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量,多讀一些好書,能讓我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接下來為大家分享關(guān)于中國現(xiàn)代讀書名人名言,希望大家熱愛讀書。
1、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張潮
2、應(yīng)做的功課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yè)毫無相干的,也要泛覽——魯迅
3、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4、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臧克家
5、讀書,永遠不恨其晚。晚比永遠不讀強——梁實秋
6、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7、和書的緣分就像談戀愛,越是遭到砍伐殺戮,越是生長得瘋狂,熱烈——舒婷
8、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魯迅
9、看別的書也一樣,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觀察。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即使自己覺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實是已在逐漸硬化,逐漸死去了——魯迅
10、行萬里路,究不若讀萬卷書之重要——梁實秋
11、讀書應(yīng)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魯迅
12、我讀書奉行九個字:就是“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冰心
13、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fā)還得讀良書——郭沫若
14、讀書要四到:一是眼到,二是口到,三是心到,四是手到——胡適
15、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chuàng)造——吳晗
16、讀死書是沒有用的,要知道怎樣用眼睛去觀察,用腦子區(qū)思想才行——茅盾
17、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余秋雨
18、讀書要從薄到厚,再從厚到薄——華羅庚
19、生在現(xiàn)今的時代,捧著古書是完全沒有用處的——魯迅
20、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
21、讀書是一種探險,如探新大陸,如征新土壤——杜威
22、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之
23、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實際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魯迅
24、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yīng)采取這種態(tài)度——
25、與肝膽人共事,無字句處讀書。
26、讀書力求三性:韌性、記性、悟性。有韌性沒有記性,讀了白讀;有記性沒有悟性,書是死書。三性具備,堪稱知識富翁——魏明倫
27、倘要完全的書,天下可讀的書怕要絕無,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魯迅
28、人是活的,書是死的?;钊俗x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郭沫若
29、一個人如果他不知道學習的重要,他永遠也不會變得聰明——
30、學習??次膶W書,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學青年,往往厭惡數(shù)學、理化、史地、生物學,以為這些都無足輕重,后來變成連常識也沒有——魯迅
31、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里淘金”——趙樹理
32、讀書是至樂的事——林語堂
33、如果把生活比喻為創(chuàng)作的意境,那么閱讀就像陽光——池莉
34、愛看書的青年,也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的書,不要只將課內(nèi)的書抱住——魯迅
35、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36、知識無涯,而生命有限。既要博古,又要通今,時間實在不夠用。所以,用功讀書開始要早。青年不努力,更待何時?——梁實秋
37、每日所讀之書,最好分兩類:一類是精讀的,一類是瀏覽的——梁啟超
38、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獲更豐滿——臧克家
39、文人
40、一個人處在沉悶的時代,是容易喜歡看古書的,作為研究,看看也不要緊,不過深入之后,就容易受其浸潤,和現(xiàn)代離開——魯迅
41、生在現(xiàn)今的時代,才拿著古書是完全沒有用處的`——魯迅
42、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
