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參觀了績溪縣名人檔案館,檔案館中的檔案是歷史的見證,它們清楚地記下了績溪歷代名人的成長經(jīng)歷和輝煌業(yè)績,使它們千古流傳,永垂不朽。
從資料中,我知道績溪名人檔案館建于2012年8月30日,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總投資120萬元,以悠久的績溪歷史文化為脈絡,以眾多的績溪名人為重點,以今日績溪跨越發(fā)展取得的建筑為鋪墊,分序廳、文化名城、邑小士多、應運騰飛、未來宏圖、領導關懷和多媒體播放七大展區(qū)。其中,各個展廳所陳列的譜牒、字畫、書籍、光盤、匾額、碑刻及契約等1200余件檔案資料,不僅反映出了績溪歷代故事,還集中地向我們展示了這些名人在國內(nèi)外或各個歷史朝代為革命建設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走進檔案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位歷史名人銅像,走進他們身邊,就好像回到了古代。接著往前走,可以看見一些名人的圖片和生平簡介。從古至今,有兩晉之交的胡炎,唐越國公汪華,抗金名將胡舜涉,明戶部尚書胡富,公部尚書胡松,兵部尚書胡宗憲清朝紅頂商人胡雪巖,首創(chuàng)中西醫(yī)結合和醫(yī)學教育的汪惕予,還有制墨巨將胡開文。而進入近現(xiàn)代則有著辛亥老人汪孟鄒,新文化“五四”運動的先驅(qū)胡適,湖畔詩人汪靜之。新中國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有著黃繼光式的戰(zhàn)斗英雄徐家朋,出版家王子野,兩院院士章基嘉、鞠躬和洪德元,水輪機專家程良俊,“淚液學之父”張汗等名人。
參觀完展廳后,我們又參觀了存放檔案的地方,隨后,便離開了檔案館。
今天,我有幸目睹了績溪縣城昔日的風光和風采,了解到了名人們生平故事和家族檔案等內(nèi)容。為此,我相信將來的我也會出現(xiàn)在檔案館的檔案之中。
您的朋友凱旋歸來為這封郵件插入了背景音樂-下載播放播放器加載中...正在發(fā)送...此郵件已成功發(fā)送。再回一封快捷回復給所有人...切換到完整寫信模式發(fā)送下一封未讀
九十年風雨沉淀,千萬載浙江沉思;――記赴樟村實踐團參觀寧波《光輝歷程生動實踐》圖;黨的九十華誕已悄然過去,但歷史回音卻在耳畔無法消;十幾日的積淀,黨那光榮的紅色已暈染了整個心頭,7;懷揣著如是的心情我們走進了寧波市檔案館;隨后我們走進了主目的地――《光輝歷程生動實踐》展;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時至1945年,新四軍蘇浙軍區(qū)正式成立九十年風雨沉淀,千萬載浙江沉思
――記赴樟村實踐團參觀寧波《光輝歷程 生動實踐》圖片展黨的九十華誕已悄然過去,但歷史回音卻在耳畔無法消散。為了能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黨的歷史,7月16號,在結束章水鎮(zhèn)樟村十幾日的紅色之行后,我組一行13人參觀了由中共浙江省委主辦,宣傳部、組織部、檔案局、黨史研究室承辦的《光輝歷程 生動實踐》――浙江省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展覽。
十幾日的積淀,黨那光榮的紅色已暈染了整個心頭, 7點30余分乘坐上501公交后,不同以往,一路上,我們少了份聒噪,多了份期待。
懷揣著如是的心情我們走進了寧波市檔案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寧波市硬筆書法協(xié)會主辦的毛筆書法作品展。字帖或雍容華貴,或天真古樸,或清理端莊,或飄逸俊秀,內(nèi)容更多是革命黨人的詞作品。我們看到了社會各界對傳統(tǒng)文脈的繼承,也看到了現(xiàn)代創(chuàng)新氣息的流布。不禁欣喜地感嘆,華夏又再一次聚首在一起――慶祝建黨九十周年。
隨后我們走進了主目的地――《光輝歷程 生動實踐》展覽廳。面積不大的展廳內(nèi)有序地懸掛了諸多印有歷史事件與圖片的展板。展覽內(nèi)容以浙江革命、建設和改革為主線,分為前言、序篇、革命洪流、探索前進、開創(chuàng)新局與結束語共六大版塊,精練地盡現(xiàn)浙江兒女在一次次血與火的淬煉與砥礪中殊死奮進的光輝歷程,整個展覽既有厚重的歷史積淀,又有強烈的時代氣息,令觀者深感震撼與激越之情。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日出東方,浙江是馬克思主義曙光最早照耀的地方之一。自1921年8月中共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勝利閉幕以來,浙江工人階級慢慢登上歷史舞臺,其中一些先進積極分子,如陳望道、邵力子、沈密一等為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chǎn)黨,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組織開展工人運動做出了巨大貢獻。20、30與40年代初,中共杭州小組、中共浙江省委、浙南紅軍總指揮部――紅十三軍陸續(xù)成立;衙前運動,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1939年)、余姚梁弄浙東敵后各界臨時大會、新四軍電訊小組等活動相繼爆發(fā)和召開,這表明浙江黨委逐步完善了的組織建設,也充分展現(xiàn)了浙江黨員們的先進性、積極性。
