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桃花的詩句
1、《題都城南莊》[ 唐 ] 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譯文去年冬天,就在這扇門里,姑娘臉龐,相映鮮艷桃花。
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2、《桃夭》[ 先秦 ] 佚名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譯文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
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
桃花怒放千萬朵,果實累累大又多。
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貴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萬朵,綠葉茂盛永不落。
這位姑娘要出嫁,齊心協(xié)手家和睦。
3、《大林寺桃花》[ 唐 ]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譯文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jīng)轉到這里來。
4、《桃花》[ 唐 ] 周樸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
譯文桃花在漸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綻放,誰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美麗的顏色
可惜初春的狂風地吹過以后,那美麗的花瓣卻只化成片片血紅的顏色點綴在青苔之上。
5、《桃花溪》[ 唐 ] 張旭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譯文一座高橋隔著云煙出現(xiàn),在巖石的西畔詢問漁船。
桃花整天隨著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邊
贊美桃花的詩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桃花細逐楊花落, 黃鳥時兼白鳥飛。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贊美桃花的詩句有哪些
2、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3、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4、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6、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7、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
8、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9、鴨頭春水濃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臉。
10、小桃花初破兩三花,深淺散余霞。
11、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
唐 周樸《桃花》 12、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宋 謝枋得《慶全庵桃花》 13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
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
宋 陸游《泛舟觀桃花》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唐 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 14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風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唐 齊己《桃花》 15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
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
宋 蘇軾《桃花》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guī)讟浠ā?/p>
只恐東風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
——宋.劉敞:《桃花》 16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
——清.袁枚:《題桃樹》 唐 楊憑《千葉桃花》 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軟駐年華。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
17唐 周樸《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
18宋 謝枋得《慶全庵桃花》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19宋 陸游《泛舟觀桃花》 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
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
20唐 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贊美桃花的詩句
人面桃花相映紅
現(xiàn)代贊美桃花的詩句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五) 唐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一)、自由隱逸之花。
李白的《山中問答》抒發(fā)詩人高蹈塵外,醉心山林的隱逸情懷。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一、二兩句“問”而“不答”,“笑”含懸念,“閑”顯心性,盡見詩人遠離塵俗,自由自在的浪漫情懷。
第三句特寫桃花流水、睿然遠逝的景色,渲染一種天然寧靜、淡泊幽深的氛圍。
桃花流水,自自然然,清明亮麗,不汲汲于榮,不寂寂于逝,令人聯(lián)想到寵辱不驚,淡泊處世的隱士風采。
末句對比議論,滿蓄真情。
山中一溪桃花,一脈流水,一山青翠,一心清閑,別有天地而自得其樂。
這份目無雜色,耳無雜音,心無雜念的舒適愜意,哪里是滾滾紅塵、碌碌人間所能相比的呢
全詩借“桃花流水”展示詩人瀟灑出塵之心和歸隱山林之志。
李白的另一首詩《訪戴天山道土不遇》則謳歌朋友放浪山林,去留無蹤的隱逸風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友人生活在一個山青水才、林茂竹修的地方,可以目接飛泉,耳聞鐘聲;可以與麋鹿為伴,與青松為友;可以浪跡山林,心游道院。