43、倘要完全的書,天下可讀的書怕要絕無,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魯迅
44、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46、我們一面要養(yǎng)成讀書心細的習慣,一面要養(yǎng)成讀書眼快的習慣。心不細則毫無所得,等于白讀;眼不快則時候不夠用,不能博搜
47、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48、要痊愈的病人不辭熱痛的針灸,要上進的讀者也決不怕要惡辣的書——魯迅
49、讀死書是害己,一開口就害人;但不讀書也并不見得好——魯迅
50、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陶行之
51、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52、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jié)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yōu)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魯迅
53、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yīng)新的情況,就得學習——
1.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巴爾扎克
2.認識到困難或難題的存在,可能就是認識上令人不滿意的現(xiàn)狀,它能夠激勵設(shè)想的產(chǎn)生、不具好奇心的人很少受到這種激勵、——貝弗里奇
3.對于一個有思想的人來說,沒有一個地方是荒涼偏僻的、在任何逆境中,她都能充實和豐富自己、——丁玲
4.思想上的努力,正如可以長出大樹的種子一般,在眼睛里是看不見的、但,人類社會生活的明顯的變化正發(fā)生于其中、——列夫·托爾斯泰
5.在青年中有聰明才智的人,而在老年中也有愚蠢的人、因為其實并不是時間,而是適當?shù)慕逃吞烊坏姆A賦教會人思想、——德謨克利特
6.心之官則思,思而得之,不思則不待也、——孟子
7.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范曄
8.小有疑處,即便思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冊子,逐日抄記,以時省閱,俟歸日逐一會理,切不可含糊護短,恥于咨問,而終身受此黯暗以自欺也、——朱熹
9.懷疑并不是缺點、總是疑,而并不下斷語,這才是缺點、——魯迅
10.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想說、——柏拉圖
11.世間有理想的人應(yīng)當先想到事情的`終局,隨后著手去做、——伊索
12.語言作為工具,對于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于騎士的重要、最好的駿馬適合于最好的騎士,最好的語言適合于最好的思想、——但丁
13.讓思想沖破牢籠、——狄蓋特
14.一個人只有在他為自己的興趣和志愿去追求和努力的時候,他才覺得他的人生有目的、奉勸對人生懷疑的同學們,好好想一想,你喜歡什么?你擅長什么?你想做些什么?放下一切的功利,一切的虛榮,去堅決地朝著你所認定的方向去追求,你就不會再覺得苦悶和彷徨了、——羅蘭
15.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雨果
16.實際上我們應(yīng)該做些什么,那是各人不同的,要根據(jù)我們的才能和機會來決定的、但是我們的內(nèi)心如果有了精神生活,那么什么是我們必須做的,什么是我們必須避免的,就會一目了然、——羅素
17.不是事業(yè)為了思想,而是思想為了事業(yè)、——伏爾泰
18.我不羨慕那自由飛翔在藍天上的蒼鷹,我羨慕那每一個奔馳在無邊無際的思索中的思想、思想,是我們的真正財富、——柯藍
19.我們的斗爭和勞動,就是為了不斷地把先進的思想變?yōu)楝F(xiàn)實、——周揚
20.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
21.帶我走過最難忘的旅行,然后留下最痛的紀念品、
22.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
23.沒有礁石的阻擋,哪有浪花的激越、
24.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25.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26.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27.只要面對現(xiàn)實,你才能超越現(xiàn)實、
28.不倒翁雖然不會摔倒,但也因此不會前進一步、
29.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30.得到過失去過,只不過是給你上一課,對自己負責才是最重要、
31.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
32.三角形在圖形中是最穩(wěn)定的而在人際關(guān)系中是最不穩(wěn)定的、
33.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zhí)著心、
34.勇于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調(diào)整自己的缺點、
