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竹取物語》一樣的日本故事詩句
不死靈藥 逢ふこともなみだに浮かぶわが身には 死なぬ藥も何にかはせむ 不見之緣 悲淚滿衣襟 不死靈藥 --------選自《竹取物語》創(chuàng)作于10世紀(jì)初的《竹取物語》(又名《赫映姬物語》)是日本最早一部物語文學(xué)。
故事寫一位伐竹翁在竹心中取到一個美貌的小女孩,經(jīng)3個月就長大成人,取名“細(xì)竹赫映姬”。
5個貴族子弟向她求婚,她答應(yīng)嫁給能尋得她喜愛的寶物的人,可是這些求婚者都遭到失敗。
這時皇帝想憑借權(quán)勢來強(qiáng)娶她,也遭到拒絕。
赫映姬在這些凡夫俗子茫然失措之中突然升天。
你可以去百度百科那找找這本書,至于傳說我就不知道了
有誰懂“燕子之安貝”
這句話取自《竹取物語》中的詩句,原詩是這樣的:年を経て波立ち寄らぬ住の江の まつかひなしと聞くはまことか。
故事中輝夜姬要求五個追求者各自取一樣稀有之物誰取到了才有可能答應(yīng)和他結(jié)婚 ,其中的中納言石上麻呂取燕子產(chǎn)的子安貝,石上在取的時候摔下來折了腰,沉浸在怕被世人恥笑的苦悶心情中幾近死亡,因此輝夜姬做了這首詩慰問他,但是最終石上還是死了。
以下是我個人的理解:這些輝夜姬提出的稀有之物,比如佛前石缽、燕子之安貝、蓬萊玉枝、火鼠裘,這些東西都是罕見且極其難以入手的,其實是象征著自己理想中的愛情,這種愛情存在于她的想象之中,雖然她一直在等待,但其實連她自己都覺得虛無縹緲到底存不存在她也不知道,因此才發(fā)出:”此生之待,燕子之安貝,飄渺之說可是真
“這樣的感嘆。
直到她遇上天皇并保持著柏拉圖式的愛情。
但是不久她卻被召回到天上著羽衣守月宮,因為她本來就不屬于這個平凡人的世界,因此可以說最終輝夜姬還是沒有得到存在于她心中的愛情。
(當(dāng)然這些僅是個人對作品的理解)ps:了解了這句詩的由來,希望大家以后就不要誤用這句詩了。
請問“夏日物語”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源氏物語》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學(xué)名著,對于日本文學(xué)的發(fā)展產(chǎn)生過巨大的影響,被譽(yù)為日本文學(xué)的高峰。
作品的成書年代至今未有確切的說法,一般認(rèn)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間,因此可以說,《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在世界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這部小說描寫了宮中的斗爭,反映了當(dāng)時婦女的無權(quán)地位和苦難生活,被稱為日本的“國寶”“源氏”是小說前半部男主人公的姓,“物語”意為“講述”,是日本古典文學(xué)中的一種體裁,類似于我國唐代的“傳奇”。
較著名的還有《竹取物語》、《落洼物語》、《平家物語》等。
《竹取物語》中輝夜姬的故事在日本更是婦孺皆知。
《源氏物語》在日本開啟了“物哀”的時代,在這以后,日本的小說中明顯帶有一種淡淡的悲傷。
而“物哀”也成為日本一種全國性的民族意識,隨著一代又一代的詩人、散文家、物語作者流傳了下來。
全書共五十四回,近百萬字。
故事涉及三代,歷70余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鮮明的也有二三十人。
人物以上層責(zé)族為主,也有下層者族、宮,己詩女及平民百姓。
全書以源氏家族為中心,上半部寫了源氏公子與眾妃、詩女的種種愛情生活;后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為主人公,鋪陳了復(fù)雜紛繁的男女糾葛事件。
從體裁看,該書頗似我國唐代的傳奇、宋代的話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韻味,加上書中引用白居易的詩句90余處,及《禮記》、《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等中國古籍中的史實和典故,并巧妙地隱伏在迷人的故事情節(jié)之中,使該書具有濃郁的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氣氛,我國讀者讀來有讀本國小說那種強(qiáng)烈的親近感。
而且該書與《紅樓夢》一樣,所涉人物都是皇族,雖然所展示的場景是日本的貴族階層,但對愛情生活的著墨點染卻與《紅樓夢》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卻比紅樓夢早了700多年,因此,被認(rèn)為是日本的《紅樓夢》。
物語花嫁是什么意思?
