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鶴的詩句
唐崔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劉禹錫《鶴嘆》)、“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鶴二首》)、“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杜牧《鶴》)、“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鮑照《鶴舞賦》)、“羽翼光明欺積雪,風神灑落占高秋”(鄭谷《鶴》)、“丹砂結(jié)頂煜有輝,咳吐璀錯生珠璣”(劉伯溫《云鶴篇贈詹岡》)、“丹砂作頂耀朝日,白玉為羽明衣裳”(謝縉《題松竹白鶴圖》)。
鶴行走時,細腿高抬,挺胸昂首,邁著“矩步”,從不萎萎縮縮,徐緩而高雅,有一種“紳士”風度,透著陽剛之氣。
詩人們寫道:“徘徊幽樹月,嘹唳小亭風”(張籍《和裴司空以詩請刑部白侍郎雙鶴》)、“徐引竹間步,遠含云外情”(劉禹錫《鶴嘆》)、“夕陽灘上立徘徊,紅蓼風前雪翅開”(韋莊《失鶴》)。
詩人們寫鶴的飛,凌霄直上,翱翔萬里。
“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依”、“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張九齡《羨鶴》)、“翱翔一萬里,來去幾千年”(李嶠《鶴》)、“匝日域以回鶩,窮天步而高尋”(鮑照《鶴舞賦》)、“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東游扶桑略西極,上下九天僅咫尺”(謝縉《題松竹鶴圖》)、“分飛共所從,六翮勢摧風”(杜牧《別鶴》)、“蒼波萬里茫茫去,駕風鞭霆卷云路”、“四海明月五湖風,飛沖直上凌虛空”(友鶴仙《友鶴吟》)。
“應吹天上律,不使塵中尋”(孟郊《曉鶴》)、“閑整素儀三島近,回飄清唳九霄聞”(李紳《憶放鶴》)、“秋霄一滴露,聲聞林外天”(元稹《和樂天感鶴》)、“清音迎曉日,秋思立寒蒲”(杜牧《鶴》)、“清響徹云霄,萬籟悉以屏”(于謙《夜聞鶴唳有感》)。
?。骸半p舞庭中花落處,數(shù)聲池上月明時”(劉禹錫《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zhuǎn)而龍躍”、“驚身蓬集,矯翅雪飛”(鮑照《舞鶴賦》)、“羽毛似雪無瑕點,顧影秋池舞白云”(李紳《憶放鶴》)。
有關(guān)山水的詩句
山 1、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2、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罚?4、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5、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蘇軾《題西林壁》) 6、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7、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水 1、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3、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蘇軾)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 5、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酈道元《三峽》) 6、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吳均《與朱元思書》)
寫兩句關(guān)于橋和山水的美麗詩句不用整首詩
橋的詩句 1、待入天,看余度石橋。
--問《靈隱寺》 2、春樓不閉葳,綠水回轉(zhuǎn)橋。
--韓翃《相和歌辭·江南曲》 3、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
--虞世南《和鑾輿頓戲下》 4、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杜甫《橫吹曲辭·后出塞其二》 5、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
--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6、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
--徐氏 《玄都觀》 7、云氣橫開八陣形,橋形遙分七星勢。
--駱賓王《疇昔篇》 8、雨霽虹橋晚,花落鳳臺春。
--上官儀《安德山池宴集》 9、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橋津。
--盧照鄰《詠史其二》 10、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張旭《桃花溪》 11、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
--溫庭筠《相和歌辭·常林歡》 12、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張謂《早梅》 13、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
--盧照鄰《還京贈別》 14、夜夜愁君遼海外,年年棄妾渭橋西。
--劉元淑《雜曲歌辭·妾薄命》 15、野郊愴新別,河橋非舊餞。
