丹【唐】劉禹錫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fā)賽諸花。
再賦簡養(yǎng)正詩【宋】范成大南北梅枝噤雪寒,玉梨皴雨淚闌干。
一年春色摧殘盡,更覓姚黃魏紫看。
紅牡丹【唐】王維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牡丹【唐】元稹簇蕊風頻壞,裁紅雨更新。
眼看吹落地,便別一年春。
白牡丹【前蜀】韋莊閨中莫妒新妝婦,陌上面慚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洛陽春吟【宋】邵雍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花開未當花。
須是牡丹花盛發(fā),滿城方始樂無涯。
洛陽春吟【宋】邵雍桃李花開人不窺,花時須是牡丹時。
牡丹花發(fā)酒增價,夜半游人猶未歸。
牡丹【宋】范純?nèi)誓档て嫔寐宥即海倩芮Щɡ思m紛。
國色鮮明舒嫩臉,仙冠重疊剪紅云。
牡丹賦【唐】舒元輿我案花品,此花第一。
脫落群類,獨當春日。
牡丹【唐】皮日休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
牡丹花【唐】羅隱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藥與君為近待,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后,辜負秾華過此身書荔枝譜后【宋】歐陽修牡丹花之艷,而無甘實;荔枝果之絕,而非名花。
玉樓春【宋】杜安世三月牡丹呈艷態(tài)。
壯觀人間春世界。
鮫綃玉檻作扃櫳,淹雅洞中王母隊。
不奈風吹兼日。
國貌天香無物賽。
直須共賞莫輕孤,回首萬金何處買。
和君貺老君廟姚黃牡丹【宋】司馬光芳菲觸目已蕭然,獨著金衣奉老仙。
若占上春先秀發(fā),千卉不成妍。
詠牡丹【宋】王溥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大如斗,不成一事只空枝。
惜牡丹【唐】白居易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只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牡丹芳【唐】白居易我愿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嬌艷色。
少回卿士愛花心,同似吾君憂稼穡。
秦中吟·買花【唐】白居易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shù)。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諭。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牡丹【唐】白居易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
月中虛有桂,天上漫夸蘭。
夜濯金波滿,朝傾玉露殘。
性應輕菡萏,根本是瑯玕。
奪目霞千片,凌風綺一端。
稍宜經(jīng)宿雨,偏覺耐春寒。
見說開元歲,初令植御欄。
貴妃嬌欲比,待女妒羞看。
巧類鴛機織,光攢麝月團。
暫移公子第,還種杏花壇。
豪士傾囊買,貧儒假乘觀。
葉藏梧際鳳,枝動鏡中鸞。
似笑賓初至,如愁灑欲闌。
詩人忘芍藥,釋子愧梅檀。
酷烈宜名壽,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鷺羽,丹艷赩雞冠。
燕拂驚還語,蜂貪困未安。
倘令紅臉笑,兼解翠眉攢。
少長呈連萼,驕矜寄合歡。
息肩移九軌,無脛到千官。
日曜香房拆,風披蕊粉干。
好酬青玉案,稱貯碧水盤。
譬要連城與,珠堪十斛判。
更思初甲坼,那得異泥蟠。
騷詠應遺恨,農(nóng)經(jīng)只略刊。
魯班雕不得,延壽筆將殫。
醉客同攀折,佳人惜犯干。
始知來苑囿,全勝在林巒。
泥滓常澆灑,庭除又綽寬。
若將桃李并,更覺效顰難。
求描寫美人如牡丹般漂亮的詩句,不要太俗氣的喔
詠牡丹姚黃魏紫早春發(fā),鮮麗亭亭彰風華。
莫道花仙天上來,流光溢彩彩如畫。
關(guān)于贊美牡丹的詩句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jié)動京城。
牡 唐 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
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tài)破朝霞。
牡丹詩 唐 唐彥謙 顏色無因饒錦繡,馨香惟解掩蘭蓀。
那堪更被煙蒙蔽,南國西施泣斷魂。
牡丹詩 唐 殷文圭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牡丹 唐 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直阃讔{散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 牡丹詩 元 李孝光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
畫欄繡幄圍紅玉,云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
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牡丹詩 唐 李山甫 邀勒東風不早開芳飄后上樓臺。
數(shù)苞仙艷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
形容牡丹花的詩句
答:圖片中有牡丹和孔雀的國畫寓意為花開富貴。
形容此圖的著名古詩有《題折枝牡丹圖》年代: 明 作者: 劉崧華清野塵未曾來,孔雀屏深扇影開。
九奏樂停春日午,綠衣初進紫霞杯。
花開富貴:牡丹是中國傳統(tǒng)名花。
長期以來,牡丹享有“國色天香” 、“花中之王”的美譽。
中國人把牡丹看作是人類和平、幸福、繁華與富足的象征。
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質(zhì)文明的相結(jié)合產(chǎn)物,從古今中外牡丹發(fā)展的歷史來看的確如此,牡丹發(fā)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
過去,人們用牡丹仙子,來贊美女子的美麗,如果家中有一幅牡丹圖,更是如獲之寶,將其掛在大堂之上,引以為榮,素有花開富貴的美好愿望。
河南洛陽和山東荷澤因牡丹而聞名世界,牡丹成為當?shù)匕l(fā)展旅游的拳頭,牡丹花季成了那里的狂歡節(jié),招來成千上萬的游客前去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