【物語】日本的一種文學(xué)體裁,“物語”意即故事,由口頭說唱發(fā)展為文學(xué)作品。
在日本文學(xué)史上,物語主要指自平安時代(794——1192)至室町時代(1336——1573)的傳奇小說、和歌氏小說、戀愛小說、歷史小說、戰(zhàn)記小說等而言。
最著名的有《源氏物語》、《伊勢物語》、《竹取物語》、《平家物語》等。
日文物語一詞,意為故事或雜談.物語文學(xué)是日本古典文字的一種體裁,產(chǎn)生于平安時代,公元十世紀(jì)初,它在日本民間的基礎(chǔ)上形成,并接受了我國六朝,隋唐傳奇文學(xué)的影響.在源氏物語之前,物語文學(xué)分為兩個流派,一為創(chuàng)作物語如竹取物語,落洼物語,純屬虛構(gòu),具有傳奇色彩,一為歌物語,如伊勢物語,大和物語等,以和歌為主,大多屬于客觀敘事或歷史記述.這些物語,脫胎于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是向獨立故事過渡的一種文學(xué)形式,它的缺點就是缺乏內(nèi)在的統(tǒng)一性和藝術(shù)的完整性. 另外源氏物語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學(xué)名著,對于日本文學(xué)的發(fā)展產(chǎn)生過巨大的影響,被譽(yù)為日本文學(xué)的高峰,作品的成書年代至今未有確切說法,一般認(rèn)為是在1001至1008年之間,因此可以說,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在世界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介紹一下平家物語,它是十三世紀(jì)鐮倉時代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記述的是公元1156至1185年日本兩大武士集團(tuán)源氏(此源氏并非彼源氏),和平氏爭奪權(quán)力的角逐,由于它反映的是日本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zhuǎn)變時期的歷史面貌,記述的是重大歷史事件.加以文詞生動,雅俗共賞,所以這部作品流行非常廣泛,其中主要人物幾乎家喻戶曉. 佐佐木八郎在所著平家物語研中所說.平家物語,作為國民文學(xué),長期以來,廣為人們耳濡目染,其影響之大遠(yuǎn)非源氏物語可比.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源氏物語還是平家物語.都深受我國文化影響.以平為例.共192節(jié),其中含有引用中國典籍的為56節(jié),占百分之二十九.共引用中國文詞典故共124處,直接引用原典文句的有72處,借用漢文典故的52處,凡所引用有確切出典的為108處,其余屬一般引用,無須確指于何書何文.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氏部從小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她在繼承本民族文學(xué)傳統(tǒng)基礎(chǔ)上,廣泛采用了漢詩文.單是引用白居易的詩句就達(dá)90余處,此外還大量引用禮記,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等中國古籍中的典故. 拼音:huā jiā在日本稱新郎為花婿,稱新娘為花嫁
這句日語什么意思?
:竹取物語是日本最早的小說作品解:會うこともできないので 涙にくれて私には 死なない薬も何の役にたつだろうか。
(いや、役にたたない。
)和你不能見面了,我只能哭著哭著,不死靈藥又有什么用
輝夜姬要離開地球,回去月亮。
她將要走了。
傷心的君子作這首詩歌,表現(xiàn)了他的悲哀。
逢ふ=會う(あう) 死なぬ薬=死なない薬=不死靈藥何にかはせむ=何のやくに立つだろうか=有什么用,沒用
《犬夜叉完結(jié)篇》神無念的詩句有哪些
不見之緣 悲淚滿衣襟 不死靈藥又何用 此弓之力 箭可射殺龍 取其首級之玉珠 華麗之辭 假幾可亂真 奈何玉枝非俗物 苦戀之火 不能燃此裘 今日逢君淚始干 華美之裘 熾火了無痕 徒有虛表枉用心 此生之待 燕子之安貝 縹緲之說可是真 微露之光 怎與月爭輝 大概取自小倉山 歸去之時 羽衣輕著身 慕君之思深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