--董思恭《感懷》 16、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
--溫庭筠《舞曲歌辭·屈柘詞》 17、揚州橋邊小婦,長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王建《雜曲歌辭·江南三臺其一》 18、煙氣籠青閣,流文蕩畫橋。
--李嶠《春日侍宴幸芙蓉園應制》 19、星橋他日創(chuàng),仙榜此時開。
--宗楚客《安樂公主移入新宅侍宴應制》 20、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
--祖詠《江南旅情》 21、題橋貴欲露先誠,此日人皆笑率情。
應訝臨邛沽酒客,逢時還作漢公卿。
--汪遵《升仙橋》 22、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
--王維 《曉行巴峽》 23、誰知橋上思,萬里在江樓。
--李頻《東渭橋晚眺》 24、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陸游《沈園》 25、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游。
--陸游《秋思》 26、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
陵谷雙遷誰復識
我來徙倚暮煙中。
--陸游《五云橋》 27、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
--陳子良《游俠篇》 28、日觀分齊壤,星橋接蜀門。
--駱賓王《送吳七游蜀》 29、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任希古《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30、泉聲喧后澗,虹影照前橋。
--王勃《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 31、驅(qū)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
--魏徵《賦西漢》 32、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
--劉希夷《采?!贰 ?3、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
--崔顥《相和歌辭·相逢行》 34、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
--王維《燕子龕禪師》 35、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
--李世民《帝京篇》 36、橋寒金雁落,林曙碧雞飛。
--宋之問《送趙司馬赴蜀州》 37、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
--劉禹錫《雜曲歌辭·竹枝》 38、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
--劉禹錫《雜曲歌辭·壯士行》 39、洛橋瞻太室,期子在云煙。
--宋之問 40、洛橋?qū)⑴e燭,醉舞拂歸鞍。
--張說 《東都酺宴四首》 41、綠渚傳歌榜,紅橋度舞旗。
--張說 《清明日詔宴寧王山池賦得飛字》 42、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南望龍門北朝市。
--蘇颋《長相思》 43、徑轉(zhuǎn)危峰逼,橋回缺岸妨。
--杜審言《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二》 44、金谷園中柳,春來已舞腰。
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
--《雜曲歌辭·祓禊曲》 45、澗險泉聲疑度雨,川平橋勢若晴虹。
--張昌宗《游石淙山》 46、虹橋分水態(tài),鏡石引菱光。
--李百藥《安德山池宴集》 47、橫截春流架斷虹,憑欄猶思五噫風。
今來未必非梁孟,卻是無人斷伯通。
--陸龜蒙《和襲美詠皋橋》 48、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
--陳子昂《春日登金華觀》 49、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
--楊師道《闕題》 50、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王維 《送楊長史赴果州》 51、故人斗酒安陵橋,黃鳥春風洛陽陌。
--李頎 《放歌行答弟墨卿》 52、皋橋依舊綠楊中,閭里猶生隱士風。
唯我到來居上館,不知何道勝梁鴻。
--皮日休《皋橋》 53、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