時至1945年,新四軍蘇浙軍區(qū)正式成立,展開了對日軍的`大反攻。戰(zhàn)斗中涌現(xiàn)了一大批革命英雄,其中第一師師長粟裕被我們尊稱為“常勝將軍”,一生從未打過敗仗。1949年解放軍渡江,開展了護廠、護校、護橋和保衛(wèi)城市的斗爭。為了配合中共作戰(zhàn),浙江人民也積極投入其中,浙大曾便修筑了應變墻來阻礙敵軍進攻。
經(jīng)過多方的共同配合和英勇奮戰(zhàn),杭州、寧波、舟山分別于49年5月3日,49年5月23日及50年5月成功解放,自此浙江大地上的迷霧開始散去。
中國革命、浙江革命取得了勝利,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解放后,浙江人民在中共的領導下,迅速醫(yī)治創(chuàng)傷,建立和鞏固人民民主政權,恢復國民經(jīng)濟,完成了由新民族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解放了社會生產(chǎn)力,全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較之解放前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些成就的取得無疑離不開七大至十二大工作方針的明確,離不開“包產(chǎn)到戶”、土地革命,離不開領導人的考察和關注,離不開浙江人民的努力。昆劇文化、大陳島、“楓橋經(jīng)驗”、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等都是浙江奮斗的結晶。
而自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引下,在黨中央的正確指導下,在歷屆省委、省政府的帶領下,在科技強省、平安浙江、文化大省的正確定位下,浙江三農(nóng)工作,重點(交通、水利、電力)建設、現(xiàn)代服務業(yè)、海洋經(jīng)濟、浙江精神、城鄉(xiāng)社會保障、勞動就業(yè)、生態(tài)文化的不斷發(fā)展與建設,實現(xiàn)了從資源小省向經(jīng)濟大省,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農(nóng)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封閉型經(jīng)濟向開放型經(jīng)濟,基本溫飽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順應時代,浙江省委與省政府也堅持和諧社會的構建。
歷史是發(fā)展的,社會是發(fā)展的,十二五為浙江的發(fā)展提出了新的方向,迎來了新的臺階。新的目標鼓舞和召喚著浙江人民奮勇拼搏,新的使命鞭策和鼓勵著浙江人民毅然前行。
中國共產(chǎn)黨在浙江90年的歷史,如同一部氣勢磅礴的史詩,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一座指引航向的燈塔,我們驕傲,我們感到無比自豪。
在參觀的途中我們遇到了諸多機關領導和社會人士,他們熱情地與我們交流,并向我們講述了抗戰(zhàn)的細節(jié),同時也對我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我們能盡早實現(xiàn)自立、自強,勇于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我們對這一簡短卻內(nèi)涵豐富的參觀,印象倍加深刻,因為聆聽與感悟同行,觀看與思考共存,熟知與升華一并。
暑期社會實踐讓我們走進了歷史,讓我們明白過去太過沉重,我們無法忘記,這一抹紅色,我們將竭力傳承。
紀念館一些參觀不對外開放,需拿到
篇一:紀念館參觀介紹信
XX紀念館:
茲有我單位吳XX同志等二人前往你處帶隊參觀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團隊共50人,請予以協(xié)助。此致
安徽XXX研究所
20xx年5月21日
篇二:紀念館參觀介紹信
茲有市中學教師帶領部分學生前往市博物館參觀學習,并拍攝作品,目的.是參加教育局在全市舉辦的“魅力嶺南”學生DV創(chuàng)作活動,請貴處予以接洽。
市
20xx年日
篇三:紀念館參觀介紹信
國家博物館:
茲有我單位等人到你處參觀,請接洽并予以協(xié)助安排參觀。
篇四:紀念館參觀介紹信
茲有市中學老師、二人前往東莞市檔案館學習了解檔案管理知識,以便為我校檔案室建設與管理做準備,請接洽。
非常感謝!
篇五:紀念館參觀介紹信
國家博物館:
茲有我單位***同志到你處聯(lián)系領取參觀票事宜,請予以支持為盼。
蓋章
二〇xx年三月三十日