35.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36.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37.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托,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38.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39.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夸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40.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41.愛一人好無奈,被愛徹底掩埋,愛過后才明白、
42.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了解自己、
43.不想擁有太多情緒、陪朋友笑笑就可以、感覺累了就好好休息、何必苦了自己、
44.你認命比抱怨還要好,對于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45.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zhí),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46.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fā)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47.如果你自己明明對,別人硬說你不對,你也要向人懺悔,修行就是修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來,才會進步、就是明明是你對,你也要向他人求懺悔,那就是修行了、
48.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訴眾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善惡還是要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自己去掌握49.思想一旦覺悟,就不會再瞌睡(卡萊爾)
50.偉大的思想像偉大的靈魂一樣,是一個優(yōu)秀的水手(愛獻生)
51.人民的覺悟是最強大的軍隊(托·杰佛遜)
52.掌握思想的教育,是團結(jié)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導語:寫
敬酒
——敬老尊賢是一種美德
1959 年 6 月 25 日,回到離別 30 多年的故鄉(xiāng)韶山后,請韶山老人毛禹珠來吃飯,并特地向他敬酒。毛禹珠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 ! ”接著說:“敬老尊賢,應(yīng)該應(yīng)該?!?/p>
周恩來不穿拖鞋接待外賓
——衣著整齊體現(xiàn)對人的尊重
周恩來晚年病得很重,由于工作的需要,他還要經(jīng)常接待外賓。后來,他病得連腳都腫起來了,原先的皮鞋、布鞋都不能穿,他只能穿著拖鞋走路,可是,有些重要的外事活動,他還是堅持參加。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出于對總理的愛護和關(guān)心,對他說:“您就穿著拖鞋接待外賓吧,外賓是能理解您老人家的?!敝芏鱽頂[擺手,表示不能同意,他慈祥又嚴肅地說:“不行,要講究禮貌嘛 ! ”他請工作人員為他特制了一雙鞋,在接見外賓時穿。
節(jié)儉的銀行家約翰·邦德
——節(jié)儉是積累巨額財富的秘訣之一
匯豐銀行是當今世界上經(jīng)營最出色的銀行,該銀行去年純收入高達 600 億美元,而且每 1 美元收入的成本僅為 54 美分,連續(xù) 5 年的投資回報率超過 20% 。
從 19 世紀初創(chuàng)到今天,匯豐銀行在技術(shù)更新上一點也不比其他銀行慢,但有一條重要原則似乎沒有多大改變,那就是節(jié)儉。董事長約翰·邦德爵士說:“在倫敦,點亮我們銀行 10 座主要大樓的燈泡一年開銷就是 70 萬美元,所以我每離開房間都會隨手關(guān)燈。”這位掌管著 2000 億財富的財神每天上班都堅持乘地鐵,出差也都是坐經(jīng)濟艙。但該花的錢邦德絕不吝嗇, 2000 年匯豐將投入 20 億美元改進存款技術(shù),讓世界各地的客戶都可以利用手機、電腦、數(shù)碼電視等直接進入自己的匯豐銀行賬號。
愛書不愛錢的錢鐘書
——不為金錢放棄獨立高貴的人格
錢鐘書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學者,他愛書如命,淡泊名利。有一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曾開價 16 萬美元,邀請他去講學半年,食宿全包,可偕夫人前往,而且該大學只要求他一周授課一次,每次 40 分鐘,半年只講 12 次即可。如此優(yōu)厚待遇,幾乎令人咋舌,可錢鐘書卻不為所動。法國政府要授予錢鐘書勛章以表彰他“對中法文化交流的貢獻”,也被他堅決推辭了。國外出版商給他稿酬,他不取現(xiàn)金,而是開出一大串書單子,要求對方以實物支付。
《圍城》被拍成電視連續(xù)劇后,電視臺付給他稿酬,錢鐘書執(zhí)意不收。國內(nèi) 18 家電視臺聯(lián)合拍攝《當代中國文化名人錄》,錢鐘書被列入第一批 36 人之中,他婉言謝絕了。有人告訴他,被拍攝者會有一筆酬金,錢鐘書莞爾一笑,說:“我都姓了一輩子錢,難道還迷信錢嗎?”