--宋璟《蒲津迎駕》 54、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55、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 馮延已《鵲踏枝》山水的詩句:《野望》: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shù)峰巒遠近間。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山中留客》: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陰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WBR>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SPAN>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高適:《別董大》)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描寫山水的詩句有?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戶仰頭看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潮。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前出塞 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與山有關(guān)的詩句
王 【春園】 山泉兩處花柳一園春。
還持千日醉,共作百年 王勃 【登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靄新。
芳郊花柳遍,何處不宜春。
王勃 【夜興】 野煙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還將中散興,來偶步兵琴。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 【別人四首】 江上風煙積,山幽云霧多。
送君南浦外,還望將如何。
王勃 【贈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
琴尊唯待處,風月自相尋。
王勃 【早春野望】 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
他鄉(xiāng)臨睨極,花柳映邊亭。
王勃 【山中】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王勃 【寒夜思友三首】 朝朝翠山下,夜夜蒼江曲。
復此遙相思,清尊湛芳綠。
王勃 【始平晚息】 觀闕長安近,江山蜀路賒。
客行朝復夕,無處是鄉(xiāng)家。
王勃 【扶風晝屆離京浸遠】 帝里金莖去,扶風石柱來。
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王勃 【普安建陰題壁】 江漢深無極,梁岷不可攀。
山川云霧里,游子幾時還。
董思恭 【詠李(一作太宗詩)】 盤根植瀛渚,交干橫倚天。
舒華光四海,卷葉蔭山川。
于季子 【詠項羽】 北伐雖全趙,東歸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陳子昂 【題田洗馬游巖桔槔】 望苑長為客,商山遂不歸。
誰憐北陵井,未息漢陰機。
張說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為二首)】 春來半月度,俗忌一時閑。
不酌他鄉(xiāng)酒,惟堪對楚山。
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
刻作茱萸節(jié),情生造化間。
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
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晚節(jié)歡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夢里見尋仙。
趙冬曦 【和張燕公耗磨日飲(一作張說詩)】 春來半月度,俗忌一朝閑。
不酌他鄉(xiāng)酒,無堪對楚山。
盧僎 【題殿前桂葉】 桂樹生南海,芳香隔楚山。
今朝天上見,疑是月中攀。
蔡隱丘 【石橋琪樹】 山上天將近,人間路漸遙。
誰當云里見,知欲渡仙橋。
周瑀 【臨川山行】 朝見青山雪,暮見青山云。
云山無斷絕,秋思日紛紛。
沈如筠 【寄天臺司馬道士】 河洲花艷爚,庭樹光彩蒨。
白云天臺山,可思不可見。
王泠然 【句】 陳兵劍閣山將動,飲馬珠江水不流。
(詠八陣圖送人) 孫逖 【句】 野煙出爐上,山花落鏡中。
(《廬山》。
見《詩式》) 崔國輔 【渭水西別李侖】 隴右長亭堠,山陰古塞秋。
不知嗚咽水,何事向西流。
王維 【輞川集·華子岡】 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
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
王維 【輞川集·斤竹嶺】 檀欒映空曲,青翠漾漣漪。
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王維 【輞川集·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王維 【輞川集·木蘭柴】 秋山斂馀照,飛鳥逐前侶。
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王維 【輞川集·茱萸沜】 結(jié)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
山中儻留客,置此芙蓉杯。
王維 【輞川集·宮槐陌】 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
應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
王維 【輞川集·欹湖】 吹簫凌極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王維 【輞川集·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王維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 【答裴迪輞口遇雨憶終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廣,蒼蒼秋雨晦。