后面六句環(huán)境兼活動的描寫凸顯友人淡泊高潔的志趣和逍遙自在的風采。
一、二兩句展現(xiàn)詩人緣溪而行,穿山進林的景象。
泉水淙淙,犬吠隱隱;桃花帶露,濃艷耀目。
好一派宜人景致,令人聯(lián)想到友人居住此中,如世外桃源,似人間天堂,超塵拔俗而自由自在。
桃花,為環(huán)境添色,為人格增輝。
張旭的《桃花溪》表達詩人心儀虛無飄渺,神往世外桃源的審美情趣。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起筆畫遠景,引人入勝:深山野谷,云煙繚繞;山溪之上,長橋橫跨,忽隱忽現(xiàn),似有似無,似飄浮而動,如臨空而飛。
意境幽深神秘,朦朦朧朧。
發(fā)問繪近景,涉“目”成趣:水中巖石,如島如嶼(石磯);清溪之上,桃花飄流,源源不盡,綿綿不絕,如紅霞映水,似赤袖拂風。
詩意美妙空靈,恍恍惚惚。
天真有趣的一“問”引出一溪桃花流水,激活一份飄渺幻想,不言神往而神往自見,直寫桃花而桃花傳情。
詩歌寫得象桃花源一樣撲朔迷離,令人神往,張旭是高手
(二)、悲愁苦恨之花。
杜甫的《南征》抒發(fā)詩人老邁多病,漂泊天涯的悲苦之情。
“春岸桃花水,云帆楓樹林。
偷生長避地,適遠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
”詩歌后面六句抒悲情,有顛沛流離、遠適南國的羈旅悲愁,有年老體衷、疾病纏身的無可奈何,有仕途坎坷、壯志未酬的憤憤不平,還有百年歌苦、知音乏絕的沉痛喟嘆。
前面兩句描樂景。
春水方生,桃花夾岸,錦浪浮天;云帆一片,征途千里,極目四眺,楓樹成林。
好一派美妙迷人的春江景色
如此歡快明朗的色調,如此生意盎然的景色,如此光艷燦爛的桃花,反襯出詩人光景無多,前途渺茫的憂郁愁苦。
桃花亮人眼目卻傷人魂魄。
王建《宮詞一百首》(其一)以花喻人,揭示宮女的悲苦命運。
“樹頭樹底覓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
自是桃花貪結子,錯教人恨五更風。
”一、二句以凄清畫面見長。
高墻大院之內,一個暮春的早晨,宮女在桃樹下徘徊,看看“樹頭”,花朵越來越少;瞧瞧“樹底”,“殘紅”越來越多。
春風陣陣,桃花飄零,滿地狼籍,“慘”不忍睹。
這種傷春惜花的描寫隱含著宮女對自身年華逝去、命薄桃花的嗟傷。
三、四兩句以議論取勝。
桃花凋謝,可以結出豐碩的果實來,自然自在,不怨風,不怪雨,可是,宮女的命運卻遠遠沒有桃花結子那般幸運、自由,滯留深宮,青春不在,幸福無緣,只有老大徒悲的苦嘆。
縱觀全詩,不管是寫宮女惜花恨風,還是寫宮女羨花妒花,跌宕轉換的詩情深深地暗示出宮女凄慘悲苦的命運,也揭露了封建制度剝奪宮女幸福,扼殺宮女青春的罪惡。
賈至的《春思二首》(其一)抒寫流人之愁和逐客之恨。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賈至在唐肅宗時期曾因事被貶為岳州司馬,這首詩大概就是他在貶謫期間所寫的。
三、四兩句說愁言恨,上句怨東風無情,不為遣愁,以見詩愁重難遣;下句怪春日惹恨,把恨拉長,足見詩人度日如年。
一、二兩句描柳繪花。
上句說春草叢生,柳絲飄拂,以顯盎然生機;下句說桃李爭春,芳香四溢,可見明媚春光。
這兩句寫良辰美景反襯詩人無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三)、愛戀惆悵之花。
崔護《題都城南莊》寫詩人尋春遇艷的驚喜和重尋不遇的惆悵。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而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先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來比喻城南女子,言其艷若桃花,光彩照人,可見詩人目注神馳、意亂情迷之態(tài)和女子溫婉可人、脈脈含情之姿。
兩句詩文一幅畫,人面桃花相映紅。
再說重尋不遇的失落和遺憾,還是春光爛漫、百花吐艷的季節(jié),還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門戶,然而,使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卻不知去往何處,只剩下門前一樹桃花臨風盛開,笑對詩人。
詩人想起了去年今日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那番凝眸含笑、脈脈含情的風流,而今,桃花依舊,人面杳然,除了惆悵和失落,涌上詩人心頭的還能有什么呢
全詩愛恨喜憂全由一樹桃花映照而出。
劉禹錫的《竹枝詞九首》(其二)借桃花易謝痛斥男子的薄情負心,表達女主人公的憂患愁情。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詩歌刻畫了一個熱戀中的農(nóng)家少女的形象,巒愛給她帶來了幸福,也帶來了憂愁。
一、二句言喜。
山上,漫山遍野,桃花盛開,紅紅火火,春意盎然;山下,一江春水,拍山流過,潺潺流淌,情意綿綿。
兩句詩文烘托出農(nóng)家女子陶醉在愛河中的幸福和甜蜜。
三、四句說愁,托物起興,觸景生情。
艷艷桃花,火紅燦爛,但歷時不久,易衰易謝,正如男子見異思遷,用情不專的愛心;汩汩春江,清清亮亮,源源不斷,愈流愈長,正如女子排遣不盡,揮之不去的憂愁。
數(shù)對方變心變情,可恨可氣;想自己愁憂滿腹,無可奈何。
全詩寫花開花謝,抒愛恨歡愁。
(四)、生意盎然之花。
戴叔倫《蘭溪棹歌》畫蘭溪山水之美,抒漁家歡快之情。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首句描寫月掛柳枝,光瀉蘭溪,細絳弄影,溪月相映的情景。
次句寫月下山水,皓月當空,銀輝四瀉,溪平如鏡,倒影清明。
兩句詩文把蘭溪山水寫得朦朧飄渺,美侖美奐。
然而對于漁人來說,最大的樂趣還在于春潮漁汛:春雨過后,桃花飄零,溪水猛漲,鯉魚跳灘,撥鰭擺尾,噼里啪啦。
看到這種情景,怎能不讓人心花怒放呢
全詩寫柳寫月,寫山寫水,寫花寫魚,描繪出一幅明澈秀麗、生機盎然的山水畫,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寫尋春之喜,意境深邃,情趣盎然。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時已孟夏,大地春歸,芳菲落盡,詩人登山尋春,沒想到在深山古寺之中發(fā)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桃花
“始盛”點明桃花怒放,濃艷欲滴。
那一片火紅燦爛的桃花在詩人始所未料之時沖入眼簾,撲面而來
這該令人多么驚異,多么欣喜啊。
一片桃喚起了詩人美麗的幻想,綻放出濃濃的春意。
此外,桃花入詩,還有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用桃花流水比喻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明麗動人;郎士之的“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聽鄰家吹笙》)用繁縟絢麗的王母桃花比喻鄰家笙樂的熱烈歡快,如夢似仙,引人入勝;王維的“桃紅復含宿雨”,“花落家童未掃”(《田園樂》其六),寫花開花落,無人過問,無人打擾,自然自在,充滿禪意。
……這些絢麗繽紛的桃花構成了一個光彩奪目、魅力四射的世界,品讀這些“桃花”無意、詩人有心的詩歌,我們其實是走進了一個芳香四溢,深邃迷人的心靈大花園。
那么,讓我們用心、用情與桃共舞,與古人同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