海明威的寫作秘訣
——作者風格得益于寫作習慣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作家海明威,其作品以自然、清新、精煉著稱,對話極為簡潔。有一次,記者問他:“你那簡潔的風格秘訣在哪里 ?”海明威回答說:“站著寫?!焙C魍ψ约旱倪@種寫作習慣作了解釋:“我站著寫,而且用一只腳站著。我采用這種姿勢,使我處于一種緊張狀態(tài),迫使自己盡可能簡潔地表達我的思想?!?/p>
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
——習慣源于事業(yè)的需要
19世紀的50~60年代,馬克思主要從事巨著《資本論》的寫作。為了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研究資本主義運行規(guī)律,他閱讀了無數(shù)的書籍,做了大量的摘記。據(jù)統(tǒng)計,他為寫作這部巨著而讀過和做過摘記的書籍,達1500多種,他寫的筆記本,包括手稿、摘錄、提綱和札記在內(nèi),共有100多本。除了政治經(jīng)濟學有關(guān)學科以外,他還研究農(nóng)藝學、農(nóng)業(yè)化學、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實用工藝學和實用經(jīng)濟學、代數(shù)等。這些研究工作,大部分時間是在倫敦大英博物館里進行的。它是世界上藏書最多的圖書館之一。每天早晨9點鐘,他準時到達博物館的圖書閱覽室,借出許多書籍,在那里邊讀邊做摘錄和寫筆記,一直工作到晚上7點才回家。當初,博物館的圖書閱覽室才落成,相當寬敞。他總是坐在第二號桌子的`座位上。由于他埋頭研究資料時,常常情不自禁在座位上用腳來回擦地,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碰擦之后,猶如滴水穿石,新的堅硬的水泥地竟被磨去了一層,從而在那里留下了他的“遺跡”。
馬連良常說:“革新要有所本,創(chuàng)作要有所需?!彼救嗽谒囆g(shù)實踐中確是這樣做的,由于他諳熟傳統(tǒng),又富于創(chuàng)造,才以柔潤、瀟灑的風格,形成了“馬派”藝術(shù)。
愛因斯坦不慕金錢
——不慕金錢是高貴的人生品質(zhì)
物理學家、相對論的創(chuàng)立者愛因斯坦, 36 歲就有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的重要科學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 14 個科學巨人之一。電臺敬慕他的聲譽,愿以每分鐘 1000 美元的報酬約他講話,但他回答說:“我不需要金錢,更不愿為了錢浪費時間?!本芙^了電臺的聘請,可是他卻同意將 1905 年發(fā)表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重抄一遍拍賣,將所得的 600 多萬美元全部捐獻出來,支援反法西斯戰(zhàn)爭。
米開朗琪羅繪成巨幅壁畫
——恒心成就藝術(shù)巨著
1508 年,意大利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接受了為羅馬西斯廷教堂繪屋頂大壁畫的任務(wù)。任務(wù)相當艱巨:屋頂高達 20 多米,面積 300 平方米,畫中人物 340 多個。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多少次從腳手架上摔下來,還摔成過重傷。經(jīng)過 4 年零 3 個月的艱苦努力,終于完成了這幅轟動全意大利的巨幅壁畫,但他的身體已摔成畸形。
我們必須要有恒心
——恒心意味著戰(zhàn)勝一切困難
1867 年 11 月 7 日,居里夫人誕生于波蘭華沙的一個中學物理教師的家庭。由于生活困難,她從 17 歲起給人當家庭教師。她把得來的工資寄給姐姐,幫助她到巴黎入醫(yī)學院讀書。 6 年后,姐姐畢業(yè)了,再回過頭來幫助妹妹,使她也能到巴黎深造。她在巴黎大學讀書期間,生活極其清苦。她租了 6 樓的一間小閣樓,夏天又悶又熱,冬季冷得連臉盆里的水都結(jié)了冰。為了節(jié)省燈油,她晚上到附近圖書館看書,等圖書館關(guān)門后才回去,點起油燈,攻讀到深夜二三點鐘。嚴冬,她把所有的衣服都蓋上,仍不足御寒。什么困難都擋不住她的上進心。她當家庭教師時給姐姐的信上寫道:“我們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關(guān)系 ? 我們必須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 ! 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多么大,這種事情必須做到 !