君問終南山,心知白云外。
王維 【山中寄諸弟妹】 山中多法侶,禪誦自為群。
城郭遙相望,唯應見白云。
王維 【贈韋穆十八】 與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不向東山去,日令春草深。
王維 【送別(一作山中送別,一作送友)】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王維 【別輞川別業(yè)】 依遲動車馬,惆悵出松蘿。
忍別青山去,其如綠水何。
王維 【崔九弟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城隅一分手,幾日還相見。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王維 【題友人云母障子(時年十五)】 君家云母障,時向野庭開。
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畫來。
王維 【山茱萸】 朱實山下開,清香寒更發(fā)。
幸與叢桂花,窗前向秋月。
王維 【哭孟浩然(時為殿中侍御史,知南選,至襄陽有作)】 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
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
王維 【闕題二首】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王縉 【別輞川別業(yè)】 山月曉仍在,林風涼不絕。
殷勤如有情,惆悵令人別。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華子岡】 落日松風起,還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斤竹嶺】 明流紆且直,綠筱密復深。
一徑通山路,行歌望舊岑。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鹿柴】 日夕見寒山,便為獨往客。
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跡。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宮槐陌】 門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
秋來山雨多,落葉無人掃。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北垞】 南山北垞下,結(jié)宇臨欹湖。
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竹里館】 來過竹里館,日與道相親。
出入唯山鳥,幽深無世人。
裴迪 【輞口遇雨憶終南山因獻王維】 積雨晦空曲,平沙滅浮彩。
輞水去悠悠,南山復何在。
裴迪 【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一作留別王維)】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
崔興宗 【留別王維】 駐馬欲分襟,清寒御溝上。
前山景氣佳,獨往還惆悵。
李頎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云陰帶殘日,悵別此何時。
欲望黃山道,無由見所思。
儲光羲 【玉真公主山居】 山北天泉苑,山西鳳女家。
不言沁園好,獨隱武陵花。
陸暢 【題悟公禪堂】 臨壇付法十三春,家本長城若下人。
蕓閣少年應不識,南山鈔主是前身。
陸暢 【宿陜府北樓奉酬崔大夫二首】 樓壓黃河山滿坐,風清水涼誰忍臥。
人定軍州禁漏傳,不妨秋月城頭過。
陸暢 【夜到泗州酬崔使君】 徐城洪盡到淮頭,月里山河見泗州。
聞道泗濱清廟磬,雅聲今在謝家樓。
陸暢 【題商山廟】 商洛秦時四老翁,人傳羽化此山空。
若無仙眼何由見,總在廟前花洞中。
陸暢 【題獨孤少府園林】 四面青山是四鄰,煙霞成伴草成茵。
年年洞口桃花發(fā),不記曾經(jīng)迷幾人。
柳公權(quán) 【題朱審寺壁山水畫】 朱審偏能視夕嵐,洞邊深墨寫秋潭。
與君一顧西墻畫,從此看山不向南。
張又新 【游白鶴山】 白鶴山邊秋復春,張文宅畔少風塵。
欲驅(qū)五馬尋真隱,誰是當初□竹人。
張又新 【帆游山】 漲海嘗從此地流,千帆飛過碧山頭。
君看深谷為陵后,翻覆人間未肯休。
張又新 【謝池】 郡郭東南積谷山,謝公曾是此躋攀。
今來惟有靈池月,猶是嬋娟一水間。
張又新 【吹臺山】 吹臺山上彩煙凝,日落云收疊翠屏。
應謂焦桐堪采斫,不知誰是柳吳興。
李紳 【卻望無錫芙蓉湖】 水寬山遠煙嵐迥,柳岸縈回在碧流。
清晝不風鳧雁少,卻疑初夢鏡湖秋。
李紳 【卻望無錫芙蓉湖】 逐波云影參差遠,背日嵐光隱見深。
猶似望中連海樹,月生湖上是山陰。
李紳 【卻望無錫芙蓉湖】 舊山認得煙嵐近,湖水平鋪碧岫間。
喜見云泉還悵望,自慚山叟不歸山。
楊汝士 【建節(jié)后偶作】 拋卻弓刀上砌臺,上方臺榭與云開。
山僧見我衣裳窄,知道新從戰(zhàn)地來。
鮑溶 【贈楊煉師】 柴煙衣上繡春云,清隱山書小篆文。
明月在天將鳳管,夜深吹向玉晨君。
鮑溶 【期盡】 魚鎖生衣門不開,玉筐金月共塵埃。
青山石婦千年望,雷雨曾知來不來。
鮑溶 【秋暮送裴垍員外刺婺州】 婺女星邊氣不秋,金華山水似瀛州。
含香太守心清凈,去與神仙日日游。
鮑溶 【寄薛膺昆季】 楚山清洛兩無期,夢里春風玉樹枝。
何況芙蓉樓上客,海門江月亦相思。
鮑溶 【秋夜懷紫閣峰僧】 滿山雨色應難見,隔澗經(jīng)聲又不聞。
紫閣夜深多入定,石臺誰為掃秋云。
鮑溶 【送僧擇棲游天臺二首】 身非居士常多病,心愛空王稍覺閑。