平凡與不平凡
——堅持不懈就是不平凡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日兩個民族的認真精神時曾說:“如果讓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讓一個中國人去做,那么他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次,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來,就不了了之?!庇需b于此,他表示,堅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
齊白石畫畫
——生命不息筆不輟
勤勞是齊白石一輩子藝術(shù)生活的特點,在長期的藝術(shù)實踐中,他不斷刻苦努力,至老不衰。在 70 余年的畫畫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畫。 27 歲以后,只有兩次害病,一次遭父母之喪才擱過筆。他的勤奮是持久有恒的,即使到了晚年,也沒睡過早覺,每天照例黎明即起,吃過早飯,便要畫上幾幅。對藝術(shù)真是孜孜不倦。 1957 年他逝世這一年的春夏之際,他的精神有些不濟了,健康情況已大不如以前,還絲毫不服老,頑強地和衰老作斗爭,畫了一幅花中之王——牡丹,這是他一生中畫的最后一幅畫。
愛迪生進入實驗室后
——工作時間不容任何打擾
愛迪生幼年密友奇約恩有一次特地從鄉(xiāng)下趕來探望他。到了愛迪生實驗室門口,他請看門人通報,看門人答道:“主人此刻有要事在身,不便通報,請到會客室等一等 ! ”進了會客室,只見已有一位女客坐在沙發(fā)里埋頭看書。過了半個小時,奇約恩煩躁地問看門人:“可以通報了吧 ? ”看門人道:“對不起,請再等片刻。”這時,那位女客看了看手表,站起身來,低聲與看門人嘀咕了幾句,沒精打采地走了。又過了一刻鐘,奇約恩氣呼呼地對看門人嚷道:“嗯,到底會不會 ?! 你不要小看我這個鄉(xiāng)下人,我……”話沒說完,看門人問道:“你知道剛才的女客人是誰嗎 ? ”奇約恩說:“我遠道趕到這里,誰管你們的男客女客 ! ”看門人微微一笑,說:“跟你實說了吧,她是我們主人的太太 ! 今天有事商議已足足等了 3 個小時,主人今天工作沒有完畢,她只得先回家去啦?!痹瓉?,愛迪生每天早晨走進實驗室以后,往往忘記了一切。工作沒有完畢,概不會客,即使夫人要見,也只得“打回票”。
魯迅惜時如金
——時間是擠出來的
文壇巨匠魯迅先生很愛惜時間。他一生撰寫和翻譯了 640 萬字,平均每天寫 2000 字,為無產(chǎn)階級文化寶庫留下了極其豐富的遺產(chǎn)。
許廣平在回憶魯迅時說:“他常常一點一滴地積累時間學習。成天東家玩玩,西家坐坐,說長道短,是他最怕的。如果有朋友在他工作的時候來談天了,就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說:‘唉,你又來了,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 '”
魯迅把時間當作生命。他說:“節(jié)省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生命,更為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正像他所說的,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他是用跑步的速度度過了自己的一生。魯迅在逝世前不久,還在病床上寫作。他有一句
司馬光的“警枕”
——學習要抓緊一切時間
司馬光愛讀書,總是抓緊一切時間學習,在他的書房中,除了臥具和圖書,還有一個奇特的枕頭。這個枕頭用圓木做成,光滑渾圓,是司馬光為了約束自己不至于睡得太久而做的。當他睡得太熟或太久時,一翻身,枕頭就會滾動,這樣他就會被驚醒,趕緊又起來繼續(xù)看書。為此他還給這個枕頭起名叫“警枕”,以警醒自己節(jié)約時間,刻苦學習。
拿破侖吃飯不等人
——守時珍惜別人的時間
拿破侖是一個時間觀念很強的人,他最痛恨不守時的行為。有一次他請幾位將軍吃飯,時間到了那幾位將軍還沒來。拿破侖焦急地在飯桌邊踱了幾個來回,就自己一個人坐下大吃起來。等那些將軍到來之時,他已經(jīng)吃完了,吩咐傭人收拾餐具。并對將軍們說:“諸位,聚餐時間已過,現(xiàn)在咱們開始研究事情吧 ! ”那幾個將軍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尷尬得想鉆到地縫里去。從此,只要是赴拿破侖的約,就再也沒人敢遲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