師問寄禪何處所,浙東青翠沃洲山。
鮑溶 【上巳日寄樊瓘、樊宗憲,兼呈上浙東孟中丞簡】 世間禊事風流處,鏡里云山若畫屏。
今日會稽王內(nèi)史,好將賓客醉蘭亭。
鮑溶 【長安旅舍懷舊山】 昨夜清涼夢本山,眠云喚鶴有慚顏。
青蓮道士長堪羨,身外無名至老閑。
陳去疾 【西上辭母墳】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殷堯藩 【游山南寺二首】 山中盡日無人到,竹外交加百鳥鳴。
昨日小樓微雨過,櫻桃花落晚風晴。
殷堯藩 【游山南寺二首】 踏碎羊山黃葉堆,天飛細雨隱輕雷。
朗陵莫訝來何晚,不忍聽君話別杯。
殷堯藩 【新昌井】 轆轤千轉(zhuǎn)勞筋力,待得甘泉渴殺人。
且共山麋同飲澗,玉沙鋪底淺磷磷。
沈亞之 【題侯仙亭】 新創(chuàng)仙亭覆石壇,雕梁峻宇入云端。
嶺北嘯猿高枕聽,湖南山色卷簾看。
施肩吾 【效古詞】 姊妹無多兄弟少,舉家鐘愛年最小。
有時繞樹山鵲飛,貪看不待畫眉了。
施肩吾 【憶四明山泉】 愛彼山中石泉水,幽深夜夜落空里。
至今憶得臥云時,猶自涓涓在人耳。
施肩吾 【西山靜中吟】 重重道氣結(jié)成神,玉闕金堂逐日新。
若數(shù)西山得道者,連予便是十三人。
贊美富陽的詩詞,古詩文(有關(guān)山水,環(huán)境等)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出處: 李望廬山瀑布》 2) 瀑布風尺影,疑瀉銀河一派。
——出處: 朱栴《念奴嬌?雪霽夜月中登樓望》 3)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出處: 李忱《香嚴閑禪師》 4)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出處: 李白《望廬山五老峰》 5)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出處: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6)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出處: 徐凝《廬山瀑布》 7) 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出處: 李夢陽《開先寺》 8) 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
——出處: 馮云山《詠瀑布》 9) 雪凈鮫綃落刀尺,大珠小珠飄隨風。
——出處: 嚴遂成《白水巖瀑布》 10)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出處: 徐凝《廬山瀑布》 11) 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
——出處: 王勃《郊園即事》 12)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出處: 李白《望廬山瀑布》 13) 迥與眾流異,發(fā)源高更孤。
——出處: 范仲淹《瀑布》 14)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出處: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15) 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
——出處: 江為《瀑布》 16) 銀河飛落青松梢,素車白馬云中跑。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17) 五疊六疊勢益高,一落千丈聲怒號。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18) 九層峭壁鏟青空,三級鳴泉飛暮雨。
——出處: 白玉蟾《三疊泉》 19) 巖口逼仄勢更兇,奪門而出懸白龍。
——出處: 嚴遂成《白水巖瀑布》 20) 銀花下散布水臺,混沌鑿破山根隈。
——出處: 蔣士銓《開先瀑布》 21) 千巖泉灑落,萬壑樹縈回。
——出處: 李白《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22) 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 ——出處: 范仲淹《瀑布》 23)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銀河轟萬古。
——出處: 白玉蟾《三疊泉》 24) 青山斷缺聳雙劍,元氣直瀉巖頭摧。
——出處: 蔣士銓《開先瀑布》 25) 一龍獨跨山之凹,高聳脊背橫伸腰。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26) 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
——出處: 張繼《江上送客游廬山》 27) 三千組練揮銀刀,四川崖壁齊動搖。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28) 飛流已出不肯下,一線中折分瀠洄。
——出處: 蔣士銓《開先瀑布》 29) 逢逢布鼓雷門敲,水犀軍向皋蘭鏖。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30) 隱現(xiàn)數(shù)折蓄精銳,失勢一落如奔雷。
——出處: 蔣士銓《開先瀑布》 31) 拔地萬里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
——出處: 王安石《日照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